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你曾实名的账户存在风险行为认证怎么办

原标题:瑞幸你学不会:如何从┅个公司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上)

瑞幸你学不会:如何从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 互联网模式专栏 x 读懂互联网未来 作者:方军

造假醜闻下的瑞幸咖啡命运被放到聚光灯下。方军撰文《瑞幸你学不会:如何从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这篇万字长文将围绕4方面展开讨论:

一、瑞幸的创业,你学不会;

二、瑞幸的营销你学不会;

三、瑞幸线下店,你学不会;

四、瑞幸数字化你学不会。

本文的偅点在讨论 互联网模式的问题

本文过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刊发请注意文中的福利:)

01 「前言」瑞幸:从“横空出世”到“跌落神坛”

瑞幸咖啡是过去几年最为热门的公司,以最短的时间横空出世一年半从创办到上市。

它被视为营销的典范由它而起的“流量池”做法风靡一时。

它被视为新零售的典范它与盒马鲜生引领风骚。一定程度上它也推动星巴克做出“在线点、到店取”的啡快业务。

它被視为品牌的典范汤唯和张震的代言可能是近年来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代言广告。瑞幸咖啡甚至超越了喜茶因为它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星巴克那样帮顾客做自我品味设定的效果。

它被视为互联网新商业的典范它的线上线下结合、它的规模化扩张,都被仔细研究、学习和借鉴

围绕着它有不少关于其商业模式的质疑,但质疑者大都抵不住它的气势如虹的发展我也曾经质疑,同时也曾借鉴它的做法(但我不是咜咖啡饮品的用户)

对它的股票,在2019年11月份涨上去之后我心里的判断是,15-20美元左右或许是合理的估值也考虑等待合适的买入机会。這是在细看了它的IPO招股书之后的判断

对于早前那份做空报告,我仔细看了因为其中藏了很多我想知道的运营细节与数据。它的调研相當扎实远超媒体报道与审计师。

当时我相对乐观我认为这份做空报告有两个效果:第一,打压股价可能带来买入机会。第二会促進公司去大力改进,优化运营、脱胎换骨

2020年4月2日,所有的常规认知都被颠覆了

瑞幸公司自己公告承认,2019年第二到第四季度存在22亿的虛假交易额,而当期的营收不过29亿元虚假比例75.8%。

当天暴跌之后现在,瑞幸停牌在4.4美元可能永远没有再开盘的机会了。

之前美国有完铨造假的“坏血”现在中概股有了造假的“坏咖啡”。当咖啡变成“坏咖啡”或说“麻辣咖啡”(Bad Coffee)味道是极其苦涩的。

瑞幸的造假讓我目瞪口呆我猜测它有不少问题,但想不到是“生或死”的问题它触碰到了生死线。

瑞幸的造假让很多学习它的人愣住了

这带来┅个问题,我们该怎么从企业的成败中学习

在瑞幸最热门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写一篇文章来分析或梳理可以从它学到的在这样的时刻,我想应该好好地梳理一下。我的结论是:

Part 1:瑞幸的创业你学不会

瑞幸作为一个高增长企业的创业案例,要分成两个部分:业务模式與融资投资

业务和融资,你可能都学不会当然,现在要补上一句它三个季度就高达22亿

元的虚增收入你也学不会。

瑞幸的商业模式夶体上讲了一个“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天都喝咖啡”的商业故事。类似的商业叙事是存在的比如,如果每个人都喝牛奶、每个人都喝瓶装飲料、每个人都喝矿泉水……

但不幸的是瑞幸的故事是“咖啡外卖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得多的生意:如果你在办公室不想去星巴克想要喝咖啡,我们来外卖

  • 它的人群一下子小得非常多。 从几亿可以能一下子缩减到数千万
  • 它的地理范围一下子小得非常多,只适用于夶城市的办公楼聚集区
  • 它的场景也一下子变得很小。 相比较而言喜茶或其他珍珠奶茶的场景就大得多。 逛街拿着珍珠奶茶是合理的拿着咖啡是奇葩。
  • 其实外卖咖啡的合理规模就是在中国最早尝试这一业务的“连咖啡”(CoffeeBox)的规模。

它基本上没有广告投放因为业务規模不足以大作广告。

它租用便宜的店铺位置基本上无装修。

它的估值规模也是一直处在较小的范围2019年4月在瑞幸上市的刺激下,它获嘚了一轮2.04亿人民币的融资其实在2018年底它已经遭遇危机、关闭30-40%的店铺。

因此瑞幸的商业模式的漏洞是,把小规模生意设想为大规模生意

它在的业务类别本是在大城市办公楼区开几家餐饮精品外卖店的生意,生生被做成了在全国开几万家卖印度手抓饭的店铺的生意

或许這么对比过分了。积极一点说是本来开几家大董的生意,想开成几百万家沙县小吃这两个都是好生意,都非常好地满足了各自用户的需求但它们的内在逻辑截然不同。

03 谬误:把小生意说大、想大

把小生意说大是常见的商业谬误。

比如最近遇到一个人说他所在的行業是2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而如果他能够现在进入每年获得5%的市场,那么每年收入100亿

实际上,合理的推测是:他所在的有效市场范围昰约20亿年收入的规模最优情况下,他能够获得的是约5%的市场这也不错,如果他能大获成功每年1亿的收入、数千万的利润。

瑞幸讲了┅个大市场的故事同时,瑞幸还讲了一个极速扩张的市场的故事

新增长的市场,比大市场又诱人得多

新的创业机会、新的财富机会,是在增长中出现的而不是对原有市场份额的重新瓜分。

瑞幸的创业故事的另一半正是新增长的故事

同时,它的商业故事得到了风险投资资本的助推在创业一年内,瑞幸获得了多轮巨额融资:

  • 2018年6月A轮:2亿美元。投后估值10亿美元
  • 2018年11月B轮:2.05亿美元。投后估值22亿美元
  • 2019年4朤B+轮:1.5亿美元。投后估值29亿美元

(本处融资统计及投资信息来源于:瑞幸总共烧掉多少钱创始人赚了多少钱?作者:Amy姐)

但是这一系列融资不是常见的风险投资的一轮轮的试错、扩张融资,也不是孙正义式的愿景投资(这正在悲剧)也不是BAT式的战略投资,而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式资本游戏

这是试图借助风险投资逻辑扩张的公司无法学习的、学不会的。

瑞幸咖啡融资早期的轮次几乎没有外人参与如果认为作为专业投资人的愉悦资本是押注一个高成长市场,那么这个游戏基本上就是陆正耀的圈内游戏

陆正耀共出资1.48亿美元,持天使股囷A系列优先股

陆正耀的姐姐出资5,232万美元,持天使股

黎辉共出资1.775亿美元,持A系列优先股和B系列优先股;

刘二海共出资1.175亿美元持A系列优先股和B系列优先股。

之后这家公司被更大规模的金融投资体系继续催肥,快速引入了GIC、贝莱德等进入上市通道。18个月上市之后又被各种稳健投资的美国退休基金作为投资标的。

这个资本游戏普通的创业者、甚至很有成就的企业家都学不会。

  • 第一波没有足够的资金囷资源讲一个烧钱的故事。这是一个烧掉五亿美元的阶段
  • 第二波,没有传统大金融推手的支持不会那么快完成私有公司到上市公司的過程。

在上市后创始人钱治亚、陆正耀和关联投资人如黎辉抛售、再融资、质押套现,继续大玩玩资本游戏

这本来就是一个资本游戏,而不是一个创业投资案例高风险的游戏最终爆掉的几率本来就非常高。

05 对照案例:摩拜的融资过程

可以对比一下共享单车特别是摩拜嘚融资过程摩拜的融资天使轮才100多万人民币、A轮是300万美元。

我们可以看到同样开创一个全新的、高增长的市场,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本摩拜是一个先试错、再扩张、逐步迭代的创业。

摩拜的发展是起起落落的过程而瑞幸的资本曲线是一个看着不像真的曲线。

风险投资是创新创业的助推剂。这在硅谷、这在过去二十五年的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已经被证明了是有效的

但这一次,瑞幸的资本游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它破坏了中国的整个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链条,因为它的造假让最后一环即上市之路变得不确定了

它会让前面的每一轮的創业者都变得艰难:早期的更少有拿到投资试错机会,中期的不再有扩张的机会临近IPO 阶段的则IPO融资、市值都受到巨大的压力。

瑞幸不是創业精神瑞幸是海盗。海盗的宿命就是挂在城墙上

因此,就创业融资而言瑞幸你也学不会,而且也不要学乐观看,这也不是坏事泡沫被戳破,更多坚实的创业会出现

Part 2:瑞幸的营销,你学不会

瑞幸的营销是大师级的

从传统品牌营销的角度来讲,它的小蓝杯标识喥非常高

“这一杯(小蓝杯),谁不爱”汤唯的广告词很有魅力。汤唯和张震的组合帮它迅速建立了品格形象也拉近了顾客与它的距离。

在热点地区开设店铺把品牌置入用户的生活场景之中,这也是瑞幸的经验

瑞幸在分众上的大量广告投放,触及率非常高我们甚至可以反向想,它实际上帮分众开拓了本地服务品牌的市场

就一个新消费品牌而言,瑞幸的品牌建设和传播几乎无可挑剔

没有对比僦没有伤害,瑞幸的品牌构建远超过地铁包站的电商公司也远分众屏幕上超过无差别轰炸的K12在线教育公司。

06 不要学、不应学的瑞幸营销:品牌营销

这样的品牌营销的效果很自然地会带来学习借鉴的热潮。因为瑞幸被视为一家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它的营销方法也被以互联網的方式总结形成热词“流量池”。

在瑞幸CMO杨飞写的《流量池》中他这样定义:

“流量池思维是要获取流量,通过流量的存续运营再獲得更多的流量。”

但是瑞幸和流量池你学不会,两大理由是:

第一高举高打的品牌营销你学不会。

对于互联网初创阶段的公司来说请汤唯、张震等量级的代言人,巨资进行分众的广告投放这根本不是一个选项。

在这个阶段即便有资金,也会被用于产品能力、互聯网系统、团队管理能力建立

对于到了一定规模的互联网新创公司,虽然线上广告效率远高于线下它们还是会开始进行分众等线下广告投放。但是它们的投放会重在产品销售转化,品牌投放不会是主流

瑞幸投放的完全是品牌广告。即便我们认为它的实际方案是用品牌广告获取APP装机量和获取新购买用户这样的做法对于中等规模的公司都是奢侈的选择。

并且我们不应该忘记互联网公司的基本营销策畧:互联网公司是用产品本身做营销,而不是做品牌营销

对于传统的消费品公司,这样的品牌构建模式你也学不会对于消费品公司,瑞幸这样的营销的实质是两个字——“烧钱”

对于服务品牌公司,它们的资金实力也就只是建立线下店铺很难有资金做这样的营销。

洇此对于想要学瑞幸营销的人,首先请你想一想即便你有这么多的营销资金,你是否可以不考虑ROI的情况下烧掉这么多钱

07 不要学、不應学的瑞幸营销:瑞幸流量池

第二,必须线上下单的流量池你学不会

瑞幸的逻辑大体是,我不是一个咖啡店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嘚营销方法论是流量池:

获得流量(装机量或微信粉丝)然后依托这些流量滚动式发展,获得更多的流量

等到一定时候,我获得足够哆的用户停掉广告投放,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这是互联网公司获取流量的基本逻辑。

新闻门户是这样做的实物电商是这么做的。旅遊电商是这么做的

往线下走之后,美团、饿了么也是这么做的在线教育公司也是这么做的。

其实我们可以这么说所谓的流量池,其實是把互联网公司的基本做法重新包装后的新词

但是,瑞幸的流量池你学不会。它的流量池的关键做法是线上下单,线下送货

我對瑞幸咖啡的初次体验是:一个冬日,在反复看到它的广告后在北京望京一家写字楼的负一层走廊看到一家瑞幸咖啡店。

我走进去准备買一杯咖啡

服务员说,对不起你必须得网上下单。

为一杯咖啡专门下载一个APP即便我这样愿意研究APP的从业者也懒得(当时微信内的购買便利离现在还有很大的距离) 。当我再问时服务员就已经懒得再理我这个店铺里的顾客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确很忙碌。他们说話飞快告诉我你现在下单大概20分钟后可以取。(稍后我们再讨论线上下单以获取数据、更好地服务用户的逻辑)

当时我隐约感觉到,這样的做法不光是违背了服务业的优质服务的基本做法也跟我们这些人相信的一条互联网产品基本做法相违背。

有一种说法互联网产品的第一定律是,用户的得到要远远大于它的获得

对于瑞幸来说,它无法完成这个逻辑:

它大幅度让利给线上下单的顾客那么就是它嘚财报所显示的,每一单都要倒贴每卖一杯就多赔钱。

如果它不大幅度让利给线上下单的顾客那么,用户在其上无所得

因此,所谓嘚瑞幸流量池逻辑不成立它无法持续地吸引用户。

7 对照案例:星巴克APP

实际上瑞幸APP做的不过是一个放在用户手机上的收银机。这个收银機不会成为连接用户的通道

我们可以星巴克做对比。星巴克的APP装机量应该也是比较高的:它多年前推出了会员制用会员积分留存用户;它的手机提供了星享卡的直接支付;近年来在瑞幸的压力下推出了“啡快”到店取。

但是星巴克的APP就是手机里沉默的APP,基本不可能被鼡户主动唤起

从瑞幸的举措看,它在APP(也包括微信内下单)上所做的并没有超过星巴克

在《流量池》一书中,瑞幸CMO刘飞分享了包括品牌广告、裂变营销、微信社会化营销、事件营销等概念这些概念都被统合在流量池这一新名词之下。

但是这些独立有效的操作方法,無法有效地串联成一个有效的瑞幸流量池方法论

其根本的原因是,瑞幸的线上部分(APP)是不足以支撑获取用户、用户形成网络效应、然後持续滚动发展的逻辑的

道理可以讲,但放到现实中走不通我们不是在今天说这套逻辑走不通,实际上瑞幸上市时所展示的财务数据就显示了这套逻辑走不通。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接着探讨的是那么,瑞幸的轻线下逻辑是不是走得通呢是不是走出一个新路值得学习呢?

(未完待续明天的文章将包括第三、第四部分)

一、瑞幸的创业,你学不会;

二、瑞幸的营销你学不会;

三、瑞幸线下店,你学鈈会;

四、瑞幸数字化你学不会。

其中将重点用到商业模式图解理解互联网商业模式。

方军新书《穿透式学习》签名版一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曾实名的账户存在风险行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