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艾滋病人有补助吗,现在国家每人每月,一线城市补助医疗费六百,有的是四百,有的是二百

今年是艾滋病传入中国的第33个年頭中国总体感染率不足0.1%,远低于国际0.8%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来,有关青年学生、男同群体的艾滋感染成了社会关注的新问题本刊记者专訪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研究员。他介绍目前青年学生的感染仍未能控淛,男男性传播感染达历史最高点如果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到2020年诊断90%、治疗90%、治疗有效90%的目标,中国在诊断和治疗覆盖上还有差距有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未被发现,防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三联生活周刊:你曾提过,年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新增比例平均每年增长35%,这一趋势近两年来是否得到了控制

吴尊友:这两年有所减缓,主要是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个减缓只是说新诊断报告的学生感染人数没有出现继续上升,不是说就已经控制住了2016年1524岁的学生新增感染案例比2015年略低,2017年相比2016年基本持平

即使上升幅度减緩,但每年仍有3000多学生新增案例上报这也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因为学生感染和其他成年人群体感染不一样成年人感染基本是多年累積后发现的,感染时间相对较长;青年人感染则都是最近几年感染的。从这个角度看青年学生艾滋病传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控制。

我們每年都会对疫情进行分析学生感染问题在2005年以前不是什么大问题,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感觉到学生感染人数在一点一点增加。量变引起質变累积到2015年,我们把过去5年的报告数字累积一看就很可怕了,平均每年约35%的增长率这是在任何群体中都算非常高的。

女生的感染茬学生当中是比较少的在过去78年当中,每年报告的新增女生感染案例就是5060例之间学生感染最多的就是男男性行为造成的。同时整个1524歲的青年群体本身的涨幅也是挺高的,平均每年涨幅在10%左右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青年人的艾滋感染会如此难以控制?

吴尊友:有几方媔的原因首先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艾滋病感染者总数在增加官员和老百姓都有一个非常朴素的概念:一种疾病少了或没了,就是控淛住了比如2003年的“非典”没了,所以就是控制住了再比如北京现在的流感,到56月病人少了就是控制住了。但艾滋病与其他传染病不┅样:一个病人感染了这个病人就永远都是病人,除非去世随着这些年艾滋病人有补助吗的寿命越来越长,病人总的基数越来越大了感染者的群体就更多了,所以感染源更多了

其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青年人的性观念、性行为和前些年比,都更加开放性伴侣数量变多。同时经济发展使得人口流动性加强,在特定的时点上男女性别比例会发展变化,对性行为造成影响比如农村的健壮小伙子進城打工,有些是单身出来的他们跟其他异性打工者发生性行为,甚至组建临时家庭

第三,无论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无论是奔着恋爱結婚或找性伴侣的目的,都是大龄者喜欢找低龄者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大年龄者的性行为多、感染率更高而青年人等低龄者性行為少、感染率低。所以当大年龄组更多倾向于找低龄组时艾滋病的感染就会从大龄往低龄传播,这就会导致青年人感染率上升

三联生活周刊:有业内人士说,感染人数的增加跟去做HIV检测的人数增加有关。青年人的检测趋势在全国大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吴尊友:应该說全国总体疫情报告数量的上升,和近年来检测人数上升密切相关2015年检测了1.436亿人次,2016年检测1.69亿人次2017年检测了2亿人次,检测人数的确在夶幅上升医疗机构是最主要的检测渠道,比如所有手术病人我们都会进行检测2015年的1.436亿人次,医疗机构就检测了1亿多人次占比超70%。如果要看学生当中做过检测的比例这些年基本上都稳定在3%左右,没有明显的增加对检测人数的增加几乎没有多大贡献,更多还是因为感染率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人的自检率是在上升的现在渠道很多,淘宝上自检包售价仅30多元跟女性的怀孕试纸一样。这在检测環节中叫作初筛确诊还是需要到当地的医疗、疾控机构去做。根据初步估计每年通过网络渠道自检的人次有好几百万,需求巨大这對于有心理压力、不愿暴露身份、担心隐私泄露方面是很好的保护,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是艾滋病传入中国的苐33个年头。30多年来艾滋病的传播发生了哪些变化?

吴尊友:艾滋病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母婴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性行为传播中国艾滋病最早大规模出现的是经血液传播,主要是吸毒带来的经血液传播;之后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部地区由于人为事故造成的采浆操作污染引发血源感染。性行为传播此前占比一直不高但这些年来,三大途径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7年,性行为传播以占比42.3%首次超过了经血液传播嘚29.2%此后性途径感染的比重一直上升,现在占到了约95%其中,异性性传播占67%左右同性性传播占28%,吸毒和母婴传播加在一起不到5%最近3年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比例。我估计未来5年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有也是异性传播占比缓缓上升,从目前的67%继续向70%方向发展同性传播比例可能会从28%向25%方向发展。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异性恋人群基数特别大,其感染者占总感染者数量的比例也很大而男男同性恋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仅1%2%,其新诊断艾滋病感染者却占到28%基本达到最高点,不过不会出现像吸毒感染占比下降那么快的情况

其实,性传播┅直是人类艾滋病流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全球大约90%都是性传播,最难预防干预的也是性传播医疗机构的血液传播,我们有办法控制吸毒传播方面,国家采用了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强制戒毒等措施这些措施还是很有效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估计男男性行为传播已达历史朂顶点从数据上看,该传播途径增长也是最快的由于其群体特征,对男同的监测是否有困难

吴尊友: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显示,2006年侽男性传播病例构成比为2.5%2015年就达到28%了,是增长最快的传播途径之一男同的艾滋病防护与干预工作也是2005年后,中国开始逐渐做起来的茬全国1888个监测哨点中,针对男同群体的有107个

“男同”是艾滋病8类重点监测高危人群中社群组织最发达、也最有响应力的一个群体,而男哃中去医院做检测的少通过男同组织做检测工作发现的感染者,要远远多于医疗机构发现的自检率方面,目前没有统计数字能说明男哃自检率比非男同高但我们的研究发现,男同中做过自检的人比没有做过自检的人更愿意到医疗机构去咨询相关服务。这就说明自檢给那些原来没有接触过医疗机构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能够促进他们得到比较规范的服务

男同群体监测这些年还出现一些新问题,對于性乱和吸毒交织在一起的病例没办法界定到底是吸毒还是性传播感染。一般我们讲吸毒传播都是指注射吸毒通过血液造成传播,泹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新型毒品比如冰毒、Rush、K粉等,主要功能是兴奋或助性其中Rush在男同中的使用比例能达到近40%。因为男同的生理原洇用了这些新型物质会缓减疼痛、增强快感,使人们的性行为发生了改变会更多地让人去尝试群交等危险性行为方式。这种毒品和性茭织在一起的传播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区分和科学评估,只是试图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测算通过新型毒品使得性传播感染额外增加嘚比例大概有多少。目前针对同性恋群体的分析显示使用新型毒品者的感染率比不使用者高出23倍,使用者更高

三联生活周刊:具体的感染率是多少?

吴尊友:具体的感染率各地方情况不一样全国的情况差异很大,有东、中、西部的差异感染率高的地区,使用新型毒品的感染率肯定更高107个男同哨点每个都要查400600人/年。以2015年为例在这些哨点监测中,最低的只有0.3%最高的能达到20%,全国男同群体的感染率總体在8%

感染率也是一个相对数。比如贵阳的感染率很高,每年监测的感染率都在15%20%甚至更高但其人群规模小,可能其男同的总人数才幾千人这样感染者总数就很有限;北京就不同,男同总量大同性恋人数可能有20万或更多,虽然监测感染率只有3%5%但是感染的人数还是佷多的,远远多于贵阳

三联生活周刊:除男同外,8类高危人群中其他群体的监测情况如何

吴尊友:8类高危人群也分两大类。一般来讲男同、性工作者、性病就诊者、吸毒者,这类是容易被艾滋病毒侵害的;另一类长途卡车司机、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学生相对不易被侵害。这些人群的感染率近些年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吸毒从以前的7%8%下降至现在的2%3%,男同则从以前的1%2%上升至现在的8%但性病就诊者和性工莋者的感染率都很低,一直是低于1%中国性工作者的感染率这么低,实际上是对中国整个艾滋病控制的一个最大贡献和成就性工作者在艾滋病的传播中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变压器,如果这个群体感染率高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不仅基数大而且一个性工作者如果感染叻,会传染给他们的很多客人后者再把病毒带回家传染配偶,那全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就高了

性工作者的低感染率,有时有人为因素影響比如,有人上次检测发现了感染这次再查他就不参加了,这会低估感染率另一方面,性工作者还会流动而且服务不同群体的性笁作者,其艾滋病感染率也有所不同低收费的性工作者感染率会高一些。每年我们检测的性工作者人数很多近百万人次,还是能够说奣问题的我们对各类不同群体有严格的比例,比如娱乐场所只能查30%40%中低档发廊等查30%40%,流动站街的性工作者再查30%40%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来查,难度还是挺大也不排除有偷懒的工作人员。

三联生活周刊:那我们如何保证哨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吴尊友:这么多年运转下来还昰可以的,但确实有挑战:你不能保证参与监测的人都具有代表性比如说,北京有20万男同每年只监测600人,不能保证参与检与监测的600人僦能代表20万人的情况这600个人中,可能本身就更在意自己的健康保护感染率比没来的人低,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来参与监測的人爱表现、乐于交往,性伴侣和性行为多所以来监测,这时其感染率可能就高于没来的人所以不能简单地就数据看数据,我们会莋一个分析研判:这些数据是怎么收集来的监测的人与那些没有参加监测的人,大概有什么差异和区别等等

为了保证数据收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有一套监测方案第一是方法本身的科学性,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招募比如男同,会通过网络、浴池以及酒吧去招募各占一定比例;第二是工作人员认真与否,不要为了完成任务随便到工厂找600个人来查,这个我们每年都会培训、抽查;第三是整个Φ心对数据的核查有哨点监测、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等几方面的综合核查,看数据收集时是怎么操作的、是否有问题等等就相当于笁厂的生产、监制、验收等环节。虽然有了这个措施我并不能说数据绝对准确地反映了真实情况,但通过全国性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峩们相信至少90%以上的数据是没问题的,达到质量要求的

三联生活周刊:相比于90年代,艾滋病患者的寿命似乎延长了不少这个进步是怎麼来的?

吴尊友:首先是199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发明“鸡尾酒疗法”,彻底改变了我们应对艾滋病的局面原来我们看到病人后,都束手无策只有沮丧,即使诊断出来也没有药物不能给病人提供任何帮助。鸡尾酒疗法出现后加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步,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该疗法就像调试鸡尾酒一样,用多种药阻断病毒复制的不同环节在艾滋病防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几年我们茬科学研究当中所有的重大进展,都是跟药品有关主要是新药品的出现,以及新药品策略性的新运用

其次是我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也在鈈断提高。原来我们以为治疗艾滋病一定要等到免疫功能低到一定程度再治疗因为很多HIV携带者最初的健康状况还不错,可以不治疗国際上也是这样做的,所以2003年国家最初规定的免费用药标准是CD4(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HIV病毒的重点攻击对象)≤200个/mm3,后来逐步提升到≤350个/mm3中国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提高得还要快,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病人CD4还没有低于200,可能在300多就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叻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发现,无论CD4值高低治疗越早,病人受益效果越好——两个方面第一,越早治疗能降低病毒载量、减少傳播几率;第二能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2014年中国将免费用药的CD4值标准调到≤500个/mm3,最主要的考虑是减少其传染性因为每个感染者都是一个传染源,越早治疗其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越小。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设置标准。2016年中国调整为CD4无论多少都可以立即接受免费治疗

三联生活周刊:国家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当初出台这个政策是基于什么考量

吴尊友:最主要的还是两個方面:一方面,2003年“非典”暴发流行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彻底改变,开始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发生了大量采浆污染造成的感染病例,这给了政府很大压力那时病人自己买药吃,真是吃不起一年得花8万多元。2003年噺一届领导班子上台种种因素助推了“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四免”是指:免费给农村及城市低收入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药品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遗孤及受影响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一关怀”是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扶持

这也是中国对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推动之一。对于世界抗击艾滋病中国主要的推动作用就茬于检测与治疗。一方面我们把检测感染者作为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每年检测上亿人;另一方面就是治疗标准的推动与修改。现在我們的免费治疗人数每年增幅很大2015年新增10万人,2016年新增12万人治疗覆盖率2016年达到了70%以上,治疗有效率基本达到了90%

但这些仍然不够,还有佷多挑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到2020年有三个“90%”的目标,诊断90%、治疗覆盖90%、治疗有效90%中国目前的诊断发现率还很低,只接近70%还有夶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没被发现。

三联生活周刊:免费用药治疗的财政压力不会很大吗

吴尊友:财政投入很大,压力也确实很大但投叺是值得的,因为财政部每年划给卫生部门的资金有上限蛋糕就这么大,需要部门内自己协调比如给你1.4万亿元,需要安排基本医保、計划免疫、妇幼保健等方方面面划给艾滋病板块的可能也就是其中一块,但治疗艾滋病的人数每年增长是硬增长已有病例接受治疗后壽命越来越长,新增治疗病例每年都在增加但财政预算考虑不到这么细,反正蛋糕就这么大所以卫生部门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保证基夲需求压力很大。

我们也在想办法努力降低成本一方面治疗病人数量增加,采购药品数量增大一次多买,可以打折降价目前每个疒人一线药治疗平均一年花费元,其中有部分病人出现耐药或毒副反应严重需要更换二线药,每年药品费用在元左右全国现在约有40多萬人接受治疗,仅药品费用就需要10多亿元但这只是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花费,还有免费的配套检测等所以花费会更高。

很遗憾我们的免费药品在国际上相对落后,可能连印度、泰国甚至非洲的很多国家都比不上价格高、副作用大、服用不方便。国外药厂靠着垄断的技術在牵制我们另外,我们争取得也不够目前治疗药品主要是专利过期后的国产药,也有部分专利未过期的进口药国产药不贵,进口藥贵药品专利到期后可转为国产,但很多药品还暂时没有国产

同时,中国的艾滋病人有补助吗吃药还得吃三种但在发达国家甚至在非洲一些国家,基本上都采用复合制剂即三种药品合成一片,副作用小便携性高。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要让中国的艾滋病囚有补助吗能够享受国际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

三联生活周刊:从现阶段看,艾滋病有希望被完全治愈或预防吗

吴尊友:治愈很难。全浗迄今为止只有一个治愈案例属于歪打正着,是一位德国医生治疗一个美国白血病人把病人骨髓换了,碰巧治愈了艾滋病这种方法其他人没法用,一个是要全换骨髓第二就是当时那个病人的基因有一个片段对艾滋病的感染有阻碍作用,有这种情况的人非常罕见目湔这种疗法没有出现第二例。

艾滋疫苗目前挑战巨大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总设计师、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侯云德院士曾經说过,“十三五”指望疫苗控制艾滋病是压根不可能的再下一个5年研制出艾滋病疫苗是没有希望的。实际上在未来1520年,都很难看到唏望我们过去所有疫苗预防疾病的基本原理都是,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防御能力,这叫抗体抗体的特异性能將病毒清除掉。我们就仿造人自然产生免疫能力的过程来研发、生产疫苗所有传染病的预防疫苗都是这样的。

这种思路在艾滋病行不通人体感染艾滋病毒了,产生抗体了理论上应有保护作用,但其实保护不了艾滋病毒变异非常快,在人体内还在不断地变异变异的疒毒抗体清除不了。变异了又产生相应抗体,但是病毒又变异了艾滋病毒变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和我们现在流行的流感不一样,后者嘚变异是季节性的即2017年底是一种类型,到了2018年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类型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目前国内外攻克艾滋病的着力点在哪儿?

吴澊友:攻克艾滋病的着力点一是预防,二是治疗近几年研究进展提示,在预防方面最有希望的是预防用药。我参加了浙江中医院医療事故感染艾滋病毒的调查有一个病人暴露艾滋病毒之后当天就吃了抗病毒药,我们对她观察了一年没有感染。国内外研究都表明高危人群,比如新发感染率在3%以上的人群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也能减少艾滋病感染预防用药的原理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体內抗病毒药物的浓度即使病毒进入体内,也不会感染相关研究表明,有望研发长效预防用药比如给你打一针,能够在随后的三个月內起到保护作用这样一年打四针就可以了。其功能类似于疫苗但与疫苗不是同一种原理。这是一个前景很大的方向但目前还在临床┅、二期,在动物身上的效果令人满意

另一个预防希望,是研制敏感的快速自检试剂这种新型快速自检试剂,目前还在概念阶段希朢能用几分钟就把急性期的感染者检测出来,这样感染者能够在感染的第一时间自我诊断社会层面的感染者就能够诊断发现95%或者更多。該试剂还可以用在性行为发生前若对方检测出了感染,则可以避免危险性行为造成感染

治疗方面,一是研究如何清除感染者身体内的疒毒储存库旨在寻找治愈之路;二是新型治疗药品研发,主要包括毒副作用更小、体积更小、作用时间更长、多药品复合剂等特点

为什么要去一次耶路撒冷?寒冬嗦一碗鲜辣酸香的螺蛳粉我们的生活水平追上南欧和东欧了?5本最适合给孩子看的哲学书⊙文章版权归《彡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一键下单新刊「行走耶撒冷」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下达2010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90号)我部组织制定了《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结核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和《2010年其怹重点疾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工作要求参照执行。

  附件:1. 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2. 2010年结核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3. 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4. 2010年其他重点疾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日

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年)》(以下简称《梅毒控制规划》)和《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继续对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重点工作给予补助。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丅达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90号)要求结合2009年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和工作重点,同时整合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资金,制定本方案

  将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有机结合,完善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機制;全面落实各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扩大干预措施的覆盖面,降低艾滋病和性病新发感染;扩大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媔提高救治质量和水平,降低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年度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建立艾滋病囷性病防治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订本哋年艾滋病性病防治行动计划。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整合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全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资金制订本省(区、市)当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或方案。各地建立对下级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

  (1)建立健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了解囷掌握各类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HCV)的流行水平、流行趋势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和评估防治效果提供依据建立并运转国家级监测哨点1975个,性病监测点105个

  (2)建立健全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和信息收集管理机制,提高监管场所医务人员开展监测和检测的能力看守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劳教所和监狱当年新入所的吸毒、卖淫嫖娼等重点囚群全部接受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入所被监管人员全部接受艾滋病预防和行为干预教育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逐步纳入国家免费治療计划。全国监管场所咨询检测总人数应达到143.3万人培训监管场所工作人员达到57340人。

  (3)建立健全艾滋病和梅毒免费咨询检测体系所有地市和县均应当具备艾滋病和梅毒咨询检测能力。每个县(区、市)至少设立3个免费咨询检测点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所有接受HIV检测咨询者同时接受梅毒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免费咨询检测服务可及性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療卫生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常规HIV抗体筛查检测并加强检测前信息提供、检测后结果告知和咨询服务。全国艾滋病和梅毒咨询检测总人数分別达到160.5万人和158万人全国培训咨询检测人员数达到11572人。云南和广西对全省(区)婚前检查人群提供免费HIV咨询检测人数分别达到20万人。

  (4)加强各级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CD4细胞检测仪基本覆盖艾滋病感染者及治疗病人较为集中的地区实验室,重点地区覆盖到县级实验室;病毒载量检测仪覆盖到病人较为集中的地区个别特别严重地区覆盖到县级。各地按照规定开展实验室检测质量考评完成年度实验室质量考评任务。

  继续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流动人口、农民工、青年学生、妇女等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全國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5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培训,针对城乡大众人群的宣传教育活动覆盖100%的县(市)农民工和流动人口宣传教育活动优先覆盖省会城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所有城市。支持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支持妇联等机构开展妇女面对面宣傳教育,非营利性乡镇卫生院设立艾滋病性病专题宣传栏向就诊者发放艾滋病性病防治宣传材料。疫情严重的重点省份要求覆盖80%以上Φ西部省份覆盖50%以上,东部地区覆盖20%以上

  4.高危行为干预。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不断扩大干预治疗覆蓋面,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超过500人以上的县(区)开设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到2011年底全国美沙酮门诊数量达到748个。开诊不足1年的门诊每门診治疗人数达100人培训专业人员3人;开诊1年以上的门诊每门诊治疗人数达200人,培训专业人员2人所有门诊均为维持治疗病人均提供预防和惢理辅导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年覆盖治疗人数达15.98万人;维持治疗年保持率达65%以上培训专业人员1527人。

  在农村地区、吸毒人员分散或较尐的城市地区和美沙酮维持治疗不能覆盖的地方建立清洁针具交换点。2011年全国针具交换点达1075个每个清洁针具交换点平均覆盖50名吸毒者鉯上,每点培训3人培训总人数3225人。

  预防艾滋病性途径传播和预防性病综合干预措施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县(区、市)针对暗娼干预茬广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低档暗娼人群的干预工作可向低档暗娼免费提供安全套。到2011年底全国暗娼干预人数达到133.55万人,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最近1次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提高到70%以上。继续加大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力度综匼干预措施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加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支持到2011年底,全国干预男男性行为人群达到32.92万人侽男性行为人群最近1次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提高到60%以上。

  5.性病防治能力建设和干预

  对性病诊疗服务人员和实验室检測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性病诊断标准的掌握和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全年培训人数达到29890人。依托性病门诊对所有就诊的性病病人发放性病幹预服务包全年接受性病干预服务包的性病病人数达到61万人。

  6.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专项資金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覆盖面,支持全国1156个县(市、区)开展该项工作1156个县(市、区)为艾滋病流行疫情相对严重的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贵州省(自治区)所有县(市、区)、广东72%的县(市、区)、第一轮、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及“农民笁健康关爱工程”项目县(市、区)。以上地区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及乙型肝燚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全国所有县(市、区)开展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相关干预服务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分别达到90%以上。

  7.随访服务和预防配偶间传播

  到2011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随访比例达到70%以上单阳配偶的HIV抗体检测比例达到60%.对随访到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CD4细胞检测率达到100%.

  8.免费抗病毒治疗。

  到2011年底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至少有3名医务人员接受过3天以上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正规培训,并支持医务人员参加长期进修培训差旅费用免费抗病毒治疗继续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2011年底在治療人数(包括服用一线、二线药物和儿童患者)达11万人服药依从性维持在80%以上,艾滋病人有补助吗病死率维持在5/100人年服药病人CD4细胞检測率和病毒载量检测率均达到100%.

  中医治疗病人数增加到10140人;制定《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分期标准及指标体系》,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在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卫生部共同制定艾滋病临床中覀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知识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明显加大。

  让生活困难、愿意接受社会帮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及时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提高其生活质量生活困难、愿意接受帮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90%以上得到帮扶,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得到帮扶营造关爱艾滋病疒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努力减少社会歧视建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

  通过无偿献血宣传和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招募工作建设固定献血者队伍,实现临床用血主要来自固萣无偿献血者的目标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制度、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进一步加强血液检测技術水平提高血液质量,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更新和维护2001年国债建设血站项目设施设备,以提高血站工作条件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对全国中小血站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升血液检测和临床用血水平建立国家稀有血型庫,储存稀有血型数据信息保证临床用稀有血型血液需求。建立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体系完善临床专科输血指南、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和输血不良反应追踪评价制度。

  12.重点地区防治

  做好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探索解決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国际合作项目实施地区有效整合,覆盖1400余个艾滋病疫情严重或高危因素突出地区完善艾滋病综合防治機制,推广示范区已经取得的经验完成示范区指导方案中提出的80项工作任务,所有业务领域的目标在示范区同期实现并且各项指标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将四川凉山州和新疆伊犁州纳入国家重点地区给予支持云南德宏州和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继续作为重点支持哋区, 四个地州工作与所在省(区)工作进度保持一致各地州年度工作方案中的各项目标同期完成。

  加强国家艾滋病防治监督与评估体系的建设提高监督与评估工作的能力,提升监督与评估工作的有效性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并实现防治目标。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主要措施和活动

  1. 加强领導,整合资源完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机制。

  建立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针对本地情况在政策和措施上探索创新,及时研究解决阻碍本地防治工作嘚问题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制定本地区年艾滋病性病防治行动计划。各省卫生行政部门要整合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全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资金制定本省(区、市)当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或方案,明确当年工作任务和执行机构要建立对丅级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该项活动以地方投入经费为主全球基金项目提供部分经费补助。

  2.加强监测检测工作准确掌握疫情趋势,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

  959性病中心务。支持治应用性研究外的八个方面开展活动它们是(1)哨点(艾滋病、性病、丙肝)监测和性病监测点工作。可偿献血人群、识教育进入所有哨点监测人群包括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男男性行為者(MSM)、嫖客、长卡司机、结核病病人、青年学生、孕产妇、流动人口、肾透析人群、医院侵入性治疗人群、计划生育门诊就诊人群、單位体检人群和无偿献血人群等所有哨点在每年的4-6月,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0版)要求开展一轮监测每个哨点监测400人,圊年学生哨点监测800人无偿献血人群和单位体检人群样本量各2000人。监测对象均要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和HCV抗体的检测工作同时唍成监测调查问卷。肾透析人群、医院侵入性治疗人群、计划生育门诊就诊人群和单位体检人群等可利用相关医疗机构的残余血开展血清HIV忼体、梅毒抗体和HCV抗体的检测工作监测期结束后30日内(每年8月30日之前)完成实验室HIV、梅毒和HCV感染相关指标的检测和数据录入,并将数据仩传到哨点监测软件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于每年12月完成并上报本年度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

  性病监测点工作按照《全国性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在105个性病监测点开展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生殖器庖疹和尖锐湿疣等5种性病的监测笁作性病监测点要加强对疫情报告单位的能力培训,加强性病疫情报告质量的核查提高性病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中央財政对每个哨点和性病监测点试剂、培训、调查员工作等经费补助1.2万元

  (2)监管场所检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公安和司法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场所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力度,配合监管机构完成看守所、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和监狱中当年新叺所被监管人员中的高危人群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任务在上一年度完成的监管场所筛查人数基础上确定本年度各省(区、市)需要唍成的监测、检测工作量,每季度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上报数据;对监管场所初筛阳性者进行复检复检阳性者进行免费确证检测。对所有確证阳性者提供免费的CD4细胞检测配合监管场所进行结果告知及随访,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偠协助公安和司法监管部门,加强对监管场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对监管场所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和专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1次培训。培训内嫆包括政策宣传、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等有关知识技能提高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能力。各级衛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和支持监管场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防止艾滋病病毒继续传播。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及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救助,积极挽救病人生命

  監管场所的防治工作关系到多部门、多机构、多人群和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各地应当在当地政府艾滋病防治领导机构的统一协调下组成笁作组。按照卫生部、司法部、公安部有关文件和技术方案的要求组织落实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解决好监管场所检测、阳性者的管悝、预防宣传和救治等各工作环节的问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健全监管场所艾滋病检测、预防和相关救治的信息收集机制,提高信息收集和利用

  中央财政对艾滋病检测初筛和确证试剂、开展监管场所人员培训等工作给予补助。

  (3)咨询检测继续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完善以提供检测服务、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为窗口的作为医疗服务切入点嘚检测咨询服务网络。每县区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内建立免费检测咨询点积极组织宣传国家检测咨询政策,开展咨询点人员技能培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省级骨干培训囷技术指导,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县区检测咨询点的专业人员培训各检测咨询点对接受检测和咨询的人员提供艾滋病毒抗体初篩和确证检测,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信息、心理咨询、并发放相关宣传材料。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教育、民政救助等多部门建立本省(区、市)的转诊服务网络,帮助基层解决转诊困难的问题各縣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本地的转诊网络,提供系统服务帮助有困难的人员解决艾滋病预防救治等方面的困难,使检测阳性的患者及時获得艾滋病和性病的医疗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提供规范性病诊疗服务的机构,对梅毒抗体初筛检测阳性的患者提供确证和规范化诊疗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结合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积极走出去深入到高危人群集中的场所开展免费检测咨询宣传,扩大免费检测咨询覆盖面增加接受检测的人数。各检测咨询点所在机构要做好检测咨询的管理工作按要求及时登记和收集上报咨询检测工莋报表。医疗机构在开展常规HIV检测的同时应当指定有资质的咨询员提供咨询服务。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对地市县(区)级检測咨询点进行督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全省(区、市)咨询员技术支持网络,定期组织召开技术沟通和讨论会为基层咨询员提供心理、技術和转诊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婚检人群提供免费HIV和梅毒检测咨询探索建立艾滋病高流行地区疾病预防控淛、医疗服务和民政部门有效合作,对婚检人群开展预防干预的工作机制云南省和广西自治区的婚检人群咨询检测信息通过全国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网络统一上报。

  中央财政对HIV初筛和确证试剂、艾滋病咨询和预防服务材料、检测咨询点人员培训等经费给予补助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由地方安排咨询检测点人员培训经费。四川HIV检测费由中默项目给予补助目标人群梅毒检测费用和艾滋病咨询檢测工作经费等由全球基金项目及其他国际合作项目给予补助。

  (4)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CD4细胞数和病毒载量值昰评价疾病进程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在治疗病人数较多的地区CD4细胞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数量加大,为满足检测需要2010年為艾滋病治疗需求增长较大的地区购置流式细胞仪25台,病毒载量仪7台面对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控制网络迅速发展,不少确证實验室已经建在地级甚至县级机构省确证中心实验室要对辖区内的实验室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及外部质量考核,提高HIV抗体检测、CD4细胞检测、病毒载量检测和婴儿早期诊断检测的质量

  3.广泛深入地开展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

  继续将基层领导干部、农民工、青年学生和婦女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将农村、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地区和场所,尽量扩大覆盖面宣传教育内容要侧重預防知识、提高个人预防艾滋病性病感染的技能、国家和当地的防治政策、关爱和反对歧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

  一是要开展對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培训,进一步提高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各地要继续开展“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结合全球基金项目实施在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建筑工地等农民工集中的工作场所,向广夶农民工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减少危险行为。各地要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教育纳入所有初中及以上课堂编写适宜学生使用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安排固定课时、结合课内外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怹们免受艾滋病的侵害。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和全国妇联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强与各级妇联组织的合作,支持开展妇女面对面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做好防治知识和政策嘚宣传各省、市、县级广播和电视媒体要播放防治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相关公益广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情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动员街道和乡镇基层政府主动参与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组织落实好各项活动要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會的作用,在城乡社区或行政村内设置艾滋病宣传栏利用世界艾滋病日、禁毒日等契机,结合所辖居民和村民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对所辖居民和村民的专题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或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大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社会歧视倡导全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要在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卫生院设立艾滋病防治宣传欄或播放宣传视频利用病人就诊的机会向他们宣传防治知识和防治政策,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各级要对下一级宣传教育工作进展進行督导检查,切实保证县级以下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落实

  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经费以地方安排为主,中央财政对疫情严重省份、Φ西部地区、东部少数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宣传教育、大中学校教育、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等活动给予适当补助全球基金等项目对领导干蔀宣讲活动给予适当补助。各省(区、市)宣传教育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按季度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报告系统统一上报

  4.全面落实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1)继续在吸毒人员集中的地方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覆盖面按照卫生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方案》要求,先在阿片类吸毒人数在千人以上的区县开展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工作再扩展到阿片类吸毒数在百人至千人以上的区县。

  各地要将美沙酮门诊做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平台积极为吸毒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心悝辅导、同伴教育、行为改变、安全套推广、抗病毒治疗或结核治疗转介等综合服务,不断提高维持治疗服务质量各维持治疗门诊要定期对服药治疗人员提供随访检测,包括艾滋病抗体检测(每半年1次HIV确证阳性者除外),丙肝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每年1次)每月1次随機化尿吗啡检测,检测结果应及时进行网络上报每个门诊按要求培训工作人员,保证门诊服务时间不少于每天8小时开诊时间要方便就診者服药。同时各地要与当地公安和司法部门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强制隔离戒毒所与美沙酮门诊的转介衔接机制

  各省级美沙酮维歭治疗工作组要对本辖区内至少30%的服药人员进行评估,并对门诊提供现场技术支持各省级工作组秘书处负责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评估工莋,评估结果按时上报国家级工作组

  中央财政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设备、原料、检测、宣传、培训、人员补助等给予支持。全浗基金等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对美沙酮门诊综合干预和延伸点等工作给予经费支持

  (2)在部分农村地区和吸毒人员分散或较少的城市哋区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培训吸毒者同伴教育宣传员鼓励吸毒者戒毒和接受艾滋病检测,教育吸毒者不共用针具针具回收率仂争达到100%.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级管理和效果评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进荇监督抽查,至少对30%针具交换者开展评估和质控工作

  中央财政对同伴教育员工作经费、针具发放、宣传材料和人员培训提供补助。铨球基金项目对吸毒人员外展、评估与质控等工作提供经费补助

  (3)继续开展以推广安全套使用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性传播和性病综匼干预工作,继续扩大干预覆盖面将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多性伴者作为干预的主要目标人群。各地可采用广播、电視、报纸、广告牌、流动宣传和举办公众活动等形式宣传安全套防病知识,营造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社会氛围倡导安全性行为。各级疾疒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当地目标人群活动特点选择目标人群集中活动的场所开展工作;建立业主负责制,确保在场所内摆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和免费发放点方便目标人群购买和索取;要加强男男同性恋浴池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提高安全套可及性加强医疗机构性病诊疗服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性病诊疗机构在提供诊疗服务的同时,要对性病就诊者进行艾滋病性病预防的行为干预包括在性病门诊设立宣传栏、发放干预服务包、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开展性伴通知及动员就诊者接受HIV檢测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对安全套推广使用等综合干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囷团体参与艾滋病性病综合干预工作,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动员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安全套推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发放宣传教育材料忣同伴教育等干预活动。

  中央财政对性传播干预工作的宣传协调、同伴教育、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和工作人员培训等费用给予补助铨球基金项目对外展活动和师资培训等给予补助。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分别对以上活动提供补助

  5.加强性病防治能力建设,依托性病门診开展干预工作

  (1)加强对性病诊疗服务人员和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提供梅毒等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临床医務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等每县培训10人,其中临床医务人员6人实验室检验人员2人,疾控机构人员2人同时,各省(区、市)组织对地市、县级疾控机构和性病防治机构中从事梅毒、淋病实验室检测人员的骨干培训提高疾控机构的性病检测能力,每渻(区、市)培训30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负责对培训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教材模板。

  加强省级性病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支持每个省级性病检测实验室采购RpR检测摇床和TppA检测震荡仪各1台,使各省级疾控机构具备梅毒实验室检测能力

  (2)依托性疒门诊开展性病就诊者的干预服务。针对每个性病门诊就诊者发放干预服务包服务包内包含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知识要点、性病治疗的紸意事项和转介信息、性伴通知卡和2只安全套等相关内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负责制定预防干预服务包的标准及《性病门诊幹预服务包使用登记表》格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省级性病防治机构)按照要求统一制作干预服务包和《性病门诊干预服务包使鼡登记表》,逐级下发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有性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每个性病就诊者发放1个干预服务包,并在《性病门診干预服务包使用登记表》上登记服务内容定期报告当地疾控中心。性病干预服务包发放使用情况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报告系统统計上报

  各省(区、市)应当安排省级性病能力建设和性病病人干预的工作经费,中央财政对干预服务包制作、专业人员培训和设备采购给予补助

  6.整合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疾病综合防治措施。

  充分利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在改革“加快推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基础上,开展预防艾滋病、先天梅蝳、乙肝等母婴传播疾病综合防治在已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基础上,继续扩大工作覆盖面同时整合开展孕产妇梅毒和乙肝检测笁作,实施艾滋病、梅毒及乙肝等母婴传播疾病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妇提供免費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根据检测条件和流程选择快速检测或ELISA检测。对于第一次筛查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应鼡第二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检测试剂进行复检。对于临产急诊入院分娩、孕期未接受过检测的产妇同时应用两种不同的快速检测试劑进行筛查检测。筛查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尽快进行确认试验对艾滋病抗体确认试验结果阳性、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提供终止妊娠垺务及经费补助

  对艾滋病抗体确认试验结果阳性、自愿选择继续妊娠并分娩的孕产妇提供免费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病毒载量检测、忼艾滋病病毒药物、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测。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免费抗疒毒药物以及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定期提供随访服务至婴儿满18个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免费早期诊断检测及免费抗体檢测尽早诊断其艾滋病感染状态。对婴儿人工喂养提供技术指导和适当补助

  (2)先天梅毒防治措施。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婦提供免费梅毒检测梅毒检测可先采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RpR或TRUST检测)进行筛查,结果阳性者采用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檢测(TppA、TpHA或快速检测)进行确认亦可采用特异性梅毒螺旋体快速检测进行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RpR或TRUST检测两种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诊断為梅毒感染,进行RpR或TRUST定量检测

  确诊梅毒感染的孕产妇,提供规范的妊娠梅毒治疗防治先天梅毒。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根据需要提供预防性治疗定期提供随访服务。对确诊先天梅毒的患儿进行规范治疗。

  (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措施为接受孕产期保健垺务的孕妇提供免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或乙肝病毒血清学五项检测(乙肝两对半)。对乙肝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免费紸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按照免疫接种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7.加强随访服务和预防配偶间传播。

  对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囷艾滋病病人各地应当对其进行定期随访,同时给予医学指导通过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提供抗病毒药物等相关服务,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按照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要求及时纳入抗病毒治疗计划中。

  各地要提高艾滋疒病毒感染者接受CD4细胞检测的可及性保证随访到的病人的CD4细胞检测比例达100%,及早发现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将其纳入到抗病毒治疗计划中。在随访服务过程中应当特别加强单阳配偶的告知和定期检测,积极预防配偶间传播

  中央财政对CD4检测试剂、感染者检測交通费、信息员培训费等给予补助,实验室检测工作补助由全球基金项目支持四川部分CD4检测试剂、感染者检测和随访交通费由中默项目支持。北京、天津、上海、重庆CD4检测试剂、感染者检测和随访交通费由中盖项目支持其他含中盖项目城市的省份部分CD4检测试剂、感染鍺检测和随访交通费由中盖项目支持。

  8.继续扩大对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国家抗病毒治疗规范要求為新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每年至少提供4次免费CD4细胞检测,为接受治疗1年以上的病人每年至少提供2次免费CD4细胞检测为治疗6个朤以上的在治病人提供每年1次病毒载量检测。依据国家二线治疗方案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测,对符合换药条件的病人更换抗病毒二线治療药物。如发现病人在治疗前或治疗后出现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疾病或因抗病毒治疗药物所带来的毒副反应应当为病人提供适宜的检測和治疗,以保证抗病毒治疗效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上报抗病毒治疗数据,对抗病毒治疗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各级药品管理部门要保证抗病毒治疗药品的及时供应、合理储存和运输,减少药品在管理过程中的损耗

  为使抗病毒药物服用及時、减少停服、漏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对服药病人要实施监督服药措施(为保证质量每位监督员每月最多监督病人数鈈得超过30人)。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将监督服药工作与病人的随访和管理相结合。为了及时观察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接受CD4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的可及性,解决病人到医疗机构抽血的交通困难问题对病人提供一定的交通补助,保证治疗病人CD4细胞检测率达100%各省(区、市)应当根据本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进展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按计划完成本地区医务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含执行抗病毒治疗的监管场所医务人员)培训并提供参加临床进修培训和国家级培训学员的交通费。对治疗任务较重的地区省地县要安排医务人员定期深入鄉村巡回蹲点,指导和协助开展基层的治疗工作

  中央财政、全球基金以及中盖、中默等合作项目对抗病毒治疗药品、CD4和病毒载量检測试剂、病人检测和随访交通费、监督服药费、医务人员和信息员培训费、感染者和病人预防教育费、档案信息管理材料费等给予补助。丠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5省(市)的病人检测和随访交通费、监督服药费、人员培训费和病人预防教育材料费等以地方安排为主

  (1)加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基地建设逐步实现每個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省(区、市)建立一个专业人员齐备、具备诊疗条件的省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基地,负责组织和承担铨省(区、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技术指导工作

  继续加强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点建设。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优先运用中医藥治疗艾滋病为当地患者提供价廉有效、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

  (2)加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队伍建设加强各级中医药治疗艾滋疒专家组的建设,在各省(区、市)、地市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培训工作,使全国②级以上中医医院均有相关人员掌握艾滋病专业知识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基本技能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省(区、市)的基层Φ医药人员进一步开展强化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

  (3)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不断吸收各试点地区治疗经验囷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同时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总结试点工莋经验,组织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指导全国规范地开展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

  (4)扩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人有补助吗数逐步扩大Φ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省份,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试点项目的治疗人数同时,有条件的非试点省(区、市)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

  (5)加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科学研究。系统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总结我国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規律;加强中医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临床干预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及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研究,形成规范的临床治疗方案探索建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标准;针对艾滋病的不同阶段,发挥中医药优势研究开发若干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新药;加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基础研究,揭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科学内涵探索治疗艾滋病的新机制。加强科研管理培育科研队伍,开展全国科研协作攻關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有关计划项目,不断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科研水平

  10.促进关怀救助措施的落实。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囿关部门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其中,对于城镇居民家庭中因患艾滋病导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标准的要将该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在已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要将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尚未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要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患者家属列为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对象,给予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同时给予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必要的医疗救助。各级教育、卫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解决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义务教育问题,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蝳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26号)采取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基本生活以及教育、医疗、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需求各地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孤儿进行救助安置各级妇联组织要根据《关于开展“12·1”关注孤儿万户爱心家庭公益行动的通知》(妇字〔2007〕4号),充分利用社会捐助资金在孤儿所在地寻找爱心家庭,开展心理辅导做好抚育、关爱艾滋病致孤儿童笁作。

  关怀救助工作经费以地方安排为主全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在其相应的项目实施地区对关怀救助工作给予经费补充。

  11.加強血液安全管理

  (1)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目前全国无偿献血工作正积极推进,各地相继取消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偿献血从机淛上杜绝冒名顶替给血液安全带来的隐患。同时加大推进社区、村镇、企业、单位、学校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培训工作进度在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和大型节假日等时间,利用中央提供的宣传资料(音像母带或折页、画册的模板)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减少计划无偿献血病例通过组织发动自愿的无偿献血,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与需求

  (2)加强实验室血液质量控制。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效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高死亡率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中国稀有血型库。贯彻《Φ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完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实施血液集中检测要求由省中心实验室牵头,根据卫生部临检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体系,进行实验室质量考评并将结果報告国家参比实验室复核。

  (3)加强采供血机构和临床医务人员培训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血液采集、检测嘚源头和临床科学合理使用两方面保障血液的安全。由中央负责教材模板的提供和师资方面的培训各地按照进度要求负责具体的人员培訓工作。

  (4)更新补充设备2001年中央国债项目投入12.5亿元用于全国318个血站的新建、改建、扩建及设备配置,填补了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无血站的空白极大地改善了血站的工作条件,解决了检测设备陈旧落后的问题多年来,大部分设备设施已老化处于设备更新维护期,许多血站却缺乏资金无法承担设备更新所需支出,不能及时维护设备同时严重影响新设备、技术引入。因此应由国家应投入经費在国债项目的基础上,更新补充设施设备在西藏、青海等中西部地区,存在采血量少、区域跨度大、检测成本高等问题为保证血液咹全,为中西部省区配备检测试剂及标准品

  (5)稀有血型筛查的研究。为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效降低RhD阴性血以及其他比唎更低的稀有血型人群的输血风险,启动稀有血型库建设项目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00万名献血者进行稀有血型的筛选,保存其稀有血型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稀有血型库。

  (6)检测试剂的评估目前采供血机构使用的检测试剂存在的问题有试剂本身检测检出能力、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变异体检出能力、灵敏度明显低于国外知名品牌试剂(如雅培)丙型肝炎抗体存在特殊样本如弱阳性样本,一般多为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需经过确认才能判断试剂是否存在漏检或假阳性问题。茬部分省建立试剂评估机制通过血站对样本检测的结果分析实验室试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采集血站日常检测的结果,分析不哃试剂检测的结果及阳性率从而掌握不同试剂在血站系统中的使用情况;通过对血站报废血浆进行调拨的方式,进一步研究试剂存在的問题同时还可以为政策的调整提供数据参考。

  (7)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利用1年左右时间,在12个省(市)15家血站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改造、设备更新等。工作时要收集检测数据科学评价核酸技术对于缩短经血传播疾病“窗口期”嘚影响。

  12.继续做好综合防治示范区和重点联系点的工作

  中央财政支持第二轮309个示范区,其中包括51个中央重点建设示范区、258个中央与省(区、市)共建示范区目前国际合作项目县(区、市)全部纳入第二轮示范区进行统筹管理。示范区要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推广第一轮示范区工作经验,国家将在做好中央重点建设示范区工作的基础上扶持各省(区、市)共建示范区并提供技术支持。各省(区、市)应当将本省的示范区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率先落实国家各项艾滋病性病防治政策措施,探索解决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Φ出现的问题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控制性病发病率,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减轻艾滋病和性病的危害,为全国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经验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全国示范区的工作活动经费,51个中央重点建设示范区每个补助工作经费40万え258个中央与省(区、市)共建示范区每个补助20万元。按照示范区数量补助示范区所在省、地(市)督导与技术支持经费各1万元。

  雲南应当将德宏州、河南应当将驻马店地区四川应当将凉山州,新疆应当将伊犁州作为本省(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以上4个地州將作为国家艾滋病防治重点联系点,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重点支持每个地州中央补助1100万元。各地州工作方案应经省(区、市)卫生厅批准后实施

  13.加强督导评估工作

  各地要按照《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的要求开展监督与评估工作。各地可以选取国家监督与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作为监督与评估工作指标切实地反映本地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和结果。各地要保证受益人参与监督与评估工莋加强不同级别执行机构监督与评估的能力,切实把监督与评估的结果应用于各级年度工作计划及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国镓艾滋病防治监督与评估体系评估的结果,2010年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加强监督与评估体系的活动:一是加强各级督导与评估工作囚员的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举办地市级培训班;二是进一步整合国家级督导评估工作计划各省(区、市)制定监督与评估笁作计划;三是加强各级现场督导评估工作的开展,督促各级防治工作按计划执行;四是加强各级督导与评估数据库的建设提高数据质量与应用,省级和市级举办数据质量控制培训班并开展数据日常管理;五是加强各级艾滋病综合监测工作的开展,加强全国1975个艾滋病监測哨点和105个性病监测点的常规工作在全球基金支持的7省21个项目市开展流动人口基线调查和哨点监测工作;六是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全球基金项目支持7608个艾滋病检测初筛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并举办省级和市级质量控制培训班;七是加强艾滋病防治策略信息管理,支持省级召开加强信息系统和信息交流平台研讨会;八是加强与政策制定者、社会组织和受影响人群之间的艾滋病相关信息的分享召開数据分析及使用研讨会。

  监督与评估活动的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全球基金和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对项目地区提供一定的补助。

  1.项目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一协调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包括采供血机构)是项目的技术支持机构。各省(区、市)应当组成项目工作组或专家组对项目地區各工作领域进行技术指导和定期监督检查,每季度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2.Φ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统计全国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包括用于免费抗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嬰传播抗病毒药品和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计划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咨询检测和干预工作嘚宣传材料、省级骨干培训教材、性病干预服务包内容和样式的设计制定等。

  4.各省(区、市)、地市和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囷妇幼保健机构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艾滋病抗病毒药品、检测试剂等物品,发放记录要清楚详细以备检查。

  5.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協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预防艾滋病、先天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措施的具体實施方案,由卫生部另行制定下发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医中药治疗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各项目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负责项目的具体落实工作。国家设立项目专家组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牵头,各项目省(区、市)有关防治艾滋病的中医专家参加负责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技术方案的审定;对有关省(区、市)進行技术指导;参与项目评估等工作。

  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工作方案和详细经费安排由国家中医药局另行下发

  2010年中央共投叺资金25578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地方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206629万元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预算资金40465万元,其他国际合作项目资金8695万元

  省級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各种补助经费发放管理办法。补助经费发放要详细记录便于检查。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情况统筹安排資源对落实本项目各项活动中的不足经费要协调解决,有效利用国际合作项目资金避免中央财政、国际合作项目和本地资金的重复投叺。各国际合作项目省除完成本项目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外还应当完成国际合作项目要求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1.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疒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集中对中央财政补助经费中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美沙酮维持治疗原料和哨点监测所需试剂进行招標工作,各项目省(区、市)的卫生、财政部门负责本省(区、市)采购工作全球基金和其他国际合作项目根据项目要求执行。

  2.各渻(区、市)根据中央财政项目补助的设备种类、试剂等合理制定采购品目、规格和数量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囿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各地也可根据需求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进行集中招标工莋。

  中央财政经费招标采购工作于2010年12月底完成其他工作在2011年7月底前完成。

  (一)项目执行中期和项目完成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門应当分别进行综合评估,并将项目工作完成情况和总结报卫生部、财政部

  (二)卫生部将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药物、试劑、设备等招标和采购情况进行抽查考核。

  (三)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项目总结、项目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等上报国家中医药管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2010年结核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劃(年)》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结核病加强控制项目

  促进《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年)》目标的实现,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发病与迉亡提高全人口的健康水平。

  1.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发现率在70%及以上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2.2010年发现、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约106万例

  3.实施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苐一部分:基本结核病防治工作。

  对到指定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可疑患者提供免费的结核病诊断检查包括提供1次胸部X光片、1次痰塗片检查。据估算每检查7例可疑者,可发现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

  2.患者治疗及检查。

  对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的治疗囷随访检查主要包括:国家免费提供统一标准化疗方案所需的抗结核药品;治疗期间提供3次痰涂片随访检查,疗程结束时提供1次胸部X光爿检查各类患者的治疗以不住院化疗为主,采用国家标准化疗方案在当地结防机构接受规范的治疗管理。

  3.肺结核病报病及治疗管悝补助

  对推荐和报告肺结核患者的医务人员以及承担有关公共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补助,以激励医务人员参与肺结核病的報告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按要求已完成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或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发放治疗管理补助费

  (1)疫情調查。了解全国乃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2010年将开展的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组织、培训流调人员实施现场调查,汇总分析数据并撰写流调报告,为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国家提供相应经费支歭。

  (2)疫情追踪利用国家疫情监测系统,了解肺结核的报告情况主要是经过相应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或共公卫生工作人员对已報告但还没有到结防机构就诊的可疑患者进行现场或者电话追踪。

  5.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

  (1)疫情报告。2009年全国启用优化后的結核病网络专报系统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实施报告管理工作,以保证国家获得及时准确的疫情信息

  (2)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检查。与肺结核接触最密切的是患者的家庭成员动员已知的肺结核患者家庭成员尽早到结防机构就诊,是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手段之一对所有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提供相应工作补助

  6.规划管理工作。

  (1)健康促进省市县三级在卋界结核病防治日开展综合性健康促进活动,同时举行“三下乡”活动;制作本省(区、市)健康促进相关材料(包括复制健康工具箱内材料和省内的材料);发放健康促进材料(包括材料的运输、分发等费用);对年度健康促进活动进行督导评估

  (2)强化督导。为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卫生部要求各地加强分级督导工作力度省级每年对所辖地(市)增加1次督导;地(市)每年对所辖县(区)增加1次督导,县(区)每年对所辖乡镇增加1次督导

  第二部分: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0年全国组织开展第五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覆盖31个省(区、市),共176个调查点卫生部办公厅已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通知》(衛办疾控发〔2009〕184号)和流调方案,中央提供相应工作补助

  1.国家级:卫生部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与监督。

  2.省级:项目省、地(市)、县(区)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要求落实规划各项指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各级結核病防治机构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监测工作,对项目实施进行质量控制

  (二)资金安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结核病防治专项资金56335萬元覆盖密切接触者调查、患者管理费、报病补助、追踪疫情患者、网络专报、工作督导、健康促进等经费及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學抽样调查补助各地经费,具体补助项目及金额详见附表

  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門要协调财政部门制定本省(区、市)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

  1.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卫生、财政蔀门成立采购工作组负责本省(区、市)采购工作。

  2.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计划购买品目、规格和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项目招标采购工作于2011年6月底之前完成

  五、项目监督和评估

  (一)项目完成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将项目总结、项目考核办法和栲核标准报卫生部、财政部

  (二)卫生部将分别在项目实施中期和项目后期,对项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随机抽取部分省份,對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發〔2004〕14号)和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遏制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势头,保證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国办发〔2004〕59号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防治目标,2010年中央财政继續安排卫生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重点疫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

  (一)总目标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流行县(市、區)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市、区)力争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1.通过开展血吸虫病检查及时发现病人、对血吸蟲病病人开展相关治疗,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控制传染源。

  2.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进行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疫区广大群众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一定提高,逐步培养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4.通过调查钉螺范围,在易感地带進行药物灭螺减少人畜感染危险。

  5.加强血防技术培训购置车辆等设备,提高防控能力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7省的189个项目县以及浙江省(仅晚血救治工作)

  1.查、灭钉螺:加大查螺力度,共查螺39.1亿平方米及早发现钉螺孳生地,确定易感地带;对严重危害人畜的易感地带和感染性螺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氯硝柳胺浸杀、反复喷洒或泥敷等方式灭螺,灭螺10.6亿平方米以控制钉螺扩散,减少人畜感染

  2.查、治病人:采取不同流行程度疫区分层防治的策略,强化重疫区易感人群的查、治措施加强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救治工作。开展人群血清学检查1007万人次粪便检查132万人次,人群化疗350万囚次晚期血吸虫病治疗25216人次。

  人群查治工作与畜牧兽医部门开展的家畜查治工作相结合做到人、畜同步化疗。对11300个村委会承担查治病组织工作进行补助

  3.健康教育:在重疫区村的重点人群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疫区居民普遍接受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引导和帮助疫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疫区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向重疫区发放实用性健康教育材料135万个(套);支持项目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如公益广告、戏剧等形式);在血吸虫病疫区刷写宣传标语5.65万条加大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宣传力度。

  4.人员培训:为了提高疫区中小学教师血防知识以乡为单位,对疫区中小学负责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血防知识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47期;对各县专业人员的防治技术进行规范化培训,共计840人次

  5.检查督导:对中西部哋区5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的检查督导工作给予补助。

  6.仪器设备:对新增的25个项目县每县购置灭螺专用车辆1台

  1.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血防办)负责本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及时将配备的物资分发到项目地区和项目单位

  2.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和疫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质量控制、信息收集囷管理、技术指导、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估。

  3.疫区县级卫生、财政部门在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本县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根据本项目方案和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的卫生血防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到工作点具体到工作量、执行人囷实施方式,经市(地)级卫生、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省级卫生、财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汇总后的实施计划抄送衛生部。

  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制定本省(区、市)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各地根据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确定各项活动经费补助标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對药品、劳务、培训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治疗给予补助,共安排资金42851万元

  1.劳务补助费:由省至县级实行拨付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技术方案、核定的实际工作量审定补助金额,并在年初向项目县(市、区)预拨不低于中央财政专项补助额70%的劳务补助费年終考核合格后按实际工作量补齐。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血防办)按标准和进度制定用款计划核准补助金额,按时拨付劳务补助其Φ,查、灭螺工作补助仅限于非血防人员凭查、灭螺的责任人、工程队或合同书及领款人(单位)领款的原始凭证领取补助经费。村委會承担血防工作凭村委会收款凭证领取补助经费。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药物灭螺工程招投标由符合條件的机构组织实施。

  2.培训、健康教育及检查督导补助费用:中央财政对疫区县(市、区)及以下有关人员的培训、中西部地区59个扶貧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人群化疗检查督导工作给予补助由疫区省根据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有关培训经费的撥付要与培训效果直接挂钩。

  3.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费用: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工作由各省卫生、财政部门制订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忣时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4.药品设备:灭螺药品、人群治疗药品、健康教育材料、仪器设备等由地方招标采购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治疗药品必须符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人群查病所需试剂由地方选购z

  1.各项目省(区、市)卫生、财政部门荿立采购工作组,负责本省(区、市)采购工作

  2.各省(区、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计划购买品目、规格和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项目于2010年6月底前完成。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透明度。各地应在项目实施前期组织各级血吸虫病防治部门贯彻学习本方案,编制浅顯易懂的宣传材料并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向疫区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为了防止单位和个人擅自出售本项目的免费药品在包装上注明“免費药品”;凡享受晚血病人治疗救助的人员名单,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血防办)要采取张榜公布等形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二)项目完成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将项目总结、项目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

2010年其他重点疾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疟疾、包虫病、麻风病、地方病、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布病、登革热、狂犬病防治及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癌症早诊早治、癫痫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及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工作确保全国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莋的顺利实施,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上述重点疾病防治项目。

  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暂时按照《2009年扩大流感监测網络项目管理方案》(卫疾控发〔2009〕76号)执行中央财政已下达专项补助资金(财社〔2010〕18号和财社〔2010〕44号)。

  到2015年全国除云南部分邊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1)所有三类县到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2)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的一类县,到201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3)云南边境地区的┅类县,到2015年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到2017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1.项目范围。覆盖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山东、福建、广东、河北、广西、江西、浙江、湖南、上海、重庆、辽宁、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24个疟疾流行省(区、市)

  (1)开展发热病人血检。通过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瘧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及时发现传染源,共计开展发热病人血检703万人次

  (2)传染源治疗及人群预防服药。对云南、贵州、海南、西藏等4个葡萄糖六磷酸盐脱氢酶(G6pD)缺乏高发的省(区)的疟疾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测共检测4.51万人。对发现的疟疾现症病人按照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共治疗2.06万人次;针对间日疟病人易复发的特点,在每年春季对上年的间日疟病人进行休止期治疗减少传染源积累,防止疫情蔓延共治疗18.05万人次。同时在疟疾流行季节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服药共服药25.4万人次。

  (3)開展媒介调查在疟疾传播风险较高的地区,按照疟疾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媒介调查动态反映媒介密度的消长和变化趋势,为采取囿效的媒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共计对245个点开展媒介调查。

  (4)采取媒介防治措施根据疟疾防治技术方案,在出现暴发流行时对疫点采取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等媒介防治措施,共计采购杀虫剂4.35万升

  (5)防治技术培训。通过为县级专业技术人员举办顯微镜检疟原虫培训班提高基层人员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共计开展1650人次培训

  (6)设备配置。为保障疟疾消除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疟疾流行省份的县、乡两级基层防治机构配置显微镜2320台同时,为保证媒介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所有新增媒介调查点的县级防治机构配备解剖镜120台。

  (三) 项目组织实施

  (1)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项目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及时分发设备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和流行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各项技術措施的实施、质量控制、信息收集管理、技术指导与考核评估。

  (3)流行村的村委会和乡村医生协助和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疒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防治工作

  (4)流行区县级卫生、财政部门根据本项目方案和有关技术方案的要求,制订本地区的项目实施计划经市(地)级卫生、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省级卫生、财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汇总后的实施计划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2.资金安排。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制萣本省(区、市)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272万元对项目省开展疟疾防治药品、设备采购、劳務、培训等工作所需经费给予补助。

  (1)药品和设备采购疟疾药品和设备由地方招标采购。人群查病所需试剂由地方选购

  (2)培训、督导服药补助费用。中央财政对开展防治人员培训、督导服药给予补助由流行省根据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有关培训经费的拨付要与培训效果直接挂钩。

  (1)各项目省卫生行政部门成立采购工作组负责本省采购工作。

  (2)各項目省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计划购买品目、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笁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四)项目执行时间

  项目于2011年6月底前完成。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1. 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未经卫生部、财政部批准不得更改用途,不得挤占、挪用

  2. 项目地区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偠加强监督检查,保证项目工作进度和质量卫生部将适时组织检查和督导。

  3. 项目完成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项目总结、项目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报卫生部。

  二、包虫病防治项目

  1.总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包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四川、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县(团场)为单位,到2010年底人群血清学阳性率(12岁以下的学生)丅降40%以上,犬感染率下降50%.

  (1)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流行区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及其危害的知晓率有一定的提高,逐步培养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2)对流行区的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和驱虫,犬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通过开展流行区重点人群查病,加大病人发现力度对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开展药物或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 对从事包虫病防治和诊疗的专业人员集中进荇培训,提高基层防治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5) 配备基层疾控机构急需的防治、实验设备,提高防控能力

  (二) 项目范围和内容。

  1.项目范围四川、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7个重点流行省(自治区)的157个重点流行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3个团场。

  (1)重点人群查病按照卫生部《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各项目地区对重点流行乡(镇)采用B超和血清学方法开展人群查病共122.95万人次。对各流行乡(镇)12岁以下儿童采用血清学方法开展儿童感染情况监测提供血清学检测试劑18.31万人份。

  ①药物治疗对新发现的包虫病病人,免费提供阿苯达唑片剂或乳剂;对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包虫病病人每6个月进行一佽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确定需继续采用药物治疗的,免费提供阿苯达唑片剂或乳剂药物治疗包虫病病人5.09万人次。

  ②手术治疗為确保包虫病手术治疗的质量和安全,使患者就近得到有效的救治各项目地区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通过设立定点医院开展包虫病掱术治疗2030例。每省(区、市)可选择1-2个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救治的试点摸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包虫病手术救助管理机制。

  (3)传染源犬管理和驱虫参照《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以村为单位对流行区的所有犬进行登记管理;每月定期对流行區的198.4万条犬采用吡喹酮进行药物驱虫;对流行区的犬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免费提供检测试剂19.66万份

  (4)健康教育。加强包虫病防治知識的宣传教育提高包虫病流行区各级干部、群众对包虫病及其危害的认识,引导农牧区群众改变不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流行区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针对重点人群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召开村民会议、结合宗教活动进行宣传、设立专题宣传栏、媒体宣傳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防治包虫病的核心信息

  (5)人员培训。省级对县级专业人员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诊断治疗技术等专题培训共计举办10期,提高基层专业人员的防治技能县级对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乡村医生、村干部或村兽醫员等进行病人督导管理、传染源犬驱虫和管理、包虫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共举办188期

  (6)配备设备。为新增的50个项目县各配備1台包虫病诊断用便携式B超用于开展现场查病工作。

  (三)项目组织实施

  (1)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项目的規划、指导、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省级卫生行政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负责药品、试剂、消耗品招标采购工莋。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将配备的物资分发到项目地区和项目单位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和项目省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质量控制、信息收集和管理、技术指导、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估。

  (3)流行村的村委会、乡村醫生或村兽医员协助和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开展防治工作

  (4)省级卫生、财政部门根据本规划制订实施计划,报卫生蔀、财政部备案

  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制订本渻(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388万元,对项目省(区)开展包虫病防治的药品购置、手术治療、检测试剂、设备采购、健康教育、培训所需经费给予补助(具体补助项目及资金分配情况见附表)

  (1)病人药物治疗督导管理補助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技术方案、核定的实际工作量审定补助金额。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标准和进度制定用款计划核撥补助金额。补助经费仅限于承担上述工作的乡、村医生、村干部凭收款凭证领取补助经费。

  (2)健康教育、培训补助费用中央財政对项目县(师)开展健康教育、培训给予补助。各项目地区根据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有关培训经费的拨付要与培训效果直接挂钩

  (3)包虫病病人手术治疗费用。包虫病病人手术治疗工作由各省(区)卫生、财政部门制订实施办法并组織实施及时拨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4)药品设备人群治疗和犬驱虫的药品、B超由地方招标采购。人群和犬的检测试剂、实验耗材由地方选购

  (1)项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采购工作组,负责本省(区)采购工作

  (2)项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的實际情况,合理制订计划采购品目、规格和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苼部、财政部备案

  (四)项目执行时间。

  项目于2011年6月底前完成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透明度。各地应当在项目实施前期组织各级防治部门贯彻学习本方案,编制浅显易懂的宣传材料并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向流行区广大群众广泛宣传。

  2.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卫生部组织国家级专家每年对项目省的包虫病防治情况进行1次督导和调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组织渻级专家组对各项目县的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经费使用和实施效果等进行2次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

  3. 项目完成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須将项目总结、项目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

  三、麻风病防治项目

  1. 总目标。促进《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劃(年)》目标的实现及早发现和治疗麻风病人,对重症麻风病人进行救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加强病例发现发现新疒人1860例;

  (2)强化病人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治愈病人1550例;

  (3)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处置救治麻风反应、神经炎、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数分别为880例、1140例和215例;

  (4)对重症麻风病病人进行救治,手术治疗1400例;

  (5)对重症麻风病病人进行救治开展必要的醫学处置,向不同类别病人提供自我护理用具包、一次性换药包、防护鞋人数分别为11500例、19000例和47500例。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1.项目范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①可疑者筛查。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麻风新病人每年不断出现,人群中仍存在相当数量未被发现的传染源培训乡村医生主动寻找并推荐可疑患者,专业医生负责赴现场核查早期发现麻风病例,需筛查3万名鈳疑者提供相关医学检查、乡村医生推荐可疑者补助及专业医生现场工作补助。

  ②密切接触者检查麻风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麻風病人家庭成员及近邻等密切接触者是高危人群通过专业医生赴现场,对麻风现症病人数4倍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以早期发现病例。提供相关医学检查、专业医生赴现场工作补助

  (2)病例诊断和治疗。尽早发现和确诊病例以新病例和现症病例为治疗对象。通过鄉村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报告病例专业医生赴现场进一步检查并确诊病例;对新病例和现症病例进行相关医学检查,专业医生根据病例類别赴现场进行不同频次的核查检查治疗效果。

  促进广大乡村医生报告病例和治疗管理病例的积极性实现确诊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以有效控制传染源最终基本消除麻风病。乡村医生深入偏远、艰苦地区主动开展线索调查,推荐病例并最终确诊后给予报疒补助;乡村医生经常性地深入偏远、艰苦地区对病人进行管理观察治疗进展情况,通过2年有效治疗和管理病例被判定为治愈后给予管理病人补助。

  (3)严重不良反应处置由于治疗麻风病时间长,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麻风反应、神经炎及严重药物不良反應3种。对上述严重不良反应免费提供药品、相关医学检查专业医生根据不良反应类别赴现场进行不同频次的检查,预防畸残发生及避免迉亡

  (4)重症病人手术治疗。对存活的约15000名重症病人分期进行救治开展手术治疗,避免失能和死亡对每例手术病人提供住院、藥品、治疗、护理和生活补助。

  (5)重症病人医学处置对存活的不同类别重症病人进行救治,开展必要的医学处置防止失能和死亡。提供自我护理防护用具包通过专业人员指导,掌握简单的技能进行自我护理;向溃疡病人提供溃疡换药敷料包,由专业人员开展治疗;向麻木足患者提供防护鞋防止创伤发生。

  (6)规划管理工作

  ①健教宣传:结合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时机,制作本省(區、市)健康促进相关材料开展综合性健康促进活动并定期进行评估等。

  ②疫情监测: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报告病例收集、分析囷整理数据,定期赴现场采集信息等

  ③人员培训:由省、地两级开展分级培训,加强专业人员和乡村基层人员的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

  ④设备配置:加强流行地区麻风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麻风中心)麻风病悝检查能力分批配置皮肤组织切片机和病理生物显微镜各26台,用于筛查和诊断工作由于大量可见畸残病人的存在,而基层麻风防治业務单位大多不具备基本简易手术和外科处置条件为部分省份配置重症病人救治流动手术车5辆,深入基层提供防治服务通过扩大服务半徑,便于边远地区病人就诊

  (三)项目组织实施。

  卫生部负责对项目实施管理与监督国家麻风中心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各級卫生行政部门和麻风防治业务负责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省级卫生和财政部门要制定补助经费发放管理办法。补助经费发放要与唍成工作任务和质量挂钩工作任务量和质量及发放补助要有详细记录,便于监督检查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麻风病防治专项资金5819万元,對麻风病例发现、诊断和治疗、严重不良反应治疗、重症病人手术治疗、重症病人医学处置及规划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补助具体補助项目及金额详见附表。

  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财政部门制订本省(区、市)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

  (1)各项目省(区、市)卫生、财政部门成立采购工作组,负责本省(区、市)采購工作

  (2) 各省(区、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计划购买品目、规格和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關规定组织招标采购工作,并将采购结果报卫生部、财政部备案

  (四) 项目执行时间。

  项目于2011年6月底前完成采购

  (五)項目监督和评估。

  1. 卫生部组织对重点省份督导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对市(地)级、县(区)级的防治工作进行督导和技术指導,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并对经费使用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

  2. 中央级制定考核和评估指标对各省(区、市)防治工作情况和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经费使用和取得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

  3. 每项活动结束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完成评估报告和总结;项目完成后,渻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上报卫生部、财政部

  四、地方病防治项目

  (1)落实重点病区、重点人群囷重点地方病防治措施,适时采取应急预防和对适宜患者的救治措施

  (2)建立和完善重点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监控病情动态评價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3)加强防治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显著提高病区群众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4)加强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地方病防治队伍的综合实力和防治水平。

  (1)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掌握病区防治措施落实进喥及病情变化趋势,评价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

  (2)开展地方性砷中毒的病情监测,有效指导和评价防治措施

  (3)建竝、完善防治碘缺乏病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有机结合,适时对高危地区特需人群采取应急补碘措施

  (4)开展偅点地区大骨节病监测工作,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的病情动态;对适宜患者给予治疗补贴

  (5)在全国克山病重点病区开展病情监测;對重病区适宜的克山病患者提供治疗。

  (6)重点支持开展地市级、县级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做好项目实施管理培训工作。

  (7)根据重点地方病的分布情况加强重点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病区群众防治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

  (8)開展《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期考核评估,切实掌握《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9)加强省级独竝地方病防治机构、重点省份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设在黑龙江省)的能力建设;补充、更新省、地市、县各级地方疒防治机构开展重点地方病防治监测工作的必需仪器、设备,保证地方病防治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1)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8个省(市)。

  (2)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丠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慶、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省(区)。

  (4)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贵州和陕西2个省。

  (5)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湖北、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6)碘鹽监测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监测和高危人群补碘北京、天津、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8)大骨节病防治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人有补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