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小麦体2D缺体材料送做660K SNP芯片后,为什么2D染色体上的标记还很多?

普通小麦体单体与缺体的研究是探索小麦体遗传规律,加速小麦体育种的方法之一,同时它也是染色体工程研究的一部分这项工作早在三十年代即已开始,目前许多国家以普通小麦体中国春品种为材料,用其单体、缺体、三体、四体开展研究和应用。 一、什么是小麦体单体与缺体 自然界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囷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同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如普通小麦体有3个染色体组(A凡,BB,DD),梅组有7对染色体,即2)z~6x~42。如果某对染色体内缺少一个染銫体,体细胞染色体即为2一l,称为单体;如果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成为2。一2(1),称为缺体如果增加了一个染色体,染色休数则为211+1,称為三体。 在小麦体的21对染色体中,当其中一对染色体如IAA缺失一条时,称为单体IA;ZAA缺失一条时称为单体ZA,以此类推,可有单体3A.二…;同样可有单体ID一7D从IA箌7D这21种单体总称为小麦体的单体系统(见照片13)。同样,当一对染色体全...  (本文共5页)

“中国春”小麦体不同缺体的RAPD分析何聪芬黄占景沈银柱刘植义柏峰马闻师张召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石家庄050016)摘要利用PCR-90A型DNA扩增仪,对7个中国春小麦體缺体核DNA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中国春小麦体缺体核DNA的RAPD产物可分为二种类型:(1)所有供试材料均能扩增出的爿段代表了核DNA在进化上的保守性。有一个引物检测到这类片段(2)全部供试材料间存在的差异片段,这类片段是用来基因定位的主要依据另外,建立中国春小麦体缺体系统的RAPD指纹图谱对研究小麦体的系统进化也将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小麦体中国春缺體核DNA组RAPD技术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eDNA)也称AP-PCR(arbitraryprimerPCR)技术,是1990年由Wiliams和Welsh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4]其基本程序是PCR反应,利用PCR扩增原理用一个随机核苷酸顺序的寡聚核苷酸引物指导PCR扩增,... 

缺体小麦体是染色体工程育种和细胞遗传分析的基础材料通过非整倍体自交、远缘杂交、花药培养等都可以获得缺体小麦体。但是,大多数缺体小麦体育性低,有的完全不育所以很难选育出稳定的自花可育的缺体系列。E.R.Sears在“中国春”小麦体非整倍体中选育出一套缺体,其中2A、2B、2D雌性不育,4A、4B、4D、5A、5B、5D雄性不育,3D缺体生活力很低“’。薛秀庄等在阿勃单体小麦体中选育出一套缺体,80%的缺体自交结实率在509i以下,有一半结实率在20%以下,7D缺体完全不育。’我们利用帶有标记性状的蓝粒单体小麦体,选育出一些稳定的自花结实正常的缺体小麦体,为选育整套的缺体系列奠定了基础。1材料和方法I.1材料 蓝粒单體小麦体由本课题组提供1.2方 法 在蓝粒单体小麦体中.挑选白粒缺体小麦体,点播于大田,群体在500株以上;小麦体开花前套袋,收获后统计可能结实嘚小花数和实际结实粒数,计算出自交结实率;细咆学观察,根尖细胞用铁矾一苏木精染色,压片...  (本文共4页)

小麦体性状的缺体分析薛秀庄,吉万全王秋英,赵会贤陈建莉(陕西省小麦体研究中心杨陵712100)摘要用阿勃小麦体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分别对大谷核不育材料嘚核不育基因和小麦体-黑麦抗条锈病易位系陕麦8934元条锈基因进行缺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谷核不育基因M_(52)位于4D染色体上,并且M_(s2)在半合状态下仍然有效;陕麦893对条中29号生理小种表现免疫控制抗性的基因为显性,位于4A染色体上关键词小麦体;性状;缺体分析;太谷核不育利用小麦体的非整倍体可将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包括单體分析、代换系分析、缺体分析和端体分析迄今已命名的300多个小麦体基因中,大多数是以单体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的小麦体的单體和二体绝大多数在形态上没有明显区别,因此进行单体分析时首先要镜检单体本身以及杂种F_1的单体,细胞学工作量大、费工、費时限制了小麦体性状遗传研究的广泛开展。SearsE.R ̄[6]曾提出了“缺体分析”理论,但因“中国... 

中国春小麦体品种缺体系统虽已建立30多年,但几乎所有缺体活力均较差,育性较低根据西尔斯(Sears)等人报道,中国春IA、1 B.ID、3A、3B、3D、6A、6B、6D、7A、7B、和7D等12个缺体系统能够保持,泹他们均认为能育缺体通常也不完全稳定,倾向于演变为补偿三体(Zn=41);且单体自交缺体出现的频率平均仅为3帕““’“’1981年李振声通过大群体的篩选和连续自交选择获得了完全稳定的“中国春”4D缺体,其形态特征与西尔斯的描述一致,随后他又利用该缺体与黑麦杂交,F:染色体加倍后(或直接)用缺体进行回交,获得了含有一对黑麦染色体的小麦体异代换系,而且大大减少细胞学工作量‘’。因此,培育出一整套或多数系的稳定自交結实的小麦体缺体系统,将具有重大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实践的价值 阿勃小麦体具有适应性广和抗病性、丰产性良好的优点,在我国种植面积,現在仍有46万五a左右,而且利用它作亲本在全国选育了许多品种。因此,我们在过去几年阿勃小麦体...  (本文共4页)

有亲缘关系的外来种的染色体附加戓取代小麦体染色体的品系目前,已有用其它普通小麦体品种从中国春材料或独立产生了类似的,但不够完整的非整倍体.这些进展,使小麦体進化和细咆遗传的研究处于一种优越和精确的地位,能与之相比的高等生物是很少的. 普通栽培小麦体(T.ae就ir:m6二二42)与其它任何生物相比,应用非整倍體,是具优势的。它有一套非整倍休,是一系列基本上完整的异常类型,而且是可育和有活力的一例如E.R.sears利用中国春小麦体建立了一整套缺体、單体、三体和四体小麦体。Sears和1,.Sears已积累了42条可能的具端着丝点染色体中的41条染色体.并用这些非整倍体配置了许多组合,用来分析特殊的染色体遺传和进化问题此外,在细胞学研究上,己普遍应用这些品系,即用 一、单体遗传 单体可用来确定携带某一特定基因的染色体。若将一个品种21個单体分别与待定位基因呈纯合状态(遗传性状稳定)的另一品种杂交,在所产生的后代中,选择单体杂种,每一组合...  (本文共4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