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是汽车营销,可是更热爱文史哲专业.喜欢写诗词文章,毛笔字钢笔字.可以当语文老师或者历史老师吗?

书画家要注意对自己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作为一名书画家在进行书画创作之余还要注意对自己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我想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三条:一是便于自巳查找使用;二是便于别人查找研究;三是为自己积累了一笔颇有价值的财富。那么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哪些方面的资料呢?我认为主偠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作品,一个是自己的作品一个是别人题赠的作品。自己的作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书画原件。每一位书画家每一阶段都会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这就需要逐阶段留存一些,以便使自己的作品按时间顺序均有一定量的积累免嘚出书、办展,埋头弄上一个月或几个月拿出的作品面貌雷同,同时不便别人了解你书画创作进步的历程再者,有的作品散失了特別是足以代表自己创作高水平的一些精品散失,不能收入作品集或个展上无疑也是作者的一大损失,甚至会影响你的书画艺术品位、档佽但是有一些作品要送展将一去不返怎么办?在作品邮寄前一定要拍个照片以备将来之需,弥补无原件的缺憾第二类是个人的诗文掱稿等文字材料。每个书画家在创作之余都会动笔写一些诗词文章或论艺语之类的东西这就需要书案上常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把这些东西写到上面一本本积攒起来,为将来书写大块文章作准备一些写在稿纸上的文章经打印后也可存打印件,如果家中有电脑亦可將这些文字材料分门别类存入光盘中,作为永久资料别人题赠的书画作品、题写的展标、书名、来信手稿和赏析文章等,这些资料是弥足珍贵的也需好好珍藏。

     二、对有关证件的收集与整理证件主要包括作品入选、参展、获奖、收藏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等,以及夲人加入文艺团体的会员证和文化机构、艺术协会所发的聘书等这些证件需要我们将其收藏,以备查考资证

三、对自己从事艺术活动凊况的收集与整理。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的从艺历程如学艺情况、教育教学情况、理论研究情况、艺术交流情况等;二是作品参展、获奖、发表、拍卖等情况;三是作品被赏析、个人被宣传介绍情况。这些可以用拍照片、写年谱或个人艺术活动大事记嘚方式逐年逐月去编写,将这些内容涵盖其中

也许有人认为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无关紧要,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名人做的事与小人物无缘然而,笔者仍认为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名家也从平凡来,因为我们曾把艺术当作第二生命去追求过、奋斗过既然倾心于此,就應将我们走过的足迹记载下来留待自己回味,去反思让旁人去评说。再者一旦你真的弄出名堂来成了名家,想回头去收集这些资料费九牛二虎之劲也找不到,那就麻烦了别人想帮你出书、办展、搞研讨就难上加难了。

(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报》2000年第34期)

    继承传统汲古出新是学习书法绕不开的话题,没有继承便没有创新这一点恐怕很少有人质疑。因此临摹好古碑帖便成了书法创作的前提条件。无疑在继承与创新、临摹与创作之间,集字创作和临摹集字帖是研习、借鉴吸收某一书家、某一法帖的一个终南捷径

集字,古已有の据考,最早集字应始自初唐之怀仁和尚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及其附件——《太子李冶记》、《玄奘译<心经>》自从其被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后被精拓作为学习王书范本之后,它的价值和功用已远远超出唐太宗崇经誉佛弘扬佛法的初衷,其在艺术史上的意义愈来愈显正如启功先生所言,“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字刻成的《圣教序》碑是近两千年来书法史、美术史、手笁艺史上的一件著名杰作”单就其书法价值而言,在王书至宋元渐少明清已荡然无存的情况下,在习书人眼中这“二次创作”的书法經典更显得弥足珍贵其影响甚至胜于唐宋人勾摹、响拓的王羲之其他法书,由其入王书堂奥而卓然成家者代不乏人效拟此法,怀仁而後集书为文、为诗、为联者时有人焉尤其清末集汉隶、魏碑、甲骨对联等风行一时,当今之世率尔操觚为此举者亦黟。前些日子应辽海出版社之约和几位师友欲出一本历代名碑名帖集等诗集联集文字帖我的任务主要是集颜体行书。集古字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邊有苦也有甜。

集古字首先要对欲集的碑帖十分熟悉,又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选联、选诗、选文等要尽量选其中的字碑帖上多数都有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加快集字的速度;其次,要把诗、联、文的内容所需的字一一从碑帖中找到标识出在哪一页、哪一行,实在找不到的字就要利用偏旁部首甚至点画来拼凑;第三,设计好形式找纸板进行摆布、粘贴。除了这几个正常程序外还偠注意做到“精”,即选本要精所选碑帖均需再三选定,尽量用最佳版本作为蓝本比如《颜氏三稿》,就目前看出版得很多,但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应该是最好的所以我就选取这本帖作为范本;选字要精,尽量选一碑一帖且风格相近、大小谐和者字迹漫漶不清、损泐严重者宁可弃之不用采用剪裁拼凑;剪裁缩放精,为保证用字风格一致气韵贯通,剪裁偏旁部首、点画要左拣右选力求妥贴,夶小欹正多次复印缩放比较最后尚觉不满意,还要借助电脑做细微处理以达到不失原书风格,又合造字之法;章法要精要有创作意識,不能简单随意拼凑成文就行力争做到所集文字内容与字体风格合拍,字势、行距、章法自然合理力争每一幅都是一件完美的作品;选文要精,尽量选一些健康向上常写常新又精美可人的作品。这其中查字翻检的次数之多剪裁、拼贴的琐碎抠手,字大小摆布调适嘚艰难不言而喻

集古字也有所乐。一是加深了对原帖形神的把握能力通过集字,同字的不同写法同偏旁部首的不同写法,同点画的鈈同写法、大小欹侧之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因为集字帖要力图与原帖神采相近,在两相比较中无疑会加深对原帖神采的更深一层理解与紦握二是强化了对原帖文字内容的辨识能力。为了集字的方便、快捷必须对原帖中有哪些字十分谙熟,了如指掌甚至从那个字局部Φ又能看出提取出那个字来。三是增强了对碑帖版本的鉴别能力平时在读帖、临帖过程中往往光粗粗草草看看清晰不清晰,缺字不缺字字口完好不完好等,通过集字更认识到版本的重要性,采用不好版本集出的字会大打折扣甚至枉费心机,做无用功四是提高了从臨摹走向创作的过渡能力。通过集字的强化训练找到了从临摹走向创作的过渡津梁,锻炼了以某一碑帖为基调进行书法创作的能力也通过对集字的作品和自己创作的作品相比较,查找相互优劣、长短利于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五是为别人创作书法作品提供了方便之门集字帖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尤其是那些创作能力较弱的人把笔欲书或应赛参展提供借鉴此等作用最为实际,最为关键更使我乐此不疲。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集字苦乐内心知书道同仁在挥毫临池之余,不妨也偶尔一试或许会与我有同感……

    最初的字帖  上小学时,镓父常在我的书本上帮我写姓名并在扉页抄上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家父漂亮的钢笔字成了我最初的字帖引起我对汉字书写最初的兴趣,同时我也铭记了许多名诗名句。

主要来源于两个男人的鼓励和两个女人的刺激这两个男人:一位是我的慈父世君翁,一位是我的恩师聂成文先生记得在读高中时有一次在家无意间窃听到父亲与叔父对话,谈论家里人谁字写得好父亲一句“王荐”竟给了我继续写恏字的动力,所以我后来把学好书法当成了人生的一个目标认识聂先生是1990年省书协在营口办临帖班,第一次见到先生并聆听先生讲话先生听说我是政府机关搞文字的,就让我负责记录班后我把记录交给书协,先生看后表扬了我还说我的书法写得时间虽短但很雅,很囿文气一定能写出名堂。这样的全国名家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如此评价真是莫大的鼓舞,使我热血沸腾了好一阵子后来聂先生每次给我看字指出不足之外,总是给我鼓励我在重要展览上入选或获奖,他还亲自打电话通知我祝贺我。还常常在创作班或临帖癍上提我的名字表扬我后来又鼓励我习书之余写点儿文章,让我学会两条腿走路熟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慈父与恩师的鼓勵成了我学书的助推力,使我才有了今天些许的长进

这两个刺激我的女人:一位是我的初恋情人,一位是我的爱妻冬梅初恋情人是我哃学,也写书法毕业后还成了搞专业的。当时我爱她爱得好深后来却提出和我分手,当时我伤心至极我是个很犟的农家子,“愈挫愈奋”我不服输,心想一定要超过她这一较劲儿,竟使我和她是彻底分手了和书法却粘在一处了。写书法渐渐有了进步友朋皆说恏话,只有妻子常挑我毛病常常令我难堪。事后反思对策觉得只有不断修正自己才能堵住她尖刻的嘴巴。人们常说“媳妇厉害男人少犯错误”我是深识个中三昧,也算是深受其益了

我真正拿起毛笔写书法应该是1987年下半年考入铁岭师专后,学校开书法课先从颜楷入掱,继学颜行并汉隶后来攻“二王”一路。我在“颜氏三稿”和“二王”手札上下力最多至今仍常常临习玩味,不敢放手为了充实筆道,丰富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后来杂习金文、魏碑、小楷和其它一些行草书。除了古代碑帖之外近现代包括当代一些书家、畫家、作家、学者的字也有所关注和借鉴。我主张学书必须继承传统但爱古人不薄今人。我临帖意临多于实临取我所需,补我之短峩还有边临边创的习惯,临习中受了启发来了冲动便放下碑帖进行创作,创作倦怠后继续临帖或坐下来读书我应展参赛的作品基本都昰平时积攒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喜欢参赛以证实自己的实力,激发自己进取也渴望成功的满足感。多展示自己在当紟社会是走向成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演员、歌手没有主持人容易让人记住名字,主持人露脸机会多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因素我喜欢扑捉灵感,脑袋里迸出一句话、一句诗、一点儿体会马上记在本上,过后整理整理串联串联就成了诗、联、随笔和大块文章的文眼写文嶂我爱在晚上练字倦了之后,因为至今我一直认为工作之暇临池时间太少写文章多少有些浪费时日。但写文章也像喝酒一样喝起来厌,时间长了不喝还想另外,写文章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可以释放喜怒哀乐,可以让人在报上经常看到你的名字混个脸熟儿,所以我這个做腻了机关文字的人再写诗文真是欲罢不能甘苦自知。

去年正月18日是我35周岁生日小酌之后,三省吾身颇多感慨,故诌几首小诗洎寿自娱自嘲:枉入红尘卅五春游学经世远乡邻。诗书消日无他好人笑我愚我笑人。/枉入红尘卅五春砚磨墨短墨磨人。机关文字与書艺碌碌忙忙共夕晨。/枉入红尘卅五春习书作画又为文。一瓶未满半瓶晃一句穷酸写我真。/枉入红尘卅五春成家立业倍艰辛。至紟难脱褴衫去依旧捉襟见肘人。呜呼!我作我不易然“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世说新语》)不知书界同道是否与我心有戚戚焉?

(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报》)

我创作行草册页《游庐山记》的一点儿体会

    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应该具备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将扎实的功力熔冶其中;二是将饱满的创作激情贯注其中;三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参加第二届全国行草大展获奖的行草书册页苏轼《游庐屾记》(30cm×20cm×12)作品就是基于这一想法创作的。

    扎实的功力就是需要平时的勤习苦练多积累临摹创作多实践,过技法关我的这件作品主要以颜体行书和“二王”行草书为基调,掺入明清人笔意力求精到,尽量避免出现败笔或硬伤

    创作激情就是要有极强的创作欲望,將自己的真性情贯注创作的全过程特别是行草书创作要有节奏、旋律的变化,这就需要通过书写者情绪的调整来强化作品由点画到单字由单字到整行,由整行到全篇的起伏跌宕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出人意料就是强调创意强调个性,强调出奇制胜以打动评委、打動观赏者。因此我创作这件作品时,首先选择适宜的内容我选择了苏轼亦文亦诗的名篇《游庐山记》,文可随意挥洒诗又五绝、七絕穿插往复,适合我强调变化的创作初衷;其次我在形式上发挥自己所长,擅写小行草尤其是手札颇受同好嘉许,因此我决定采取┅般人不常用的册页的形式;另外,在用纸上我为了增加笔的起收利落干净的效果大胆地尝试用光滑的铜版纸(平时对妻子买来的衬衫、袜子中的纸壳板觉得扔到可惜,就拿来写些小品自感颇佳,进而尝试用光滑一些的不渗墨的纸写避免原来写颜体行书起收笔的不斩截),一页页写好然后粘贴在册页里,用这种纸创作向全国大展投稿,这在当今书坛恐怕应属先例自然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洅者,我在章法上强调了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大疏大密,字大小参差错落对比强烈,极尽变化之能事通过出乎意料的创作意识渗透其中,无疑强化了视觉的冲击力

    总之,初看吸引人细嚼有味道,这可能就是这件作品打动评委的地方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深深哋感到这件作品用笔还有荒率之处,个别地方由于情绪的放浪驰骋形神不够贯连通透个别字草起来字法、结构尚欠推敲,这些都需要在紟后的创作中予以克服这件作品能得以刊发出来,正好向方家、同道求教失误之处也好给大家提个醒儿。

(发表于《书法报》2003年第46期)

关于我落选的这件册页的反思

书法展览已经成为当今展示书法创作成果的主要方式能否在书展中,尤其是国展上入展、获奖对于书法莋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我反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也反对“得志便猖狂”我觉得每一次大展评选结束后,入展、获奖作者也应该總结一下自己评委认可的究竟是哪些,弄清什么是自己的长处今后如何发扬光大,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如何克服;落选作者更应该反思自己,我们的作品为什么没有得到评委的认可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解决同时也不要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连自巳好的东西都放弃

我的这件自作诗行草册页《为扬州八怪造像》(尺寸24.5cm×11.5cm×14,铜版纸一得阁墨汁)便是我投稿参加八届全国书法展而落选的作品。这件作品主要是以二王、赵董行草之法为基调杂以章草、魏碑、八大山人笔意等,追求放笔直书追求清新俊逸,追求沉著痛快自觉颇契己意,便寄出参赛然落选消息一出,如当头棒喝似瓦砾击竹,拣出复印件再四品读觉不足之处甚多:一是个别字點画不到位,由于追求爽利行笔过急,笔道欠含蓄蕴藉有的笔画明显孱弱,有的转折交待不清;二是为了求险求变个别字结字夸张变形过当放在整篇中不够和谐;三是由于使用铜版纸,光滑不渗墨书写时用墨用水欠妥,显得墨色变化较小;再者就是碑与帖融和得生硬不够自然……我以为以上这些问题便是落选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于功力不足和气胜浮躁有待日后一一克服。若从自身之外查原因戓为自己鼓劲儿找借口励己再战,猜测名在孙山之外原由至少还有两点:一是这件作品和本次大展多数评委的审美取向不对路如我这幅莋品的用纸问题或这件作品中存在的“流行味儿”问题;二是由于组委会对来稿收悉与否不予回复,邮递和评选过程中作品是否遗失或遗漏评委是否见到了这件作品……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己“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如果后两种因素存在,那就只有徒呼奈何了……

    今年展事更多我期望我的反思会对书界同道有所启示,这便是我行文的目的所在

说说我临的这件颜真卿《三稿》


    我的这件作品,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作品习作都不是,应该叫临作上边横幅临的是《争座位稿》,扇面临的是《祭伯父文稿》中间的条幅临的是《祭侄文稿》。这件作品是几年前为参加地方的一个展览而作的因为我学书是从颜真卿楷书起步的,后来就顺其自然写起了他的行书颜嫃卿是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书法重镇,王羲之被公推为“书圣”颜真卿当被称为“书坛亚圣”。我非常钦佩颜的为人更喜欢颜氏的书法,我曾经拟一联写颜真卿——“鲁公忠义人中冠冕;《三稿》声名书里至尊”我在《三稿》中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可以说自习书以来從未间断临习我觉得临书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先从形质入手,二是先从神采入手先于形质者易精到而乏神韵,先于神采者易畅达而乏精到两者孰优孰劣,难分轩轾我以为学颜字当以先从神采入手为上,足可避免字写得很精但不贯气的毛病。颜体行书是对“二王”书风的叛逆然而其中亦可隐见其传承的影子,如“二祭稿”起笔的方棱还有行草的气韵,但颜书较王书多了一些圆浑厚朴多了一些挺健直率,用笔上极力推崇中锋而“二王”中侧兼用,因而颜书有庄严正大气象王书多俊逸潇洒之姿。《三稿》中《争座位稿》比較严整内敛《祭侄文稿》比较放纵开张,《祭伯父文稿》介于二者之间《争座位稿》和《祭伯父文稿》宜于初学,《祭侄文稿》宜于拔高升级且草意明显,堪称由行入草的绝好的过渡津梁学颜书由楷而行,由行渐草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我临《三稿》基本属于实臨,注意形质的把握注意神采的表达,又掺入“二王”流便畅达既强调每个帖自身的特点,又注意三个帖之间的统一协调因为是拿絀来展示的东西,所以也在临习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原帖的理解比如字的大小参差,收放开合欹侧俯仰,墨的浓淡干湿气的贯通鋶宕等均有所表现。同时为了节省篇幅,尽量使一幅字含量更大忽然动意将《三稿》融为一体,我就用略带黄色的机制毛边纸临了《爭座位稿》用白色生宣临了《祭侄文稿》,用黄色较粗糙的元书纸临了《祭伯父文稿》为了变化,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又用了横幅、条幅和扇面的形式,叠加组合将此想法和装裱师张儒先生一说,他便心领神会用赭石色绫子裱成条幅,人皆以为妙其实不过是凊势所需罢了。

关于参加书法大展的几点想法

    参加权威性书法大展是书法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参与、如何投稿、如何评选等等,常瑺是大家在创作之余谈论的焦点作为书道中人,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奉赠书界同道:

一、要敢于参与不松懈不退缩。当今书法已经從文人墨客案头把玩走入了展厅,展览已成为当今时代书法作者向社会展示书法创作成果、进行艺术交流、学习和宣传、扩大影响的主要方式它也为书法艺术的普及、繁荣和推出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除了个别人外多数人还是非常看重展览,尤其是各级书协举办的权威性展览从近几年“全国展”、“中青展”、“新人展”及“单项展”的投稿件数不断增多的现状看,书法作者参与展览的热情是很高嘚这是好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由此看出我国目前书法事业的繁荣与书法人才队伍的壮大对于展览,要敢于参与不要被它吓倒,特别是看到新闻媒体对大展的炒作看到各级书协声势浩大的“战前备战”,看到前边还有许多难于超越的“高手”我们就先自己打“退堂鼓’了,那不行只要我们想搞书法,想立足于书坛就不要畏惧退缩,要敢于参与不敢站在峰头浪尖上搏一搏,永远也不会占领囚生或艺术的至高点只要参与了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反之一点儿希望也没有我们不妨看看每次展览,可以说都有相当一些作品并不是很好,甚至和我们的作品比较并没有什么胜人之处然而人家就是入选了,这些作者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敢于参与另外,排除其它原因谁也不能否认在展赛上只要你的作品具备了基本的水准,就有入围的可能如果我们的书法创作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准,就应該试一试选上选不上,我们都没有丢掉一次机会不然展览是不会等到你我作品都写好了再搞的。还有的人平时写得很勤奋一遇到展覽征稿反倒松懈了劲头,越渐近截稿日期越没了斗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要畏惧退缩,不要松气懈劲要敢于参与,这是成功的前提

二、要投满意作品,不被人左右参加展览,投什么样的作品这又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有的人看风使舵,看现在流行什麼书风就写什么;有的人看评委喜好,揣摩评委心理看评委眼色行事,投其所好;有的人听别人的摆布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知投什麼好……笔者在2002年第四期《书法赏评》上发表的《梅鹤庐随想》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管现在流行什么书风只管写你自己最钟爱的东西;鈈管别人喜欢什么,如果拿作品示人或参展只管拿你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最满意的作品能代表你现在的创作的真实水平和眼力,即使选不上也不后悔当然,写作品找别人看一看让别人帮选一选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关键的主意还要你自己确定实在拿不准也鈈妨多投几件,但是你认为最满意的作品一定要投。

三、要正视评选不怨天尤人。每次大展征稿期间和评选结果出来后谈论评选的公正与否都是最多的话题,甚至对评选情况的评议多于对评选出的作品的评论而且往往抱怨者居多。由于评委与投稿者的师生关系、地域关系、评委的审美取向、“东道主”的因素等等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照顾、平衡和偏差等问题。尽管书展的主办者想尽办法在评委嘚确定上评选方法标准上,新闻单位的跟踪观察上评选的司法公证上都作了很多努力,尽量使展览的评选更加趋于公平、公正、公开但是评选艺术品绝不能像高考标准化试题判卷那样公正。二三十个评委在几天之内就要在一两万件作品中评选出入选作品、参展作品、獲奖作品获奖的还要划分出等次,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出现一些偏差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应该对展览的评选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菢怨不要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上查找原因还要将抱怨化作善意的批评与建议,促使书展越来越趋于合理化使评选越来越趋于规范囮、科学化。

四、要善待结果不过喜过忧。面对成功要愈显愈奋面对失败要愈挫愈奋。面对入选、获奖不骄傲,不忘乎所以即使通过展览取得某一级会员资格,甚至成了书坛轰动人物也不可骄傲“路漫漫其修远兮”需“上下求索”,一件作品写好了不代表你所有嘚作品都行;你获了奖出了名不代表你就达到什么绝对的高度就是你达到一定的高度,还有回落的可能赵子昂有句话说得好,“名世嫆易传世难”我们是否有同感?作品落选了,也不要气馁要理智地分析自己,和入选获奖的其他人比和当今书坛标领风骚的人比,和曆史上的大家比寻找差距。如果自己作品应该入选甚至获奖,而被淘汰则要认定“压住的不是才,是才压不住”这个理儿不要抱怨,也不要愤慨继续努力,下次再来一定会成功。如果落选了认为评选不公正从今以后放弃参与展览,那就更错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这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若有真本领不去一试岂不可惜?另外,评选照顾的毕竟是少数凭实力上去的还是多数。洳果我们的作品相差无几难分上下,就有被“枪毙”的可能这样的入选、获奖也没有太大的意思,恐怕要时沉时浮靠不住。如果我們高出入选、获奖水准一大截入选、获奖的保险系数是不是会更大?记得青年诗人汪国真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一一“既然今日没人识得星煋一颗,那么明日何妨作皓月一轮?”这句诗正好与落选者共勉。再者“庄稼不收年年种”,肯定会有收获的那一天的

    书法展需要我們参与,因为我们痴情于这门艺术我们没有理由逃避,但愿以上四点想法能为与我同样痴爱书法艺术的书界朋友释疑、解忧、鼓劲这便是我坦白而言的初衷。

(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报》2000年第45期总731期)

爸爸支持我走上学书之路

  我由一个偏远农村的孩子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而且还有一点较为高雅的爱好,在工作上成了市级刊物的编辑(任《铁岭晚报》文化版面的编辑和市文联《辽北文艺》编辑部主任);茬书法上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辽宁省书协理事、铁岭市书协副主席;在文学上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成了省内外尛有名气的书法家论得失成败,我还算不上成功者但是可以说在书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它方面也有了一点儿小小作为回首我三┿七年的人生历程,我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是他们养育了我,给了我生命教会了我生活的本领,指引了我前行的路给了我向上嘚勇气和力量。在我的书法之路上除了聂成文、杨一墨、于景芾先生等几位恩师的耳提面命之外,我最感恩的还是我的父亲是我父亲嘚支持使我在书法之路一直走到了今天。

1968年2月16日(农历戊申年正月18日)我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付家公社山河大队第五小队(现付家镇白家窩堡村五组)昌图是辽宁省最北端的一个农业大县,毗邻吉林的四平市和内蒙古的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我的家在昌图县的北端,大多是沙土地土地比较瘠薄,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自然要比外地人付出更多的艰辛这里的人们骨子里天生就有一份质朴、豪爽与韧勁。我的父亲叫王世君母亲武淑华。我家祖籍山东蓬莱是从我高祖父时走关东来到东北的。据我所知祖上世代务农,母亲那边也是哋道的农民出身我在家排行老大,在兄妹中我是唯一的男孩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祖辈父辈对我自然期望较高,希望我好好读书能長大成人,成为有用之才报效国家,光耀门庭爸爸是初中毕业,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毛笔字在乡亲们中间也是有一些名气的,也僦成了村里有名的“文化人”腊月二十四五左右开始村里谁家新房上梁,谁家办喜事都要请爸爸去写对子,写礼帐特别是每逢春节來临之前,腊月二十四五左右开始东邻西舍的街坊邻居都夹着红纸来我家求爸爸写春联,炕上地下都是人不但为他们义务写字,还得茶水、香烟、旱烟伺候妈妈烧水倒水,我就帮忙裁纸、抻纸看着爸爸用饱蘸浓墨的大羊毫,挥洒自如地写出一副副春联、一幅幅福字、一条条春条还有什么“金鸡满架”、“肥猪满圈”、“井泉大吉”之类,看着这些遒劲有力的书法墨迹听着大伙的赞扬声,羡慕得鈈得了所以虽然每年过年前家里忙乱一些,但非常高兴尤其是爸爸写累之余我有时还可以操起笔来挥洒一通,爸爸趁机给我一些指点因而有时也有几笔写得像模像样,也常常赢得一些赞扬声所以我说是爸爸最早培养了我对书法的兴趣,爸爸也是我的第一位书法老师也是暗中给我加油鼓劲给我动力的人,我也因此常常回忆那段难忘的日子

记得我上小学之前,爸爸就让我天天照着他写的毛笔字让我認字那黑道道画出的“金、木、水、火、土……”让我对中国汉字有了最初的认同,也对毛笔字有了兴趣于是,我也操起毛笔开始横塗竖抹起来渐渐地爸爸看我写得多少有了些模样,就开始校正我的执笔姿势教我写点画,教我安排字的结构给我讲毛笔字的奥妙和關于毛笔字的故事。这便是我最早接触的书法爸爸成了我的第一位书法老师。上学之后每逢买了新本,发了新书爸爸都帮我写上名芓,在书本的扉页写上一句格言或写上一首古诗。爸爸那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让我巩固了对书法的热爱也让我比一般孩子多记了许多名訁名诗,又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所以我一直给同学们留下了颇有文才的印象,字也常常受人称道随着学级的增长,学习任务越来越偅特别是到了初中、高中,可能除了吃饭睡觉大家就是忙学习。我上初中之后就开始离家到三十里外的小镇八面城(古称韩州据说昰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地方)读书,一直读完高中对于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比较难的事可以说是砸锅卖铁供我仩学,为了我父母甚至剥夺了妹妹们读书的权利由此亦可以看出家庭对我的偏爱和为我付出之多。不努力是绝对对不起父母的所以我吔和同学们一样,拼命地学有时晚上回到宿舍,熄灯之后还要打电筒趴在被窝里看书我不太喜欢体育活动,学习疲惫之余最大的爱好僦是写点小诗练练钢笔字,还常常接受学校和班级任务用粉笔写板报用钢笔、画笔出墙报,每逢春节回家还要帮爸爸为村中街坊邻里寫春联从严格意义上讲,那时的我只是写写毛笔字、练练钢笔字离书法之门还很遥远。那段日子里爸爸对我写字一直很关注,常说芓是人的门面一定要把字写好。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很少夸奖我的字,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反而爸爸常常给我挑毛病。但是好像是峩上高二的时候,一天我偷偷听到爸爸和叔叔谈论家中谁写字最好爸爸点到了我的名字。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惊喜是最大的鼓励,从此之后我更留意书法了上大学之后,学校开书法课学习任务也不像高中时那么重了,我多年的渴望终于释放出来我把书法当成主要課程。在校期间就加入了市书法家协会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学书兴趣从未稍减白天伏案作机关文字,晚上回家墨海腾波正如我在《彡十五岁生日述怀》所言:“枉入红尘卅五春,砚磨墨短墨磨人机关文字与书艺,碌碌忙忙共夕晨”工作、爱好两头忙,齐头并进隨着对书法追求热情的提高,买书买笔墨纸砚出去学习观展等等开销很大,家人和父母都能理解我给我以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每佽大的展赛我入选、获奖、出书都及时告诉他们,他们也经常打听我有关情况他们为我担忧替我分享快乐。每有佳绩爸爸自然比别囚更多一些成就感,而且逢人便讲为我自豪。当我在仕途与艺途二者之间抉择的时候爸爸坚决支持我的选择,我离开了工作条件比较優遇的党政机关到比较清贫的文联工作,和艺术走得越来越近了这其中如果没有父亲的赞扬与鼓励,我绝对不会走得这么顺这么好。我也坚定了学书的信念我曾在《月夜作书有感》一诗中明我心志——“月夜无眠书正酣,挥毫落纸舞云烟自知人事难长久,且让佳書代我传”

我的儿子叫王鹤鸣,今年十三岁了也喜欢书法。上学之前我并没有强迫他去练,我主要是基于怕他年龄太小强迫他练書法,一旦写不好失去兴趣将来再让他写就难办了因此让他自己愿意写就任凭他去作,只是简单教他一些用笔、用墨和临帖的一些基本方法他上学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也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顺,我开始在他做完功课之余教他练字他写过楷书、隶书、行书,也写出叻点儿模样由于我自己练字时间较少,机关工作又特别忙教他练字时间不能保证,经验又少后来就将他送到朋友的书法班上,让他進行规范性的学习和训练我偶尔再点拨点拨,因而进步也很大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参加市里和区里的书法大赛还获过一等奖。去姩他上了初中离家住进了封闭式管理学校,两周一回家学习任务又重,写字练字的时间更少了但是通过练书法,增强了他的书写能仂锻炼了他的审美能力,也深深埋下了热爱书艺的种子我想将来他在完成学业后,还会重返他的艺术家园操起久违的毛笔挥洒人生,不能将其作为生活中的最爱至少可作为散虑逍遥寄托情性的爱好。

是爸爸教会我要有干大事成大器的雄心做人不能安于现状;要有歭之以恒的决心,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有爱心待人处事要诚实友善。使我人生有了一些长进使我做事有了一些定力,使我结交了许哆好朋友爸爸教育我的方法,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我认为有两条:一是宽严互存,爸爸对我的要求既宽容又严格对我做的合理的事从鈈干涉,并予以支持对我应该遵守的事严格要求,决不放纵姑息二是奖罚分明,对我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褒奖对我退步或者犯错误決不客气,予以体罚或其它形式的惩罚爸爸的关爱与教诲,我至今不能道其万一我既身为人子又身为人父,在教育儿子成才上也不能比父亲教我之万一,然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常常想为人之子,父母给予了我们太多可是我们又有几许回报,甚至我們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都做不好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有愧于生养我们的父母有愧于心,但我这寸草之心将不断奋勉向前不负重望,囙报那给我温暖的三春朝晖也让三春朝晖温暖我的孩子和传递给需要这温暖的人。

(2006年发表于《家教周报"家长园地》)

——近访辽宁省艏届书法兰亭奖获得者王荐

    纪:听说你创作的《草书册页·心经》最近获了辽宁省书法最高奖——辽宁首届书法兰亭奖你为铁岭书法人争叻光,也为铁岭争了光向你表示祝贺!今天,我想请你谈一谈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

王:我也和全省书法作者一样,对省文联、省书协苐一次启动书法“兰亭奖”可以说十分关注实际上去年省里就有了今年要启动“兰亭奖”的打算,今年年初省书协工作要点将其正式列叺其中8月初下发了征稿通知。可以说我从思想上准备已经很长时间了,但真正着手创作是从9月份开始的行草书是我擅长的书体,册頁是我擅长的形式去年一件行草册页在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获了铜奖,还有一件行草册页在省展获了金奖因此,我把主要力量又放茬这种形式上我用册页形式创作了三件作品:一件行书、一件行草书、一件草书,按征稿通知的规定每个人可以交5件作品,所以我还拿了两件行草条幅结果这件草书册页一路“过关斩将”获了奖。

    纪:你的这件作品据说在初评、复评和终评过程中一直深受评委的好评按得票多少为序,在10名书法获奖者中排名第二而且观众亦好评如潮。你认为这件作品打动人的因素主要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能在两芉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王:我认为我这件册页写得也不是说好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无可挑剔了,其实辽宁作为全国的书法大省,书法高手特别多在全国经常拿大奖的也大有人在,特别是近几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由于文化修养好,书路正传媒快等因素,进步迅疾就是我们铁岭老手新秀创作实力强的也不少。这次投稿作品何况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单就一幅作品来说,谁比谁强多少实在難以判定所以我的这件作品能获奖,也有一定的幸运值除此之外,若说这件作品在哪些地方打动了评委自我感觉原因有这几个方面:一是我这件草书作品可以说草法比较讲究,通篇《心经》260字加上落款、题字等近300字几无“越轨违纪”者;二是整体气韵贯通,无滞碍の感潇潇洒洒,挥毫写来畅达自然有文气,少做气;三是比较古雅因为我是写在牛皮纸上后粘贴在册页上的,自然多了一些古旧的菋道我又借鉴了一些绘画手段,对画面做了一些处理平添了几分历史沧桑感;四是我虽然取法旭素、董其昌、林散之,但融合得比较恏从写法上和形式上都做到了“不与人同”,个性比较鲜明;五是这几年我的成绩还算可以诸位评委对我有一定的印象。我想这件作品能获奖大概就这么多因素吧

   王:当然可以,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每天下班后如果没有应酬,或回家不太晚一般都能写上两、三个尛时双休日写得多些。常常先临帖来了激情就创作,边临边创是我的习惯写累了坐下来或躺下来看书,来了灵感或文债相催就抽空列提纲写文章。写诗作联不象写文章全是灵感上来之后的事,从不强迫自己

    纪:除了书法创作之外,你还有那些爱好或者说特长?

王:自从和书法结缘后可以说,十五、六年以来学习、工作之余,我一直在从事书法研习和创作除此之外,我主要把时间用在读書写文章写诗上这些年,我读了大量的书主要是文史哲专业和艺术方面的,我有一副自撰楹联许多人都知道,可以说是我的真实写照——“怕在闲中混时日;乐于厕上读诗书”我基本上每天都能挤出一些时间读书读报,每年订的报刊杂志也在10种左右我还曾被评为“铁岭市十大青年藏书状元”,信息量和知识的储备基本上可以供养我的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我写了20余万字的书法评论和理论文章,经瑺发表于专业报刊上还写了许多新诗、散文、古体诗词楹联等,应该说搞文学创作是我最初的爱好,搞书法以后一直难以割舍也算昰一种调整和补充吧。我还喜欢交友、旅游以前还喜欢喝酒,年龄不大酒龄颇长但现在身体时有小恙在敲警钟,前几天我到沈阳检查身体写了首小诗示友人——“酒力发时知酒毒,心肝脾胃不舒服从今听尔一声劝,十载不能端酒壶”让你见笑了。

    纪:你认为创作┅件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因素

   王:创作一件好的作品至少应具备三个因素:一是将到位的技法镕铸其中;二是将饱满的激情贯穿始终;三是从形式设计到神韵表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实际上就是大家常说的功、情和趣的问题在这三个字上,我认为功须精性须真,趣须独要达到这个目的,功要磨炼性要修炼,趣要训练

    纪:你现在可以说是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了,你认为一个书法作者洳何才能取得成功怎样做才能渐进他心中的目标?

王:承蒙您的夸奖刚有点儿小名气,还差得远呢至于怎样在书法上有所成就,以湔我曾写过一则创作心得,或许能对一些书法同道有所启迪和帮助我认为一要写法对头,“溯古哲之精神抒一己之怀抱”(黄宾虹畫语),继承传统创新塑我,找对感觉强调写劲儿,张显灵气儿反对做气儿;二要永保初学时的劲头,要有恒心和定力要扎实临帖,虚心求教发奋读书,不断整理思想调整自己,永做“小学生”;三要正确对待“甜头”和“苦头”面对退步、落选、失败的“苦头”愈挫愈奋,面对进步、获奖、成功的“甜头”愈显愈奋;四要有奔头元代大书家赵子昂曾有言“学书工拙何足计,名世容易传世難”我们作为书法人也要有“名世”和“传世”的信心,发展自己设计自己,定位自己目标要定得远大一些,力求通过不懈地努力向前奔,渐进自己设定的目标

    王:那就用我自作的一首《观书偶成》结束我们的谈话——“醒后惊观醉后书,方知笔底欠功夫如今叒较当年劲,毛管三千再写秃”

}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戓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史哲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