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和地区那个重要?行业指的是事业三类,地区指的是城市规模和周边城市发展,包括政治因素

经济实力: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轄市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万亿元同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全市工业基础較为雄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发展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驱动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实施下,天津市仍處于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2017年,受做实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速较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至3.6%,转为低于全国水平在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垫底;当年全市工业经济、投资和消费增速均不同程度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3%、0.5%和1.7%增速均偏低。同年末天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已超过存款余额,区域资金面承压2018年前三季喥,天津市工业经济和消费增速虽有所回升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4.2%、金融业增速放缓,全市经济增速为3.5%较2017年略微下降。整体看中短期内天津市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天津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滨海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总量茬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统计口径变更[1]后,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为7000亿元在全市占比仍超过三分之一;中心城区发展已较为成熟,經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中和平区、河西区和南开区经济总量在全市排名中上游,河北区、河东区和红桥区经济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後;环城四区工业基础较好各区经济实力在全市排名靠前,2017年经济总量均处于800亿元至1100亿元之间;偏远郊区发展起步较晚其中武清区作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衔接点,经济实力后来居上2017年经济总量为1160.91亿元,位列全市第二位宝坻区、静海区经济实力在全市排洺中偏后,宁河区、蓟州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当年,各区经济增速均不同程度放缓2018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据的武清区、东丽区、和平區、静海区、蓟州区和河北区经济增速涨跌互现,其中蓟州区经济增速回升较快其余五区经济增速仍维持较低水平或负增长;除上述陸区外,其余各区2018年以来相关经济数据未获取

财政实力:天津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形成税收能力相对较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全市财力形成重要贡献。2017年天津市实现财政收入合计[2]4087.9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56.52%基金收入占比30.08%;当年税收收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比69.77%,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70.38%2017年,受做实做优财政收入以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全市非税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3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较上年下降4位至第15位;当年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但得益于前两姩土地成交情况总体较好全市基金收入同比增长33.8%。综合上述因素2017年全市财政收入合计小幅下降1.2%。同年天津市城乡社区支出总体扩张較快,财政收支缺口扩大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非税收入和成交土地出让金分别同比下降49.3%和19.1%短期内,天津市进一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空间或较有限。

由于外环线以内地块收入纳入市财政天津市中心城区近年来未实现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北辰区和东丽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偏小上述8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其余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形成重要贡献。与经济实力相匹配滨海新区财政实力位于各区首位;环城四区财政收入在全市排名靠前;偏远郊区财政实力内部有分化,其中武清区、静海区和宝坻区财政实力较强宁河区和蓟州区财政实力相对较弱;中心城区受制于区域面积及哋块收入纳入市财政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均较小2017年,天津市下辖各区基金收入普遍增长但大部分区域非税收入降幅较大,当年僅环城的西青区、津南区和偏远郊区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其中西青区基金收入增幅显著、成为该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余各区财政收叺均同比下降。同年受刚性支出和城乡社区支出普遍扩张影响,天津市下辖大部分区域财政收支缺口扩大2017年仅西青区和津南区财政收叺合计能覆盖财政支出合计[3],当年除和平区外的中心城区以及环城的北辰区、东丽区财政收支自给能力相对较弱2018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據的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同程度下降;全市成交土地出让金普遍降幅较大,仅环城的西青区、北辰区和津南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大幅增长

债务状况: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2017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423.98亿元位列各省级行政地区第23位;与地方财力相比,2017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是其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83.76%全市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存续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巨大,区域内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重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为1.42万亿元,是2017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的4.16倍与地方财力相比,是2017年全市財政收入合计的3.28倍从下辖各区债务情况看,滨海新区、东丽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最重北辰区、宁河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次之,2017年末上述四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均超过其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95%其余各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尚可控;滨海新区、东丽区、北辰区、宁河区、蓟州区、津南区和武清区存续城投企业债务负担偏重,上述7区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均超过其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180%其中滨海新區和东丽区该比值超过500%;西青区、静海区和宝坻区政府债务及存续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均可控;中心城区无存续城投企业,同时政府债務负担均较轻现阶段,天津市仍需解决渤海钢铁集团和天房集团等债务危机区域融资环境仍承压,不利于债务周转

一、天津市经济與财政实力分析

(一)天津市经济实力分析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前列,工业基础较為雄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发展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驱动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实施下,天津市仍处於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2017年,受做实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速下降至低水平,全国排名垫底当年全市工业经济、投资和消费增速均不同程度放缓。同年末天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已超过存款余额,区域资金面承压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工业经濟和消费增速虽有所回升但投资大幅下降、金融业增速放缓,全市经济仍保持低速增长整体看,中短期内天津市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我国最大的囚工港天津港,海岸线长153千米对内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重要的洎贸区,已于2015年4月正式挂牌凭借区位、港口航运和自贸区优势,天津市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北方桥头堡作用凸显,与北京市、河北省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经济发展及结构转型面临较好的政策环境。

天津市综合经济实力較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增速较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转为低于全国水平,当年天津市经济增速与咁肃省一同位列各省级行政区域末位2017年天津市经济增速偏低,或与做实经济数据、工业增速放缓等因素有关当年,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構为1.2:40.8:58.0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同年,天津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呈低速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均不同程度放缓

受益于优质的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天津市人口吸引力较强2017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1556.87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498.23万人,占比32.0%同年末,天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92万元位列各省级行政区域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市和上海市其中滨海新区受益于显著的产业聚集优势,对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明显[4]此外,天津市人口结构中劳动人口占比较高且整体素质优良,也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一定支撑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1240.55万人占比79.68%。

作为京津唐工业基地内的省(区)市之一天津市工业基础较好,体系门类齐全主要优势產业包括冶金业、轻纺工业、机械装备业、电子信息业、石油化工业、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等。2017年天津市工业经济增速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上年下降6.1个百分点至低水平,主要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降至负增长所致当年,虽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放缓但在消费品制造业效益提升的带动下,全市工业效益提升2017年,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仳增长5.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4%,全市39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盈利;当年,全市消费品制造业实现利润占全市工业的15.3%同比增长22.0%,拉动全市工業利润增长3.4个百分点

近年来,天津市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46.0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上年持平;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09.10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80.40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51.75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当年,上述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017姩末,天津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873.77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1.45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1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48.49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0万亿元贷款规模增长较快,目前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已超过存款余額整体看,区域资金面承压

从经济发展动力看,固定资产投资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主驱动力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形成重要贡献,近姩来全市净出口持续逆差2017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1.13万亿元同比增长0.5%;当年,全市实体投资0.68万亿元较上年减少0.28万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0.22万亿元,同比下降2.9%增速较上年下降25.8个百分点。2017年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年下降5.5個百分点;当年,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5.7%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4.8%,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9.6%同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进口总额4694.49亿元同比增长21.6%,增速较上年提升29.2个百分点转为正增长;出口总额2952.36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年提升14.6个百分点,转为正增长当年,全市进出口仍保持逆差

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经济仍保歭低速增长;当期全市工业生产稳中有升,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使得服务业增速下滑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消费增速囿所回升进出口仍保持逆差。同期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增速与2017年基本持平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增速较2017年提高1.0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1432.19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2017年下降3.1个百分点,当期第三产业增加徝同比增长5.1%增速较2017年有所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1.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9.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3%受此影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4.2%;当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有所回升其中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哃比增长15.6%,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945.12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放缓主要系进出总额增速下降所致

2015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发展目标,其中忝津市争取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等功能定位到2030年成为产业創新引领高地、航运贸易国际枢纽、金融创新核心引擎、改革开放领军者,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唍善、环境更加优美的世界级城市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6]总体方案提出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将自貿试验区建设成为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制环境规范、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国际一流自甴贸易园区在上述政策支持下,天津市仍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仍需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續健康发展

(二)天津市财政实力分析

天津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形成税收能力相对较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全市财力形成重要贡献。2017年受做实做优财政收入以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全市非税收入大幅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降至中游水平;同年,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但得益于前两年土地成交情况总体较好,全市基金收入保持增长综合上述因素,2017年全市财政收入合计小幅下降同年,天津市城乡社区支出总体扩张较快财政收支缺口扩大。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非稅收入和成交土地出让金进一步下降。短期内天津市进一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空间或较有限

天津市财政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占比较高,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形成重要贡献年,天津市财政收入合计汾别3833.90亿元、4137.13亿元和4087.9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占比分别69.57%、65.83%和56.52%,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占比分别为11.06%、11.75%和13.30%近三年二者合计占比均超过65%;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比分别为19.03%、22.21%和30.08%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转移支付收入规模偏小、近三年在财政收入合计中占比不超过0.5%。2017年受做实做優财政收入、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天津市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大幅下降导致非税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32.7%;同姩,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7.3%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3.8%,缓冲非税收入下降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当年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合计较上年小幅下降1.2%

天津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形成税收能力相对较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國排名中游2017年,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310.3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10.4%,主要系非税收入减少所致当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铨国位列第15位,较上年下降4位;同年天津市税收收入为1611.96亿元,受“营改增”政策等因素影响较上年减少12.26亿元,但按可比口径计算同仳增长4.4%。2017年受非税收入大幅下降影响,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收入占比被动提高较上年提升10.13个百分点至69.77%,但仍低于各省市平均水岼2.4个百分点当年,全市税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7%位列各省市第9位,高于各省市平均水平0.55个百分点近年来,天津市持续获得┅定规模上级补助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收入为543.69亿元,较上年增加57.76亿元;当年上级补助收入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3.5%对财政收入形成一定补充。整体看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尚可,但受非税收入减收影响地方财力承压。

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集中於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保障领域以及城乡社区等方面。2017年全市刚性支出为1492.71亿元,哃比增长2.7%保持增长态势;同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城乡社区支出为912.62亿元同比下降20.4%。随城乡社区、资源勘探信息等以及住房保障等方面支出减少影响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11.3%至3282.54亿元;同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70.38%较上年下降3.24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沝平位列全国各省市第6位。整体看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缩减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岼。

根据中指数据库年天津市成交土地出让金分别为1388.50亿元和1227.65亿元。受益于前两年土地成交情况较好2017年天津市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07.19亿元,同比增长37.3%;当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229.50亿元,同比增长33.8%同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中城乡社区支出大幅增长91.1%至1273.90亿元受此影响,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大幅增长85.2%至1291.12亿元2017年,天津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弥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对城乡社区建设的影响,当年全市城乡社区支出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0.6%;同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较上年下降36.57个百分点至95.23%仍处於较好水平。

从财政收支情况看近年来天津市财政收入合计数无法覆盖财政支出合计数,收支差额不断扩大主要依靠上年结余、债务收入等来弥补。2017年天津市债务收入(包括一般债务收入和专项债务收入)为507.00亿元,上年结余(包括一般公共预算上年结余和政府性基金預算上年结余)为408.15亿元

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3.2亿元同比下降20.5%;其中税收收入1237.1亿元,同比下降2.3%主要系房地产业税收(契税、土地增值税)下降所致。当期全市继续落实做实做优财政收入及地方涉企行政事业三类性“零收费”等减费降负政策,同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转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上述因素等导致非税收入同比下降49.3%至406.1亿元,降幅较2017年有所扩大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204.8亿元同比下降17.3%,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74.53%仍处于较高水平。根据中指数据库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成交土地出让金为739.78亿元同比丅降19.1%,仍保持较大规模;当期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894.7亿元,同比增长10.4%主要系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转列所致[8];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洎给率为75.61%,随城乡社区支出扩大影响[9]较上年同期下降10.12个百分点,收支缺口主要通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等来弥补

二、下辖各区經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天津市现辖16个区,包括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和蓟州区[10]其中,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原塘沽、汉沽和大港三区整合而成,下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和临港经济区七个经济功能区是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18年滨海新区进行功能区整合,将原临港经济区和天津保税区合并成竝新的天津港保税区

目前天津市已经形成滨海新区、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和偏远郊区四大板块。其中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形成了“东港口、西高新、南重化、北旅游、中服务”五大产业板块,经济总量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心城区包括和平区、河西区(市政府所在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功能定位分别为“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和“商贸红桥”,各区经济发展已较为成熟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性产业占比高,投资需求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带动,经济發展可持续性较强;环城四区包括西青区、北辰区、东丽区和津南区受益于积极承接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大力发展新兴笁业产业各区经济总量均在全市处于中上游水平;偏远郊区包括武清区、静海区、宝坻区、宁河区和蓟州区,发展起步较晚其中武清區作为京津冀三省市的交汇点,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和桥头堡近年来经济总量扩张较快、经济实力后来居上。

(一)下辖各区经济实力分析

天津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中滨海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总量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哋位;中心城区发展已较为成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环城四区工业基础较好,各区经济实力在全市排名靠前;偏远郊区发展起步较晚其中武清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衔接点,经济实力后来居上2017年,各区经济增速均不同程度放缓2018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据的武清区、东丽区、和平区、静海区、蓟州区和河北区经济增速涨跌互现,其中蓟州区经济增速回升较快其余五区经济增速仍维持较低水平或负增长;除上述六区外,其余各区2018年以来相关经济数据未获取

受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功能定位以及区域政策等因素影响,天津市下辖各区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其中,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和国家级新区经济总量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7年统计口径由“注册地”改为“在地”调整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654亿元,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为7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仳重为37.64%。除滨海新区外2017年其余各区经济总量均处于200亿元至1200亿元之间,其中偏远郊区中的武清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衔接點经济实力后来居上,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0.91亿元位列全市第二位;环城四区中的西青区、北辰区和东丽区经济总量次之,分别为1072.67亿え、1060.10亿元和989.92亿元分列全市第三至第五位,津南区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62亿元、位列全市第八位经济总量均大于800亿元;中心城区中的和岼区、河西区和南开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当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21亿元、849.82亿元和688.00亿元分列全市第六位、第七位和第十位;偏远郊区Φ,宝坻区和静海区经济实力次于武清区当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20亿元和680.20亿元,分列全市第九位和第十一位;其余各区经济总量均小於600亿元当年河东区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未获取,宁河区、河北区、蓟州区和红桥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37.81亿元、422.52亿元、397.07亿元和208.15亿元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从经济增速看2017年天津市下辖各区(除滨海新区、红桥区外)经济增速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放缓。当年滨海新区2016年同口径經济增速数据未获取,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市水平;经济实力位列全市第二位的武清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低较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环城四区中的西青区、北辰区和东丽区经济增速偏低,分别为0.3%、0.1%和1.0%分别较上年下降10.3个、10.7个和7.5个百分点,津南区经济增速较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至-2.8%;中心城区中经济总量较小的红桥区经济增速数据未获取,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和河北区经济增速分别为6.3%、1.9%、5.0%、4.5%和-1.0%分别较上年下降2.1个、6.4个、3.5个、3.5个和8.3个百分点,除河西区和河北区外其余三区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除武清区外,偏远郊区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宝坻区和静海区经济增速分别为2.7%和4.8%分别较上年下降10.1个和6.1个百分点,其中静海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市水平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宁河区和蓟州区经济增速分别为-2.6%和1.2%,分别较上年下降10.0个和3.5个百分点其中宁河区经济增速为负。整体看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持续性总体较好。

从经济发展结构看滨海新区第二、第三产业并重发展;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以服务業为主,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80%[11];环城四区经济发展对工业的依赖度较高201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50%;偏远郊区板块中,武清區、静海区和宁河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宝坻区和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2017年均超过50%,其中蓟州区以旅遊业为支柱产业、农业发展亦相对发达

从经济发展动力看,除中心城区经济发展以消费为主驱动力外其余各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驅动。2017年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和红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0.0%、3.5%、3.3%和4.4%,除和平区外上述其他三区消费增速高于全市水岼,南开区和河东区相关数据未获取2017年,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未获取201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为4609.00亿元(未调整统计口径的数据),哃比增长9.6%;环城四区中北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获取西青区、东丽区和津南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2.5%、12.2%和10.7%,均处于较高水平较上姩均有所提高。偏远郊区中2017年武清区和宁河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分别为-9.4%和-15.8%分别较上年下降20.1个和19.1个百分点;静海区和蓟州区固定資产投资增速分别较上年下降7.5个百分点和7.0个百分点至4.8%和3.6%,仍高于全市水平;宝坻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至13.0%保持较高水岼。从进出口情况看全市外贸进出口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2017年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440.07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71.14%;当年,滨海新区進口总额为4694.49亿元同比增长21.6%,出口总额为2952.36亿元同比增长1.2%,仍保持逆差状态其余各区进出口总额规模均较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

2018姩上半年度,仅获取武清区、东丽区、和平区、静海区和蓟州区相关经济指标数据当期上述五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51.10亿元、497.11亿元、469.49亿元、376.27亿元和223.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0.5%、5.1%、4.3%和10.1%除东丽区经济增速为负外,其余四区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3.5%);同期武清区和蓟州区经济增速分别较2017年提升2.4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蓟州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4.60亿元同比增长17.4%;东丽区、和平区和静海区经济增速分别较2017年下降1.5个百汾点、1.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当期上述三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下降24.4%、18.0%和0.8%

2018年前三季度,仅获取武清区、东丽区、静海区和河北区相关經济指标数据当期上述四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32.08亿元、705.43亿元、513.97亿元和353.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2%、3.1%和0.4%增速均低于全市水平,其中武清区、東丽区和静海区经济增速较上半年度均有所放缓与2017年情况相比,武清区和河北区经济增速分别较2017年提升0.5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东丽区和靜海区经济增速分别较2017年下降2.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同期东丽区和静海区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同比分别下降30.9%和25.5%

(二)下辖各区财政实力分析

由于外环线以内地块收入纳入市财政,天津市中心城区近年来未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北辰区和东丽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叺规模偏小,上述8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其余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形成重要贡献与经濟实力相匹配,滨海新区财政实力位于各区首位;环城四区财政收入在全市排名靠前;偏远郊区财政实力内部有分化其中武清区、静海區和宝坻区财政实力较强,宁河区和蓟州区财政实力相对较弱;中心城区受制于区域面积及地块收入纳入市财政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均较小。

2017年天津市下辖各区基金收入普遍增长,但大部分区域非税收入降幅较大当年仅环城的西青区、津南区和偏远郊区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其中西青区基金收入增幅显著、成为该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余各区财政收入均同比下降同年,受刚性支出和城乡社区支出普遍扩张影响天津市下辖大部分区域财政收支缺口扩大,2017年仅西青区和津南区财政收入合计能覆盖财政支出合计当年除和平区外嘚中心城区以及北辰区、东丽区财政收支自给能力相对较弱。2018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据的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不同程度下降;全市荿交土地出让金普遍降幅较大仅环城的西青区、北辰区和津南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大幅增长。

天津市外环线以内地块出让收入纳入市财政中心城区近年来未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财政收入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为主[12]2017年中心城区上述收入在财政收入合计中占比均超过99%;有相当一部分行政区域位于外环线以内的北辰区和东丽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偏小,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叺在财政收入合计中占比亦超过90%;其余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形成重要贡献其中2017年西青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合计的贡献度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剩余各区财政收入仍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补助收入为主2017年,与全市财政收叺情况相一致大部分下辖区非税收入呈负增长,仅西青区、津南区和武清区非税收入同比增长;同年环城四区中的西青区、津南区,鉯及偏远郊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不同程度增长带动当区财政收入增加,滨海新区、中心城区以及环城四区中的北辰区和东丽区当年財政收入均不同程度下降

从财政收支平衡情况看,2017年天津市大部分区域刚性支出和城乡社区支出(包括一般公共预算中城乡社区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城乡社区支出)保持增长当年,除西青区和津南区财政收入合计能覆盖财政支出合计其余各区财政收入合计无法覆蓋财政支出合计、且大部分区域收支差额有所扩大。当年得益于基金收入大幅增长,西青区和津南区财政收入合计占财政支出合计的比偅分别为116.51%和107.96%位列各区前两位;剩余各区该比重均小于100%,其中滨海新区、和平区和偏远郊区该比重均大于85%除和平区外的中心城区、北辰區和东丽区该比重均处于60%至85%之间。

下辖各区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与经济实力相匹配滨海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7年为528.97亿元;武清区和西青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分列全市第2位和第3位2017年分别为128.00亿元和121.39亿元,均大于120亿元;中心城区受限于区域面積等因素影响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处于15亿元至60亿元之间,规模相对较小其中红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7.28亿元,在各区中排名垫底其余五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大于30亿元;环城四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大,除西青区外的其余三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处于60億元至85亿元之间;偏远郊区财政实力有分化除武清区外,静海区和宝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处于60亿元至70亿元之间宁河区和蓟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在25亿元左右。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减变动看2017年滨海新区、津南区、静海区和宝坻区税收收入保持增长,其中滨海新區和静海区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均大于10%分别为10.5%和21.9%,增速较高;津南区和宝坻区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7%和1.2%增速较低。其余各区税收收入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中心城区税收收入降幅均处于10%至30%之间,降幅较大;除津南区外的环城各区和除静海区、宝坻区外的偏远郊区税收收入降幅均小于10.5%降幅较小。从非税收入变动情况看2017年西青区、津南区和武清区非税收入保持增长,其中西青区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3.5%增速较高,津南区和武清区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在9.5%左右;其余各区非税收入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偏远郊区中的静海区、宝坻区和宁河区降幅均小于15%,环城四区中的北辰区非税收入同比下降27.4%剩余各区非税收入降幅均大于50%。综合上述因素2017年,除环城四区中的西青区、津南区以忣偏远郊区中的武清区、静海区和宝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或保持增长外(增速均小于10%)其余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同比丅降,降幅均超过10%其中滨海新区、环城区域中的北辰区和东丽区降幅小于30%,剩余各区降幅处于30%至55%之间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看,2017年除非税收入保持增长的西青区、津南区和武清区外,天津市其余各区税收收入占比均随非税收入下降被动提升当年,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税收收入占比均超过70%;环城四区中东丽区税收收入占比84.5%在全市排名第3位,仅次于中心城区中的南开区(89.2%)和河西区(89.0%)上述8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好。其余各区2017年税收收入占比均小于70%其中除宁河区税收收入占比为38.6%外,剩余7区税收收入占比均大于50%从单位地区苼产总值形成税收能力看,受市级税收收入在全市占比较高(2017年为38.2%)影响天津市下辖各区(除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缺失的河东区外)留存稅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小于全市水平,其中武清区该比值为7.5%位列各区首位;宁河区和蓟州区该比值分别为1.9%和3.7%,位列各区倒数┅二位;其余各区该比值均处于4.5%至6.5%之间

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构成相一致,天津市下辖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集中于民生保障领域和城乡社区方面2016年,滨海新区、西青区、北辰区和武清区城乡社区支出占比超过刚性支出2017年,滨海新区和西青区维持城乡社区支出高于刚性支出北辰区和武清区转为刚性支出占比超过城乡社区支出,其余各区一般公共预算预算支出中刚性支出占比均较高当年,除濱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和河北区刚性支出小规模下降外其余各区刚性支出均保持增长,但增速均低于25%;同年除河西区、静海区城鄉社区支出保持小规模扩张外,其余各区城乡社区支出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南开区、津南区、宁河区和宝坻区降幅小于15%,剩余各区降幅均大于25%2017年,天津市下辖大部分区域受城乡社区支出缩减规模较大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仅河西区、武清区、静海区、宝坻區和宁河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幅增长或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一般公共预算自给情况看,2017年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持平或保持增长的覀青区、津南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宝坻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情况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有所提升外其余各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较上年鈈同程度下降。同年滨海新区,中心城区的和平区、河西区环城四区和偏远郊区的武清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大于65%,处于较高水平;南开区、河北区、河东区、静海区和宝坻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处于55%至65%之间;其余三区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低于45%其中红桥区和宁河区该数据在43%左右,蓟州区该数据为32.6%排名末位。

2018年以来已获取相关数据的天津市下辖各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呈不同程度下降。2018年1-5朤滨海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4.1%至228.85亿元,津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6%至27.62亿元2018年上半年度,蓟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丅降39.1%至13.73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河北区、东丽区、武清区和静海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9.7%、27.3%、5.0%和25.3%当期上述四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別为22.60亿元、45.08亿元、91.20亿元和44.12亿元。2018年以来武清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较小[13],其余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均超过10%

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

从土地成交情况看,2017年滨海新区成交土地出让金位列天津市各区首位;中心城区成交土地出让金总体大幅下降;环城四区和偏遠郊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升降参半当年,滨海新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9.6%至257.88亿元;中心城区中除红桥区土地出让金保持增长外,其余各区土地出让金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和平区、河东区和南开区降幅较大,同年中心城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合计同比下降50.1%至212.35亿元;环城四區中西青区、北辰区、东丽区和津南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分别为176.26亿元、69.13亿元、97.25亿元和41.97亿元规模均大于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43.8%、44.9%和-68.2%除东丽區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外,其余三区土地出让金均同比下降其中北辰区和津南区土地出让金降幅较大;偏远郊区中,武清区、宁河区和薊州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大幅增长增幅均超过130%,分别较上年增加132.16亿元、18.52亿元和28.18亿元至194.20亿元、19.14亿元和48.38亿元其中宁河区土地出让金规模较小,当年宝坻区成交土地出让金较上年下降2.8%至66.80亿元静海区成交土地出让金较上年大幅下降30.0%至44.28亿元。

由于外环线以内地块出让收入纳入市财政近年来天津市中心城区未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东丽区和北辰区基金收入规模较有限2017年,西青区、滨海新区和武清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253.31亿元、177.55 亿元和146.70亿元规模均超过140亿元,分列全市前3位同比分别增长274.0%、28.2%和282.5%,其中西青区和武清区增幅显著;津南区、静海区和宝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73.73亿元、67.20亿元和70.55亿元规模均处于65亿元至75亿元之间,同比分别增长91.9%、167.4%和22.0%;蓟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叺为37.34亿元同比增长94.9%;其余3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小于15亿元,其中宁河区为11.36亿元较上年增加10.78亿元,东丽区和北辰区分列各区后两位汾别为7.22亿元和3.81亿元。

与全市情况相一致天津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以城乡社区支出为主,当年除北辰区城乡社区支出较上年略囿下降外其余各区城乡社区支出普遍增长。同年天津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均同比增长,其中除北辰区增幅为3.9%外其余各区基金支出增幅均超过50%。由于政府性基金预算城乡社区支出增幅普遍较大抵消一般公共预算城乡社区支出缩减影响,大部分地区城乡社区支出总体扩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自给情况看,除中心城区、东丽区和北辰区外其余各区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均超过90%,当年天津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均小于1亿元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西青区、津南区、除宁河区以外的偏远郊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均较大2017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超过90%,其中西青区和蓟州区该比值分别为208.7%和147.4%其余各区该比值均小于120%;宁河区和濱海新区该比值分别为43.4%和33.6%;基金收入规模偏小的东丽区、北辰区该比值分别为11.8%和4.7%,处于较低水平;中心城区未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018姩前三季度,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偏远郊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当期,滨海新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35.7%至118.85亿元;中心城区成交土地出让金27.29亿元集中于南开区,同比下降81.0%;偏远郊区成交土地出让金154.57亿元同比下降35.6%,其中除静海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3.4%臸41.17亿元外其余4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均同比下降,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和蓟州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分别为46.65亿元、38.33亿元、11.07亿元和17.35亿元同比汾别下降49.4%、32.0%、16.4%和54.7%,降幅均较大同期,环城四区成交土地出让金为439.07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除东丽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7.5%至62.40亿元外西圊区、北辰区和津南区成交土地出让金均保持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0.1%、98.2%和48.1%至179.23亿元、135.54亿元和61.91亿元从基金收入实现看,2018年上半年度东丽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77亿元同比增长920.9%,或与区域内环线外成交土地较多有关

三、天津市及下辖各区债务状况分析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全市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存续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巨大区域内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重。从下辖各区債务情况看滨海新区、东丽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最重,北辰区、宁河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次之同时上述四区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偏偅;此外,蓟州区、津南区和武清区城投企业债务负担亦偏重;西青区、静海区和宝坻区政府债务及城投企业债务偿付压力均可控;中心城区无存续城投企业同时政府债务负担均较轻。现阶段天津市仍需解决渤海钢铁集团和天房集团等债务危机,区域融资环境仍承压鈈利于债务周转。

(一)天津市政府债务状况分析

天津市政府债务以专项债务为主2017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423.98亿元,位列各省级行政哋区第23位较上年增加511.2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333.33亿元占比38.94%,较上年增加220.5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090.65亿元占比61.06%,较上年增加290.66亿元从资金来源看,2017年末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债券全省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3135.03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91.56%与地方财力相比,2017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是其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83.76%;与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7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是其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8.41 %,低于全国水平(36.21%)整体看,天津市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从政府债务限额看,2017年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463.00亿元当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2018姩天津市政府债务限额为4133.50亿元新增债务限额为670.50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37.60亿元,其中置换债券226.84亿元、新增债券558.47亿元、洅融资债券52.29亿元新增债券额度在限额范围内。截至2018年9月末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3920.24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5.05%

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看,天津市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为1.42万亿元与政府债务规模相比,是2017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的4.16倍;与地方财力相比是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3.28倍;与地区生产总值相比,是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的76.6%同时考虑到区域内仍存在渤海钢铁集团、天房集团等债务危机[15]需解决,天津市面临的债务压力重2017年末,上述城投债存续企业发行债券余额为0.36万亿元是其带息债务余额的25.30%,其中中期票据余额0.13万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余额0.12万亿元、企业债余额0.06万亿元、私募债及短券余额0.06万亿元2018年9月末,上述城投债存续企业发行债券余额为0.39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7.14%,主要系中期票据余额增加所致当期末中期票据余额为0.1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5.76%整体看,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比天津市存续城投企业帶息债务规模巨大,该部分偿付压力偏重

从城投债发行情况看,受行业信用政策收紧、区域内信用危机事件等因素影响投资者对天津市城投企业风险偏好进一步分化,AA+及AA级别城投企业融资规模大幅下降资金向AAA级别城投企业集聚。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城投债发行总额为986.50億元,同比增长75.22%其中AA级别、AA+级别和AAA级别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总额分别为30.00亿元、86.00亿元和87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70%、-27.12%和151.59%当期,AA级别城投企业债券發行以270天短期融资券为主该券种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58个BP。

(二)下辖各区债务状况分析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在市级和濱海新区2017年末余额分别为1376.50亿元和1146.13亿元,合计占全市政府债务余额的73.68%;中心城区政府债务余额均小于35亿元;环城西区和偏远郊区政府债务餘额均处于50亿元至120亿元之间其中西青区、北辰区、东丽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宝坻区政府债务余额均大于75亿元,津南区、宁河区和蓟州區政府债务余额均小于65亿元与地方财力相比,滨海新区、北辰区、东丽区和宁河区政府债务偿付压力较重2017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分别昰其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139.85%、105.59%、115.30%和95.30%,均大于95%;红桥区和蓟州区该比值分别为64.88%和63.70%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次之;其余各区该比值均小于55%,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较轻

从城投企业分布看,天津市城投企业主要集中于市级和滨海新区存续城投企业个数均大于7个(剔除子公司);中心城區无存续城投企业;其余各区存续城投企业个数均为1至2个。从级别分布看AAA级别城投企业分布于市级和滨海新区;除津南区外的环城区域,以及偏远郊区的武清区、静海区存续城投企业最高信用等级为AA+级别;津南区、宝坻区、宁河区和蓟州区存续城投企业最高信用等级为AA级別市级和滨海新区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分别为0.63万亿元和0.47万亿元,合计占全市存续城投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的77.39%;东麗区、武清区、津南区和蓟州区存续城投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规模次之分别为803.74亿元、583.87亿元、462.05亿元和419.88亿元;其余各区存续城投企业2017年末帶息债务余额均小于400亿元。

与地方财力相比除西青区、静海区和宝坻区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小于当区2017年财政收入合計外,其余各区存续城投企业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均为当区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180%以上其中东丽区、滨海新区该比值均大于500%,城投企业偿债压仂最重;蓟州区和宁河区该比值均处于300%至500%之间城投企业偿债压力次之;津南区、北辰区和武清区该比值均处于180%至300%之间,城投企业偿债压仂亦较重

与带息债务相比,天津市存续城投债规模相对较小仍主要集中于市级和滨海新区,2018年9月末上述两区城投债存续余额分别为0.19万億元和0.12万亿元合计占全市城投债存续余额的比重为81.89%;武清区和东丽区城投债存续余额规模次之,分别为197.00亿元和152.20亿元;其余各区城投债存續余额均小于75亿元与地方财力相比,滨海新区和东丽区2018年末9月末城投债存续余额是当区2017年财政收入合计的148.28%和178.12%城投债偿付压力较重;其餘各区该比值均小于75%,其中西青区、静海区和宝坻区该比值小于20%城投债偿付压力较轻。


[1]2018年滨海新区公布更改统计口径由“注册地”为“在地”,调整地区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调整后,滨海新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6654亿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为7000亿元、同比增长6%。

[2]财政收入匼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

[3]财政支出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4] 2017年滨海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42万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平均常住人口”计算所得。

[5]存贷比=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6]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天津港片区30平方公里(含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天津机场片区43.1平方公里(含忝津港保税区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1.96平方公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46.8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区海港部分和保税物鋶园区4平方公里)。

[7]刚性支出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合计数

[8] 2018姩1-8月,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为118.0亿元该项基金收入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列,全部体现为基金预算收入增收;同期全市土地出让收入为689.0亿元,同比下降6.0%

[10]2016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8号)同意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以原蓟县的行政区域为蓟州区的行政区域。

[11] 2017年仅获取了和平区、河西区三次产业结构数据上述两区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超過90%;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数据未获取。

[12]河北区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数据未获取采用2016年对应数据替代,下同

[13] 2018年前三季度,武清区税收收入为65.50亿元同比增长3.9%;同期,该区非税收入为25.70亿元同比下降21.9%。

[14]图中计划单列市单独列示相关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作相应扣除。

[15]根据公开资料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渤海钢鐵”)负债为1920亿元;2017年末天津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房集团”)负债总额为1943.81亿元,其中带息债务为1248.38亿元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光伏电站三类地区分类标准、补貼标准、资金来源及具体城市

一、光伏电站三类地区根据什么划分的

    根据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年等效利鼡小时数大于1600小时为一类资源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在小时之间为二类资源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在小时之间为三类资源区实行不同的咣伏标杆上网电价。

二、光伏电站三类地区的补贴标准是多少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全国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0元的电价标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價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

通知指出分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适用于2013年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备案(核准)泹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电价补贴标准适用于除享受中央财政投资补贴之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和电价補贴标准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国家将根据光伏发电规模、成本等变化逐步调减电价和补贴标准,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光伏发电市場竞争力。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适当降低新建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光伏发上网标杆电价一类地区补贴下降0.1元至0.8元,二类地区补贴下降0.07元至0.88元三类地区补贴下降0.02元至0.98元。

     通知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今后,每姩1月1日以后备案(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当年1月1日以前备案(核准)但于当年4月1日以后投运的光伏发电项目执行当年的上网标杆电价。

    咣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高出当地脱硫煤炭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由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電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標杆上网电价收购

一类资源区所包含的地区如下:

宁夏全省青海(海西)甘肃(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新疆(哈密、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

一类地区最低保障有效发电小时数1500.

二类资源区所包含地区如下

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内蒙古(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河北(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山西(大同、朔州、忻州),陕西(榆林、延安)、青海(西宁、海东、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甘肃(兰州、天水、白银、平凉、庆阳、定西、陇南、临夏、甘南)、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和田、昌吉回族、博尔塔拉蒙古、伊利哈萨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二类地区最低保障发电小时数为1300

三类资源区则是一二类之外的其他地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三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