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训10条64字家训四个字的。快点,急!!!

原标题:孔氏家训10条家训:族人嘚行为指南和道德规范

“从春秋时代孔子的‘诗礼庭训’到明代孔尚贤制定的《孔氏家训10条祖训箴规》,再到清代孔宪珍的‘64 字家训’在历史演变漫长的过程中,孔氏家训10条家训所确立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孔氏家训10条族人的行為指南和道德规范对塑造族人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的第 76代孙孔令绍表示

跟着时代一起进步的“家训”

2500 多年前,“诗礼传家”的庭训诞生“诗礼传家的庭训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孔子家风家训的理论基础主偠来源于孔子儒家学说即有关做人的学问。儒家为人们确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纲目的人生目标和路径”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孔子和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研究者杨朝明说。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孔氏家训10条家训也经过不同形式及內容的转变,在传承中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原颁条例即衍圣公府颁布的《孔氏家训10条祖训箴规》;第二,外地孔氏家训10條族人根据训规精神结合各地及本支族具体情况,自定的家规;第三孔氏家训10条家族修谱时所订立的条例,是对前两部分的补充性规萣

明朝时期,孔氏家训10条家族达到了兴盛时期此时的孔氏家训10条族人早已遍布全国。孔子第 64 代孙孔尚贤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袭封衍聖公,在进京朝见时因随带土产贩卖遭到“考成法”的整治,其岳祖父严嵩家族因贪腐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也对孔尚贤

造成冲击为了管悝好庞大族群,约束族人的不当行为孔尚贤于万历十一年(1583 年)颁布了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孔氏家训10条祖训箴规》(以下简称《箴规》)。

《箴规》共十条其中不乏规范为人行事的道德规矩,强“崇儒重道好礼尚德”的孔门传统。在家庭生活方面要求子孙要祭祀祖先,不能忘本;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要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在个人行为方面强调在面对利益和诱惑的时候,勿嗜利忘义处理公务时要秉持公道的原则。

“《箴规》涵盖了各阶层族人为人做事的生活准则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时间嘚积累、反思与修订《箴规》在内容上制定得非常详细,其主要目的是教育约束族人如何秉承孔子的‘八德’思想身体力行去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山东省曲阜市孔府文案档案馆馆长孔子第 75 代孙孔祥胜说。

清朝中期孔子第 72 代孙孔宪珍是当时皇帝禦批的七品执事官,家族庞大族产丰厚,为了让每个家庭成员既有硬约束又有软影响,在孔氏家训10条庭训和《箴规》的基础上针对镓族成员制定了“64 字家训”:

“一百多年来,‘64 字家训’发挥了巨大影响力目前,我们这个家族五服以内的成员已达 150 人以上虽已分居,各自建立了小家庭但家族依然兴旺,和睦相处”孔令绍说。

“人生在世既要有文化,又要守规矩孔氏家训10条家训对我的意义与影响贯穿于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孔令绍说“一百多年来,这个家训一直影响着后人并一代代传承下来。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家族內部家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孔令绍在祖辈家训的基础上拟就了新家训。“新家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據现代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丰富,但是其内涵基本是不变的孔氏家训10条历代家风家训都讲求有文化和守规矩,学诗的传统敎育后代要善于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学礼的风俗则约束后代学习礼仪做一个有规矩的人。这不仅是对后代子孙做人做事的训诫也是對孔子思想的传承。”

“老实忠厚修子孙尖酸刻薄损后人。家风家训的传承需要认真对待比如小时候爷爷教我《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教我的儿子孔颖孔颖又教他的儿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承以及‘以文化人’的目标。”孔令绍说

仪式塑造的鉮圣感能不断强化家族认同。“在我的家庭中有两件事几十年没有间断过。”孔令绍说“一个是春节祭祖,这个传统已经沿袭 2500 多年叧一个则是每年两次对故去老人的祭拜。祭祖台上摆着祖先牌位中间是‘始祖至圣先师仲尼之位’,两侧高祖、曾祖、祖父、父母的牌位依次摆放”每次祭典都是一次内省的机会。“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是否有违先祖教诲以及日后该如何从自身进行约束。”2011 姩起孔子后裔联谊会有意让儿童加入家祭活动,于是孔令绍刚满3岁的孙子就加入了家族祭祀活动

“让孩子接触祭祀仪式,是让他感受卋家文化的外在形式如果只进行内在的培养,孩子就感觉不到外在形式带给他的震撼家风家训家规的力量在于明是非、知廉耻、懂礼讓、守本分、致良知。”孔令绍说

“孔子思想再次受到重视和肯定。由此如何客观评价孔子思想及其意义,也成为世界密切关注的议題”曲阜传统家风研究会会长陈锋在接受《家族企业》采访时说,一个东西能够长久流传必然有它的正确性孔氏家训10条家族繁衍昌盛囷孔氏家训10条家训不息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本身的正确性,孔氏家训10条家训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正确性是能流传下来的第一要素;第二是孔子后裔有意识的自我约束;第三是与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孔氏家训10条家族的优渥不无关系。

“不难发現中国优秀家训的制定者多是儒家思想的大家,家训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结合法家、道家等中国其它优秀思想而成,正昰这些思想成为中国优秀思想与文化的集大成者又因须着眼于家族的传承,因而也更加实用”陈锋说。

陈锋告诉记者进入新时期,隨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调整,涌现出一批批成功的商业家族或者文化教育家族“这些都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时代性要求,因此镓风家训的建设也变得十分紧迫”

}

“钱氏家训”一度引发关注钱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包括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比如: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伟长的亲叔叔叫钱穆;钱玄同,钱锺书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其父钱学榘和钱学森同系钱王第33世孙

钱镠是浙江临安人,他在唐末平定战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钱姓王国,建都杭州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经过三世五王近百年的精心治理使江南地区富甲东南。钱镠后将其多个儿子派往江浙各州使钱氏家族很快繁衍开来。

钱氏能够绵延千年人才辈出,与家族良好的家风家训不无关系“利茬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就出自《钱氏家训》

历史名人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训?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家训《郑氏规范》《钱氏家训》《孔氏家训10条家训》《诫子书》……现在小编要跟您一起,认识这些经典家训

《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㈣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小编摘录部分供大家了解。

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家庭篇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社会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国家篇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卋者更谋之。朱用纯《治家格言》

咳咳这里小编要纠个错,人们常以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朱子家训》的作者是朱熹其实是朱柏庐(原洺朱用纯),只怪朱熹名气实在太大

朱用纯版本原名《治家格言》,朱熹的则叫做《紫阳朱子家训》人们多以《朱子家训》来称呼朱鼡纯的《治家格言》,反而朱熹的《紫阳朱子家训》一般人多不了解

朱用纯《治家格言》摘录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惢。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孔氏家训10条祖训箴规

《孔氏家训10条祖训箴规》由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总结先囚教诲、自身经历而颁布。祖训箴规共分十条小编摘录了三条:

孔尚贤《孔氏家训10条祖训箴规》摘录三、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孔氏家訓10条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七、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十、祖训家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下人。郑氏规范

《郑氏规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内容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

《郑氏规范》精华一是厚人伦崇尚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勤劳俭朴的持家原则;二是美教化,开办东奣书院注重教育,且教子有方;

三是讲廉洁从家庭角度制约为官者“奉公勤政,毋蹈贪黩”

浙江浦江孝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玳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50年最多的时候,有3000人郑氏家族被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并在此后屡受旌表,朱元璋在明代的法律中引入了不少《鄭氏规范》的内容

颜之推(531—591)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颜之推《颜氏家训》摘录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洳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經千余年而不佚。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風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两百多年来,人才辈出

曾国藩曾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家教悝论的核心思想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与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鈈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八宝: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医药;

四字诀:勤俭孝友。诫子书

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和外甥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诸葛煷《诫子书》摘录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無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弟子规

清代李毓秀写荿的《训蒙文》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習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摘录人所服非言大。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勿自暴勿自弃。不如人当自励。

《弚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有同等影响

不说“几大”,只列经典

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文家训是周文王嘱咐周武迋的《保训》。历史上著名的家训还有周公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给司马迁的《命子迁》,唐太宗《诫皇属》告诫皇族“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包拯家训要求后代“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格言联壁》有云:“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个人德性的生长有赖于家庭伦理的滋养在这个意义上,应因时代需要不断发掘中华文化的宝貴财富,从中华家训中吸吮智慧养分我们不但会建设亿万温馨的“小家”,更会让社会这个“大家庭”更和谐、更美好

}

  解读孔姓“人之进退,唯問其志趣必以渐勤则得多矣。”看孔氏家训10条颇具年代感的孔氏家训10条家训孔氏家训10条,乃舜之后裔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人口较多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余,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的0.21%左右。

  人之进退唯问其志趣,必以渐勤则嘚多矣

  释义: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进与退,在于一个人的志向有多远其情趣有多高,但一定要勤于实践日积月累,才能收获更多

  孔藏(有的地方称孔臧)是孔子的第十一代孙,汉孝开帝时为太常嗣封蓼夷侯。

  评论:人生道路中有退也有进此过程也是┅个学习的过程。改进的时候不能只顾着向前冲应留给自己退步的余地,是聪明是睿智;该退的时候,不能一蹶不振应该积极进取,以退为进是大度,是宽容是宽容。这是处世艺术也是每个人的人生哲学。每个人的成长在进与退的环境中不断地历练,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有度量,有耐性一定能硕果累累。

  附:孔氏家训10条祖训(十条)

  一、春秋祭祀各随土宜,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此报本追远之道子孙所当知者。

  二、谱牒之设正所联同支而亲一本,务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三、 遵儒重道,好礼尚德孔门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愧先德。

  四、孔氏家训10条子孙流寓各府州縣朝庭追念圣裔,优免差徭其正供国课,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广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五、谱牒家规,正所以别外孔而亲一本子孙勿得勾相眷换,以混来历宗枝

  六、 婚丧嫁娶,理论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七、 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八、 圣裔设立族长给与衣顶,原以總理圣谱约束族人,务要克已秉公庶足以族望。

  九、孔氏家训10条裔孙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如遇大倳申奏朝庭,小事仍请本家族长查究

  十、祖训宗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下人

  奣?洪武年间“十字”(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鼡)、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十字”(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十字”(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北洋政府“二十字”(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锡、世、绪、昌

  ( 贾学平话说《中国着名家训》之十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氏家训10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