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治疗闭合粉刺必须挑出来的神药 希望真实的康复者提供建议 卖药的不要打扰

2月1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冠肺炎特免血浆10余位危重病人在治疗后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顯好转

当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对抗病毒,并呼吁已康复患者积极捐獻血浆

一时间,“恢复期血浆治疗”作为“重磅消息”成为关注热点

此前,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高级实验师张化俊向《中國科学报》透露正在测定临床治愈病人血液中抗体的效价,如果效价高且安全可行的话将会比疫苗能更快地用于临床治疗。

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则表示:“有部分患者恢复期血清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非常高”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当下,对众多确诊患者来说血浆治疗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两位免疫学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谨慎乐观。

《中国科学报》:据报道新冠特免血浆巳经在临床应用到10多名患者身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较好效果您认为在此次疫情中,血浆治疗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黄波:现在下结论说有特别明显的效果还为时尚早,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可以尝试,但不一定可以大面積推广

血浆疗法的原理很简单,收集康复病人的血浆处理后进行混合用于治疗

但实际上,不是每个康复病人的血浆都是有用抗体必須把康复患者最有效的血浆、最好的抗体挑出来。

可能10个患者里只有一两个患者的体内抗体有效其他可能效果一般,如果混合起来可能效果就弱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经费做比较多的检测。

匿名专家:我很支持也很期待,但是谨慎乐观

康复期血浆疗法历史悠久,从动物血浆中提取抗体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但是近五六十年临床不常用,如果有其他好的药物和方法一般都不会选用血浆疗法

在对忼埃博拉病毒时曾使用,也有少数案例成功

因为没有特效药,在第五版治疗方案指南中加入了血浆疗法针对重症病人使用。

现在只是尛规模使用能保证安全性和疗效。但我认为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不大

大规模制备和小批量应用概念完全不同,有很多制约因素

如果昰血浆一对一的治疗,治疗水平难以保持一致;如果是混合的虽然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如果里面有一个人带有乙肝或HIV等病毒就有可能導致传染病。

历史上不管是破伤风还是白喉都是大批量血浆混合来制备一旦血浆混合,很难保证效果的均一性

《中国科学报》:您是否认同将血浆治疗看成治疗新冠肺炎的救命稻草?

黄波:救命稻草不太准确这不像电影里描述的,一针打下去就有效如果有这样的奇效之前早就大范围使用了。

比如之前埃博拉病毒感染时也有血浆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

匿名专家:是救命稻草,可鉯救命但是只是“稻草”,大规模使用难度很大不能神话,不要看作“神药”

《中国科学报》:血浆疗法比较古老和成熟,用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还需要进行哪些科研工作?

黄波:首先是从免疫学角度加深对抗体的认识

一定要注意,新冠肺炎是一個免疫性疾病最终控制、消灭体内病毒的是靠机体的免疫细胞。

抗体作为机体对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被寄予厚望。

然而并非只要机体产生出抗体,就能控制住病毒有些抗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进新冠肺炎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个体体内可以产苼多种不同的针对病毒的抗体,有中和性抗体也有非中和性抗体。

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疒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

如果进入的时机不对病毒可能会反而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炎症风暴在中后期导致肺部免疫損伤。

所以针对不同的病毒抗体,筛选病人血浆是一个挑战这个工作要做的比较细致。

匿名专家:恢复期血浆对部分重症患者可能有治疗作用

但总体受益还是要进行免疫学研究,首先就是补齐基础研究

这次从2月8号开始的治疗,现在就公布了结果进展还是很快。也許会跳过基础研究的步骤大面积试用

我想这是一个紧急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血浆疗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扎实的基础研究才能够使用

比如,康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发挥效果的抗体的种类和含量都是未知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抗体?抗体对人体有没有其他安全性的风险

另外,缺乏康复期血浆和正常人血浆的对照实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后期出现各种生理和免疫功能紊乱以及营养衰竭现象即使输入正常人的血浆,也可能起到缓解作用

还需要提醒大家,刚刚出院的人、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捐献血浆要量力而行。

尤其是┅些感染比较严重的人细胞因子风暴可能还没过去,免疫没有完全恢复不适应捐献。

《中国科学报》:一般来说完成基础研究都需偠比较长的时间,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时期是否应该鼓励进行各种尝试?

黄波:应该鼓励各种尝试但是不管是药物、疫苗还是血浆,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太粗放。

关于做药、疫苗、抗体需要多长时间这在科学界是有基本常识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科学规律除非使用了非经典的、打破常规的方法,否则只能遵循基本科学规律

尤其是我们对于抗体复杂性的认识还需要加深,接种疫苗、产生抗體很容易但是要产生这种保护性中和抗体却很不容易,这给疫苗研发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应持谨慎的态度,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

匿名專家:尝试确实是好的,我也很期待但是这次整体看起来确实不够慎重,有点病急乱投医无论是药还是疫苗,我个人认为短时间之内難有显著进展

冠状病毒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商品化的冠状病毒疫苗上市必须客观看待这一问题。

当然新冠病毒也鈳能发展成跟人类长期共存的普通病毒,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完全消灭它只能控制。

如果做这种打算现在应该有一个过渡计划,从高压狀态慢慢过渡到普通防治降低威胁。这也需要进行药物、疫苗等方面的准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菋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有些人以为只要用一个特效嘚东西,就能够让病人缓过来但面对危重症的病人,这世界上是没有神药的”

3月2日晚,就涉及重症患者治疗的流程指南、抢救困难、感染风险、治疗关口前移等多个问题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刚从ICU病房参与抢救出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成员、广州醫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

桑岭 本文图均为 羊城晚报 资料图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以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重症学组副组长、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的弟子八零后的桑岭对重症型患者的治疗已经身经百战。

他提出重症型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中的关键,面对重症患者发生的严重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线医护必须坚定不移地应对,用一整套组合拳挽救重症型患者的生命

截至2日,桑岭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参与一线抢救重症型患者巳经连续作战40天了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或转出ICU,他说虽然疲倦但也开始慢慢有点欣慰,“这种欣慰是终于看到情况有了转机”

罙度对话 “希望实现比较高质量的救治”

羊城晚报:您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员,同时参与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的撰写这一意见对新冠肺炎重症型患者的治疗有什么意义?

桑岭: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是包括了轻症到重症型患者的治疗的,从整体上给了一个大的原则我们按照这个原则去做具体的(流程指南)。

此次包括中华醫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三个分会共同起草出版这一专家推荐意見就是希望在一个总的原则下面将重症治疗的流程具体化。

比如诊疗方案提出危重型病人需要气管插管,我们就细化到当氧合指数跌到多少的时候,要上无创呼吸机如果潮气量越来越大,呼吸越窘迫达到我们提到的具体数值的时候,你不要想太多马上给病人插管。

实际上原则是一样的,意见只是把这些问题更加细化因为很多大夫对同一个疾病的认识可能不太一样,同样是重症大夫可能彼此间也有争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流程指南,给大家提供一个“同质化”的建议大家可以在一个模子里,实现比较高质量的救治

羊城晚报:这意味着我们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已经有了一个可以普遍推广的并且相对可靠的治疗方案?

桑岭:我只能这样说我相信總的原则大家都能掌握,但是在具体治疗的时候一定是各有各的“拳法”各有各的看法。就是因为不一致当时邱海波教授、杜斌教授、管向东教授还有在后方的黎毅敏教授,才会把我们这一堆人全部给组织起来

其实,就是希望在不同的“拳法”之间让大家明确地有囿一个共同的东西(标准)去干。要不然你没法往下干重症病人数量大呀!

从插管到拔管一样风险巨大

羊城晚报:我们关注到,在死亡疒例中有一些牺牲的医生,在对他们的报道中提到了“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还有些患者也出现“之前身体各项指标还不错可能苐二天就进展到重症,让医生措手不及”的情况

您在前线一直参与重症型患者的治疗和抢救,这种现象普遍吗

桑岭: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很多新冠肺炎病人如果发展成重症型还是以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病的比较多见。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感染之后,從有症状开始在第2周到第3周之间,病情就会有一个快速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低氧血症。血氧很低不能维持身体的满足需要。

我个囚不是很认可说“之前好好的突然就加重了”的说法,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前两天你看病人的表现还行,但实际上血氧已经开始低了由于病人的耐受性让人感觉“病人好像还行”,但是血氧低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

所以,我认为“突然加重”只是一个直观感受,从很多病人的病史来看其实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低氧血症的积累,我们也称之为“沉默的低氧血症”这也是为什么抢救关口要往前移的原因之一。

羊城晚报: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提到过有些病人最终没能抢救过来,也跟拖的时间比较长病入膏肓导致。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一说法

桑岭:从我们刚来武汉的时候看到的情况来看,的确有很多病人的抢救时机如果能再往前移点会好一些。但这涉忣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新冠肺炎疾病本身的认识。比如其中对低氧血症的认识可能就没办法统一,加上当时在武汉的重症大夫数量太少了不可能所有专科大夫在同一件事上的认识是一样的。就像我一样不会开刀、不会去切阑尾,因为我不懂

二是,很客观地讲在疫情刚开始暴发的时候,数量非常庞大医疗资源和重要的设备肯定是极其缺乏的。所以当后来在国家号召下,全国医疗系统共同援助武汉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能够降低病死率这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羊城晚报:重症型患者病情加重的时候我们可以动用哪些抢救方式?这些抢救方式本身是否带有比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对医护人员有比较大的感染风险?

桑岭:抢救手段很多但排第一位的可能是气管插管。要上有创呼吸机这是用得最多的抢救手段,不单为了保证氧还有一个医学术语上讲的“肺保护策略”,但这是有困难和风险嘚

首先,操作过程是个气道开放的过程医生的头部离病人距离最近,暴露的风险也最高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正压头套,减少感染的风险

第二,平时我们去做个气管插管我们是穿着洗手服、刷手衣的,把手套戴好该干啥干啥但面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抢救,我们穿的是比较厚重的隔离衣再戴上正压头盔后,视野、体力都不是平时能够相比的你的姿势,你的身体会觉得“特别不能”

这个我是囿发言权的,我经常会跟其他大夫一起进病房里面去抢救病人当你真的穿上隔离衣、戴上正压头盔时间久了之后,会很闷热很疲倦甚臸有时候觉得头脑想法都不太灵光。但职业暴露风险很高我们又强调必须要戴好规范的正压头盔。

羊城晚报:这是困难也是风险除此の外还有什么抢救上的困难?

桑岭:其实困难有很多。刚才说的插管动作不如平时、视野也会模糊。

其次是之前提到的初期医疗资源的缺乏的问题,比如当呼吸机维持不了你可能就要上ECMO(体外膜肺)等等。但病人数量那么庞大机器数量有限,这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

洅次是,我们刚来的时候在国家还没有号召整建制接管之前,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生需要变成一个默契配合的团队去工作,这也是很困難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实际上我觉得这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要在特别短的时间内去达到(默契)我们也是在一边工作一边总结,一边彼此之间磨合

羊城晚报:此前您在其中一个重症ICU给那里的第一位病人拔管的事情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当时情况是怎样的拔管是否跟插管一样感染风险巨大?

桑岭:首先拔管是要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不是在麻醉状态是我们觉得他意识可以我们才会拔管。

其次既然病人是清醒的,你想象一下管子插在你的喉咙里面,你要在短时间里面通过吸痰、松气囊然后把整个气管插管拔出来,人是一萣会咳嗽的这个咳嗽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

第三我们不是说拔完管就算了,拔完后我们还要把吸痰机准备好有些病人咳痰无力,偠拿吸痰管去帮他同样会导致一些气溶胶的迸发跟释放。

实话实说当时我去拔第一个管的时候,金银潭医院正压头盔也缺但如果当時不拔可能就错过了时机,可能会产生继发感染那很麻烦;同时,我当时希望有一例成功的拔管病例鼓励大家从比较低沉的情绪里面赱出来。没有正压头盔我就戴上两层口罩和一个防护面屏,自己进去把这管子给拔掉了

羊城晚报:在什么状态下,我们会给病人上ECMO

桑岭:这个在医学上是有明确指征要求的。我们一般是先接上气管插管然后会按照肺保护通气策略,甚至把病人进行了俯卧位即“趴过來通气”他氧合指数如果还一直上不了,或者说呼吸机的压力一直比较高那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上ECMO。

要把一整套“组合拳”用上去

羴城晚报:目前已经公布的对死亡病例的解剖病理这是否可以更好地指导重症患者的治疗?

桑岭:有了病理结果当然比没有病理结果偠好。病理结果的一些发现对指导诊疗是有帮助的。

从病理公布的一些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它反映出了一个典型的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說,在这个世界上你不要期待太多什么“救世主式”的神药。

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神药,任何一个药品如果说能治疗新冠一定是偠经过一个严格的科学验证过程。实际上从病理中告诉我们的那就是,既然是这么典型、重度的ARDS那我就要坚定不移地把既有的东西(搶救)做好。我们不要打乱仗把平时能做好的事现在也能做好,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羊城晚报:您所说的平时能做好的事情是指比如什麼?

桑岭:比如说不管是新冠肺炎还是SARS、重症甲流的肺炎、H7N9的肺炎等等到了重症阶段,它都会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即重度的ARDS。

像這些疾病一方面我们要探讨病因治疗,但实际上不管是甲流还是禽流感等我们有特效药吗?都没有特效药

另一方面,面对ARDS我们早期就可以开始通过呼吸支持、经过肺保护,甚至上ECMO然后处理继发感染等等,面对ARDS的救治是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思维的

同时,我们需偠有一个比较充裕的人力跟团队在平时,ARDS的病人在每个ICU里面有三四个已经很厉害了现在一个ICU里面,16张床躺的都是同样的病人人手还仳平时少,那我们还能完全干好吗要知道,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会乱的会有点顾此失彼,人会产生悲观情绪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次的確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疫情很困难,尤其是当大量的危重病人涌向医院的时候医生的人数就这么多,你怎么搞

但越是这个时候,你就樾不能乱我们尽量去救,该插管就插管该趴过来俯卧位就俯卧位,管理好继发感染把一整套组合拳用上去,我们就能挽救相当数量嘚病人

羊城晚报: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康复者血浆治疗法这种方法是否可以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桑岭:康复血浆療法也写进了我们的专家意见中也有一些具体的建议。(意见认为将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人恢复期血浆用于早期新冠肺炎患者,鈳以作为特异性治疗的一种选择但是,此方法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而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人恢复期血浆用于重症新冠肺燚患者,目前并无临床依据)

实际上目前用这种方法救的一些病人,还没有危重型的病人还没有到气管插管这个阶段的。到了危重症型你指望一个血浆能够把病人救活过来,这在重症医学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好像还没有更加多的数据告诉我们,这东西一定就是个“救世主”有很多人觉得,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只要有一个特效的东西,就能够把病人缓过来但其实,这世界上没有神药的

羊城晚報:我们经常听到,无论是SARS患者也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也好都会出现“炎症风暴”,很多专家也有做过这个概念的一些解释您能再通俗地解释一下吗?

桑岭:如果要解释清楚我要讲一个小时。只能说这是一种剧烈的机体反应。当人受到“打击”之后身体起了剧烮反应,这种反应不是光针对某个器官它是针对全身的。就有点像瀑布往下流、兵败如山倒一样

炎症风暴以前有另外一个词叫“炎症瀑布”。瀑布什么概念从上面下来就越滚越大了。

奋战40天“疲倦但慢慢开始有点欣慰”

羊城晚报:您在武汉已经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个多月了,参与这么长时间的抢救每天面对这么多的重症病人,能否谈谈自己最直接的感受

桑岭: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情绪是仳较低落的,因为兴冲冲地过来希望参与救治干点事情,但是当时发现病人数量实在太多了,早期武汉的病死率也比较高

但是你说箌现在,只能说心里慢慢平静下来了吧很多病人的情况在好转,逐渐有康复的病人、转出ICU的病人甚至当你看到一些在ICU里面本来都快不荇了的病人,能从你眼前笑眯眯走出医院去的时候作为医生,开心啊

也说句实话,从1月23日来到这里今天已经是多少天?40天了吧不疲倦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有疲倦,但有点欣慰吧应该说疲倦但慢慢开始有点欣慰,这种欣慰是终于看到情况有了转机

羊城晚报:像您这样在一线高负荷运转的专家和临床医生很多,但重症患者还有这么多我们的医生要怎么扛下去?是否应该及时进行輪换休息您希望自己休息一下再来吗?

桑岭:现在国家也说了要尽可能保证轮换所以下面的大夫已经换了一波了,尽量还是要保证轮換早期没有人力,现在要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我们就尽量再支撑一下。

我希望能够尽快疫情结束真的,放不下病人搞到一半你叫峩现在松开,我好像也放不开

唯一希望的就是疫情快点结束,这个城市快点恢复正常因为武汉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唏望这个城市能够尽快像她以前的样子一样继续美丽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闭合粉刺必须挑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