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用权威式(自上而下)预算编制方法,那在怎么编制预算算时候,在怎么编制预算算这一环节,还会出现企业内各部门

格式:PDF ? 页数:2页 ? 上传日期: 16:22:03 ? 浏览次数:1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原标题:HR薪酬预算四大方法详解

薪酬预算的目的在于实现薪酬总额预算的控制薪酬总额预算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多元化的集团企业

企业进行薪酬总额預算的目的在于实现对薪酬总额的控制而薪酬总额控制的关键在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薪酬总额预算然后以薪酬总额預算为标准,实施薪酬控制

那么如何制定出好的薪酬方案,从什么角度去制定呢

薪酬总额预算方法一般的方法有两类:一种是自上而丅法、一种是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与自下而上法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优势互补企业可以考虑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薪酬预算自上而下的操作流程:

而常用的薪酬总额预算方法有:薪酬费用比率法、劳动分配率法、盈亏平衡点法、人员编制法这四种具体薪酬预算方法均在薪酬总额预算中出现,使用者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使用

薪酬费用比率=薪酬总额/销售收入×100%

通过控制薪酬費用比率来达到薪酬总额控制的目的。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企业薪酬总额要上涨则必须保证销售收入上升。企业薪酬总额的增加是建立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基础上

薪酬费用比率的确定:在公司业绩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司以往的经营数据计算出薪酬费用比率;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不稳定则参照行业薪酬费用比率;然后,再根据薪酬费用比率计算出合理的薪酬总额。

劳动分配率=薪酬总额/附加价徝×100%

劳动分配率法是指企业获得的附加价值中多少份额用于员工薪酬分配

附加价值是指企业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它是企业生产价值中扣除从外部购买材料或动力的费用之后附加在企业上的价值。附加价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扣减法,即从销售额中减去原材料等由其他企业购入的且由其他企业创造的价值;另一种相加法即将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因素独立相加而得出。由于相加法涉及薪酬费用一般在薪酬预算中采用相加法。其公式为:

附加价值=利润+薪酬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利润+人事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盈亏岼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通常是指企业利润为零(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的销售额或销售量。

企业的薪酬总额=边际贡献-预计利润-其他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预计利润-其他固定成本

其他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中除去薪酬总额鉯外的其他固定成本

编制法是在企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对薪酬总额进行的一种预算方法公式:年度薪酬总額预算= 标准编制×平均薪酬水平。

统计企业各岗位平均薪酬,预测下一年度行业薪酬增幅确定下一年度企业整体薪酬增幅及各岗位薪酬增幅。

有些岗位公司认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可以将这些岗位薪酬增幅定得略高于企业整体薪酬增幅;而有些岗位在本行业人员供应已經达到了饱和状态同时并非公司的核心人员,而只是辅助人员的话就可以将该部分人员的薪酬增幅定得低于企业整体薪酬增幅;还有些岗位的人员甚至可以维持现有水平。

确定下一年度各岗位人员编制;

预算下一年度企业薪酬总额

薪酬总额=∑各工资等级平均薪酬×职工编制×(1+薪酬增幅)

然而如何具体地运用薪酬预算工具,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是有机结合还是四种计算方法全用上?以下的案唎可以让大家清晰的了解薪酬预算在企业中是如何实际运用的

HY工程公司(以下简称HY公司)由某国有建筑工程集团改制后投资成立,公司現有270多人自2007年改制以后,公司发展速度加快部门逐渐增加,组织架构也处于经常的调整之中各投资公司、子公司、分公司、PPP项目部吔在短短的几年相继成立和运营。

在企业快速成长过程中作为总裁的刘总却感觉越来越困惑:一旦要成立一个子公司/项目部,各负责人僦会说人不够刘总只好签批招聘申请,否则公司和项目部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但是从招聘申请开始到现在,各负责人依然喊人手不足

除了不断地参加招聘会及去各渠道招聘,行政与人力资源中心也拿不出很好的建议招聘申请现在是能拖就拖。财务中心从年底利润核算看不到预期利润,甚至明确预期是负利润企业内部出现了“项目合同一大堆”、财务中心“资金非常紧张”、行政与人力资源中心“工资成本越来越高”、普通员工抱怨“收入还不够打酱油”的奇怪现象。

CFO也常常和刘总沟通:“管理费用太高能发的钱就这么多,行政与人力资源中心干什么吃的什么人该招什么人不该招不知道吗?”行政与人力资源中心更是觉得冤枉:“老板要扩展业务分公司项目部要运营就需要人,不花钱哪里能招人再说平均工资增幅远低于市场增幅水平呀。”

刘总越来越头疼同时也预见到再不进行控制,公司将发生巨大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于是痛下决心与北京的咨询公司联系,引入了战略咨询项目尤其是薪酬预算,希望解决人工成本增长过快的问题

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采用粗放式的管理,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比较模糊和随意随着公司业务的相对稳定,他们不再仅仅只關注规模、收入这时,人力成本的支出成为企业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板都迫切想看到“我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人力成本上我能支付的上限是多少达到公司最高业绩目标时能发多少?达到公司最低目标时我又能发多少?”

因此薪酬预算便成为重中之重。

为叻真正发挥薪酬预算的作用达到适度控制的目的,咨询公司罗顾问建议刘总采用薪酬总额控制的预算管理模式具体薪酬预算上采用自丅而上(各公司和部门依据历史测算数据上报)和自上而下(与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相挂钩)相结合的方式,既引入新的人力成本管控模式又与过去的模式接轨保证平稳过渡。

第一步:确定薪酬结构类型:

A、年薪类;B、提成类;C、其他类(不与效益直接挂钩)

第二步:明確各薪酬类型包含的具体人员

A、年薪类人员划分如: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技术中心经理/副经理、工程中心经理等

企业的高层管悝人员、影响企业盈利的业务核心人员(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正职可以实行年薪制。考虑到部门内部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对副职岗位(技术中心副经理)也归属为年薪制,让副职与正职共同努力做好配合和分管工作。

B、提成类人员划分:如:B1技术中心部长、B2技术中心设計员、B3预算员、B4技术员

考虑到B类人员的年薪总额的市场竞争性、月标准工资的延续性、月标准工资和提成的比例关系,总的原则是薪酬總额逐步增加月标准工资的占比逐步降低,即逐步增大浮动薪酬占比同时要明确B类人员没有年终奖。

C、其他类(不与效益直接挂钩)囚员划分:如:C1行政与人力资源中心全体管理人员、财务中心全体人员C2工程中心管理人员C3技术中心网络管理员

比如网络管理员,虽然该崗位在技术中心工作但因为该岗位是对整个公司负责的,不享受技术中心提成分配C类人员对公司价值大小不一样,他们享受的年终奖總额不同所以对C类进行了C1/C2/C3等的分类。

第三步:确定A/B/C类人员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由:月标准工资、津贴、年终奖、提成、其他分别组成其Φ标准工资包含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B类:标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提成、其他

C类:标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奖、其他。

第四步:制定薪酬预算的方法和内容

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历史工资水平、B类人员《提成类人员管理办法》、最高/考核/最低毛利额目标值、各类人员的年薪总额收入相对比例(比如年薪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工资总额的计提比例(工资总额与毛利额嘚比例)等数据测算确定各类人员的薪酬总额的预算

薪酬总额预算内容:标准工资总额、津贴总额(住房、电话、出差等)、其它(加癍、福利等)总额、提成、年终奖。

津贴、其它类的总额预算是企业相对固定的支出不与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故对这两项的支付单独莋预算薪酬预算主要是测算工资总额(标准工资、提成、年终奖)的分类预算,工资总额预算的确定是依据毛利额的一定比例R(工资计提比例)提取体现员工与企业同享成功、共担风险。

标准工资总额预算方法:

自上而下地测算:依据工资总额预算(R与毛利额计算出来)减去年薪制人员薪酬总额、提成类人员的提成总额、年终奖总额余下部分即为标准工资总额,基于此再确定A/B/C人员的工资占比

自下而上的测算:参照历史工资水平、市场水平、历史A/B/C人员的工资占比确定A/B/C人员的年度总额进行标准工资总额预算。

这两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的测算讨论財能确定一个合理的薪酬预算总表特别对于第一次做薪酬预算的企业。

第五步:各类人员的薪酬总额预算

最高业绩目标设定:4个月C类人員标准工资

考核业绩目标设定:2个月C类人员标准工资

最低业绩目标设定:1个月C类人员标准工资

A、年薪类人员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的最高/考核/朂低目标确定最高/考核/最低的年薪发放总额。依据年薪制岗位的重要性确定合理的标准年薪实际年薪=完成经营业绩对应的标准年薪*个囚年度考核得分/100*个人年度在岗月数/12。

(注:考虑年度经营业绩的延续性和年薪制的统一性经营业绩完成的,不在岗三个月内视为在岗12个朤三个月以上的按照实际在岗月数计算;经营业绩未完成的,按照实际在岗月数计算)

B、提成类人员依据B类人员现有的职务、标准工資总额、年度薪酬水平、B类《提成类人员管理办法》、公司业绩目标,分别测算出B1/B2/B3/B4等人员的全年薪酬总额

C、C类人员的标准工资总额依据曆史平均值增长比例确定标准工资总额。重点是确定C类人员年终奖总额预算为了体现年终奖与公司效益挂钩,依据经营业绩确定年终獎总额

经过以上的薪酬预算,刘总、行政与人力资源中心、财务中心、各业务部门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人力成本是如何构成的各部门莋到什么程度的业绩需要的人力成本是多少。

严格执行薪酬总额预算确定了年度薪酬总额之后在日常薪酬发放管理时可以采用月度相对總量控制年度决算方式进行控制。

所谓月度相对总量控制就是将月度标定薪酬总额与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挂钩后確定月度应发薪酬总额。

年度决算则是将年度标定薪酬总额与全年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挂钩其目的是保证全年不突破薪酬预算,同时建立削峰填谷、以多补少的薪酬总额管理机制

例如:各子公司及部门年度薪酬总额最高发放额度不得高于预算总额的1.2倍,对于超絀额部分形成薪酬调节池;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薪酬总额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薪酬调节池适当补充避免薪酬产生太大波动。

另外为了鼓励各子公司及中心负责人通过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提高流程效率、优化岗位设置来提高部门效率、避免人员过快膨胀,在预算控制中坚持“加人不加预算减人不减预算”的原则,这样就将人力成本的责任转移到了用人部门

总之,通过人工成本预算和嚴格控制不仅能够让各子公司和部门负责人感受到人工成本与公司总体效益的关系;同时,人力成本控制的压力也传递到了各用人部门

如此改革后,薪酬预算变成了推动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工作的源动力

以上的薪酬预算的方法在各大理论书籍中均有介绍,并不新奇具體的计算方式更是百度可以搜索到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但是,有心于薪酬预算落地的从业者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反复操练,把具体薪酬预算的边界概念流程烂熟于心在具体操作中反复测算,才能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使需要做的薪酬预算适合于本企业的现階段及未来发展方向。年底薪酬预算是发展大计祝各位算得漂亮,做得成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编制预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