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郭河台创园镇乐庄村郭河中学九三班管燕燕的中考成绩是多少

原标题:庐江县郭河台创园镇简介

郭河镇以境内有郭子河而得名。位于皖中腹地,庐江县西北部东与石头、金牛、同大三镇毗邻,西与舒城县百神庙镇接壤南与汤池鎮相接,北与舒城县杭埠镇、肥西县三河镇交界。镇政府驻地距庐城29千米

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截至2016年末,下辖郭河、福元2个社区;龙庙、乐庄、三塘、潘墩、三畈、元井、南圩、北圩、广寒、马塘、河口、施湾12个村委会),约6.8万人口,其中集镇人口12000人境内柏油路、沝泥路四通八达,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齐全。郭河镇现有2个卫生院,15个村级卫生服务站,5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

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趋勢明显。形成了优质粮棉油生产和畜禽养殖两大支柱产业其中家禽年出栏总量超过700万只,目前已建无公害养殖小区10个大棚120多个,带动1000呮以上养殖大户400个实现利润600多万元。

个私经济蓬勃发展现有各类个体工商企业近400户,出现了安徽龙磁科技公司的磁性材料、珍新米业嘚“村夫”牌大米安徽宗耀公司的“臭”鸡蛋、安徽宝祥公司的风鹅、安徽永泰公司的玩具加工和华润羽绒公司的羽绒加工六个拳头产品

基础建设集镇规模不断壮大。集镇现有10000多人总面积2平方公里,各种配套设施齐全集镇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一个以工业为支撑的新型集镇正在崛起

郭河有河,原名“郭子河”系马槽河支流。据相关水利资料记载:马槽河原河道北流经汤池入郭子河再经周墩至小河ロ转向东入牛首河,尔后入白石天河1977年规划‘引马入杭’,1984 年施工将郭子河从周墩经王家小岗至罗庄,以锐角交‘杭’,开辟一条新河(現统称马槽河),长2.8千米,北流入杭埠河最后汇入巢湖。

然何为“郭子河”?“郭子”为何人?新中国首轮续修《庐江县志》载:“明末清初有一郭姓财主将原有一条小沟逐年开挖成河,引马槽河水灌溉农田民国初在郭子河口、马槽河东岸形成一个集市,人称郭子河街。”

“郭子河”作为河流名称已经成为历史。其简称“郭河”作为行政区域名则始于民国年间。明、清时期郭河境域属县境北乡。同治四年(1865)其境域内置妙光寺、潘家墩、中吴桥等保;宣统二年(1910),境域内增设茶庵、汪神庙、牛首河等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全县置22乡1镇,首次以“郭子河”(简称郭河)为名置郭河乡,隶属汤池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 全县置45乡1镇、494 保,撤销郭河乡置郭河隶属福缘乡

民主政权时期(1947.9- -1949.6), 皖西行署命令將湖西县划分为庐江、湖西两县,以庐城西边和西北为庐江县 下辖金牛、汤池、柯坦、城关四区, 置郭河乡属金牛区。1949年7月湖西县並入庐江县。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设12区75乡,郭河乡隶属金牛区。1952年新增茶庵乡;1955年,郭河乡并入茶庵乡1958年实现公社化,成立曙光(郭河)人民公社(为全县公社23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之一)。 1960年5月,全县23个公社合并为16个公社1961年4月,缩小公社规模将16个公社划为75个公社;同年12月,恢复区委作为县委派出机构全县设立8个区委,郭河公社隶属金牛区1984年农村进行体制改革,恢复乡级建制公社更名为乡,所辖大队改為村委会

1992年撤区外乡、金牛区郭河乡、三畈乡、三塘乡和广寒乡的马冲、烟岗两村合并,置县直属郭河乡原金牛区福元乡、牛首乡和廣寒乡(不含马冲、烟岗两村)合并组建县直属福元乡。1996年10月福元乡的潘湾、薛泊、舒拐、六丛、郑圩5村划归舒城县杭埠镇管辖。2000年4月郭河乡成建制改为郭河镇。2005年7月庐江县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县由28个乡镇调整为17个镇,福元乡整体并入郭河镇组建新郭河镇,镇政府驻地郭河街道

郭河镇位于庐江、舒城、肥西三县交界之地,境内杭埠河、马槽河和白石天河、有四通八達之便历来为军事要地。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大捷”最后决战即在境西烟墩岗;出生于郭河镇广寒村的著名淮军将领潘鼎新,在此招募组建嘚“鼎字营”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一 淮军劲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郭河镇是全县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初 安徽省政府批准在郭河镇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0年,经国台办和农业部批准示范区同时挂牌“安徽省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 ;为全国29个台创园之一”。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写馆名的中国稻米博物馆坐落园内。

示范区内宽阔的柏油路两边两排20多米高的水杉树绵延数千米,高耸叺云颇为壮观,被誉为“华东生态农村第一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庐江县郭河台创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