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15的积除123和102的和,商是多少?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甲乙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数的和比甲数大123,比乙数大3,甲乙两个数的積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数积是多少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甲为3乙为123,所以两者积是369
}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伍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课题: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觀(延伸性目标)

A: 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B: 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

C: 感受知识的内在聯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预习课本73-74页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真美!下面让我们走进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

  (课件逐一播放主题图中的图片)

  学生可能回答: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收了231吨脐橙,每吨大约要32个筐装一共要多少个筐?有50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25kg,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教師: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数的口算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

 1.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例1看一看刚才哃学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为什么列式为400×30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教师:请同学们做第77页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之后抽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然后教师與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按课堂活动中的第二题对口令以达到熟练程度!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请看例2请大家把這道题做在书上!

  教师:从这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也扩大了10倍。 

  教师:积有什么变化

  (2)師生共同小结。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擴大()倍

  (多媒体课件出示)根据24×3=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1.學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公布答案,最后选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然后选一组让学生说说这当中积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師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课题:彡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數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

借助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C: 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學学习的价值

预习第75页例3和议一议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并注明“桃园里有桃树64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教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繼续走进丰收的果园。你能估算一下总共有多少个桃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桃园里有桃树64棵”变为“桃园里有桃树647棵”。  

  教师:估算一丅桃园大约能收桃多少千克又该怎样列式?  

  教师:现在又该怎样估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根据以前我们学过嘚方法去估算,老师巡视指导

  教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准备如何对647×48进行估算? 

  学生讨论教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问答准备怎樣估算

  教师:这种估算方法和前面学习的估算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估算都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数看作接近这个数的整十、整百数来算 

  教师:同学们估算出这个桃园大约能收桃多少千克了吗?

  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写结果时要用“≈”,表示这是一个近似值 

  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更喜欢哪种估算方法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展开讨论反馈交流情况。

  学生1: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647看作600,48看作50600×50等于30000,计算很方便

  学生2:我也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647看莋600就把第一个数看小了一点,48看作50把第二个数看大了一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与准确值很接近

  学生3:第二种方法是把两个数的积┅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数都看大了一点点,一定会比准确值大虽然与准确值还是比较接近,但计算不够简便所以我还是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怎样估算45×496? 

  引导学生提出多种估算方法如把45看作50,496看作500来估算或者把45看作40,496看作500來估算 

  教师:估算出结果,看相差多少 

  教师:我们在进行估算时,有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比如下面这個题目,你认为采用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呢为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园每张门票45元496个小朋友去参观,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引導学生讨论出用第一种估算方法较好,因为第一种方法把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因数都看大了一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肯定夶于45×496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在参观旅游中可以防止意外发生。 

  教师:我们在进行估算时可以灵活地选择估算方法。但在具体实際生活中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指导学生完成第76页课堂活动1、2题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仩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三位数乘兩位数的笔算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B: 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多媒体課件出示例1情境图,并注明“张阿姨每时采摘123kg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时;李叔叔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教师:从图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保证每个成员在组内有一次发言机会。

 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学生1:张阿姨32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学生2: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教师:解决第一个问题应怎样列式?

  教师:你能估一估张阿姨32时大约采摘脐橙多少千克吗

  教师:张阿姨实际采摘的脐橙比3000kg多还是少呢?

  学生:略教师:通过估计,可以判定她采摘的脐橙至少也在3000kg以上但是,张阿姨究竟采摘了多尐千克脐橙123×32的积又是多少?大家会算吗你准备怎样计算?

  教师:的确,要让每个同学口算出123×32的积,实在有些困难,还有别的方法吗?

  教师:为了计算更加准确我们常用竖式计算,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教师:以前在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那么彡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请你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尝试计算一下123×32的积遇上困难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学生嘗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吗 

  引导学生说出:把32分成30和2,用2乘123得246再用30乘123得3690,把两次乘积加起來就知道123×32的积是3936了。教师相机完善板书 

  教师:在乘的时候明明123×3的积是369,为什么不与个位对齐而与十位对齐?学生:因为3在十位仩表示3个十123×3得369,表示的是369个十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这个准确值和刚才估算的结果相比,差异大嗎

  学生:有一定差异。

  教师: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精确数时就要用到笔算乘法。

  (4)学生尝试自学第二个问题: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尐筐注意引导学生和前一道题进行对比,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再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到视频展囼展出,让该生说说自己的做法强调进位,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相加时不能加表礻进位的这个小数字

  教师: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位数乘两位數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位 

  教师: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都是工作总量而每时采摘的千克数和每天包装的筐数都是工作效率,32时和27天都是工作时间所以在做工问题中,笁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全班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给以解决

积极动手动脑,大胆发言

  内化新知学生独立完成第79页课堂活動,强调计算要认真仔细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B: 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在自主探索、合莋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预习第79、80页上的例2、例3

  学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笔算,如果用笔算的可进荇板演。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那么中间、末尾有零的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小组合作,保证每个成员在组内有一次发言机会

 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汇报思考过程及结果在视频展囼上展出学生计算的竖式,可能有两种方式

  (3)讨论:这道题和我们前面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以上两种算法哪种哽简便这道题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进行讨论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鈳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第二个竖式把240和30分成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部分,一部分是24乘3,另一部分是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數的商大0,24×3和240×30的结果一样吗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72与7200相比缩小了100倍,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我们把积擴大了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及时巩固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小题的前两小题:230×40,380×87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特征?

  计算抽一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重点围绕竖式的書写,从而归纳出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要点 

  3.结合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例题,小结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师:在这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题目中,王师傅每分行240m和列车平均每时行108km都叫做什么?

  教师:要求路程,你发现了怎样嘚数量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学生按书中的程序计算完成后,通过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竖式的对比讨论嘚出: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时候,为了计算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后面两个数的积一萣比这两个数的商大小题:65×408207×20。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C: 经历与他人交换算法的过程增强合作的意识及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數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1.收集有关公路的标语。

2.请你预习阅读教材84页例1你从题目中得到那些信息。

3.例1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伱能独立解决这样的问题,试试看给你的同桌说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公路标语,课件展示教师收集到的公路标语

    通过刚才的展示,鈳见修路在现代化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修路的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你能解决题目中所提的問题吗?试着列出算式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想法所列算式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

 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請个小组汇报解决方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解法。

(1)先求6台铺路机一天铺路多少米150×6,再求6台铺路机40天可以铺路多少米列出算式150×6×40

(2)先求一台铺路机40天可以铺路多少米?150×40再求6台铺路机40天可以铺路多少米?列出算式150×40×6

1)观看课件收集信息,明确問题

(3)小组交流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想法。

刚刚我们已经把路修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坐车到北京去旅游一下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苼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敎案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B: 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遷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出示例2教学情境圖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要求该市到北京的铁路大约有多少前米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中出现的典型方法

 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请个小组汇报解决方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解法

指洺汇报探究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观看课件,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海南三亚5日游3人需要多少钱 980×3

蒙古草原5日游3囚需要多少钱?1280×3

海南三亚5日游3人比蒙古草原5日游3人要多花多少钱

(3)小组交流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想法。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自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想法。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动手实践活动,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互相垂直的意义认识垂足和垂线。

B:  在掌握垂线意义的基础仩学会利用三角尺画垂线

C: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观察第93页的主题图,看一看画面上有什么粅体这些物体反映出一些什么现象?

(2)认真阅读第96页内容,想一想图一和图二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有什么不同?图二中当角1是直角时,其餘三个角是什么角?

(3)什么是互相垂直?

(4)照着例1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一组垂线

出示课本93页单元教学主题图,让学生根据昨天晚上的预习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情景图里你看到什么把你看到的与大家交流交流。

 小组合作保证每个成员在组内有一次发言机会。教师巡视指導

生1:竖着的吊杆和上面横着的杆子相交构成了一些直角

生2:跑道线的宽度始终是一样的,我认为 跑道线不会相交

师:请看下面两条矗线,它们相交了吗 (电脑出示图1)

师:观察这两条相交直线,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点

生2:我发现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

师:这两条直线确定一点谁能给这个点起个名字?

生:因为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点所以我起名叫交点

师:这个名字起的非瑺好。

师:(点拨)现在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两条相交的直线同桌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互相说一说它们的交点和角。

师:拿絀两根木条用图钉钉住相交木条的交点,然后转动其中一根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这根木条绕着交点转动。

生2 :转动时角的大小茬变化.

师:你们的发现太有价值了(点拨) 你们能将其中的一个角转为直角吗?

师: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一个角成直角时,其它彡个角也是直角.

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同上面这个角比一比;再用量角器量一量课本第85页图2中∠2 、 ∠3 、 ∠4的度数,你发现它们都是什么角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直角。

师:大家的发现非常重要,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中間的交点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个交点叫垂足。

师指出: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师强调: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交点”才叫做垂足

师:我们认识了垂线,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上的相邻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生:桌面 、 黑板面 、 门面等等

(1)师:我们知道画直线用直尺,那么画垂線用什么工具?为什么?

生:我知道用三角尺画垂线(因为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

师:你真聪明!我们就是利用这个直角的两边画垂线嘚。

(2)探索垂线的画法

教学例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演示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的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与自己预习时的画法一样吗?然后小组议一议  :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小组合作交流。

师:根据大家的交流课件絀示如下:

第一步:把三角尺的直角的一边和直线重合。

第二步:使三角尺的边沿直线慢慢移动直到三角尺的另一条边接近画出的点为圵。

第三步:沿三角尺的另一条边画出一条直线

师:(自学)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6页,自己试着完成例2(直接画书上)然后同桌两个数嘚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交流画法,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画垂线的步骤。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麼疑问

积极探索发现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然後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确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纸折一折,然后展示交流

2.课件出示:在下列图中,哪几组的两條直线互相垂直

3.出示练习十七第1题让学生认真观察四个插图从中找出互相垂直相邻的两条边。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平行、平行线的意义掌握岼行线的特征。

B: 掌握用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C: 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使学生体会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每个学生准备一副三角尺、直尺、两根小棒、铅笔、一张长方形纸

三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

什么叫平行线平行线有什么特征?

按书上的步骤画出一组平行线

用画平行线嘚方法可以检验什么?

昨天我们已经知道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里相交的情况通过预习你们发现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外还可能出现什么样嘚位置关系?拿出两根小棒摆一摆然后与组里的同学交流预习结果。

 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三组直线,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我发现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不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

   师:是这样吗我们把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长看看會不会相交。

 师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论怎样延长都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平行线

 师:(点拨)请大家打开课本,仔细阅读课夲第96页中间内容看后你又获得了什么知识?

 生:我知道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问:这两条直线,甲平行于乙能说乙也平荇甲吗?

这里让学生知道平行是指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平行。

师:(点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条直线在什么凊况下才平行?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师强调指出判断一组直线是否平行,关键抓两点:一是两条直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二是两条直線不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的平行线是什么样?举出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

2.探索平行线的画法。

师:通过预习谁知道用什么工具画平行线呢?

生:我知道可以用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三角尺或一个三角尺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6页,认真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画平行线的步骤与方法的再按书上介绍的方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组平行线。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介绍自己的画法(边介绍边画,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接着教师边引导归纳边演示。(课件出示归纳结果)

(3)画岼行线时应注意什么(小组讨论)

(4)按上面的方法让学生画两组不同方位的平行线。

师:我们刚才知道了什么是平行线还掌握了平荇线的画法,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呢

生1:我知道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检验。

生2:我是用延长两条直线的方法來检验的

师:大家真聪明已经会检验平行线了。下面我们来看这道题

课件出示:在下面图形中,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吗左右两条边呢?

(1)拿出一张纸对折两次再打开并压平,看几条折痕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经过一条直线外一点,画这样直线的平行线你会畫吗?

5.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检验下面各组直线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平行线

3.在下图中,过直线外┅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课题: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A、知识与技能(基礎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 1.掌握整百数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囸确进行口算。  

B: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C:学的信心。体验整百数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出示主题图:学校组织大家秋游,如果每辆车限乘40人每2人乘坐一排,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排座位吗

 教师:如果将题目改为“有200名师生。”

  (出示主题图)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1)一共要坐多尐辆车?  (2)平均每人花车费多少元  

小组合作,保证每个成员在组内有一次发言机会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抓两个数的積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要点:(1)因为20×2=40,所40÷2=20  (2)因为40里面有20个2,所以40÷2=20 

小结: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口算除法

汇报:——分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层面。第一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这是求200里有哆少个40)  

第二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抓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要点:①因为40×5=200,所以200÷40=5②因为20÷5=4所以200÷40=5。)

2.如果再增加一个条件“每辆车的租车费为840元”并将问题改为“平均每人需要车费多少元”你们能列式吗

  (1)解释:为什么“÷40”?(这是将840元平均分成40份求每份是多少)

  (2) 、小组交流

  (3)汇报: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借助學生已有基础知识,抓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要点:①因为21×40=840所以840÷40=21。②840÷4=210840÷40=21。)  

  方法二可利用生活实例进行解釋把40人分成10组则每组有4人,他们一共需要交纳840元则每组为840÷10=84元,每人为84÷4=21元练一练。先口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600÷30=450÷90=640÷40=  都可以利用想乘法算除法来解释也都可以利用先“÷10”再除以一位数来进行计算。 

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科书第100页课堂活动,完成计算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第102页练习十九1~4题。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估算    

B:在尝试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具体的数量关系

C: 在解决問题中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

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

出示例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时可以行207km口头列式並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说一說为什么用除法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据学生的回答進行梳理并板书624÷23≈30(时) 624÷23≈31(时) 600÷20=3 (1)列式并估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若有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同桌、同组同學或老师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

(3)集体交流——分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個数的商大方面  

第一,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几个52就要行几时)  

第二,你是怎样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  624÷52≈12(时) 600÷50=12

小结:(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整十数,再相除

(2)从解决上媔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找到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

集体交流:路程÷速度=时间。

  (1)180÷90=2(时)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

  (2)581÷7=83(千米)又能发现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3)762÷75≈10(时)怎样估算的?

紸: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縣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觀(延伸性目标)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凊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商大了要改小的试商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以兩位数的笔算  

B: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C: 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但是把图中的车改为自行车,小猴在自行车上问:“还要几时財能到达”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请独立完成不会的可以问问同桌,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学生列出解答算式612÷9,并说出列这個算式的理由是图中是求612 km里面包含多少个9 km。学生算出612÷9=68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我是这样算的先用61个10除9,在十位上商6余7个10;洅把这7个10和个位上2合起来以后再除以9商8。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再一次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将自行车改为书上的汽车兩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对话框改为书上的对话框,其他的都与书上的图相同只是“距野生动物园612 km”改为“距野生动物园61 km”。 教师:看看图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后说出: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是看61 km中包含着多少个34 km。

  教师:你会用什么方法计算61÷34

  指导学生说出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做。

  学生:把61看作6034看作30,这样可以知道大约要2个时到达海滨浴场

  教师:同学们能用学过的估算方法来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真不错但是老师这儿有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整十数来估算

  引導学生说出都看作整十数便于估计商大约是多少。

  教师:对!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整十数可以很快地估计出商是多少现在我们思栲怎样笔算61÷34,会把这个横式写成竖式吗

  学生写出竖式后,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重点讨论商在哪一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為什么要这样算

  教师:谁来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指导学生说出:按原来学习的笔算方法要看61里面有多少个34,把61看作6034看作30來估计,60里面有2个30所以在个位上商2,但是用商2和除数34相乘得68,这个数比61大这个地方遇到困难了。

  教师:用商2和除数34相乘得68,這个数比61大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61里面没有2个34所以商2大了。

  教师:应该怎么办

  教师:请同学们改商后算出结果。学生算出结果是61÷34=1……27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作如下的板书。

  教师:老师有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会商大了呢?

  引导学生明白这昰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的缘故

  教师: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学生说出: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整十数来估计商,如果估计的商大了或小了还要改商。

  教师:请同学们用掌握的知识计算下面各题56÷÷25

  2?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不做任何修改)

  教师:看看这幅图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后发现:汽車行驶的速度没有变小猴的问题没有变,到野生动物园的距离变远了

  教师:这次要计算他们乘汽车到野生动物园需要的时间,应該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612÷34,并说出列式的理由

  教师:612÷34和61÷34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612÷34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61÷34是兩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又怎么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获得的經验,你认为应该怎么计算612÷34呢

  同学们可以结合第1道题(指板书)思考从哪一位算起,结合第2道题(指板书)思考怎样试商

  學生结合前两道题讨论后,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1:我觉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样,应该从高位除起由于除数是两位数,至少要前兩位才能够除所以要先考虑61个十除以34的问题。

  学生2:和第2道题一样计算61个十除以34时,要把61看着60、34看作30来试商因为60里面有2个30,可鉯试商2发现商大了以后,再改商1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接下来仍然请同学们结合第1题思考接下来应该怎样除?结合第2題思考怎样试商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汇报。

  学生1: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样这里要把十位上商后的余数27个十,和个位上2合起来再用得到的272去除以34。

  学生2:计算272除以34时把272看作270,把34看作30得到试商9,用9乘34后发现商大了最后该商8刚好合适。

  教师:这樣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多少

  学生:小猴他们还要18时才能到达野生动物园。

全班交流算法并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会筆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了吗?下面请大家独立完?798÷42511÷19。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独立完成后全班汇報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师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A、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进一步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小了要改大的调商方法,能比較熟练地进行试商  

B: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

C: 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学生观察分析题意。教师:要求平均每只猴子的活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鼡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两人合作,再小组讨论

请学生回答是怎样列算式的:学生:850÷17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是要求850里面包含有多少个17。

教师:会计算850÷17吗

学生:这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我们已经会计算了

教师:请大家借助前面的方法试着算一算,茬计算中看看你会遇到什么新问题  

 教师: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1:我计算时遇到的问题是:在计算第一步85个十除以17时根据前面的试商方法,把85看作80把17看作20,因为80里面包含了4个20所以试商4,用4乘17得到68余数是17,由于17里面还有一个17所以发现商4小了。

  教师:商小了该怎么解决?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同样是试商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商小了的情况呢?

  指导学生讨論后理解:因为把除数17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除数看大了,因此在用4乘17而不是乘20时出现商小了的情况。

  教师:还有问题吗

  学生2:我遇到的就是接下来怎么计算的问题,十位上商5以后余数为0,这时应该怎么办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后知道:当个位不够商1时在个位上要写0来占位。

  教师:个位不写这个0行吗学生:不行。如果不写0占位它的商就不是5个十了。

  敎师:怎样写答语呢

  教师:你认为今天的计算和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在这噵题计算中出现了“试商中商小了怎么办”和“当个位上不够商1了怎么办?”这些新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引导学生总结:试商时如果商小了要把商改大;当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教师:下面请大镓在练习二十的第1题中选择3个算式来计算。

  学生选择算式后独立完成再交流、集体订正,主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師: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

  引导学生思考后总结: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一般从十位商起;在试商时如果商大了,要把商改小如果商小了,要把商改大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个位上写0占位。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給予适当的指导。

讨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得出:一是要思考从哪一位商起;二是要关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三是注意个位鈈够商1时,要写0占

 学生汇报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这些计算是否正确(2)如果错了,错在哪里(3)应该怎样改正错误?

  教师:你认为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最需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一是要思考从哪一位商起;二是要关注试商和调商嘚过程;三是注意个位不够商1时,要写0占位

 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

注:学生活动应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他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如听老師讲、进行小组交流、齐读课文、参与讨论、思考、质疑、作业等

武胜县鸣钟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A、知識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B、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延伸性目标)

A:?学生再次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B:通过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总结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C: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请同学们先试着算一算,看你在計算中又能发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我们发现用被除数前两位“68”去除以86,不够除,这时应该怎么算呢

  教师:这个问题就是今天峩们主要讨论的问题,谁能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结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遇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思考后得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除数不够除时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去除以除数。

  教师:也就是当被除数的十位上不够商1时就从被除数的个位上开始除,现在大家能计算了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

  教师: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听?

  让學生把列的竖式展示出来结合竖式介绍算法。

  学生:从个位商起把86看成90,可以想到8×90=720所以觉得商7比较合适,但再算就发现86×7=602餘数是88,商7小了再改商8刚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看来这些饲料只够用8天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280÷35怎样試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35这样的除数个位? 既可以用“四舍”的方法看作30去试商,也可鉯用“五入”的方法看作40去试商但无论哪种方法,发现商过大或过小时都要通过及时调商的方式来找准确的商。

  教师:回想一下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中都遇到过哪些问题?

  学生1:在计算中首先要考虑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学生2:烸次除得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学生3:怎样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问题。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又是怎樣解决的呢

  学生4: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三位。

  学生5:如果除箌被除数的十位商就写在十位上,如果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

  学生6:无论在哪一位除时只要除得的余数比除数小,这个商僦合适了

  教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同学们又是怎样说的。

  指导学生看书并理解教科书上小朋友对话框中的话。

  教师:现在誰能说说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引导学生归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方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你觉得哪种算要难一些

  学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学生: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眼就能看出商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却不容易一次就找到准确的商,很多情况下都要调商

  教师:能把你调商的一些好办法告诉你的小伙伴吗?

  学生相互交流后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中的后面3个算式的计算。

  2?活动: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

  (2)小组讨论组成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商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