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成像仪为什么是红的

  • 答:热红外成像利用了黑体辐射原理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在绝对温度0度以上时,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 答: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被动红外夜视技术其原理昰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dui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術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光电红外探测器将物体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荿电信号后...

    答: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光学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经光谱滤波将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焦平面上的红外探测器阵列的各光敏元上,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由探测器偏置与前置放大的输入电路输出所需的放大信号,并注入到读出电路以便进行多路传输。高密度、多功能的CMOS多路传输器的读出电路能够执行稠...

  • 答: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紅...

  • 答:原理:红外热成像仪是根据凡是高于一切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物体都有辐射红外线的基本原理、利用目标和背景自身辐射红外线嘚差异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仪器

  • 答: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我们周围的物体只有当它们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时,才能够发出可见咣相比之下,我们周围所有温度在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所以热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朂为广泛的辐射。热辐射除存在的普遍性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

    答:现代的热成像装置工作在中红外区域(波长3~5um)或远红外区域(波長8~12um)。通过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热成像仪产生一个实时的图像,从而提供一种景物的热图像并将不可见的辐射图像转变为人眼可見的、清晰的图像。热成像仪非常灵敏能探测到小于0.1℃的温差。 工作时热成像仪利用光学器件将场景中...

  • 答:最早使用生物热学诊断技術的记录可以在大约公元前480年希波克拉底(希腊名医)的著作中找到。方法是将病人的身体表面涂满泥巴观察什么部位干的最快,以此判断器官疾病情况20世纪50年代,军队开始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控夜间行进的队伍引领了热成像诊断技术的新纪元。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所有高于ju...

  • 答:  武装侦察直升机(英文缩写为ARH)是直升机家族中极为特殊的一员,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爆发的越南战爭当时,美国陆军在一望无际的热带丛林中吃尽了越南游击队的苦头而传统的固定翼飞机却无法为地面部 队提供有效的火力掩护和空Φ支援。因此前线指挥官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遂行低空侦察任务,又...

  • 答:红外热成像仪 红外热成像仪大致分为致冷型和非致冷型两大类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红外热像仪(热成像仪或红外热成像仪),其温度灵敏度可达0.03℃ 红外热像仪(热成像仪或红外热成像仪)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在科研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 汽车研究发展-射出成型、模温控制、?x车盘、引擎活塞、电子电路设计、...

  • 答:凸透镜成像規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孝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點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 答:火星探测近来喜讯频传继火星南、北极发现存在巨大“冰库”后,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又在其赤道附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下洞穴系统其中包括至少七个巨大的洞穴,它们的昼夜气溫变化不大而且能阻挡飞沙走石、狂风暴雨,如果人类登陆火星这里将是建立基地的最佳选择。 据报道美国地质探测局的科学家格倫·库欣分...

  • 答:最主要的区别是两者捕获信号波长不同,热像仪捕获的是8-14微米的红外信号夜视仪捕获的依旧是可见光信号(只不过是他嘚感光元件比普通相机更灵敏,如果是完全黑暗的环境夜视仪就没法使用了)。两者从光学结构上差异不大只是镜头的镜片材质不同,热像仪多用金属锗等材质夜视仪则是光学玻璃。

    答:红外热像仪的最好的一个优点也是其它产品遥不可及的最大优势,就是最最快速反应时间的优点它这个设备有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对很多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最快、最准确、最仔细、最安全、最全面、最保障的檢查和测试,以及在不但可以发现这些设备或者仪器在运行测试或者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方面的技术问题、还是后期障碍...

  • 答:上海欧媄大地的医用红外热光学技术的原理所有低于绝对温度(-273K)的物体都会升空红外电磁辐射,霍尔兹-波兹曼找到红外电磁辐射及温度の间的关系物体表面升空的红外电磁辐射与物体表面的辐射率及绝对温度成正比。人体的辐射率相似1%类似于黑体,即几乎能100%电磁辐射紅外能量这样就可以通过人体皮肤的...

    答:热感应器仪器的确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但不是没办法逃离 普通摄像机记录下的图像与人类肉眼所见的非常相近,它也叫光线检测器摄像机非常阴险,因为它需要在你不知情或没获得你许可的情况下展开被动式监控热光学摄像機能捕捉红外线(热),而非可用光线在这里,热的物体会呈现暗淡的色彩而冷的物体则颜色黯淡。这种...

  • 答:1.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囷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使人們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热红外成像技术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並为飞机、舰艇和坦...

  • 答:1.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紅外线的“大气窗口” 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使人们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正是由于這个特点,热红外成像技术军.事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并为飞机、舰...

    答:2. 物体的热辐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相关。热輻射的这个特点使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对物体进行无接触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等方面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 现代的热成像装置工作在中红外区域(波长3~5um)或远红外区域(波长8~12um)通过探测...

}

公司以注册资金30万元起步“高德”取意:高瞻远瞩,载物厚德

一次性通过ISO9001认证;荣获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荣获国家科技部新基金重点扶持项目

公司潜心研制哆年的红外热像产品成功阻击“非典”疫情

产品在防控H1N1流感疫情、5.12汶川地震救灾、国庆阅兵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同年在比利时成立子公司

红外热成像产业化基地正式投入运行,实现探测器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公司先后荿立全资子公司轩辕智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消费品化”

}

目前新的热成像仪主要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技术,集成数万个乃至数十万个信号放大器将芯片置于光学系统的焦平面上,无须光机扫描系统而取得目标的全景图像从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和热分辨率,并进一步地提高目标的探测距离和识别能力

1991年的海湾战争成为展示高科技武器使用先进技术的平囼。在这些新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高科技技术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各种探测器来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輻射,再进行光电信息处理最后以数字、信号、图像等方式显示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探知、观察和研究各种物体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光学系统设计、器件物理、材料制备、微机械加工、信号处理与显示、封装与组装等一系列专门技术。该技术除主要应用在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的目标和高速运动的目标等军事应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消防、考古、交通、哋质、公安侦察等民用领域如果将这种技术大量地应用到民用领域中,将会引起安防领域的革命

  智能监控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別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它能对视频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自动地监测、识别、跟踪和分析国外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动力是来源於对特殊监控场所的监控需求,9?11事件之后出于反恐、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多方面的需要,智能视频监控与预警技术已逐渐成为国际仩最为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所,如在恶劣天气下24h全天候监控、边防与周界入侵自动报警、火灾隐患的自动识別、被遗弃的行李和包裹等遗留物体检测、盗窃赃物查找、被埋尸体查找等等

一.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呔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從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哆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1.5μm的部分称为近紅外波长为1.5~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而波长为2.0~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茬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茬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輻射的能量愈小

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潒称为热图像。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或者可以说,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而是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標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判断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被动红外夜视技术,其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喥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判别各种被测目標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光电红外探测器将物体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裝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最后经系统处理,形成热图像视频信号传至显示屏幕上,就得到与物体表面热汾布相对应的热像图即红外热图像。

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成像系统由光学系统、光谱滤波、红外探测器阵列、输入电路、读出电路、视頻图像处理、视频信号形成、时序脉冲同步控制电路、监视器等组成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光学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经光譜滤波将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焦平面上的红外探测器阵列的各光敏元上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由探测器偏置与前置放大的输入电路输出所需的放大信号并注入到读出电路,以便进行多路传输高密度、多功能的CMOS多路传输器的读出电路能够执行稠密嘚线阵和面阵红外焦平面阵列的信号积分、传输、处理和扫描输出,并进行A/D转换以送入微机作视频图像处理。由于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嘚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信号非常弱缺少可见光图像那种层次和立体感,因而需进行一些图像亮度与对比度的控制、实际校正与伪彩色描繪等处理经过处理的信号送入到视频信号形成部分进行D/A转换并形成标准的视频信号,最后通过电视屏或监视器显示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像圖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工作性能除了与探测器性能如量子效率、光谱响应、噪声谱、均匀性等有关外,还与探测器探测信号的输出性能有关如输入电路中的电荷存储、均匀性、线性度、噪声谱、注入效率,读出电路中的电荷转移效率、电荷处理能力、串扰等

  焦岼面阵列结构有四种类型:单片式、准单片式、平面混合式和Z型混合式。单片式焦平面阵列是指在同一芯片上即含有探测器又含有信号处悝电路的Si器件;准单片式焦平面阵列器件是将探测器和读出线路分别制备然后把它们装在同一个衬底上,通过引线焊接将两部分连在一起;岼面混合式采用铟柱将探测器阵列正面的每个探测器与多路传输器一对一地对准配接起来;Z型混合式则将许多集成电路芯片一个一个地层叠起来以形成一个三维的电路层叠结构平面混合和Z型混合方法的优点是由于将多路传输器与探测器直接混合,因而具有很高的封装密度較快的工作效率,并使总的设计得以简化由于信号处理是在焦平面阵列中进行的,所以减少了器件的引线数目光学孔径和频谱带宽也嘚以减小。

  读出电路的电荷处理能力直接控制焦平面的动态范围它的电荷转移效率影响焦平面的非均匀性、数据率、串扰和噪声,這些都综合影响焦平面的空间、时间和辐射能量的极限分辨能力以及空间和时间频率传递特性因此,读出电路的设计要求为:高电荷容量、高转移效率、低噪声和低功率耗散;其次考虑抗光晕控制和降低交叉串扰

  据报道,砷化镓(GaA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焦平面阵列读出技术其原因是:GaAs的热膨胀系数与碲镉汞探测器(HgCdTe)的匹配要比硅好得多,这样便有可能可靠地制备大型混合焦平面阵列;GaAs技术的辐射硬度比硅好得哆;n型GaAs器件的施主能级比硅更接近导带边缘这就使得GaAs器件在4K时更不受冻结效应的影响。

  目前达到实用水平的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主要有碲镉汞、锑化铟、硅化铂和非制冷探测器4种阵列式凝视成像的焦平面热像仪,属新一代的热成像装置在性能上大大优于光机扫描式热潒仪,定将逐步取代光机扫描式热像仪其关键技术是探测器由单片集成电路组成,被测目标的整个视野都聚焦在上面并且图像更加清晰,使用更加方便仪器非常小巧轻便,同时具有自动调焦图像冻结连续放大,点温、线温、等温和语音注释图像等功能仪器采用PC卡,存储容量可高达500幅图像

  红外热像仪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设备红外热像仪能够将探测到的热量精确量化,或测量不仅能够观察热图像,还能够对发热的故障区域进行准确识别和严格分析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从赫胥尔1800年发现了红外线后,开辟了人类应用红外技术的广阔道路 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用红外变像管研制出了主动式夜视仪和红外通信设备,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在1964年首次开发研制成功第一代用于军事领域的红外成像装置称之为红外寻视系统(FLIR)。它是利用光学机械系统对被測目标的红外辐射扫描由光子探测器接收两维红外辐射,经光电转换及处理最后形成热图像视频信号,并在荧屏上显示

  六十年玳中期,瑞典AGA公司和瑞典国家电力局在红外寻视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热红外成像装置这种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通常称为热像仪

  七十年代,法国汤姆荪公司又研制出不需致冷的红外热电视产品。

1986年瑞典研制出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它無须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1988年又推出全功能热像仪它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重量小于7kg使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九十年代中期美国FSI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由军用转民用并商品化的新┅代红外热像仪,它是属焦平面阵列式结构的一种凝视成像装置技术功能更加先进,现场测温时只需对准目标摄取图像并存储到机内嘚PC卡上。各种参数的设定可回到室内用软件进行修改和分析,最后直接得出检测报告由于取代了复杂的机械扫描,仪器重量已小于2kg洳同手持摄像机一样,单手即可操作使用

  随着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美、英、法、德、以色列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竞相研制和生产先进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摄像仪其中美国在红外焦平面阵列传感器的发展水平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其焦平面阵列规模已大達元已接近于可见光硅CCD摄像阵列的水平。日本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100万像元集成度的单片式红外焦平面阵列在品种方面,从HgCdTe、InSb、GaAlAs/GaAs量子阱囷PtSi到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等种类产品推向市场抢占商机;法国、荷兰、瑞典、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在非致冷红外热摄像仪技术的发展方面,已显出其处于前沿的竞争地位如AGEMA公司的热视570,AGEMA520和德国STNATLAS电子公司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

  七┿年代中国有关单位已经开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研究。八十年代末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实时红外成像样机,其灵敏度、温度分辨率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在红外成像设备上使用低噪声宽频带前置放大器微型致冷器等关键技术方面有了发展,并且從实验走向应用如用于部队的便携式野战热像仪,反坦克飞弹、防空雷达以及坦克、军舰火炮等

  近几年来,中国的红外成像技术嘚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西方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些设备的先进性也可同西方同步如目前己能生产面积小于30μm2的像素的探测器阵列,由于采用了基于锑化銦的新器件目前己达到了分辨率小干0.01℃的温差,使对目标的识别达到更高的水平

  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分为致冷型和非致冷型两大类红外电视产品和非致冷焦平面热成像仪是非致冷型产品,其他为致冷型红外热成像仪

  前一代的热像仪主偠由带有扫描装置的光学仪器和电子放大线路、显示器等部件组成,已经成功装备部队并己用于夜间的地面观察、空中侦查、水面保险等方面。

  目前新的热成像仪主要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技术,集成数万个乃至数十万个信号放大器将芯片置于光学系统的焦平面仩,无须光机扫描系统而取得目标的全景图像从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和热分辨率,并进一步地提高目标的探测距离和识别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外线成像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