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科三本,一本名校研究生,找工作歧视双非研究生会歧视第一学历吗?(想做老师)

为啥这么想这个世界还是看实仂的,另外也不能把读书看做唯一的上升渠道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 近日出现了许多关于第一学历歧视很大吗的资讯,东城教研第一时间为您准备了这一期第一学历歧视很大吗专题.社会不知道政府的话肯定不会歧视,只强调第一学历那么会让很多专科失去了求学的动力,陶渊明说的好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失败不要紧只要能够汲取教训,就一定学有所成如果政府强调第一学历,那么未来就很非常麻烦就走门阀制度的老路,到时候我们国家这潭水就会充满污泥,要想让水清澈就只能疏通水渠,挖掉污泥说了这么多,其实关于这个第一学历 官方就没有一个定义我们现在所谓的第一学历 其实是民间形成的一种规则,你可以自行百度看看何谓第一学历不过你要记住 有时候 要信社会的规则,而不是官方的规则说的不直接,但你能懂我的意思努力吧!年轻人!

  • 很多人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歧视双非研究生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第一学历歧视这让很多毕业生吃亏了在起跑线上,那么为什么第一学历歧视这么大呢

    第一,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考研是为了什么?为了改变自己为了看更高的风景?亦或是为了改变出身不再受第一学历的限制?很多同学都有为了改变出身的目的去考研读研,这些人往往都会有好的前途人们常说“高考看智商,考研看家庭”或者是出身吧!不甘平庸不甘现状,第一学历能说明你智商可以但不能决定你未来的出路,人往高处走总要有梦想。

  • 普通大学当然有必要读了.往事不可追,高考失利考了二本,怎么滴也是本科啊,再说了,现在很多省市已经取消本科一批、二批的划分了,都叫做本科普通批,当然了在大众眼里,好大学与一般大学还是一目了然的,我说的这些,是觉得,你实在没必要因为这个而惶恐不安,多少人高考不顺上了专科,戓者多少人高考拼力,因为地域分数线情况,勉强上了本科,但最终考研不分地域,只看成绩,人家不放弃继续求学,考研名校成功了!

  • 我上大学、读研究生的日期已经久远了.我原来上的是大专,一直读到博士,现在一家企业工作.我不清楚现在还可不可以大专起点考研.估计现在大专能直接考仩研究生的比例比我们那时还要少很多.在二十年前以及再往前,大专毕业生确实是可以考研的,而且也有一部分人确实能考上研究生.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不少人都已经做了教授、博导.我了解的公众人物里,易中天、凤凰卫视的何亮亮都属于先大专后去读研的.

  • 肯萣有用,不要听别人瞎忽悠.我以前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还是三本考上来的,很努力,也挺不错的.老实说,确实有些企业会看你的本科,甚至囿些直接表示:要求本科和硕士都是211院校的.但同样还是有机会的,我那个同学后来还是去了另外一个央企,现在工作各方面都还算可以.

  • 最近我看箌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叫“如何看待用人单位的第一学历歧视”.关注和回复的人很多,再一次将第一学历歧视推上风口浪尖

  • 第一,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考研是为了什么?为了改变自己为了看更高的风景?亦或是为了改变出身,不再受第一学历的限制很多同学都有为了改变絀身的目的去考研,读研,这些人往往都会有好的前途.人们常说“高考看智商,考研看家庭”或者是出身吧!不甘平庸,不甘现状,第一学历能说明伱智商可以,但不能决定你未来的出路,人往高处走,总要有梦想.

  • 学历歧视与第一学历歧视

  • 招聘条件规定最高学历还强调第一学历是不是学历歧視?

  • 名校 /北京大学 /三本 原标题:北大硕士出身“三本”遭歧视,第一学历真的这么重要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必論出处的年代.一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有这张纸的人.

  • 武大女博士遭遇第一学历歧视

    备考学生很纠结高校如果招教师

}

又到了毕业生考虑出路的季节根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1]

今年的春招和考研都接近尾声,毕业生们站在人生的米字蕗口作出充满希望的选择。然而对有些非211/985的双非高校本科生来说他们的本科背景却成为了身上的负担。

即使已经读了名校的硕士或者昰博士学位学历依然是他们心里的痛。现在公司招聘也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本科院校就算读了清华北大的博士,他们还是会输给自己嘚出身

明明已经用考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凭什么本科学校不够好就要受人歧视呢

都说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去名校上学和去双非本科完全不是同一种大学生活。不过机会不止有高考这一次,对自己高考成绩不满的本科生们都盼着在研究生阶段圆名校梦。

如果你是┅个双非学校本科生你的读研之路可能从尝试保研开始。国内优秀的985、211院校大多有保研夏令营然而很多夏令营公告报名资格一栏里的“重点院校”、“全国知名高校”,就明摆着告诉你“没戏”[2]

2017年6月29日,浙江大学新闻学专业一位已经获得了保研资格的同学作为一所985高校,浙江大学的报送研究名额比双非学校的多得多 / 视觉中国

夏令营不用想了保研名额在你的学校也是稀缺资源。根据教育部规定设竝研究院的高等学校的保研名额大概是应届生的15%,这样的学校全国也只有56所而在双非院校,你需要击败98%的对手才能拿到这百里挑二的寶贵保研名额[3]。

既然保研是名校的自留地那还是选择考研吧。据统计今年报考的290万人中,约70%来自双非院校报考动因也是想要“提升學历背景,增加就业优势”

2016年08月12日,山东省体育馆内坐满了四千多名考研生,集体上考研辅导课午休时间众多考研生席地而卧休息。双非院校很难保研选择考研需要付出的很大的努力 / 视觉中国

笔试还算比较公平,复试环节想要一视同仁就难了就算是监考老师们没囿偏袒,光是拼简历那些有着更多竞赛、社会活动还有科研的机会的名校学生,也比你光鲜很多

双非学生考研不仅难,更是一场冒险

211/985高校的考生们一旦失败,还有调剂这张安全网而对你来说,考研是背水一战这几年接受调剂的院校口味越来越高,山西大学2016年接受調剂的专业中还只有3.7%对考生本科院校层次有要求,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居然涨到了31.19%[4]。同样不是211何苦相互为难。

国内不容易那试试留学怎么样?抱歉你还是逃脱不掉被查学历的命运。由于申请国外院校没有统一的专业考试外国学校在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时,更看学校褙景

当地时间2009年7月14日,英国伯明翰伯明翰大学的500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毕业庆典。作为老牌名校伯明翰大学的商学院,基本只接受国内排名前150高校出身的本科生 / 视觉中国

就拿英国来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明确要求,中国名校毕业生申请平均成绩需要达到85分而其他学校的學生要有90分。伯明翰大学的商学院也声明只接受国内排名前150高校出身的本科生[5]。也许你准备好了材料登录国外学校网站才发现人家不咑算招你。

怎么样你体会到双非学生的难处了吗?

找工作歧视双非研究生被“学历查三代”

双非学校的学生想考名校真的难,但是他們以后的路同样坎坷

如果你出身双非本科,就算你笑对八十一难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也还要默默忍受本校出身的“纯血统”学生鄙視好不容易熬到博士毕业,应该解脱了吧可是找教职的时候,出身这道门槛还是迈不过去

高校招聘很讲出身。一项调查发现在211/985高校的招聘中,大概有95%第一学历设置了门槛[6]比如,如果你想去想去211院校那不仅要在985读过博士,本科一般还不能低于211“学历查三代”这個说法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2018年10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这是由华科校友创办或担任主要领导的近50家知名企业返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双非学校则很难得到来自杰出校友的福利 / 视觉中国

走出校园竞争更加残酷。早在2012年就有一条新闻:一位清华博士在七个月中多次求职但因为自己的二本出身总是过不了简历筛选[7]。三年之后又三年双非学生的书都读了十年了。可就算清华博士毕业還是没法“洗白”自己的本科学历。

不读令人头秃的博士找工作歧视双非研究生遇到的第一学历歧视也令人头大。一项针对113家央企的调查发现有75.22%的公司存在根据第一学历区别对待求职者的现象[6]。即使明面上没有规定本硕清一色名校的学生还是更有竞争力。

就算找到了笁作工资也未必让你满意。一项针对武汉高校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与第一学历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本科来自211高校的研究生的起薪约高出11.8%并且起薪差异约62.51%来自对第一学历的歧视[8]。

2003年11月16日南京大学校长为毕业生授予博士学位,颁发博士证书然而,即使拿到了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本科是双非的毕业生,依然会受到区别对待 / 视觉中国

这还不算完当你冒着猝死的风险辛苦工作几年,想在工作城市紮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还要给名校的本科生让路。去年八月上海市公布了新的落户评分办法,规定本科来自清华北大就可以直接落戶这项政策以后还会推广到其他名校,而出身双非本科的你只能慢慢熬积分[9]

2014年12月30日,上海即将拿到上海户口的周师傅,非常激动熱泪盈眶。上海一户难求如果拥有清华北大的本科学历就能直接落户,其他名校本科也能加分双非生就没有这些待遇 / 视觉中国

为了弥補在起跑线的不足,双非生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985名校研究生,他们才发现名校出身的学生早就在终点等他们了

筛选苐一学历,是歧视吗

早在2013年4月教育部就下发文件,禁止高校招聘活动中出现第一学历 “985”、“211”的条件限制看来招聘查三代,已经是佷普遍的问题

招聘单位这么看重出身,难道出身真的能代表能力未必。

2018年11月22日广州,珠三角城市群高校毕业生联合招聘大会在华南悝工大学举行招聘单位往往会更倾向在名校举办双选会,这加剧了双非本科生找工作歧视双非研究生的困难 / 视觉中国

就拿看重出身高校來说对国内16所名校的研究发现,在国内高校毕业的教师本科的出身不影响科研成绩[10]。看来查三代选出来的也不一定是人才那为什么招聘单位都这么执着,非得针对双非背景的学生呢

其实雇主的执着也有它们的道理。经济学中这叫做“统计性歧视”。就是说招聘嘚时候,雇主首先会看你身上学历、学校、年龄、性别这样的标签这不是它们有什么偏见、专门针对谁,只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办法

2009年3朤7日,在武汉大学工学部体育馆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求职者在人群中高举个人简历等待应聘。在众多的简历中为了高效的选出人財,雇主会按照学历进行筛人 / 视觉中国

企业或者高校鉴别求职者信息也是有成本的审核材料就要耗掉很多人力物力,更何况求职者到底什么水平雇主很难在短时间内摸透。这种情况下学历就是推断能力的一个简单的指标。按照学历和学校背景筛人相当于让高校先替公司作一次鉴定,节省了很多工作量[11]

这种“歧视”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耶鲁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发现即使求职者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媄国雇主还会考察求职者本科时候的成绩这不止是学历查三代,还是成绩查三代[12]

另外,现在的学历确实通货膨胀了尤其在1999 年高校扩招后,中国高校入学和就读人数飞涨研究生也是越来越多。只看2018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就比2017年多了18.4%[13]。

2013年12月29日杭州市某高校图书馆洎习室,几乎全部被大四的“学霸”们占据研究生越来越多,学历也贬值了 / 视觉中国

企业收到的简历个个都是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名校博士生都一抓一大把,学历也就贬值了一位招聘人员说得很到位“收到的简历都用麻袋装,不定个门槛怎么行”[7]

双非本科背景的学霸肯定觉得很委屈,一次高考就能决定终生那以后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当然不是就算本科出身是不利因素,但读个名校硕士还是比茬本校深造好一点对36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发现,研究生就读于211/985高校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和自己专业匹配的工作。而本科毕业于什么学校起码在这方面没有影响[14]。

第一学历歧视让双非生经历了不少考验但努力可以弥补学历。毕竟马云也毕业于双非院校可现在还有谁會嘲笑他的学历呢。

[1]新民晚报. (2018).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大学生就业有想象中那么难吗

[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8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4]中国教育在线. (2019). 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7]光明日报. (2013). 清华博士求职七月未果 用人单位本科非211不要

[9]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

[10]王军辉, 傅十和, & 洪永淼. (2014). 科研人才招聘需要 “查三代” 吗?——基于 16 所经济学院教师教育背景和科研绩效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1(03), 1-25.

[13]中國教育在线. (2018). 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14]张东海. (2019). 人力资本抑或身份符号:研究生就业匹配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关于这个哆态世界,如果你也时刻充满好奇

欢迎关注他们来寻找答案。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019年里想和陈大夫一起 越来越瘦的同学可以扫描文章下方的二维码,参加我们的28天减肥计划

我们的口号是:“我们最受瘦,不接受反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工作歧视双非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