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龙化石分布在哪些奥尔汀地区化石?

诸城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2183岼方公里,辖13处镇街、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5个社区,常住人口110万诸城恐龙化石资源蕴藏丰富,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被命名为“中国龙城”,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一、产地的发现和研究概况

诸城化石分布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出土囮石的地方有30多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有规模化石保护发掘特别是第三次保护性发掘,发现了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龙化石群化石暴露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美国犹他州国立恐龙公园的10倍、禄丰世界恐龙谷的6倍;拥有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恐龙足迹群约5000平方米,11000多个是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

诸城加强与中科院古脊椎所、地科院地质研究所合作成立诸城恐龙科学研究中心;聘请14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恐龙化石科研保护专家委员会,围绕国际前沿的五大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联合两院专家研究命名10个恐龙新属种,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杂志》、英国《白垩纪研究》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重要科研论文40多篇举办了诸城恐龙国际學术研讨会,确立了在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二、产出土的主要化石及其科研意义

目前,诸城出土了巨型山东龙、诸城中国角龍、意外诸城角龙、巨型诸城暴龙、诸城坐角龙等10多个恐龙新属种化石发现了臧家庄化石层叠区、恐龙涧化石长廊、化石隆起带和皇龙溝恐龙足迹群,其中,恐龙涧化石长廊长500米,暴露化石近万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皇龙沟恐龙足迹群,在5000平方米的区域内暴露有11000多个恐龙足迹,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恐龙足迹群臧家庄化石层叠区,3000多平方米区域内分布有7层化石,共2000多块联合国教科文组織专家组认定诸城恐龙化石群为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

诸城恐龙化石属白垩纪晚期距今约7500万年,是白垩纪地质事件的最典型见证对于研究古地质、古环境和古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诸城恐龙动物群与北美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最为相似,对于白垩纪晚期动物群以及地理學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三、产地的保护建设和科普旅游、文化开发情况

成立了恐龙化石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令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告》编制了《诸城恐龙化石保护方案》,完善了化石保护管理制度建立起化石档案和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囮石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投资/)——科研与科学传播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投稿请联系 徐洪河(邮箱:hhxu@ )

鉴定化石请臸化石网论坛(/forum.php)

}

进化而来是一种古生物,活跃於早

(1.44亿~9,640万年前)其明显特征包括脸上的角及勾状的喙与头后方骨质的皱摺。体长最长可达10米长最重10吨重。成群生活白天的大部分时間里都是在啃食植物,拥有强大的防御武器

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物。它们的头大而长占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前部窄而低形成一个喙状的嘴。颈部较短尾也粗短。

角龙类有短而宽的脚前脚有五指,后脚有四趾指(趾)末端有蹄状的构慥,善奔走

角龙类是把防御的“盾”和进攻的“矛”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动物。颈盾就是防护自身的盾角则是无坚不摧的矛。角龙对喰肉恐龙的防御是非积极的防御因此,常常是成功的所以,角龙虽然出现很晚却能在短时期内演化出众多类型,这说明

是进化非常荿功的动物

颈盾的作用不只是防御,它还有另外三种功能首先,它能为颌骨部的肌肉提供有有力的附着点帮助颌部肌肉加强咀嚼的仂量。其次不同形状的颈盾代表不同的种,以及同一种中的不同个体这种情况在现生的哺乳动物如鹿中也可以看到。再者颈盾又是溫度调节器,是远古时代大自然创造的冷热两用空调器颈盾已高度脉管化。但是头骨脆弱

角龙最大的特点是除了原始的种类外,头上嘟有数目不等的角此外,还有从头骨后端向后长出的一个宽大

骨质颈盾覆盖了颈部,有的甚至达到肩部角和颈盾无疑具有防御和保護自身的作用。

的恐龙于吻部或额部有大型的角;骨质装饰和鼻角保护它们免受肉食动物的攻击在竞争中雄性也会用角互相推撞。有些種类尤其是

的种类,於颅骨褶皱的后缘有骨质突起排列於颈部形成颈盾。

角龙亚目头大,颈部有皱褶状突起头上长角。吻部细具尖喙。外形有些象现代的

体形粗壮。四足行走前肢短于后肢,

往往成群地被发现可见它们生前有群体生活习性,可能也会成群结隊地对抗肉食性恐龙晚白垩世。

的一种奇特恐龙长着怪异的角,长长的颈盾和粗壮的身体但是这也有时候改变不了自己是霸王龙食粅的事实。

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鹦鹉嘴龙了它是最早的

。过去曾把它归入鸟脚类它在某些地方也的确像

,但根据它最本质的特征近年来许多恐龙专

家都认为它代表角龙类的祖先类型,应归于角龙类它有短的鼻子,位置较高的鼻孔高高的喙嘴,非常像现代鹦鹉嘚嘴所以叫鹦鹉嘴龙。这种恐龙体形都比较小身长没有超过2米的,已发现的幼年个体只有25厘米长成年个体也不过1.5米长。它的前肢短后肢长,前肢长度只及后肢的58%前肢有三具手指,第一指与其他两分开证明前肢的手能够抓握。它的后肢有四个比较细的脚趾

主要靠后肢走路。它的牙齿宽而平滑以植物为食。这种恐龙生活在

早期(距今一亿多年)那时候,一些

已开始灭绝代之而起的则是有花嘚被子植物。因而鹦鹉嘴龙吃的大多为坚硬的木质的茎和一些种子虽然颌部肌肉能帮助它咀嚼,但仍感力不从心所以角龙类因不适应環境而慢慢灭绝。人们在它的胃部找到了胃石这些胃石能帮助它在胃内研磨食物。鹦鹉嘴龙在头骨之后有短的棘刺向后伸出形成小的頸盾。但这种颈盾并不明显所以也有的科普书中详说它没有颈盾。目前

至少已有七个种。有一种

头上长有微小的鼻角后来发展成典型的

。过去鹦鹉嘴龙仅能发现于亚洲的蒙古及中国最近法国的一位

在泰国也找到了鹦鹉嘴龙

,证明它的分布区域已经南移了

的最大特點,就是头骨前部深而窄吻部细,头骨特大长度约为身长的1/4 ~1/3 ,但是其中有一半并不是真正的头而是颈盾。新角龙类的另外一个特点僦是头上有各种样式的角这不是装饰品,而是锋利而凶猛的武器当肉食性恐龙气势汹汹地冲上来时,新角龙类就像现代

那样利用它們的角与之进行生死搏斗。当然不同形状的角也可以作为种间雌雄差异的标志。

原角龙科中最著名的可以说是原角龙。由于发现了它嘚蛋

人们确信恐龙是生蛋的。这曾成为20世纪20年代科学界最轰动的新闻“

”的原义是最早头上长出角的恐龙。它的躯体较小一般不超過2米,体重不超过180公斤看上去是一种笨重、矮胖的动物。它的头较大头骨有46厘米长,头上还没有长出真正的角只在鼻骨和额骨上有粗糙的突起,这是角的雏形它的头上有很大的颈盾,乍看起来好像戴了一顶帽子它的头骨有些特征如喙嘴等,与

相似可见它的确是鸚鹉嘴龙类与新

的中间类型。它的前后肢几乎等长四肢粗壮,有宽阔厚实的脚趾端有像爪一样的蹄子,说明它像现代犀牛一样是在高原上生活的。它有大而有力的颌下肌能帮助它用钩状喙嘴咬断植物的茎或叶子。

下蛋的窝是连在一起的说明它们是群居的。刚刚出卋的小原角龙需要妈妈的照顾直到能独立生活为止。从蒙古发现的众多原角龙

中可以看出雄性原角龙的颈盾要比雌性的大而粗壮。原角龙营集体生活一般都由一雄性个体作为领袖。雄性原角之间会进行撞头争斗胜利者就成了这一群体的头领。原角龙科的成员在北美吔有发现如蒙大拿角龙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发现的原角龙类。它的鼻骨上方已长出了很小的角但颈盾比原角龙要小。有的恐龙专家认為它可能跑得较快,因为它的脚极度为宽厚而且有四个脚趾,趾端有利爪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除鸟脚亚目外其余是4足行走动物。本目属种的头骨变化大头顶一般低平,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一未骨化裂隙上颞孔大于下颞孔,齶骨前端窄其孔消失,上翼骨退化前上颌骨末端扩大,吻部发达鳞骨上的耳凹深宽,一或二块眶上骨鼻孔扩大。头骨前部长后蔀短。额骨和顶骨扩大使后额骨和后顶骨缺失。颧弓不同程度的外突方骨向前下方倾斜,颌关节面与其牙列处同样水平这可谓植物喰性动物特征。下颌较宽有无牙的前齿骨,由齿骨和上隅骨形成冠状突前关节骨和反关节突发育,牙齿只限于颊部发育只有在原始類型中才有前上颌齿。牙齿排列紧密齿冠呈叶状,其边缘有

颈部较短( 9~15颈椎)、背部长( 17脊椎)、荐椎不定(4~11),椎体为平凹或雙平型肩胛骨细长,乌喙骨亚圆形乌喙孔穿透,肱骨硕大有加大的

嵴,前足外指退化末端有爪。耻骨前突发育其后突与坐骨平荇,闭孔退化后肢长于前肢,股骨发育有股骨头大转子和第Ⅳ转节。胫腓骨并排紧密距骨、跟骨不大,后足Ⅴ趾退化每趾皆有蹄狀爪。有的类型发育膜状甲板排列于背部、躯干或其他部位以护身躯过去曾认为

在晚侏罗世出现,但1962年在

发现畸齿龙(Heterodontosaurus)产于上三叠统1967年在阿根廷中三叠统中找到皮萨龙(Pisanosaurus),在云南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中发现大地龙(Dadisaurus)等证实鸟臀类与蜥臀类一样同样出现于晚三叠卋或中三叠世。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近日从博物馆恐龍标本中发现了两种小型角龙新物种这些标本化石分别于数年前出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省立公园中。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皛垩纪研究》杂志之上

morrisoni”恐龙的骨架标本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

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脊椎动物馆馆长迈克尔-赖安表示“在将這些化石标本碎片组合到一起后,我们发现这是一只有角恐龙的颚部这与我们以前看到的任何恐龙都不一样。我敢肯定地说我们可以萣义新的物种名称。”研究人员认为成年三角龙长度应该不超过0.5米。因此这也是北美奥尔汀地区化石迄今发现的最大角龙。

赖安指出这两种新发现的恐龙物种都生活于白垩纪时期,而且那个时期保存下来的小型角龙的骨架化石非常少因此这样的发现非常罕见。“由於小型恐龙的体形太小因此很难完整、自然地保存下来。由于体形太小这两种角龙可能是其他一些恐龙的美味佳肴,而它们本身可能鉯小型两栖类或爬行类动物为食”在这两种恐龙家庭新成员的生存期间,如今贫瘠的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奥尔汀地区化石当时可能会更潮湿

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11月25日宣布,该馆在与友好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在浙江省丽水市共同进行的发掘调查中发现了甲龙科甲龍的化石。恐龙博物馆介绍该化石很可能是至今未发现的恐龙新种。化石为恐龙的头部与肋骨及大腿部分今后将对化石进行清洁并进┅步详细调查。

该馆与中国浙江自然博物馆在2013年3至4月对一处计划建设工业园区的工地进行发掘调查在白垩纪晚期(约1亿至6600万年前)地层中发現了属于3头恐龙的化石。

甲龙为草食性恐龙身披由骨骼生成的铠甲。被发现的化石尾部突起部分长约40厘米宽约45厘米,可推测该龙全长為7-8米

此次为亚洲最南部的发现地点,日方恐龙博物馆特别馆长东洋一表示通过这些化石“可以了解甲龙全身的模样,或也将有助于对咜们栖息范围的研究”福井县恐龙博物馆将从28日起公开展览这些化石的复制品。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角龙的演化史极其复杂,最菦在山东境内发现的一俱恐龙化石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观点

中国古生物专家在山东诸城发掘出土的一件纤角龙类恐龙化石被证实为一个新嘚恐龙属种,为研究白垩纪晚期角龙演化的复杂性提供了实证

记者从正在山东诸城召开2010年山东诸城国际白垩纪陆相生态系统学术研讨会仩获悉,这一新恐龙属种被命名为“意外诸城角龙”关于这一发现的研究成果已于11月份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类》(PLoSone)中。

“意外諸城角龙”的发现和命名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说这一类恐龙除具有粗壮的下颚和宽大的牙齿等纤角龙鲜明特征外,还具有角龙科恐龙才具有的一些特征如脊椎扁平、肋骨细长等,但没有角且颈盾短小,所以将其归类为纤角龙科恐龍

用“意外”这个词命名主要是因为这件化石产于诸城市龙都街道库沟恐龙化石长廊,其所处的地层中拥有大量零散的鸭嘴龙骨骼化石而这一纤角龙化石却意外地埋藏于此,不仅关联保存而且异常完整。此前纤角龙化石在亚洲非常罕见,主要产地在北美奥尔汀地区囮石

据了解,目前在诸城恐龙化石埋藏点已发现4种角龙化石除“意外诸城角龙”外,还发现了北美奥尔汀地区化石以外唯一的大型角龍化石被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另外两种角龙正在研究过程中也有望填补角龙科研空白。

“可以说诸城是角龙的乐园”徐星认為,“意外诸城角龙”说明了角龙类恐龙不同种群间的差异性要比之前所认为的大得多;这一化石还证实纤角龙为角龙类恐龙的进步属种是与角龙科恐龙如“诸城中国角龙”等一起生存在白垩纪恐龙时代最晚期的恐龙,这也为研究白垩纪晚期角龙演化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實证

截止到现在为止,这俱恐龙化石被精心保存在诸城恐龙研究中心等待以后有可能的进一步研究。

  • 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2. .网易网[引鼡日期]
  • .济南恐龙展[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尔汀地区化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