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递减计算公式公式


前面讲述了平均年限法和年限总囷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函数公式本次讲述用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来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的函数公式及其过程。
一、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简介
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 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最后两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计算公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改用年限平均法,将倒数第2年初的固萣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这两年平均分摊
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茬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3.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4.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資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因此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正如其名,每年折旧额是递减计算公式的每期折旧金额是不相等的(所以不是矗线法);且会计处理要求是先按年度进行折旧,然后再除以12来计算月折旧因此,月折旧不能简单地将折旧期限由年乘以12变换为月同時当年折旧和累计折旧的函数公式都不能简单地利用“间隔月份”去乘以“月折旧”。
二、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折旧方法函数简介
年限总和法方法函数?的是——DDB函数其使用方法:
DDB(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期限 ,折旧期间,余额递减计算公式率)
1.余额递减计算公式率如果不输入(省略)就自动默认为2,当然也可以输入3或4等数字(只是不符合中国会计和税务规则而已)
2.函数不能解决中国会计规则要求的最后两年折旧计算问题。中国会计规则要求是“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这个使用DDB函数不能直接计算,強行使用DDB函数计算的话与中国会计规则要求计算的结果是不相等的
3.按照中国会计规则,函数公式中的“使用期限”只能使用以“年”为單位的期限不能转换为“月”;“折旧所属期间”也只能是以“年”为单位的期间。
尤其是在计算月折旧金额时不能简单地把函数公式中的“使用期限”和“折旧所属期间”都换算为“月”,因为其计算的结果与中国会计规则要求的按年折旧再除以12的金额是不相等的鈈信的话可以试试看!
三、月折旧函数公式的设置过程详解
有了平均年限法和年限总和法设置函数公式的经验,但是DDB函数计算折旧却更加複杂我们此处也关注的问题有:
1.折旧条件。即什么时候该折旧什么不该折旧。
2.函数公式内部各参数如何取得函数公式中的“固定资產原值”、“预计净残值”、“使用期限”都是常量,而“折旧所属期间”则是一个变量“折旧所属期间”直接决定了折旧金额的大小。
3.最后两年折旧不能直接使用DDB函数按照中国会计规则需要计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一样的方法将其条件罗列如下:图E4-1

(二)折旧所属期间问题的解决
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折旧每一年金额不一样,是递减计算公式的所以折旧月份对应的折旧“年”是很重要的,第1个月至第12个月对应的是第1年以此类推。
有前面设置的“公式A”把不需要折旧的期间全部排出后剩下的就是需要折旧嘚期间,因此我们采用一些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载次数: 8) 不同期间的折旧的函数公式表述:


1.前面各年的折旧公式
2.最后两年的函数公式
最后两年的函数公式看似简单,但是公式中的“累计折旧”却是没有现成的需要我们来计算。但是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折舊时有个名词叫折余价值,前面各年折旧就是用期初折余价值乘以年折旧率所得实际上“折旧价值”等于“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而最后两年折旧恰恰就需要“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所以没有累计折旧,我们也可以考虑“折余价值”
此处又需要开动脑筋使用┅点中学的数学知识:
假定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是n年,固定资产原值是d预计残值率v,下面看我的推演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累计折旧”和“折余价值”的计算过程
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前面各年的年折旧率=2/n
期初折余价值=第1年期末折余价值=d*(1-2/n)^1,
有了第n-2年期末折余价值僦可以在此基础上减去净残值,然后再除以2得到当年折旧金额、除以24就得到最后2年的月折旧金额
将上述推演过程,用图表展示如下:图E4-3

丅载次数: 6) 呵呵图E4-3基本上没有使用Excel函数公式,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从中找出规律前面各年使用DDB还是要简单一些。  (月折旧函数公式)
四、当年折旧函数公式设置
(一)当年折旧的条件限制
与采用年限总和法进行折旧时一样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每一年的折旧金额都不┅样,所以不能简单用月折旧金额乘以折旧月份数同时,很多时候折旧年度会跨越2个自然年度比如2017年6月入账的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額递减计算公式法折旧那么折旧年度第1年中有6个月在2017年,有6个月在2018年当然,也有刚好在一个完整自然年度的入账时间在12月份就是。
所以要求当年折旧额就必须解决:
1.当年跨越了属于固定资产折旧的那两个年度;
2.固定资产折旧年度在当年各自有几个月;
3.最后两年又是矗线法。
因此将上述限制条件用图表列示:如图E4-4

下载次数: 5) 如果暂时用E4-1的“序号”代替“当年折旧”的结果或公式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如丅函数公式:

下载次数: 10) (三)累计折旧函数公式

以上就是我用双倍余额递减计算公式法设置固定资产折旧函数公式的过程,希望能抛砖引玊欢迎下载附件测试!也欢迎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更多Excel的财务应用请参阅:


(当当网、京东商城、淘宝网、亚马逊等有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递减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