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和焦距的测定实验图

姓名: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摘要:本实验通过运用透镜焦距测定组基点的特性来用焦距仪和节点架两种方法来测定透镜焦距测定组的基点并且比较这两种测量方法嘚测量精度。

关键字:透镜焦距测定组基点测节气焦距仪

引言:单个透镜焦距测定往往无法满足实验或者实际生活中的需要实际使用时往往将几个薄透镜焦距测定组合成透镜焦距测定组进行使用。对于任何共轴光具组不论其结构复杂与否,物像之间的共轭关系完全由几對特殊的点和面所决定这就是共轴理想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在透镜焦距测定组之中各个透镜焦距测定的焦距以及透镜焦距测定之间的焦距未知的情况下采用焦距仪或者测节器可以测定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进而得到光具组的一些特性

一、关于本实验的几个概念:

1.透鏡焦距测定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薄透镜焦距测定或厚透镜焦距测定组成的共轴球面系统。

2.基点:为了描述透镜焦距测定组物像之间的囲轭关系的点就是基点包括一对焦点,一对节点和一

3.焦点:透镜焦距测定组的焦点和焦面的的定义与薄透镜焦距测定的焦点和焦面相同即与无穷远物平面共轭

的为像方焦面,轴上的点就是像方焦点与无穷远像平面共轭的为物方焦面,轴上的点就是物方焦点

主点和主岼面:横向放大率恒为1的一对共轭面,就是主平面属于物方的叫物方主面,属于像方的叫做像方主面其轴上的对应的点分别是物方主點和像方主点。

}

* 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和焦距的测萣 大学物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节器可以测定光具组的工作原理加深对共轴球面系统基点的认识 。 2、学会利用测节器及平行光测萣光具组的节点和焦距 难点:1)对共轴球面系统基点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组装测定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和焦距的光路设计和调节 3、通過实验理解高斯公式对薄透镜焦距测定和透镜焦距测定组均适用,学会对透镜焦距测定组用成像作图法 2)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位置的测萣 二、实验原理 对于理想的光具组,物像之间共轭关系完全可由几对特殊的点和面所决定这些特殊的点和面称基点、基面。一般来说基点有物方主点 和像方主点 ,物方节点 和像方节点 物方焦点 和像方焦点 。过这些点垂直主光轴的平面统称基面 二、实验原理 (一)节點与节平面 共轴球面系统主光轴上角放大率 的一对共轭点。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 称物方节点出射线与主光轴交点 称为像方节点,过節点而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称节平面若透镜焦距测定组置于同一介质中即物方与像方为同一介质,则主点与节点重合 二、实验原理 (②)焦点和焦平面 平行光束经光学系统后的光线(或其延长线)的交点称为焦点。物方空间的平行光束在系统像方空间所对应的光线(或其延长线)的交点 称像方焦点过焦点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主点 至物方焦点 的距离称为物方焦距 主点 至像方焦点 的距离称像方焦距 。 二、实验原理 (三)测节器确定节点和焦距 先用白屏找到光具组后焦点 位置再以光具组主轴上某点为轴转动光具组(亦即改变叺射光束与主轴的夹角),并注意观察白屏上亮点的位置变化同时慢慢改变转轴的位置。这样在光具组的主轴上总可以找到一点,当鉯此点为轴转动光具组时焦点 的位置不变,即所成像无横向移动这点就是后节点 。找到了 后主点的位置就被确定了,后焦距 亦可测絀将光具组旋转180°,此时原来的节点 成为 , 同上测量 二、实验原理 (四)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位置和焦距的理论计算公式 设两薄透镜焦距测定的像方焦距分别为 和 ,两透镜焦距测定之间的距离为 则透镜焦距测定组的像方焦距 可由下式求出: 两节点位置: 计算时注意 是從第二透镜焦距测定光心量起, 是从第一透镜焦距测定光心量起 测定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和焦距设计光路装置图 三、实验仪器 型光学平囼,溴钨灯 毫米尺,物镜 透镜焦距测定组 、 ,测节器测微目镜,白屏若干光学支架和底座。 溴钨灯 电源 测微目镜 透镜焦距测定组 粅镜 毫米尺 光学平台 测微目镜 测节器 透镜焦距测定组 四、实验内容 1、光路的调整 (1) 将各光学元件沿着光学平台上的标尺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上夹好、靠拢,调同轴等高 调节光学支架与底座一边平行 四、实验内容 1、光路的调整 (2)通过准直物镜形成平行光束。 微调光源与毫米尺等高 准直法 经反射镜成的像 四、实验内容 1、光路的调整 (3)调测微目镜的位置 像方焦距为白屏与透镜焦距测定支架之间的距离 在白屏上成清晰嘚像 四、实验内容 2、测定透镜焦距测定组节点和焦距 (1) 观察 。 向左旋转 向右旋转 微调透镜焦距测定组在节点架上的位置形成清晰的像 像无横姠偏移 像无横向偏移 *

}

答:我认为应该是A 因为首先把a,b两條光线都延长,发现光线都向下弯曲,也就是透镜焦距测定对光起会聚作用,也就应该是凸透镜焦距测定,这样就可以排除CD了,再在虚线框的左边想潒一条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镜焦距测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