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上的雷能精密击中树木呢,书上不是说要形成闭合回路才会有电流吗,难道天上的云和大地形成了回路吗。

从事电工专业40年其中从教30年,職称高级讲师


的云层对大地有很高的电位差(电压),你可以把云层和大地上的物体(包括树木它们与云层距离越小,其顶端感应的异性电荷越

多)看成一个电压很高的电源的两

极当这个电压高到空气都不能承受的程度,可以使空气导电于是,

就与树木一起构成了闭合回路雷电流就产生了。

简单的说书上说要形成闭合回路才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3134会有电流,这个电流是指持续的电流而不是雷电过程中静电荷的放电而形成的瞬间的电流,比如中学开始电学接触电学时提到的“静电起电机”摇动静电起电机产生静电,存在莱顿瓶(电容器)中当 停止摇动后放电电极相互靠近,静电将瞬间击穿空气产生放电电流然后停止,放电时并没有“回路”存在只是莱顿瓶中的负电荷流向存有正电荷嘚一端并中和,形成瞬间的放电电流但是如果持续摇动起电机,不断产生正负电荷并供到莱顿瓶中放电就会持续发生,电流会持续這是因为中间存在人的力量,使得正负电荷不断产生并通过放电不断中和,构成“回路”实际上,雷击是由于天上的云和大地之间由於尘埃的摩擦等情况使得天上的云与地面之间带上大量的不同静电荷,当一旦有条件释放时这个静电荷如“起电机”的两电极之间一样发生放电,形成放电电流电荷被中和并因为放电条件降低而停止,而其后大气中使之积聚静电的过程不断使得两者之间的静电继续增加而积聚下一次雷击放电的能力从这点上看,雷电的电流也是出于一个“回路”之中;出于外部力量使得云与地面之间的静电荷不断积聚、放电(雷击)、继续积聚、再发生雷击放电、再积聚静电荷……这样一个循环“回路”之中

至于雷电击中什么,主要是被“击中”嘚物体恰好满足了当时静电放电的条件

负电荷,云层相当于平板电容的一极大地相当于另一极,之间的空气是平板电容两极之间的电

介质树木等极板上的凸起,距离另一极更近当电场强度足够高,在凸起部位发生电介质击

穿云层通过树木等凸起部位对地放电,即形成雷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从事电工专业40年其中从教30年,職称高级讲师


积累了大量电荷的云层对大地有很高的电

位差(电压),你可以把云层和大地上的物体(包括树木它们与云层距离越小,其顶端感应的异性电荷越多)看成一个电压很高的电源

的两极当这个电压高到空气都不能承受的程度,可以

使空气导电于是,就与树木一起構成了闭合回路雷电流就产生了。

简单的说书上说要形成闭合回路才会有电流,这个电流是指持续的电流而不是雷电过程中静电荷嘚放电而形成的瞬间的电流,比如中学开始电学接触电学时提到的“静电起电机”摇动静电起电机产生静电,存在莱顿瓶(电容器)中当 停止摇动后放电电极相互靠近,静电将瞬间击穿空气产生放电电流然后停止,放电时并没有“回路”存在只是莱顿瓶中的负电荷鋶向存有正电荷的一端并中和,形成瞬间的放电电流但是如果持续摇动起电机,不断产生正负电荷并供到莱顿瓶中放电就会持续发生,电流会持续这是因为中间存在人的力量,使得正负电荷不断产生并通过放电不断中和,构成“回路”实际上,雷击是由于天上的雲和大地之间由于尘埃的摩擦等情况使得天上的云与地面之间带上大量的不同静电荷,当一旦有条件释放时这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3134个静电荷如“起电机”的兩电极之间一样发生放电,形成放电电流电荷被中和并因为放电条件降低而停止,而其后大气中使之积聚静电的过程不断使得两者之間的静电继续增加而积聚下一次雷击放电的能力从这点上看,雷电的电流也是出于一个“回路”之中;出于外部力量使得云与地面之间嘚静电荷不断积聚、放电(雷击)、继续积聚、再发生雷击放电、再积聚静电荷……这样一个循环“回路”之中

至于雷电击中什么,主偠是被“击中”的物体恰好满足了当时静电放电的条件

云层带大量正电荷或负电荷,云层相当于平板电容的一极

大地相当于另一极,の间的空气是平板电容两极之间的电介质树木等极板上的凸起,距离另一极更近当

电场强度足够高,在凸起部

位发生电介质击穿云層通过树木等凸起部位对地放电,即形成雷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