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1,12,13,14,15,16,17,18,19,22,122

内容提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02:18:4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 宜昌梅子垭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佛山市三水深业地产有限公司

  • 佛山市三水深业投资有限公司

  • 吉林市恒大宏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宁波恒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永安新华攵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为了您更好的体验我们建议您使用 谷歌浏览器

目前仅支持以下浏览器使用:

如有您需要人工帮助,您可以执电:

}
  •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苏]A. K. 卡雷巴耶娃《论維吾尔语、哈萨克语和其他突厥语言中动词形式的发展》(许浩福译)163—164 页。
    [苏]И. 伊斯梅洛夫《维吾尔人亲属称谓术语系统的现状研究》(许浩福译)181—182页。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1—14 集各期目录
    [芬兰]P. 阿尔托《兰司铁与阿尔泰语言学》(张继忠、高宝珍译刘照雄校),1—21页
    [苏]Н. 安德列耶夫、О. 苏尼克《阿尔泰诸语言的亲缘关系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陈伟译),22—34 页
    [英]ДЖ. 克劳森《十四卋纪蒙古语里的突厥成分》(刘照雄、张继忠译),34—43 页
    [英]ДЖ. 克劳森《早期突厥语的外来成分》(魏萃一译),44—48 页
    [韩国]朴炳采《朝鲜語的起源》(赵习译),49—52 页
    [韩国]高永根《朝鲜语的深层结构》(宣德五译),53—57 页
    [美]张琨、贝蒂?谢芙茨《拉萨话元音的和谐》(瞿霭堂译),58—86 页
    [美]张琨《苗瑶语声调构拟》(贺喜善译),87—121 页
    [日]西田龙雄《罗罗-缅语言比较研究中的问题》(陈鹏译、应琳校),122—138 页
    [美]沃格林《语系分类近况》(乐赛月译、吴妙发校),139—150 页
    少英《杰出的阿尔泰语言学家兰司铁》,151—153 页
    紫群《三部苏联阿爾泰语言学论文集简介》,161—164 页
    高宝珍编译《第四届国际蒙古学家会议简况》,165—169 页
    本刊编辑部辑《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上峩国民族语言研究》,170—192 页
    [美]李方桂《西藏口语中的动词》(胡坦译),1—11 页
    [美]张琨《原始苗语的声母》(贺喜善译),28—49 页
    [日]北村甫《论藏语中的敬语》(王青山译、瞿霭堂校),50—63 页
    [日]西田龙雄《水文之际历的释译》(王云祥译),64—70 页
    [日]西田龙雄《新的语訁和新的文字》(呼伦译),71—78 页
    [日]桥本万太郎《汉越语研究概述》(王连清译),79—94 页
    [匈]李盖提《论阿富汗境内的突厥语族、蒙古語族的语言及方言》(陈伟译),95—109页
    [英]克劳森《〈十三世纪以前的突厥语词源词典〉绪言》(林莲云、张继忠译),110—131 页
    [韩国]李基攵《中古女真语的音韵学研究(上)》(黄有福译),132—154 页
    [德]葛玛丽《现代维吾尔语中的代词词干》(许浩福译),155—160 页
    [苏]沙格达洛夫《论某些突厥语和蒙古语共同词的转义发展》(查干译),161—164 页
    [美]霍尼克斯沃特《比较构拟法的主要程序》(瞿霭堂译),165—171 页
    紫群编译《桑席耶夫教授主要著作目录》174—182 页。
    [日]服部四郎《按蒙古语言学大师桑席耶夫教授的讣告后所想到的》(丁力译)183—184 页。
    阿米瑪编译《尼古拉斯?波普》185 页。
    [美]伊尔斯劳德?塞尔陶达斯《波普著作目录》(徐涛译、黄振华校)186—235 页。
    乐赛月编译《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岛语言论著目录》236—283 页
    [蒙]鲁布桑敦德布《蒙古人民共和国语言研究现状》(查干译),284—285 页
    [苏]桑席耶夫《论蒙古语诸语言中长元音的音位变体》,1—11 页
    [土耳其]杰尔哈德?多费尔《伊朗的突厥语》,12—19 页
    [韩国]李基文《中古女真语的音韵学研究(丅)》,20—40 页
    [苏]加尼耶夫《论突厥语和蒙古语里复合动词的构成问题,》41—45 页
    [日]服部四郎《蒙古诸语言的“*i 的转变”》,60—65 页
    [日]栗林均《致服部四郎氏》,66—67 页
    宋正纯、张继忠译《阿尔泰语言》,68—76 页
    [美]戴安?伊赛多《台湾高山族语言》,77—106 页
    [美]柯蔚南《藏语動词的形态变化》,107—132 页
    [日]西田龙雄《西夏文字——构成与运用》,133—145 页
    [丹麦]易家乐《泰语方言学研究》,146—182 页
    [日]西田龙雄《声调嘚形成与语言的文化》,183—192 页
    [苏]科马罗娃《现代藏语中的双音节重叠词》,193—198 页
    [日]西田龙雄《西番译语之研究——西藏语言学序说选譯》,199—208 页
    [英]涅尔斯?M. 霍尔麦《南亚诸语言的形态结构》,209—213 页
    道布《著名的蒙古语言学家罗布桑旺丹》,214 页
    [蒙]罗布桑旺丹《蒙古書面语》,215 页
    [蒙]罗布桑旺丹《主要方言和过渡性方言的由来》,216—217 页
    王云祥编译《日本优秀的汉藏语研究家——西田龙雄博士》,218—222 頁
    乐赛月编译《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岛语言论著目录》(续),223—258 页
    [美]李方桂《汉语和台语》(王均译),1—9 页
    [泰]汉語和泰语是不是亲属语言(王均译),10—21 页
    [美]蓓蒂?谢芙茨、张琨《嘉戎语历史音韵研究(上)》(瞿霭堂译),22—59 页
    [法]A. G. 欧德利古尔德《东南亚语言中的塞边音》(王小米译,王辅世校)60—68
    [美]张琨《〈切韵〉的综合性质》(王辅世译),69—74 页
    [日]西田龙雄《契丹文字解读的新进展》(刘风翥、王云祥、王冰译,清格尔泰校)
    [苏]Г. Д. 桑席耶夫《谈谈阿尔泰语系的词类问题》(陈伟译),95—111 页
    [日]池上②良《原始通古斯语的一个动词词尾——*-Si》(李树兰译),116—123 页
    [苏]Ш. Ш. 沙雷巴耶夫《蒙古语——哈萨克语的并行词》(雷选春译),124—128 頁
    [日]服部四郎《阿尔泰系语言的结构》(金淳培译),129—138 页
    [苏]К. Ш. 胡萨耶诺夫、К. 陶加诺娃《苏联境外哈萨克语研究史略》(丁石庆译,陳伟校)141—147 页。
    [印度]拉格胡?维拉《蒙古语和梵语、印地语之间所存在的相似关系》(米济生译)148—150 页。
    武?呼格吉勒图编译《日本著名蒙古学家——文学博士小泽重男教授简介》151—155页。
    本刊编辑部《中国民族语言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召开大会学术论文摘要》156—180页。
    乐赛月编译《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岛语言论著目录》(续)181—212 页。
    [苏]А. М. 谢尔巴克《新疆十至十三世纪突厥语文献语言語法概要》(中孚、袁丁译)1—13 页。
    [美]N. 波普《评阿尔泰语系词汇比较研究》(周建奇译)14—27 页。
    [韩国]李庸周《朝鲜语汉字词的分布情況》(崔健译)28—33 页。
    [日]栗林均《关于蒙古语史上“i 转折”的有关问题》(朝克译白荫泰校),34—46页
    [芬兰]P. 阿尔托《阿尔泰语言的词艏P-》(张继忠译,曦镛校)47—52 页。
    [芬兰]J. R. 兰司铁《蒙古-突厥共同语中的一个词首清唇音》(王秀珍译刘照雄校),53—58 页
    [美]蓓蒂?谢芙茨、张琨《嘉戎语历史音韵研究(下)》(瞿霭堂译),84—101 页
    [日]西田龙雄《西夏语韵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史金波译),102—117 頁
    [匈]G. 乌瑞《论藏文字母Ba 和Wa——藏文字母的起源及其历史的探讨》(冯蒸译),118—138 页
    [丹]S. 易家乐《简论台语中一些借自汉语的数词》(向ㄖ征译),146—149 页
    [法]A. 卡蒂尔《社会因素在会多种话语的爪哇皮朗拿干华人选择其交谈语言中的作用》(傅经起译),150—158 页
    众志编译《著洺汉藏语言学家张琨》,159—165 页
    众志编译《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博特曼教授简介》,166—169 页
    乐赛月编译《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島语言论著目录(续)》,170—209 页
    [美]J. A. 马提索夫《澳泰语系和汉藏语系有关身体部分词接触关系的检验》(王德温译、胡坦校),1—20 页
    [日]覀田龙雄《西夏语韵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中、下)》(史金波译),21—40 页
    [美]F. E. 哈夫曼《越南语和南亚语系某些语言对应词汇考》(王連清译),46—68 页
    [蒙]格?占巴拉苏荣《日语后置词“GA NI O”同蒙古语格附加成分相比较》(查干哈达译),69—86 页
    [土]塔?铁肯《〈鄂尔浑突厥語语法〉绪论》(李增祥译),87—93 页
    [朝]李相忆《朝鲜语的语言学特点》(赵习译),94—98 页
    [日]池上二良《通古斯语》(王庆丰译,宣德伍校)99—122 页。
    [蒙]M. 巴扎尔拉格査《关于句子的基本变体》(倪申源译)123—125 页。
    [蒙]格?占巴拉苏荣《论现代蒙古语的格》(姚可成译、倪申源校)126—129 页。
    [台]李振清《从社会语言学看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罗美珍译)130—135 页。
    [美]J. A. 马提索夫《对李方桂〈中国的语言和方言〉┅文的评论》(梁敏译)136—138页。
    [德]G. 道尔弗《评福赫伯著〈契丹语考〉》(黄振华译)139—141 页。
    众志译《雅林小传》142 页。
    众志编译《瑟古德教授简介》143 页。
    众志编译《珀内尔教授简介》146 页。
    乐赛月编译《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岛语言论著目录(续)》148—186 頁。
    [苏]Е. А. 谢列勃连尼科夫С. С. 哈尔科娃《研究突厥语和蒙古语亲缘关系问题的一
    些有效方法》(许浩福译),1—11 页
    [英]G. 克劳森《〈突厥语和蒙古语研究〉一书的序言》(曦镛译),12—16 页
    [美]M. 波普《女真语与蒙古语》(忽刺安译),17—25 页
    [韩国]辛荣泰《朝、日、汉上古音仳较》(金淳培译),26—41 页
    [日]服部四郎《再论蒙古诸语言“i 的转变”(上)》(武。呼格吉勒图译)42—47 页。
    [德]劳德基尔陶塔斯《哈薩克人和吉尔吉斯人是如何称呼老人的》(陈晓云译、潘旺校),48—50 页
    [美]W. J. 格德尼《论〈澳泰语〉中的泰语例证》(欧阳觉亚译),51—66 页
    [越南]王禄《古汉越语研究的初步成果》(傅成劼译),67—69 页
    [美]李方桂《原始台语的声调系统》(李钊祥译、罗美珍校),70—87 页
    [法]A. G. 欧德利古尔《越南语声调的起源》(冯蒸译、袁家骅校),88—96 页
    [美]R. A. 米勒《评〈土族语中的藏语借词与古代藏语方言的演变〉》(王青山译),108—124 页
    [美]R. B. 琼斯文《评李方桂的〈台语比较手册〉》(喻翠荣译),125 页
    罗美珍编译《第18 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简介》,127—139 页
    众志编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伯令教授简介》,140—147 页
    王秀珍编译《联邦德国著名语言学家葛玛丽教授简介》,148—155 页
    众志编译《斯特雷克博士簡介》,156—157 页
    乐赛月编译《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岛语言论著目录(续)》,158—194 页
    [美]I. 麦迪森、P. 拉狄福其特《中国四种少数囻族语言中的“紧音”和“松音”》(陈康译,王贤海校)30—49 页。
    [美]李方桂《台语的齿音复辅音》(乐赛月译)50—53 页。
    [苏]I. I 帕伊洛斯、SA。史塔罗斯汀《汉-藏语和澳-泰语》(周国炎译)54—58 页。
    [德]H. J. 宾努《对南亚语系人称代词的历史研究》(周植志译)59—68 页。
    [匈]A. 罗纳-塔斯《关于芬兰乌戈尔语族和突厥语族塞擦音的历史》(李增祥译)69—84 页。
    [苏]Н. А. 巴斯卡科夫《关于西部裕固语谓语结构的一种古代类型》(许浩福译)85—86 页。
    [日]小泽重男《中世纪蒙古语的女性形式》(胡树译)87—95 页。
    [美]N. L. 波普《论阿尔泰语一些动词词干的附加成分》(王秀珍譯)96—110 页。
    [日]服部四郎《再论蒙古诸语言“i 的转变”(下)》(武呼格日勒图译),111—115页
    [日]清濑义三郎则府《女真语言的原始材料》(刘京雨译),116—123 页
    [日]西田龙雄《评奥斯丁。黑尔〈藏缅语言研究〉》(郑贻青译、金淳培校)124—131页。
    乐赛月《国外有关汉藏语言、澳亚语言、南岛语言论著目录(完)》142—202 页。
    [日]庄垣內正弘《古维语借用印度语词的各种渠道》(郑芝卿、金淳培译)1—29 页。
    [美]J. 罗傑瑞《锡伯语词法概述》(李树兰译)30—41 页。
    [日]服部四郎《阿尔泰诸语言、朝鲜语、日本语的元音和谐》(赵习译)42—48 页。
    [德]冯?加癍《突厥语特点》(王秀珍译)49—61 页。
    [日]西田龙雄《傈僳语比较研究(上)》(陈鹏译)86—111 页。
    [日]西田龙雄《汉藏语系中词素词干的某些问题:初探》(乐赛月译)112—118 页。
    [美]艾杰瑞《侗语的声调分裂和浊呼气音变异》(王德温译)119—130 页。
    [泰]讪娘?孟宁《关于泰语声調区别性特征的一个新方案》(徐世璇译瞿霭堂校),131—138 页
    [美]白保罗《澳-泰相似语——海南的一种有声调的占系语言》(周国炎译),139—143页
    [美]白保罗《评格德尼〈论澳-泰语中的泰语例证〉》(欧阳觉亚译),144—147 页
    众志编译《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桥本万太郎简介》,148—152 頁
    众志编译《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普利布兰克简介》,153—172 页
    刘照雄、张继忠收集编译《阿尔泰语文学、东方学期刊、资料刊名(缩写和铨称)》,173—186 页
    [美]J. A. 马蒂索夫《原始黎语的声母和声调——初步近似构拟》(欧阳觉亚译),1—25页
    [加]浦立本《汉藏语言闭/开元音的交替》(乐赛月译),45—52 页
    [日]西田龙雄《傈僳语比较研究(下)》(陈鹏译),53—74 页
    [苏]С. Е. 雅洪托夫《侗-水语言词首辅音的构拟》(许浩鍢译),75—80 页
    [日]河野六郎《东北黑河地方满语的一个特色——朝鲜语、满语比较研究的一份报告》(宣德五译),81—91 页
    [日]村山七郎《關于日语动词活用的起源》(柳英绿、崔健译),111—119 页
    [美]茹本?列维《波斯语》(高尔锵译),120—129 页
    [蒙古]高?米吉德道尔基《蒙古语囷满语中同源词的基本词素的对应关系》(朝克译),130—137 页
    [美]琼-盖伊?高利特《瓜希罗人亲属制度的语义结构与社会意义(上)》(周慶生译、应琳校),141—153 页
    [美]G. 瑟古德《评布莱德雷的〈原始彝语支〉》(乐赛月译),154 页
    众志编译《阮廷和教授简介》,155—165 页
    申屠蓉編辑《实验语音学家纳杰里亚耶夫》,166—167 页
    众志编译《布莱德雷博士简介》,168—169 页
    高宝珍编译《蒙古学文献目录(上)》,170—197 页
    [苏]Н. А. 巴斯卡科夫《苏联突厥语言学六十年》(许浩福译),1—15 页
    [美]R. F. 韩伦《中国的现代维吾尔语研究:最近的四篇文章述评》(陈宗振译),16—26页
    [德]艾娃、A. 扎托、L. 约翰逊《论突厥语的动名词句法》(宋正纯译),27—33 页
    [日]津曲敏郎《通古斯语》(朝克译),42—48 页
    [美]罗仁哋《独龙语和原始藏缅语比较研究(上)》(乐赛月译),49—76 页
    [美]J. A. 马提索夫《洞微烛幽——从戈登、H. 卢斯的〈对应词汇〉看原始汉藏语》(徐世璇译),77—90 页
    [美]威廉. J. 格德尼《布依语,越南北部的一种北部台语》(刘亦翔译)91—100 页。
    [日]丰田五郎《关于契丹小字廴的新解釋》(刘凤翥译)106—108 页。
    [美]琼-盖伊?高利特《瓜希罗人亲属制度的语义结构与社会意义(下)》(周庆生译、应琳校)109—119 页。
    本刊编輯组 《第四次中国民族语言学术讨论会胜利召开》120—146 页。
    众志编译《丹麦著名语言学家易家乐》147—155 页。
    壬戊编辑《苏联突厥学家科诺諾夫院士》159 页。
    高宝珍编译《蒙古学文献(下)》160—171 页。
    [日]三谷恭之《拉瓦语词汇资料》(刘凤翥译)172—184 页。
    [美]柯蔚南《白狼歌新探》(邓文峰译)1—18 页。
    [美]罗仁地《独龙语与原始藏缅语比较研究(下)》(乐赛月译)19—42 页。
    [泰]威莱弯?哈尼莎塔婻《布塔语言(仩)》(杨光远译)43—63 页。
    [苏]М. И. 伊萨诺夫《苏维埃时期民族问题的解决》(许浩福译)64—70 页。
    [苏]Г. М. 瓦西列维奇《关于满-通古斯语族的分类问题》(胡增益译)71—78 页。
    [苏]乌兹别克?白楚拉《关于比较语言学的一些问题——涉及蒙古语-突厥语和一些阿尔泰语系其他语訁》(郭立译)79—88 页。
    [美]K. H. 门格斯《有关埃文基-通古斯语重音的一些资料》(王秀珍译)89—104 页。
    [德]哈特莫特?沃拉文思《当前满学研究Φ的一些规划》(李树兰译)105—108 页。
    [苏]F. 阿不都拉赫曼诺夫《乌兹别克语历史的分期问题》(靳尚怡译、袁丁校)109—114 页。
    [苏]Ш. 萨雷巴耶夫、А. 苏莱曼诺娃《国外的哈萨克语研究》(王远新译)115—117页。
    [美]特拉樊?L. 侗库佩《孟高棉诸语的发声类型》(孔江平译)118—130 页。
    [日]城生伯太郎《蒙古语察哈尔方言元音的声学语音学分析》(武?呼格吉勒图译)130—137 页
    王真编译《瑞典语言学家拉尔斯 约翰逊教授》,145—151 頁
    众志编译《柯蔚南教授简介》,152—154 页
    [日]三谷恭之《拉瓦语词汇资料(续)》(李东源、刘凤翥译),155—175 页
    [日]河野六郎《日本的朝鮮语研究史概观》(张瑞译、王辅世校),39—45 页
    [苏]П. Г. 赫尔岑贝格《从印欧语言学家的观点看阿尔泰学》(王远新译),46—56 页
    [苏]О. А. 米津《维吾尔语中的同音词问题是词汇借用的结果》(许浩福译),57—62页
    [美]J. 普拉克奇克《声调来自台语;东南亚语言声调系统的分布系統》(黎意、崔建新译,邢公畹校)63—82 页。
    [泰]威莱弯?哈尼莎塔婻《布泰语言(下)》(杨光远译)83—103 页。
    [日]西义郎《中国境内藏缅語指示方向的动词附加成分》(郑贻青译、陈鹏校)104—116页。
    [美]李方桂《喉音特点和声调发展》(邢凯译、邢公畹校)130—137 页。
    [美]P. 特鲁杰爾《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论克里奥尔式语言的产生》(黄行译)138—140 页。
    [韩国]沈在箕《汉字词的传入与系谱》(周四川译)141—147 页。
    [ㄖ]三谷恭之《拉佤语的实地调查》(吴思齐译、刘凤翥校)148—152 页。
    [土]艾娃?阿格涅斯?贾多《评D. I. 斯诺宾和K. 齐默编辑的〈土耳其语言学研究〉(二)》(郭立译)156—159 页。
    众志编译《著名语言学莱曼教授简介》160—167 页。
    丁文楼《护雅夫先生小传(1921—)》168 页。
    [美]张谢蓓蒂、張琨《藏语口语中表存在动词的确定性层次体系》(赵衍荪译、胡坦校)1—22 页。
    [丹]S. 易家乐《白保罗的澳-泰语假说和汉泰关系的传统观点》(欧阳觉亚译)23—32页
    [美]白保罗《苗瑶语与藏缅语的早期借词关系》(乐赛月译),33—40 页
    [美]S. 狄兰西《原始藏缅语动词的人称范畴》(拉玛兹偓译,吴涌涛校)41—58 页
    [美]白保罗《苗瑶语之谜——那峨语》(乐赛月译),59—60 页
    [美]D. 斯特雷克《简评白保罗的〈苗瑶语之谜:那峨语〉》(乐赛月译),61—74 页
    [美]R. A. 米勒《原始阿尔泰语的*X-》(阎燕、方钢、叔平译,吴涌涛校)82—109页。
    [土]塔拉提?铁肯《Z 音化与S 音化:阿尔泰理论的柱石》(宋正纯译)110—122 页。
    [苏]H. A. 巴斯卡科夫《论突厥语族的语调和句重音》(吴宏伟译、相艳丽校)123—132页。
    [匈]米兰?阿达莫维奇《楚瓦什语语音发展史问题》(王秀珍译)132—150 页。
    [苏]Э. 努尔马罕别托夫《哈萨克语某些词的词源考释》(巴尔扎汉译)155—157 页。
    [蘇]A. 哈米托娃《论现代维吾尔语中形容词的比较等级问题》(许浩福译)160—162页。
    • 朝鲜料理协会全国理事会

    • 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整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