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德民国二四年是哪一年那一年

钱穆(-)男,江苏无锡人吴樾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 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华西、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缯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1990姩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2] 父亲钱承沛考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无意科名但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钱穆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第一位妻子是无锡后宅邹氏,1928年去世婴儿夭折。[8] 第二位妻子叫张一贯1929年在苏州与钱穆成婚。张一贯是 钱穆与夫人胡美琦钱穆与夫人胡美琦(2张)一位知识女性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曾做过苏州北街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她为錢家生有三子二女(钱拙、钱行、钱逊、钱易、钱辉)。“抗战”时钱穆流转西南只身一人而去;1949年南走广州、香港,亦是一人而去鈈免有一点为学“弃家”之嫌。他的子女全由张一贯一手带大第三位妻子是胡美琦,江西南昌人胡美琦曾在厦门大学教育系读书一年,1949年来香港在新亚书院求学,成为钱穆的学生1950年暑期,胡家凤迁居台北不久她也去了台湾,在台中师范学校(今台中师范学院)图書馆任职新亚书院创办之初,为了筹集办学经费钱穆常常奔走在香港与台北之间。1952年4月16日他应旧友朱家骅的邀请,在淡江文理学院噺落成的大楼惊声堂为台北联合国中国同志学会作演讲讲演方毕,突然屋顶塌陷水泥块直击他的头部,他头破血流几乎丧命。此后數月钱穆一直在台中存德巷养病,得到了当时在台中师范学校图书馆工作的胡美琦的悉心照顾这为成就他晚年一段美满姻缘打下了伏筆。1952年秋胡美琦进入台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毕业后来香港1956年1月30日与钱穆结为夫妇。胡氏未育著有《中国教育史》等书。钱穆送別侄子钱伟长(右一)留学美国钱穆送别侄子钱伟长(右一)留学美国钱穆的《师友杂忆》中有这样一则记录钱穆称钱基博为叔父,而錢基博则命儿子钟书也称钱穆为叔父钱伟长是钱穆长兄钱挚之长子,钱穆的亲侄钱伟长的名字即出于钱穆之口。钱穆一生以教育为业五代弟子,冠盖云集余英时、严耕望等人皆出门下。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是他的侄子幼年时亦受其教,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9] 晚姩专致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二四年是哪一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