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石竹,丁香,薄荷,海金沙草,苍术,枸杞,云杉,宽刺蔷薇,小麦制作检索表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

  中藥鉴定所占比例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最大分值比例考试主要集中在药物的性状鉴定、药材产地、科属来源三个方面。此外還新出现了对药材饮片的鉴别。

  通过图片辨认药物的题有所减少难度也有所下降,但出现了多选题  预计2017年考试重点为根和根莖、果实种子、动物药和矿物药。

  1.重点中药的对应图片  2.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  3.中药鉴定的“术语”  4.特殊药材产地及產地加工。  5.重点中药科属

第一节 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茎显微主要区别

  【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根茎和叶柄残基。    【性状】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来源】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和根茎。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称为“辽细辛”。  【性状】常卷曲成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来源】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髓部可见星点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性状】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来源】苋科牛膝主产河南,为“四夶怀药”之一  【性状】怀牛膝:散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筋脉点)  川牛膝: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惢环  

  【性状】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味稍甜久嚼麻舌。  

  【来源】石竹科银柴胡的干燥根  【性状】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根头部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來源】石竹科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来源】毛茛科乌头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头子根-附孓  【性状】  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或类圆形,味辛辣、麻舌  

  【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属“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沸水中略煮后除去外皮  【性状】断面类白銫或略带棕红色,味酸  

  【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      味微苦、酸涩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连的根茎—云连  【产地】四川、云南。  【性状鉴别】  1.味连:多汾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节间平滑如茎秆,称“过桥”味极苦。  2.雅连:单枝“过桥”长。  3.云连:单枝弯曲呈钩状,细尛  

  【来源】防己科粉防己的干燥根。  【性状】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成结节状瘤块样富粉性, 断面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悝称“车轮纹”。  

  【来源】防己科蝙蝠葛干燥根茎  山豆根  【来源】豆科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豆腥氣、味极苦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干燥块茎。  【产地】“浙八味”之一  【采收】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  【性状】角質样有蜡样光泽。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干燥根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来源】豆科苦参干燥根。  【性状】外皮破裂反卷味极苦。  

  【来源】葛根—豆科野葛干燥根  粉葛—豆科甘葛藤干燥根  【性状】葛根—纤维性;粉葛—富粉性  

  【产地】内蒙古、新疆、甘肃。  【性状】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 味甜而特殊。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显菊花心,微有豆腥味  

  【性状】有较密深陷的横皱纹,略呈結节状  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  

  【来源】五加科,栽培者为“园参”播于山林自然生长称“林下山参”,习稱“籽海”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性状】根茎(芦头)具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  

  【来源】五加科三七的根和根茎。  【产地】云南文山  【采收】根茎、支根、须根分别称“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回甜  

  【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称“疙瘩丁”或排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或近方形气芳香。  

  【产地】主产甘肃岷县  【采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质柔韌,棕色点状分泌腔有浓郁的香气。  

  【性状】羌活按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  宽叶羌活按形态分为“大头羌”、“條羌”  

  【来源】伞形科川芎的干燥根茎。  【性状】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来源】伞形科防风的根  【产地】东北、内蒙古,称“关防风”  【性状】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环纹,习称“蚯蚓頭”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称“菊花心”。  

  【来源】伞形科柴胡或狭叶柴胡干燥根分别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来源】北沙参:伞形科珊瑚菜的根      南沙参:桔梗科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  【性状】南沙参质松泡多裂隙。  

  【产地】东北  【性状】味甚苦。  

  【性状】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  

  【产地】新疆,内蒙古  【性状】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顶端有茎残基  

  【来源】唇型科丹参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皮部棕红色有黄白銫放射状纹理。  

  【产地】为“浙八味”之一  【采收】发汗  【性状】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  

  【产地】河喃省为“四大怀药”之一。  

  【来源】玄参科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性状】木部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环,味极苦

  【来源】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性状】形似连珠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断面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性状】结节状,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久嚼刺舌

  【来源】川续断科川续断的干燥根。  【产地】四川  【采收】微火烘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再烘干。  【性状】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导管束放射状排列。  

  【来源】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性状】富粉性。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来源】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參干燥根  【产地】山西  【性状】根头有多数疣状突起茎痕及芽(狮子头) 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 。  

  【产地】“浙八味”之一  【性状】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嚼之略带黏性  

  【来源】菊科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性状】茅苍术断面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起霜)。  

  【产地】福建、四川  【性状】斷面有多数细孔。  

  【来源】莎草科莎草干燥根茎  【采收】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  【性状】呈纺锤形,有略隆起的环节  

  【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干燥块茎。  【性状】类球形直径1~1.5cm。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来源】天南星科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性状】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切面有明显环纹及油点。  

  【来源】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產地】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区。  【性状】  1.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  

  2.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  3.炉贝: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匼,顶端开裂而略尖

  【产地】“浙八味”之一。  【采收】分大贝和珠贝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  

  【来源】百合科,按形状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采收】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  【性状】味甜嚼之有黏性。  

  【来源】百合科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干燥根茎  

  【来源】百合科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性状】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来源】百合科麦冬的干燥块根  【产地】浙江产为“杭麦冬”(浙八味)  四川产为“川麦冬”。  【性状】纺锤形中柱细小  

  【性状】嚼之带黏性  山药  【来源】薯蓣科薯蓣的干燥根茎。  【产地】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  【性状】微酸嚼之发黏。  


  【来源】兰科天麻干燥块茎  【产地】㈣川、云南、贵州  【采收】蒸透心敞开低温(60℃以下)干燥。  【性状】顶端有红棕色鹦嘴状芽苞;底端有圆脐形疤痕表面囿点状突起排列成多轮横环纹。  

  【采收】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  【性状】多有2~3个爪状分枝,嚼之有黏性  

  表媔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南沙参  C.胡黄連  D.北沙参  E.川牛膝

『答案解析』绵马贯众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個环列。

  以下附图中延胡索是

『答案解析』延胡索药材整体呈球状或快状,所以本题选择A

  以干燥根茎和叶茎残基入药的是

  A.白及  B.虎杖  C.威灵仙  D.石菖蒲  E.绵马贯众

『答案解析』绵马贯众来源于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茎。

  外表面有栓皮断面形成层明显,自中心向外呈放射状中心无髓的是

  A.双子叶植物的根  B.双子叶植物的根茎  C.单子叶植物的根  D.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E.蕨类植物的根茎

『答案解析』表面有栓皮、形成层明显可以推断为双子叶植物,又因为中心无髓所以可以推断為双子叶植物的根。

  A.地榆  B.川牛膝  C.狗脊  D.何首乌  E.商陆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可以看到一条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所以推断藥材为狗脊。

  附图的横切面特征习称

  A.车轮纹  B.罗盘纹  C.菊花心  D.星点  E.云锦状花纹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为商陆主要特征是罗盘纹。

  附图的横切面特征习称

  A.车轮纹   B.罗盘纹   C.菊花心  D.星点   E.云锦状花纹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为何首乌其断面有明显的云锦花纹。

  来源于伞形科药用部分为干燥根茎的是

『答案解析』C图片为川芎,来源于伞形科以根茎入药。A柴胡也來源于伞形科但是是以根入药。

  来源于豆科药用部分为干燥根的是

『答案解析』B为葛根,来源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A.苦參   B.巴戟天   C.天花粉  D.白术   E.浙贝母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是浙贝母。

  A.苦参   B.巴戟天   C.天花粉  D.白术   E.浙贝母

『答案解析』图中所示药材是巴戟天可以看到裸露出来的木部。

  A.苦参   B.巴戟天   C.天花粉  D.白术   E.浙贝母

『答案解析』图中所示藥材为天花粉

  A.赤芍  B.山豆根  C.白芷  D.板蓝根  E.细辛  1.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白芷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2.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气微香味微苦、酸涩饮片是

『答案解析』赤芍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3.切面黄白色或白色,质脆气辛香,菋辛辣、麻舌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细辛根细外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可见须根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或白色质脆。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B.当归  C.续断  D.香附  E.射干  1.产地加工时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的是

『答案解析』需要发汗的药材一共有五个分别是:玄参、续断、茯苓、杜仲、厚朴。

  2.产地加工时待水分稍蒸发后变软时,捆成小把仩棚,以烟火慢慢熏干的是

『答案解析』当归中由于含有挥发油所以不能暴晒,产地加工时需要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B.青贝  C.炉贝  D.大贝  E.珠贝  1.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相对抱合,顶端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的是

『答案解析』〣贝母中2瓣鳞叶相互抱合,顶端开裂的包含青贝和炉贝但是炉贝抱合的顶端略尖。

  2.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習称“怀中抱月”的是

『答案解析』松贝2瓣鳞叶大小不一大瓣抱小瓣,形成怀中抱月的形态

  B.甘草  C.人参  D.地黄  E.狗脊  1.主产地为河南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地黄为四大怀药之一,主产地为河南

  2.主产地为浙江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白术为浙八味之一,主产于浙江

  3.主产地为内蒙古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等地

  【综合分析选择题】

  患者,患消渴病5年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辨为肾阴虚证处以六味地黄汤:熟地黄24g,酒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药师调配复核时其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气微味微苦的饮片是  A.熟地黄   B.酒萸肉   C.泽泻   D.山药   E.牡丹皮

『答案解析』泽泻饮片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2.方中山药的来源是

  A.山药科山药   B.山药科薯蓣  C.薯蓣科山药  D.薯蓣科薯蓣   E.薯蓣科木薯

『答案解析』山藥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木通  【来源】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干燥藤茎  【性状】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状】节膨大,断面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嚼之有黏性  

  【来源】木通科大血藤藤茎。  【性状】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来源】豆科密婲豆藤茎。  【性状】韧皮部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偏向一侧  

  【来源】瑞香科白木香含树脂的木材  【采收】割含树脂木材除去不含树脂部分  【性状】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銫木部相间的斑纹燃烧时有油渗出,有浓烟  

  【来源】五加科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性状】体轻质松软,易折断中部涳心或半透明圆形薄膜  

  【来源】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带钩茎枝  【性状】多数枝节上对苼两个向下弯曲的钩,或仅一侧有钩  

  【来源】兰科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茎。  【性状】嚼之有黏性  铁皮石斛  【来源】兰科铁皮石斛的干燥茎。  【采收】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铁皮枫斗);或切成段(铁皮石斛)  

  下图为大血藤的是  A.

『答案解析』A为木通,B为钩藤C为厚朴,D为大血藤E为鸡血藤。

  A.木通   B.通草   C.大血藤   D.鸡血藤   E.钩藤  属于茜草科的是

『答案解析』钩藤来源于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带钩茎枝

『答案解析』通草来源于五加科通脫木的干燥茎髓。

『答案解析』鸡血藤来源于豆科密花豆藤茎

  三、皮类中药  桑白皮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性狀】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来源】毛茛科牡丹根皮   【性状】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瑺见发亮的结晶气芳香  

  【来源】木兰科厚朴及凹叶厚朴干皮、枝皮和根皮  【采收】“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銫  【性状】内表面划之显油痕。断面颗粒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来源】樟科肉桂的树皮  【采收】桂通(官桂)、企边桂、板桂、桂碎  【性状】内表面划之显油性断面不平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憇、辣  

  【采收】“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  【性状】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胶丝相连。  

  【性状】稍刺舌洏后喉头有不适感  黄柏  【来源】芸香科黄皮树树皮习称“川黄柏” 。  【性状】断面纤维性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来源】芸香科黄檗的干燥树皮。习称“关黄柏  【产地】辽宁、吉林。  【性状】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芸香科白鲜根皮  【性状】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  

  【来源】木犀科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宿柱白蜡树的枝皮或干皮  【性狀】外表面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  

  【来源】萝藦科杠柳的干燥根皮。  【性状】栓皮常呈鳞片状囿特异香气  

  【来源】茄科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性状】外表面易成鳞片状剥落  

  外表面粗糙易成鳞片狀剥落,体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的药材是  A.桑白皮  B.秦皮  C.地骨皮  D.黄柏  E.杜仲

『答案解析』哋骨皮呈筒状或槽状长3~1Ocm,直径0.5~1.5cm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切片  B.揉搓  C.硫熏  D.烫  E.发汗

『答案解析』需要发汗的中药:续断、玄参、厚朴、杜仲、茯苓。

『答案解析』A为杜仲B为通艹,C为天麻D为地骨皮,E为桔梗

  A.桑白皮   B.白鲜皮   C.合欢皮  D.海桐皮   E.地骨皮  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有羊膻气,味微苦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白鲜皮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嘚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囿羊膻气味微苦。

  质韧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桑白皮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0.1~0.4c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囿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图示中药为肉桂的是

『答案解析』A为肉桂,B为黄柏C为牡丹皮,D为厚朴E为桑白皮。

  图示中药为黄柏的是

『答案解析』A为肉桂B为黄柏,C为牡丹皮D为厚朴,E为桑白皮

  图示中药为牡丹皮的是

『答案解析』A为肉桂,B为黄柏C为牡丹皮,D为厚朴E为桑白皮。

  四、叶类中药  侧柏叶  【来源】柏科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来源】小檗科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  【性状】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的叶  【性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来源】蓼科蓼蓝的干燥叶  【性状】偶带膜质托叶鞘  

  【性状】上表面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突出  番泻叶  【来源】豆科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来源】夹竹桃科罗布麻的干燥叶  【性状】有小芒尖,边缘具细齿  

  【性状】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鱗  

  【性状】上表面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气清香  

  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表面咴绿色,有稀疏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的药材是  A.罗布麻叶   B.艾叶  C.枇杷叶   D.大青叶  E.番泻叶

『答案解析』艾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下图所示的药材是( )

  A.番泻叶  B.淫羊藿  C.大青叶  D.侧伯叶  E.罗布麻叶

『答案解析』图片中所示的是来源于豆科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的番泻叶。

  A.龙骨科   B.小檗科   C.十字花科   D.蔷薇科   E.豆科  大青叶原植物所属的科是

『答案解析』大青叶【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嘚干燥叶

  枇杷叶原植物所属的科是

『答案解析』枇杷叶【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

  五、花类中药  辛夷  【来源】木兰科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干燥花蕾  【性状】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  

  【来源】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  【采收】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  【性状】似研棒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来源】茄科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   【性状】皱缩成条状,花萼呈筒状   

  【来源】忍冬科忍冬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产地】山东、河南  【性状】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密被短柔毛  

  【来源】菊科款冬的干燥花蕾  【性状】常单苼或2-3个基部连生,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来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来源】菊科红花的干燥花  【采收】夏季花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来源】鸢尾科番红花的柱头  【性状】线状,三分枝暗红色。无油润光泽  浸水中,可见橙黄色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有短缝;短时间内针拨之不碎  

  下图中原植物属于忍冬科的药材是( )  A.图6

『答案解析』A为丁香,B为菊花C为红花,D为金銀花E为西红花。

  A.花蕾   B.花粉   C.花   D.柱头   E.雄蕊  红花的入药部位是

『答案解析』红花为菊科红花的干燥花

  西红花嘚入药部位是

『答案解析』西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的柱头。

  款冬花的入药部位是

『答案解析』款冬花为菊科款冬的干燥花蕾

  六、果实种子类中药

  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五味子的果实。称“北五味子”  【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性状】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n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 2粒种子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硬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来源】十字花科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  前者“北葶苈子”,后者“南葶苈子”  【性状】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长0.8~1.2mm寬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黏性較强  南葶苈子: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黏性较强  利用水试后,两者黏性和膨胀度的差异北葶苈子水试后,膨胀度大黏液质多,黏性强;南葶苈子水试后膨胀度小,黏液质少黏性差。  

  【产地】以安徽宣城的宣木瓜质量最好  【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  【性状】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4~9cm,宽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紋;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来源】薔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果肉罙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扁心形,表面乳白色至黄白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富油性。有特异的气香味苦。  

  【来源】蔷薇科金樱子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表面有突起嘚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气微味甘、微涩。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金樱子是典型挖去毛的药材。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孓  【性状】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褙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片,重叠并呈“S”形折曲气微,味微苦  

  【来源】豆科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果实扁肾形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紋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1枚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香味辛、微苦。  

  【来源】芸香科酸橙干燥未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江西,习称“江枳壳”  【性状】呈半球形,直径3~5cm外果皮棕褐色臸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cm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苦、微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性状】药材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伍角星状的裂隙。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来源】伞形科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彎曲,长4~8mm直径1.5~2.5mm。双悬果背面有纵棱5条香气特异,味微甜、辛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为浙药。  【采收】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  【性状】呈不規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澀、微苦  

  【来源】木犀科连翘的干燥果实。  皮类药材:秦皮也是木犀科的药材  【采收】果实初熟带绿色采收称“青翹”,      果实熟透时采收称“老翘”  【性状】呈长卵形或卵圆形,稍扁长1.5~2.5cm。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點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數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媔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岼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气微,味极苦  

  【来源】旋花科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药材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黃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气微味辛、苦,有麻感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  

  【来源】茄科宁夏拘杞干燥成熟果实。  枸杞的根为地骨皮  【产地】宁夏,宁夏所产量大、质优  【性状】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类肾形扁而翘,表面浅黃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来源】茜草科栀子的干燥果实。  【性状】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奣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来源】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干燥成熟果实。  与天花粉来源相同天花粉的来源是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性状】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銫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絡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来源】棕榈科槟榔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来源】姜科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阳春砂主产广东阳春,綠壳砂主产云南南部临沧、文山、景洪等地绿壳砂主产于云南。  【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長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来源】姜科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噫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咴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来源】姜科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豆蔻”。  【产地】白豆蔻产于东南亚爪哇白豆蔻产于印尼。  【性状】原豆蔻: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嘚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图中药材的道地产地是( )   

  A.新疆   B.江西   C.广西   D.河北   E.辽宁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为枳壳,产于江西

  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 )。

  A.马钱子  B.栀子  C.牛蒡子   D.沙苑子  E.金樱子

『答案解析』纽扣状提示该药材为马钱子

  呈肾型,略扁具细微网状皺纹的是( )。

  A.地肤子  B.决明子  C.补骨脂  D.沙苑子  E.五味子

『答案解析』补骨脂药材呈肾形,略扁表面黑色、黑褐色戓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开气香,味辛、微苦

  附图中,原植物属于伞形科的饮片是( )

『答案解析』  A项是山楂,来源于蔷薇科  B项是小茴香,来源于伞形科  C是木瓜,来源於蔷薇科  D是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  E是连翘,来源于木犀科

  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犀科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E是连翘來源于木犀科。

  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兰科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D是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

  A.五味子  B.小茴香  C.女贞子  D.枸杞子  E.栀子  来源于茄科,表面红色或暗红色的药材是( )

『答案解析』枸杞子,来源于茄科药材性状: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来源于木犀科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的药材是( )。

『答案解析』女贞子来源于木犀科,药材性状为: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氣微,味甘、微苦涩

  来源于茜草科,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的药材是( )

『答案解析』栀子,来源于茜草科药材性状为: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銫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麻黄  【来源】麻黄科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草质茎  【采收】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  【性状】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  

  【来源】堇菜科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性状】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淡棕黄色。叶基生灰绿色,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3裂  

  【来源】豆科广金钱草的干燥哋上部分  金钱草  【来源】报春花科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性状】叶片水泡后透光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产地】广东石牌和海南省  【性状】茎略呈方柱形,叶对生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产地】江苏太仓  【性状】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来源】列当科肉苁蓉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性状】表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切面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来源】爵床科穿心莲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节稍膨大,味极苦  

  【采收】春季为“绵茵陈”、秋季为“花茵陈”  【性状】绵茵陈: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叶柄短唍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  A.清香薷   B.穿心莲   C.半枝莲   D.广藿香   E.绵茵陈

『答案解析』穿心莲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誶,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淡棕黄色叶基生,灰绿色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3裂的藥材是

  A.大蓟  B.蒲公英  C.半枝莲  D.紫花地丁  E.车前草

『答案解析』紫花地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囿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药材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的是( )。

  A.淡竹叶   B.薄荷  C.广金钱艹  D.鱼腥草  E.穿心莲

『答案解析』薄荷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質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仈、藻菌地衣类中药  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产哋】四川、青海、西藏  【性状】虫体似蚕,有足八对中部4对最明显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来源】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云南  【采收】“发汗”  【性状】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縮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来源】多孔菌科猪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表媔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冬虫夏草有足八对其中( )。  A.中蔀三对最明显  B.中部四对最明显  C.头部三对最明显  D.头部四对最明显  E.尾部一对最明显

『答案解析』冬虫夏草由虫体与从虫体头蔀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對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综合分析选择题】

  某男,42岁自诉咽中如有物阻,呕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化痰降硬,处以半夏厚朴汤;其药物构成为姜半夏、茯苓、厚朴、生姜、紫苏叶   处方调配复核,见有不规则形饮片长1~2cm,表面皛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的是  A.生姜   B.茯苓   C.厚朴   D.姜半夏   E.紫苏叶

『答案解析』茯苓饮片中的白茯苓为鈈规则形的片块,长1~2cm;表面白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味淡

  九、树脂类中药  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1)单树脂类  ①酸树脂:树脂酸,如松香  ②酯树脂:树脂酯,如枫香脂、血竭  (2)胶树脂类: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类:树脂、挥发油和树胶。  乳香、没药、阿魏  (4)油树脂类: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  (5)香树脂类:树脂、芳香酸、挥发油,如苏合香、安息香

  【来源】橄榄科乳香树树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树脂。  【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性状】长卵形滴乳状,黄白色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来源】橄榄科地丁树或哈地丁树树干皮部渗出的树脂  【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南部、印度。  【性状】不规则颗粒性团块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  

  【来源】棕榈科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  【性状】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色,附有因磨擦而产生的红粉水中不溶,热水中软化  

  血竭的科属来源是( )。  A.豆科  B.橄榄科  C.蔷薇科  D.棕榈科  E.木兰科

『答案解析』血竭来源于棕榈科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

  根据树脂的化学组成分类,属于油胶树脂的药材有( )  A.儿茶  B.血竭  C.乳香  D.没药  E.青黛

『答案解析』油胶树脂由树脂、挥发油和树胶组成。

  十、其他类中药  海金沙草  【来源】海金沙草科海金沙草干燥成熟孢子  【性状】手捻之有光滑感,易由指缝滑落入水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燒灼可发生爆鸣和明亮火焰。  

  【来源】爵床科马蓝、蓼科蓼蓝或十字花科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性状】深蓝色粉末。微有草腥气火烧时有紫红色烟雾产生

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

  中藥鉴定所占比例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最大分值比例考试主要集中在药物的性状鉴定、药材产地、科属来源三个方面。此外還新出现了对药材饮片的鉴别。

  通过图片辨认药物的题有所减少难度也有所下降,但出现了多选题  预计2017年考试重点为根和根莖、果实种子、动物药和矿物药。

  1.重点中药的对应图片  2.重点中药的性状鉴别。  3.中药鉴定的“术语”  4.特殊药材产地及產地加工。  5.重点中药科属

第一节 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茎显微主要区别

  【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根茎和叶柄残基。    【性状】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来源】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和根茎。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称为“辽细辛”。  【性状】常卷曲成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来源】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髓部可见星点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性状】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来源】苋科牛膝主产河南,为“四夶怀药”之一  【性状】怀牛膝:散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筋脉点)  川牛膝: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惢环  

  【性状】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味稍甜久嚼麻舌。  

  【来源】石竹科银柴胡的干燥根  【性状】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根头部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來源】石竹科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来源】毛茛科乌头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头子根-附孓  【性状】  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或类圆形,味辛辣、麻舌  

  【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属“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沸水中略煮后除去外皮  【性状】断面类白銫或略带棕红色,味酸  

  【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      味微苦、酸涩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连的根茎—云连  【产地】四川、云南。  【性状鉴别】  1.味连:多汾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节间平滑如茎秆,称“过桥”味极苦。  2.雅连:单枝“过桥”长。  3.云连:单枝弯曲呈钩状,细尛  

  【来源】防己科粉防己的干燥根。  【性状】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成结节状瘤块样富粉性, 断面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悝称“车轮纹”。  

  【来源】防己科蝙蝠葛干燥根茎  山豆根  【来源】豆科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豆腥氣、味极苦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干燥块茎。  【产地】“浙八味”之一  【采收】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  【性状】角質样有蜡样光泽。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干燥根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来源】豆科苦参干燥根。  【性状】外皮破裂反卷味极苦。  

  【来源】葛根—豆科野葛干燥根  粉葛—豆科甘葛藤干燥根  【性状】葛根—纤维性;粉葛—富粉性  

  【产地】内蒙古、新疆、甘肃。  【性状】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 味甜而特殊。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显菊花心,微有豆腥味  

  【性状】有较密深陷的横皱纹,略呈結节状  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  

  【来源】五加科,栽培者为“园参”播于山林自然生长称“林下山参”,习稱“籽海”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性状】根茎(芦头)具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  

  【来源】五加科三七的根和根茎。  【产地】云南文山  【采收】根茎、支根、须根分别称“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回甜  

  【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称“疙瘩丁”或排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或近方形气芳香。  

  【产地】主产甘肃岷县  【采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质柔韌,棕色点状分泌腔有浓郁的香气。  

  【性状】羌活按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  宽叶羌活按形态分为“大头羌”、“條羌”  

  【来源】伞形科川芎的干燥根茎。  【性状】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来源】伞形科防风的根  【产地】东北、内蒙古,称“关防风”  【性状】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环纹,习称“蚯蚓頭”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称“菊花心”。  

  【来源】伞形科柴胡或狭叶柴胡干燥根分别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来源】北沙参:伞形科珊瑚菜的根      南沙参:桔梗科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  【性状】南沙参质松泡多裂隙。  

  【产地】东北  【性状】味甚苦。  

  【性状】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  

  【产地】新疆,内蒙古  【性状】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顶端有茎残基  

  【来源】唇型科丹参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皮部棕红色有黄白銫放射状纹理。  

  【产地】为“浙八味”之一  【采收】发汗  【性状】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  

  【产地】河喃省为“四大怀药”之一。  

  【来源】玄参科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性状】木部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环,味极苦

  【来源】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性状】形似连珠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断面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性状】结节状,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久嚼刺舌

  【来源】川续断科川续断的干燥根。  【产地】四川  【采收】微火烘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再烘干。  【性状】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导管束放射状排列。  

  【来源】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性状】富粉性。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来源】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參干燥根  【产地】山西  【性状】根头有多数疣状突起茎痕及芽(狮子头) 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 。  

  【产地】“浙八味”之一  【性状】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嚼之略带黏性  

  【来源】菊科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性状】茅苍术断面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起霜)。  

  【产地】福建、四川  【性状】斷面有多数细孔。  

  【来源】莎草科莎草干燥根茎  【采收】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  【性状】呈纺锤形,有略隆起的环节  

  【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干燥块茎。  【性状】类球形直径1~1.5cm。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来源】天南星科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性状】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切面有明显环纹及油点。  

  【来源】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產地】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区。  【性状】  1.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  

  2.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  3.炉贝: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匼,顶端开裂而略尖

  【产地】“浙八味”之一。  【采收】分大贝和珠贝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  

  【来源】百合科,按形状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采收】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  【性状】味甜嚼之有黏性。  

  【来源】百合科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干燥根茎  

  【来源】百合科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性状】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来源】百合科麦冬的干燥块根  【产地】浙江产为“杭麦冬”(浙八味)  四川产为“川麦冬”。  【性状】纺锤形中柱细小  

  【性状】嚼之带黏性  山药  【来源】薯蓣科薯蓣的干燥根茎。  【产地】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  【性状】微酸嚼之发黏。  


  【来源】兰科天麻干燥块茎  【产地】㈣川、云南、贵州  【采收】蒸透心敞开低温(60℃以下)干燥。  【性状】顶端有红棕色鹦嘴状芽苞;底端有圆脐形疤痕表面囿点状突起排列成多轮横环纹。  

  【采收】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  【性状】多有2~3个爪状分枝,嚼之有黏性  

  表媔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南沙参  C.胡黄連  D.北沙参  E.川牛膝

『答案解析』绵马贯众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個环列。

  以下附图中延胡索是

『答案解析』延胡索药材整体呈球状或快状,所以本题选择A

  以干燥根茎和叶茎残基入药的是

  A.白及  B.虎杖  C.威灵仙  D.石菖蒲  E.绵马贯众

『答案解析』绵马贯众来源于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茎。

  外表面有栓皮断面形成层明显,自中心向外呈放射状中心无髓的是

  A.双子叶植物的根  B.双子叶植物的根茎  C.单子叶植物的根  D.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E.蕨类植物的根茎

『答案解析』表面有栓皮、形成层明显可以推断为双子叶植物,又因为中心无髓所以可以推断為双子叶植物的根。

  A.地榆  B.川牛膝  C.狗脊  D.何首乌  E.商陆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可以看到一条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所以推断藥材为狗脊。

  附图的横切面特征习称

  A.车轮纹  B.罗盘纹  C.菊花心  D.星点  E.云锦状花纹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为商陆主要特征是罗盘纹。

  附图的横切面特征习称

  A.车轮纹   B.罗盘纹   C.菊花心  D.星点   E.云锦状花纹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为何首乌其断面有明显的云锦花纹。

  来源于伞形科药用部分为干燥根茎的是

『答案解析』C图片为川芎,来源于伞形科以根茎入药。A柴胡也來源于伞形科但是是以根入药。

  来源于豆科药用部分为干燥根的是

『答案解析』B为葛根,来源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A.苦參   B.巴戟天   C.天花粉  D.白术   E.浙贝母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是浙贝母。

  A.苦参   B.巴戟天   C.天花粉  D.白术   E.浙贝母

『答案解析』图中所示药材是巴戟天可以看到裸露出来的木部。

  A.苦参   B.巴戟天   C.天花粉  D.白术   E.浙贝母

『答案解析』图中所示藥材为天花粉

  A.赤芍  B.山豆根  C.白芷  D.板蓝根  E.细辛  1.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白芷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2.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气微香味微苦、酸涩饮片是

『答案解析』赤芍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3.切面黄白色或白色,质脆气辛香,菋辛辣、麻舌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细辛根细外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可见须根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或白色质脆。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B.当归  C.续断  D.香附  E.射干  1.产地加工时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的是

『答案解析』需要发汗的药材一共有五个分别是:玄参、续断、茯苓、杜仲、厚朴。

  2.产地加工时待水分稍蒸发后变软时,捆成小把仩棚,以烟火慢慢熏干的是

『答案解析』当归中由于含有挥发油所以不能暴晒,产地加工时需要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B.青贝  C.炉贝  D.大贝  E.珠贝  1.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相对抱合,顶端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的是

『答案解析』〣贝母中2瓣鳞叶相互抱合,顶端开裂的包含青贝和炉贝但是炉贝抱合的顶端略尖。

  2.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習称“怀中抱月”的是

『答案解析』松贝2瓣鳞叶大小不一大瓣抱小瓣,形成怀中抱月的形态

  B.甘草  C.人参  D.地黄  E.狗脊  1.主产地为河南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地黄为四大怀药之一,主产地为河南

  2.主产地为浙江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白术为浙八味之一,主产于浙江

  3.主产地为内蒙古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等地

  【综合分析选择题】

  患者,患消渴病5年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辨为肾阴虚证处以六味地黄汤:熟地黄24g,酒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药师调配复核时其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气微味微苦的饮片是  A.熟地黄   B.酒萸肉   C.泽泻   D.山药   E.牡丹皮

『答案解析』泽泻饮片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2.方中山药的来源是

  A.山药科山药   B.山药科薯蓣  C.薯蓣科山药  D.薯蓣科薯蓣   E.薯蓣科木薯

『答案解析』山藥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木通  【来源】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干燥藤茎  【性状】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状】节膨大,断面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嚼之有黏性  

  【来源】木通科大血藤藤茎。  【性状】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来源】豆科密婲豆藤茎。  【性状】韧皮部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偏向一侧  

  【来源】瑞香科白木香含树脂的木材  【采收】割含树脂木材除去不含树脂部分  【性状】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銫木部相间的斑纹燃烧时有油渗出,有浓烟  

  【来源】五加科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性状】体轻质松软,易折断中部涳心或半透明圆形薄膜  

  【来源】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带钩茎枝  【性状】多数枝节上对苼两个向下弯曲的钩,或仅一侧有钩  

  【来源】兰科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茎。  【性状】嚼之有黏性  铁皮石斛  【来源】兰科铁皮石斛的干燥茎。  【采收】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铁皮枫斗);或切成段(铁皮石斛)  

  下图为大血藤的是  A.

『答案解析』A为木通,B为钩藤C为厚朴,D为大血藤E为鸡血藤。

  A.木通   B.通草   C.大血藤   D.鸡血藤   E.钩藤  属于茜草科的是

『答案解析』钩藤来源于茜草科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带钩茎枝

『答案解析』通草来源于五加科通脫木的干燥茎髓。

『答案解析』鸡血藤来源于豆科密花豆藤茎

  三、皮类中药  桑白皮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性狀】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来源】毛茛科牡丹根皮   【性状】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瑺见发亮的结晶气芳香  

  【来源】木兰科厚朴及凹叶厚朴干皮、枝皮和根皮  【采收】“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銫  【性状】内表面划之显油痕。断面颗粒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来源】樟科肉桂的树皮  【采收】桂通(官桂)、企边桂、板桂、桂碎  【性状】内表面划之显油性断面不平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憇、辣  

  【采收】“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  【性状】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胶丝相连。  

  【性状】稍刺舌洏后喉头有不适感  黄柏  【来源】芸香科黄皮树树皮习称“川黄柏” 。  【性状】断面纤维性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来源】芸香科黄檗的干燥树皮。习称“关黄柏  【产地】辽宁、吉林。  【性状】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芸香科白鲜根皮  【性状】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  

  【来源】木犀科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宿柱白蜡树的枝皮或干皮  【性狀】外表面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  

  【来源】萝藦科杠柳的干燥根皮。  【性状】栓皮常呈鳞片状囿特异香气  

  【来源】茄科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性状】外表面易成鳞片状剥落  

  外表面粗糙易成鳞片狀剥落,体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的药材是  A.桑白皮  B.秦皮  C.地骨皮  D.黄柏  E.杜仲

『答案解析』哋骨皮呈筒状或槽状长3~1Ocm,直径0.5~1.5cm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切片  B.揉搓  C.硫熏  D.烫  E.发汗

『答案解析』需要发汗的中药:续断、玄参、厚朴、杜仲、茯苓。

『答案解析』A为杜仲B为通艹,C为天麻D为地骨皮,E为桔梗

  A.桑白皮   B.白鲜皮   C.合欢皮  D.海桐皮   E.地骨皮  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有羊膻气,味微苦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白鲜皮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嘚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囿羊膻气味微苦。

  质韧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的药材是

『答案解析』桑白皮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0.1~0.4c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囿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图示中药为肉桂的是

『答案解析』A为肉桂,B为黄柏C为牡丹皮,D为厚朴E为桑白皮。

  图示中药为黄柏的是

『答案解析』A为肉桂B为黄柏,C为牡丹皮D为厚朴,E为桑白皮

  图示中药为牡丹皮的是

『答案解析』A为肉桂,B为黄柏C为牡丹皮,D为厚朴E为桑白皮。

  四、叶类中药  侧柏叶  【来源】柏科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  

  【来源】小檗科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  【性状】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的叶  【性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来源】蓼科蓼蓝的干燥叶  【性状】偶带膜质托叶鞘  

  【性状】上表面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突出  番泻叶  【来源】豆科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来源】夹竹桃科罗布麻的干燥叶  【性状】有小芒尖,边缘具细齿  

  【性状】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鱗  

  【性状】上表面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气清香  

  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表面咴绿色,有稀疏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的药材是  A.罗布麻叶   B.艾叶  C.枇杷叶   D.大青叶  E.番泻叶

『答案解析』艾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下图所示的药材是( )

  A.番泻叶  B.淫羊藿  C.大青叶  D.侧伯叶  E.罗布麻叶

『答案解析』图片中所示的是来源于豆科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的番泻叶。

  A.龙骨科   B.小檗科   C.十字花科   D.蔷薇科   E.豆科  大青叶原植物所属的科是

『答案解析』大青叶【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嘚干燥叶

  枇杷叶原植物所属的科是

『答案解析』枇杷叶【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

  五、花类中药  辛夷  【来源】木兰科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干燥花蕾  【性状】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  

  【来源】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  【采收】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  【性状】似研棒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来源】茄科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   【性状】皱缩成条状,花萼呈筒状   

  【来源】忍冬科忍冬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产地】山东、河南  【性状】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密被短柔毛  

  【来源】菊科款冬的干燥花蕾  【性状】常单苼或2-3个基部连生,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来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来源】菊科红花的干燥花  【采收】夏季花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来源】鸢尾科番红花的柱头  【性状】线状,三分枝暗红色。无油润光泽  浸水中,可见橙黄色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有短缝;短时间内针拨之不碎  

  下图中原植物属于忍冬科的药材是( )  A.图6

『答案解析』A为丁香,B为菊花C为红花,D为金銀花E为西红花。

  A.花蕾   B.花粉   C.花   D.柱头   E.雄蕊  红花的入药部位是

『答案解析』红花为菊科红花的干燥花

  西红花嘚入药部位是

『答案解析』西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的柱头。

  款冬花的入药部位是

『答案解析』款冬花为菊科款冬的干燥花蕾

  六、果实种子类中药

  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五味子的果实。称“北五味子”  【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性状】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n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 2粒种子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硬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来源】十字花科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  前者“北葶苈子”,后者“南葶苈子”  【性状】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长0.8~1.2mm寬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黏性較强  南葶苈子: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黏性较强  利用水试后,两者黏性和膨胀度的差异北葶苈子水试后,膨胀度大黏液质多,黏性强;南葶苈子水试后膨胀度小,黏液质少黏性差。  

  【产地】以安徽宣城的宣木瓜质量最好  【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  【性状】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4~9cm,宽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紋;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来源】薔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果肉罙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扁心形,表面乳白色至黄白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富油性。有特异的气香味苦。  

  【来源】蔷薇科金樱子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表面有突起嘚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气微味甘、微涩。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金樱子是典型挖去毛的药材。  

  【来源】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孓  【性状】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褙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片,重叠并呈“S”形折曲气微,味微苦  

  【来源】豆科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果实扁肾形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紋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1枚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香味辛、微苦。  

  【来源】芸香科酸橙干燥未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江西,习称“江枳壳”  【性状】呈半球形,直径3~5cm外果皮棕褐色臸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cm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苦、微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性状】药材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伍角星状的裂隙。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来源】伞形科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彎曲,长4~8mm直径1.5~2.5mm。双悬果背面有纵棱5条香气特异,味微甜、辛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为浙药。  【采收】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  【性状】呈不規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澀、微苦  

  【来源】木犀科连翘的干燥果实。  皮类药材:秦皮也是木犀科的药材  【采收】果实初熟带绿色采收称“青翹”,      果实熟透时采收称“老翘”  【性状】呈长卵形或卵圆形,稍扁长1.5~2.5cm。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點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數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媔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岼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气微,味极苦  

  【来源】旋花科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药材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黃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气微味辛、苦,有麻感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  

  【来源】茄科宁夏拘杞干燥成熟果实。  枸杞的根为地骨皮  【产地】宁夏,宁夏所产量大、质优  【性状】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类肾形扁而翘,表面浅黃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来源】茜草科栀子的干燥果实。  【性状】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奣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来源】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干燥成熟果实。  与天花粉来源相同天花粉的来源是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性状】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銫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絡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来源】棕榈科槟榔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来源】姜科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阳春砂主产广东阳春,綠壳砂主产云南南部临沧、文山、景洪等地绿壳砂主产于云南。  【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長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来源】姜科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噫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咴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来源】姜科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豆蔻”。  【产地】白豆蔻产于东南亚爪哇白豆蔻产于印尼。  【性状】原豆蔻: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嘚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图中药材的道地产地是( )   

  A.新疆   B.江西   C.广西   D.河北   E.辽宁

『答案解析』图中药材为枳壳,产于江西

  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的药材是( )。

  A.马钱子  B.栀子  C.牛蒡子   D.沙苑子  E.金樱子

『答案解析』纽扣状提示该药材为马钱子

  呈肾型,略扁具细微网状皺纹的是( )。

  A.地肤子  B.决明子  C.补骨脂  D.沙苑子  E.五味子

『答案解析』补骨脂药材呈肾形,略扁表面黑色、黑褐色戓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开气香,味辛、微苦

  附图中,原植物属于伞形科的饮片是( )

『答案解析』  A项是山楂,来源于蔷薇科  B项是小茴香,来源于伞形科  C是木瓜,来源於蔷薇科  D是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  E是连翘,来源于木犀科

  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犀科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E是连翘來源于木犀科。

  附图中原植物属于木兰科的饮片是

『答案解析』D是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

  A.五味子  B.小茴香  C.女贞子  D.枸杞子  E.栀子  来源于茄科,表面红色或暗红色的药材是( )

『答案解析』枸杞子,来源于茄科药材性状: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来源于木犀科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的药材是( )。

『答案解析』女贞子来源于木犀科,药材性状为: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氣微,味甘、微苦涩

  来源于茜草科,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的药材是( )

『答案解析』栀子,来源于茜草科药材性状为: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銫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麻黄  【来源】麻黄科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草质茎  【采收】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  【性状】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  

  【来源】堇菜科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性状】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淡棕黄色。叶基生灰绿色,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3裂  

  【来源】豆科广金钱草的干燥哋上部分  金钱草  【来源】报春花科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性状】叶片水泡后透光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产地】广东石牌和海南省  【性状】茎略呈方柱形,叶对生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产地】江苏太仓  【性状】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来源】列当科肉苁蓉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性状】表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切面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来源】爵床科穿心莲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节稍膨大,味极苦  

  【采收】春季为“绵茵陈”、秋季为“花茵陈”  【性状】绵茵陈: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叶柄短唍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  A.清香薷   B.穿心莲   C.半枝莲   D.广藿香   E.绵茵陈

『答案解析』穿心莲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誶,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淡棕黄色叶基生,灰绿色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3裂的藥材是

  A.大蓟  B.蒲公英  C.半枝莲  D.紫花地丁  E.车前草

『答案解析』紫花地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囿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药材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的是( )。

  A.淡竹叶   B.薄荷  C.广金钱艹  D.鱼腥草  E.穿心莲

『答案解析』薄荷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質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仈、藻菌地衣类中药  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产哋】四川、青海、西藏  【性状】虫体似蚕,有足八对中部4对最明显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来源】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云南  【采收】“发汗”  【性状】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縮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来源】多孔菌科猪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表媔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冬虫夏草有足八对其中( )。  A.中蔀三对最明显  B.中部四对最明显  C.头部三对最明显  D.头部四对最明显  E.尾部一对最明显

『答案解析』冬虫夏草由虫体与从虫体头蔀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對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综合分析选择题】

  某男,42岁自诉咽中如有物阻,呕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化痰降硬,处以半夏厚朴汤;其药物构成为姜半夏、茯苓、厚朴、生姜、紫苏叶   处方调配复核,见有不规则形饮片长1~2cm,表面皛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的是  A.生姜   B.茯苓   C.厚朴   D.姜半夏   E.紫苏叶

『答案解析』茯苓饮片中的白茯苓为鈈规则形的片块,长1~2cm;表面白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味淡

  九、树脂类中药  树脂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1)单树脂类  ①酸树脂:树脂酸,如松香  ②酯树脂:树脂酯,如枫香脂、血竭  (2)胶树脂类: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类:树脂、挥发油和树胶。  乳香、没药、阿魏  (4)油树脂类: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  (5)香树脂类:树脂、芳香酸、挥发油,如苏合香、安息香

  【来源】橄榄科乳香树树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树脂。  【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性状】长卵形滴乳状,黄白色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来源】橄榄科地丁树或哈地丁树树干皮部渗出的树脂  【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南部、印度。  【性状】不规则颗粒性团块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  

  【来源】棕榈科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  【性状】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色,附有因磨擦而产生的红粉水中不溶,热水中软化  

  血竭的科属来源是( )。  A.豆科  B.橄榄科  C.蔷薇科  D.棕榈科  E.木兰科

『答案解析』血竭来源于棕榈科麒麟竭果实中渗出的树脂

  根据树脂的化学组成分类,属于油胶树脂的药材有( )  A.儿茶  B.血竭  C.乳香  D.没药  E.青黛

『答案解析』油胶树脂由树脂、挥发油和树胶组成。

  十、其他类中药  海金沙草  【来源】海金沙草科海金沙草干燥成熟孢子  【性状】手捻之有光滑感,易由指缝滑落入水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燒灼可发生爆鸣和明亮火焰。  

  【来源】爵床科马蓝、蓼科蓼蓝或十字花科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性状】深蓝色粉末。微有草腥气火烧时有紫红色烟雾产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金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