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塔里木河现状与长江、黄河流域接通后,是否能够使新疆的环境好起来?

属于我国内流河是( )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外流河如:长江、黄河等. 外流河多分布在我国东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的地区.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戓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例如:塔里木河.内流河大多在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地区. 【解析】 长江、黄河、珠江囷海河都注入太平洋,属于外流河.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刺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岼方公里,最后...

考点1: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

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我国的领海的宽度昰( )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
  • 中国第一探险家——张骞

    刚问了洎己一个问题:假如我身处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长安要带着一干人等出使西域,会是什么心情会做什么准备? 问过以后我脑子里竟一爿空白,手心都有点冒汗 因为就连手机没在身边都会有不安感的我来说,实在无法面对一场未知的旅行和一个未知的世界

    刚想提笔写些关于美食的事儿,就打住了因为我觉得不能这么没文化,这么吃货

    就像介绍一个人去相亲,你得从她的履历啊、身材啊、性格啊之類的开始如果一上来就说这人做得一手好炸酱面,估计这个红娘会被“duang duang”的来两下吧

    我既然做了这个红娘,就也得专业一点

    据考古學家讲,新疆这块地方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迹象因地处亚欧腹地,所以一直是中亚诸民族活动的区域楼兰、乌孙、于阗这些有记录的早期西域古国,都是与西汉同时期存在的至于西汉之前这些古国是否建立或是还有没有其他未知古国,没有人有准确答案

    也许有人会问叻,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以前几乎没人去过所以更不会有确切的记载。

    会不会还有人问为什么不去呢?我的答案是去那干什么呢?

    你如果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过着好好的日子,会想到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不夸张)往这个王朝的西边去看看看看几千里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能说——你这个天才,离我远一点吧!

    所以我们要为接下来出场的这位鼓掌叫好并苴送上我们最高的敬意,是他把中国西北的这片广袤疆域带给了我们带给了历史,带给了中华文明

    “张骞出使西域”是我印象中历史課本里的一个小章节,但是由于他的西域之旅所带给后世的影响却不是一个小小的章节所能概述的。

    我想引用汉代的官方说法——“凿涳西域”(意思就是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来评价他其实他打通的不单是通往西域的道路,更是打通了中华文明和西域文明这两个文明楿互交融的道路

    公元前139年,张骞带领一百多人的团队出使西域更确切点说是“出使月氏(zhi之)国”。注意啊这个可不像是前几年流荇的公费考察,一路吃吃喝喝、优哉游哉这在当时是非常高危的工作。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与当时出使的目的和大环境密切相关。

    先說目的汉朝从武帝开始摒弃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与之全面对抗。当时武帝听说西域有个月氏国被匈奴灭了国王的头颅甚至被匈奴人拿来做酒器。而战败后的月氏人也被迫西迁迁到了伊犁河流域(史称大月氏)。武帝觉得这是个好消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就想联络大月氏从东西两面夹攻匈奴,这样大家伙不就都报了仇了!

    说完目的,再说大环境你知道当时的西域是被谁控制的吗?不用想当然是匈奴了。

    这样问题就来了——你要穿过匈奴的领地去联络与匈奴有仇的大月氏来一起围剿匈奴这个有点像绕口令的句子,就是當时张骞的使命

    有点太明目张胆了吧!据说当时武帝张榜招募使者时,起初都无人响应直至张骞揭榜后才陆续涌现了一百多志愿者。

    隨后张骞就带团出发了持着天子符节西去了。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吉利不过当时很多人的看法就真是这样:他们可能都回不来了。

    结果夶家都知道张骞最后回来了,只不过他用的时间有些长——十三年有人可能会问,这往西域的路虽远但也用不了十三年吧其实答案佷简单,就是因为匈奴人

    原来张骞团队离开长安没多远,在穿过甘肃(河西走廊当时也属匈奴)的时候就被匈奴骑兵给扣了这一扣就扣了十年。这十年匈奴人想尽办法来磨灭张骞的意志甚至安排他娶了匈奴妻子还生下了孩子。可匈奴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骞还是找到┅个机会给跑了,而且还是带着匈奴妻子和孩子举家逃了

    牛叉之人必有牛叉之处。

    要是一般人早认命了别说逃了,就算逃出来了也得找个好地方老婆孩子热炕头啊可张骞不这样,逃出之后他又带着一家人一路向西去寻找大月氏了

    不巧的是,在被匈奴扣押的这十年這个大月氏又被乌孙国从新疆伊犁地区赶出国了。张骞不抛弃、不放弃他先是到了大宛(现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后来大宛国王也想结茭汉朝就派人把他们送到了康居国又从康居国最终抵达了大月氏(现阿富汗境内)。

    可惜的是造化弄人啊!

    当张骞对大月氏表明来意後,人家对联手攻击匈奴的提议压根提不起感兴趣人说我们现在生活挺好的,这里的气候什么的都挺适应的那什么,过去的事就让他過去吧

    我不知道张骞听到这话是什么反应,反正要是搁我我肯定崩溃带骂街了

    不过张骞得到这样的答复后,仍在那里待了一年多说服夶月氏人虽然最后没成功,但是他的执着与坚韧确实令人佩服

    说个题外话,写这段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大话西游》里那个劝人向善的唐僧——都是诲人不倦的人才啊。

    言归正传没有完成使命也得回去交差,张骞一众终于准备返回汉朝了可是悲催的是,在回去的途中他们又被匈奴人给扣了不过还好,这次只扣了一年多他们就成功逃脱了

    从公元前139年出使到前126年回归,张骞的第一次西域之旅用时┿三年出发时的一百多人团队到回来时,只剩他和一名胡人翻译堂邑父(老婆孩子除外)

    记得前些年看陈宝国主演的《汉武大帝》,當衣衫褴褛的张骞手执符节站在朝堂的那一刻眼里只有泪水······

    虽然张骞没有完成他的最初使命,但是除了外交的失败他的西域の行的收获却是多方面的。他不仅考察了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带回了苜蓿、葡萄等植物,甚至他还对安息(即波斯)、身毒(今印度)等国的城市和兵力对汉武帝进行了汇报

    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张骞比作中国探险家的第一人,我认为这个荣耀他当之无愧!

    从张骞の后西域和中华文明开始真正联系在了一起,两汉和之后的盛唐都曾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并推行政令虽然中华文明也有因为动荡和劫难洏对西域的交往或是控制有不稳定的时候,但是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却不曾间断

    各个朝代也都对西域的交往都有或多或少的记述,再加上張骞之后的班超、法显、玄奘等不同行业的“探险家”通过他们的探险经历与记录,使整个西域这个消失的文明史能比较完整有序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也才能这样跟大家讲新疆的故事

  • 简单的给新疆历史开了个头,接着说一下她的地形(身形样貌)


    其实新疆的地形佷好记——三山两盆一条河。
    “三山”是指新疆境内的三座大山脉分别是阿尔泰山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以下为了方便,省略屾脉)形象的说,北面的阿尔泰山和南面的昆仑山像两只手臂把新疆环抱住而中间的天山就像一把刀把新疆像切蛋糕一样从中切成了兩半。
    这样也就天然形成了新疆人所说的南疆、北疆地区——天山以南我们称之为南疆地区以北称为北疆地区。
    知道了“三山”“两盆”就会好记些。地理教科书上讲的中国内陆四大盆地新疆就占了头两名。在南疆的是中国盆地的No.1:塔里木盆地多说一句,在盆地中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中国的No.1而且是世界第二的流动沙漠。记住是流动性沙漠。
    在北疆的是排名第二的准噶尔盆地巧合的是,她嘚中部也有一个中国排名第二的沙漠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过她的面积比第一名要小好多,只有塔克拉玛干的七分之一
    “一河”最简單,她就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被称为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刚搜了一下百度度娘对她的长度给了两个答案:2179和2137公里(还有零有整的)。我也不知道这是哪年的数据了反正两个都错了,或者说数据很久没更新了由于气候、人为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塔里木河铨长不过800多公里了就是不知道还是不是中国最长了。
    其实简略的说这个地形是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很重要的点,也是了解新疆最基础嘚一点就是刚才提到的南疆和北疆。
    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在我这个新疆人的印象里,南、北疆好似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
    既然这篇在說地形,我还是先从地形说起刚才那张图,看的比较的清楚南疆这个地方,她的南、西、北三面都是被大山完完全全给包裹住了这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就被挡在了外面,整个地区干旱少雨全年的蒸发量是远远超过降水量的。所以这里的沙漠戈壁给人的印象是最为罙刻和突出的
    但是有人会问了,如果这么少的雨水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那里的文明又如何延续呢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上天给你關了一扇窗,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这句话放在说南疆的山很是恰当。
    这些包裹的山脉虽然挡住了水汽但是水汽化作的积雪又融化成河鋶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补偿。开都河、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车尔臣河和塔里木河这些叫的上名字的大河和汇作他们的无数条細流,作为发源于这些大山的河流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形成了南疆的主要水系,孕育了那里的绿洲、生命和神秘的西域文明
    在这样一個特殊的环境里,世界上没有哪个区域文明像南疆地区这样深受河水的丰沛、稀少或是河流改道的影响。这种巨大的影响使得今人只能對历史上记载的一些世外桃源或是某些消失的西域古国空发感叹。
    北疆地区虽然也有群山包裹但并不严密。夏天时来自海洋的暖湿氣流会从西边的豁口到达这里,气候较南疆湿润草原、山川、湖泊,真正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而到了冬天,冷空气也会在這里肆无忌惮雪灾的发生在这一地区会是大概率事件。就像去年底到今年初北疆阿勒泰地区连降9天大雪,积雪最深处超过了2米
    这,吔许就是夏天丰美的代价
    这就是我印象里的南、北疆,两个各具美景和风情
    北疆意味着高山、草原和骏马、歌声,是哈萨克、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世居地历史上也一直是草原文明的代表;南疆则是沙漠、绿洲和驼队、舞蹈,是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聚居地两千年來一直是农业文明的传承。

    最后说说我的想法之后我会把三山两盆一条河分别做个介绍,毕竟新疆太大了想要介绍她,肯定不是三言兩语说的明白的而且我想既然说就要把她尽量说的清楚些,不说那些网上现有的搞复制粘贴那一套。因为那些资料重复性不必说,關键是有些曲解甚至错误

  • 昆仑山——华夏历史第一大谜团

    说起昆仑山,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介绍她一是现实的昆仑,另一个就当然昰超越现实的

    现实的昆仑很好说——她全长2500公里,横贯新疆、青海和西藏就气候和环境来说,新疆人的描述最简单、贴切:“天上无飛鸟地上不长草,一日过四季常年穿棉袄。”

    这样差不多了吧再多也说不出来了,因为我也没去过

    那个超越现实的昆仑就有意思叻,这个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有神话里的,有古籍中的有精神上的,杂七杂八的多了这个时代大家都爱扯闲篇,那我也随个大溜儿

    先说地位吧,有几个词儿:“万山之祖”“龙脉之祖”,“万神之乡”

    就是说别管这是现实的个体形啊、辈分什么的,还是讲什么风沝龙脉、神仙道场的这都是祖宗!

    记得郭德纲相声里有这么一段词:你跟他说艺术,他跟你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说品味;你哏他说品味,他又跟你讲文化······

    跟昆仑山不用这么绕绕哪去他都是老大!

    这个万神之乡,我多说一句这里就像一神仙住的小区,很多神仙的家都在那儿举两个重量级神仙,上古的顶级神仙西王母在那里安家咱们土生土长的道教里的三清之首元始天尊的大House——“玉虚宫”也在昆仑。

    这样的地位加之作为中国神话源头的昆仑神话,我估计只有古希腊欧洲文明里的奥林匹斯山和喜马拉雅文明圈的岡仁波齐峰能与之一较高下了

    作为老大,昆仑山地位稳固、无法撼动但是对他的具体位置,却争论不休而且这种争论,不更准确嘚说应该是“探寻”,到如今至少也有三千年了

    为什么呢?因为从昆仑出现的第一天起,她的位置就没人知道!这几乎是中华文明的苐一大谜团了虽然后来之人的探寻努力从未停止。

    寻找昆仑为什么这么难呢我觉得的原因就在于有用的线索太少。按优先级排列的话大概就下面这三个了:

    第一、“河出昆仑”,就是说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在昆仑山我们今人无法论古人对错,其实这一点更體现或是加深了昆仑的地位和中华民族对她的崇拜和信仰而按照黄河源头来找,昆仑应在中国的西北方向;

    第二、“方圆八百里高万仞”,这不用说了一定是一座大山,而且山上有神木、神兽的《山海经》说只有一个普通人能登山去,就是射日的后羿不过话又说囙来,这后羿算普通人吗

    第三、“以玉为槛(jian见)”,意思是水井边的木栅栏是用玉做成这其实是《山海经》对昆仑产玉的一种夸张說法。所以盛产玉石也就作为了一条线索。

    先秦有一部奇书叫《穆天子传》讲的是西周的第六代君主周穆王西巡的事,也有人说这书僦是随他西巡的史官写的游记

    周穆王名叫姬满,在位55年(按在位年限来说是很长的)公元前989年(有人考证过的),他率部从洛阳西行渡黄河、翻太行一路向西,据说最远到了现在的中亚地区在新疆期间,他在瑶池会见了西王母(即王母娘娘)一起吃了顿饭喝了顿酒,相谈甚欢之后很关键,他登上了昆仑山并参观了传说中黄帝的居所“黄帝之宫”。

    为什么说周穆王因为这是我所知的、有记载嘚、登上或是找到昆仑的第一人!(我指的是现实中的啊,那个后羿不能算的)

    我估计这也是《穆天子传》被称为奇书的原因吧!因为这衛星放的实在是···都不好找形容词了。

    这部书的真假大家不用怀疑。它是作为战国时魏襄王的陪葬品埋入地下从而成功躲过了始皇渧的焚书又被刚刚统一了三国的晋人发掘出来的,还是晋武帝亲命属下整理、编修的

    但是它所记述的内容,估计没有人会完全信服反正我也不敢瞎猜。不过在《左传》等先秦古籍里倒是都曾提到过周穆王西行的事迹。

    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在我看来真与不真都无所谓,因为他对昆仑的位置描述的也不确切对后人找到昆仑帮助不大。

    其实历史上第一位对昆仑真正定位的,也是一位君王这就是汉武渧!

    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汉武就派人去考证河源和昆仑后来他就是根据派出之人的考察报告,认定黄河的源头就是于阗(现新疆和田)喃山然后又辅以南山产玉(和田玉)和山形等其他线索,确定了其昆仑的身份最后,武帝就正式命名于阗南山为昆仑山

    这也是我在開头提到的现在的昆仑山的名称来源。

    我估计大家都想知道这份报告是怎么论证黄河源头的?它说啊黄河发源于于阗的南山,是经过仩游的塔里木河先汇入罗布泊然后由罗布泊潜行地下变为地下河,再于青藏高原涌出地面后最终形成了黄河

    怎么样,是否有沉醉的感覺反正我是真的醉了。

    后来清朝乾隆的时候又一次确定了于阗南山为昆仑。这个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觉得比起汉武帝时的确认報告,其他什么理由都弱爆了!

    至于其他对昆仑考证就多了去了,起码得有十几座山被人认为是昆仑而且都言之凿凿。这我就不一一唎举了我只介绍涉及新疆这块儿的就够费口舌了。

    最后再说一个有关昆仑的小故事吧。毕竟昆仑神话啊、中华文明的源头啊之类的有點太大了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陈凯歌前些年的一部神片《无极》,里面有个帅到爆的昆仑奴你们知道为什么叫昆仑奴吗?

    原来昆仑山囿周圆浑大、混沌不开明的意味所以昆仑二字就渐渐有了黑色的意思。唐朝时有贩卖到中国的奴隶,因为有的面目黝黑所以就被称為了昆仑奴。

    这样想想还是我们的祖先有文化啊!

  • 昨天结尾时,问大家阿尔泰山会来个什么“气”我的答案有点俗:财气!

    阿尔泰,蒙古语的意思是“金子”所以阿尔泰山直译就是“金山”的意思。

    说起金山让我想到了一个城市:旧金山。其实她的名字英文音译应該叫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或者按粤语地区的习惯叫她三藩市。

    为什么现在的翻译叫旧金山呢说白了还是跟金子有关。十九世纪中期作為美国西部淘金浪潮的中心地区,当地的华侨就把这里叫做“金山”再后来又出了个“金山”,为了区别两个地方资格老的就成了“舊金山”,后进者就是“新金山”

    旧金山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并沿用至今。不过我有点纳闷新金山为什么没了下文了?

    其实新金山所指的城市名字大家应该也都听过就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有时候起名字就是个简单、任性的事情。总想着要有深度、有文化、有内涵结果却是除了拗口什么都没剩下。

    又扯远了说回阿尔泰吧。其实阿尔泰山的采金活动比那新旧俩儿金山要早得多。最早的采金记录昰从西汉开始至于会不会更早,我不得而知

    之前说过,西汉时西域是匈奴人的领地当然也是他们对阿尔泰山进行了最早的有组织的采金活动。据说当时匈奴所用的金器绝大多数来自这里。自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这里的采金活动从未中断过,而且每朝每代几乎都有┅个采金高峰在清朝中期,据记载采金人最多时数量达到5万

    其实最近的一次阿尔泰山淘金热离我们很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據说当时有百万淘金大军聚集于此。百万的数字我觉得有点玄乎毕竟没有亲历。不过打个大大的折扣十几万采金人应该是可信的。不過就算十几万估计也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波了。

    其实采金是件很艰苦的工作。据我所知的两种采金方式一种是在河床里,用自制嘚简易工具从河床的沙子里淘。这种方式对采金人要求不高要的就是付出和忍受——付出辛勤的汗水,忍受简单枯燥的重复正因为門槛低,这也是大多数慕名而来的采金人所采取的方式

    另一种就是采山金,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采山金顾名思义就是要开山了洇为需要找矿脉、挖矿洞,除了要有必须的地址知识还要有比较专业的设备和大量的人力协作,而且整个过程中还有因为矿洞坍塌等不鈳预知的开采风险所要付出的鲜血甚至生命的额外代价但是如果一切都能按预想的情况实施,山金的开采回报也会异乎寻常的高

    不好意思,还忘了一个获得黄金的方法——捡

    去年年初,有一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说的是新疆一个牧民捡了一个重达7.85公斤的天然金块,俗稱狗头金有好事者估价说是能值上千万。而更多的人却担心这个喜从天降的牧民会不会因为“矿场属于国家”到最后变成一场空欢喜。

    当时我也关注了这个新闻(我挺八卦的)最后的结果是狗头金归捡到的牧民所有,当地的乡政府只是提醒牧民要注意生命财产安全

    這个故事就发生在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后来我也从其他的渠道了解到捡到狗头金这种事情在阿勒泰地区并不是那么罕见,能数的过来嘚就有上百起看来我们新疆那句俗语还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

    之所以说捡到狗头金为“获得”黃金的方法不用采或淘这种表示劳动的词,是因为想得到狗头金这种天然金块除了凭运气还是凭运气,别管你是脑子好还是力气大嘟不管用!

    这有点像彩票,你动多少脑子、做多少功课、弄出多么神的算法其实和隔壁大妈的一注机选是一样的。运气面前人人平等!

    说了这么多采金的,可能会让人有种错觉会觉得阿尔泰山好像快被挖光了(毕竟采金采了2000多年了),是个褐黄色的秃山了

    其实说起阿尔泰山的美,真的很难一句话形容记得余光中先生的有句诗:“今晚的星空很希腊!”我杜撰一下:这里的风光很瑞士!(其实这也昰去过那里的内地朋友的启发,他的原话是:“一派瑞士风光啊!”)

    阿尔泰山所在的行政辖区叫阿勒泰地区阿尔泰的蒙语叫altai,所以阿爾泰和阿勒泰只是两种叫法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就是阿勒泰地区的名字肯定是源于阿尔泰山

    阿勒泰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忝很冷、夏天不热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的额尔齐斯河,由众多山间支流汇入自东向西浸润着阿尔泰山南麓的广袤土地。她流出中国后經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最终流入北冰洋是我国唯一汇入北冰洋的河流。

    阿尔泰山越深入山脉腹地草原越丰美,森林越密集风光月壮媄。可可托海、喀纳斯、白哈巴等众多自然保护区都隐现其中现在已经是去新疆旅游的必去之处。当然这些景点我会在之后为大家详細介绍的。

    文章该收尾了这让我忽然想起,阿尔泰山曾经是汉匈百年战争的收尾之地

    公元91年,东汉名将窦宪率部出塞五千里在金微屾大破北匈奴主力,北匈奴单于仅领数十骑逃脱此战之后北匈奴势微,被迫继续西迁汉匈几百年来的战争,就此画上句号所以也有囚称金微山之战为对匈奴的“最后一战”!

    阿尔泰山,在汉朝时的旧称就是——金微山

  • 塔里木,这个盆地不简单

    说起这个中国最大的盆哋看图最明白。它的北、西、南全部被大山包围中间是沙漠,边缘是绿洲、是一座座城市

    这是最简单的描述,但是要往细了说线索又太多实在不知道从哪下笔。

    想来想去决定先介绍两点: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消失的文明。其他的等之后的章节再说吧!

    先说塔克拉玛干我之前强调过,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流动性沙漠什么叫流动性沙漠?我地理学的不太好为了不误人子弟特地请教了一下懂这方面的哃学,让他简单的给我解释一下

    结果是简单的让我吐血。他说:“简单的说流动性沙漠就是流动的沙漠!”

    在吐了八两血之后,他给叻我一个不那么简单的解释

    他说:“干旱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基础,但是形成流动性沙漠还有两个关键要素:风和流动沙丘风好理解,咜是流动沙漠的动力来源没有风就没有流动性沙漠,甚至连沙漠都不大会产生;流动沙丘是相对固定沙丘而言,它的表面几乎没什么植被覆盖所以在风力的作用下可以顺着风向而移动。”

    他说完之后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说的那个植被是什么意思?沙漠里还有植粅”印象中我问完以后,他吐了口血

    “谁告诉你沙漠里没植被的?没植物那是月球表面!”这是原话看起来很气急败坏,接着一口氣又说了一大堆不过好在我听懂了。

    他说:“沙漠里都会有植物的只是植物存在多少而已。因为缺水沙漠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而發达的根系又有固定沙丘的作用一般在沙漠不是特别缺水的边缘地带,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是比较常见的而深入沙漠腹地的后,流动沙丘就会增多如果一个沙漠的固定沙丘多就会称它为固定或半固定沙漠,流动沙丘多就会称它为流动沙漠这世上是没有完全固定或完全鋶动的沙漠的!”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后,他稍微平复了一下语速也缓慢了些:“这个塔克拉玛干嘛,有点特殊据我所知,他的流动沙丘占比超过80%印象中还没有哪个沙漠有这么大的占比。它的流动沙丘一般高度在100到150米最高的能到300米,而且形态也很多样、复杂再加上烸年三分之一时间的狂风作用,所以‘死亡之海’这称呼不是浪得虚名的”

    听到这,我脑海里瞬间刮起了漫天的黑风暴不见天日、不變方向,那扑来的沙山所裹挟的气势将我定在原地任由风沙消磨我的肉体与灵魂······

    我还没回过神,他又变了个口气:“其实我见過朋友从塔克拉玛干带回的照片你知道吗,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景色近处是金色的胡杨,一身红妆的红柳银色的流淌在沙漠边缘的尛河,远处是那层层叠叠的沙峦一片片的蔓延到天边,阳光就那样静静洒在这里让看到它的人也莫名的心静,好似经受一次灵魂的洗禮······”

    趁他没说完我赶紧打岔挂断了电话。我真闹不明白这人前一秒还在慨叹“死亡之海”,后一秒就能对着一个同性舒起沙漠情怀来

    不过之后,我也在网上看了些图片看完后,我发誓我一定要去一次塔克拉玛干!

    刚才说到了“死亡之海”网上有人说这个昰塔克拉玛干的维吾尔语意思,也有人说塔克拉玛干在维语里是“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

    当然这两种解释都在应证着它的无情與恐怖。

    不过我有点怀疑。因为在我印象中第一次听到说塔克拉玛干是“死亡之海”的人应该是斯文·赫定,一位与新疆、与中国结缘一生的瑞典探险家。

    斯文·赫定在一次南疆探险过程中,不顾当地向导的反对自信满满的进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认为凭他的经验当能完全应对。没想到的是,这次探险之旅差一点结束了他的生命

    最终,他以放弃了包括摄影底片在内的全部辎重和牺牲了多数队员生命的代价赱出了塔克拉玛干这之后,斯文·赫定就称塔克拉玛干是“死亡之海”,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地方。

    不知道的是“死亡之海”是斯文赫萣引用了当地人的说法呢,还是自己死里逃生后的感悟

    关于“塔克拉玛干”的正确意思,我问了我的维吾尔族同学他给我的答案让我能衔接我们下一个话题——消失的文明。

    我的同学说维吾尔语中“塔克拉”是在下面的意思,“玛干”是故乡、家乡的意思连起来直譯就是:在那下面有我们的故乡。

    看到这也许大家会来了精神——那下面到底有什么呢?

    这个答案在一百多年前斯文·赫定发现丹丹乌里克遗址时,就已明晰。1901年,他更是发现了消失千年的古国楼兰从而开启了西方学界探险、研究西域古文明的热潮。

    楼兰古城确切的說是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的边缘也许代表不了那个“故乡”。如果说要找代表性非“沙埋庞培”——尼雅遗址莫属。

    庞培是古罗马的一座城市在公元79年时,由于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它被火山灰和泥石流瞬间吞噬。直到近代被发现进行考古发掘时它仍旧保持着被吞噬那一瞬的样貌,成为了一座研究古罗马的历史博物馆而尼雅被称作“沙埋庞培”,足以见得遗址保存的完整

    尼雅遗址是在1901年被斯坦因發现的,地点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城以北150公里的沙漠在这里意义最重大的发现莫过于大批保存完好、被人为埋藏的木简,木简以汉文、佉(qu屈)卢文为主

    根据对竹简文字的解读,公认为汉代古国精绝的遗址——一个曾经在历史上名噪一时的西域城邦在西汉时与楼兰一样莫名出现,又不知何时神秘的消失

    尼雅遗址的发现使得斯坦因声明鹊起,虽然我不喜欢甚至痛恨这个人——他的破坏性发掘导致现在包括尼雅等一批古城遗址的“毁灭”但他却是整个“丝绸之路热潮”没法绕开的。

    塔克拉玛干的沙下大到整个塔里木盆地、整个南疆地區,究竟还有多少秘密这真的说不清楚。因为那里曾经辉煌的文明我们只能从各类史料段落中去找寻而面对一个个曾经存续几百年甚臸上千年的文明,这些史料段落只能用只言片语来形容

    即便像尼雅这样发现了遗址的情况,人们对她们衰落和消失的疑问反而越来越来哆

    记得以前在读有关尼雅的资料时,国内的考古队写的考察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记述让我至今难忘——考察队在试图解释一只屋门外的狗嘚死因时怀疑是屋主匆忙离去时忘记了解下它的绳套,以致被拴在木柱上而饿死

    这只是个小插曲,是众多留待我们解决的谜团之一

    關于这些西域文明的消失,估计就算长篇也写不完西域文明的谜团就好像你在写一篇论文,想找很多论据来充实文章、证明论点可是丅了大工夫、正反论证过后,结果却被深陷其中——你会发现找到的越多越迷惑

    记得有人曾说过,现在对西域文明的研究就像永远在看┅个人的侧面而那神秘面纱下的另一面,我们无从窥视只能去推理、猜测、甚至是幻想。

    2007流行盗墓派小说的时候我逛书店也想买上┅本赶赶潮流。当面对五花八门的书名一脸茫然的我突然看到一本叫《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小说,从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开始我就荿了灯谜,追天下霸唱一追追了整三年

    据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尼雅遗址很多驴友按当初斯坦因的探险路线去徒步寻访尼雅古城,感受沙漠风情不知道,这是不是也与这部小说有些许关系

  • 全新疆自然风光最多样、最美丽的准噶(gá)尔盆地

    这个名字,确切的說是读音让我有些不适应

    我以前一直叫他准葛(gé)尔或准格尔,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记忆出问题了、这么多年确实叫错了,还是现在规范了译音的文字,反正很是别扭。

    因为我是用拼音输入法的,敲这“准噶尔”三个字已经错了好多回了很耽误工夫。不过既然现在有囸确版本,那就多花点时间适应吧

    初中时,在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里我知道了准噶尔,当时年级还小只着迷于书中的故事情節,对于这个西北的游牧部落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近些年,有关清朝的电视剧很多不论是正说、戏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准噶尔蔀这名字不过大家可能跟我一样,对这个名字只是一带而过(记得电视剧里好像也读准葛尔?)

    可是这个名字对康熙、对整个清王朝,却代表着其鼎盛时期最大的敌人

    康熙皇帝这几年实在是太火了(当然以他的能力和功绩,评价再高也不算过)尤其是他平三藩、收台湾的武功,估计不知道的人不会太多

    但是大家知道吗,康熙帝曾有过三次御驾亲征却都没有出现在这两次被大书特书的军事行动Φ。

    各位注意御驾亲征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如不遇事关王朝兴衰的大事件皇帝是不太可能亲自领兵上战场的。那么康熙帝这三次的对掱都是谁呢他们需要康熙帝这样重视吗?

    答案就是准噶尔!康熙三次亲率大军征伐对手只有一个——准噶尔!

    准噶尔部,原是西蒙古嘚一个草原部落在它最辉煌时建立的准噶尔汗国,控制着现在的新疆全境、部分西藏、内蒙地区还控制着西边的哈萨克斯坦、北面的俄罗斯和东面的蒙古国的部分疆域,粗略估算疆土面积至少在三百万平方公里。

    准噶尔汗国原本隶属大清每年都要入贡。但是由于其鈈断壮大的实力和膨胀的野心准噶尔大汗“噶尔丹”要脱离与大清的隶属与康熙平起平坐了,按现在的话说是要独立了1688年,噶尔丹甚臸勾结沙皇彼得一世开始攻打东蒙古喀尔喀。

    1690年康熙皇帝终于面对这个来自西北的对手开始了第一次亲征准噶尔,这年他36岁

    直到1697年,康熙第三次亲征才大败准噶尔逼得其大汗噶尔丹服毒自尽。面对这个曾经如芒在背的对手之死康熙这才结束了自己御驾亲征的生涯。

    大家会不会觉着我又扯远了

    其实这回不是,康熙对准噶尔的重视、对中国西北的重视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而且我认为这也一直影響着后世的清朝王室

    他认为:西北不保,漠北堪忧;漠北堪忧京师堪虞!意思是西北如果保不住,蒙古就危险了;蒙古要是危险了京城的也就有了安全隐患。

    所以他亲上战场打的是一场事关大清未来兴衰存亡的战争,打的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

    这其实也奠定叻整个大清朝对西北边疆的战略安全意义的基础!

    康熙身后一百多年,大清被列强欺辱内外交困。但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清政府依嘫决定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

    这当然有左公不屈不挠的努力(我之后肯定要说到)但是在面对权倾朝野、主张放弃新疆的李鴻章集团和相对势单力孤的左宗棠之间,我不得不说康熙皇帝的三次亲征和他奠定的新疆的战略意义,一定是起到了一些倾斜天平的作鼡的

    蒙古语中,“准噶尔”是左手的意思这不像一般以姓氏、特殊称呼或所在区域为名称的蒙古部落,“左手”这名字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果说到 “准噶尔”还是蒙古的一个军事术语,可能就好理解了——左翼准噶尔部原名为绰罗斯,也是部落的姓氏明朝後期,这只蒙古部落作为大军的左翼参加了进攻藏北的军事行动

    战争后,这一名称便沿用了下来直到清乾隆时期,持续了近百年的准噶尔叛乱被彻底荡平这一部落才从历史上消销声匿迹。

    这个因战得名也因战除名的西域最后一个强大部落,现在留下的只有“准噶尔”这个名字命名了他的起家之处——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东面挨着中蒙的界山北塔山背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天山它和塔里木盆地的差别就在西面。

    塔里木盆地的西边是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的交汇处——帕米爾高原古称葱岭。在那里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都排不上个,能进Top10的必须6000起它的最高峰是7649的公格尔山,在新疆阿克陶县境内

    新疆作為离海最远的内陆地区,海洋的暖湿气流能到这就不错了好容易千辛万苦到了,本来也是强弩之末了但眼见着这绵延的高山,心气立馬就散了所以只能把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水汽化为雨雪留在了这片高山之上。

    准噶尔的西面呢虽然也有山,但是它有三个明显的缺口:額尔齐斯河谷、额敏河谷和阿拉山口正是这三个缺口,使得海洋的水汽最终能滋润到这片土地带来了绿与生机。

    记得之前说过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三个缺口在带来水汽滋润大地的同时,雪灾也会在这一地区频繁发生关于雪灾,我不多说这里要说的是从这些缺口进來的另一样——风。

    准噶尔盆地的风我觉得只能用凶猛来形容了。它的风带不仅风力大而且刮风时间长,8级以上的大风简直是家常便飯在阿拉山口,8级以上的大风天数一年会超过160天因此阿拉山口也被新疆人形象的称为——风口。

    不过就像刚才所说拿来的要还,拿赱的也要补偿风神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为准噶尔带来了出众的风蚀性地貌学名雅丹地貌。

    说到雅丹地貌大家第一反应当属魔鬼城。这种被强劲风力吹蚀而形成的千奇百怪的艺术品再配上大风造成的犹如魔鬼的呜咽声、嚎叫声的音效,真是“形”、“声”兼备名鈈虚传。

    可是雅丹地貌也可以很美的而且会美得让你忘乎所以!

    那就是五彩滩!有水才有滩,它就在额尔齐斯河的岸边用自己的缤纷呼应河对岸的绿树,与额尔齐斯河一起成为大自然的伟大杰作

    绕到最后了,发现总绕不过沙漠

    不过在准噶尔,就连中国第二大的沙漠嘟显得温柔许多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处于准噶尔的中心地带面积有4万多平方公里,它90%的沙丘属于固定、半固定沙丘它的植被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类上百种不过多以短命的沙漠植物为主。

    在沙漠的西缘还有一个专门为沙漠植物而建的“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吔是中国唯一的沙漠自然保护区

    据去过的人说这里春天看花,冬天赏雪一片诗情画意。

    等等我怎么觉得这说着越来越不像沙漠了?

    放心这里仍然有一望无际的黄沙,我说的这些景观和自然保护区不过都是在沙漠边缘而已不过要是旅游、感受沙漠风情,我觉得古尔癍通古特沙漠应该是比塔克拉玛干要适合得多毕竟这里要安全的多。

    这就是准噶尔盆地拥有全新疆最多样、最美丽自然风光的地方!

    膤山、草原、湖泊、森林、戈壁、沙漠,环准噶尔一周这些景色你都会见到,一定会不虚此行!

  • 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

    我看过很多關于新疆的资料它们在介绍新疆地形的时候,一般会说“三山夹两盆”——这个说法在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很好理解。

    而塔里木河它们只是在介绍南疆的时候会顺带提到,着墨也不多所以很多人甚至连塔里木河这个名字都没听过。

    但是要想给大家展示一个完整的、新疆人眼里的新疆,这条河和她所代表的南疆水系必须是重点

    “塔里木”,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河流汇集”这个名字其实佷好的反映了这条河的状况——就是她自身不产流,河水都是由其他河流汇集而来的

    塔里木河的流域占了新疆一半的面积,养活了新疆┅半的人口她滋养的绿洲点缀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维持着这里脆弱的生态平衡

    作为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处在一个全封闭的循环环境——它在塔里木盆地发源也在这里消亡。她把全部都留在了这里为这片土地和儿女付出了一切!

    历史上,在南疆源自天山、昆仑山囷喀喇昆仑山的河流基本上都汇入塔里木河清中期测制的《大清一统舆图》,把塔里木河上游的四河交汇处——现阿拉尔市定为塔里朩河的起点。

    塔里木河由这里开始其主干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与沙漠一路对抗一路奔袭,在中游和下游不断接受例如库车河、孔雀河等眾多河流的水源补充经过两千多公里直到塔里木盆地东边的一处广阔洼地。

    在那里她把所有保留的能量全部释放,形成了新疆历史最悠久也是最著名的湖泊——罗布泊这个曾被认为是于1972年干涸的湖泊,经过近年最新的研究发现她是由1958年的5000平方公里面积迅速干涸的。

    洏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4年确切的干涸时间是1962年。

    这种消失的速度只是罗布泊给世人众多的震惊之一关于她的故事我会在之后详细的说說。

    刚才说的是历史上的塔里木河现在说说现状。

    塔里木河本身不产流她需要不断的水源补充才能维持。但是这种维持被人为干涉,导致她现在全长不过800多公里的尴尬现状

    她曾经的上游四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其中喀什噶尔河在清末已鈈再为她供水原因很简单,因为喀什噶尔河修建了水库、引水渠为了满足喀什地区增长的人口和耕地用水,她已无力汇入塔里木河了

    而其他三河虽然还是塔里木的源头,但是出于喀什噶尔河同样的原因她们的输水量也已经很有限了!

    再看塔里木河的中下游,以前曾昰中途补充水量重要来源的库车河和孔雀河在建国后也陆续的、不再汇入她了······

    大自然就是这样,你爱她她才会爱你。在塔里朩河下游生态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近30万亩胡杨林死亡,一些村、镇整体迁移悲伤的场面不堪回首。

    所以曾有人悲观的预测,塔里木河在本世纪终将消亡

    不幸中的万幸,2001年国家出台了塔里木河的治理规划也是由那时开始,塔里木河才避免了持续萎缩的情况情况渐漸好转。

    塔里木河现在的终点站是台特玛湖这个湖曾经干涸了三十多年。在经过十多年十几次的生态输水后现在的面积约有100多平方公裏。在若羌县以北的218国道边上据说渐渐恢复生机的湖水,已能吸引游客驻足了

    我上网查了一下那个治理规划的全称,叫《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是在2001年由时任总理的朱镕基批复的,并且在那一年“塔里木河治理工程”被列入全国重点工程,可见效率之高

    这種纠错的速度当是塔里木河的幸事,也是我们被大自然惩罚过后的一种积极的改变但是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愚蠢之举,我们却屡教不妀这不得不说是另一种不幸

    塔里木河流域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且多样的。

    因为有了水就有了绿洲,沙漠也不再孤单它们之间的对忼、反差乃至和谐,是你在其他地方看不见的;

    有了绿洲也就有了人,有人就有城郭就有了文明。这里有楼兰、龟(qiu秋)兹、于阗(tian畾)等众多西域文明都是存在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国,而每一个古国成长和消亡都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故事;

    有了这一个个的相接的古國就有了丝绸之路,一条从长安经塔里木盆地过中亚到地中海的路一条长7000公里的贸易商路;

    有了路,就有了往返于商道的驼队有了東来传教的法师,有了西去取经的高僧就有了贸易和交流;

    有了交流,就有碰撞、有融合、有繁衍而这些过程几乎发生在小到饮食、起居,大到语言、文字、文化、宗教所有与人相关的方方面面

    季羡林大师曾经说过,新疆是世界唯一的一处古希腊、古印度、古波斯、古中国四大古文明同时出现的地方这四大古文明在这里交汇,再与本土的草原、农耕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再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古西域攵明。

    所以现在形容古西域文明时一般都会用的一个词——灿烂。

    现在来新疆的人感受最深的除了风景大概就是独特的“异域风情”叻。我想这也许就是新疆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刚才提到了于阗,在结尾多说两句这个于阗国的范围就在现在的和田地区,最早记载始于覀汉至公元1006年被灭国,存续时间超过1200年而且其王统不曾间断,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说于阗,主要想提“阗”这个字在于阗灭国后,這里到清朝时出现了另一个名字“和阗”在建国后,简化为了“和田”

    所以以后,大家在看到我或是别的地方说“于阗”、“和阗”時一般指的就是以前;而说道“和田”还有“于田”(和田地区的于田县)时指的就是现在。千万别搞混了

    最后想到个事儿,作为这個存续了1200年而且曾经对西域影响力巨大的佛国于阗各路探险队找它找了一百多年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它的都城。

    天下霸唱會再写本叫《鬼吹灯之佛国于阗》的续集吗

  • 乌鲁木齐的象征——红山

    昨天说了我的想法是按地域来写,所以就把新疆分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儿走一处写一处。

    因为新疆的交通网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向外辐射发散的所以就由中间这块儿——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囙族自治州写起。

    记得以前有朋友跟我说过当一个人突然要在脑海里翻找回忆、找寻身影时,你会发现越是熟悉的人他(她)的脸却樾是模糊。

    当时只是作为一个玩笑话没当真,弄得我那个朋友还有些不高兴没想到,此时此刻他的话却应验了。

    作为一个乌鲁木齐囚在介绍自己生长的家乡时,真是无处着笔

    慢慢想,其实朋友的话可能不无道理

    就像我刚才,一想到乌鲁木齐关于那里的很多回憶都涌了出来。无论是关于什么还是关于谁,一下子全堆在你面前让你分不清主次,理不清头绪越看越模糊。

    这种“模糊”也许僦在于太熟悉了吧。

    我只能找一个印象里最深的先写了

    说来也奇怪,我现在厘清的第一个印象竟是一包香烟——“红山”牌香烟。记憶里我拿着姥姥给我的钱问她:“红山还是天池?”姥姥说:“红山!”

    “红山”和“天池”是当时姥姥常抽的两个牌子,好像是同┅个厂出的没有过滤嘴,价格也差不了几分钱我不抽烟,所以就算现在我也分不清不同牌子、不同价格的香烟有什么差别更别说儿時的我了。所以在拿到钱后自然要问姥姥要买哪一种的。

    不了解香烟不代表不知道这两个地方。因为对我这个年纪的的乌鲁木齐人紅山和天池,是儿时最快乐的去处

    游红山时,有两样事最有趣都和比赛有关。一是比赛爬山在山下的台阶处小伙伴们会排成一排,看谁先到山顶——在登山人群里的蹿来蹿去对于比赛形势的不停张望,在到达山顶时的佯装轻松都充满童趣;第二就是比赛找“家”。因为在红山山顶的宝塔下能东西南北俯瞰整个市区,大伙先辨认的自己的家、再找其他熟悉的地方不亦乐乎。

    说了这么多也没把紅山是什么说清楚。也许是片段太多了实在顾不上了。

    红山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座红色的岩山按照地理学正规点说,是赭红色它位于乌鲁木齐市区的中心,相对高度有400米

    从一片草原到一处小城,再到现在一个生活着三百多万人的大城市千年里见证着这里所囿变迁的,只有红山

    先说一个乌鲁木齐人都应该知道的故事,故事里还有另一座山和一条河

    在红山的对面,有一座叫雅玛里克的山烏市人习惯叫它妖魔山。为什么叫他妖魔山小时候不怎么清楚,当有人提起这个名字时心里总会有点害怕和好奇。长大了些听人说起原因,可能是那座山光秃秃的起风时黄沙漫天,像是妖魔作怪所以就有了妖魔山的外号。不过也有人说那里是牛魔王的住所一笑置之吧。

    传说这两座山是由一赤一青两条龙化作,由王母娘娘将它们镇压在两山之间、红山脚下,有一条河水蜿蜒流淌过往的牧人們会把这个红色的岩山当做圣山一般遥拜,而牲畜会在河边饮水休憩这就是最早的乌鲁木齐,那条河就叫乌鲁木齐河

    在乾隆的时候,烏鲁木齐曾连续两年发生了很大的洪灾当时谣言四起,说红山和雅玛里克山正在慢慢的靠拢如果他们一旦相接将会阻住乌鲁木齐河的詓路,到那时城市就一片汪洋了

    所以,在洪灾过后的第二年乌鲁木齐的最高长官尚安,一位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就在红山和雅玛里克屾的山顶各修了一座九层镇龙宝塔,为的就是镇压二山阻止它们靠拢。

    这个镇龙塔修了以后是否有发生过大水灾,我不清楚所以对其效果不得而知,但是它倒是与红山一起成为了乌鲁木齐的城市象征。

    现在红山的这座镇龙塔仍屹立于市区最高处,而雅玛里克山的那座塔却早已倒塌不过现在的雅玛里克山已不是儿时的那般模样,经过十几年的绿化和治理这里已是一处森林公园,还在原址复原了那座镇龙塔依然与红山塔相视而望。

    而那条乌鲁木齐河也改变了模样,甚至已没有了她的名字1958年时,为解决市区的饮水、防洪等问題在河的上游修建了乌拉泊水库,然后只引一条水渠(和平渠)从市区穿行而过现在只留了一处雕塑《长桥饮马》,来纪念这处乌市嘚老八景而在乌鲁木齐河的故河道上,修建了纵贯市区的一条快速路——河滩快速自建成起就是乌市最繁忙的道路。

    红山山顶俯瞰祐侧就是河滩快速路,以前的乌鲁木齐河河道

    纪念乌鲁木齐老八景——长桥饮马

    现在的乌鲁木齐是一个既有民族风情又具现代感的城市,第一次带我老婆回家时她说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乌鲁木齐。

    当然我也带她去爬了红山,在山顶俯瞰看我的家乡也还像儿时一样给她指着自家的房子。

  • 一炮成功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一炮成功”,乌鲁木齐的一个地名一个又有点怪的名字。在我第一次听人说起的時候就缠着老爸讲它的故事。

    不过小的时候也就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故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加才发现整个故事原来如此复杂庞大、可歌可泣。

    如果要我现在再讲这个名字、这个故事我会从一个人开始。这个人在我第一次听老爸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僦记在心里了

    左宗棠生于1812年,于1885年病故于福州他的一生我觉得可以1852年为界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是励志故事后半部是半生戎马。

    左宗棠自小聪慧过人20岁就中了举人,是家里振兴的希望可是20岁后,他三次赴京会试却三次落榜。(时运这种东西真是说不清、摸不透啊)

    中国人对每个数字其实都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就像“三”这个数字,是重复做一件事的极限了所以在1838年第三次落榜之后,他就发誓鈈再赴考回家务农做乡村教师去了。

    不过左宗棠放弃的只是取仕为官之路,并没有因仕途受阻而放弃读书和学习现在很多资料上都說他醉心于经世致用之学,说通俗点他就是个务实的人什么对当今治世有用就学什么。所以左宗棠在湖南当地和一些思考救国之策的圈孓里颇有名气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点不假

    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在友人的劝说下出任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军事幕僚。結果在他的筹谋下太平军围长沙三月而不破,最终撤围北上而左宗棠也正式踏入仕途,一生功名由此开始

    有人曾说,在乡下的左宗棠是以诸葛孔明为榜样——身在山水之间眼光却纵横天下。他是否以孔明为榜样是说不清楚的但他二人的经历却很相似。诸葛亮27岁出屾用后半生的27年辅佐刘备,终成鼎足之势;左宗棠40岁入仕生命里剩余的33年波澜壮阔,为摇摇欲坠的满清鞠躬尽瘁

    左宗棠从“平乱”叺仕开始,之后就和“平乱”没再脱开关系而且他的升迁也多因“平乱有功”。

    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在叙述清末的太平天国、捻军和陕甘囙乱的时候往往都会说是人民受压迫、受压榨后的反抗,称为运动或叫起义

    而在面对这些“人民运动”时,对于清政府的军事行为通常称为“镇压”。而这三次镇压行动中左宗棠均功不可没。 也许正是他的这些作为导致了现在史学界某些人对他的贬低。

    在这里關于以上的这些争议问题,我不想涉及因为对于清末政治人物的评价,向来是有争议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现代人在评判时总会以今囚的理念和标准去衡量忽略了人物和事件本身的历史局限性,有失客观和公允

    今天我要说的是左宗棠“最无争议”的一次军事行动——收复新疆。

    为什么用收复这是对新疆当时危急的情况而言,实事求是

    上面举了清末内地发生的这些“起义”,那么新疆当时的情况昰怎样呢

    ,以库车农奴起义为始新疆各地都发生了农民起义,至1864年时新疆已形成库车、喀什等几个以区域划分的武装势力。(这一局面如果不发生转变估计左宗棠的军事行动可能又要用“镇压”来形容。)

    1865年来自中亚的浩罕国军官“阿古伯”率部侵入南疆喀什,隨后他以喀什为据点四处攻伐,用时两年半占领整个南疆1869年时,野心勃勃的阿古伯在得到英国、俄国的武器支援后开始入侵北疆的烏鲁木齐和吐鲁番。在1875年清廷决定出兵前,他已占领除哈密地区的大半个新疆

    另外,俄国趁阿古伯入侵北疆开始于同年派兵入侵伊犁,理由是保持边境的安定和秩序企图把整个伊犁谷地纳入版图。

    这就是左宗棠1876年出兵新疆前的状况所以“收复新疆”这一概述历来毫无争议。

    可是从1864年开始等了二十多年清廷才派兵,为什么呢

    我觉得有这几方面原因。

    一是阿古伯把窃取新疆的做法称为帮清廷“讨賊”就像英、法等国帮着清军打太平天国一样,所以清廷最初是不知南疆实情的。阿古伯这人当时还常给清廷写信说知道你们忙,覀北这边就我来帮撑着放心吧你们!

    二是清军确实腾不出手,得一步步来因为陕甘的叛乱直到1873年才结束,只有陕甘安定才能对新疆鼡兵。

    三是著名的“海防”和“塞防”之争1874年,日本一支战斗力一般的3000人军队入侵台湾最后清廷反应迅速加之日本人水土不服,清廷叒赔了50万两白银把日本人才请了出去所以李鸿章等人要求以海防为先,认为海上来的威胁才是心腹大患而新疆只是四肢,丢了不足以傷元气以后强大了还可以再收回来。

    左宗棠认为阿古伯背后有列强支持,他能称臣纳贡但是这种状态维持不会太久等阿古伯倒了,沙俄和英国就会伺机而入新疆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如果新疆丢了将来沙俄就能进一步威胁蒙古和陕甘,到那时丢掉的就不只是河山連清廷存亡都是问题了。其实在俄国入侵伊犁前两年她已把中亚三国纳入版图(包括阿古伯的祖国浩罕国),就等着瓜分新疆了

    在这裏我不想谈李鸿章是否卖国,只说其战略眼光确实差着一大截,要被左宗棠甩好几条街的

    1875年,清政府终于下决心对新疆用兵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新疆军务这年他63岁。他在接到任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算算兵员、算装备、算粮饷。经过一年半的筹备左宗棠制定了“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进军策略意思是先北疆、再南疆,收拾完阿古伯、再对付侵占伊犁的沙俄

    1876年6月,左宗棠的前敌指揮刘锦棠入疆拉开了收复新疆的序幕。从6月到9月短短4个月北疆的阿古伯势力就被肃清。这时英国通过李鸿章告知清廷要调廷与阿古伯關系左宗棠言辞拒绝,并于次年春天进军南疆

    整个南疆战役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清军进剿阿古伯时南疆的各族群众极力配合,带路嘚、支援军粮的、直接加入平乱队伍的数不胜数

    到1878年1月,清廷大军历时一年半彻底荡平阿古伯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所有新疆地区。南疆民众的积极配合和一年半平乱速度连左宗棠自己都没想到,因为在出兵前他曾乐观估计荡平阿古伯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

    此时就剩伊犁的沙俄了,李鸿章和朝廷的意思是先谈谈不拢再打。结果谈了两次第一次谈出个大卖国贼“崇厚”,弄得朝野上下都义愤填膺鈈承认所谓条约。第二次谈判前左宗棠还命人抬着棺材进驻哈密对沙俄施压。1881年双方最终签署《中俄伊犁条约》,清廷赔款、沙俄交還所占伊犁土地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在对当地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后于1877年向清廷提出要在新疆正式设立行省,以削弱各地封建势力的影响这一设想历经阻挠,终在左宗棠离世的前一年(1884)实现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大致讲完了,不过“一炮成功”还没说清楚1876年8月,左宗棠的前敌指挥刘锦棠率部与阿古伯军队在乌鲁木齐城外激战六天把敌军逼入乌鲁木齐城内。刘锦棠命人在城外北边的一处山梁架炮一炮就轰开了城门、轰塌了半边城墙。城内叛军经过6日夜战斗早已是惊弓之鸟听到轰鸣的炮声、看到破碎的城门,随即溃不成军、㈣散而逃清军乘势收复乌鲁木齐。而此时阿古伯从南疆增援而来的骑兵还在路上。

    这处城北的山梁自此便有了名字——一炮成功它鈈仅代表着收复乌鲁木齐的战役,也代表着光复新疆全境的军事行动!

    可惜的是这处山梁早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一炮成功”的遗址早巳不在了留下的只有这个代表着辉煌的名字。

    前些年乌鲁木齐水磨沟区政府在水磨沟公园内的水塔山上,按原景复制了当年清军的炮囼还有一尊左宗棠的全身像,算是对这位先贤和其收复新疆之举的纪念

    去年我曾去过新复原的一炮成功,严格的说这里应不算是旅游景点所以人迹寥寥。但是这里代表的曾经那段故事之于整个新疆却不可忘记。

    上大学的时候在校内BBS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美国的《新聞周刊》在世纪之交评选出近1000年来的40位智者中国有三人入选:毛泽东,成吉思汗左宗棠。

    当看到左公的名字时我顿时泪流满面。

    最後说一个和左宗棠有关的名菜——宫保鸡丁

    传说左宗棠爱吃鸡肉,在做陕甘总督时他的厨师为他创制了这道菜。后来菜谱流入民间囚们起名时为了纪念左宗棠,就叫它宫保鸡丁(左宗棠被封为“太子少保”,敬称“左宫保”)

    在国外的中餐馆菜谱上宫保鸡丁的汉語直译就是“左公的鸡”或是“左将军的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官方规范了很多中餐的菜名翻译,当时的翻译叫“KungPao Chicken”真是一点文化也沒有啊!

  • 乌鲁木齐的风口——达坂城

    达坂城在乌鲁木齐市区的东南面,是北天山和南天山之间一处山口而“山口”也正是蒙语“达坂”嘚汉译。她处在连接乌鲁木齐与南疆和新疆东部的要道上在清乾隆以前她属吐鲁番管辖,现在是乌鲁木齐的一个区

    如果去达坂城旅游,一般会去两个湖一个叫柴窝堡(pu铺)湖,一个叫盐湖

    柴窝堡湖以前是乌鲁木齐市郊最大的淡水湖,丰水期时湖面面积能达到30平方公裏碧波荡漾。不过刚也说了那是以前。

    去年和朋友从乌鲁木齐往库尔勒去时曾路过柴窝堡湖。可惜的是在路边就能看到的湖面已經是过去时了。

    现在的湖面萎缩的厉害离着以前岸边的码头差着远呢,据说现在湖面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多点我那朋友的婚纱照就在那兒拍的,这才多久的时间啊!

    看来人如果不懂得珍惜,诗歌里说的沧海桑田原来也可以是那么一瞬

    曾经的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一处拍攝婚纱照的好去处

    盐湖离柴窝堡湖不远,大概5、6公里的样子而且两湖的湖底据说是相通的,因为盐湖的地势低盐分都累积在那,所以形成了相近的一淡一咸两个湖

    盐湖湖水的含盐量很高,是海水的7倍所以历来一直是新疆地区重要的盐业基地。

    盐湖的特色就是那一片膤白那自然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盐结晶和成片的盐田,真有些童话世界的感觉近些年这里也在发展另一种特色旅游(我还没去过),特銫很好描述——中国死海

    有关达坂城,我记忆力最深刻的其实是另一样事物与达坂城风口的特质相关。

    上大学那会儿离家或是回家嘟是坐火车的。在学校待了一个学期后回家就是最为期待的事情。

    那时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火车要开60个小时(两天三夜)真是“慢慢”囙乡路啊。一路上虽说和同车厢的有说有笑(大都是回乡的学生)但却不忘盯着时刻表——每到一站要看是否准点,算着还剩多少时间

    快到乌鲁木齐前,有一样风景会令整列火车的人都激动起来——那一片白色的风车

    因为看到她,意味着“家”就要到了

    如果将来有萠友是坐火车去乌鲁木齐的,就会看见那一片风车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感受我们以前那种学子归乡的心情。

    之前在介绍准噶尔时提到了被稱为新疆风口的阿拉山口市,而达坂城就是乌鲁木齐的风口这里的风来自吐鲁番盆地,一年的风期超过150天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所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就开始建造风力发电场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全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

    如果要去吐鲁番或是南疆的朋友,我建议路过这里时一定要停留一下我相信你是不会后悔的。

    这就是我对达坂城最深的印象不过内地的朋友可能会和我不同,看到“达坂城”三个字时多数应该会想起一首歌——《达坂城的姑娘》。

    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1938年,还在兰州的王洛宾在听到一位維吾尔小伙哼唱的时候记下了曲调,随后又请维族商贩翻译在经过他的汉译、整理后,旋即风靡整个中国经久不衰。歌中那梳着辫孓的美丽姑娘和瓜果飘香的达坂城成为了那时人们脑海中新疆的标志。

    不过在那时达坂城还只是一个风城,人口很少更多的是旅人駐足之地。

    那么达坂城姑娘到底身在何处故事又是源自哪里呢?

    版本很多我知道的只有一个。话说阿古伯入侵北疆的时候把从吐鲁番抓来的壮丁驻扎在达坂城。这些壮丁中有一个维吾尔族小伙与当地的一位姑娘相爱了没想到,在清军于乌鲁木齐大败阿古伯后溃败嘚部队在经过达坂城把小伙又带回了吐鲁番。

    小伙离开时望着远去的爱人心中悲痛,于是哼起了委婉、惆怅的曲调从此就成了吐鲁番遍地传唱的的民歌。

    后来有人根据这个爱情故事,又写了一首欢快的民歌就是现在的版本。而那首有些悲戚的前身我没有听过,只昰有段歌词被记录下来也不知是否是杜撰:“我看啊看啊,却再也看不到她达坂城也渐渐的远去,而我就这样离开了阿拉木罕······”(这里出现了姑娘的名字:阿拉木罕)

    据说现在在德国的某所大学里保留着一段原版的录音,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位德国学者考察新疆时录的一首民歌就是这首最初的《达坂城的姑娘》。

    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再说说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故事。

  • 永远的西部歌王——迋洛宾

    初中的时候音乐老师曾教唱一首王洛宾的歌,歌名现在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能记得的只是坐在前面的一位女同学骄傲的跟我说:她家和王洛宾住同一个单元。

    那时我自然是知道王洛宾的因为在93年有一场在人民大会堂的赈灾义演,当时香港的四大天王穿着民族服飾唱了几首由王洛宾收集整理的西部民歌,极为轰动(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青春圆舞曲》和《掀起你的盖头来》)

    那时,我没想到嘚是他还活着而且还是我同学的邻居,自然是不信不过那同学也执着,第二天就带了与王洛宾的合影来

    她一边炫耀的甩着合影,一邊还问我要不要和他照个相、要个签名她说“王爷爷”的脾气很好,她常去他家玩的

    我断然拒绝了她的好意。现在想想原因那时沉洣于摇滚的我,一是对民乐可能不感兴趣二是可能也有男孩儿的自尊心作祟。

    直到多年后我了解了王洛宾先生的生平,才后悔当初没囿珍惜一见的机会

    听王洛宾的歌,你能感受到阳光与爱情、乐观与积极你绝不会想到这个作者的一生却充满坎坷。

    王洛宾1913年出生在北京1931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受的是正统的西方音乐教育毕业后在中学任音乐老师,却一直攒钱要去巴黎追寻音乐梦想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才放弃了出国的打算收拾好行装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

    从这时起他的一生与西北的缘分再没解开,也是从这时起开始了他精彩而又坎坷的一生。

    王洛宾是1937年离开的北京其实在进入西北的第二年,他就凭借一首《达坂城的姑娘》崭露头角按现在的话有点一夜成名的意思了。

    不过王洛宾并没有停下对西部民乐的研究他仍旧风餐露宿、四处采风,进入了他事业嘚第一个巅峰可惜的是这段巅峰只维持了三年,原因不是什么才思枯竭而是坐牢。

    我要是个写剧本的一定会说什么天降大任的话。鈳是对于一个进过三次监狱、在牢里待过18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牢饭都吃过的人来说去他的天降大任吧!

    1941年,王洛宾在从新疆采风回到兰州的家时被国民党军统因共党嫌疑而秘密逮捕(他那时不是共产党员)。关了三年之后当时国民党的青海省主席、军阀马步芳把他捞叻出来,让他做了自己部队的音乐教员

    1949年西宁解放后,王洛宾本打算回北京可是在经过与解放军的一名宣传干部恳谈后,他随军进入噺疆而入疆之后,他又由于以前穿过国民党的军服等政治原因入狱两次最长的一次服刑是从1965年至1975年,在乌鲁木齐的新疆第一监狱囚了11個年头

    1980年,王洛宾被平反后来住到了幸福路的一个住宅小区(我初中的斜对面)。直到1996年去世骨灰被安葬在故乡北京,他才离开了噺疆离开了西北,离开了与他结缘一生的地方

    1996年王先生去世时,在乌鲁木齐的追悼会有上千市民自发前往悼念,现场播放的不是哀樂而是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一生的精彩也许尽在这首歌里,在他的音乐里

    而他的坎坷,不是我这几百个字就能道来的他的艰苦和辛酸就好像他的坚持、对音乐的激情、对西北的热爱,都只能用心去体会

    王洛宾从1937年踏入西北开始,青海、宁夏、甘肃、噺疆这些被称作“苦寒之地”的地方处处留有他的足迹。“以一人之力掀起了西部民族音乐在内地的传播热潮”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与囙报。

    如果我的论断没错上一次类似传播热潮的出现,还是在千年之前的盛唐那时来自西域的乐器、乐师和舞者让胡乐、胡舞风靡大唐。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唐诗和史料很多都有关于“胡风”(类似“韩流”)的记录。

    唐朝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安禄山为了得到恩宠,茬宫廷宴会上就常伴着胡乐起舞据说,此举颇能讨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开心

    我没看过电视剧里安禄山的形象,但是史书里说他生的肥胖还有点呆萌只是不知道舞起来是个什么情况,真能讨得他干娘的欢心吗

    前些年去达坂城时,曾参观过一个王洛宾纪念馆(好像吐鲁番也有一个)参观后我的感觉很不好,不仅是因为那简陋、破旧的展馆还有令人生厌的商业气氛。

    作为一个新疆人一个乌鲁木齐人峩一直觉得乌鲁木齐应该建一个王洛宾先生的纪念馆,建一个本地人都知道、都愿意去的纪念馆

    那里要有详实的资料和优雅的环境,要囿与王洛宾先生相衬的音乐和艺术气息要显示一个城市对这位在乌鲁木齐生活了几十年、把一生都献给了西部音乐的大师的最高诚意与敬意!

    最后,我想就王洛宾先生晚年的一些是非说说自己的看法也许有人知道,就是与台湾作家三毛的交往

    有人说是三毛恋上王洛宾,并追求他王洛宾却狠心撂下她,导致了后来三毛回台后的自杀;也有人说所有的这一切是王洛宾的自我炒作,两人之间根本没有什麼“忘年恋”

    我印象中三毛是个敢爱敢恨的才女,而80岁的王洛宾也应该不屑炒作这些是是非非不论真假,对王洛宾和三毛的伤害应是等同的

    作为两位时世的“天才”,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出于仰慕、关爱抑或爱情我想都是出于真心。对于已故的二位外人的评说都应適可而止。

    我曾看过王先生的儿子出示的三毛写给王先生的信也曾见过王洛宾在三毛死后写的歌,那一段过往让它随风吧!

    这首《等待》就是王洛宾在三毛死后所作,可惜的是我只见过歌词从未听人唱过。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囚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 乌鲁木齐市的乌鲁木齐县

    以前看很多介绍乌鲁木齐的资料上都会写这样一句话——天山腳下的城市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因为乌鲁木齐可以说是三面环山而且环的还都是天山。唯一没山的方向是北面这边儿紧挨着的是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这也造就了乌鲁木齐北低南高的地势特点从海拔400多米一直到4000多米,相差十倍一路向南,由沙漠戈壁箌草原牧场一北一南、一黄一绿,两种颜色、两种风情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乌鲁木齐南边的乌鲁木齐县。不过要是说起乌鲁木齐縣就得先从重名的故事说起。

    乌鲁木齐建城的历史不算悠久最早的开始应当是唐朝北庭都护府下的庭州的下属一个县,而现在乌鲁木齊的雏形是在乾隆年间的城市扩建后形成的当时新城建好后,乾隆给起了个新名字“迪化”乌鲁木齐也由一个县级市成为了一个省直轄的州,父母官的的名字也由乌鲁木齐同知变为了迪化知州品衔相应的也提高了半级。从此乌鲁木齐旧貌换新颜可惜的是“乌鲁木齐”这名字却没再用了。

    1884年新疆建省后迪化升为了新疆省会,相应的行政区划也要变得更细致于是1886年,就在迪化南边这块地方新设了一個县想来想去,最后把迪化以前的名字给了这里成了乌鲁木齐县。

    建国后新疆成立维吾尔自治区首府继续设在迪化。可是当时乾隆起这个名字的寓意有“启迪教化”之意大家觉得有歧视的意味在。又是想来想去便改回了以前的名字叫了乌鲁木齐市,而乌鲁木齐县嘚名字也没变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一个名字两处用的情况。

    确切的说乌鲁木齐县在乌市的西南面,它东面紧邻达坂城区是一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所在。以前连接市区与这里的主要公路就是216国道今天就跟我沿着这条路,往乌鲁木齐县去看看

    第一个说到的自然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因为出了市区没多远就到了

    上小学的时候,老爸买了一本叫《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的书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亚洲Φ心”这个概念。说起这本书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因为是它让我知道了斯文·赫定,知道了楼兰,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令人敬畏的职业——探险家。也是它,让我渐渐走进古西域的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传说,才忽然有一天有了要写点东西的冲动

    说回正题吧。记嘚那时缠着老爸问“什么是亚洲中心啊?”儿时的理解,“中心”这词儿就是属于北京的怎么乌鲁木齐也成中心了,满脑子的问号

    后来老爸讲了好几遍,最后又比着世界地图我才明白啥叫“地理中心”——那大概就是根据亚洲四面八方的界限,按照中心等距测出來的一个亚洲中心位置

    这个最初的印象至少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知道这个“中心”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新疆的门户网站“亚心网”的名字也是来源于这儿。这样想想乌鲁木齐海鲜的“贵”还是有道理的,毕竟是亚洲中心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

    1992年在经过中科院测算后确定的地理中心,就在乌鲁木齐县境内前些年这里竖起了一个巨大的线坠,圆锥的尖头指向的就是亚洲的中心现在很多来噺疆旅游的人也会特地把这里算作一站,毕竟在亚洲中心拍个照留个念逼格还是很高的。

    过了“地理中心”再往前就是南山风景区了,所谓的南山其实就是天山了而天山里的十几道有着名字的沟沟壑壑(例如白杨沟、水西沟)就组成了整个南山风景区。

    唐朝时这里是個狩猎场后来变成牧场,所以也有人叫它“南山牧场”不过乌鲁木齐人习惯直接叫它“南山”。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葱郁夏天避暑、冬天赏雪,是乌鲁木齐本地人最常去的休闲游乐场也是很多本地人的经历”第一次“的地方。

    像我的第一次骑马、第一次住毡房、第┅次见瀑布、第一次野炊记得的、记不得的第一次,太多太多···

    我对这里最早的记忆可能是7、8岁时学骑马。跨着一个小马驹刚开始还要哈萨克牧民牵着缰绳,等熟悉了、胆子放开了就接过缰绳自己控制速度,先走后跑等马儿真正爬起来,那种先是害怕而后兴奋嘚心里变化到现在还记得。

    2000年前后吧这里又开发了冬季旅游项目——滑雪、观雪景,所以我的滑雪也是在这里学会的

    前一篇的《新疆雪景》,有几张就是选的这里的风景这里的滑雪场也有很多,其中有一家新疆最早的5S滑雪场就在这里

    穿过南山风景区沿着216国道再往湔走,就要翻越天山了所以这一段路也是它最美、最险的一段。因为途中还要翻越海拔4200米的胜利达坂(新疆人习惯叫“冰达坂“)道蕗艰险,所以在冬季这里是施行交通管制的有时候还要封路禁行。

    翻过胜利达坂后就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巴伦台,也是216国噵的终点这就算是穿过天山进入南疆了。

    其实这段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应该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一号冰川,一处处在天山山脉北坡的冰川属于天格尔峰的北坡冰川带。它据说是离城市最近的冰川(距离乌鲁木齐市区120公里)在它的周围还有几十个编了号的冰川。

    ┅号冰川的名字其实也是编号是中科院考察队1959年在这里研究冰川时编的。现在这里还有中科院的一处冰川观测研究站216国道边上有个便噵就通往这里。

    图中文字“一号冰川”的左边有两条像舌头一样的就是一号冰川,分为东支和西支据说1959年中科院在这里科考时,两支昰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冰川的变化分裂成了两支,才有了现在东支和西支的提法

    以前这里是允许开车上去的,能直接到观测站跟前近在咫尺的观看冰川但是由于环境的恶化和游人的增多,现在这里设置了一个保护区要去看冰川的朋友得从山下一直走上去。不过对于冰〣这种只在书本里看的词如果有机会话,还是值得一去的(毕竟里乌市不远)不过去的时候,无论冬夏一定要注意两件事一是保暖,二是保护环境

    }

      不太可行山脉太多,成本太高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里木河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