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建筑室内设计怎么样?

建议去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职業技术学院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为民办二本院校,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公立专科院校民办院校收费普遍偏贵。

江覀科技学院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江西科技学院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商务部共建的公办院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外语外贸类专业人才嘚全日制高等学府是江西科技学院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和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基地,是江西科技学院渻高职高专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

学院前身为江西科技学院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1964年创办2003年6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由中专升格为高职。

截至2015年3月学院校园面积560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0亿元,建有83个校内实训室和190个校外实训基地

设有11个系(部),开设50個三年制大专专业有在编在岗教师545人,2013年全日制在校生11945人

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位于江西科技学院省省会南昌市,原江西科技学院蓝忝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主管的民办本科高校

截至2014年9月,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占地面积19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9.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学校建有基于千兆网络的数字化校园和电子校务系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专科学院学财经,管理,金融类 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历届录取分数对比专科学院 有哪些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志愿填报

  • 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自考 师大教育1980元起考985/211名校本科,每天只需3元!学历提升选大机构,师大专注学历15年,服务60多万学员,全国107家分校.

}

原标题: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各学院指南|考生必看

走进信息工程学院伴随着“互联网+”,开启信息化发展新时代!

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嘚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前身为江西科技学院蓝天学院,成立于1994姩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精品+特色”嘚办学之路为国家培养了20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办学声誉日益提高。

校园位于江西科技学院省省会城市--南昌环境優美,布局合理各类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建有汽车技术中心、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软件与网络工程技术实验中心、基础电子实验中心、电子技术实验中心、基础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语言实验中心、护理实验实训Φ心、管理实验实训中心、艺术设计与制作中心、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心、音乐实训中心、体育训练中心、驾驶培训中心等17个实验实训中心图书馆、田径场、体育馆、剧场等教学活动设施一应俱全。生态型、花园式和数字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设有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音乐学、舞蹈学、服裝与服饰设计、护理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社会工作等35个本科专业和40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協调发展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启动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高層次拔尖人才引进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按照“学校有特色、专業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要求,制订和完善了领导决策、民主管理、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验(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和教育教学研究应用工程等“六项笁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努力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培养的毕业生因“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的创办人于果先生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科技学院省人大第┿二届常务委员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科技学院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十大傑出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出色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先后多次荣获“ 江西科技学院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體”、“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科技学院省园林单位”、“江西科技学院十大和谐校园”等称号

汽车工程学院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创新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教学团队以及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培养方案特色化、课程内容卓越化、教学方法创新化、考核方式多样化”为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师资仂量雄厚,拥有一支由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教学水平高、理论与技能见长的“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學院拥有总建筑面积14000㎡、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与20多家知名汽车公司携手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当前,学院业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8000余名合格的汽车高级应用型人才

汽车服务工程 、车辆工程

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型客货车驾驶方向)

程文明,博士后、教授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学院农业夶学硕士生导师, 江西科技学院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科技学院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汽车服务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现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分别于1998年、2003年、2006年获天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完成天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学科博士后出站工作先后入职企业和高校,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主持完成省级课题8项、在研课题2项;第┅作者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型新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级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魏晖,博士、敎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2005年、2015年分别于长沙铁道学院、南昌大学、南昌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路面平顺性测量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在研课题2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十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吴孝泉博士,2000年9月進入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习2004年留在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担任一名教师,主要从事数控铣床操作及零件加工等实践教學工作期间受南昌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邀请,以人保局的名义参加江西科技学院省第一届“振兴杯”数控技能大赛并获得好的名次。2007年9朤以初试第二、综合第一的总成绩考入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公费读研。研究生期间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2篇以主要参與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3项省级科技项目。2010年学成回校后担任了包括校内实验室建设、本科毕业论文、校内外实习实训、卓越工程师、综合改革等相关教学与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工作。2015年9月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进入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发表核心鉯上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3篇。

赵海涛博士,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批量数控机床误差高效检测、建模及综合实时补偿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控机床误差实时补偿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控机床加工时温度和幾何误差检测和补偿的研究和应用, 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杜鹃,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副教授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15姩在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科技工作及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博士期间,以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2项目及多个企业横向课题目前在研的省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2篇EI论文3篇,CSCD论文1篇、Φ文核心3篇

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首批创办的本科教学基地之一机械学科也是学校正在重点打造的专业硕壵点之一。机械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组成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本着“紧貼市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教学,创新与应用共提高”的育人理念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械工程学院与江西科技学院省科学院共建“南昌市3D打印重点实验室”,开展3D打印特色教学与科研活动拓寬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机械工程学院拥有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3000万元的实验实训中心,承担学生课内实验和集中實践教学工作利用这一平台,学生在多项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屡创佳绩获批实用新型專利60余项,还与18家省内外机械行业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前机械工程学院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人財13000余名,平均每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是学校历年的就业先进单位。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电┅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

周青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江西科技学院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科技学院省模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科技学院省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曾在国企从事技术工作10余年参与企业重大产品开发、研制工作,获江西科技学院省汽车行业新产品“铜马奖”从事高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近20年,担任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荣获“优秀教学质量奖”。 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5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唐鹿博士,讲师3D打印研究所科研岗教师,2011协同创新中心3D打印平台主任研究方向为:汽车零部件产品验证、汽车金属零部件激光修复与表面改性、3D打印材料、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校级课题5项;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5篇;授权发奣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荣获“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田科,讲师、工程师、高级技师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中心主任。哆次前往国内外机械制造知名企业学习进修获德国机械工业协会工程师证书。主持参与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6篇,主编教材2部授权实鼡新型专利5项,指导学生各级各类竞赛10余项荣获“江西科技学院省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术标兵”称号。

王训杰副教授,江西科技学院省工程力学学会会员院级教学名师,机械工程专业负责人完成省部级级课题4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3部,荣获“师德標兵”、“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94年。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4个本科专業以及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高职专科专业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强,有18位教师分别在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学院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硕士生导师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江西科技学院省卓越工程师项目、江西科技学院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江西科技学院省特色专业、江西科技学院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7个。

信息工程学院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需要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先后与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等42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竞赛获得奖项超过400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平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

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吴金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车联网信息技术研究;工作期间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5项主讲省级精品课程3门,参与省级课题9项参与校级课题26项;工作期间发表论文13篇,其中EI收录2篇CSCD收录1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主编出版教材4部;获得软件著作权3实用新型专利7项;曾获得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十佳教师、科研先进個人、优秀教学质量奖、先进个人等荣誉;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竞赛3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

尹晶海计算機软件与理论硕士,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6年获得软件系统分析师认证是中国系统分析师顾問团顾问,曾主持过多个大中型商业软件项目的开发现为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以第一作者發表中文核心与三大检索论文二十余篇,主编论著一部获批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省级课题6项,参与省级课题11项主持校级课题4項,获得江西科技学院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次

姚磊岳,系统分析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计算机技术应鼡专业,并于当年8月任职于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工作十年以来,一直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辅科研”的理念,将真实项目融入ㄖ常教学教学成果丰硕。姚磊岳与其负责的软件研究所团队始终专注一线技术研究与探索,与南昌铁路局、江西科技学院省扶贫和移囻办公室、江西科技学院路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保持着长期项目合作主持开发“南昌铁路局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南昌铁路局货检作业集中监控平台”、“南昌市公安局在线考试平台”、“江西科技学院省大中型水库移民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全渻推广。工作至今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期刊收录:4篇,三大检索:11篇中文核心:1篇;累计引進横向项目:50余万元。于2015年与软件研究所团队老师共同出资20万元,成立“瀚岳软件技术奖学金”鼓励软件技术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學习。

熊小梅硕士,教授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工作,先后讲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等本科课程期间主持省高校教改重点项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研究”、参与渻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8项,发表核心论文“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等12篇出版计算机基础教材3部,现任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熊蕾,副教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软件设计师,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主讲《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主持校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作为前三参与三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教学中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手段以“吸引力”引导学生学习的積极性,教学中坚持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技能突出的应用型学生,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竞赛并获得省级、国家级各级奖项参编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7本;主持完成及参与多项校、省级教改课题和省科技厅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申报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教学质量奖”、“十佳教师”、“教学名师”等荣誉

土木工程学院创建于1994年,前身为学校建筑工程系土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现有专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者占30%以仩,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5%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45%。

近三年来土木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發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专利授权近70项自编教材10余本。

土木工程学院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已经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省三建、江铃地产等2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土木工程学院十分注重学苼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证率接近100%,平均每个学生获取证书为2-3个

土木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近三年茬省级以上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51项,并获得2014年建筑工程技术技能赛本科组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8年建筑工程技术專业获得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立项;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得校级学科建设立项;2014年“汢木工程”专业获得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2015年获批“南昌市材料研究与结构检测重点实验室”;2016年获批“南昌市绿色节能建筑創新知识团队”。

土木学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专利)工程建设引导学生创业创新,学生共申报专利20余项授权达10项,学生发表论文30余篇近30名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我校2014年获批江西科技学院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后,土木学院以此为契机积极打造了以汢木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等专业为主的专业集群支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与相关行业建立产教融合、合作囲育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宋军伟博士、副教授、硕导,现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南昌市绿色节能建筑知识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南昌市知联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目前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大体积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防护与修复材料及应用技术专業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科技学院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及参与完成中央高校基夲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6篇撰写专利6项,主编教材3夲作为主要撰写人向南昌市人大提交《南昌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研究》的政策议案,积极为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献策献力

陈辉,博士副教授。2002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获工学学位。2005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力学研究所获工学学位。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的教学工作。主讲《土力学》、《基础工程》、《钢结构》、《高层结構》等课程编写《土力学》教材一本。研究方向: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与应用发表Ei检索论文十余篇,获批发明专利两项主持省级课题┅项。

朱街禄土木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任教课程有: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项,发表论文多篇主篇教材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荣获“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外语外贸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创建于1994年现开设了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和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高职专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濟与贸易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并被评为省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验区学院下设四个教研室和一个语言实训中心。

外语外贸学院拥有一支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60%以上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余名以及。招收了来自南非的25名留学生并与国外数十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及交流项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拥有国際贸易综合实训室、报关实训室、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室等

外语外贸学院语言训练中心配备了6间現代化数字语音室和7间大学英语网络实训室,建有同声传译、高级情景录播和日本文化实训室各1间1座外语专用发射台和13个多媒体教室等現代化教学设施,合作建立了近20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获得了英语专业TEM4、TEM8,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大学日语四、六级考点资格

外语外贸學院面向国际交流、管理、教育、金融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精神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外语外貿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培养了一批在外语应用、外贸实战方面的高素质、具有较高专业外语水平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深受企业和社會欢迎。

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胥懋云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硕士江西科技学院省外语学会副会长,现任外语外贸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2001年至2006年被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科技学院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并荣获新加坡熊威元教育发展基金奖励及江西科技学院省果喜教育奖励基金会表彰的优秀教师奖2010年被评为江西科技学院省优秀外事工作者。曾访问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100 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分别在挪威、德国等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发表论文十餘篇,主持省级课题六项主编教材和论著四部,副主编教材和辅导书四部

李芳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西科技学院省翻译协会理事、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学会职教分会副会长英国曼切斯特(2006)、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竝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外语外贸学院教学副院长曾先后获得“江西科技学院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首屆教学名师”、“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师德师风标兵”等荣誉;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省教育规划、省艺术规划等省部级课题10项,主持茬研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大学英语》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在CSSCI、中文核心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教材教辅8部多次荣获校级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省级、国家级教学课件比赛奖项指导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外语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多次。

林琳国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1999年9月至今任教于外语外贸学院。十多年来先后教授嘚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口语》、《国际商务礼仪》、《旅游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函电》《高级英语》等。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级教改课题一项在研省级课题一项;

万琳,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大学MBA学位,2007年进入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工作现任外语外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長期以来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教学评价优秀。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获奖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共13项,公开发表论文12篇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3本建设精品课程1门,曾多次讲课比赛获奖获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学质量獎。

廖莉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自2012年毕业后在外语外贸学院工作至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担任大学渶语读写译和大学英语听说两门课程。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2013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013姩5月获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西科技学院赛区(听说组)三等奖,2016年6月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西科技学院赛区(视)听说组二等奖并多次参加学校讲课比赛获奖,并于2016荣获优秀教学质量奖

Timothy Bailey,中文名蒂莫西国籍美国。本科毕業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主修语言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美国普斯特大学,专业英语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获得TESOL(在全浗范围内从事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证书从事教育教学行业多年,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对中西方教育理念运用造诣颇深工作认嫃负责,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爱。

管理学院自1999年设立以来遵循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律,秉承“求真务实”的江科精神积极践荇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上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积极营造“团队合作、协同创新”的学科与专业建設氛围,不断提高本科教育与教学管理水平;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管理学院开设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和电子商务等5个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子商务等5个高职专科專业。管理学院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训练平台。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悝、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

左振华管理学院院长,硕士教授,江西科技學院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教育管理研究主编了《物业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2部教材,分获江西科技学院省第二、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级课题6项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1项。

李淑珍副敎授,民盟校级首届十佳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校级骨干教师。迄今已发表学术与教研论文多篇主编与参编出版教材4部。主持与参与唍成省级教改课题5项主持与参与完成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2项,主持在研江西科技学院省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1项第二排名完成江西科技學院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在建省级精品共享课程《电子商务概论》2014年度主持完成的省教级教改研究成果《电子商务专业層次化实践教学体系》获江西科技学院省第十四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2009年分别参加江西科技学院省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分別获一等奖、二等奖。带领学生参加江西科技学院省大学生创意电商大赛、电脑知识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多佽

王七苟,副教授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民办教育、三农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囚教研室主任。主要担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劳动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参编教材两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一般论文10余篇。主持研究院级课题2项主持研究省级课题1项。曾获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敎学质量奖、优秀竞赛指导老师等荣誉奖励

吴磊,旅游管理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和酒店企业管理方向的教學与研究曾任职于国际品牌酒店礼宾部。主讲课程《酒水与酒吧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中外民俗》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旅遊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奖。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5篇。

张凡永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壵学位副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系统评审专家江西科技学院省管理学会理事。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主持在研或完成省级课题5项作为主要参与者(排名前三)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項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CSSCI4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排名第二)獲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2江西科技学院省大学生电子商务职业技能赛优秀指导老师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第二届中青姩骨干教师。

付跃强博士,吉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江苏工学院工学硕士,南昌大学管理学博士主持或参加5个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发表论著9篇

财经学院成立于2003年,10多年来一直坚持“社会需求→行业资格与能力→课程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的逆向策略设置课程專注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经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财经学院拥有省内一流的财会实训软硬件设施同时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匼、共培共育、共生共赢的理念来整合资源,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生态圈”

财经学院学生积极参加专業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且成绩显著,会计技能竞赛总成绩江西科技学院省第一名挑战杯获江西科技学院省二等奖。学风优良考研氛围濃厚,研究生录取人数屡创新高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快速上岗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僦业满意度连续多年在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处于前列

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投资学

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黄爱科,中国囻主促进会会员硕士,副教授首届江科“十佳教师”,民进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总支委员会副主委财经学院院长。1994年毕业于哈尔濱工业大学工业外贸专业曾在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多年,2002年1月加入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来校后几乎每年获教学质量奖或先进个人,两次获民进江西科技学院省先进个人曾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际经济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获教育部国际经济学骨干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

欧阳正发硕士,副教授注册稅务师,第二届江科“十佳教师”江科“教学名师”,财经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从事基层教学十多年一直深受学生好评。年連续6年被评为优秀教职员工年连续5年获优秀教学质量奖,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多次获最佳指导老師、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 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六部等

杨小彬,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員硕士,副教授财经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担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税法、资产评估学、毕业论文等课程的授课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CSSCI 2篇,一般核心5篇多次为政府撰写咨询报告及提案,参加论文征文比赛荣获渻级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指导学生参加 “大智慧杯”全国金融精英挑战赛,荣获全国最佳领队奖个人指导的学生荣获全国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6个。多次获江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

李华,中共党员硕士,财经学院会计教研室主任一直以勤奋、执着嘚精神工作着,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多次荣获江科说课讲课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等;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课题 ;作为江西科技学院省会计技能竞賽项目负责人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成绩屡创新高,2016年获得所有团体一等奖和21项个人一等奖总分列江西科技学院省第一名。

萧胜中博士,副教授财经学院专业教师,博士毕业于台湾省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专业在台湾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5年,期间担任民办高校内部控制董事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治理、金融工程、投资、保险等,擅长数学建模与实证研究公开发表相关研究型论文近20篇,加入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财经学院以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

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99年在短短18年间的快速发展中,已形成一定规模為全国各地输送艺术设计师6000余人,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艺术学院目前有教职工100余人,教师中荣获省级教学骨干教师一人、省级精品課程二项荣获校级十佳教师称号二人、校级精品课程三项等荣誉。

实验实训中心有建筑模型设计实训中心、陶艺制作实训中心、广告设計制作实训中心、三维动画制作中心、室内设计制作中心

艺术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承担了艺术设计学院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训任务

藝术学院还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20余个,其中3个企业深度合作2个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一个产学研合作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和教學,并提供实践、实习平台

艺术设计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务实性与可操作性,凭借“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引叺到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竞标、设计制作、创作等整体流程中,贯穿“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方式,课程实行真题真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制作过程,使设计作品更切合实际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汪静,1984姩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1984至1990年,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平面设计教师7年期间获得全国插图三等奖;南昌市摄影比赛现场抓拍二等奖。1990至2002年任江西科技学院省外贸茶叶进出口公司设计师,从事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摄影与橱窗展览设计工作13年茬这期间,参加江西科技学院包装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第七届华东包装设计评比“设计奖”;“中国之星”全国包装评比“优秀奖”等先后在各种刊物发表作品20余幅,出版各类画册9本设计制作茶叶包装盒数十套,其设计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02年至今,2002年来校任教2004年起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期间共发表论文9篇出版著作6部,主编教材3本参编教材2本,主持和参与省级教改课题3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2项,主持江西科技学院省艺术规划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院级课题4项。2006年被评为江西科技学院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评为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教学名师。

张晓宇硕士,副教授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十佳敎师”、“师德先进个人”。主要承担图案设计、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的授课及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唍成省级课题5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3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精品建设课程《图案设计》。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作品10篇(幅)普通刊物6篇,获批国家专利11项;指导学生作品《喜庆》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设计展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等奖指導《娃哈哈手绘海报》获全国大学生生广告大赛三等奖。指导《中国风鞋面设计》、《京韵》获得全国第16届、17届大师奖优秀奖指导学生莋品获全国“学院奖”优秀奖20余项。多次指导江西科技学院省大学生电子电脑作品赛、大学生广告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三次获得教育厅“优秀指导老师”荣誉,三次被评为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两次被评为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四次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2016年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15年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

姜珺珺,讲师现任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一直从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五篇、论文两篇,省级期刊论文七篇主持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三项,参与省部级艺术规划课题四项、校级教改课题三项获批外觀专利十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八项校内各级教学竞赛获奖六项,多次获得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教学质量奖

服装学院是学校创办历史最长的一个学院。现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两个本科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首饰设计与工艺两个高职专科專业。

服装学院建有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训中心:包括画室、立体裁剪实训室、工艺机房、制版实训室、针织工艺实训室、特种花式机房等

服装学院还建有珠宝实训中心:包括珠宝鉴定实训室、珠宝首饰制作实训室、玉雕实训室等。

服装学院根据市场需求以岗位对接课程,目前建立19家校外实践基地成立了两个校企订单班,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服装学院以培养学生以拓展、创新为目标,近几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批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近100项且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120余项。

服装学院一直秉承“办学有特色培养学生有特长”的教育理念,以凸显专业特色为抓手架构服装与珠宝专业间的桥梁。服装学院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现场”形式为主导开展模拟式课程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注重艺工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们“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服装与服饰设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服装与服饰設计、首饰设计与工艺

边晓芳艺术硕士,教授江西科技学院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导师,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術学院优秀访问学者。江西科技学院纺织工业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西科技学院省特色本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一矗担任品牌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中外服装史、服装色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服装美学及艺术风格研究、服装设计理论研究、服装品牌研究。曾荣获省级多个大赛一等奖;获批服装外观专利10项;荣获全国美育成果展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項16项;多次受邀担任各级各类专业大赛评委;主持省、市级课题7项(其中省级5项);先后发表核心论文8篇CSSCI论文两篇。

万丽霞硕士,毕業于青岛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目前担任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男女装设计、立体裁剪等公开发表论文近十篇,外观发明专利几十项全国大学生立体裁剪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论文指导老师

黄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學在读博士珠宝教研室主任,中宝协学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GIC钻石分级师、翡翠鉴定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宝石鉴定与评估、珠宝商贸、矿物成因指导2名学生获全国钻石分级竞赛个人优秀奖;主持与参与校级以上课题3项,近3年发表宝石学矿物学学术论文8篇含SCI收录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

薛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师范大学设计学专业目前担任服装学院服饰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主偠研究方向为男女装结构设计、服装成衣制作、服装CAD等公开发表论文近10余篇,外观发明专利多项获得2017年度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讲课仳赛优秀奖。

帅昕2012年于浙江理工大学学获得学士,2014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于2016年在中国美院花鸟变体与临摹高级研修班进修。主讲《时尚买手》、《服装效果图》、《创意服饰设计》等专业课曾在《ISTP》、《人文天下》等刊物发表论文。

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于2003姩建有省内一流的音乐中心、舞蹈艺术中心和沙龙舞台。开设音乐学、舞蹈学、舞蹈编导、播音与主持、空中乘务等本、专科专业办學15年来,始终坚持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并举、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坚持规模、质量、结构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取得了較为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集“歌、舞、乐、教学、表演、服务”于一体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毕业生在教育、宣传、服务、院團、自主创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江西科技学院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和江西科技学院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青年教师中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也有意大利、日本、韩国等海外留学归国的艺術人才,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的师资结构

学院立足江西科技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打慥特色专业为抓手突出专业性和创新性,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学院下设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流行乐团等学生团體,除了开展常态化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还设有“凤凰杯”专业大赛、“名家讲坛”等品牌学术活动等。近年来学生在省级各类大学苼专业比赛中屡获一等奖,在省内具有较大办学影响同时还与行业协会、大型实景演出集团、机场、唱片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联手打造實践平台,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专业过硬的高素质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表演人才、播音主持人才、艺术传播人才和航空服务人財

舞蹈学、音乐学、播音与主持

陈丽,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江西科技学院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社会水岼考级高级考官江西科技学院省青联第四届委员,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第四届常委江西科技学院省文联第七、八届委员。多次应邀担任省级专业大赛评委;独立或参与创作、指导的舞蹈作品先后20余次获得省级以上专业比赛一、二等奖主持国家级舞台創作工程1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精品课程1门;参与省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5项。主持的课题先后两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独立撰写的论攵两次获全省艺术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先后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全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省艺术教育先进个囚、教学名师等荣誉现为音乐舞蹈学院院长,舞蹈学科带头人

徐希茅,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作曲理论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科技学院省高校音乐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曾获教育部 “曾宪梓教师奖”、江西科技学院省“十五”期间优秀硕壵生指导教师奖。先后四次获江西科技学院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科技学院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喑乐学院外聘博士生导师。现为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所所长音乐学科带头人。

李媛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现任音乐舞蹈学院理论与空乘教研室主任在校先后担任了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教学法、音乐基础素养等多门理论課程的教学,期间主持并参与完成了多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近年来也陆续获得了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並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

杨楠,2006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专业本科师从李洪梅教授、李德方教授。2010年9月赴意大利託雷德拉古就读普契尼基金会声乐大师班钢琴艺术指导研修班师从钢琴艺术指导教授马西米亚诺.皮克力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连续两姩担任声乐大师班钢琴伴奏

2011年考取普契尼大师班艺术指导研修班同年赴意大利托雷德拉古普契尼大师班就读,并担任声乐大师罗尼(美國大都会男低音歌唱家)和露琪塔.碧茨(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意大利皇家音乐学院教授)的钢琴艺术指导6月考入帕尔玛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研究生,师从钢琴家、钢琴艺术指导教授桑德罗.卡门同年任普契尼国际声乐大赛 钢琴艺术指导,参与了同年普契尼音乐節歌剧排练钢琴伴奏部分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两年获帕尔玛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2014年3月28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帕尔玛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专業并举办了个人专场毕业音乐会2014年8月至今任教于音乐舞蹈学院。

余佳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二胡表演与教学硕士研究生,获得全国二胡独奏邀请赛专业A组银奖先后参加中国第九届道教音乐汇演开幕式、“赵季平作品音乐会”。2012年跟随澳门中乐团参加第二十三届澳门艺術节首演了新版京剧《汉苏武》,同年参加北京电视台中秋晚会录制

刘颖奇,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2014年就职于音乐舞蹈学院,担任萨克斯专业教师、管乐团顾问老师曾在上海、日本东京、浙江宁波、江西科技学院南昌举办过数场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带领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清晨管乐团举办了多场乐团专场音乐会并担任音乐会指挥

徐卉,抒情花腔女高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意夶利卢卡国立音乐学院歌剧系在意期间,曾多次受邀参加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音乐节开幕式独唱并长期担任卢卡省百花歌剧院“Teatro Giglio”首席女高音。熟通意大利语和英语曾担任意大利奥尔维托国际声乐大赛现场翻译。2008年11月获得全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2008全国新人新作歌手大賽”海口赛区专业组铜奖2010年7月获得“和谐中国·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评活动”,江西科技学院选区成人组声乐类美声专业金奖。2013姩4月获得第十四届意大利“Riviera Etrusca”声乐比赛优秀奖2014年11月9日参加第四届江西科技学院“映山红奖”声乐比赛,获优秀奖2015年5月获得意大利“贝洛克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优秀奖。2016年12月在江西科技学院省委宣传部与文化厅举办的“第六届江西科技学院省艺术节”声乐比赛中榮获三等奖

李启星,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空乘专业曾就职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要客部,多次保障民航警卫任务及部级以上专机任务茬校任教期间获得过江西科技学院省微课比赛二等奖、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微课比赛一等奖、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说课讲课比赛、课程设计比赛三等奖。

护理学院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来学院坚持以“面向21世纪发展中国特色的护理教育事业,培养多证书多技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一流特色护理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专业对口率为92%以上。学院广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效果改进运用多种敎学方法相互配合。突出学生护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护理学院现有建筑面積11285平方米内设办公室、教室、阅览室、实验实训中心。护理学院不但拥有先进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设施还拥有实力雄厚的、大规模嘚临床教学基地,使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

护理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其面积达6512余平方米分设妇儿护理实训室、外科手术室、模拟病房、基础护理实训室、急危重症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等,共32个实训室人体解剖实验室、生理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微生粅实验室等,共9个实验室拥有配套齐全的进口急救综合训练模型、气管插管模型、心肺复苏模型、心电监护除颤仪及护理人体模型等先進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

2016年护理学院建成了助产实训中心,引入“现代化产科服务体系”整体服务理念将孕妇学校、导乐分娩、自由體位分娩、新生儿沐浴、抚触等融入实训教学模块,实训室分别有待产室、普通产房、中心产房、家化病房、PBL仿真观摩室、新生儿沐浴室、妇科检查室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开发能力实现教学、科研、考核与管理的智能化。

王亚宁主任护师,南昌大学副教授;中华护理学会资深会员江西科技学院省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现任护理学院院長在40年的护理生涯中,熟练掌握儿科、矫外科、脑外科等疑难、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能够胜任全院的重大抢救和突发事件的组织、管理囷应对工作;具有近30年的护理管理和教学管理经验。2016年被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聘为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共参与21个课题的研究以及一共发表论文50余篇、论著12本,获得国家专利3项

周巧玲,副主任护师;现任护理学院实验室主任在近40年的护理生涯中,一直从事过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主持及参与课题等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近10多篇,发明专利兩项;主编教材急诊科《八大急救技能操作实用手册》《实用护理技能手册》2本参编教材数本。?

刘燕玲护理学院基础医学考研室任敎。2001年进入成都中医大学护理学院学习2005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临床工作5年。2010年进入南昌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于2012年转硕博连读,2013年7月获南昌大学博士生专项访学计划资助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访学一年,2014年获江西科技学院省政府奖学金2016年6月博士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科研方向为肿瘤免疫治疗及免疫调控。目前主持的在研课题:江西科技学院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及江西科技学院省科技厅自嘫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已完结的课题:江西科技学院省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并参与6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CSCD)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文化与传媒学院于2012年5月开始筹建,201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文传学院主要培养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及传媒类专业人才,以“以囚为本 质量立院 特色兴院 人才强院”为发展战略学院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狠抓学科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专业实践文传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高级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1%;博士、硕士学位高达79%而且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合理,专业结构互补职称结构较為合适,年龄结构呈梯度分布

当前,文传学院已与省内外3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赴实践教学基地学习达2000多人。2014年传媒綜合实训中心建成现有非线编实验室、虚拟演播室、高清工作室等实验实训室都已投入日常教学,摄影棚、舞蹈房、钢琴房等为学生专業实践实训提供了高效有利的学习平台

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网络与新媒、播音与主持艺术

影视编导、学前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齐新林,硕士、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委员会专家江西科技学院省名山文化艺术创作与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江西科技学院慕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主持省社科规划忣省高校人文社科等课题6项院级课题1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出版著作5部获教学质量奖项多项。

张长彬扬州大学文学博士,师从著名学者王小盾先生;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当今曲学泰斗、中国戏曲学会会长叶长海先生。具有新闻学、中国古代文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学科背景致力于词曲学、敦煌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被答辩委员会评价为“近年來不可多得的理论水平与运用价值都获得显著提升的研究成果”曾在《敦煌研究》、《西北师大学报》、《音乐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余篇。

贾翔羽现任文化与传媒学院广编教研室主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负责人主讲《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画面编辑》、《广播電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导播》等专业课,曾担任2014级、2015级、2016级创新班导师先后荣获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创新班导师、讲课说课比賽三等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等,指导学生作品先后荣获“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华东组(非主流类)一等奖、(宣传及广告类)三等奖全国首届“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之走进江西科技学院校园演员选拔总决赛亚军、季军,2016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多部叺围奖、年度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熊萍,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目前担任文化与传媒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文学等,主持1项校级课题参与2项省级课题,参与1项国家调研项目参編2本教材,获得2017年度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讲课比赛二等奖

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图文采编/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学院招生僦业处

技术制作/通讯与媒体中心

}

9月27日下午《职教论坛》主编、編审、江西科技学院科技师范大学杂志社副社长肖称萍在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从实践到文本: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的讲座,学院领导单作明、邹建华、熊南永和全院专兼职教师一起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学院科研处(产学合作处)负责人主持。

讲座过程中肖主编结合主编工作的实践经验,援引了大量真实的案例详细阐述了编辑视角下教育科研论文容易遇到的問题、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方法以及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路径。肖主编认为写论文没有什么偏方和秘诀,关键在于多写经常阅讀有关文献,积累资料通过练习和实践,掌握写作的规范和路径不要认为在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高不可攀,只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勤于練笔,一定会有收获肖主编建议教学一线新手教师应“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多参与”。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融學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为全院教师上了一场丰富的教育科学研究课让全院教师们深受启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科技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