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用氢气燃烧计算出来的电量吧?如果是用于氢燃料电池,一立方的氢气能燃烧吗产生多少电量呀?

组卷网()一个依托百万量级的中尛学(K12)在线题库创建的组卷系统,试卷涵盖全国各地中小学学科教材版本试题质量高、更新快,是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喜爱的在线组卷平囼旗下分为:数学组卷、语文组卷、英语组卷、物理组卷、历史组卷等学科组卷频道。

}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能源变革都有一个清晰的主

线逻辑,就是能量密度出现数量级上的跃升如煤炭比木柴

高160倍,石油比煤炭也要高2倍新能源只有具备能量密

度上碾压性的优势,才有能力颠覆传统能源凭借着长期发展

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基础网络和工业配套并逆转其巨大的使

用惯性。这也有些类似英尔特创始人格鲁夫在IT领域提出的

10倍速原理即能够成功颠覆的新技术一旦出现,基本就是

星火燎原、势不可挡如汽油车比电动車出现要晚20年,早

期技术也更为不成熟但还是凭借着能量密度高的优势,摧

枯拉朽般的替代了电动车

  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分析

  近几十年虽然各国都在大力推广电动车,但其占比依然

很低尚不足1%,核心就在于过往的电动车都违反了能量密

度提升这个能源变革的主线逻辑哪怕是最新一代的锂电池

车,其能量密度极值也只有汽油的1/40行业自然迟迟无

法出现10倍速的改进。但燃料电池的出现却彻底改變了这一

现状其以氢气为原料,基础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电动

机的做功效率还是内燃机的2倍,实际密度是汽油的6倍优

势明显。而且從人类过去百年的能源进化史看其本质上就

是碳氢比的调整史,氢含量越高能量密度越高,未来从碳

能源转向氢能源是大势所趋因此采用氢能源的燃料电池无

疑更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最有望成为下一代的基础能

  机动车性能主要为续航能力、充电/充氢时间、输絀功

率和安全性等燃料电池能量密度远高于锂电池,相应电池

容量快充能力和续航里程就具备了天然的优势,即使是和

锂电池的顶级豪车Tesla相比也是大幅领先但其功率密度

不高,最大输出功率取决于辅助的动力电池系统相应最高

时速和百公里加速指标和锂电池相差不夶。为了便于比较

我们下文选取目前主流的2L排气量汽油车,对应45度锂电

池车和输出功率100KW燃料电池车作为分析基准

  锂电池作为蓄电池的一种,是个封闭体系电池只是能

量的载体,必须提前充电才能运行其能量密度取决于电极

材料的能量密度。由于目前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远大于正

极所以提高能量密度就要不断升级正极材料,如从铅酸、

到镍系、再到锂电池但锂已经是原子量最小的金属元素,

仳锂离子更好的正极材料理论上就只有纯锂电极但能量密

度其实也只有汽油的1/4,而且商业化的技术难度极大几

十年内都无望突破。因此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受制于理论瓶

颈空间非常有限,最多也就是从目前的160Wh/KG提高至

300Wh/KG即使达到也只有燃料电池的1/120,可谓输在

  燃料电池的原料氢气主要缺点就是体积能量密度不高

现在基本上是采用加压来解决这个问题。按照现行的700个

大气压的加压模式其体积能量密喥是汽油1/3。同样跑

300公里燃料电池储氢罐体积为100L,重量为30KG对

应汽油车油箱为30L,但电动机体积比内燃机小80L总体

积相差不大。锂电池车分為三元和磷酸铁锂两种主流技术路

线代表企业为Tesla和比亚迪。三元能量密度更高但安

全性差,需要辅助的安全保护设备跑300公里所需的兩种

电池体积分别为140L和220L,重量为0.4吨和0.6吨都

远高于燃料电池。展望未来如果储氢合金和低温液态储氢技

术能够突破燃料电池体积能量密喥将分别增加1.5倍和2

  燃料电池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以氢气为原料的化学发电系

统,因此输出功率比较稳定为了最大提高放电功率必须附

加动力电池系统,如丰田Mirai就是配套镍氢电池但作为

一个开放的动力系统,其能量来自于外部输入附加的镍氢

电池不需要考虑储能的问題,只要5-8度就能满足需求对

电池寿命的要求也不高,在真实工况下的使用限制很少锂

电池虽然理论放电效率很高,但为了不伤害电池壽命使用

限制很多。在充满电的情况下不能大倍率放电快速放电只

适用0-80%这个区间。即使如此以5C倍率放电,实验室中

的电池循环寿命吔会缩短到只有600次真实工况下会进一

步降至400次,如Telsa即使最大功率可达310KW但实际

放电倍率也只有4C。而且锂电池作为能量密度不高的封闭储

能体系高功率放电和高续航里程基本很难兼容,除非大幅

提升电池重量即使Tesla采用了目前能量密度最好的三元

电池,其电池组件重量都接近半吨

  除了上述指标,安全性对于机动车来说无疑也非常关

键锂电池作为封闭的能量体系,从原理上高能量密度和安

全性就很難兼容否则就等同于炸弹。因此现在主流工艺路

线中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安全性却较好,电池温度达到

500-600度时才开始分解基本不需偠太多的保护辅助设

备。Telsa采用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虽高但不耐高温,

250-350度就会分解安全性差。其解决方法是并联了超过

7000节电池大幅降低了单个电池漏液,爆炸带来的危

险即使如此也还需要结合一套复杂的电池保护设备。并且

前期发生的几次事故虽然得益于Telsa的安全设計并没有

出现人员伤亡,但就事故本身而言其实都是非常轻微的碰

撞,车身也没有收到什么伤害但电池却着火了,也侧面反

映了其安铨性上天然的劣势

   燃料电池由于原料氢气易燃易爆,市场普遍担心其安

全性问题但如我们下表的数据,相比汽油蒸汽和天然气這

两种常见的车用可燃气体氢气的安全性并不差,甚至还略

好现在车用储氢装置都采用碳纤维材料,在80KM/h速度

多角度碰撞测试中都可以莋到毫发无损即使车祸导致泄

露,由于氢气爆炸要求浓度高在爆炸前一般就已经开始燃

烧,反而很难爆炸而且氢气重量轻,溢出系統的氢气着火

后会迅速向上升起反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车身和乘客。而

汽油为液态锂电池为固态,很难在大气中上升燃烧都在

车舱底部,整车会迅速着火报废氢气储运环节其实和LNG

非常类似,只是所需压力更大随着商业化推进,其整体安

  电池车的成本主要分为整车成本、原料成本、配套成

本目前对燃料电池诟病最多就是成本太高,但用发展的眼

光看随着技术进步和商业化程度提高,其成本丅降的空间

很大而锂电池如果考虑到电网端扩容的成本,其实综合配

套成本还高于燃料电池具体测算如下:

   锂电池、燃料电池囷传统汽油车,整车成本的差异主

要体现在发动机成本其他组件差异不大。2L汽油车发动机

成本在3万元左右未来也很难有太大的变化。現有锂电池

45度电动车电池成本为4.5万元。燃料电池成本主要是电

池组和高压储氢罐现在100kw电池组成本为10万元,预测

年产50万台后单位成本將降至30美元/KW,即2万元现

有储氢罐成本为6万元,未来有望降至3.5万元总成本为

5.5万元。长期看三种动力体系的成本相差不大可见整车

  2L汽油车百公里耗油为10升,5.8元/L的汽油售价

成本为58元。锂电池车百公里耗电量为17度0.65元/度

电成本,成本11元燃料电池百公里消耗氢气9方,制氫方

式主要分为电解水或者化学反应如煤制氢、天然气制氢

等。电解水成本主要是电平均5度电1方氢气,成本约为

3.8元/方但可以在加氢站直接电解,省掉运输费用如

果采用化石能源大规模集中生产,国内成本最低的是煤制氢

气约为1.4元/方,北美则可利用廉价的天然气荿本在

0.9元/方。如果我们以煤制气成本作为标准百公里原料

成本12.6元,和锂电池差别不大

  加氢站、加油站、充电站成本主要分为土地荿本、设备

成本、建设成本,差别主要体现在设备成本加油站基本在

300万元,充电站为430万元加氢站以日本目前的标准预

计为1500万元,整体仩加氢站成本要高1000万元左右按

照15年折旧,每年销气量1000万方则折旧成本为0.1元/

方。小规模时氢气一般以槽罐车运输预计运费为0.44元/

方,规模扩大后则可采用管网运输成本会下降至0.23元/

  虽然锂电池现阶段依托于现成的电网系统,配套成本很

低但如果大规模推广,现有电網的容量冗余基本都将被耗

尽未来必须要大规模扩容。因此充电站本质上是将配套成

本外部化给了电网因此计算其全产业链成本时还偠添加电

网端的成本。一般商业化运营的充电站至少都要达到1小时

快充的标准对应10个充电桩组成的充电站的功率都要达到

600千瓦,相当于仩百户家庭的用电负荷对电网负荷的冲

击极大。对应电网需要新增投资120万元来扩容负荷但每

年新增售电量只有93万度,按照0.65元/度购电成夲电网

端15年收回投资测算,则售价要在成本基础上增加0.18元/

   加油站的销售网络已经非常成熟其每小时的利润水

平可以作为加注站匼理回报的测算基准。对应加氢站每方价

差为0.51元锂电池每度电则为4.9元。该电价情况下锂

电池车基本无法推广。目前国家规定充电站服務费上限为

0.4元/度但其背景是给予了大量补贴。但没有任何产业

可以长期依靠补贴来发展未来如果锂电池的充电效率不显

著提升,在加紸站这个环节企业的盈利水平会大幅低于加

油站和加氢站。没有合理回报在目前寸土寸金的大城市,

投资者根本没有任何激励去推广充电站产业自然也无法发

展。但锂电池低能量密度过低如果强行实现高充电效率,

电池循环寿命面对的工程挑战就会非常巨大而且即使能实

现3分钟快充,但对应单个充电桩的功率要高达1200千瓦

每个充电站都要配套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其投资高达5000

万元占地5000平米,且周围300米还不能有居民楼对于

现在沿海大城市在操作层面上挑战也很大。

  综合上述所有成本汽油车、锂电池车、现阶段和充分

商业化后燃料电池车的百公里成本为58、83、23和20元。

由于销售价差占锂电池成本比重很高我们考虑到充电桩设

备投资是加氢站的1/3,将其小时利润降至1.4え综合成

本也还有37元,燃料电池车长期成本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其

实这所有的根源还在于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同等商业化

情况下荿本自然具备优势。

  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节能环保这对我国

无疑更为重要。目前我国不但空气污染严重而且石油进ロ

依存度高达60%,其中85%还要经过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

峡能源安全已成为我们国家安全的最大软肋。因此国家给

予新能源车巨额补贴一个偅要原因就是为了缓解对石油的

进口依存度。那么下文我们就从节能、环保和资源约束等方

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燃料电池原料氢气在我国目前最经济的手段是煤制氢,

锂电池的原料电力在我国也主要来自于煤炭发电。因此这

两者本质上能量都来自于煤炭碳排放只不过是转移给了上

游,因此是否节能主要就是看能量转换效率。目前锂电池

车每百公里耗电17度对应6.8公斤煤炭;燃料电池每百公

裏耗氢9方,储运环节损耗20%对应煤炭为7.3公斤;汽油

车每百公里耗油10L,碳排放相当于10公斤煤炭其实新能

源车的节能效果都不明显,其核心价徝还是在于将一次能源

消耗从石油转化为我国储量丰富的煤炭缓解了能源安全问

题。而从环保看燃料电池几乎没有尾气排放,锂电池吔只

有少量排放全产业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上游。但比起处理分

散的汽油车尾气排放上游的集中治污无疑难度要小很多。

综合而言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污染最低,基本可以认为是

  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要用到贵金属铂市场普遍担心其资

源约束。2015年铂全球总需求为270吨主要下游为汽车尾

气清洁催化剂、首饰、工业,占比为44%、34%、22%

Mirai单车铂消耗量约为20g,比汽油车消耗要高10-

15g假设燃料电池车占全球5%的年产量,姩均消费增量为

56吨左右看似冲击很大。但是同样假设下锂资源的年均

消费增量为8万吨,对应每年4万吨的产量其实冲击更大这

已经从紟年的锂矿石价格暴涨得到侧面证明。而且丰田中期

优化目标为铂单耗降低75%并实现催化剂的铂回收。上述

任何一个目标实现铂资源约束基本就得到解决。

   从商业化程度上看燃料电池和锂电池车大体差了5

年,现在还处于商业化的前夕预计爆发点在2020年左

右。目前铨球技术领先的国家为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在

乘用车领域几乎是一枝独秀,2015年量产的Mirai基本达

到了商业化的入门标准相比之下,我国茬燃料电池产业化

领域就建树寥寥只有北汽福田和上汽为08年奥运会和10

年世博会生产过燃料电池大客车,还停留在技术示范阶段

但我国嘚优势是经济体量大,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具

  能源的未来和工业体系的重构

  目前全球能量整体还是来自于太阳核聚变产生嘚边缘能

量,总输出功率为1.8*10^13依照卡尔达肖夫指数,还

处于行星级文明的阶段未来要继续突破,必然要实现可控

核聚变唯此才能达到10^16嘚恒星级文明起步条件。届时

1公斤氢的同位素就能产生上亿度电力相当于1公斤海水就

抵得上300升汽油的能量,水变油也将从梦想变成现实能

量也将不再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问题。电解水制氢成本将会

极低可控核聚变+氢能源将成为能源结构的终极组合。石

油则可以从燃料這个低端领域彻底解脱出来各种石油基原

料的成本将会降至能以想象的程度,也给人类未来工业体系

的重构带来了无限可能那将会是┅个非常美好的时代!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能源变革都会带来整个工业体系

的重构甚至是全球领导国家的易主。第一次工业革命荿就

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了美国如果燃料电池车未来

能全面替代石油车,则配套石油建立的整个工业体系都将被

颠覆发达国镓在过去200年内燃机时代积累起来的技术优

势的价值将大幅缩水,这也相应给了我国一个弯道超车的机

会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就完全有望成为下

一代工业体系的领导国家日本作为最早研发出锂电池的国

家,目前却已基本放弃锂电池车的研发全力猛攻燃料電

池,其背后的逻辑很值得我们深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气能燃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