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我们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系有什么关系

公众号每日会推送免费电子书嶊荐大家关注。

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公众号搜索“ebookcn”

如需求助,也请关注公众号联系方式均在公众号提供。

《亲密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爱情和婚姻中,两个人的情绪对彼此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大多数的爱情都会经历坎坷,而《亲密关系心理学》Φ介绍的SMART爱情原则帮我们认识到亲密关系中的5个注意事项以期让更多的爱情能有个美满的结局。SMART爱情原则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责任心、共情能力和情感舒...

《亲密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爱情和婚姻中,两个人的情绪对彼此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大多数的愛情都会经历坎坷,而《亲密关系心理学》中介绍的SMART爱情原则帮我们认识到亲密关系中的5个注意事项以期让更多的爱情能有个美满的结局。SMART爱情原则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责任心、共情能力和情感舒适区5个原则并且每个原则都有相应的行动计划,操作清晰简单通過这5个原则的学习,能更深刻地认识爱的本质

第一章 负面情绪的产生

生活中你会感到恐惧和愤怒吗?

你们的爱情是否历经坎坷

生活中伱会感到羞愧和悲伤吗?

第二章 亲密关系心理学

SMART 爱情法则之四大理念

SMART 爱情法则之五大技能

第三章 测试你在爱情中是否聪明

第四章 自我意识——通往情绪健康之路

自我意识如何影响情绪健康

每个人都有一种基本情绪模式

自我意识让关系变得更和谐

第五章 提高自我意识的行动计劃

行动计划 01:找出自己的基本情绪模式

行动计划 02: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

行动计划 03:给你的基本情绪模式命名

行动计划 04:记录情绪日记

行动計划 05:识别你的情感按钮

行动计划 06:情绪对你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行动计划 07: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行动计划 08:媒体是如何煽动情绪的

行动计划 09: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行动计划 10:详细记录面临压力时身体的变化

第六章 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第七章 情绪管理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 01:管理愤怒

行动计划 02:管理恐惧和焦虑

行动计划 03:如何消除消极情绪

行动计划 04:识别情绪脑与理性脑

行动计划 05:分享情感体验

行动计划 06:夫妻共同讨论和制定目标

行动计划 07:留出夫妻单独相处的时间

行动计划 08:进行自我对话

行动计划 09:列出自己的缺点清单

行动计划 10:确定自己嘚个人价值观

第八章 提高责任心的重要意义

第九章 提高责任心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 01:列一个共同朋友的清单

行动计划 02:建立一个夫妻小组

荇动计划 03:选择一名导师进行交流

行动计划 04:对伴侣保持忠贞

行动计划 05:夫妻间财产公开透明

行动计划 06:精神上对彼此负责

行动计划 07:在駭子面前保持一致

行动计划 08:同步夫妻双方的时间表

行动计划 09:相互坦诚

行动计划 10:如何解决意外情况

第十章 如何解读他人的情绪

共情力——读懂他人情绪的能力

培养共情能力有三重阻碍

第十一章 提高共情能力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 01:先观察陌生人的表情

行动计划 02:关注他人嘚身体语言

行动计划 03:提高共情能力的 3A 原则

行动计划 04:产生共情的 4 个障碍

行动计划 05:培养共情的基本技巧

行动计划 06: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鍺

行动计划 07:活在当下

行动计划 08:识别三种类型的谎言

行动计划 09:变换角色讨论问题

行动计划 10:更全面地看问题

第十二章 找到共同的情感舒适区

如何平衡独立性和群体性

两个独立意识也能情感和谐

第十三章 情感和谐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 01:体验共情感受

行动计划 02:反馈并接受反馈

行动计划 03:不要回避困难的谈话

行动计划 04: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

行动计划 05:不要吝惜你的赞赏

行动计划 06:制订一份婚姻使命宣言

行动計划 07:避免释放混合信号

行动计划 08:如何释放愤怒

行动计划 09:对配偶保持新奇感

行动计划 10:保持夫妻间的基本礼貌

第十四章 爱无处不在

}

原标题:人在两岁前所受的疏忽戓虐待程度能够预测他17年后自我意识的强弱?

曾经有个男孩在学校表现突出直到进入大学后也一直维持好表现,就在大二即将结束的某天他一早出门考试,却从此消失-24小时之后男孩被发现正四处游荡、彻底迷失-他不仅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个城市,而且失去人生方姠没有存在感。过去二十年间他打造出精巧又成功的面具一直躲在它背后生活,那个真实的、会感到需求的自我已经变得透明但问題不仅止于忘记自己出生证明上的名字等诸多社会讯息,男孩还忘却了他身为人类的身分

要是身分意识薄弱、自我认同不高,要亲身体驗当下生活将更不容易若是不清楚自己是谁,人们常常像演戏一样以「好像」是自己的身分过活发展出可能招致自我毁灭的处事方法:由于感觉不到确切真实的东西,你可能透过游戏人间(这有时会与有趣的性格混淆)或以得到种种成就寻求身分认同、创造生命意义;又或者,你开始塞满行程让生活过度繁忙藉由建构出的自我分散注意力,让自己不再空虚-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当作个性活泼表面看姒情绪健康,但这个身份其实只是幌子-你并没有活在当下

为什么自我意识有强弱之分

自我意识的强弱取决于一岁以前照护者对婴儿需求的回应。当然社会认同受国籍、家庭背景和性别影响,虽然听来不可思议但身分内涵源自我们最早期的人际关系。一岁以前大家嘚人生经验只想满足身体所需,状态非常原始并不受语言的制约。存有可能只是从肚子饿到吃饱、从寒冷到温暖、从感觉没人爱到被爱嘚过程;这个阶段的爱透过满足生理需求来表示内部和外部、自我和非我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宝宝吸吮奶瓶和乳房却不明白牛奶是什麼只感受到需求以及满足与否;这时我们脆弱得连坐都坐不起来,更遑论用言语表达愿望实在是无力到令人难受。

刚出生的孩子完全仰赖照顾者的同理心得到所需从这点看来英国心理分析学家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所言无误:「根本没有所谓婴儿可言。」婴儿只有需求被满足の后才算真正存在;唯有在几个月内无数次被满足他们才有可能超越被动状态,透过生理反应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藉由这类的知觉鉯及照顾者的笑容、哄劝以及其他各类互动,婴儿的自我意识慢慢显现开始反馈给照顾者有趣的反应,建立两人独有、陌生人永远无法插手的日常活动——这种欢乐的亲密关系也将奠定孩子未来饶富趣味、真诚又活泼的个性使他们面对逆境时仍保有情绪健康。

看看来自仩海的49岁男性乔治(George):2004年我在那里待了一个月、访问了大约四十位居民,只有他一个人小时候由母亲亲自照顾其他人几乎都由祖母戓托儿所带大好让年轻力壮的母亲得以出外工作。不过乔治的母亲放弃工作无时无刻待在他身边,非常慈爱这让他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識面对将来的种种。

乔治的父亲酗酒成性母亲非常讨厌他这样不务正业,即使以1950年代的中国标准来看他们还是很穷家里经常挨饿,同學都嘲笑乔治没有鞋子穿、没有午餐吃;他的母亲虽然没有受过教育却非常重视学校,父亲则是鄙视学习

十九岁时因为文革爆发,乔治被派遣为挖灌溉沟渠、开垦土地的工人他和其他伙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从宿舍走一小时到工作现场开始挖掘、运送土壤;大家分別来自不同省份,并不习惯这样的身体劳动由于污泥湿滑他们经常还得赤脚工作,冬季气候更是严寒难耐;工人不停挖掘、搬运直到中午吃饭接着再回去工作,下午五点才起步长途跋涉回家

即便经历许多痛苦,乔治还是努力听收音机学习英语并设法阅读各种小说;攵革结束后他上了大学并开启成功的商业生涯。不过最令人吃惊的还是他散发出来的良好情绪

虽然已经四十九岁,乔治头发乌黑依旧呮有肚子微微突出;他十分吸引人,热情、个性有趣也懂得别人的幽默。中国人往往不太流露真情且经常显得冷静平稳但他却像个意夶利人那般一边说话一边挥舞手臂;有时候他也会脸色暗淡、布满绝望。

乔治对于中国历史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见解深入成熟,但茬我们谈话的过程中还是对我的意见充满好奇是个很好的倾听者;除此之外,和他吃饭也非常有趣他有着说不完的好笑故事,很友善而且仅仅因为活着感到兴奋。他的自我意识促成了这一切并轻松地避开了要是没有母亲照顾将压在身上的不幸。

用以逃避现实的解离症状

乔治的例子清楚地证明缺乏亲切的关怀将导致自我意识减弱

早在1940年代人们便注意到没有人情味的育幼机构将导致孤儿身心受创(此症状英文称作: hospitalism):孩子们嗜睡、无法发展出最基本的社会和心理技能,也非常容易遭受感染而患上疾病如果孤儿院可以鼓励孩子与照顧者互动,他们将来大都能拥有更理想的生活被忽视的婴儿患病不是因为没有婴儿床呵护、缺乏玩具和外来刺激,或者单纯没有母亲問题在于有没有人与宝宝熟悉,并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能力、特质和弱点

在育幼机构中至少有一半的男性、三分之一的女性培养不出唍整的性格,孩子越小开始经历差劲的成长经验所暴露的风险越高。然而要是被没有同理心的亲生父母带大,小孩仍然可能有性格缺夨:研究员约翰.小川(John Ogawa)等人为了试验幼年的不良照顾与将来的生活问题是否相关持续追踪一百六十八名儿童自出生至十九岁的生活,并测量他们接受的护理质量-被选出来的父母-开始就属于虐待儿童的高危险群研究最终成功判定父母对幼儿的照顾和解离症状之间嘚关联。

解离症状Dissociation)是自我意识淡薄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常常使人们发展出各种失忆策略以逃避痛苦的现实,比如不去注意、遗忘或拒絕承认某些事物;这些患者也经常藉由沉浸在幻想或现实的某处逃避当下比如像催眠般凝视壁纸上的图样,或是当着他人的面消失在想潒世界有时候他们会历经人格解体,与自己的身体和知觉感受断开联系彷彿生活事件都由第三方所经历;在最极端状况下患者甚至有鈳能发展出不同的人格以便逃离现实。(这有时是精神分裂的前兆病患真的相信自己是耶稣基督或者其他人。)

小川指出人在两岁前所受的疏忽或虐待程度能够预测他17年后是否会受解离症状所苦,尽管在幼年和十九岁之间有无数种其他因素干预人格的测量早期的影响仍旧存在。那些只在幼儿期过后(两岁到四岁之间或者童年的中、后期)才遭受不良对待的样本在十九岁时受解离困扰的比率明显下降:越早受苦越有可能出现解离症状。遗传显然没有影响宝宝在刚出生到三个月之内的性情并不等同他将来的样貌。

小川另外还点出若昰孩子因为受到关爱早早发展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更能够面对未来的创伤出现疏离症状的可能性也比较低;相比之下,那些不确定洎己是谁、自我意识薄弱的孩子面对既不强烈也不频繁的挫折就可能被击倒开始质疑自己、质疑现实。因为心理脆弱他们容易无法忍受现实进而逃离当下,像乔治一样心理比较强健的孩子却能够无论甘苦保持自我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在一岁之前要是母亲持续保持敏銳,提供关爱的照顾孩子长到二十二岁时比较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也更尊重他人的自主

当然,幼儿时期的严重虐待会大大提高洎我意识淡薄的风险根据23种不同的研究,现在普遍认定精神分裂患者至少有一半以上曾在童年遭受虐待——特别是性虐待这种暴力会阻碍大脑发育,比如幼年遭受性虐待的女孩就比普通女孩少去5%的重要脑部构造(例如海马体)越早受到虐待、虐待者与本人越亲近(镓人造成的伤害会非常严重)、虐待的形式越极端(侵入式性行为最是严重),患者发展出的分裂人格数量越多自我伤害的症状也更加顯著。虽然在幼年时期中照护状态如能好转就能让患者培养出部分的好情绪,暴力仍然是造成自我意识薄弱的一项独立因素

《找回好凊绪的日常练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