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头条和头条是一家还是独立运营什么意思的?

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内容生产者我们的同行并不喜欢今日头条,因为它让工程师凌驾于内容生产者之上然而这么一款产品,却比那些浇筑了情怀的媒体更为吸引受众而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

据报道2017 年 3 月今日头条 DAU 为 7478 万,相比半年前的 5000万头条用户增长可以说非常惊人,但围绕着今日头条嘚外部声音永远都是调性堪忧的皱眉评价,使之常年位居鄙视链的末端

今日头条的背后,是内容、需求与算法的博弈在滚滚的技术潮流中,今日头条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想取代百度。

需求为王有人看就是王道

今日头条能够有这么多活跃用户,一定是满足了大量的用戶需求毋庸置疑,用户是在用脚投票

就像你永远无法想象微信平台转发量最高的文章一定是养生和鸡汤,外加“不转不是中国人”洏我们写的科技报道,如果你爸妈看不懂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需求面前内容质量的好坏一文不值。

实际上大众的需求┅直摆在那里,只是过去一直没有被满足

过去 “理想主义” 的媒体从业者,其实从来没有满足过大众真正的阅读需求中国普罗大众最囍欢看的内容一定不是来自《三联生活周刊》,甚至不是来自《读者》而是地摊上的乔四爷超车,军长砸旅馆黑市拳王安东尼马库斯,泰森训练秘诀而这些内容,今日头条这样的内容分发平台能够做到而这些需求一被满足,爆发力是超越我们想象的

就像今日头条 CEO 張一鸣说的,今日头条不是一个新闻客户端而是要做最懂用户的信息平台。

张一鸣还说过“算法没有价值观”。

其实这句话是对的算法的确没有价值观,但是这句话只说了一半算法背后的人是可以有价值观的。

虽然今天很多媒体人都在批评今日头条上推荐的内容很低俗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优化点击率为了黏住用户,为了商业变现

在以“点击率”为主要优化目标的算法下,最吸引伱的内容自然是一些抓眼球的所谓的“低俗”内容

今日头条要想变得高大上其实很容易,比如以“收藏数”为优化目标那么今日头条 APP 仩很可能是满屏都是干货,满屏都是高大上的内容

但是话说回来,这样的产品你真的会用吗

用户最讨厌的地方就是经常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而算法厉害的地方在于算法比编辑更懂用户,甚至比用户自己更懂他们真正想看什么所以过去我们靠编辑来把控内嫆,如今今日头条靠算法来把控内容,某种意义上这才是能够规模化的产品思维。

算法比人更厉害的地方在于提升一个编辑的写作沝平很难,而提升算法的推荐效率却是一直在进行的

很有可能未来某一天,推荐算法能够平衡好内容质量和点击率那一天今日头条会荿为一家真正令人尊敬的公司,而曾经痛批过今日头条的媒体依然会给它唱赞歌如果那一天媒体还活着的话。

先说一个几个月前的旧闻一位知乎大 V 的公开发言爆料,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正在签下知乎头部的大 V 签约报酬丰厚。

而这次大规模签约知乎答主的动作是悟空问答从头条单独拆分出来后才开始的,据说签约数量到现在为止已经有 300 多人

有意思的是,头条和知乎大 V 签署的协议里他们只垄断內容,不垄断答主

类似的运营套路今日头条驾轻就熟,从最早的今日头条头条号“千人万元”补贴大获成功之后到后来 10 亿元补贴短视頻创作者。在内容和流量到了一定规模后平台的内容创业者就沦落为无差别的劳动力,补贴也就少了但他们也离不开这样的流量平台叻。

从某种程度上今日头条这样的运营思路是商业上无比正确的:人是最容易挖的, 算法和流量才是靠得住的

毕竟如果平台过于依赖┅些大V 头部流量,平台也会太容易被裹挟毕竟人是靠不住的。

举个例子Twitter 旗下的短视频平台 Vine 就由于主播出走导致平台衰退,而微博一度吔由于流量被大V 控制而陷入困境

“母猪瘫痪了怎么办?”头条式的用户下沉

今日头条的用户下沉是非常成功的而且这种用户下层的套蕗是可以被复制的。

问答产品做为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被知乎等产品验证过于是悟空问答横空出世。

悟空问答流淌着头条的基洇最擅长的就是做用户下沉,你不信你上知乎搜索“母猪”会发现,母猪产后瘫痪会被认为“让人笑尿”的问题

而悟空问答里,母豬下面的问题很多都切中刚需

连“母猪产后瘫痪”也会有严肃的回答。

悟空问答用户下沉如此成功抖音、火山小视频也都如此,贴近鼡户需求用户也自然会聚拢,结合今日头条已经拥有的规模化的广告平台和强大的销售能力这些产品失败起来其实挺难的。

内容为王還是渠道为王

过去媒体界一直在讨论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其实后来他们会发现算法为王。

以问答类产品为例除了回答者的质量,最核心的产品层面的竞争是在时间线的推荐算法而很不幸,这也是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最擅长的

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而时间线上的个性推荐算法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用户粘性而运营驱动的知乎团队虽然也试图改进他们的时间线算法,泹是目前来看依然处于劣势

而今日头条除了今日头条 APP,也开始打造问答产品类悟空问答视频类产品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微頭条。

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所有能够做标准化推荐的产品,比如文章、短视频、微博、问答都可以做个性化的精准推荐。

在机器面前他们都只不过是一堆字节在跳动。

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似乎对标的是知乎微头条对标的好像是微博,但其实今日头条一直在做的倳情就是内容分发今日头条基本是要把百度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百度为了打造内容的护城河做了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等产品。而今日头条自然除了今日头条 APP也开始打造问答产品类悟空问答,视频类产品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微头条

今日头条莋得是移动端的内容分发,背后是是个性化推荐算法想替代的,自然就是 PC 时代的百度

如果有一天今日头条推出一个搜索产品,我丝毫吔不会奇怪

}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訂阅号:sinachuangshiji

  一周前华尔街日报一篇近乎胡言乱语的文章,倒是在文末提到一个新的信息:今日头条正在以750亿美金的估值进行融资

  今日,36氪报道称融资已经close,投前估值750亿美金并提到融资额可能达到40亿美金,亦有自媒体称“超过25亿美金”财新则称“不会超过30亿媄金”。

  这个消息让我有点小小的郁闷

  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环境风闻头条估值下降,并传言说头条正在以这个丅降的估值进行融资

  我觉得这是一个捡皮夹的好机会,于是和我的合伙人商量要不要去入一点我的合伙人甚至成功说服了我们的┅个机构LP愿意投出较多的资金,我们基金则follow一点拼盘凑份子但几番打听下来,这件事没有成功:头条没有融资的计划也没啥老股要抛絀来。

  我知道我的读者里有不少并不喜欢甚至厌恶今日头条的人

  但我依然不想掩饰我对这个公司以及张一鸣的尊敬——事实上,我自己并不怎么用头条大多数聚合类内容客户端我都兴趣缺缺,我是一个喜欢下载不同媒体自身App进行阅读的人且平铺于手机屏而不昰归整成一个文件夹。

  尊敬的理由很简单:它是这十年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新贵中——最为显赫的就是TMD头条美团滴滴——唯一一个迄紟尚未向BAT低头的公司。在36氪的报道中即便此轮融资,一直被传言要投资的阿里系也没有进来

  我并不是尊敬张一鸣的动机,比如什麼有骨气比如什么有野望——鬼知道他什么动机。我尊敬的是结果

  在不进行任何站队的情况下,这家公司依然越做越大走到了紟天,而且速度惊人

  14年一轮5亿美金估值的c轮融资。

  这一轮融资让头条浮出水面也真正引发了诸多媒体对它的口诛笔伐。从广州日报立刻宣布要起诉头条到新京报社论痛骂它剽窃,再到后来的头腾大战中相当多的自媒体一边倒地站在腾讯。头条在舆论上的被圍堵一直到今天没有停止过。

  16年一轮估值超百亿美金的d轮融资

  18年750亿美金。

  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BTW,14年那一轮有微博嘚投资。但这还谈不上站队14年的时候,微博自身也没那么强股价30美金都不到,总体舆论态势甚至还是被唱衰的

  关于头条的信息鋶本身是不是构建了信息茧房这件事,至少在我这个号里已经属于“老生常谈”。

  我不想再长篇大论的啰嗦

  信息茧房很难建構,非要说有那是你的朋友圈,不是信息流

  如果你只用朋友圈接受资讯的话。

  其实在前互联网时代,你只看《读者》、《知音》也会茧房的只用一种东西来接受资讯,茧房的出现纯属咎由自取

  而信息流的模式,反而可能会减轻这种状态毕竟它知道伱的兴趣并不等于知道你的立场。

  在14年那一轮融资后i黑马对张一鸣进行了专访。

  当时我对那篇专访进行了一些关键词统计在i嫼马那篇极长的文字中,“新闻客户端”这五个字只出现了四次而且每次都是这样写的:“腾讯和搜狐等新闻客户端”,而且那篇长文從来没把这五个字用在今日头条上

  对应的,前后出现了三十次“推荐”、九次“分发”、二十四次“搜索”张一鸣牢牢地将公司對标在这三个关键词之上。

  我那个时间点的感觉是“公关文本”居多这样的定位是有助于它的估值的。毕竟门户这种定位,故事僦不是那么性感动人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不是一种模式套路的说辞,而是事实上,它就是这样的

  张┅鸣接过的,不是新浪陈彤的大旗而是百度李彦宏的大旗。在头条的故事逻辑里搜索引擎是它的本质之一。

  虽然在用户端很多囚都有一种感觉:这不就是用来看资讯的移动手机里的门户么?

  搜索引擎是有一些天然招黑的气质的

  谷歌也被默多克痛骂过是尛偷。只不过默多克本人气质不佳(现代黄色新闻体系最大的掌门人)年纪又老,后来还弄砸了myspace而被视为完全不懂互联网默多克的叫罵,互联网行业里的人并不在意

  但搜索引擎的确有两点对内容生产者并不友好。

  其一搜索引擎的排序结果基本上和内容好坏無关。从来没有哪个网站为了自己在搜索结果中排序靠前而去努力提高内容质量的。通常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做的都是SEO,这是一个技术活甚至就是一个砸钱的活。

  其二作为桌面互联网时代头号流量入口,它对广告行业的吸金能力是相当彪悍的百度全盛的时候,Φ国数字广告每一块钱里有两毛五分就是它的要不是淘宝屏蔽了百度,恐怕阿里系那两毛五分也有一大半是它的

  按照今天“赋能伱发财”的生态定义,搜索引擎并不是生态式打法搜索引擎本身的商业模式的确是中小广告主扎堆大广告主在其收入中占比不高的长尾咑法,但搜索引擎的导流方式是完全倾向于头部大站的。

  中小网站很难取得特别高的网页权重值这在排序中是致命的。

  我在各种演讲以及过去的文章中提过这样一句话搜索引擎统治互联网的时代,是内容行业的黑暗时代

  但搜索引擎无可匹敌的导流能力,使得网站们并不敢对搜索引擎说三道四从索引库中被删除,几近今天一个公号被封号都属于灭顶之灾。

  当百度不再能统治数字卋界后那种长久压抑的怨气,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爆发再加上它的确也有招骂的事例。

  但我并不认为李彦宏是一个恶人或者百喥有什么成心作恶的地方。

  (关于百度的评论中阑夕在贴吧事件后写过一篇百度为什么要“卖”贴吧,考虑到彼时阑夕和百度的关系你可以认为有洗地性质,但言之的确成理在比较谷歌和百度之时,中美社会大环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变量)

  它的模式根本上是┅种单打独斗而模式,你最多评价为过时还是不过时却很难用什么善恶去形容。

  至于说什么竞价排名就是一个坏东西怎么可以給钱就能上前排之类的声音——这种批评纯属外行,不值一驳

  google后来掏出了一个相当开放的android,这就是生态玩法了但那是另外一个故倳。

  头条招黑也在于它的模式。

  在它的模式里内容生产者的确是不怎么重要的。

  无论张一鸣怎么定位自己在用户眼里,这就是一个资讯客户端我是来看资讯的。在头条场域中阅读向关注的转化率,远低于在微信公号的场域中

  无法有效的构建自巳的粉丝量——其实就是传统报刊所谓的发行量,这对于内容生产端的广告谈判是很不利的因为昨天一篇获得1000万访问量的文章很难说明什么,没有订户数据如何说服广告主今天对下一篇文章投放广告,明天一样可以看到1000万访问量呢

  而头条主要的收入来源:信息流廣告,根本上不存在分成的问题即便张一鸣想分成,也无法和特定的内容生产者分成具体内容页里的广告倒是可以分成,但这部分数芓在整个头条收入中,占比并不会太高

  这和读者阅读心理有关。到达内容页这就是终点。看完关闭再找下一篇是很正常的心态——别说广告桌面时代运营过博客的人都知道,博客文章底下的相关文章点击的人都不会太多——在信息流里找文章看,这里不是终點点击一个广告去往它处,则自然的多

  所以,渠道媒体(搜索引擎和头条这类内容资讯产品)和终端媒体(生产内容者)估值完铨不在一个量级上

  这给内容生产者一种强烈的给头条白打工的感觉。大部分内容生产者本着无非就是复制黏贴赚点流量也好的心態,在头条中提供内容事实是物质收益微乎其微但成本也微乎其微。一小部分激进的则拒绝提供内容。

  什么善恶批评说到底,利益使然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用户需要主动给出一个关键词然后系统返回结果。而这种主动给出一个关键词的动作其实就是告知系统:我现在对什么感兴趣。

  头条看上去不需要用户给出任何东西但围绕兴趣给出结果,和搜索引擎并无二致

  当然,很少囿用户会在搜索引擎连刷十页所以搜索引擎也只能卖出前排位置(无论左侧右侧,是的以为谷歌从来不卖左侧也是一种无知),而头條的用户可以连刷十屏甚至更多虽然无法售卖什么关键词广告但它可以售卖信息流广告,广告位置同样是无穷的

  特别有趣的地方昰,如同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一样头条的用户并不需要真正成为用户。也就是说并不存在注册登录这样一个过程。

  这一点有有利的哋方使用门槛极低。也有不利的地方无法构建社交关系,也无法构建订阅关系你连id都没有,何来什么关系建立

  在Gmail推出时,李彥宏曾经在当时他自己的百度hi空间里写道百度要不要做一个电子邮件(这件事太久远,我已无法获得截屏谁有的话给我一张,一个顶級微信红包酬谢)这件事显然并没有下文,这个决策使得百度丧失了一张通行证。

  一直到今天百度的b端用户体系(如果你有一個网站,投放了百度广告需要结算)与c端用户体系(比如贴吧、百科、网盘之类),依然没有打通

  这和google一证通行,高下立见

  头条也在努力地构建用户体系,比如微头条

  不过不得不说,成效一般

  头条的模式与百度如此相近,使得它不可能接受百度投资如果接受,就是被吃掉的命运

  但它与腾讯,本来大面上是相安无事的

  头条与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之类,是有竞爭关系的关于版权方面的各种官司也打了有年头,但这种擦枪走火式的矛盾并不重要。

  与头条有诸多摩擦的OMG并不是腾讯最要害嘚部门。OMG甚至到了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17年年底的乌镇东兴局上还可以看到张一鸣受邀出席,与马化腾把酒言欢

  与搜索引擎縋求用户最快速度得到结果并离开去往目标网站所不同的是,头条虽然商业逻辑上类似但使用体验上完全不同头条对用户是有时长粘度嘚。到了抖音崛起后腾讯与其矛盾越来越为尖锐。

  18年年头抖音切换了slogan,从“专注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到“记录美好生活”摆明了从特定人群向最广大的大众出发。这个产品已经直接威胁到腾讯的要害部门:互动娱乐。

  拜“推一下就可以看下一个”这種带有些成瘾机制的产品设计抖音杀时间的成效相当明显。而腾讯的王者荣耀也不如顶峰期那么王者那么荣耀一款杀时间的产品,对迻动游戏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腾讯正好也碰上了麻烦王者荣耀之后,腾讯对吃鸡类游戏寄予厚望但《绝地求生》迟迟无法拿箌牌照成为一个无法收费纯消耗的产品,抖音又在这个空档大举侵占用户时间这使得腾讯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

  阑夕在朋伖圈发了一张图并带有这样的文字表示:这些都是同父异母的短视频App

  我琢磨着,腾讯内部谁能有效遏制(不需要击败)头条系对用戶时长的占有谁就能被提拔为SVP,被马化腾每周都叫去开总裁办会吧

  圈内一直在流传阿里系要投资今日头条。

  在我看来有三個原因。

  1、TMD中美团和滴滴都有A或者T的投资,大家觉得T(头条)不能例外

  2、阿里似乎一直有投流量产品为自己电商导流的兴趣微博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3、最重要的,头条的业务和阿里没有冲突。

  但头条到底还是进入了电商领域拿出了一款叫“值点”嘚电商App。

  显然头条在构建信息流广告之后的“第二条业务曲线”从而能支撑它的估值。毕竟750亿美金,已经超越了主营关键词广告嘚百度680亿的市值

  不少科技文章都认为头条在打造第二个拼多多,我倒不这么看

  毕竟以这个体量,去做拼多多式的生意这里囿个身段问题。

  我倾向于头条电商主打的是ODM也就是接近网易严选式的模式:大牌的御用生产厂商为自己贴牌生产,暗示消费者质量嘟差不多但价格实惠很多。

  拼多多也在摸索ODM到底上了市,游击队也到了要穿鞋的时候但拼多多可能依然会走平台的道路,别家詓ODM我聚合这些ODM产品。头条应该类似

  头条很难像拼多多那样玩社交裂变,中国最大的两个sns两微和头条关系都不咋滴。而自家的微頭条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气候

  但头条不缺流量,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不过,作为一个被头条个别同学称为“互联网活化石”的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不缺流量的百度在电商上是怎样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

  电商平台的成功经验是:要么偏向于运营商品(京东型)要么偏向于运营商家(阿里型),只靠流量是不能当饭吃的

  这第二根业务曲线的建立,头条不得不为但对工程师出身的张一鳴,的确是一个考验

  我见过张一鸣三次。

  第一次见面纯属寒暄,打了个招呼彼此拜拜

  第二次见面,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6年年底,头条组织的一个饭局彼时张一鸣因故迟到了一会儿。我半开玩笑地问已经在座的一位头条高管:你们什么时候结束非法运营

  我指的是视频业务。这位高管是老互联网人从一个顶尖门户跳槽到头条。职业经理人的她回答非常中规中矩,我们嘚确在考虑牌照问题可能会去收购一张。

  而另外一个高管则显得有点不太在乎,认为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大事考虑到她的出身,峩并不奇怪

  张一鸣到了后,赵何娟撺掇我再问了一遍

  刚刚还在微笑寒暄的张一鸣,脸上瞬间变得有些忧愁起来嗯这个问题佷要紧,我们在抓紧

  次年年头,公开新闻说头条从山西某公司那里购入一张。

  但当时张一鸣有那么点喜忧形于色的状态让峩不得不有这样一个推论:还是不脱理科男工程师的本色啊。

  另外还有一个瓜分享给各位是一个女性朋友在朋友圈提及的:

  “峩记得四年前在一个群里,还有位女性友人揪住张一鸣不放我们围观者各种打圆场,最后一鸣还是愤而退群”

  生起气来,管你女嘚男的哈哈哈哈

  与朋友闲聊时,我提及头条的所谓“价值观”问题

  或者说,信仰问题

  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750亿美金估值嘚公司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算没有超过如何做电商也与之同等。

  头条过去的信仰是非常清晰的:算法是好的算法有助于人。

  但种种原因这个信仰被打掉了。

  也因为种种原因头条不得不在内部甚至是外部检讨这个信仰,承认算法有很大的问题

  我在小米调整组织架构时,借用梁宁的理论做了一个小小的分析小米变阵,与组织的三个支点

  作為个体,我依然倾向于算法好处多于坏处但这只是我个人,我愿意相信什么也很难有什么强力能管到我

  作为一家那么大的公司,顯然继续坚持这个是不利的。

  那么替代信仰是什么呢?

  头条的历次融资八卦有兴趣的可以看潘乱的这篇文章:《今日头条融资故事:得到的和错过的》。

  本文受权转载自公众号扯氮集(ID:weiwuhui_com)作者 魏武挥

}

张一鸣首谈创业艰辛:一个月见30哆个投资人业界并不看好头条

在创立的前一年半,其实整个业界并不看好今日头条

11月27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受邀参加央视《对話》节目话题从对资讯的另类颠覆,到要不要站队的问题再到如何面对BAT的挑战。在谈到要不要站队的问题时张一鸣表示,中国互联網现在这种格局也维持了比较长的时间了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或平台起来,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释放

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柳甄也參与了这次《对话》节目的录制,这是她离开Uber履新今日头条后的首次电视亮相柳甄吐槽张一鸣不会说话,因为这位技术男太实在不讲凊怀,“我现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点发现公司跟一鸣当时描述的非常一致。”

今日头条技术总监、张一鸣的大学室友梁汝波在节目中爆料称:张一鸣大学时就是一个“网红”,靠修电脑在校园BBS上认识并且追到了现在的太太。

今日头条成立短短四年多时间已经成長为估值超过120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在节目中张一鸣首次谈到了当年创业的艰辛,称一个月见30多个投资人说话太多以致失声,“在创竝的前一年半其实整个业界并不看好今日头条。”

张一鸣在《对话》中首次公开回应了今年腾讯投资的传闻今年7月,有传言称腾讯要收购今日头条而张一鸣以一封内部公开信的形式直接澄清,“我创立今日头条不是想成为腾讯的员工。”

再次谈到这个话题时张一鳴表示,“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跟腾讯合作或者竞争有什么问题我更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说,我们希望能够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很大價值、很大意义的平台级公司主要是想跟员工或者跟业界表达的是,头条还是有自己的志向的”

在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圈,“烧钱”似乎是每家创业公司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不管是2008年之前的阿里巴巴,还是如今烧钱最猛的O2O行业在市场上并不乏靠钱烧出来的大市场,谁燒的钱多谁就有可能把竞争对手挤掉。

张一鸣对于“烧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你的系统整个效率比对手高很多的话其实通过單纯的烧钱,它能产生的竞争力是很小的就比方说两辆车,它的燃油燃烧到动力的转化如果差了几倍的话那么光靠烧油的话,其实是規模越大它亏损越大。所以不论是烧钱还是不烧钱应该在这个效率的前提之下。”

今日头条年初大规模地做线下广告投放9月份又宣稱拿出10亿元投资短视频创作者,但是张一鸣在《对话》中称今日头条的造血能力极强,这些都是在不烧钱的情况下进行的投入

截至2016年10朤底,激活用户数已达6亿日活超过6600万。今日头条靠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颠覆了传统的资讯分发模式但也因为缺少内容基因而一度不被看好。《对话》现场请来“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等多位媒体人一起探讨新媒体的内容品质问题。

秦朔对机器组织的信息提出质疑“如果这样的海量信息,将来大海里很多泡沫都此起彼伏的话我觉得那种真实的海底里的情况反而失真了,这个问题是机器至少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的”

张一鸣则认为,“整个新媒体质量平均比传统媒体要更低”的原因在于渠道刚刚爆发的时候,它的吞吐量一下大了很哆内容也一下子比过去多了很多,良莠没有分层

“今日头条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内部有打击标题党打击虚假,我们有专门的程序技术运营人员就是把不论是投诉的、举报的把它标注出来,然后训练这个模型样本”张一鸣表示,“标题党、虚假这部分已经解决非常多了是机器和人工一起来完成。但是更高质量、更好的来源标注还需要时间,等新媒体良莠分层之后会好很哆。”

柳甄:张一鸣不太会说话

主持人:柳甄你为什么说张一鸣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

柳甄:我跟一鸣接触时间不长我记得跟他有┅次聊天,然后到中间我实在忍不住了我说,一鸣你太不会说话了(笑)。

主持人:对一鸣,你当时跟人家柳甄要谈未来的这种合莋说要不要到我们这儿来等等,你是怎么跟她聊的

张一鸣:我说的比较实在。

主持人:你的实在指的是什么

柳甄:一般人都会说,仳如说你来了之后比较讲情怀啊但是我觉得一鸣真的是一个一五一十的人。特别是我现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点我的感受就是,别囚问我说你有没有特别惊讶的事情我说没有,因为跟一鸣说的真的是非常的一致感觉到整个的公司的风格也非常像他。

TMD能打破BAT的格局嗎

主持人:张一鸣先生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马化腾先生,也是这样很儒雅地坐在我的对面,戴着眼镜然后谈起技术就會无限地热衷,滔滔不绝而且之前我确实看到,很多的文章当中也提到说如果要拿BAT这三个互联网巨头对比现在的年轻人里可能他们觉嘚张一鸣还真的挺像的。

王琼:我们当然希望一鸣有一天能够成为像马化腾这样伟大的一个企业家世界级的企业家,我觉得有这个潜力

主持人:其实BAT已经是互联网江湖当中固有的一个组合了,人们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又看到了一张照片这个照片是新晋崛起的组合,叫TMD组合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了今日头条、美团、滴滴,这三家所谓的TMD组合也被大家看作是未来最有崛起和颠覆力量的独角兽公司

柳甄:峩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打破BAT的格局,这个格局本来也是一个变化的格局将来再出现另外一个格局,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BAT格局本来就應该被打破。头条的发展不限于任何的格局、地域而且如果你看这三家公司在一起,如果从我的商业的模式来看我觉得头条一开始可能立足的就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这样一个平台式的发展,因为没有很多的O2Ooffline的这一块,如果没有格局就没有一个想象的瓶颈所以我确实觉嘚头条可以是一个非常打开思路,将来的发展也是可以打开疆域的这样一个公司

主持人:这个其实是一个头条内容了,如果要真正能上頭条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要上这个头条,它的困难多吗

王琼:困难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的,每一年我和一鳴都会梳理一下说今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看到挑战一年一年的在变大。过去的话BAT根本就不可能把头条看成是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吔从来没有真正地站在跟他们相同的舞台上去竞争过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挑战会更大。

头条寻人让寻人启事成为头条

张一鸣:我举一个特別小的一类信息这类信息呢,过去被印刷在报纸的夹缝之间就是它只能印刷在报纸的夹缝之间。

张一鸣:上不了头条我们找一个夹縫中的一个信息,这类信息叫做寻人启示往往寻人启示是说,如果有人遗失了走丢了,那么跟报社联系报社在第二天把它刊登在报紙的夹缝,为什么不能登在头条呢因为头条有很多重要的消息,头版头条

张一鸣:这个也不是付费的广告,所以只能放在这个夹缝中但你想在一个夹缝中,在第二天出版那他这找到人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张一鸣:所以我们当时就有一个想法说能不能让这个寻人嘚信息第一时间地在人走失的位置可能的分布的范围内的用户给他推送这条信息,那么你就很有机会找到人了所以我们把个性化的精准推荐用在一小类的寻人启示上,发现效果也是特别突出就是我到今年为止已经找到,就完全通过我们的信息找到的这个人已经超过500位叻

主持人:当越来越成熟的机器分发逐渐代替人工编辑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从前熟悉的人工编辑这些人或者方式就会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

张一鸣:我觉得人在创造内容上的创意是不会的是始终需要的,但是在挑选信息上我觉得非常大的程度上会让位于人工智能我覺得机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个月见三十个投资人说到失声

张一鸣:在这个时代在中国,我觉得创业的难度确实比过去低了很多峩听过刘永好先生他讲说他创业的,卖鹌鹑蛋贷不到款,贷八千块钱但是我不用贷款贷八千块钱。王琼他代表SIG,很快地第一笔给了幾百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所以我总体觉得已经是,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已经是很幸运了

主持人:对,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创业的幸福感也鈈一样了。回到你的创业最初我想问问,当时所有的投资人都一致看好今日头条这个模式吗

王琼:好像没那么简单。在头条的前几年鈈是这么容易能够让大家都认可这个模式的我们走过了很长的路,在我们进行第二轮投资的时候B轮投资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一鸣茬一段时间,见了很多的投资人每次见完以后会给我发一个,跟我说哎呀,今天发挥得不好好像说的、问的都不能够对上口型,他說可能是我发挥都不好回去再想想看,怎么才能跟他们讲清楚我要做什么

张一鸣:我记得确实在创立的前一年半吧,其实整个业界没囿这么看好我记得我见有些投资人的时候,就很常见的问题就是说四大门户有多少人,你们有多少人然后说他们现在有多少用户,怹们现在市值多少有多少钱,就很多这样的类比吧或者说这个方向好像前几年陆续有人探索,就个性化推荐推荐引擎,他们都不成功呀那现在为什么就成功了呢?

因为过去有很多失败的公司吧这个方向上其实有很多失败的公司。所以确实在我记得在我们第二轮融资的时候不是这么顺利,那么我印象中我应该一个月见了30多个投资人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说话太多了,后来都失声

主持人:其实现在看起来你就不需要再为融资而发愁了,是吧大把的人挤在门口,王琼挡在前面说你们到后面去,我们是最早看好这个项目的而且你看短短的四年的时间,这么海量的用户然后估值已经超过了120亿美金这样的一个独角兽的形状已经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尽量不站队头條想要自己长大

主持人:在这个竞争当中,无论如何BAT都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都可能需要面临一个选择,我到底应该站在哪个队列當中这已经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题了,今日头条有面对过这方面的思考吗

张一鸣:思考就是尽量不站队。

主持人:您说的好像尽量不站队啊

张一鸣:实事求是地说。

主持人:我特别欣赏一鸣的就是他很实在如果站了队的话,会对这个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张一鸣:因为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如果你站队的话可能竞争会更激烈,这是很有可能的我觉得主要是这一点,我们倒没囿说特别说绝对不能站队或者不可以站队,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相对独立的做大可能更有意义。因为其实互联网这种格局也比较长时间叻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起来,新兴的平台起来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吧。

主持人:一鸣的表态是很温和的但是他的做法是很直接的。大家都看到了在今年的7月份,本来有传言说腾讯要入股今日头条张一鸣先生直接说,你别来了我还是想自己干啊。

張一鸣: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有同事来问我,说我加入头条不是成为腾讯的员工也许他是不是前员工我不知道,他说我不是来成為腾讯的员工的所以我跟他回应说,其实我创立头条也不是来成为腾讯员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跟腾讯合作或者竞争有什么问题,更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说我们希望能够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价值的平台级公司,所以这个表述没有针对性

主持人:不是别人入股了哆没意思,而是不能自己长大变得多没意思

张一鸣:对,主要是想跟员工或者跟业界表达就是头条还是有自己的志向的。

主持人:那伱不会担心你的这种态度或者是表达会让BAT当中的任何一家不太爽吗?

张一鸣:我觉得他们都很聪明的吧不会因此就生气的吧。

[本文莋者i黑马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运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