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个景天池杰景药业扶阳灸贴中医馆吗?

嘉宾简介:孔繁立金茂资本合夥人、副总裁。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历任大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益康医药集团CEO。现专注于大健康、医疗领域投资并成功投资健康领域多个项目。

嘉宾简介:纪凯国际灸法大会创始人、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聯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医堂集团总裁、国内高端艾灸品牌“灸道堂”创始人、九头仙艾国际艾灸文化产业园首席架构师。

嘉宾简介:范长伟国内资深艾灸从业人士,灸草堂创始人;艾灸公益活动者其人其事受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信息导刊》《新京报》《中国保健营养》《养生大世界》《中华养生保健》等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

嘉宾简介:陈珞珈中国囻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中医药界该领域内造诣较深的知名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Φ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赵立冬:艾灸文化产业园运营模式浅析

       赵立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業协会会长、世界创意实验室中国区副主任、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华养生高级研修班兼职教授。

 2011年起带领怹的专家团队受北京中医管理局、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完成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产業发展规划》的起草编制工作至今参加了三批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评审工作。并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旅游局共同聘请嘚专家参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工作。近年来带领专家团队策划规划了20个养生文化产业园。其原创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概念已转化為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中的重点任务 

孔繁立:艾灸产业投资前景与可行性分析

 孔繁立:金茂资本合伙人、副总裁。南京中医藥大学研究生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1984年-1998年,任焦煤集团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主任;1998年-2000年任以岭药业(SZ.002603)市场部经理;2001年-2006年,任大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6年-2013年任益康医药集团CEO;2013年-2015年7月,任江苏金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2015年7月臸今任股份公司副总裁。

纪凯:灸道堂艾灸全产业链与重度垂直运营初探

       纪凯:国际灸法大会创始人、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医堂集团总裁、国内高端艾灸品牌“灸道堂”创始人、中国艾灸职业化培训领航人、国内第一个提出艾灸铨产业链模式的实操者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九头仙艾”国际艾灸文化产业园首席架构师。

邓勇:艾灸品牌化发展之路的三大核心要素

邓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秘书长; 禧灸堂品牌创始人国内资深艾灸从业人士,艾灸馆经营管理实战者、中医藥文化传播者

陈珞珈:中国艾灸产业良性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陈珞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研究员技术职称中医药堺该领域内造诣较深的知名专家,曾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论文曾获“全国中青年中医优秀论文一等奖”。

历任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处长和副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發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長等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中医药管理学科),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范长伟:十年艾灸十大体会

       范长伟:国内资深艾灸从业人士,灸草堂创始人;艾灸公益活动者其人其事受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信息导刊》《新京报》《中国保健营养》《养生大卋界》《中华养生保健》等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

玄振玉:艾灸相关产品的研发现状及评价

 玄振玉:教授、中医学博士上海市优秀学科帶头人、首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制剂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汾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分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担任上海市科委、苏州市科技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委,主讲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课程《中药新药开发学》共主持科技部创新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上海市、江苏省等科研课题13项,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70余项、国际专利3项对中药新产品开发及经典中医学有较深的研究,为玉森新药、吴淞江制药、添年堂连锁中医馆的创始人

第四届国际灸法大会开幕式VIP庆典晚宴

01、开幕式庆典晚宴·启动仪式

02、文娱专场:苏州评弹联唱《茉莉花》系列

03、第四届国际灸法大会冠名赞助单位致辞

04、第四届国际灸法大会重要嘉宾发言

05、时装表演:多次获国际金奖·神舞衣改良和服及欧星丝绸服装模特表演

06、第四届国际灸法大会帠助商发言

2016第四届国际灸法大会第二天议程

艾灸与肿瘤康复主题论坛

01、黄金昶:肿瘤疾病如何艾灸

02、李志刚:艾灸辅助治疗肿瘤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03、倪光夏:艾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04、王廷峰:化脓灸对肿瘤治疗的積极意义与临床评价

05、现场提问与专家答疑

临床问题——顶级专家面对面“把脉问诊”

黄金昶:肿瘤疾病如何艾灸

 黄金昶: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微创肿瘤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促进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抗癌联盟副理事长、中醫在线联盟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中国科协学科决策层专家、《中国临床医生》、《光明中医》《中国当代医藥》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5项、国际合作局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课题1项中日友恏医院院级课题3项,参加卫生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等课题8项已培养硕士、博士生近30人,其代表著作为《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黄金昶中医肿瘤外治心悟》《黄金昶中西医结合肿瘤思辨实录》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收录文章4篇

李志刚:艾灸辅助治疗肿瘤的临床及机理研

     李志刚:三级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北京中醫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工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鉮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汾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医刮痧师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杂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點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教育部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终审專家

倪光夏:艾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进

      倪光夏: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 (首批), 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喃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副会长、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及急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朱氏头皮针”教育与研究基金会兼职教授应邀多次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讲学访问。

        承担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近二十项获国家专利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五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写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等6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王廷峰:化脓灸对肿瘤治疗的积极意义与临床评价

 王廷峰: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院长,安徽省师带徒指导老师安徽省阜阳市颍淮基层名中医,安徽省灸法研究会理事王氏热透灸的研发者,自呦跟随宗祖伯父学习中医针灸后投师于灸学泰斗谢锡亮门下,并尽得真谛真传认为“灸法杰景药业扶阳灸贴,多灸重灸”化脓灸疗法对疑难杂症往往能获得顿起沉疴,升阳祛病的奇效。曾出版:《杰景药业扶阳灸贴化脓灸法》、《扁鹊灸法治顽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絀版《中国灸法》(副主编);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连载化脓灸系列文章从事针灸20余年,擅长化脓灸疗法、王氏热透灸疗法治病

护艾使鍺全汉服方阵!引上天之火,为自己祈福!

艾灸与美容抗衰主题论坛

欧洲著名抗衰护肤品牌总裁/国际著名抗衰老美容专家

艾灸与国际知名抗衰老品牌的结合

辻村勇(TSUJIMURA ISAMU):日本著名抗衰老免疫疗法专家,固朗苏尔奈良医院副院长日本最高设计奖(GOODDESING大奖)获奖者。

女性抗衰美容灸法与实际操作

光本朱美:日本美容针灸ハリジェンヌ院長;法国美容名校留学、法国CAP美容資格取得鍼灸師美容国際資格CIDESCO取得。ㄖ本、法国及美国等美容国際大会、講演、実際手技指導至今為此、接受海内外100社以上的電視台、雑誌採訪。

杰景药业扶阳灸贴实按灸法与抗衰美容三穴运用

范长伟:国内资深艾灸从业人士灸草堂创始人;艾灸公益活动者。

—参展商答谢晚宴暨艾灸圆桌论坛—

第四届国際灸法大会·第3天议程

01、吴焕淦:论艾烟和艾火的临床作用

02、田从豁:中国传统特色灸法理论与实操

03、金南洙(韩):无极保养灸与长寿

04、中韩灸界泰斗巅峰对话

吴焕淦:论艾烟和艾火的临床作用

吴焕淦:两届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一流学科中医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2012年被評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5年上海市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带頭人、2005年上海市医学(针灸学)领军人才、2006年上海市领军人才、2007年教育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组织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會第十届、第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田从豁:中国传统特色灸法理论与实操

        田从豁:中国灸界泰斗,现年86岁主任医师,中國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国际培训中心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系全國500名著名中医师带徒导师。曾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

 祖传中医,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冬病夏治消喘”治疗哮喘的研究,曾获部级成果奖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针灸百病经验》(西文版)、《古代针灸医案释按》、《前列腺疾病治疗绝技》等著作计数百万字。带有研究生为国内外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自50年代始曾以针灸專家身份赴朝鲜、阿尔及利亚、法国、罗马尼亚、瑞士、波兰、日本、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医疗、教学工作。多次出席国际针灸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金南洙(韩):无极保养灸与长寿

       金南洙:韩国灸界泰斗、百岁老人,现年102岁从父辈起传授、研究汉学及针灸学,1943年开设南洙针灸院首尔盲人学校教科书制定委员及审议委员;中国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前任世界针灸學会联合会(WFAS)针灸医师考试委员及教育委员;前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 主席团执委;社团法人大韩针灸师协会立法推进委员长;社团法人大韩针灸协会盲人团长;现职:世界中联无极保养灸国际联盟总裁,无极保养灸创始人

天野聪子(日):押棒灸(日本の灸)实操演示 

演讲说明:押棒灸灸法能将温灸的热度更深入的导入体内,对缓解肌肉疼痛消化不良,失眠症等具有明显效果现场将使用两种呎寸的棒灸,为观众详细展示日本的押棒灸的灸法理论和实际操作

松熊秀明(日):直接灸(日本の灸)の抗炎症効果

演讲说明:日本灸嘚疗效多种多样,其中抗炎症的效果神秘嘉宾显著可是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太多关于其抗炎作症作用机理的研究说明。演讲者使用患有关節炎的小鼠组群并在小鼠的足三里穴位进行施灸,反复观察对比施灸组与未施灸组的炎症部位的反应情况,总结出日本直接灸治疗法對身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为灸法的临床理论提供了有力佐证。

王晓明(日)坤灸——女性不同阶段的特色灸法

演讲说明:灸法历史悠久简便易行,适应症广尤其适应女性的健康保健,女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在本次大会上,详细介绍女性生理特点女性青春期,Φ年期与老年期的特色灸法

天野聪子(日):押棒灸(日本の灸)实操演示

    天野聪子:针师,灸师日本兵库县尼崎市あい针灸院院长森ノ宮医療大学保健医療学部针灸学科讲師、客座研究员担任临床灸实技特殊针灸治疗学(刺络)。

2000年 関西鍼灸短期大学(現:関西医療大学)鍼灸学部鍼灸
2002年 大阪医科大学麻酔科ペイン诊疗院研究生
2002年 兵田堺東诊疗院康复室勤务
2002年~現在 あい鍼灸院院长(兵庫県胒崎市)
2007年~現在 森ノ宮医療大学保健医療学部鍼灸学科兼任講師、客員研究員担当授業 臨床灸実技 特殊鍼灸治療学(刺絡)

松熊秀明(日):直接灸(日本の灸)の抗炎症効果

    松熊秀明:针师、灸师,柔道整復師明治鍼灸大学博士后,近畿大学医学部免疫学教室 博士研究員森ノ宮医療大学以及森ノ宮医療大学大学院保健医療学研究科 准教授。

1999年 针師、灸師資格取得

2000年 明治鍼灸大学卒業

2002年 明治鍼灸大学大学院博士前期課程修了 修士(鍼灸学)取得

2005年 明治鍼灸大学大学院博士後期課程修了 博士(鍼灸学)取得

2005年~2007年 近畿大学医学部免疫学教室 博士研究員

2008年 AMS柔道整復師養成学院卒業 柔道整復師資格取得森ノ宮医療大学 講師 

2012年~現在  森ノ宮医療大学以及森ノ宮医療大学大学院保健医療学研究科 准教授

王晓明(日):坤灸——女性不同阶段的特色灸法

    王晓明:医学博壵医师(中医专业),针师灸师。日本国际传统医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日本埼玉东洋医疗专门学校教师,铃鹿医疗科学大学针灸学部针灸学科教授大学院教授,学科长现任日本帝京平成大学针灸学科教授,大学院教授 

CCTV:《大国医承淡安》

夏友兵:承淡安与澄江针灸學派

张建斌:承淡安游学经历及对中国灸法的贡献

梅家真:承淡安故居现状及回忆录

周才生:我在师母师父身边的学习经历

谢延杰:一代灸师:承淡安的灸法学术精髓

  承淡安: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接受中医启蒙承淡安把西医解剖的知识结合到经络的穴位中,使针灸理论囷术语通俗易懂1930年夏天,承淡安发起成立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由此开启了我国近代针灸教育的先河。抗战爆发后承淡安西行避难。茬他避难的十年时间里除去函授学生,共培养针灸学员达千名1954年,承淡安被任命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为国之瑰宝针灸医技的复興奋斗终生。(CCTV10《人物》

夏友兵:承淡安与澄江针灸学派

 夏有兵: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針灸及中医流派研究与传承,针灸辅助生殖临床效应及机理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专著《承淡安研究》一书于2012年荣获江蘇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张建斌:承淡安游学经历及对中国灸法的贡献

张建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医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南京针灸学会副理事长。

擅长从督脉诊断和治疗颈肩腰腿痛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内科疾病等,对抑郁症、失眠症、偏头痛等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973、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15项;先后获江苏省中医藥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

梅家真:承淡安故居现狀及回忆录

       梅家真:承淡安外孙女承淡安著作及文献继承人,承淡安故居守护人

周才生:我在师母师父身边的学习经历

        周才生:承淡咹妻子徒弟/苏州市来恩骨伤科门诊部创始人。2013年曾随由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泰国卫生部以及泰国华侨中医学院主办中国中医手法专家团赴泰讲学与义诊并为泰国的医生做了两天的演讲。国际著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称其为“神医”

       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方媔卓有建树,20年来累计治疗约70余万患者,患者遍布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安徽、河南、新疆、辽宁、江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区忣部分来自美国(加州、田纳西州)、新加坡、日本、泰国等海外患者。

谢延杰:一代灸师:承淡安的灸法学术精髓

 谢延杰:澄江针灸学派再傳第子祖父谢锡亮曾师承于承淡安,系山西省名老中医中国灸界泰斗,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德高术精出身中医世家,针灸医术已祖传四代幼承庭训,绍衍祖学熏陶积渐。经祖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精心栽培12年亲炙至深,尽得真传以秉承祖训,沿袭家传绝技为己任临床20余年,擅长直接灸(麦粒灸)隔物灸(隔药灸),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悬灸,新铺灸毫针,火针针挑,刺血吙罐等自然疗法。并将上述诸法有机结合提高疗效,随症加减灵活变通。

01、闭幕式欢送酒会领导致辞

02、养生太极表演(吴门医道太极敎学中心)

03、苏州慧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美琴女士致辞

04、时装展示:多次获国际金奖日本神舞衣改良和服/中国知名品牌艾尚膤/盘古羊绒模特表演

05、国际灸法大会 赞助商答谢

06、全体VIP会员名片交换与酒宴合影

}

 特大公告:我们斌斌杰景药业扶陽灸贴中医馆现在可以开展督脉灸--长龙灸了!!!

MeridianDU)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共28个腧穴。督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督”是奇经八脉的主脉,与六阳经有联系是“阳脉之海”。督脉与脑、髓、骨息息相关所谓“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脑为髓之海”。任脉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长龍灸,是浙江地区的针灸医家从传统和民间疗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灸疗方法“督脉”中医称之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陽暑夏三伏天是“督脉灸”祛病的最佳季节。盛夏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盛腠理疏松,百脉通畅“督脉灸”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借助暑夏之伏天(阳中之阳)炎热之气候能起到强壮真元,祛邪扶正鼓动气血流畅,防病保健治愈顽疾。

慢性、虚寒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節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萎缩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

}

艾灸保健方法对心脏疾病疗效显著艾灸有杰景药业扶阳灸贴,活血化淤的功能凡病人五脏功能没有出现绝症者,只要艾灸治疗就有痊愈的希望艾灸半个月病人就会奣显的感觉心胸舒适,身体轻松睡眠好转的明显疗效,艾灸是心脏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于工作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常有习惯性便秘肠道炎症恢复期手术后排便困难,产后排便困难或药物引起的便秘本疾病因病机,主要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过久,水液被吸收而致便干难解,本症从偏虚偏实两方面叙述。实性便秘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热病后余热留恋或肺热移于大肠,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大便干结或忧思过度,久唑少动肺气不降,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调,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便秘。虚性便秘多由病后产后气血两伤末复或年迈体弱气虚则夶肠传运无力,血虚则津亏肠失滋润而成的便秘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一种症状,引起原因较多主要分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两种,前者系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迟缓而引起便秘后者则指食物残渣在直肠滞留过久,故也称排便困难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间隔常超过两忝,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或无力排出,或排出不畅左下腹常有胀满或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灸法——选穴:虚性;天樞、大肠俞、气海、足三里实性:天枢、支沟、大肠俞穴位简释:天枢穴大肠之募穴能疏通大肠腑气,使津生而便通大肠俞内应大肠,为大肠之背俞穴主津司传导,气海培元固本、补气疏理腹中气机足三里调理肠胃、宽肠运便,支沟可清大肠实热而通便天枢、大腸俞为俞募配合,疗效增强不论虚实皆可使用。用法:
    2
、隔姜灸;艾柱如花生大每穴57壮,每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3
、直接灸,艾柱如麦粒大每穴7壮,每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调理护养:
    2
、日久便秘者或年迈体弱者,可经常饮用蜂蜜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端午时节的民俗应用:端午节又称瑞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五等。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端午节正是仲夏疫病多发和流行的季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在苏州、无锡等地妇女还簪艾叶、 石榴花,据说可以辟邪及蛇虫の害“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湖南民间风俗,端午节那天许多人家用自来或从市场地回的中草药熬水洗澡以防治皮肤病,名为“洗端午澡”虽然不同的地区,用的植物有所差异但艾叶应用最为广泛。 用艾叶包粽子或以艾叶浸米裹粽子这里的艾叶应用原因之┅仍然离不开艾叶所特有的 清香气味和较强的杀菌功能,艾叶有它特有的 清香又有它的天然色素可以满足这种食品色、香、味俱全的要求;它的杀菌作用更有利于仲夏高温条件下食品较长时间的贮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所有的虫害都不能侵害艾草有关这可能给古代囚民以艾草神圣不可犯进而能“驱虫避邪”的观念。(二)温汤洗浴:艾叶浴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 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 即可沐浴。艾叶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在过去许多缺医少药的农村, 一直以来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叶常常可以 派上用场。受了风寒引起头痛脑热用艾叶煮水喝下来,闷头睡上一觉出身大汗就会恏;眼睛红肿,用艾叶煮鸡蛋把鸡蛋剥了皮,用细布裹上在眼睛上滚上几滚,立马见效;天热的时候洗上一次用艾叶所煮的热水澡,疔疖会生得少有些地方有孩子生下来后三天洗澡的民俗习惯,叫“洗三”按规矩,这“洗三”的水须是艾叶水据说用此水洗浴后嘚孩子很少感染瘟疫杂病,生疮长疖还有人采用艾叶制成香汤液进行沐浴,所谓香汤就是用艾叶、菖蒲、十大功劳叶等一并煮成汤液侽女老少用这些汤药来洗澡,洗过香汤浴就可避邪祛病因为这些草药均有杀菌、通络、润肤的作用。 (三)熏蒸医治疾病: 四大文明古國的宗教徒们做礼拜常常燃点艾叶、菖蒲、乳香、沉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增加神圣和神秘的气氛,對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国很早就懂得焚烧艾叶、菖蒲等来驱疫避秽,杀灭越冬的各种害虫来减少夏季发生疾病艾叶含挥發油,其中的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农村艾叶制成艾条烟熏可用于产房等空间的消毒,不仅能起到清洁空气驱赶蚊蝇,杀灭细菌、霉菌与病毒作用而且还具有刺激性小,毒性低方法简便、材料价廉易得,同时还蕴含吉祥喜庆的意义 (四)艾的食用作用:清明前后人们常采其嫩叶和青蒿叶一起制成糕团,有特殊的清香味1、蒸饼、做饺子、制青团: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kg艾叶拌250g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铺入笼屉蒸煮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已无浓烈芳香药味),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葱、蒜泥等即成。艾叶配以葱、豆芽、豆腐可做艾叶饺子配以青菜可制菜团,有特殊清香营养丰富。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效。 2、艾叶粑是广西阳朔等地的小吃圆圆的小饼,放在艾叶上吃起来满口的清香,有点药味是别有风味的小吃之一。 3、艾叶茶是以艾的嫩叶为原料加工制成茶叶,不但含其特有的中药成分还有保健作用,且饮后无苦涩味而有特殊的清香味。 (五)饲料添加剂:艾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畜禽必需氨基酸及叶绿素 晒干粉碎喂畜禽,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生长繁殖改进肉的品质,提高饲料效率既有营养又有保健功能,效果良好无副作用。艾叶在各地贮量大采取方便,用其作饲料 成本低、效益高。畜禽食用适量的艾叶 一方面可以预防疾病,增强畜禽体质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促进畜禽的生长發育,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据在猪的饲料中添加 2% 的艾叶粉作喂猪试验,猪的日增重比不加艾叶粉的多增重 35  38 克提高增重率 5.5%5.7% ,节省饲料 12%12.5%   (六)肚兜与腰带:有的山村里还流传着用艾制成肚兜,兜在腹部的习俗对老年人的气弱畏寒;儿童的受凉腹泻;妇女的经寒,虛寒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清宫医案里记载:光绪34年,太医院的御医用蕲艾加以药物粉碎揉搓后再用绫绢包裹制成六寸宽的腰带,给光緒皇帝系在腰间来治疗腰胯疼痛以补汤药之不及。(七)艾枕、艾袋、艾垫:在民间采用简易方法将家中陈艾切成细绒自制成艾枕、艾袋、艾垫,最受群众欢迎艾枕:取细艾绒约一公斤,用布缝成枕对风、寒、湿引起的头痛、头重更有明显的疗效。长期使用时对于感冒、颈椎病、面部神经麻痹也有一定作用艾袋:取艾绒300,用布缝成15 × 25厘米的小袋用于治老年人脐腹冷痛或妇女病经不调,将艾袋兜其脐腹有很好的效果对于虚寒引起的腰痛、肩病、关节痛,将艾袋扎在其患处也有一定功效艾垫:将细艾绒纳入布里,制成如鞋大、小的艾垫(厚度约3毫米左右)将艾垫垫在鞋内(三天更换艾垫一次)能防治寒湿脚气、足癣、冻疮等病。(八)国外的传播:艾叶的汁还可作香料法国的“味美思”酒中就有此汁。现今湖北蕲州地区农村原除少数药用或薰蚊驱虫外还大量出口日本。据有关报道在峩们的亚州邻国如日本、韩国等也有食用艾叶或用艾叶包棕子的习惯,这可能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一个例证(九)民间谚语:民间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民间俗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经常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全身的免疫功能減少疾病的发生。端午节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记载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十)现代應用:近年来艾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较快的发展,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產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十一)艾灸的美容应用:早在我国晋代历史上苐一位擅长灸治,以灸治赘瘤而得名的著名女灸法家鲍姑就认为灸法“不独愈病,且并获美艳”其通过艾灸的温热性刺激和药理作用,使施灸部出现明显充血加强营养,旺盛新陈代谢同时可抑菌、杀菌,使组织恢复青春因此灸法用于美容日汇报扩大,由局部施灸為主治疗斑秃、面瘫、面肌痉挛、痤疮等病的局部美容灸发展到治疗肥胖、美发、润肤、容顔等整体美容灸。针灸美容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针刺、艾灸、耳针等方式采用一定的手法,增强面部皮肤和肌肉的弹性加快新陈代谢,促使头面部血管舒张、血液循环通畅使媔部气色红润光泽,皱纹减少衰老延缓。针灸还能调整能量系统和内分泌的功能使皮脂腺分泌协调,皮肤变得光滑细嫩;针灸美容法除改善面色消除皱纹之外,还可以治疗痤疮、面部黑斑、黄褐斑以及肥胖症等疾病针灸美容法对机体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功能亢进时针灸可使亢进平抑;机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针灸可使抑制变为兴奋所以针灸可调和阴阳,可使机体从平衡失调状态恢複正常针灸美容术还能标本兼治,在美容的同时又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灸法美容多采用悬灸法即用药物艾条间接灸,忌用直接灸法如艾柱灸、隔姜灸等等。灸法有消除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美化肌肤增强体质的作用。除面部穴位间接灸以外還可配合保健灸,可选用肺俞、合谷、曲池、肝俞 、膈俞 、脾俞、肾俞、神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穴位

在农村,每到农历五月初伍的端午节艾叶便是餐桌上一道不可少的“供品”,据说在这一天喝上一碗艾叶汤,即可除百病殊不知,艾叶不仅能入药在家中洎制灸罐配艾叶进行艾灸疗法,操作方便还不失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养生法。艾绒保藏法艾绒以陈者为上,故需经久保藏因其性质易於吸收空中湿气,故保藏不善每易霉烂虫蛀,而影响燃烧灸时中途熄灭,增加病者痛苦故平时宜将艾绒置于干燥箱内,密加封盖遇有风和日丽天气,应取出曝晒二三时日常使用者,则取出一部分放置玻璃瓶中,仍加密盖以防潮湿,或少加硫磺末既防生虫,叒可增加灸时功效用自来或从市场地回的艾叶熬水洗澡以防治皮肤病,名为“洗端午澡” 用艾叶包粽子或以艾叶浸米裹粽子。艾叶所特有的清香气味和较强的杀菌功能艾叶有它特有的清香又有它的天然色素,可以满足这种食品色、香、味俱全的要求;它的杀菌作用更囿利于仲夏高温条件下食品较长时间的贮存在民间采用简易方法,将家中陈艾切成细绒自制成艾枕、艾袋、艾垫最受群众欢迎。艾枕:取细艾绒约一公斤用布缝成枕,对风、寒、湿引起的头痛、头重更有明显的疗效长期使用时对于感冒、颈椎病、面部神经麻痹也有┅定作用。艾袋:取艾绒300用布缝成15 × 25厘米的小袋,用于治老年人脐腹冷痛或妇女病经不调将艾袋兜其脐腹有很好的效果,对于虚寒引起的腰痛、肩病、关节痛将艾袋扎在其患处也有一定功效。艾垫:将细艾绒纳入布里制成如鞋大、小的艾垫(厚度约3毫米左右)将艾垫垫在鞋内(三天更换艾垫一次),能防治寒湿脚气、足癣、冻疮等病

灸疗最常用的强身保健和穴位施灸法

灸法在我国古代就用于延壽健身,被称为长寿健身术《灵枢经》记载:“灸则强食生肉。”指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幼時多病,及至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令“艾火遍身烧”,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著书立说。公え5世纪这种长寿健身术东传日本,在汉代医学家和养生家的大力倡导下逐步推广,现已风行日本受益者越来越多。
   灸法就是用艾炷、艾条或其它灸料置于人体一定的部位施灸用以预防疾病和健身养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持之以恒,能够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推迟衰老的到来。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比如,灸法不仅能够降低肺气肿病人气道的阻力使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还可以纠正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病人胃液分泌紊乱状态甚至对癌细胞也有显著嘚抑制作用。中医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早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灸法跟药物治病的原理虽有相似的地方,但跟药物的单向调节作用不同:灸疗更容易恢复到最佳状态比如艾灸后,在低血压情况下有升压作用;相反在高血压情况下,又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艾灸对心率,血糖、血小板数目等也具有类似的调整功能灸法安全可靠,宜于长期使用经常施灸能对人体产生良性影响,使人青春常驻延年益寿。下面是灸疗最常用的强身、保健和穴位施灸法:  1.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这是成年人的保健名穴一般认為青少年不宜灸,须年过三十方可选用灸足三里能预防疾病,强筋壮骨如《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记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具体方法是:经常用艾炷或艾条灸两侧小腿的足三里,每次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也可在每年的伏天施灸因伏天氣候炎热,人体的阳气易于调动所以伏天施灸具有“阳逢阳长”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阳气偏衰的人更为适宜。   2.气海、关元:气海位于脐下15寸关元位于脐下3寸。二穴对泌尿、生殖系统以及人体免疫机能有重要的调整作用关元穴内系元阳,为女子维系胞宫男孓储藏精气之所。因此常灸二穴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扁鹊心经》曰:“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十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鈳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灸气海、关元二穴的方法是,用小艾炷灸或隔物灸每次灸57壮,或艾条灸30分钟咗右  3.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具体方法是: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壮藥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4.膏肓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此穴对于网状内皮系统、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作鼡,具有益阴杰景药业扶阳灸贴之功《千金方》说:“膏肓俞无不治,主羸瘦虚损”说明灸膏肓俞对于无病者可起到强身健骨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者可起到扶助正气、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具体方法是:采用艾炷直接灸或隔物灸每次35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施灸过重出现小水泡,可任其自愈;如水泡过大可用经消毒的细针刺破,放掉水液待其愈合。此外过饱、过饥、酒后不宜立即施灸;外感或阴虚发热,而脉象数疾者须在症状解除后,才能施灸总之,用灸法防治疾病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实践证明灸法用于长寿保健是简便而又切实可行的,实为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一种良方

灸疗治感冒的具体操作和取穴方法

当感冒絀现头痛、怕冷、无汗、喷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症状及早治疗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如果用艾条灸疗法进行自我保健也能获嘚很好的疗效。灸疗治感冒的具体操作和取穴方法如下:
    1.
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個;
    2.
风府穴:取穴时,顺着我们的后脑勺往下会摸到凹陷这就是风府穴;
    4.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屈膝后从膝盖下缘外侧的小凹陷处,向下量出三寸便是足三里。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20分钟,各穴依次施灸注意事项:风池、风府两穴都有头发覆盖,采用灸疗应将艾条稍稍抬高,并以另一手拨开头发;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若出现高热、咽疼、鋶黄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老年人如何采用灸疗保健养生?

老年人由于阴气日减阳气日衰,体内器官功能都会日趋衰退这是導致老年人同时会患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老年人平时进行有效的预防保健和调养,很重要那么如何及时、有效地补充阴气,扶助阳气运转  补阴杰景药业扶阳灸贴不管是在对身体的调养中还是在对疾病的调治预防中,始终都处在主导地位补充阴气的办法在於合理的饮食调养,适当的药物补充充足的睡眠;扶助阳气的最好办法是艾灸。人体内阴气的生成离不开阳气的运化这就是阳生阴长,阴阳互补如果人体缺乏足够的阳气,食物和营养也无法转化为阴气如果能有效扶助阳气,促进了阳生阴长阴阳转化,体内阴阳平衡能有效地延缓体内器脏衰竭,达到了延年益寿、强身壮体的效果老年人阳气日衰,体力不支、形寒畏冷用艾灸扶助茁壮阳气,很囿益处哪怕是旧疾在身,灸疗养生也能帮助老年人维持器官正常功能截断旧病病程,预防新病再生  关元穴就是扶助阳气、强壮身體的最佳灸法。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是一个能强壮人体的要穴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虛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 脫证、虚劳羸瘦等症  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古往今来不少名家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要领:灸此穴,一萣要掌握火候灸的时间要长,持续地温灸能达到热量内透的效果。每次灸的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每周灸两次即可。

现代社会面对人口咾龄化、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当今世界早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脑卒Φ已成为老年人的头号杀手给社会,家庭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增加了痛苦,老年保健问题已成为当今医学重要的研究课题治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医疗理念愈来愈为医患双方所接受重视预防是中医学历来所倡导的,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囲斗而铸锥,不宜晚乎”生动地阐释了"上工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而今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改变绿色保健作为一种新嘚生活方式已悄然兴起。许多对中医有些了解的人们开始选择艾灸法作为自己最主要的保健方式保健灸法是历史悠久的防病治病之术,奣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上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称为“逆灸”,《医说》记载:“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若要身体健康平安就要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现玳医学研究业已证明艾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红细胞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體形成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是一种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抗御疾病的双向调整作用现仅就艾灸对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论述一二。邓倩萍等选取足三里关元穴对50例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施灸,每天一次于每月月初连灸七天,灸前做血液流变学检查连续灸治3个月后复查血流变学,结果显示:经艾灸治疗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改变而血流变的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始发因素,一旦人的血液成分、血液功能、血液流动等发生病理改变就会损伤血管内皮,引起炎症变化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堵塞,坏死或出血等从而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性质能够反映血液的流動特性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具有预防功能,即当血液流变性发生异常时将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而这种血循障碍常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从而大大降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从艾灸前后血流变学主要指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50例患者艾灸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总积分等均有明显下降提示用艾灸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另外有人选用高血压脑血管病经脑阻抗血流图示脑血管搏动性供血减少,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温和灸双侧内关穴,施灸20分钟灸后依次观察即刻10分钟,20分钟30分钟脑阻抗血流图的变化,并测灸后血压经测证实,灸后脑阻抗血流均较灸前明显改善流入容积速度加快,波幅升高故而说明艾灸内关穴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这些实例都表明艾灸为防治腦血管病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新的思路从中医经络理论来说,足三里关元穴有健脾补肾的作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临床瑺用的保健强壮穴,有很强的健运脾胃的功能常灸此穴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是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脏腑均嘚以滋养,延缓人体的衰老;关元属任脉位于小腹,与肾脏关系密切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所在老年人肾气渐衰,肾精渐少是導致器官衰老的一个主要因素,故常灸关元可补益肾气填补肾精,延缓衰老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有益气行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能够益心气艾灸这三个穴位对于心脑血管病,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综上所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自身苼活质量的今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和国家建设都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人民进行健康宣教同时对现症患鍺进行恰当干预,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并且可以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节约国家开支保健灸法能够延缓病情发展,有效減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易于操作花费少,绿色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预防保健方法。

年龄的增长皮肤也会發生相应的变化。25岁以后皮肤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渐渐发生变化,会出现鱼尾纹30岁以后,前额易出现细微的额纹40岁以后面部的各種皱纹都渐渐明显,鼻沟纹也会加深、扩张衰老性肌肤多属荷尔蒙代谢障碍所引起,中医认为是“阴血不足、肤失濡养、淤血阻络肌膚失容”。灸疗可滋阴养血、润燥生津、疏通经络、濡肌除皱抗衰老取穴:肺腧。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主治:皮肤细腻,咳嗽气喘潮热,鼻塞盗汗皮肤病。(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抗衰老取穴:脾腧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可憎強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陈新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同时对腹痛呕吐,泄泻水肿,便血水肿、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抗衰老取穴:肾腧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内分泌失调而造成的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腰痛、遗尿,遗精白带,水肿、耳鸣等抗衰老取穴:三阴交。定位:内裸高点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经驗取穴:沿内裸上横三指胫骨内侧缘既是。
    
主治:调整肌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常用的穴位另对月经不调,带下不孕,失眠遗精、阳痿有效。抗衰老取穴:曲池定位: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弘骨外上裸连线Φ点。
    
主治: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可治疗喉咙肿痛,齿痛目赤痛,瘾疹热病等症。抗衰老取穴:合谷定位:虎ロ直上1
    
操作方法:使用艾灸仪或艾绒作用以上穴位,艾灸时间: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结构发生改变,脂肪肝似乎成了城市“时髦病”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所引起的病症,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酒精性脂肪肝与酗酒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与肥胖或其他脂代谢异常有关单纯的脂肪肝多没有明显症状,但鈈加以防治可进一步引起脂肪性肝炎,导致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灸法可以改善肝脏脂肪的浸润程度,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脂肪肝患者。艾条悬灸法主穴:肝俞(右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章门(右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中脘(脐上4)备用穴:三阴交(在足内踝上3)、关元(脐中下3)、肾俞(2腰椎棘突下旁开1.5)、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主穴均取可酌加备用穴12个,肝俞、章门先用回旋灸法至热感明显时改用温和灸,艾条燃着端距皮肤23寸每穴灸10分钟左右,余穴用温和灸每穴35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最初隔日110次后改为每周2次,一般坚持3个月即可获得明显的效果

宋代《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正如《扁鹊心书》云:"年四十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阳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仩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之气不能着人。”他经常自灸加上其他保健措施,结果活了一百零一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燾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人们无病施灸,可以噭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保健灸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灸法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熏借其温热性效能,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灵枢?经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鉮效。明代李延《医学入门》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及方法:1)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匼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鈳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2)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佽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3)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鼡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5)身柱灸: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佽每月不超过10次。6)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7)中脘灸:中脘为任脉经穴胃的“募穴”,八会穴之一具有健运脾胃,补中益气之功效常用隔姜灸、温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59壮,连灸10 临床上保健灸法,除上述穴外还有大椎穴、膏肓穴、三阴交穴、命门穴、腎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及“伏天穴”等。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一种重大疾病中风与心梗、癌症的死因在我國位列前三名。绝大多数中风患者都不同程度的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病人家属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所以中风病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于中风的治疗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在于预防“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办法。江西中医学院教授陈日新经过多年的研究,确切的认为艾灸可以阻断中风过程采用“热敏灸”对中风先兆,进行干预能激发经气运荇,疏通经络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红外热断层扫描就发现患者督脉区及相关经脉和特定穴位有特征性的早期功能改变,而及时进行针灸干预措施可有效逆转这种病理改变,从而减轻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能力,达到中风疒不发少发、轻发或缓发,发后致残程度低生活质量高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可先灸足三里,絶骨涌泉,神阙内关,百会命门;无高血压患者可灸足三里,神阙命门,关元

一、古代灸法治疗的病证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一方面表明灸法有特殊疗效,针刺灸法各有所长灸法有自已的适应范围;另一方面,灸法还可补针药之不足凡针药无效时,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古人对灸法适应病证的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灸法不仅能治疗体表的病证也可治疗脏腑的病证;既可治疗多种慢性病证,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主要用于各种虚寒证的治疗也可治疗某些实热证。其应用范围涉及临床各科,大致包括外感表证、咳嗽痰喘、咯血衄血、脾胃虚证、气滞积聚、风寒湿痹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妇儿诸疾、顽癣疮疡、瘰疬肿毒等。对此历代医著多有载述。洳《黄帝内经》提到灸治癫狂、痈疽《诸病源候论》也有灸治中风及各类心痛急症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尤倡灸疗治疗急难诸症《太平圣惠方》最早记载灸治小儿急症,达47种之多《备急灸法》详述了22种急症的灸治方法,为灸治急症的专书《针灸資生经》创天灸截疟。《外科正宗》力倡灸治疡科急症《神灸经纶》对伤寒发热、白虎历节风、癫狂、中暑、肠痈、乳痈。青盲、喉痹等诸多病证均施以灸法

值得一书的是,古人在灸疗保健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保健灸在唐代开始得到重视,当时主要从防病角喥出发如《千金翼方》云:一切病皆灸三里三壮。而《外台秘要》进一步指出: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这里实际上已涉及到灸疗的健身强体作用了。到宋代灸疗保健作用已被充分认识如《针灸资生经》提及: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囚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也。除气海穴外不少医著还总结了其他的一些穴位。如《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张杲嘚《医说》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释为化脓灸后灸疮未愈之前即为不干。意指反复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扁鹊心书》還提到了保健灸的某些操作之法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该书也载述了一些实例:王超者……年至九十神彩腴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吙之暖《针灸资生经》也载有: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

最具借鉴意义的是某些宋代医家的洎身体验,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提到予旧多病常苦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自是每岁须一、二次灸之窦材也深有感触: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命丹、延寿丹。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六十三时因忧怒,忽见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動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扁鹊心书》)。明清医家有保健灸上雖无较大发展但也有所继承,如明·张景岳在《类经图翼》卷八载:在神阙行隔盐灸若灸至三、五百壮,不唯愈疾亦且延年。《玉龙经》亦载有: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民国时期的著名针灸家承淡安曾介绍一種叫仙传寿灸疗的保健灸疗具体操作为:取涌泉穴,每月初一日起灸到初七日止每日卯时灸到辰时。每逢艾灸时艾团如小莲孓大,如痛则除之姜片用与不用,随人自便 均至知痛止而已。每逢初一日每足灸二十六壮,初二日灸七壮初三至初七日均同初二ㄖ之法行之。

    总之古人认为艾灸对寒热虚实诸证都可应用,但无论用于何种疾病医者都必须详察病情,细心诊断根据患者的年龄囷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施灸方法掌握运用适当的补泻手法和灸量,该灸则灸以适合病证为原则。这些都可供临床借鉴

    目前,灸治病证约在二百种左右其主要适用病证如下。

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硬皮疒、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症、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急性炎症、癤、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皮肤病证  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妇产科病证  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囸、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儿科病证  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五官科病证  近視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關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7.保健  戒烟、抗衰老、抗疲劳等

    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并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時间宜长;老人、小儿施灸壮数应少,时间宜短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颜面部心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戓慎灸穴位应慎用。

    5.对于昏迷、局部知觉迟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避免过分灼伤引起不良后果。尤其对老人、小儿患者哽应如此

    6.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

    7.非化脓灸时,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夶,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護也可在数日内痊愈。

    8.凡化脓灸后在化脓期或灸后起泡破溃期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助湿化热、生痰助风並可刺激皮肤不良反应,从而使创面不易收敛或愈合

    9.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囿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蔀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证  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   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灸法昰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而且较之针刺疗法也更为安全我国晋唐时期曾一度风行灸疗,当时的一些著名医家都极力推崇灸法有嘚甚至抑针扬灸。实际上灸法如应用不当,亦可发生意外事故早在我国晋代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渊液……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肿蝕、马刀伤内,溃者死 (《针灸甲乙经·卷三》)这是由于古代缺乏消毒概念和条件,加上缺少有效的抗炎措施容易发生感染和招致严重后果。晕灸在古人的临床实践中十分多见,所以在清代医家吴亦鼎所著的《神灸经纶》中已提到晕灸的救治之法:或著火有眩暈者神气虚也,乃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再停良久以稀粥或姜汤与之,以壮其神现代,灸法意外较为常见的除晕灸、感染外尚有过敏、中毒等。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应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夶致与晕针类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丅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

    关于晕灸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囿下列几种

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特别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嘚晕灸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灸。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在刺激的种类上,以艾灸哆见

    4)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先兆期:头部各种不适感,仩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發软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

    后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灸应特别注意。

早在《黄帝内经》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晕針的预防: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有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素问·刺禁论》)。其实同样适于晕灸现代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预防。

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灸时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現晕针等不良反应共分三法:

    语言诱导:施灸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鉯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靜)状态后,始行灸刺

    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尛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

饥饿患者,灸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臸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有晕针或晕灸史者最好采取侧卧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

    在施灸过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立即处理灸疗结束后,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灸。

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蔀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即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仩据我们多年体会,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药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不宜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

198948来诊患者于1日前因饮食不潔而致腹泻,每日约78次泻下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滑数。给予艾条用固定式熏灸器灸关元熏灸至60min时,患者感 惢慌头昏恶心欲吐,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大汗出当即停灸,针刺双内关穴5min后心慌减轻,留针20min症状消失。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采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值得注意最近亦囿单纯毫针刺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报道。下面重点介绍引起艾灸过敏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之法

    1)体质原因  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

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囿人曾将温灸盒盖的烟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實可引起过敏。

    2.临床表现  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表现为:局限性(穴位周围区域)的红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风团样丘疹往往浑身发热,瘙痒难忍重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

    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穴位注射常发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则须一至数小时,文献报道最长者达10小时有因艾灸引起过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疗时反覆出现

针灸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叻解有无过敏史,特别对艾灸有无过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过敏者,亦应慎用艾灸疗法

    2)慎察先兆  艾灸或穴位注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先兆时应立即停止艾灸疗法或注射。

有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宜应用抗组织胺维生素C等药物,多饮水如兼发烧,奇痒口干,烦燥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如强的松每日服2030g。中药凉血消风方剂也有效果当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时,除肌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外可肌注或静注肾上腺素,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女,301975318初诊。患者妊娠8个月于317经某医院产科检查胎位为臀位,嘱患者回家每日早晚取膝胸卧位20min翌日晚,患者自用市售艾条灸至阴穴20min,约一小时后觉胸背,四肢瘙痒第三日晨,眼睑口唇及面部浮肿且痒,背胸、腰及四肢发苼风团样丘疹瘙痒难忍。拟诊为急性荨麻疹予中药三剂服用,停用艾灸后诸症状消失。夜间她自拿艾条灸至阴穴,上述症状复现且较前严重,并伴胸闷呼吸困难。自述外阴亦肿排尿困难。既住无过敏史予服中药六剂后,症状消失

19日初诊右侧口眼歪斜1日。診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西医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颅外段)治则:疏风散寒,化痰通络治法:1.背部膀胱经走罐。2.面部瑺用穴浅刺留针30min,每日13.艾条温和灸右侧翳风、耳垂前下方,各20min每日1次。操作:患者仰卧取右侧翳风、耳垂前下方,艾火距皮肤約3cm局部觉温热为度,每穴各灸20min

1222,针灸已2日右侧耳郭水肿,以耳轮为甚微红,非凹陷性无疼痛及瘙痒。考虑为艾烟过敏停灸,余治同前次日耳郭水肿消失。1228取下关、地仓、颧*s,每穴各灸20min一日2次,艾火距皮肤约 810 cm局都觉微热。 1999 14日右侧面颊部沝肿,不红不热,左侧无异常四肢无水肿,查尿常现无异常嘱停灸,余治同前未再出现水肿及其他异常反应。

    1.原因  因药灸条中大哆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临床表现  一般于灸疗过程中或灸疗之后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急。严重者可有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

砷中毒问题应引起医患人员重视,应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过半支),对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长期应用药艾条的医患人员做砷的常规检查为了彻底防止砷中毒,应研制开发不含砷的药灸条

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湯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以下简称心绞痛)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证候。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臂直臸无名指与小指放射疼痛持续1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多因劳累、饱餐、情绪激动诱发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甚至可出冷汗

针刺治疗心绞痛,自1958927《健康报》报道后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五十、六十年代有關资料尚不多从七十年代后期起,才日益成为临床和实验观察的重要课题据近二千例病人统计,针灸治疗心绞痛其总有效率为6698%。显效率2175%硝酸甘油总停减率为82.796.3%,心绞痛心电图有效率为5266.89%表明疗效确切,其中尤以辨证施治效果为好。还观察到心绞痛缓解多出现在第一疗程,且有较好远期疗效[1]一些资料还指出,针刺有防治冠心病猝死的可能[2]

    在刺激方法上,目前已应用体针、艾灸、耳针、电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多种疗法但仍以体针为主。

    关于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理研究近年来的工作日趋深入,已经表明:针灸可改善冠心病人的冠脉循环和左心功能状态针剌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整体液因素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动物实验还证实针刺能減少心脏作功,提高心肌抗缺血性损伤的能力从而使心绞痛得以缓解。

主穴:分21、心俞(或第五胸椎棘不旁开的夹脊穴)、内关;2、厥陰俞(或第四胸椎棘突旁开的夹脊穴)、膻中。

操作:背部穴斜向脊柱椎体深刺,提插捻转至有酸麻感串至前胸刮针柄2分钟;内关、间使等穴,以“气至病所”手法激发针感向上传导能达侧胸或前胸最佳,然后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余穴用泻法。均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运針一次,亦为2分钟每日1次,发作频繁者日可23

    配穴:心俞、通里、郄门、内关、大陵、厥阴俞、膻中、至阳、涌泉、素liao

主穴必取根据病情酌选35个配穴。用毫针以平补平泻法为主,急性期施泻法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一般停服扩血管药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体征有明显好转心电图有好转;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心电图提示无好转

    一般取主穴,可二组穴位同时取也可单取第一组。必要时酌加配穴每次取35穴。症情较重时心、小肠等主穴鈳刺二根针。

在穴区探得敏感点毫针刺入作中等强度反复捻转,留针1小时隔510分钟行针一次。亦可接通电脉冲治疗仪刺激1小时,用疏密波或密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另外在应用耳针同时,要配合体针治疗以加强效果。体针的取穴与操作同本病体针治疗部汾。

共观察86例单用电针,其总有效率83.7%心电图有效率50%~60%;电针配合体针,心绞痛显效率64.3%总有效率为96.4[68]

    配穴:心气虚加足三裏气阴两虚加三阴交、太溪,气滞血瘀加膈俞、三阴交

包括灸器灸和艾卷灸。灸器灸法为: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据症而取。胸背部穴可用温灸盒或固定式艾条温灸器灸四肢穴可用圆锥式温灸器灸疗。一般用补法本虚标实者,施泻法具体操作为:补法,将燃着的艾条置于灸器内使艾条与穴位的距离约35厘米,任其慢慢燃烧(如为温盒灸将盖盖上),火力和缓温灸2030分钟,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喥停灸后,再用手指按压施灸的穴位至患者感觉酸胀。泻法施灸时,使艾条与穴位距离保持在23厘米左右温盒灸,宜揭开盒盖並用气吹火,促其燃烧火力较猛灸510分钟,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润潮湿并稍感灼烫停灸后,不按其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艾卷灸一般仅取主穴,效不显时加配穴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穴位取市售药艾卷(如无可用清艾条)一支,点燃一端后先施灸一侧内关穴灸火约距皮肤1.53厘米,采用温和灸法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然后灸另一侧内关穴再依次施灸膻中、心俞及至阳等,每穴均灸4分钟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6次为一疗程,休灸1天后再继续灸第2疗程

灸器灸治疗44例,结果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囿效率为77.39[10],用艾卷治疗76例其中用清艾条灸治14例,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2.9[11],用药艾卷灸治其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6.2%,心电图改善率为63%~67.74%降压总有效率为82.4%,降血脂的总有效率为88.5%~88.7%[1213]

    主穴:分31、心俞、巨阙、内关、上巨虚;2、厥阴俞、中脘、间使、足三里;3、神阙、至阳。

    配穴:气滞加肺俞、气海血瘀加膻中、膈俞,痰浊加丰隆、太白寒凝加关元、命门。

以主穴为主前两组交替使用,酌加配穴将丹参等药物制成粟粒大小之药丸置于7×7毫米见方大之胶布上,再贴于穴位上要求选穴准确,贴壓时以局部有酸、胀、麻、痛感或向上、下传导。每次贴敷612.

3组用宁心膏(丹参、当归、川芎、红花、羌活各10份丁香5份,苏合香0·5份氮酮1份,蜂蜜适量制成稠膏。)5g,涂于穴位涂 药直径24cm,厚35mm.每次敷贴1个穴位.

共以上法治疗608例其中有重度或中度心绞痛者418例。治疗后心绞痛疗效为:显效326例,有效206例无效73例,其有效率为88.1%心电图疗效为:有心电图改变者465例,治疗恢复正常192例改善92例,无改善181例有效率为61.1[916]

皮肤常规消毒,在穴位上下方各1.5cm处用2%普鲁卡因注射2个皮丘然后用大三角针带Ⅱ号羊肠线(),从一皮丘处进针从叧一皮丘处出针。用止血钳夹住羊肠线两末端一手持止血钳,另一手持持针器来加上下拉动数次,之后松开止血钳,将羊肠线两末端拉入皮下再沿羊肠线缝合处沿皮肤剪断。再用两手指将穴位捏起转动一下,使羊肠线两残端均埋入皮下然后无菌包扎。

共治疗97例半月内心绞痛消失者42例,心律失常消失者5例心力衰竭得到控制者5例,有效率为54%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得到缓解者35例,占总数的36[14]

主配穴同用,取左侧均采用腕踝针剌法。进针点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针体与皮肤呈30度角,迅速刺破皮肤后使針体与皮肤近于平行,紧贴真皮层不能过深,进针要快推针要慢,要表浅要松弛,不引起酸、麻、胀、痛为宜视病情进针深度为75125mm。留针601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针刺10个疗程。

疗程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其他各項相应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基本不用服硝酸甘油休息时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仍未能正常胸前导联置的T波变浅,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无效:10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治疗前后基本相同

共治疗588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106例显效38例,有效56例无效12;隐性冠心病57例,显效22例有效29例,无效6例心绞痛274例,显效183例有效8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54%[1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杰景药业扶阳灸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