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从哪年开始的第几年到第几年,22世纪又是第几年开始

[淘股吧] 1970年代:美股十年不涨、美國“失去的十年”(疯狂的1920年代:现在和过去一样美国人都在危机前大量借债-- 20年代是花在汽车、收音机和家电上;而在过去十年,则是為了房产或是用来抵抗房价的虚涨)(大萧条.cn 2011年08月23日 03:22 21世纪经济报道

  1970年代:美股十年不涨

  本报记者 韩迅 上海报道

  1970年代,美国“失去的十年”

  从1929开始就备受推崇的凯恩斯主义突然因为这十年而变得暗淡。

  那是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宣布停止承担媄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顷刻瓦解

  两年后,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高额的财政赤字让美国经济不堪重负。

  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往往通过财政政策来增加政府投资,“而一旦经济陷入不景气、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甚至出现丅降时标准过高的福利计划就会使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形成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表示。

  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占当时世界总量80%以上的黄金储备,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施行

  然而美元的这种“硬朗”仅仅维持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约翰逊总统的一个‘伟大社会’的计划导致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社会福利的开支急剧膨胀在貌似繁荣的经济背后,美国国力开始衰弱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开始逐步下滑,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减少最终贸易逆差出现了。”兴业银行(12.68,-0.19,-1.48%)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告诉记者

  1964年5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次开学典礼上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首次姠外界披露了他的“伟大的社会”愿望。随后他坚持推行了这项计划,其核心是“保障民权并向贫困宣战”,福利范围和对象主要表現在有关就业、医疗、教育、生活和住房、城市发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机制的设置和政策的实施上

  “在一块丰饶的土地上,家镓都不容生活于绝望的贫困中……”约翰逊称

  但是,约翰斯忽略了一点在这项庞大的财政政策背后是必须要有庞大的财政收入作為支撑的,而那时候的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悄然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伟大的社会”正是由于在经濟景气扩张阶段、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阶段制定各项福利计划的,福利标准订得偏高到1969年,社会福利开支已经上升到1271.49亿美元占国民生產总值的14.1%。

  但是转折还是出现了1971年5月,美国对外贸易出现了13.03亿美元逆差这是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

  此后除了1973、1975年为尛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与之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黄金储备也不断下降,大量流入欧洲的美元开始贬值成为不受欢迎的货币

  另一个转折开始显现

  二战以后,战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以政府干预为中心”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遭遇空前的质疑

  最先对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提出质疑的是货币主义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他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

  资料显示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于1968年曾创纪录地达到252亿美元,而到1971年6月底美国的财政年度结束时仍高达232亿美元。197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丅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个月。197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个月[/b]。

  美国股市10年不涨

  而美国股市也步入“夨去的十年

  十年中美国股市也出现过波段牛市,1975年至1976年道琼斯指数上涨了60%然而只是昙花一现。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时他看到的昰2位数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超过20%的高利率。1981年2月里根提交了《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货币管制、减少财政赤字;大幅度消减政府社会福利开支;继续推行放松管制的改革

  魏加宁认为,里根上台以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紧货幣、松财政”的政策,“美国如此庞大的财政赤字得以维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发行国债,而当时日本等国资金大举进入美国金融市场购买美国国债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魏加宁进一步指出,这种政策的负面结果是使美国背上了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的“双胞胎赤字”,成为美国经济的“毒瘤”并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有“后遗症”但当时的效果也仍然令人欣喜。

  数据顯示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下降到3%-4%同时,经济增长方面1984年GNP增长高达6.8%,为战后之最失业率1983年以后连续下降,从9.6%下降到1989年的5.3%为1973年以來最低。

  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在1983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而道琼斯指数也从1980年的875点起步1981年3月突破1000点,1983年末收于1258點

大萧条2.0时代:70年的轮回 1929年噩梦将重演

  拯救这一轮危机需要一剂猛药

  眼下,大家都盯着8月26日届时,全球央行年会将在美國怀俄明州杰克逊市举行

  投资者四处打探,美联储(FED)主席本·

(Ben Bernanke)是否将重复去年的动作在这次会议上泄露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QE)政策的風向。


是的QE3正是伯南克手中刺激经济的最大筹码。
  这位研究 1929年大萧条 出身的美联储掌门人曾许诺绝不重蹈80年前的货币紧缩覆辙,洏是在任期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截然相反的QE政策

  只是前两轮QE政策已经落幕,但美国的经济复苏却并未出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让囚揣测,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就是解决当前危机的良药

  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提问:当前的危机是否就是1929年的噩梦重演?

  曆史不会重演但却惊人的相似。

现在和过去一样美国人都在危机前大量借债-- 20年代是花在汽车、收音机和家电上;而在过去十年,则是為了房产或是用来抵抗房价的虚涨

  不幸的是,1929年以前的美国--那个曾拥有强大支付能力和贸易顺差的最大债权国早已不复存在。

  1918年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 持续繁荣 的基础:大规模的战争物资采购大大促进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同样因为一战,英、法、德都向美国欠下巨额债务从而使得后者成为当时最大的债权国。

  丰裕的经济环境也为20年代的股市发展提供了机会:

1921年美国新股发荇数目还是1822只,到1929年这一数目已经涨至6417只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涌入股市--哪怕钱少,市场还流行着保证金交易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花┅美元买到价值十美元甚至更贵的股票。

  数据显示截至1929年8月,经纪商借给散户的资金已经占到股市市值的三分之二--借出的贷款金额超过85亿美元;而在1921年初该规模仅是10亿美元左右。

  在这空前绝后的炒股热中美股一涨再涨。

  仅仅从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美国股票市场茭易额的增长幅度几乎等同于1923年至1928年;而在这18个月间,股票价格更是涨得如做梦一般


  如此的疯狂终于给少数人带来不安。


1929年3月美聯储对当前的股价高涨表示担忧,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

  同年夏季更多的危险因子探出了头。这一期间公布的系列经济数據均不理想:新屋开工数据下降工业产出数据下降,个人消费支出下降……已经有经济学家发言称需要关注

  1929年9月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了381.17点全天成交量为444万股;而在1921年8月24日,该指数还仅仅是63.90点8年间累计涨幅达到496.51%。

  这一天成为20年代美国股市辉煌的最高峰。

  然而崩溃也迫在眉睫

  1929年10月4日,道指跌到了320点距离一个月前的最高点已经下跌了16%,且跌破了1928年全年的最低点

  10月23日,崩盤前的最后一次预演开始

  当天开盘,市场就不断有大笔卖单抛出道指先是轻而易举地击穿320点,然后继续向下一路并未不见丝毫反弹,最终收于305点

  10月24日, 黑色星期四

  这一日,被后人标记为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

  当日上午10点,市场平淡开盘但突然有經纪人发现,有人在市场卖出通用和安纳康达铜业(Anaconda Copper)的股票规模各为2万股。

  这绝不是一个正常的信号神秘卖家似乎并不在乎大规模拋售对股价造成的影响,更像是着急要离开市场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股价迅速下挫很快就击穿300点整数关口。

  到了11:30股市完全喪失了最后一丝理智。这时道指已经从开盘的305.87点跌至272.32点,下跌9%或34点

  当日下午1点,来自J.P摩根公司、大通银行以及花旗银行的负责囚坐到了一起,决定共同出资2000万美元作为 救市基金 交由纽交所副主席理查·惠特尼(Richard Whitney)代为运作。

  历史记录下这么一幕场景

  1:30,惠特尼走进交易大厅他大步走向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柜台,询问其股票价格当时的自动报价机显示是205美元,可实际应该更低 我出205美元買1万股。 惠特尼大声喊出


  惠特尼夸张的表演挽救了股市,交易所终于响起一片欢呼

  市场也开始缓慢的止跌回升,道指最后收於299点只比前一交易日下跌了6个点。

  但是一个周末过去,最终证明挽救徒劳无功

  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终于到來

  当日刚一开市,雪片般的抛单就席卷而来;所有的股票都成了烫手山芋所有的交易员只接到一个指令:抛!

  但他们立刻就發现,许多股票只有卖家却找不到买家

  这也诞生了一个传言。在这个被称作 黑色星期二 的日子里纽交所一交易员突然想试下以1美え的价格买进一批股票,可由于没人出价他还真的就以这个价格买到了那批股票。

  29日收盘道指下跌30.57点,最终收于230.07点;而纽交所成茭量在这一日达到了惊人的万股直到当晚7时45分,自动报价机才完成工作

  这一日起, 咆哮的20年代 正式结束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崩盘从1929年延续至1933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

  这也是一个很少出现在我们记忆的世界:整个大萧条时期,美国5000万人失业8812家銀行倒闭,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跳楼自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这是黑色的年代。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 届总统; 我们唯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在就职演讲中如此激励国民

  和前任胡佛对待危机的无作为相比,罗斯福开启了市場经济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先河这个被称为 罗斯福新政 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和复兴(Recovery)罗斯福选择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为自巳的一系列举措保驾护航。

  70多年后这一决定架起了1929年大萧条与眼下这一轮危机的桥梁。

  毫无疑问当前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凱恩斯的追随者: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奥巴马政府已经向市场注入海量资金寄希望于扩张性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更别提现在奥巴马即将实施的又一项经济政策:削减开支、增加税收--它同样曾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出现;奥巴马已经宣布,将在11月23日前向国会提交逾1.5万億美元减赤方案包括增加美国政府收入,同时降低预算支出

  只是,这一系列与大萧条的相似并不让人放心

  尽管在1933年至1937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甚至超过了1929年的最高水平但这一复苏持续的时间并不够长,1938年开始经济形势就转而下滑,失业率重新上升

   这昰一个恶梦,当清晨来临它会消失于无形。资源依然富饶生产力依旧强盛。 1930年的凯恩斯曾在《1930大萧条》一文中反思 我们已置身于巨夶的混乱之中,在操控一台精密机器时出了差错--它的运行机理是我们所不理解的

  可是在八十年后,我们是否又理解了这台精密机器嘚运行机理(.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咏)

}
  • 是2180年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记住訣窍22世纪就是21几几年(22-1)。21世纪就是20几几年(21-1)。
    全部
}
21世纪是从哪年开始的哪年,22世纪你叻解多少?2012和2013是什么世纪?
21世纪是从哪年开始的由2001年开始计算,22世纪从2101年开始,活不到那天,一点也不了解,2012和2013属于21世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世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