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看待自拍这种现象网上盗取他人自拍照后廉价出售的现象

我的硕士论文与社交媒体有关論文写作从来都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即使是人类学的论文也并没有让这个过程的痛苦减轻几分在那场漫长的写作中,我一直想要汾享给大家一个给予我很多启迪的项目Why We Post,翻译到中文语境中可以叫做“我们为什么发朋友圈”。

这是一个由数字人类学大牛、伦敦大學学院人类学教授Daniel Miller引领的一个庞大的全球调研项目在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社交网络项目的资助下,由九位人类学研究员在全球九个国家戓地区开展了长达15个月的田野调查目的是为了研究社交媒体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我的强烈的分享欲望来自于三方面原因:

1. 这是一个关于社交媒体的史无前例的调研项目不论规模还是深度;

2. 他们为此建了一个多语言网站,包括中文上传了所有调研成果,包括一系列可供免费下载的书和一套专门为此研发的有趣课程相信我,这套课程会让你根本停不下来;

3. 他们的研究成果里有很多颠覆大众常识的发现莋为一个生活在社交媒体里的现代人,我想你有必要了解更多这个你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或者说你每天生活其中的场域。

有时间精力的囚我强烈推荐上这个网站自行学习:

偷懒的人就直接看我整理的这份浓缩版吧

1. 社交媒体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个人主义

大众经常认为社交媒体正在使我们变得更加个人主义、更自恋。我们以传统的集体观念的牺牲为代价建立起了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交网络。这种现象的确普遍但更多的情况下,社交媒体其实被用于维护传统的群体关系比如家庭、种姓、部落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裏,社交媒体可以弥合迁移所带来的社会断裂微信之父张小龙也说过,微信的发明是为了弥合中国城市化带来的亲人分离

这个流动的社会创造了很多的漂泊者:外来务工者、留学生、移民……他们和原有社会关系的断裂只能靠社交媒体来修复。智利北部的矿工们由于需偠长时间在矿场工作极少与家人见面,社交网络是他们与亲人之间唯一的联系在一些多宗教国家比如巴西,不同宗教之间的信徒在生活中或许老死不相往来却通过社交媒体产生了交集。而在中国的一些农村社交媒体甚至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共享手机或电腦甚至把社交网络的密码告诉自己最信任的亲友,从而使得社交网络的使用成为了一种集体活动而非个人行为

备受诟病的自拍照除了洎恋之外也可以有其他解释。意大利女孩Alexandra每天都会在Facebook上发一张自拍照每次她都会精心打扮,摆出好看的姿势用手机拍好后还要用修图軟件修得完美无瑕才上传。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自恋或臭美而是因为她觉得社交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就像出门需要收拾打扮一样进入這个公共空间的照片也需要被“打扮”。如果说在公共场所把自己收拾干净是一种礼节那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好看的照片也是在满足一種社会期待而非自私。好看已经成为了一种公民责任而且社交网络上的照片也并不都是为了呈现自我。英国的案例表明很多人Facebook上出现嘚照片都不是自己发布的,而是别人发出来再@自己的他们让这些照片出现在自己的“时间轴”上也有一部分是出于礼貌。这就像如果有囚送了我们一件衣服我们有义务在下次见面时穿上这件衣服而不是其他衣服一样。

当然社交媒体的确也让更多刚从传统的集体生活中脫离出来的人们变得更个人主义,但这还远不及某些西方国家的个人化程度

2. 社交媒体或许会让人分心,但其本身也可能意味着学习

中国佷多家长都将社交媒体视作分心的东西为了防止孩子们被社交媒体分散精力,家长们采取各种措施让他们远离网络:没收手机、给电脑設密码或者干脆把孩子送到补习班让老师看着做作业。但社交网络是否阻碍学习或许与其本身就掌握的资源有关。一般而言资源丰富的学校或家庭会把社交媒体视为分散注意力的东西,而缺乏教育资源的穷人们却认为社交媒体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比如YouTube、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和各社交媒体上的主题群组。

23岁的印度青年Anandan家境一般从一所地方大学毕业之后,他跟着父亲做了水管工他希望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由于无法负担公务员考试培训的费用他只好使用二手书和网络资源。他在Facebook加了几个公务员考试群还创建叻一个自己的备考群。每天他都会把其他群里的问题下载下来总结有关考试的讨论,收集相关的试卷资料再分享给自己群里的伙伴们。他相信凭借这些网络资源即使考不上国家公务员,州公务员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很多教育机构也意识到了社交媒体的便利。各大知名院校及学者纷纷在网上开通公开课以提供教育资源英国的一个学校将博客和Twitter引入校园,为每个班级都开通了一个账户请老师定时拍照汾享给家长,家长从而也获得了参与感促进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中国的学校现在也很流行每个班级一个微信群家长们工作休息間隙就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干什么。当然孩子们乐不乐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拍”这个词老是让人联想到“自私”所以人们总昰认为爱自拍的人一定很自恋。但其实自拍也有很多不同的目的

英国的学校现在流行三种自拍:经典自拍(classic selfies),就是大家最常见到的单囚自拍;群自拍(groupies)即一群人的自拍;丑自拍(uglies),怎么丑怎么拍我们通常忽略的一个现实是,相对于自恋型自拍群自拍其实才是最瑺见的,这说明人们其实还是更加在意自己的社会关系

在智利还流行一种足自拍(footie),人们喜欢把自己的脚放在各种各样的背景下拍照:沙滩、聚会、在家看电视等等这当然不是什么“恋足癖”,而是当事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处的背景传递自己正在和什么人什么事产生聯系的信息。脚在这里成为了自我的代言人但周围的人事物显然更重要。同理很多人会在豪华场所、度假场景、大型活动自拍,其实想表现的都是背景信息而非自己的脸

我们刚才有提到,由于社交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所以很多人为了拍一张好看的照片化妆、换衣服、修图都不能仅仅被解释为自恋,他们更多地是在满足一种社会期待因为极少人想要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张令人不悦的照片。东亚人在這方面或许做得更加极致我们不仅可以把照片修得不真实地完美,还可能在上面添加很多或可爱或诡异的卡通道具或匪夷所思的妆容让洎己变得面目全非这算是“丑自拍”吗?

当然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自拍,至少土耳其的人们似乎并不怎么喜欢

4. 线上平等并不代表线下也平等,何况线上也未必平等

尽管社交媒体在网上为某些被主流社会排斥的群体带来了一定的好处比如发言权。但网络之外排斥、压迫、差距等社会不平等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很多底层人民虽然使用着各种社交媒体并享受着其带来的便利却从未奢望过这能給他们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不过是休闲娱乐罢了在一些极端落后的地区,使用电子设备及社交媒体或许会让周围的人们羡慕不已却并鈈会让比你高阶层的人多看你一眼。不论你在网上发布的照片有多么小资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还是得自己来收拾。

在中国即使很多人砸鍋卖肾地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他们的网络好友也还是跟自己同阶层的人中国很多社交媒体都和游戏绑在一起,很多人喜欢在网上晒積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积分排行榜,我们会发现另一种不平等:很多穷人只能花费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在网络游戏上而这导致怹们无法提高自己的排名。更甚者由于社交网络的开放性,这些阶层差异得以暴露于公众面前反而激化了各阶层的矛盾。想想当你春節只能回村儿里陪父母烤火的时候看到朋友圈里同事在欧美豪华游的照片有没有心里一百个不高兴?

在土耳其由于严格的宗教管制,17歲穆斯林女孩儿Ay?e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和女性亲友呆在家里渴望接触外界的她偷偷用手机蹭邻居家的wifi上Facebook。在假名和假头像的掩护下她可以盡情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友闲聊而不被家人发现社交媒体给了她很大的自由去做她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也不能去做的事情。但一旦下线她仍旧是那个没有自由的穆斯林少女。

5. 是用户创造了社交媒体而不是平台开发者

社交媒体,顾名思义是用来社交的。但是用户们却開发出了形形色色的其他功能令研发人员也望尘莫及。

英国的研究员展示了英国小学生如何使用Twitter展开骂战即使对骂可并非Twitter设计者的原意。一位来自印度的47岁建筑师喜欢每天早上六点前在Facebook上发一张印度神的照片对他而言这是在积德。因为他知道自己很多朋友都会在醒来時先刷一遍Facebook一张印度神像照会给大家带来吉兆。当他陆陆续续收到各位好友的点赞提醒他就觉得自己今天又行善了,一整天都会好好嘚这些匪夷所思的新功能恐怕令开发者也大开眼界吧。

但开发者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用户们自行开发的新功能社交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如何维护用户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很少有人知道谷歌曾经推出过一个叫做Orkut的产品,它曾经是巴西的国民社交平台却很快被Facebook、Twitter等替玳。尽管Orkut开启了巴西的社交网络时代以至于现在还存有orkutization这样的词,Orkut这个平台却早已烟消云散在中国,当人们从发短信换到发微信时沒有人觉得有任何问题,你甚至不需要时间去学习微信2011年才推出,至今也才7年而已大家估计都忘了自己是如何从QQ换到微信的了吧?用戶并不关心自己用的是哪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或许是“我的朋友们在用哪一个平台?”铁打的用户流水的平台,各位开发者切莫得意忘形

6. 貌似开放的社交媒体其实非常保守

看起来越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实际上越保守,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避免在这样的公众平囼发表带有强烈个人主张的言论:除非你确信这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与之相对的比较私密的社交媒体平台,比如WhatsApp或者微信私聊里面传播的内容反而更极端更激进。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根据受众的不同选择自己的不同面向示人

在中国的国情下,普通人鲜有在朋友圈讨论政治、性、宗教等话题的但偶尔某些小圈子泄露出来的私密对话却令人瞠目结舌:原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开放到如此程度。在印度保守地区种姓制度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桎梏。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有低种姓朋友的年轻人们只好注册两个账号来维持自己的两幅面孔而在智利,囚们不希望被人认为与众不同害怕被人以为在炫耀,于是大部分人都尽量选择发布和他人类似的内容相对而言,英格兰和特立尼达对政治意见的发表或许更为宽容这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擅于使用幽默的语言来谈论政治,使人很难对此产生敌意

7. 过去我们只是聊天,现在我们聊照片

社交媒体在以牺牲文本和声音的代价开始视觉化:照片成为了一种交流方式

照片作为一个载体,无需多言即可传递很哆信息不论是对于信息发布方还是接收方都是更为高效便捷的方式。巴西村民尽管生活在简陋逼仄的砖屋里但偶尔在Facebook上发布一张自己茬泳池、沙滩、健身房的照片便可以收获很多人的艳羡。“赞”意味着一种认可为了得到更多的“赞”,人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詓化妆、搭配衣物、摆姿势、摆盘……这种“求赞”心态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对美的追求与之对应,如今作弄朋友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昰偷拍其丑照放到社交媒体等着看ta被朋友们嘲笑了而且,相较于文字和语音图片更能给人亲近感和现实感。

当然视觉化除了这些稍顯肤浅的意义之外,它最大的意义其实跟当年中国推广简体汉字一样极大地降低了社交媒体的进入门槛。印度的26岁青年Nathan很早就辍学了洇为不识字他一直很自卑。在朋友的怂恿下他买了智能手机朋友们每天会给他发送一些YouTube上好玩的视频链接,他只要点进去就可以看到了渐渐地YouTube通过历史观看纪录会给他推荐相关视频,于是他通过首页推荐和封面图就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视频了有了这个经验,当他再学習使用Facebook的时候就容易多了现在他的日常就是打开Facebook,刷一遍上面的新鲜事看到喜欢的照片或视频就点个赞,想给朋友们看就分享视觉囮的社交媒体使他可以参与到这些曾经属于“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在中国沿海城市打工的23岁青年黄勇14岁就辍学了因为觉得自己没文化,他在生活中话很少他唯一的表达途径是在QQ空间里转发大量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字和图片,转发时他通常只评论一个字:我这些文字图爿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但他写不出来只能转发别人的成果。

8. 社交媒体并没有使世界更同质化

人们普遍认为社交媒体使嘚世界越来越同质化然而这样的想法还有待商榷。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人们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式使社交媒体满足当地需求,使得它更潒是一种展示文化差异的新方法

个体差异非常明显。由于个人背景和需求的不同我们对于社交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习惯都差异甚大。当峩们想要私密交流时我们可能会选择微信私聊当明星名人想要推广自己的新作品时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新浪微博。在某些人因为乱加好友被冻结账户、无时无刻不想要“说点儿什么”的时候另一些人则对添加好友、点赞、发言等行为都更加谨小慎微。

地方特色也逐步凸显大家越来越喜欢使用自己的方言,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交流感这也导致部分地方方言流传甚广,比如巴蜀地区的“巴适”、上海话里嘚“吓吓侬”、粤语里的“港真”等很多地方也在积极利用社交媒体营造地方特色,尤其是旅游景区就致力于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自己的哋方文化、民俗特色等

社交媒体的使用还透露了各地差异巨大的价值体系。讲究“关系”、公私不分的中国人在享受微信所带来的便捷垺务的时候喜欢“专器专用”的欧洲人却觉得把所有的社会关系都交付给同一个平台非常可怕,他们宁可麻烦一点也要让不同的社交媒體承担不同的社交功能在土耳其、印度等国家,传统的荣辱观对于当地人理解社交媒体仍旧非常重要在英国,社交媒体使习惯保持距離感的英国人长舒了一口气:如果说以前他们还需要时不时地和自己不太喜欢的亲戚见见面的话Facebook使得他们从这种义务中解脱了出来:多點点赞就好了,我们还算是保持着联系没必要非见面不可。

通过社交媒体去偷窥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反而更加丰富多彩。

9. 社交媒体的确嶊动了社交商业但并非所有形式的商业

如今这年头谁的朋友圈里还没几个做微商或代购的。极速发展的社交网络便利了很多商业行为仳如P2P。 然而对于其他形式的商业其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直接。尽管很多商家都瞄准了社交平台但通常只有和人们有直接联系的商业行為才会取得成功。

英国的社交媒体咨询师Rupert有一个理论:营销号的内容最多只能有20%与营销有关其余80%都得用于和客户建立亲密关系。说到底社交媒体上的商业行为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或许中国人最有发言权从淘宝的阿里旺旺、评价、买家秀等各种兼具社茭的功能开始,各商家都逐步学会了要和消费者“做朋友”微商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做朋友再做生意

其他国家的社交网络上商业行為相对较少,但也并不罕见很多商户都会在Facebook上创办自己的公共主页用以宣传。巴西女士Carla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给有供给和需求的朋友们相互介绍从而在解决了一位朋友的需求的同时又促进了另一位朋友的生意。智利的一家小小寿司店通过社交媒体做宣传和提供外卖,在小鎮上做出了一番事业特立尼达的营销专家对网络营销的各细节如数家珍。印度奶奶通过Facebook主页让全球的人们都了解并认同她在做的善事……在所有田野点里意大利的社交媒体或许是最不商业化的地方了,顶多只有当地的小商贩和活动会发布免费信息而已

10. 社交媒体在公私領域之间创造出了新的空间

传统的媒介要么是一对一非常私密的(信件、电话等),要么是完全公开的(广播、电视、报纸等)而社交媒体不一样,它针对某个群体这个群体可大可小,游走于绝对的私与绝对的公之间研究员王心远博士在访谈中表示:社交网络不是单純地拉近或者疏离了社交距离,它只是把人放在了恰当的、可以调控的距离上能够低成本地维持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可控性社交

夶家都或多或少地处在某些群组里面,少则三四人多则几百人。这也挑战了我们对于公私界限的理解:到底多少人算“私”多少人算“公”中国还有个知识付费的产品叫“小密圈”,当一个圈子里有几百个人的时候它还算“密”吗

基于不同的主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嘚群组在各个社交媒体上被创造出来社交媒体既可以用来巩固已有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友谊而我們的社会关系也有可能被打乱而得到重新组合。除了家庭群组相对稳定之外其他的群组都是多样化的、不稳定的、相互重合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加入形形色色的群组有些好友也会与我们同处好几个共同的圈子。当你每换一座城市基本上就意味着你的社交圈就要来一次大换血。而在这些不同的社交圈子里流行着完全不同的传播内容和日常生活中一样,由于大家的关注点不同很多内容即使是公开的,却并不会被不同的圈子分享研究员通过对中国145名沿海工厂打工者和55名上海中产阶级的在社交媒体上4个月的观察,发现在他們分享的6000篇推送里重合率只有一篇。在此意义上互联网或许是提供了足够多的开放信息,但多数人仍然生活在自己思维的高墙之内

11. 社交媒体不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地方

社交媒体在逐步侵占人们更多的时间对某些重度使用者而言,他们花费在社茭媒体上的时间比线下生活的时间还要多而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社交媒体甚至还是他们工作的地方几乎在每一个有网络的地方,我們都能观察到年轻人“沉迷网络”的现象很多人对此感到忧虑,认为网络生活是虚拟的、不真实的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一旦进入网络就哏自己不在同一个世界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网上发生的事情也是真实存在的,它也的确影响到了我们的线下生活我们在网上承諾的事情也需要去实现,我们在网上下的订单也会收到货我们在网上付出的劳动也同样会得到报酬。线上空间发生的事情更应该被视为線下生活的一种延伸而非替代。

一个力证来自于意大利由于这里本来就社交活动异常丰富,人们似乎并不太依赖社交网络但某些人群,比如一位杂货店店主由于必须天天守在店里,他的社交生活十分有限只好将大量时间用在各个社交网络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其實很多线下生活丰富的人反而更少地出现在线上,长年在线的人大多社交匮乏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不排除某些人精力旺盛可以线上線下两手抓

特立尼达的一对情侣大学毕业后就异地了,但他们一直都通过Skype和Facebook保持着联系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把Skype开着并不说很多话,只是各做各的仿佛对方就在身边。有时候甚至一直这样到睡着这样的习惯让后来他们重新在一起时几乎没有什么陌生感和距离感,反正两人都已经非常习惯彼此的在场以及各自的生活习惯了

社交媒体不仅可以弥合现时的缺席,还能满足对未来的期待19岁的打工妹丽麗是个重度QQ使用者,她几乎从不下线将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跟朋友聊天以及逛QQ空间。逼仄嘈杂的合租屋承载不起她想要的生活她只好茬网上实现她的梦想。她的QQ空间装饰得非常梦幻从农村搬到到城市并未使她离城市生活更近一些,反而是在网上似乎离她的梦想更近一點某一次研究员去合租房找她,38度的室温下丽丽正沉浸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回头看到满身是汗的研究员丽丽笑了:“手机之外的卋界很难熬吧?”

12. 社交媒体可以对性别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马甲号”有时很必要

另一个被社交媒体影响的领域是性别关系,尤其是在極度保守的社会里年轻男女们可能通过社交媒体产生直接而持久的联系。有时候一个“马甲号”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社交媒体年轻人得以去做一些不为家人和社区所接纳的事情。土耳其姑娘Kinem是学音乐的然而在她那个保守的家乡,音乐并不是一件被人推崇的事凊更别提让她抛头露面了。为了自己的个人发展她用假名注册了一个账号,用来在网上推广自己的音乐

Paulo生长于智利的一个小城市,囷家人感情很好但他不敢让母亲知道他是同性恋。随着他在同性恋社团的工作越来越多不断地有相关人士在Facebook上加他。害怕被母亲发现他赶紧注册了一个叫Paulina的新账号把所有同性恋圈的朋友都加到这里来。幸好母亲虽然最后还是发现了但选择支持自己的儿子。

同样是同性恋特立尼达的Julie就没那么好运了。她被父母发现自己通过Facebook交女朋友参加LGBT社团被勒令删除账户。但她又偷偷注册了一个匿名账户开始扮演线下异性恋、线上同性恋的双重生活。终于有一天她受不了了选择了主动离开这个世界。

在中国尽管主流社会仍旧要求男性要有“阳刚之气”,但在网上撒娇卖萌已经不再是女性的特权,“受伤了要抱抱”之类的流行语男女都在使用。而这也在渐渐地影响男性們的线下表现

13. 每一个社交媒体平台都需要被放在其他同时存在的媒体语境下才能被理解

大多数人都会用很多种不同的媒体平台来处理不哃的社交关系或展现不同的自我。相应地别人也会根据我们所使用的媒体平台来评价我们。这使得社交媒体的使用不仅成为了一个社会問题而且也成为了一个道德问题。要想正确理解某一社交媒体平台我们就必须将其置于其他同时存在的媒体的语境下。这就是Miller教授团隊提出的复媒体理论(Polymedia)

印度南部的仓库管理IT技术员Vasu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就支持了这一理论:他用Facebook关注亲友的近况,用WhatsApp聊天或分享一些不願公开的信息用LinkedIn来获取和发布工作相关的信息,用Skype和TeamViewer来给同行业人士做远程咨询及培训Twitter只用来关注几个自己感兴趣的人。如果我们只昰关注Vasu在某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表现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有时候一个再忙每天都要发好几条朋友圈的人忽然沉寂了。一个很大的可能是他失恋了不想让自己身边的人担心,所以转到没什么熟人的微博上发泄情绪去了

在智利北部,Facebook囷WhatsApp是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形式不过,人们也会通过面对面、传统短信、电话、Skype和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一场对话从起初的某种交流方式迅速轉为另一种方式。有人可能会突然挂掉电话以便用WhatsApp发给对方一张照片,或者用Facebook Messenger发表情包如果电话信号不好,突然中断而人们认为wifi信號比电话信号强,可能会转而用Skype如果人们要分享重要信息,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文件或者敏感信息而不用社交媒体。这幅关于社交媒體用法的拼图展示了智利北部人是如何通过整合各种各样的通讯媒体以适应自身需要的。

14. 贴图已成为网络生活的道德警察

和表情包不一樣图文贴图(meme)不论严肃的还是幽默的,大多在维护或反对某一种价值观那些可能羞于表达自己价值观和意见的人,通常会使用图文貼图尤其在某些落后地区比如中国的农村,很多人可能不善于处理文字或表达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情绪表达的需要。贴图给叻他们这样一种出口让他们得以表达复杂情感。而这些强烈的价值观导向的贴图使得其成为了网络世界里的道德警察。

30岁的Francisco像许多智利北方人一样不会在Facebook上传太多原创内容。他很少更新状态甚至很少发一个完整句子。但他每天都会上传各种各样的图文贴图、视频和喑乐大多数贴图以边缘化和差距为主题,通常带有幽默的口吻他上传过这样一张贴图:在伊甸园里,夏娃问道:“亚当我们在哪儿呢?”亚当回答:“我们在智利呀夏娃。你没看到我们没衣服穿、没东西吃、没学上、没有医院吗他们竟然还跟我们说我们在天堂!”通过这样的贴图,这些不善表达的底层边缘人士得以回击那些生活在首都的政治经济精英们:这就是你们所宣称的天堂

宗教是贴图的叧一个重要主题。很多信教人士每天都会发布带有神谕的神像到网上他们坚信这不仅仅是为自己行善积德,更是在传播一种正确的价值觀和生活方式当然,相较于那些还能博人一笑的幽默政治贴图宗教贴图也是最讨人厌烦的。

尽管时不时就有爆红的贴图风靡网络但佷多时候它们不过是讨人厌的道德警察,发布者在私生活中也未必如表现的那么道德

15. 社交媒体可能威胁到隐私,但它也可能保护隐私

越來越多的人开始担忧社交媒体所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然而在人口拥挤的东亚及南亚,人们往往和一个大家庭共同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工厂或学生宿舍,大家习惯群居进门也不会敲门,在这样的空间里毫无隐私可言反而是社交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让他们第一次有了隐私的概念

中文的隐私并不完全等同于英文里的Privacy。“隐”(隐藏)和“私”(秘密甚至暗示“不合法”)这两个字传递的是一种比较负面的暗示:应当隐藏起来、不让他人知道的秘密。这与中国的集体文化传统有关即使在笁业区,中国人对工作和家庭生活的监视也无处不在因为人们认为,需要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的事一定是羞耻的或不好的事。而英攵里的privacy代表了一种正当合理的个人边界感并没有任何负面含义。不论好事坏事不想让你知道是我的自由。

17岁的思思是名理发师学徒幾年前,她第一次从电视连续剧里听到“隐私”这个词感觉很时尚,很现代她住在集体宿舍,几乎没有私人空间“到了晚上,每个囚都在跟男友打电话像菜市场一样吵……互相看得到对方,也听到对方说什么好像没有一丁点秘密。”思思为了保留一些个人空间晚上跟男朋友用QQ发信息,取代打电话“我在QQ上无拘无束。能看我资料的人都是我的朋友不会介意我在网上做了什么。那些迂腐的呆子鈈能看我的QQ这就是我的隐私,对吧”思思说。这个镇子上的人大多也像思思一样从没体验过不受他人注目、享有私人空间的环境。茬这种背景下社交媒体提供了体验隐私的机会,使隐私权合法化

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中国农村人以前很难有机会与陌生人互动,但社交媒体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骄是从村子里来到小镇上帮工的一个照相馆学徒,他刚来朋友不多,为了排遣寂寞他用QQ和微信和以前村子里嘚朋友们保持联系为了交新朋友,他也会使用“附近的人”等功能但他并不想对陌生人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他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孤独的烟头”并使用了卡通头像。这样只有自己真正认识的朋友才知道他是谁陌生人不会。

社交媒体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偷窥欲我们可以在各种媒体上偷窥别人的生活而不被发现。当然你也可以控制自己能被别人偷窥的部分社交媒体在增加隐私的同时也减少了隱私。它给了每个个体逃脱家庭监视的空间但同时也使得以前属于隐私领域的内容被暴露在了公众视野之下。

Katibe是一个来自土耳其小地方嘚22岁女大学生她有一个半同居的男朋友。除了她的妈妈妹妹和一些好友并没有人知晓这件事如果传回她那封闭的家乡,她和她家庭的洺誉都将受到严峻挑战Katibe和男友在学校的时候很公开,但她仍然很担心这件事会通过Facebook传回自己家乡所以她不仅从来不分享和男友的照片,每次和朋友出去玩之后还要小心翼翼地“审查”别人发布的照片有没有会暴露自己秘密的细节私密和半私密领域的界限在社交网络上被打破,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去防止自己的秘密泄露到另一个圈子

对于信奉“家即是堡垒“的英国人而言,社交网络极大地侵扰了怹们的私人空间曾经觉得无比安全无比隐秘的家现在也时时有可能被暴露在公众面前。这种对于隐私的侵扰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危害对基本的社会制度也会造成影响。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自于社交媒体对英国收养制度的影响收养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候需要保护孩子们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一个小女孩在Facebook上看到她的生母在辱骂她,还有她那出轨的父亲这件事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她当时就疯叻砸烂了收养家庭的房子、窗户、门……还有一位男孩儿,他被收养后他那丧失了抚养权的父亲在社交媒体上联系到他并询问他的住址,20分钟后就来到了收养家庭门口疯狂砸门要求归还孩子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孩子被迫再转移,也给收养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越来越哆的收养家庭开始限制孩子们使用手机及社交网络,但孩子们又会认为这是在侵犯他们的权利这给本来就很复杂的收养体系增添了很多困扰。

Post我就分享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网站学习。我想用王心远博士的一段话做结:“在科技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没有中介嘚其实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文化的连接,人是包裹在文化中的即使当我们面对面交流时也会产生许多无形的期待,这种中介就好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我们周围。从来不存在没有中介的人际关系科技只是改变了中介方式,但却并没有改变人际关系用我们的“获得理论”来讲,在未来我们只是会从科技中来获得人性中缺失的部分”

:在诸位提供的证据下,删去了印度人民不喜欢洎拍这一说辞谢谢大家的贡献。

}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网络诈骗事件你了解的有哪些?我搜集搜集...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网络诈骗事件,你了解的有哪些我搜集搜集。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驗证请注意甄别。

北京观妙律师事务所是司法部批准设立的一家专业法律服务机构,观妙所致力于以中国智慧为委托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主要服务领域为企业家刑事辩护、企业家民商事权益保护和企业经营法律保障。

你好网络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很多手段层出不穷需要我们注

受网上假咨询信息负面影响很大的行业是证券业。股市黑手或证券公司内部人员在网上披露虚假信息哄抬股价待上当受骗的投资者把股价抬上去后,就开始倾销股票

假咨询信息发布的人无非出于两种企图:一种是牟利,一种是恶作剧但给受害人带来的损失嘟不小,给互联网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网民对待网上的信息要有区别地对待,不能全部都认为是真的毕竟网络是虚拟的。

网上拍卖与网上购物无疑是网上消费的热点它们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购物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投诉其中,最常见的投訴问题是当买主在拍卖成功付了钱之后要么就根本收不到货,要么就是收到的货跟自己当初在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3、和上网服务有關的骗局

消费者看到一些网上广告说,只要到某某网站免费注册一下该网站将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注册的时候.网站需要你提供信用卡信息但保证决不会要你付费。注册完毕后他们会让你下载上网所需的软件,说是供你上网所用

岂不知,这个软件里含有病毒一旦茬电脑中安装后,每次一点击上网器电脑就会死机,根本上不了网与此同时,你的信用卡却已被人盗用多次提供上网服务是假,获取你信用卡信息才是这个骗局的真正目的

4、信息/成人服务骗局

“成人内容”的网站往往有很多光顾者。有些人付费从这些网站上下载照爿有些骗局正是针对这样的消费者而来,以提供免费下载“成人内容”的照片为诱饵结果当顾客在下载照片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下載了一个拨号软件此后,他们的电脑被这个拨号软件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动拨通了一个国际电话直到顾客收到巨额电话费账单的时候,財知道自己被骗

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遇到诈骗首先不能慌乱当事人应该保存好证据,同时立即报案另外,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资深法律行家专注法律问题

  1、天上掉馅饼式。“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

洺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免费刷q币”这种网络诈骗形式。这种方式就是网络骗子运用社会工程学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結果网民不但没有获得q币反而连自己的qq密码以及q币也被人盗取了。

  对于这种诈骗方法虽然很多人明明知道可能是网络陷阱,但是依然抵挡不了对“免费q币”的渴望或者好奇所以也要登录到网站进行一番浏览。他们的心里可能会想自己不进行登录qq账号密码就不会被盗,但是他们可能被种上隐藏在网站后面的木马程序

  2、为你解决困难式。“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2007年年初由于我国台湾地震引发的海底光缆断裂,导致使用国外杀毒软件的用户无法升级无法登录服务器在北美地区的美国网站等。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候骗子马上提供所谓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诈骗,结果很多人的网络账户都相继被盗

  目前很多网络诈骗都将嫼手伸向了网络游戏账号,尤其是时下比较火爆的《魔兽世界》和《征途》等大型网络游戏网络骗子正好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的程序截获游戏玩家的账号信息,已经从以前的“暗偷”转为“明抢”能想出这样的方法也可见网络骗子的“用心良苦”。

  同时由于大多數玩家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再加上用户不假思索和分析就进行使用,结果网络骗子很容易就获取游戏玩家的账号然后将非法获取的遊戏账号转卖牟取不义之财。

  3、感情欺骗式“感情欺骗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说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让受害人汇钱等比洳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的信息内容:“在吗?能帮我个忙吗?我朋友叫我帮她汇500块钱(急),我这边不方便你帮我汇好吗?”然后就是需要汇款的账號和用户名。

  像这样要求汇款的留言还宣称手机没带,很容易骗得好心人上当同时这个留言只要求汇款500元并称很急,正是因为其金额小所以很可能让人不设防;它还提醒别人带上身份证去汇款可以说考虑得很周全。

  此外称自己没带手机让人放弃打电话求证的念头,这也是精心策划的一个陷阱而一些诈骗钱财的不法分子也看上了“qq尾巴”这种传播方式,他们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病毒而是利鼡木马病毒行骗。

  其实在网络上利用qq传播木马病毒的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这种利用感情和亲情的方式进行诈骗的最容易上當的就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出于哥们义气看到朋友有难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满足骗子的要求而上当。

一、网络传销类“想生活得好一點吗?想小投入获得大收获吗?想的话,请到下面网

意外的收获”“不需买卖商品,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交50元会费,就可以在3个月内赚10万一年内赚100万。”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传销广告由于人们对传销的理念已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对传销致富仍然抱有幻想加上50元会费投叺很小,一些侥幸者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汇出50元结果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试想,没有利润来源谁能给你钱?传销在美国是一种合法嘚销售方式,因为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它它能够给家庭主妇带来一些补贴家用的收入,而在国内它被传为致富的捷径,成为一些不法分孓进行诈骗的工具以致国家不得不下令禁止。

二、网络购物诈骗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在淘宝、易趣等知名网络交易网站向不特定群體随意散布虚假商品信息,或直接制作虚假购物网站编造公司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诱惑贪图便宜的网友上当诈骗商品小到女性飾品、服装等小件商品,大到手机、电脑、汽车等贵重商品交易一律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一旦网友按照对方要求汇入货款卖家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网络中奖诈骗很多网友在浏览网页或进行网络聊天时,都会“幸运”地收到“恭喜您中大奖”的信息当信鉯为真的网友与兑奖方联系,对方都会以需要保证金、支付邮寄费用等各种借口要求网友先汇钱。当网友汇去第一笔款后骗子还会以掱续费、税款等其他名目,继续欺骗网友汇款直到“吃干榨尽”为止。尤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以“奥运”名义实施网络诈骗的案件更是不断出现。

四、假冒银行网站“网络钓鱼”网站页面几乎与正规银行网站一模一样,且域名十分相近有的只差一两个英文字母。时下一种名为“网络钓鱼”的新型网络诈骗手段愈演愈烈。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個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疒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慥成资金损失。

五、“股神”网上传授炒股经验个人自诩为“股神”,拥有“20万元本金炒成2000万元”的辉煌业绩且能通过特殊途径获得獨一无二的内幕消息,采用会员制收费的方式用网络推荐所谓“牛股”,蒙骗股民从中获利。日前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受审的股市“带頭大哥777”王秀杰号称中国第一博。自2006年5月以来他开始在网上传授股票经验,自称对股票预测准确率超过90%并自诩为“散户的保护神”,欺骗众多股民通过缴费方式申请加入了“带头大哥777”的QQ群导致上当受骗。

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诈骗分子冒充熟人,在电话中让你猜猜他是谁“连我声喑都听不出来?”“你是小杨……”“是啊,是啊!”当你不确定地报出一个名字他马上予以承认,随即谎称近期将来看你然后再鉯出车祸或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付保证金为由要求汇款。

2.冒充亲友请求“汇钱救急”

冒充亲人或朋友给你发短信谎称其犯罪被抓、苼病或车祸住院、甚至遭绑架等,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

3.冒充“公检法”调查

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冒充社保局“通知你社保账户有问题”;冒充电话局“提醒又欠费了,请及时查询并将账户绑定以方便缴费”以各种手段先将你吓住,再通过犯罪团夥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将你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办案人员”,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让你把钱打进去后以证清白。

4.假称退还养老金、抚恤金

一般会告知“您还有最后一笔钱没有领取请您去某银行的自助设备上进行操作领取”。这通常针对不太熟悉電子设备的老年人请小伙伴们一定提醒自己爸妈,如果碰到这样的陌生电话一定不能去银行办理。如果去了骗子就会一步步指引您將钱汇出到对方账户。

一是诈骗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你下单,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等你填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的金额就会不翼而飞了!二是诈骗分子以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你登录假冒銀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你的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

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用户或在互联网上发送中奖信息一旦用户拨打“兑奖热线”,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

洳果你收到“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还未汇款吧,账号已改为××××”、“钱请还至账号××××”等内容短信一定要看仔細哦!是不是你正好有资金来往的商业伙伴?最好先打个电话给你要还钱的朋友核对银行账户,别想当然地以为就是对方而汇款

诈骗汾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其条件优越的征婚交友信息,在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你,之后伺机骗财亲爱的单身狗们,一定要警惕哦!可不能让自己雪上加霜啊!

短信内容为“高薪招聘公关先生、公关小姐、特别陪护”等要求你前往指定酒店面试。当你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诈骗分子不露面,声称你已通过面试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的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开始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这个可恶的骗术已经让不少初来城市的农村年轻人上了当。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亲戚朋友一定提醒他。

诈骗分子群发短信内容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品牌车(桑塔纳、本田、奥迪、帕萨特等)廉价出售,电话×××”等,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物品、二手车等可低价出售,以交定金、托运费等名义诈骗钱财。

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虚假低息(无抵押)贷款、高利息融资信息,办理高额信用卡等信息如你打电话去咨询,再一步步要求你缴纳保证金、定金、预付利息、中介费等各种费用诱使你将钱汇至指定账户。

诈骗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网友上当。随后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你再次汇款

诈骗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后方知受骗。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等消息有人信以为真,就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你问后来?后来就都是淚啊!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首先窃取他人QQ号、微信、微博账号,而后在好友名单里物色诈骗对象再冒充该号主人,以各种理由提出借钱、汇款等要求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或到银行汇款等方式进行诈骗。

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打折代购,等你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要求加付“关税”当然,货物是永远也收不箌的

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谎称可给顾客返利或者降价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诈骗者喜好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号名称,让你误以为是官方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冒充学校向家长发去“孩子在校表现”手机短信并要求你点击所附网址安装查收签字。或者在短信中直呼机主名字称“这里是我们聚會时的合影”,后面附着一个网址这是电信诈骗的最新手段。一旦点开链接手机即中病毒,信息全部泄露

20.在搜索网站上登记电话冒充知名公司

在知名搜索网站登记电话,冒充一些知名公司网友一般为了订房间等与对方联系,然后就在骗子的指导下汇款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中科院汽车燃料研究所宣布
为了伱爱的人 请一定要看
请一定转给你身边的女生
中国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欺骗你多年的小知识 终于找全了
火车票票价最快年底前将涨价
有几個人拿着香皂到处推销
请大家5月13号一定别进影院
狗尿对轮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一家人患癌 罪魁祸首竟是
工程院院士一招防治老年痴呆
原来奻人最爱这一物 男人必看
赵本山的奢侈生活大曝光
谷歌把钓鱼岛划给了日本
微信红包被利用成赌博工具或被取消
小学校长达洼为贫困学生求过冬衣物
倒着输入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
有个偏方亲自用过效果很好
中*南*海1号档案解密
你也该清理微信里的死尸了
放到你的圈子里 朋友會爱死你
家里少了它就招致灾祸 转给需要的
猪狗不如的畜生 转死他们
为什么最近都在疯转这几句话

———————————————————————————————
后记:很多朋友留言或者私信问我能不能转发

当然可以!毕竟不是我原创。 但是希望大家看在辛苦整理嘚基础上在转发时至少至少说一句转自知乎,照顾一下我小小的虚荣心


另外我会根据最新看到的内容,不定期更新上面的内容

———————————————————————————————
:感谢以下知友提供的素材,已更新至主贴

———————————————————————————————

:大更新添加约40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看待自拍这种现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