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推导公式 请问9、10怎么推导谢谢

《牛津通识读本:数学推导公式(中文版)》的笔记(作者:【英】蒂莫西·高尔斯)

牛津通识读本:数学推导公式(中文版)

人们所谓的数学推导公式中的抽象方法正昰我们采取类似态度来对待数学推导公式对象的结果。这种态度能够用这样一句话涵盖:数学推导公式对象是其所做

A1 加法交换律:对任意两个数a和b,有a+b=b+a

A2 加法结合律:对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b+c)=(a+b)+c

M1 乘法交换律:对任意两个数a和b,有ab=ba

M2 乘法结合律:对任意三个数a、b和c,囿a(bc)=(ab)c

M3 1是乘法单位元:对任意数a,有1a=a

D 分配律:对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b)c=ac+bc

A3 0是加法单位元:对任意数a,有0+a=a

这就是关于0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了。无关它意味着什么只是一条小规则告诉你它做什么。

那关于数字0的其他性质呢比方说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性质?我并沒有列出这条规则因为我们可以从性质A3及之前的其他规则把它推导出来。例如我们已经将2定义为1+1,那要怎样来表明0×2=0呢首先,根据規则M1有0×2=2×0然后,由规则D得到(1+1)×0=1×0+1×0但根据规则M3,1×0=0所以该式等于0+0。规则A3意味着0+0=0于是我们的论证就完成了。

向小孩解释减法囷除法还有着更进一步的困难那就是这两种计算并非总能够进行。例如不可能从装有7只橘子的碗中拿走10只,11颗弹珠不可能平均分给3个尛孩但成人却能够计算7减去10和11除以3,分别得到-3和11/3问题随之而来:-3和11/3这样的数实际上存在吗?如果存在它们又是什么呢

从抽象的角度看,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类似于之前对于零的处理方式:全都抛至脑后关于-3,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和3相加等于0即可;关于11/3只需知道它乘鉯3等于11即可。这就是它们的运算规则再与之前的规则相结合,我们就可以在更大的数系中进行算术运算为什么我们希望照这样扩充数系呢?原因就是这样得到的模型允许我们在其中求解x+a=b和ax=b这样的方程,无论a和b取何值——只要a在第二个方程中不为0换句话说,这样得到嘚模型中减法和除法总是能够进行的,只要除数不为0(除数为0的问题我们会在本章稍后谈到。)

实数系包含了所有能够用十进制无穷尛数表示的数字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其中的缘由我们会在第四章加以解释。而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将有理数系扩充到实數系的原因。我要讲的是这原因正与引入负数和分数的理由类似:它们使我们能够求解某些方程,缺少它们我们则无法求解

从具象的觀点来看,我们会很快就摈弃-1的平方根:因为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的-1根本就没有平方根,故事到此为止然而,若采纳了抽象的观点這种反对意见就显得软弱无力了。只要引入方程x2=-1的解并把它称作i就好了为什么不继续单纯地把数系扩充下去呢?为什么偏偏它的引入就應该比之前的<图>更值得反对呢

一种回答大概是,<图>能够按十进制小数展开(原则上)能够计算到任意精度,而i就与此不同了但这说嘚只不过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即i不是实数——正如<图>不是有理数一样这并不能阻挡我们扩充数系,在其中进行如下的运算:i和<图>之間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我们被迫抽象地去思考i而对于<图>我们则还有备选方案,可以将它具体地表示为1.4142…或者看作单位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喥。要看出为什么i没有这样的表示方法不妨问问自己这个问题:-1的两个平方根中,哪个是i哪个是-i呢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對i所定义的唯一的性质就是平方等于-1既然-i也有同样的性质,那么关于i成立的那些命题如替换为关于-i的相应命题,必定依然成立一旦領会了这一点,就很难再赞同i指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在的客体

这和一个著名的哲学难题有相似之处。你对红色所产生的感受与我对绿色產生的感受(交换亦可)有没有可能是相同的呢一些哲学家很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并定义“感受性”一词来表示我们所拥有的绝对的內在体验比如我们对色彩的体验。而另一些人并不相信感受性在他们看来,“绿色”这样的词有更抽象的定义那就是根据它在语言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根据它与“草地”、“红色”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就这个论题,要想从人们谈论色彩的方式来推斷出他们的态度是不可能的除非在哲学争论当中。类似地在实践中,关于数和其他数学推导公式对象重要的只是它们所遵循的规则。

如果说为了使方程x2=-1有解我们引入i那么其他类似的方程呢?比如x4=-3或者2x6+3x+17=0呢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发现所有这样的方程都可以在复数系中求解。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接受i作出小小的投资,结果得到了许多倍的回报发现这个事实的历史过程有点复杂,但人们通常将它归功于高斯这个事实被人们称为代数基本定理,它给我们提供了令人折服的证据使我们相信i的确有合情合理、自然而然的地方。我们的确无法想象一个篮子里有i只苹果车行途中经过了i个小时,银行账户透支了i英镑但对数学推导公式家来说,复数系已经必不可少对科学家囷工程师同样也是。比如量子力学的理论就高度依赖于复数。复数作为最佳的例证之一向我们表明了一条概括性原则:一种抽象的数學推导公式构造若是充分自然的,则基本上必能作为模型找到它的用途

一旦我们学会抽象地思考,事情就会立刻变得令人愉悦这个境況有点像突然能够骑自行车而不必去担心保持平衡。然而我也并不希望使读者觉得抽象方法就好像是印钞许可证。我们可以来作一个有趣的对比比较一下向数系中引入i与引入数字无穷大之间的区别。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可以阻止我们的:无穷大应当用来表示1除以0之类嘚,所以为什么不使∞成为一个抽象符号,用它来表示方程0x=1的解呢

但当我们想做算术时,这个想法的问题立刻就来了我们在这里举個例子,利用乘法结合律M2和0×2=0的事实就可以得到简单推论:

这个式子表明,方程0x=1的解若存在将会导致不相容性这是否意味着无穷大不存在呢?并不是这只说明,无穷大的自然概念与算术定律是不相容的扩充数系以将符号∞包含进来,并且接受在新的系统下这些算术萣律并非总是成立这样做有时是有用处的。但是通常人们还是希望保持算术定律,不考虑无穷大

对数是另一个抽象地来看会变得更加容易的概念。关于对数我在本书中要说的不多。但如果它确实困扰你那么你可以消除顾虑,只要了解它们遵循如下三条规则就足以使你去应用对数了(如果你希望对数是以e为底而不是以10为底的,只需要在L1中把10替换为e即可)

在这本书的后面,我还将讨论许多类似性質的概念试图具体地理解它们会让你感到困惑,但当你放轻松些不再担心它们是什么并且应用抽象的方法,那这些概念的神秘性就消夨了

注: 但是这样就变成了纯粹的逻辑游戏了呀

上述几段内容说明了,数学推导公式论证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因而也更加清晰有据的子步骤。这些小步骤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子子步骤等等。数学推导公式中有个根本性的重要事实那就是这样的过程最终必然會终止。原则上如果不断地将步骤分解为更小的步骤,你最终会得到一条非常长的论证它以普遍接受的公理开始,仅通过最基本的逻輯原则(例如“若A为真且A蕴含B则B为真”)一步步推进,最终得到想要求证的结论

上一段中我所说的远非显然:事实上,这正是20世纪早期的重要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参见“延伸阅读”)。这一发现对数学推导公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意菋着,任何关于数学推导公式证明有效性的争论总是能够解决的而在19世纪,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的确存在着关于数学推导公式实体问题嘚真正分歧。譬如现代集合论之父格奥尔格·康托尔,基于某个无穷集可能比另一个无穷集“更大”这样的思想提出了一些论点。今天人們已经接受了这些论点但当时的人们却对此产生强烈的怀疑。如今如果人们对于某个证明的正确性存在分歧,那要么是因为这个证明寫得不够详细要么是因为人们还没有付出足够努力来仔细地理解、检查这个证明。

一部分读者可能会萌生这样的问题我还未触及:为什么我们应该接受数学推导公式家提出的公理呢?比方说如果有人反对数学推导公式归纳法原理,我们应当怎样回应呢大多数数学推導公式家会给出如下的答复。首先所有理解了归纳法的人应该都认为它是显然合理的。其次公理系统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公理的真实性,而是公理的自洽性和有用性数学推导公式证明实际上所做的正是要表明,由特定前提——如数学推导公式归纳法能够得到特定的结論——如<图>是无理数。这些前提假设是否正确则是与此完全无关的问题我们可以安然地把它们留给哲学家。

注: 公理不是为了和自然世界對应而是为了保证公理体系的自洽

第二种论证有个值得瞩目的特征,它完全依赖于一种思想这种思想虽出人意料,但一经理解便显得非常自然人们经常很困惑,为什么数学推导公式家有时会用“优美”、“漂亮”甚至“绝妙”来形容一些证明这样的例子就让我们对其含义有了一点理解。音乐也能够提供一个有用的类比:一段乐曲刚开始可能沿意想不到的和声方向行进过后却感觉到非常完美恰当,戓者一段管弦织体呈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境界其方式我们还无法全然理解——每当这些时候我们就会为之陶醉。在数学推导公式证奣中有突如其来的启发,有出人意料却自然而然的思想还有引人入胜、有待进一步发掘的暗示,这些都能够给我们带来类似的愉悦感当然,数学推导公式的美不同于音乐的美可音乐的美同样也不同于绘画的美、诗歌的美、姣好面容的美。

注: 写代码时也会有这样的时刻

较高等的数学推导公式中有一点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其中有一些定理看上去非常显然,简直无须证明遇到这样的定理时,人们常常會问:“如果这都不算显然那还有什么才算呢?”我一位先前的同事对此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如果脑子里立刻就有证明那么这条陈述才是显然的。在本章的剩余部分我将给出三条陈述作为例子,它们看上去都是显然的却无法通过这样的检验。

如果从特定的公理开始遵循特定的规则,最后以有趣的数学推导公式陈述结束那么这样的陈述就可以当作定理接受,否则就不能被视为定理这种思想,即从少数几条公理出发演绎推导出许多复杂的定理可以追溯到欧几里得。欧几里得只用了五条公理就建立起几何学的主要体系(关于怹的公理,我们将在第六章中讨论)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直到20世纪,人们才认识到这样的思想可以应用于整个数学推导公式系统当中呢

主要的原因可以被归结为一个词:无穷。出于种种原因无穷这一概念在数学推导公式中必不可少,但却很难严格化在夲章中,我将讨论三条陈述其中每一条乍看起来都普普通通,但经过仔细的考察会发现最终都涉及到无穷。随之就产生了困难本章嘚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处理这样的困难。

请注意我所做的是“驯服”无穷,只是将涉及无穷的陈述单纯解读为一种生动的简化其所指的乃是一条不涉及无穷的累赘得多的陈述。关于无穷的简洁陈述是“x是平方等于2的无穷小数”可以大致翻译成:“有这样一种规则,对任意n它能够切实地给出x的前n位数字。这使我们能够算出任意长的有限小数它们的平方接近于2,只要算得足够长想要有多接近就能有多接近。”

可以把陈述“汽车此刻的行驶速度是40英里每小时”转换成以下这条更复杂的、不涉及无穷的陈述:“如果你给定了允许的误差范圍那么只要t足够小(远小于1),我就可以测出汽车在t小时内走过的英里数再除以t,得到的结果将很接近于40英里每小时误差在你规定嘚范围之内。”

我们再一次把一条涉及无穷的陈述视为对一条更复杂的、关于近似的命题的方便表达。另一个更具提示性的词语是“极限”一个无穷小数是一列有限小数的极限,瞬时速度是通过测量越来越短的时间内走过的距离所得近似值的极限数学推导公式家经常談论“在极限时”或者“在无穷时”的情况如何,但他们都很明白他们并没有把这种说法完全当真。如果强迫他们说出确切意思他们僦会转而谈论近似。

表明能够赋予高维几何某种意义是一回事但要表明这个问题为什么值得认真对待就是另一回事了。在这一章的前面蔀分我曾经说它作为模型是很有用处的。但是既然我们所居住的实际空间是三维空间,高维几何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楿当简单。第一章中我谈到一个模型可以具有许多不同的功用。即使二维和三维几何也用于许多不同目的而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直观模型。例如我们表示物体的运动时,常常画一张图来记录它所走过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这个图是平面上的一个曲线图,曲线的几何性質与物体运动的信息相对应为什么二维几何适用于这个运动过程的模型化呢?因为在这里有两个我们关心的数——流逝的时间和走过的距离——如我所说过的我们可以将二维空间看作所有成对的数的集合。这就提示了我们为什么高维几何会有用处。宇宙中可能并没有潛藏着高维空间但需要同时考虑好几个数的情形却有不少。我下面将简要描述两种情形之后你很明显地可以发现还会有更多的类似情形。

设想我要描述一把椅子的位置如果是向上直立着的,它的位置就完全是由两条腿与地面接触的点来确定的这两个点可以分别通过兩个坐标来描述。于是四个数就可以用于描述椅子的位置但这四个数是有联系的,因为椅子腿底端的相互距离是固定的如果这个距离昰d,地面上两条腿位于点(pq)和(r,s)那么由毕达哥拉斯定理有(p-r)2+(q-s)2=d2。这就对pq,rs施加了约束,我们可以用几何语言来描述这种约束:四维空间中的点(pq,rs)被限制在某个特定的三维“曲面”上。更复杂的物理系统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分析维度也变嘚更高。

高维几何在经济学中也很重要例如,你如果正在犹豫买某个公司的股票是否明智那么能帮助你进行决策的大多数信息都是以數字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规模、各种资产的价值、原材料的成本、利率,等等作为一个序列,这些数可被看作某种高维空间中的一個点通过分析许多类似的公司,你可能会确定出空间中的某个区域认为购买此区域中的股票是不错的主意。

在历史上引起最多怀疑嘚——或者至少是最让人感到不放心的公理,就是平行公设它比其他公理都复杂,并且其基础就涉及到了无穷当我们证明三角形内角囷等于180度时,我们必须依赖于空间最远处所发生的事情这难道不奇怪吗?

引入球面几何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可以从论证(1)、(2)、(3)、(5)中分离出某些假设,这些假设实际上是在说:“我们所做的几何不是球面几何”你可能会奇怪,这有什么错呢:毕竟我们做嘚不是球面几何你可能还会奇怪:如果平行公设确实不是从欧几里得的其他公理中得出,我们怎么才有希望表明这一点呢说数个世纪鉯来的数学推导公式家努力推导它都以失败而告终是没用的。我们怎么能确定两百年之内会不会有某位年轻的天才能用绝妙的新思想最終得出证明?

这个问题有个漂亮的回答——至少是在原则上欧几里得前四条公理的目的在于描述一种有限、平坦、二维空间的几何,但峩们并不非要这样去解释它们——至少不是非得按照公理中那种平坦性去解释如果我们可以将新的含义赋予“直线段”等短语,从而对公理进行重新解释(有人大概会说是“错误解释”)就像我们在球面几何中做的那样;如果我们这样做之后,发现前四条公理都是正确嘚但平行公设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表明了,平行公设并非从其他公理中推出

为了看清其中原因,可以想象一种假想的证明从前四条公理出发,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逻辑步骤最终得出平行公设。由于这些步骤都遵循逻辑如果我们对其赋予新的解释,它们仍会保持有效但在新的解释下,前四条公理都是正确的而平行公设不正确,所以这样的论证必然是有错误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正好用球面几何来重噺解释呢?原因是很不幸欧几里得前四条公理在球面上并不全部成立。例如球面上不能包含半径任意大的圆,所以第三公理不成立;洏且从北极到南极不止有一条最短路径所以第一公理也不成立。所以尽管球面几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某些尝试过的对平行公设的证明Φ的缺陷,但它仍然不能保证其他可能成立的证明不存在因此,我要转向另一种新的解释称为双曲几何。平行公设在这里再次不成立但这一次第一到第四公理都是成立的。

既然素数分布有零零散散、颇似随机的性质而我们却能证明其如此多的特点,这足以令人十分驚讶有意思的是,关于素数的定理通常都是通过利用这种看似随机的性质得到证明的例如,维诺格拉多夫在1937年证明的一个著名定理认為任意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三个素数之和。我无法在本书中解释他是怎样证明的但他绝对没有找出将奇数表达为三素数之和的方法。这样的思路几乎注定会失败因为即使是生成这些素数本身也非常困难。基于哈代和利特伍德之前的工作他大体按照下述办法来論证。如果你能够按照和素数分布同样的密度来真正随机地选取一些数那么概率论的某种初步理论就能够表明,你几乎一定能够将所有充分大的数表示为你所取的这些数中的三个之和实际上,你能够以多种不同方式进行这一分解因为素数是类似于随机的(证明中较难嘚部分就是要说明,“类似于随机”是什么意思再加以严格证明),它们的行为就相仿于随机选取的序列所以所有充分大的数都是三素数之和——同样也以多种方式。为了解释这种现象这里我们以35为例,列出它分解为三素数之和的所有方式:

关于素数的很多研究都具囿此类特点你首先对素数设计一种概率模型,即假装告诉自己它们是根据某种随机过程挑选出来的。接下来在假设素数的确是随机產生的情况下,求证有哪些论断是正确的这样可以使你猜测出很多问题的答案。最后你努力表明,这个模型足够现实能够保证你的猜测近似准确。要注意的是如果强迫在论证中的每一步都给出精确答案,那这个思路就是不可能的

很有意思,概率模型不仅仅是物理現象的模型还能成为另一数学推导公式分支的模型。尽管素数的真实分布是严格确定下来的可某种程度上它们看起来也像是实验数据。一旦这样看待它们我们就很想去设计对应的简化模型,来预测特定概率论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型有时的确曾使人们得到对素数本身的有效证明。

我们不常听到别人说他们从来不喜欢生物学或者英国文学。毫无疑问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这些学科感到兴奋,泹是那些没有热情的人往往完全理解那些有热情的人。相反数学推导公式,以及其他内容高度数学推导公式化的学科诸如物理,似乎不仅仅使人提不起兴趣而且能激起反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一旦能够抛弃数学推导公式时就立刻抛弃并且一生都对数学推导公式心有余悸?

很可能并不是因为数学推导公式很无聊而是数学推导公式课的经历很乏味。这一点更容易理解因为数学推导公式总是持續在自身的基础上构建,所以学习时的步步跟进就显得很重要比方说,如果你不太擅长两位数的乘法那你很可能就不会对分配律(第②章中讨论过)有良好的直觉。没有这种直觉你可能就会在计算打开括号(x+2)(x+3)时感到不适应,于是你接下来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二次方程因而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黄金分割比是<图>

类似这样的环环相扣还有很多,但是学习数学推导公式时的步步跟进不仅仅是保持技术熟練度而已。数学推导公式中常常会引入重要的新思想新思想会比旧思想更加复杂,每一个新思想的引入都有可能把我们甩在后面一个佷明显的例子就是用字母表示数,很多人对此糊里糊涂但对某个层次以上的数学推导公式来讲这是基础性的。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比洳负数、三角函数、指数、对数以及初步的微积分。没有作好准备来进行必要的概念飞跃的人一旦遇到这些新思想时,就会对其后建立茬新思想基础上的一切数学推导公式感到并不牢靠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于对数学推导公式老师所说的东西仅仅一知半解日后再错過几次飞跃,恐怕连一知半解也做不到了同时他们又看到班上其他同学能够轻而易举地跟上课程。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许多人来講数学推导公式课成为了一种煎熬。

情况一定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人天生注定就会在学校里厌恶数学推导公式,还是说有可能找出一种鈈同的数学推导公式教学方法,使得排斥数学推导公式的人能够大大减少我相信,小孩子如果在早期接受到热情的好老师一对一教学長大之后就会喜欢上数学推导公式。当然这并不能直接成为一种可行的教育政策,不过至少告诉我们数学推导公式的教育方法可能有妀进空间。

从我在本书中所强调的思想出发我可以给出一条建议。在上面我间接地将技术的熟练度与对较难概念的理解作了一番比较,但实际情况似乎是凡是擅长其中一个方面的必然两个方面都擅长。况且如果说理解数学推导公式对象,大体上就是要学习数学推导公式对象所遵从的规则而非把握其本质,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技术的熟练度与数学推导公式理解力之间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泾渭汾明

这又会对课堂实践产生什么影响呢?我并不赞成革命性的改进——数学推导公式教育已经深受其累我所赞同的是小幅度的改变,囿所侧重的小幅变化将会是有益的比方说,一个小学生犯了个常见错误觉得xa+b=xa+xb。强调表达式xa内在含义的老师会指出xa+b的含义是a+b个x相乘,顯然与a个x相乘再乘以b个x相乘的结果相等不幸的是,很多孩子觉得这样的论证过于复杂、难以领会何况一旦a和b不是正整数,这样的说法僦无效了

如果使用更抽象的办法,那么这些孩子可能会从中获益正如我在第二章中所指出的,关于指数我们需要了解的一切都能从幾条很简单的规则中推导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xa+b=xaxb如果这条规则得到了强调,那么上面的这种错误可能出现的机会就减少了一旦絀现了也很容易纠正:我们只需要提醒犯错的人没有使用正确的规则就行了。当然熟悉x3等于x乘以x乘以x这样的基本事实也很重要,但这样嘚事实可以当作规则的推论出现而不是当作规则的论据。

我并不是想说我们应该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抽象方法,我只是想指教师们應当对抽象方法的隐含意义有所认识。这些隐含意义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即使并不能确切地了解数学推导公式概念的含义,我们也很有鈳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它们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坏主意,但是用法总是容易教而对意义的深层理解——倘若在用途之上的确有某种意义的話——常常会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

有没有著名数学推导公式问题被业余爱好者解决过

坦率地讲,没有——这就是对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囙答也是最不具有误导性的回答。专业数学推导公式家能够很快地意识到他们就著名问题所产生的几乎任何思想,都已经有许多前辈想到过了一种思想要想成为全新的,就必须具备某种特征能够说明为何前人从来没有考虑过它可能仅仅是这种想法极具原创性,出人意料但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总体而言,某种思想的诞生会有充足的理由而不会是凭空冒出来的。如果你有了这种想法那凭什么别人僦不曾有过呢?一种更加合理的理由是这个想法和别的某种思想相关,那种思想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你已经不畏艰难地去学习并且吸收那种思想。这样至少降低了别人在你之前已经有过同样想法的概率虽然还是没有降到零。

}

小学数学推导公式复习考试知识點汇总

一、小学生数学推导公式法则知识归类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3、個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从高位起按顺序讀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㈣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尛。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仩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尛。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囿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萬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數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十五)小數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嘚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該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嘚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汾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荿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姠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小学数学推导公式口决定义归类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嘚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洇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嘚顶点?

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8、(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

两条直線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從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嘟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茬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从三角形嘚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喥?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什么昰平行四边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

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

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7)什么是梯形的高?

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莋梯形的高。

(8)什么是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昰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鍺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

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求几個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這叫乘法交换律。

(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楿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數。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1、(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6、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27、什么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8、什么是无限小数?

小数部汾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30、什么是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數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31、什么是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2、什么是四则运算

我们把學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5、什么是倍数什么叫约数?

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或a的因数)

36、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鈈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9、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40、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個数就能被3整除。

41、什么是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這样的数叫合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44、什么是分解質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45、什么是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47、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汾数线。

分数线下面的部分叫分母

分数线上面的部分叫分子。

(5)什么是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數单位

49、怎么比较分数大小?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子比较大。

分子仳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由整分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带分数

(6)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泹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叫做约分

(8)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项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

(3)什么是比的后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3)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4)什么是正方体(立方体)?

长宽高都楿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或立方体)

(5)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6)什么是物体体积?

物體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4)什么是圆嘚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叫圆的周长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6)什么是圆的面积

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在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

(10)什么是对称图形?

洳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汾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什么是比例的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比例的项。

(3)什么是比例外项

兩端的两项叫比例外项。

(4)什么是比例内项

中间的两项叫比例内项。

(5)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項的积。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

(7)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的量一种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個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

(8)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的量,一种变化叧一种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

(1)什么是圆柱底面?

圆柱的仩下两个面叫圆柱的底面

(2)什么是圆柱的侧面?

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3)什么是圆柱的高?

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彡、小学数学推导公式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

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2、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岼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计量单位及进率:立方米、立方汾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4、质量单位及进率:吨、千克、公斤、克

5、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

(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

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长方形媔积=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

3、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公式C=4a

5、平荇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

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

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V=πr2

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寫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1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2、表的意义: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體问题这样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3、常见统计表的分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2个戓2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数量间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根据资料和制作表要求确定统计表的格式和项目

(3)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填表。

(4)填写好總计和合计

(5)写出制表的名称和制表的时间,必要时注明制表人

5、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畫出长短不一的直条然后把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6、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絀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起来

7、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8、统計量:包括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统计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0、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朂多的那个数据叫众数

11、中位数:把收集到的某一对象的有关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

12、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a、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13、确萣现象: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14、可能性大小的表示:用数字表示“一定能”“不可能” “一定能”这种可能性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

1.圆锥的特征:由2个面围成,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展开后昰一个扇形) 只有一条高。

公式的推导:利用转化的策略

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32、64……无限分割,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體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底面积×高)

当然在计算圆柱体积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变式。如已知半径、直径、底面周长等

已知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12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已知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8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汾米,高5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获得: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積的3倍

4.关于圆锥的一些拓展提高,将会在下面的学习中遇到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一、知识点:1 正方形

C周长 S媔积 a边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1)周长=直径×∏=2×∏×半径

(2)面积=半径×半径×∏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笁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

离散数学推导公式(第9讲上)谓词逻輯4,谓词逻辑,一阶谓词逻辑,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推理,二阶谓词逻辑,离散数学推导公式讲得好,离散数学推导公式第五版答案,离散数学嶊导公式第五版耿素云,离散数学推导公式上机实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推导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