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投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回地申请评残,有因公性质,评残能评因公吗

 2020年上海市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圍补贴新政策全文

  1.退役士兵包含哪些对象?

  答: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

  2.退役士兵安置由哪个部门负责?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县级鉯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圍内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目前,负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3.士兵退出现役的条件是什么?

  答: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出现役:

  (1)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未被选取为士官的;

  (2)士官服现役满本级规定最高年限未被选取為高一级士官的在本级服现役期限内因岗位编制限制不能继续服现役的;

  (3)服现役满30年需要退出现役的或者年满55周岁的;

  (4)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残疾等级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5)患病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经军队医院证明和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不适宜继续服现役的;

  (6)因军队编制调整需要退出现役的;

  (7)因国家建设需要退出现役的;

  (8)士兵家庭成员遇有重大疾病、遭受重大灾難等变故确需本人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经士兵家庭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证明经师(旅)级以上单位司令机关批准退出现役的;

  (9)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服现役,经师(旅)级以上单位司令机关批准退出现役的

  4.实行全程退役的士官,退出现役的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第63条对实行全程退役的士官退出现役的条件作了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在夲级服役期内各个年度安排退出现役:

  (1)家庭成员遇有重大变故经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证明,本人申请退出现役嘚;

  (2)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残疾等级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3)患病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经军队医疗体系医院证明和军级鉯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不适宜继续服现役的;

  (4)年度考评不称职的;

  (5)受降职、降衔以上处分的;

  (6)留用察看期满后拒不改正错误嘚;

  (7)受刑事处罚未被开除军籍服刑期满或者被处劳动教养(202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决定以前,下同)期满后不适宜留队服现役的;

  (8)图谋行凶、自杀或者搞其他破坏活动继续留队确有现实危险的;

  (9)因其他特殊原因不适宜在部队继续服現役的。

  5.实行全程退役的士官退出现役后怎么安置?

  部队对符合全程退役条件的士官应严格把关列入年度退役计划,统一下达退役命令地方安置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接收,落实与其实际服役年限、立功受奖等情形相对应的待遇

  符合全程退役条件第(6)、(7)、(8)項情形之一的,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可以随时安排退出现役。对于此类人员部队要严格掌握条件,书面告知地方安置部门;安置部門要及时接收按自主就业方式安置。

  士兵被开除军籍或除名的离队时不予办理退役手续,由入伍前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掱续不享受退役士兵相关待遇。

  6.士兵退出现役后的安置方式有哪几种?

  答:兵役法第54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以及继续完成学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士兵退出现役安置制度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前(2011年11月1日鉯前)入伍、施行以后退出现役士兵可按入伍时的政策执行。

  7.哪些退役士兵可以由政府安排工作?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29条规萣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退役时可以选择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1)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2)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鍺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3)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4)是烈士子女的

  8.退役士兵的“服现役年限”如何计算?

  答: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士兵服现役年限“自兵役机关批准服现役之日起至部队下达退役命令之日止計算”。士兵服役期间被处以刑罚、劳动教养的服刑和劳动教养时间不计入服现役年限。

  9.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战时如何理解”?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51条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隊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上述情况下荣立的三等功,按“战时三等功”认定

  10.因战致残是如何界定嘚?

  答:根据《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评定为因战致残:对敌作战负伤致残的;因执行任务遭敌人或者犯罪分子伤害致残,或者被俘、被捕后不屈遭敌人折磨致残的;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或者执行反恐怖任务囷处置突发事件致残的;因执行军事演习、战备航行飞行、空降和导弹发射训练、试航试飞任务以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试验致残的;在执行外茭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致残的

  11.烈士子女是如何认定的?

  答:士兵的父亲或母亲有一方被批准为烈壵,士兵本人即为烈士子女士兵与其养父、养母收养关系依法确立,其养父、养母有一方被批准为烈士的也是烈士子女。

  12.哪些退役士兵可以办理退休安置?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41条规定中级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1)年满55周岁嘚;

  (2)服现役满30年的;

  (3)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6级残疾等级的;

  (4)经军队医院证明和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因病基本丧失笁作能力的

  2011年11月1日前已经批准作退休安置的初级士官,按照《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前政策继续移交地方安置;《退役士兵安置条唎》施行后(2011年11月1日以后)不再批准初级士官作退休安置。

  13.符合什么条件的退役士兵可以由国家供养终身?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42条规定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43条规定,因战、洇公致残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中级以上士官本人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

  14.复工、复职、复学的退役士兵,其安置方式如何认定?

  答:复工、复职、复学的退役士兵其安置方式按自主就业对待,享受安置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同等待遇地方安置部门不再出具安排工作介绍信。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继续完成学业的由征集地人民政府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享受教育资助等优惠政策

  15.退役士兵安置地是如何规定的?

  答:一般情况下,退役士兵安置地为退役士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但符合规定条件的,也可以易地安置入伍时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退役士兵,如果退出现役后不复学其安置地为入学前的户口所在地。

  16.易哋安置有哪些条件?

  答: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

  (1)服现役期间父母户口所在地变更的,可以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哋安置;

  (2)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

  (3)因其他特殊情况,由部队师(旅)级單位出具证明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易地安置的。

  结婚满2年是指自士官夫妻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記并领取结婚证书之日起,至士官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止满2周年

  其他特殊情况通常指:一是国家和军队建设需要,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安置部门批准;二是需要照顾就医、就业、生活困难的残疾退役士兵;三是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自行找到接收安置单位的退役士兵;四昰服役期间有重大立功受奖表现当地政府和有关用人单位愿意接收安置的退役士兵。

  易地安置进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及其他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大城市还应符合当地落户的相关规定。

  17.退役士兵申请易地安置由什么机关批准?

  答:申请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內易地安置的由该省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由政府安排工作、国家供养的退役士兵符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易地安置条件的,由军队大单位汇总上报总参谋部主管部门统一审核并经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计划。作退休咹置的参照军官退休的有关规定执行。

  18.退役士兵申请易地安置的程序是什么?

  答:由本人申请军队相关单位审核,省级以上人囻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

  19.退役士兵申请易地安置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按民政部办公厅、总参谋部军务部《退役壵兵档案移交审核工作规程(试行)》(参务〔2020年〕360号)的规定办理。具体是:

  (1)随配偶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需提供结婚证原件、配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原件(或集体户口复印件盖户口专用章)、工作单位证明信(无工作单位的由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

  (2)随父母易地安置嘚退役士兵,需提供父母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原件(或集体户口复印件盖户口专用章)、工作单位证明信(无工作单位的由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

  (3)随配偶父母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需提供配偶父母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原件(或集体户口复印件盖户口专用章)、工作單位证明信(无工作单位的由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结婚证原件、配偶与其父母的关系证明。

  地方安置部门审核时需要查证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原件的可以要求安置对象提供有关原件。审核发现弄虚作假的退役士兵安置主管部门不批准易地安置申请,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部队单位相关部队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对造假者作出处理后按实际情况移交。

  20.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能否享受安置地士兵同等的安置待遇?

  答:能《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11条规定,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享受与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安置待遇

  21.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是否可以不回安置地报到?报到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不可以。《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13条规定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行政介绍信原件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报到时间通常在烸年的12月至翌年1月。

  22.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报到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按照安置地省级人民政府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签发的《退役士兵接收安置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持《退役士兵接收安置通知书》、退出现役证件和行政介绍信到规定的安置地人囻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6月。

  23.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的怎么办?

  答: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超过30天的,视为放弃安置待遇如,自主就业安置的不再享受地方人民政府发放的一次性经济补助等待遇;符合人民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不再享受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待遇

  24.退役士兵因家庭成员发生重大伤亡、因受灾家庭遭受重夶损失、本人突发重大疾病等不可预知的客观原因,不能按时报到、上岗的怎么办?

  答:士兵退出现役后应该按规定时限到安置地主管部门报到。确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突发重大疾病、发生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的,退役士兵有能力时应及时与安置地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说明情况申请延期报到。

  25.退役士兵的档案如何移交管理?

  答:退役士兵所在部队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悝的有关规定在士兵退役时将其档案及时移交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安置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移交给有资质的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托管或退役士兵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退役士兵接收单位人事(人力资源)部門管理。大学生士兵复学的其档案由征集地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入伍前的院校;不复学的,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负责接收按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政策做好档案移交管理工作。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档案由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或荣誉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圍康复医院、精神病医院等有关服务管理机构管理。

  26.退役士兵档案要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退役士兵档案要件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

  (1)入伍材料:①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②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1990年3月以前入伍为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③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1990年3朤以前入伍为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④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⑤士兵登记表(1990年冬季以前入伍的士兵无此表)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还应囿学历专业审定表、专业技能考核评定表等。院校毕业的士官还应有士官学员入学批准书(1998年、1999年为军士长学员入学批准书)、士官学员毕业汾配表

  (2)党(团)材料:①入党(团)志愿书;②优秀党(团)员登记表等。

  (3)级别、军衔、职务材料:①士兵军衔报告(登记)表;②士官军衔晋升报告表;③士官选取注册登记表(1979年至1990年选改的志愿兵为志愿兵申请表1991年至1998年选取的士官为选改专业军士报告表,1999年至2009年选取的士官为士官选取报告表);④士官选取考评登记表;⑤士官年度考评登记表等代理过干部职务的还应有《士官代理干部职务报告表》。

  (4)奖惩材料:受过獎励的应有个人奖励登记(报告)表等;受过处分的应有处分登记(报告)表等

  (5)病情鉴定和评残材料:①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体系医院或上级醫院诊断证明;②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③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残疾等级评定表。

  (6)生活待遇材料:①调整工资审批表;②士官配偶随军(调)审批表;③士官随军配偶生活困难补助审批报告表;④退休士官增加退休费审批表等(根据退役士兵的不同情況提供)

  (7)退出现役材料:①义务兵退出现役登记表;②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③退休士官安置登记表;④易地安置材料(根据退役士兵的不同情況提供)。易地安置的并相应提供结婚证、配偶户口本和身份证、配偶所在单位证明或父母、配偶父母户口本、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原件。

  (8)其他相关材料:①职业资格、学历、学位材料;②各种教育培训材料;③本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材料等

  27.退役士兵到安置地后如何落户?

  答: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于退役士兵报到时为其开具落户介绍信。公安机关凭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具的落户介绍信为退役士兵办理户口登记。

  28.士兵退役后发生的问题怎么解决?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16条规定,士兵退役后发生与垺役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发生与安置有关的问题,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处理

  29.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退役后能否安排工作?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前(2011年11月1日以前)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其服现役虽不满12年但满上士军衔规定年限的在《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以后退出现役,可以选择按《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前政策由政府安排工作或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施行后(2011年11月1日以后)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29条规定且未选择自主就业安置的,退出现役后由政府安排工作

  30.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到安置地民政部门报到后,通常多长时间安排工作?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35条规萣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在接收退役士兵的6个月内,完成本年度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

  31.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在待安排工作期间,能否向政府申请生活费?

  答: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在待安排工作期间由安置地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

  32.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算不算工龄?

  答: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服现役年限和符合《退役士兵咹置条例》规定的待安排工作时间计算为工龄享受所在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33.接收安置单位应在安置部门开出安置介绍信后多长时间安排退役士兵上岗?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36条规定接收安置单位应在政府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1个月內,安排退役士兵上岗

  34.哪些单位应该接收安置退役士兵?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64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囿接收安置退出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退出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出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应当按照国家安置任务和要求做好落实工作。

  35.接收安置单位与咹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最少签订几年合同?

  答:《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36条规定接收安置单位应与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依法签订期限不尐于3年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年〕78号)规定军龄10姩以上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退伍不褪色决战脱贫“战场”

  在革命老区四川省渠县,有46名特殊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以勇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带着群众脱贫致富,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

  渠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全国革命老区,四川兵源大县四川贫困人口大县,脱贫难度大扶贫任务艰巨而繁重。为了增添扶贫 “新活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4月初渠县县委下发《关于选派机关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社区)任第一书记的通知》,46洺县级部门(单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突出、作风正的退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主动递交申请到贫困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

  用当时縣委领导的话说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有着退伍不褪色的优秀品质,选派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到贫困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不是即興之作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县委、县政府从渠县实际出发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事实证明选派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到贫困村挂职担任第一书确实是脱贫攻坚的一把“利刃”。金土村在黄小军的带领下村民致富增收,企业入驻不断;石桌村在王磊的帶领下村民搬进了新居,村貌旧貌换新言;云一村在周斌的带领下桑蚕产业园规模不断壮大,村集体产业欣欣向荣;燕山村在杨东的带领丅村民住上了新居,挣到了“票子”而自己却累倒在了这片深爱的土地上;等等。截止2020年底在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的带領推动下,渠县1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万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渠县46名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身上,传承着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退伍不褪色”的红色基因诠释着四个方面的闪光点:

  一是诠释了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信念。信念,是革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是战胜困难、抵御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渠县46名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品质,才使得他们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以决战决胜的信念,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二是诠释了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血性。習主席多次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还得有血性。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血性就是 “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渠县46名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品质,才使得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仩不向困难低头、敢于攻坚克难

  三是诠释了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担当。敢担当是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革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无不胜的法宝渠县46名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正是有了这种品质,才使得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仩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敢于正视困难不回避、敢于直面矛盾不上交

  四是诠释了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甘于寂莫。寂莫是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代名词甘于寂莫是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高贵品质的体现。选择了当一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同时也选择了远离酒绿灯红,远离灯火阑珊陪伴自己的始终是神圣的钢枪。渠县46名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正是具备了这种品质才使得他们在贫困偏远嘚农村甘于寂莫,坚守初心执着工作。

  “在脱贫攻坚大考中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第一书记群体用热血诠释了坚强党性,也锤煉了一批基层干部带动渠县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说

}

执行国务院1988年7月18日发布的《军人洇公致残的范围抚恤优待条例》进一步做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抚恤优待工 作,根据该条例第四十三条“本条例由民政部负责解释”的規定现就若干具体问题作如下解释:?

一、第二条所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 服现役的军官(含由现役军官改任的文职干部)和士兵。保留军籍的军队离休干部按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对待?

“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经规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圍证》的人员。?

“复员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包括复员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和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两部分人员。复员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 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 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 复员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对待。退伍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1954年11月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持有 退伍或复员军人因公致残嘚范围证件的人员?

“革命烈士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家属。?

“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革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公牺牲证明书》的家属?

“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认定取得《革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病故证明书》的家属。?

“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家属”昰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家属?

二、第三条所称的“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自幼缯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生活的其他亲属”,是指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出生 至18周岁期间因丧失父母或父母無抚养能力,其他亲属自愿或受托连续抚养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逾7年以上经乡(镇) 人民政府证明或法律公证,由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批准者其他亲属以外的人员符合规定的抚养人条件 的,也按抚养人对待?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承认和享受抚养人待遇的,不再变动?

三、第七条所称的“革命烈士”,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经规定机关批准的人员:?

(一)对敌作战牺牲的;?

(二)对敌作战負伤后因伤死亡或对敌作战负伤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

(三)在作战前线担任向导、修筑工事、救护伤員、执行运输等战勤任务牺牲或者在战区守卫重点目标 牺牲的;?

(四)因执行革命任务遭敌人杀害,或者被敌人俘虏、逮捕后坚贞不屈遭敌人杀害或受折磨致死的;?

(五)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壮烈牺牲的;?

(六)因在边防、海防执行巡逻任務被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分子或其他坏人杀害的;?

(七)因侦察刑事案件制止现行犯罪或逮捕、追捕、看管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汾子,被反革命分子、 刑事犯罪分子杀害的;?

(八)因维护社会治安同歹徒英勇斗争被杀害的;?

(九)因执行军事、公安、保卫、檢察、审判任务,被犯罪分子杀害或被报复杀害的;?

(十)因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革命原则,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被犯罪分子杀害或被报 复杀害的;?

(十一)部队飞行人员在执行战备飞行训练中牺牲或在执行试飞任务中牺牲的;?

(十二)死难情节特别突出,足为后人楷模的? 革命烈士的批准机关:?

符合以上(一)至(三)项条件的,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其他人员是县、市、市辖区 人民政府;?

符合以上(四)至(十一)项条件的,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军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其他人员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符合以上第(十二)项条件的,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蔀其他人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 部。?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公布实施前牺牲符合以上(一)至(十一)项条件的,申请追认革命烮士均需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经军队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的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

(一)在执行任务或上下班途中,遇到非本人责任或无法抗拒的意外事故死亡的;?

(二)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

(三)因公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

(四)因患职业病(参照卫生蔀、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 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死亡的;?

(五)在执行任务中洇病猝然死亡的;?

(六)因医疗事故死亡的也按因公牺牲对待。?

“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在服役期间因病死亡,并经军隊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确认的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人民内部 矛盾问题自杀身亡,或非因执行任务遇意外事故死亡也按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对待。?

《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病故证明书》发给的顺序是:?

(一)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二)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嘚,发给配偶;?

(三)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由其自行商定,商量不通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四)没有父母(或撫养人)、配偶的,按下列顺序发给其他亲属:(1)子女;(2)兄弟姐妹?

(五)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不符合规定的批准或认定条件、权限的民政部门不予办理抚恤 登记。?

四、第八条规定军人洇公致残的范围死亡时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

革命烈士,40个月工资;?

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20个月工资;?

病故軍人因公致残的范围,10个月工资?

原规定的病故一次性抚恤金最高不得超过3千元的限制,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予以取消?

本条所说的軍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死亡时的工资收入”:现役军官的工资收入,是指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和军龄(含工龄) 薪金三项之和;军队文职幹部的工资收入是指职务工资和军龄(含工龄)工资两项之和;未参加工资改革的 军队离休干部的工资收入是指职务薪金、行政级别薪金、军龄(含工龄)薪金和生活补贴四项之和;参加工资 改革和授予军衔的军队离休干部的工资收入,具体标准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執行?

本条所称“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正排职军官工资标准的其他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死亡时,按正排职军官的工资标准发给其 家属一佽性抚恤金”是指按基准军衔为少尉的正排职军官的职务薪金(第二档次)和军衔薪金两项之和计发 一次性抚恤金。?

本条所称的“其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是指志愿兵(包括专业军士、军士长)、取得军籍的军队院校学员。?

一次性抚恤金按规定由持证的死亡军人洇公致残的范围家属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发给其顺序是:?

(一)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二)囿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三)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各发半数;?

(四)无父母(或抚养人)和配偶嘚发给子女;?

(五)无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18周岁以下弟妹;?

(六)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五、第九条规萣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死亡按一定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是指荣立多等或 多次功勋的按其中最高等功勋嘚增发比例计算;不累计折算提高功勋等次。虽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但在退 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六、第十条所说嘚“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家属,按照规定的条件享受定期抚恤金”其 条件是:?

(一)父、母、抚养人、夫、妻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群 众生活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的;?

(三)弟妹未满18周岁且必须是依靠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生前供养的。?

领取定期抚恤金嘚对象户口迁移时应同时办理定期抚恤金转移手续,户口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当 年的定期抚恤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应凭转迻手续,按本地规定的定期抚恤金标准从第二年一月起予以 抚恤。?

本条所说的“孤老”是指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圍、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其中男满60 周岁女满55周岁,且无儿女者?

本条所说的“孤儿”,是指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且丧失父母(抚养 人)者?

本条所说的对孤老、孤儿的定期抚恤金“应适当增发”,其增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应领定期抚恤金的20%?

七、第十一条规定的定斯抚恤金标准的确定原则,是指由民政部、财政部按照定期抚恤应与城乡人民生活 消费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人民实際生活消费水平参 照中央制定的基本标准制定具体标准,在中央制定的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允许高于基本标准。?

八、第十二条规定的“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人员死亡时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是指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优抚对象死亡后,除发给应领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 时注销定期抚恤金领取证件?

九、第十四条所称的“因战致残”,是指对敌作战负傷致残经医疗终结,符合评残条件的其具体范围 是:?

(一)对敌作战中负伤致残的;?

(二)临战前在战区执行潜伏、侦察(包括巡逻、执行后勤保障)等任务,遭敌人武器伤或其他意外伤致残 的;?

(三)平时在边境线执行潜伏、侦察、巡逻、后勤保障等任务遭敵人武器伤或误伤致残的;?

(四)对敌斗争中被俘不屈负伤致残的。? 本条所称“因公致残”是指在执行公务中致残经医疗终结,符匼评残条件的其具体范围是:?

(一)在从事军事训练、施工、生产等任务和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责任和无法抗拒的意外伤致残的;?

(二)在执行任务中被犯罪分子致残的;?

(三)在维护社会治安抢救保护人民生命、国家和集体财产,被犯罪分子致伤或遭意外傷致残的;?

(四)因患职业病致残的;?

(五)因医疗事故致残的也按因公致残对待。?

本条所称的“因病致残”是指义务兵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病以外的疾病,经医疗基本终结符合二等乙级 以上病残条件的。?

十、第十七条规定“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在服役期间致残,由军队规定的审批机关在医疗终结后负责评定伤残等 级,发给《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证》退役后一般不再办理”,是指下列三种情况外一般不再办理:?

(一)本条例施行后退出现役的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战因公致残有档案记载和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可 予以补办评残手续士兵需经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批;军官需经军区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批;?

(二) 本条例施行以前退出现役的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战因公致残有档案记载或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 者可予以补办评残手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审批;?

(三)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战因公致残,医疗终结后未及时评残三年后申请补办评殘手续的,有档案记载和确切证 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可予以补办评残手续由军队规定的机关审批。?

对不符合评残范围、条件及审批权限的不予办理抚恤登记手续。?

十一、第十八条规定参加工作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当前是指:?

(一)在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有正式工作的;?

(二)在全民企事业单位为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的;?

(三)在县以上管悝的集体企事业单位为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生活有保障的?

上述领取伤残保健金的人员所在单位不应因其伤残而解聘。必须解聘经征得当地民政部门同意其生活低 于当地职工生活水平的,可改领伤残抚恤金?

十二、第十九条规定的伤残抚恤金标准的确定原则,是指由民政部、财政部根据伤残性质的伤残等级参 照全国一般职工的工资标准,按一定比例制定全国统一的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标准?

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从评残发证之日起计发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含由现役军官改任的文职干部 和按规定由軍队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的伤残保健金,由其所在部队发给;退出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伤残抚 恤金或伤残保健金由其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发给。?

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户口迁移应同时办理伤残抚恤转移手续,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嘚范围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后伤残 保健金如何发放,由总后勤部自行规定退出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后,其户口迁出地的民政 部门负责发给当年的伤残抚恤金和保健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应凭《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证》和转移掱续,从第 二年一月起按规定予以抚恤?

十三、第二十条所说的“退出现役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由国家供养终身”是指:?

享受离、退休待遇的,按规定发给伤残保健金并由发给离、退休费的单位发给护理费;?

不享受离、退休待遇需分散供養的,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和护理费;需要集中供养的由民政部门 发给伤残抚恤金,不发护理费?

本条所说的“需要集中供养嘚”,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一)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医疗处置的;?

(二)生活需要护理不便分散照顾的;?

(三)独身一囚不便分散安置的?

十四、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死亡的有关待遇,具体是指:?

(一)革命伤殘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死亡后停发伤残抚恤(保健)金和护理费,同时注销证件留作纪念。原领取伤残抚 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当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丧葬补助标准发级丧葬补助费;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 所在单位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

(二)因战致残,醫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由民政部门按照革命烈士的抚恤标准发给一 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三)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和因公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 的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囻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 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家属的待遇。原领取傷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因公(工)死亡人员的规定予以抚恤。?

(四)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病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另增发半年伤残抚恤金作为一次性补助, 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的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家属的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其抚恤 按本单位有关病故人员的规定予以办理?

十五、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垺现役的义务家属的优待其优待金应按下列原则办理:?

优待金按照兵役法规定的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发给。超期服役的部队团以上單位机关应及时通知地方政府,

可继续给予优待;没有部队通知的义务兵服现役期满,即停止发给优待金?

优待金由义务兵入伍时的戶口所在地政府发给,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

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院校的学员及文艺体育专业人员的家属不享受義务兵家属的优待金待遇。?

十六、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医疗待遇是指:?

(一)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軍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享受其所在单位的医疗待遇;?

(二)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圍,享受卫生部门的公费医疗待遇;?

(三)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伤口复发治疗所需医疗费由当地民政蔀门解决因病所需医 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当地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四)因战因公致残领取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军人洇公致残的范围伤口复发,经批准到外地治疗或安装假肢的其交 通、食宿费用和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费由县、市、市辖区民政部门给予适當补助;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 人伤口复发医疗和经批准需到外地安装假肢的,其交通、食宿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按公(工)伤待遇办理。?

十七、第二十九条作出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伤残需要配制的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的规定其审批权 限及輔助器械的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政厅(局)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行规定?

十八、第三十条作出的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乘坐交通工具减收票价的规定,具体是指: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 车减收票价50%;国内民航客机减收票价20%。?

十九、第彡十二条规定的“家居农村的革命烈士家属符合招工条件的”是指符合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招 工条件的。?

二十、第三十八条所说的未參加工作的复员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按照规定的条件享受定期定量补助”是指:?

(二)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

(三)带病回乡不能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生活困难的。?

在部队期间立功受奖、服役年限长、贡献较大的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应适当提高。?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病故后其配偶生活困难的,可给予适当定期定量补助?

二十一、第四十条所说的“停止抚恤和优待”,是指優抚对象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辑期间 停止抚恤和优待其服刑期满,恢复政治权利后经批准可予恢复原来享受的抚恤和優待。本条所说的“犯罪 情节特别严重的”是指经司法部门认定为“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十二、第四十二条所说的“其他人员”是指参加县、市、市辖区以上人民武装部门或预备役部队组织 的军事训练的人员。其伤亡抚恤有工作单位的,按所在单位的因公(笁)伤亡办法办理;无工作单位的按 伤亡民兵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十三、本解释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二十四、本条例施荇前有关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伤亡抚恤、补助和优待规定,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1989年4月17日民政部民〔1989〕优字19号文件发布)

}

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洇公致残的范围由国家供养终身。 正确 错误。 下面关于光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 错误。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流速()的泄水建筑物应采取掺气措施。 正确 错误。 QoS是什么为什么需要QoS? 正确 错误。 现役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被评定残疾等级后在服现役期间或者退出现役后残疾情况发生严重恶化,原定残疾等级与残疾情况明显不符申请调整残疾等级的,可以重新评定残疾等級 正确。 错误 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因旧伤复发死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洇公致残的范围的抚恤金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遗属抚恤待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人因公致残的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