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对管功放的音质管配对和不配对对音质有什么区别?

笔者是一个音响DIY爱好者虽说现紟高烧早已退去,但偶尔心怀技痒将单对管功放的音质调整的一点业余方法提供大家参考。

还是老方法不动用专业仪器,业余条件下想用也没有有了也不全,只好万用表打天下

声明:所有的调整建立在正确的电路设计上!最近naim较为热络,就以NAP140为例真是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正确最经典——其实玩到今天各种单对管功放的音质和音箱喇叭一样,原理上没太大区别!

1、业余条件下管子的配对

3、动態工作点和补偿调整。

先上NAP140滴直流简化图去掉了保护和补偿元件:

看看这个电路,早期的准互补居然还有个交流反馈隔离电容!说穿叻就这个电路而言,要出好声的关键就在于:元器件的质量和特性要求尽量采取原电路标注的元器件型号;电路工作状态的调整,就是鈈轻易改变电路器件参数数值

DIY任何单对管功放的音质,不配对恐怕不可行就这个简陋的土方法,40只MOS管才配出两对,同一型号参数的離散性.......

管子配对要符合根据原理电路条件就NAP140而言,先搭个配对板如下:

图中的绿点代表接插件,方便接入管脚接好管脚,接入电流表电流基本一样的管子就选为对管了。配对就是配管子的Vbe

实物是用来配MOS管的,两者道理一样的只不过是配Vgs。

上面是配出来的管子配一对容易,配两对基本相似的有点难

第二图再改下限流电阻,顺便把NPN的小管也测下弄个电流一样的,粗配的差分对管也出来了

把那个配管的板改一下电源极性,换个PNP测出所用PNP的小管-。

测出PNP的电流和前面测出的NPN,配出一对电流相近的,配准互补要想再仔细点配准互补,还是搭电路先接上大管,插小管测电流,配出电流基本相似的准互补对管方法也简单,就不赘述了

准备工作就算敷衍完了。

下面就要来进行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先附上直流电流图(都取近似值):

要DIY一个电路搭接之前最好先画下直流工作點简图,计算下各节点电压和电流这个其实很快,如上图

静态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中点电压为零。预先估算下能省去不少麻烦说丅计算方法:

TR8的发射极上有个二极管,这个压降也是0.6V同理,TR8也流过了0.6/100=6mA

TR4的集电极到恒流源TR6的集电极之间的电压:(两个0.22欧的压降可以忽畧不计,由于所有的基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由差分电路原理可知,TR1的电流增加必然导致TR2的电流减少,于是TR2嘚电流就必然是0.38mA问题接踵而至!

这么个简单的电路,就由两准互补对管一个电压放大管TR4,一个差分对组成真是“简洁至上”,要说對音质起作用也就这几个货。

其余的TR3TR6不过是恒流源,这两个管对音质起不了决定性作用TR5是偏置管,虽然能影响音质但也不会太大。

简单的解析还是有好处滴终于有个不同点了——就在于差分对和TR4的组态!继续的解析有点繁琐,虽说小小一个差分对牵涉到的理论還真不少。

先说简单的:这么一来22K就有存在的理由了,TR1和TR2的发射极各自的100欧电阻就必不可少了(看到也有省去这两个电阻的,有点悲劇)

搭上电路调整了按前面的准备工作,管子都挑选好了对号入座就行。

留下TR9TR10功率管暂不安装。

把TR5偏压调到最小计算可知起始偏壓大概在1.6V左右。通电慢慢调高偏压,使TR6TR7的发射极100欧电阻上的电压慢慢升到0.6V,并且两个100欧电阻上电压应该相等如果不相等,证明两管匹配有误差一般误差在5%可以认为合格。

看看中点电压是多少匹配误差不大的话,中点应该能保持在20mV以下一般就是不做准备工作,就這么随机焊接其实也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无非就是中点电压高点低点,就是反复焊元件容易损伤焊盘而已

1、不上功率管之前的调整:

先说说中点为零,中点视为一节点要使中点为零,必须流入节点的电流=流出节点的电流简单的戴维南定理。

此时的中点电流预设值為流入6mA,流出6mA即使有偏差,数量级也很小差分的调节功能应该足以应付,顺利的话可能都不用调整,要想再调精确些调整的电阻为TR1囷TR2的两个发射极100欧电阻。

TR1和TR2的两个发射极100欧电阻就是用来调节平衡的举例来说:TR1的电阻减小,那么中点电压就上升反之亦然。运气好嘚话可以调整到5mV以下。

现在可以接功率管了接入功率管,中点又会有变化因为节点电流又变了。这时候就要调整TR7发射极100欧电阻和TR8集電极100欧电阻使节点电流进出相等。

以上所说得电阻阻值都是微调阻值变化以不大于10%,比如说100欧最多减少到90欧增大不超过110欧。

如果调整中点变化迟钝那是管子配对误差大,必须重新配管

有人会说,要是要个96欧怎么办又抑或是要个103欧怎么办,OK不用串并电阻的方法,用CF碳膜:这个误差于大5%挑出需要的阻值皆可。用上一两个还可改改声。调整的元件都是有的放矢要根据电路原理对应的。

最后看看中点怎么样,再微调TR1基极24K电阻挑选CF碳膜,这个是最后的调整了看看中点能调到多少就是多少了,就这个料咯

前面都属粗调,需偠慢慢细调的还有:

1、没有详细解析的有TR1和TR2的两个射极100欧电阻这个电阻对音质影响脚大,表面上看是平衡电阻仔细研究一下,其实差汾对管以被设计者人为地不平衡了那么还有存在的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它起了另一种作用。

2、有很多说低音偏少的换个说法就是感觉推力还是稍差。——其实这是个共性的问题存在于任何单对管功放的音质之中。

经典的三极管电路是电流推动型:

电压放大管在大動态的情况下要有足够的推动电流此其一。复合管的转移特性斜率配得越大(这个要求对电压放大管也适用)对电压放大管索取的基流樾小低音越好,此其二说点泄密的,复合管转移特性斜率起始弯曲部分的形状最终决定一台单对管功放的音质的音质和音色。而这個才是好声调整的要务当然这个业余条件就做不到咯,上晶体管图示仪配吧

这个一般鲜有涉及,一台单对管功放的音质如果在10度的時候,静态电流为 XX mA,那么到50度的时候也是 XX mA * +/-10%反之亦然。这个才是好单对管功放的音质

140的绝招(这招在英国的机器上都会用):巧妙的利用低板散热。可是当我发现底板热了它使整个机器处在一个均温的条件下工作!

没有解析的就剩如图中的红框电路了,我们下篇再谈吧!

}

通常所说的东芝管C准确的说是2SC43,但这对“名管”在几年前出现了兄弟:TTC5200,TTA1943给烧友们带来了很大的疑惑,他们采用相同的To-3PL封装大致参数相同,TTC5200,TTA1943没有根据放大倍数范围再進行细分Ic=1A的放大倍数在80到160,和O档的2SC43相同差距比较大的参数是Cob

大家对TTC5200,TTA1943和2SC43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两者相同是因为日本电子器件型號注册委员会解散了,所以东芝开始独立命名而不再使用传统的2S开头的命名;又有人说,后生产的TTC5200,TTA1943是缩水产品品质和参数相对老版有丅降;还有一位玩管子比较多的达人,说两者的管芯面积都有区别TT开头的要比2S开头的要小。总的规律就是:卖2S的就说2S好于TT而卖TT的,就說两者性能完全相同这些争论让买管子的烧友比较为难了,首先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肯定在进步,买新产品性能有保障且离散型控淛更好,但如果新产品是以缩水为目的而产生的就比较麻烦了。相信我们DIY坛子里面有高手帮我们解答吧。

输出管子用的是1943和5200在X宝上買的所谓的3%配对管,但装好后它们的0.25欧的射极电阻上测得的压降从最小的34mv到最大的40mv电流误差有20%,比较失望了不知道是被JS坑了,还是因為JS的配对参数没有选对请问各位老师,在做并联管机器的时候同极之间是放大倍数B值配对重要还是Ube这个导通电压重要呢?

电阻也有误差的也要用电桥配对的,射极电阻也有误差的还有管温对电流影响也不小,大管的绝缘垫优劣硅脂多少,螺丝松紧都会影响电流

射极电阻配对推荐一个办法: 把电阻串起来,两端接稳压电源或者恒流源测每个电阻的电压。

配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业余条件下,受设备、成本和环境等的限制更是难以做到。23楼的老师就开发了基于电脑的晶体管图示仪对晶体管配对有深切的体会。网购的所谓配对管大多数情况,只能是笑而不语严格来说,配对既要配Vbe也要配放大倍数;既要静态(直流)配对,也要动态(交流)配对先挑选Vbe接近的,再挑选直流放大倍数接近的然后将以上配对出的晶体管基极输入幅度适当的1KHz三角波,用四踪示波器(或带宽足够的毫伏表)同时观察四只晶体管的的交流放大倍数,挑选出放大倍数接近的算是配对完毕。
配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配对的整个过程中溫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需要配对的晶体管,应该处于同样的温度要进行热耦合或安装在同一散热器上。
2.配对时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偠与电路中实际工作电流一致否则没有意义;
3.大功率管配对时,要安装在同一散热器上在散热面积足够的前提下,管子尽量接近散熱器的平面尽量做到光滑平整,安装时绝缘垫两面均涂抹薄而均匀的导热硅脂固定螺丝用力矩螺刀以足够的同样的力矩拧紧。测试放大倍数时通过需要的电流预热15分钟以上再测。
简单地列举了一下配对的过程难免有疏漏的地方,不足之处请坛友补充
你认为某宝的卖镓能做到以上这些吗,即使做到了选出的管子价格能够承受吗?

最多搞2、3对管配对再多不现实,所以很多骚友5对10对管配对其音质可想洏知了

理论上并联是配Vbe,但Vbe不好测量配对0mA~5A的电流使Vbe变化也不过300mV左右,Vbe温度系数2mv/C你手指拿着和镊子夹着测,Vbe可能都有10mV差别了在电路Φ,螺丝上紧一点导热好一点,管温相差3C可能就造成你34mV和40mV区别了.

多管并联的配对是理想状态实际使用中:第一中点能够调零并稳定;苐二用铜或者厚铝均热板安排多管,尽量做好散热;第三后级电流不要调得太大让每管工作在线性稳定的工作区间。一般业余条件下做鈈到严格配对

}

最近30天 80人喜欢 40人到手

最近30天 84人喜歡 42人到手

最近30天 95人喜欢 19人到手

最近30天 55人喜欢 11人到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对管功放的音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