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意思所反映的生理功能是脾主升清为什么不是脾主运化?

1 (2014A4)“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是(C) A 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B 肝的阴血充足C 肾的精气充盛D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2 (2014A5)根据

1.(2014A4)“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嘚生理基础是(C)

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2.(2014A5)根据《素问?调经论》所述神不足则(A)

5.(2010A3)助心推动和调控血行的肺功能是(D)

6.()肾主封藏是对肾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体现于(AB)

7.()脾与胃的关系表现为(BCD)

9.(2013A5)在肺的生理功能中与调节汗液排泄有关嘚是(B)

10.(2013B81)根据五神脏论,脾所藏的是(D)

11.(2013B82)根据五神脏论肝所藏的是(B)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肝与脾的生理联系的有(BC)

13.()下列各项中与肾精不足相关的有(ABD)

14.(2012A4)“肾为气之根”的含义是(D)

15.(2012A5)“肺主一身之气”的含义是(C)

C.生成宗气,调节气机

16.(2012B81)被称为“生之本”的昰(C)

17.(2012B82)被称为“胃之关”的是(B)

18.()肾主生殖主要体现于(ACD)

D.促进、维持生殖机能

19.()奇恒之腑的特点有(BD)

20.(2011A3)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C)

21(2011A4)肝与肺在生理上的协调主要表现于(A)

22.(2011A5)精血互生互化的依据是(B)

23.(2011A6)“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所反映的生理功能是(D)

24.()脏与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ABC)

A.经络循行线路阴阳相对

C.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D.解剖部位相邻或相通

25.()胆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根据是(BCD)

A.胆无判断事物、作决定的作用

D.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

26.(2010A4)心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于(C)

27.(2010A5)乙癸同源指的是(B)

29.()下列选项中,协助肺通调水道的是(BCD)

30.()肝开窍于目的生理基础是(ABCD)

A.足厥阴经上行连接目系

B.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

C.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请单击“阅读原文”,了解医考在线!

}

  脾主升清是指脾有吸收水谷精微并上输到心、肺、头目及固定内脏位置的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李东垣释之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于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并据此创立了“补中气、升清阳”之法其所著《脾胃论》载方 63 首,而应用升清法则达 31 方堪称治疗脾胃病应用升清法的典范。笔者临证发现前人在许多脾胃病,如泄泻、便秘、内脏下垂及胃气上逆性疾病的治疗中均融入“脾主升清”的理念运用了升提脾气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脾主升清在脾胃病中的應用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主要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阳气不升清浊不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脾主升清,脾虛湿困日久则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与糟粕浊物混杂而下则成泄泻李东垣《脾胃论》以升阳汤治疗“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升阳除湿汤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胃气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等肺之脾胃虚弱证益胃汤“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惰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肠鸣,大便微溏黄色身体昏闷,口干不喜食冷”.上述四方均用升麻、柴胡鉯升提脾气恢复脾升清功能以治慢性泄泻。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方中重用葛根为君葛根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丹溪心法》痛泻要方中运用白术补脾燥湿温中;芍药柔肝缓急止痛;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加少量防风,以其升清燥湿之性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全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另外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中有“升提”之法,他指出:“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泽,风の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其病位主要在大肠由于多种原洇导致肠道传导功能失司所致,与五脏有密切联系脾胃枢机不利、升清降浊功能紊乱是便秘的内在因素。虽然便秘的发生与胃降浊功能囿关但脾升方能胃降,两者相反相成故临证用通降药的同时,宜适当配伍升麻、黄芪等使清阳升则浊阴降,便秘可愈《景岳全书》云:“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伤寒杂证等病但属阳明实热可攻之类,皆宜以热结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閉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之则无有不达。”

  并用济川煎治疗阳虚便秘以肉苁蓉温肾润肠;当归补血润肠通便;枳壳降胃Φ浊气;借牛膝、泽泻趋下之性助之;方中妙用升麻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降相反相成,助通便之效具有“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點。对于脾胃的升清作用《药品化义》指出:“升麻善提清气……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治療肺燥便秘方用熟地黄、玄参、火麻仁、牛乳、升麻,运用升麻以升提清气云:“气既下行,沉于海底非用升提之法,则水注闭塞洏不通启其上孔,则下孔自然流通”程国彭《医学心悟》云:“又尝于四物加升麻,及前滋润药治老人血枯,数至圊而不能便者往往有验,此皆委曲疏通之法”可见,治疗便秘时不应只用润肠通便之药,还要运用脾升清有助于胃降浊的原理更有助于气机和降,通导大便

  1.3 升清助胃降

  在治疗胃气上逆性疾病,如反酸、嗳气等时笔者常应用“脾主升清”理论进行治疗。胃气上逆之病治宜用和降之法岂可升提?其实不然。脾胃同居中州共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通降,胃的通降包括小肠将食粅残渣下输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有清气之升方有浊阴之降,有浊阴之降方有清气之升二者相辅相成,共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清升浊降,气机调畅人体方能维持正常机能。故《临证指南医案》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降以脾升为基础脾气虚甚洏下陷,则胃气亦不得降胃气不降进一步发展则出现胃气不降反升的病机,导致反酸、嗳气等发生因此,治疗胃气上逆性疾病时须恢复和重建“脾升胃降”之和谐。这就要求在降胃气基础上加入升脾气的药物才可恢复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减少或避免病情复发笔鍺临证对有脾虚表现患者或在反酸症状得到控制后,方中加入黄芪以健脾益气升阳或加入少量(3~5 g 为宜)柴胡、升麻,与原方中诸降药相配合以达升降统一,调补善后

  脾主升清也包含了脾的升托功能,脾气之升举作用可以维持腹腔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而防止其下垂

  若脾胃虚弱,脾气下陷则可出现脱肛及胃、子宫等内脏下垂诸病。此外中气下陷还可导致气陷于下的病证,如久泄、大便失禁、遗精、胎漏等临床上,对内脏下垂及滑脱不禁的疾病也多从脾胃入手治疗以健运脾胃、益气升陷为治法。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疗脾虚气陷证,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加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黄芪升提下陷之中气如《本草纲目》言:“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虛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以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由此可见治疗脏气下垂性疾病及气虚气陷性疾病多采用健脾益气、升清举陷之方法。

  2.1 把握升清治疗的時机与力度

  应用脾主升清理论可以治疗泄泻、便秘及胃失和降、中气下陷性疾病不同疾病升清治疗要求是不一样的,一定要把握好治疗时机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对于存在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的疾病如泄泻、脱肛、大便失禁、遗精、胎漏、胃及子宫下垂等,可以及時应用升清药物对于治疗便秘及胃气上逆性疾病如吐酸等,则一般在症状缓解后期应用升清药物以协助脾胃功能恢复;也可在通降治療时酌加升清之药,而其药力应轻或在方中起反佐的作用。
  2.2 重视健运脾胃功能

  脾胃具有消化饮食、转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而水穀精微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喻嘉言《寓意草》云:“其升清降浊者全赖中脘为之运用……故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气健旺,中州和调化源充足,血固脉中五脏安和。

  因此在应用升清法时要重视脾胃健运功能,健脾可用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等脾胃健运,其气自升也升脾用多选用桔梗、升麻、柴胡等。此外滋腻碍胃之品如熟地黄、阿胶等应慎用,其味甘腻壅补必礙气机,助满滞膈致食纳欠佳,对脾胃健运不惟无益反而有害。

  2.3 升降要统一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則和”.脾胃升降有序则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重要条件。

  脾胃病的特点是升降失调当外邪或病理产物侵犯脾胃或阻滞中焦,均可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故调整脾胃升降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在升清时要注意胃气通降只有脾升胃降才能脾胃健运,机体安康正如李东垣曰:“圣人治疗,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均遵升降之理。

  2.4 注意药物嘚用量

  升清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所用味数较少,且用量宜轻如枳术丸只用荷叶一味、补中益气汤中只用升麻、柴胡二味,都体现叻这种用药法度故李东垣谓“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更少加柴胡”,这样才能起到取其升浮之性举而升之,以助其阳使脾胃清气上升。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