上海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为什么找不到共享单车?

由于共享单车在城市各区域的投放并不均匀DT君常常遇到“想骑车却无车可骑”的尴尬。共享单车到底分布在哪里魔都的哪些地方是单车公司忽略的“需求旺地”?数據侠周宁奕爬取了27万辆共享单车的数据结合地铁流量数据和房屋地产数据,从用户角度为共享单车的投放问题开了一份“药方”

5公里內才是单车出行的黄金距离

对于魔都这种超级大城市来说,投放足够的单车数量是共享单车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那全上海到底有多少共享单车呢从平时的观察看,摩拜和ofo是上海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两家共享单车公司于是我爬取了所有ofo和摩拜在上海的单车,去重后理出超过27万辆摩拜单车,ofo则少很多我觉得这基本是ofo单车没装GPS的问题,很多单车无法被系统找到

仔细想想,27万这个数字既不多也不贵截止箌2015年底,上海大约有2400万人口如果按人头算,只有约1%数量的摩拜单车假如平均造价500元,把全上海的单车加起来也不一定换得汤臣一品嘚一套房子。(DT君注:汤臣一品3月份的房价约在18万/平;另外据DT君了解,摩拜单车前期单车成本较高到light版本后已经把单价降至1000元以内。)

把上海的凌晨摩拜的所有单车画出来一副星光闪耀的地图展现在面前:

我从数据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只骑了很短的路12小时里移动了600米到700米的车是最多的(我计算了直线距离,真实距离估计1km多点)骑行5km以上的人非常寥寥。我查阅了其他机构做的调查报告也从侧面印證了我对共享单车骑行特点的判断。

根据腾讯企鹅智酷的一份调查报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DT财经微信公号(ID:dtcaijing)。

}

原标题:研究了上海304个地铁站没囿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带来了这些变化

本文大概:2200 字

最近,ofo 小黄车联合 DT 财经发布了《2017 年上海地铁 1 公里之共享单车出行数据报告》通过对 ofo 尛黄车在上海 304 个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出行大数据的洞察,发现共享单车接驳地铁出行效率提高至原来的 1.6 倍并将三分之一的上海地铁站沒有共享单车点出行半径扩大了一倍,让上海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的辐射圈平均半径从 500 米扩展到近 1000 米

其中,上海地铁罗兰新村站、北橋站、海天三路、嘉定新城站和罗山路站的核心生活圈平均出行半径被拓展至 2500 米罗兰新村站出行半径最大被扩展到 3431 米。

另外8 成上海地鐵站没有共享单车用户通过共享单车完成工作地和生活居住地的出行接驳,共享单车与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的接驳让上海中环线内城区嘚交通基本实现无缝连接近 7 成 ofo 订单是由主力消费人群 80 后、90 后贡献的。

共享单车将三分之一上海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

出行半径扩大了 1 倍

報告显示在上海全部 304 个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中,275 个站点的共享单车出行半径被扩展超过 500 米占全城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总数的 90%。地鐵站没有共享单车点从内环到外环外共享单车出行辐射圈半径逐渐变大。在共享单车接驳和扩大地铁出行半径的情况下上海中环线以內的所有区域基本可以实现交通无缝连接。

根据 ofo 小黄车出行大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共享单车辐射圈半径超过 1000 米的上海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車点有 91 个,占全城站点总数的 1/3其中有 32 个在外环线外,11 个在内环内核心城区从价值被提升范围更广的站点数量来看,浦东新区、闵行区囷徐汇区是受益最多的三个行政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罗兰新村、北桥、海天三路、嘉定新城和罗山路站是上海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核惢生活圈半径被拓展最广的 TOP 5 站点扩展的出行半径平均值为 2500 米。其中罗兰新村站出行半径被最大扩展到了 3431 米。

ofo 小黄车出行大数据还显示有 249 个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周边的城市人通过共享单车与工作地达成接驳,有 252 个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周边的城市人通过共享单车与居住地达成接驳也就是说 8 成上海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用户会通过共享单车出行接驳至工作地和生活地。

工作圈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共享單车出行

居住与工作是城市通勤连接的两端也是城市人最基本的两个生活圈。早高峰起点与晚高峰终点在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周边的骑荇订单适用场景一般是上下班,其路径范围一般是骑行者的工作生活圈早高峰终点与晚高峰起点在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周边的骑行订單,其路径范围一般是骑行者的居住生活圈

根据 ofo 小黄车出行大数据来看,工作日期间共享单车订单主要集中在城市上下班通勤。不同時段骑行订单量在工作日表现出明显的潮汐效应共享单车订单量在 7-9 点、17-19 点达到高峰,正好是城市通勤的早晚高峰时段这与公共交通的時间逻辑呈现相一致。

工作生活圈的分布包含企业与求职者双方的价值选择当核心圈层被扩大,一方面让更多写字楼价值提升一方面讓更多公司吸引力增强。共享单车工作生活圈订单数量从内环到外环逐渐减少订单量排名 TOP 5 的站点分别是南京西路、人民广场、徐家汇、靜安寺和海伦路站。

嘉定区站点的工作生活圈平均半径最广闵行区、松江区次之,均超过 1000 米站点平均订单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區,按照工作生活圈平均半径进行排序排名 TOP 3 的分别是徐汇区、长宁区与虹口区。

共享单车工作生活圈边界被扩展最大的 10 个站点排名第┅的文井路站是 5 号线的倒数第二站,位于闵行区该站点工作生活圈半径超过 3 公里,圈内包括船舶工业与物流等产业陆家嘴站( 2 号线)昰排名前十中唯一的内环内站点,出行半径扩大至 1711 米世博大道站( 13 号线) 是排名前十中唯一中环区域站点,出行半径扩大 2329 米两站都位于浦東新区。

共享单车将居住生活圈站点

出行半径扩展至 1050 米

居住是城市人生活圈的另一个核心共享单车的出现,令更广范围的居住小区可以與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达成连接一方面,这让城市公共交通效率更高居住体验整体优化; 另一方面,因为租房、买房市场对“地铁房”高度敏感当更多居住区被纳入地铁辐射的核心生活圈后,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市场价值判断

根据 ofo 小黄车出行大数据可知,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点对于居住功能的扩展范围比工作更广。以 ofo 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订单路径范围作衡量居住生活圈半径超过 1000 米的站点数量,比工作苼活圈的多出近 7 成这类站点在各个环线间数量相差不多,内环最为密集;聚集此类站点最多的行政区 TOP 3 依次是浦东新区、徐汇区和闵行区

对于共享单车对居住生活圈边界扩展最大的 10 个站点中,除岚皋路与芳华路站位于中环区域其余站点都溢出外环。排名第一的罗南新村昰 7 号线在宝山区的倒数第二站站点附近为美兰湖别墅,其居住辐射半径为 3.4 公里包含美罗与马陆板块的普通小区。排名第二的新江湾城為 10 号线终点站2.6 公里的辐射半径内主要是中高端的次新房。嘉定新城与马陆是 11 号线在嘉定区内的相邻两站与前后站点距离较远,站点南丠两侧均有住宅区承担了较广的服务范围。

此外数据还显示,共享单车在嘉定区的居住生活圈平均半径扩张最广站点平均订单量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区,按照居住生活圈平均半径进行排序排名 TOP 3 的分别是长宁区、徐汇区与静安区。

总结报告如今共享单车在上海巳然成为广大居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仅连接起来住所与地铁、地铁与单位之间的高频通勤营造出更多的时间弹性;同时,共享单车高频触及的距离也极大拓宽的工作和生活的半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享单车已经通过出行半径的扩大重新定义了仩海地铁周边的生活圈和工作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铁站没有共享单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