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玄武岩浆、花岗质岩浆和安山在哪质岩浆的可能源区及地球化学证据。

讨论玄武岩浆、花岗质岩浆和安屾在哪质岩浆的可能源区及地球化学据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花岗岩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学术界是否有了统一的观点?
有人认为花岗岩是地壳深處的花岗岩浆经冷凝结晶或由玄武岩浆结晶分异而成也有人认为是深度变质和交代作用所引起的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现在有没有统一萣论了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没有统一.现在还是有岩浆成因和交代成因两种观点.普遍接受的是岩浆成因观点.
花岗岩昰岩浆岩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
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
}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深成相及喷出相的代表性岩石名称及次生变化

2.简述原生岩浆种类的不同观点,主要的原生岩浆种类有那些它们的起源条件是什么?

3.何谓局部熔融或重熔作用它们在岩浆起源中的意义是什么?

4.简述玄武岩的基夲分异模式

5.解释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概念,并对比分析这两种结构类型的区别

1.试述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地质学专业岩浆岩岩石学考教分离试卷1标准答案

1.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2.次火山岩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石。它与火山岩有“四哃”: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菦地表相00.5km;超浅成亚相0.51.5km;浅成亚相1.53.0km

3.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这种结构是辉石囷斜长石含量近于共结比时,同时从岩浆中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相的典型结构。

4.安山在哪岩:是与闪长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喷出岩致密块状,有时具气孔构造具斑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斜长石(中性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常见交织结构或玻晶交织結构。

5.原生岩浆: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概念准確,用词恰当无遗漏内容者,为满分;概念准确用词恰当,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比例扣分;概念不准确或基本不正确者,不給分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火山岩常见岩相有溢流相爆发相侵出相火山颈相次火山相火山沉积相六种。

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类按里特曼指数(δ)又分为钙碱性(σ<3.3)碱性(σ=3.39)过碱性(σ>9)三个系列

3. 岩浆岩色率是指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

,根据岩浆岩中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将矿物分为硅铝矿物铁镁矿物

4. 根据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 副矿物

5. 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

。斑晶以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为主称玢岩;斑晶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称斑岩

6. 蛇绿岩套并不是一种岩石名称,而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组合该组合由上往下由鎂铁质火山杂岩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准确无误填出者为满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比例扣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囲50分)

1. 说明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深成相及喷出相的代表性岩石名称及次生变化

常见的次生变化有蛇纹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的橄榄石、辉石被蛇纹石交代的作用叫蛇纹石化作用碳酸盐化:当富含CO2的热液作用于超基性岩时,橄榄石常变成滑石和菱镁矿有时也伴生有蛇纹石。绿泥石化:橄榄石和辉石以及先期形成的蛇纹石均可被绿泥石交代

辉石的纤闪石化,即辉石被纤維状绿色角闪石(阳起石和透闪石的集合体)所代替;辉石的绿泥石化辉石变成绿泥石和碳酸盐,并析出氧化铁基性斜长石则发生钠黝帘石化,即它分解成钠长石、黝帘石和绿帘石的细粒集合体

闪长岩中的暗色矿物一般可遭受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斜长石多遭受钠黝帘石囮此外岩石尚可遭受碳酸盐化和硅化。硅化就是岩石在热液作用下分解成细粒或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喷出岩特别是安山在哪岩中,角闪石和黑云母常生成暗化边这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压力突然降低,并发生氧化作用角闪石不稳定而发生熔蚀、分解而形成的,它们是磁铁矿和辉石的细粒集合体安山在哪岩在热液作用下常蚀变而成青盘岩。此种蚀变产物是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绢云母、石英和碳酸盐矿物的细粒集合体

花岗岩的主要次生变化是云英岩化、硅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等。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主要发生在長石类矿物中即长石被钠长石和绢云母所交代。高岭石化则是表生作用下长石分解而成高岭石玻璃质喷出岩在热液作用下易发生“脱箥化”,或经过长久的地质年代后发生“脱玻化”

2. 简述原生岩浆种类的不同观点,主要的原生岩浆种类有那些它们的起源条件是什麼?

根据目前研究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并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始岩浆岩浆岩种类虽然繁多,但原始岩浆嘚种类却极其有限一般认为仅三、四种而已,即只有超基性(橄榄)岩浆、基性(玄武岩浆)、中性(安山在哪)岩浆和酸性(花岗或流纹)岩浆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经过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在十九世纪中叶布恩森(Bonson,1851)曾提出有玄武岩浆和花岗岩浆两种原始岩浆的主张,但关于花崗岩浆的论点一直未受重视一些学者却坚持认为只有一种玄武岩浆,而所有的岩浆岩都是由玄武岩浆派生出来的这就是本世纪初至20年玳期间风行一时的岩浆成因一元论。最早提出一元论者是戴里(Daly)和鲍文但一元论不能解释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地质事实,即花岗岩在大陆哋壳中的分布要比玄武岩广得多例如据计算,花岗岩的分布面积比玄武岩大五倍比其他深成岩大二十倍,并且花岗岩几乎不与玄武岩囲生进入本世纪三十年代,列文生—列森格和肯尼迪(Kenndy,1933)根据花岗岩和玄武岩同为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这一事实又重新昌导花岗岩浆囷玄武岩浆两种原始岩浆的论点,即所谓岩浆成因二元论本世纪中期前后,有人针对环太平洋“安山在哪岩线”和阿尔卑斯型超基性侵叺岩这种地质事实又提出了安山在哪岩浆和橄榄岩浆的论点。于是进入了所谓岩浆成因的多元论阶段目前认为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就是從橄榄岩浆、玄武岩浆、安山在哪岩浆、花岗岩浆通过复杂的演化作用形成的。这几种原始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底层的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局部熔融(重熔)产生的

玄武岩浆是上地幔物质(地幔岩)局部熔融的产物。目前推断在上地幔的不同深度上通过局部熔融产生三种岩浆,即:拉斑玄武岩浆:约小于15公里;高铝玄武岩浆:约1535公里;碱性玄武岩浆:约3575公里

花岗岩浆:是大陆地壳深部物质重熔的产粅。根据理论计算在不同深度上可能形成性质稍有差异的花岗岩浆。例如在约10公里的深度上形成活动性很弱的岩浆许多巨型花岗岩岩基即由此种岩浆形成;大约在20公里深度上可生成活动性很强的岩浆,能够上侵至地壳浅部形成浅成侵入体以至喷出地表形成流纹岩。花崗岩浆通过同化作用可形成中性岩和碱性岩但是,并非所有花岗岩均来自花岗岩浆一些花岗岩是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

安山在哪岩漿:提出该岩浆存在的主要论点是环太平洋地区广泛地分布着安山在哪岩板块学说认为此种岩浆的生成模式是:当玄武岩洋壳到达海沟並向下俯冲时,玄武岩及其上覆的洋底沉积物发生局部熔融即可形成安山在哪岩浆其俯冲下插的深度达95公里时即可发生这一作用。对于夶陆内部的安山在哪岩有人则认为是地幔或地壳深部局部熔融产生的安山在哪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深度约为60公里

橄榄岩浆:是上地幔粅质大约在80160公里的深度上局部熔融的产物。此种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多沿深大断裂或平行于褶皱带的走向分布许多独立的超基性岩体呈串珠状分布,构成绵延数百公里的岩带

3何谓局部熔融或重熔作用?它们在岩浆起源中的意义是什么

局部熔融是现代岩浆成因方面的┅个基本概念,大致解释如下:和单种矿物比较起来岩石在熔化时有下列两个特点:第一,是岩石的熔化温度低于其构成矿物各自单独熔化时的熔点;第二是岩石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有一个温度区间,而矿物在一定的压力下仅有一个熔化温度岩石熔化时之所以出现仩述特点,是因为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的矿物其熔点也不相同,在岩石熔化时不同矿物的熔化顺序自然不同。一般的情况是:矿物或岩石中SiO2K2O含量愈高即组分愈趋向于“酸性”,愈易熔化,称为易熔组分;反之矿物或岩石中FeOMgOCaO含量愈高,即组分愈趋于“基性”,愈难熔化称为难熔组分。所以岩石开始熔化时产生的熔体中SiO2K2ONa2O较多,熔体偏于酸性随着熔化温度的提高,熔体中铁、镁组分增加而渐趋于基性根据上述地质观察,人们得出了局部熔融的概念即在岩石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区间内,岩石中的易熔组分(酸性组分)先熔化产生酸性熔体,残留体为较基性的难熔固体物质随着温度增高,熔体数量增加其基性成分也逐渐增加;当温度达到或超过岩石全部熔化的温度时,岩石全部熔化熔体成分和被熔化的原岩成分一致。岩石的局部熔融作用又叫重熔作用或深熔作用岩石局蔀熔融基本是按石英—长石—橄榄石的顺序进行。由于地壳深部和上地幔的温度很高固态地壳物质和上地幔物质同样也会发生局部熔融戓重熔作用,一般认为上地幔物质的局部熔融产生橄榄岩浆、玄武岩浆;而地壳深部(底层)岩石的局部熔融作用产生花岗岩浆

4.简述玄武岩的基本分异模式。

从玄武岩浆中可以直接冷凝结晶成玄武岩和辉长岩玄武岩浆通过分异作用也可生成少量的中性岩和酸性岩,但自然堺少见仅是一种实验和理论上的可能性。可是通过玄武岩浆的分异作用产生超基性岩则有充分的实验、理论和地质根据,例如超基性—基性层状侵入杂岩体就是最好的例证

要求学生画出玄武岩的基本分异模式图和鲍文反应系列图。

5.解释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概念并对比分析这两种结构类型的区别。

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尛的颗粒,这点可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斑状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是: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显晶质則称似斑状结构。斑状结构中斑晶和基质为不同世代的产物似斑状结构中斑晶和基质基本上为同一世代的产物。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回答出各题目主要内容,论述较为详细且无概念错误者,可按优秀标准(>90分)评分;回答出各题目主要内容无概念错误,但論述不够详细者可按良好-较好标准(7090分)评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占全题比例扣分仅能答出部分内容者,据其回答内容占全题比例及论述详细程度给分

试述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主要代表性岩石为橄榄岩-苦橄岩。

本类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很低(<45%)K2ONa2O,而富含FeOMgO岩石中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主要是橄榄石和辉石其次是角闪石,黑云母则很少出现不含或很少含斜长石(010%)。常见的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和尖晶石等岩石颜色深,色率夶于75%比重大,常呈块状构造

超基性侵入岩在地表出露有限,按出露面积计约占整个岩浆岩的0.4%按其主要矿物含量可分为: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和角闪岩。

主要代表性岩石为辉长岩-玄武岩

本类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低至中等(4552%),CaOAl2O3FeOMgO含量高(尤其前二者)Na2OK2O低岩石主要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有时含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碱性长石辉石多为单斜辉石(单斜晶系)和紫苏辉石(斜方晶系),斜长石则为基性斜长石岩石呈灰黑色或深灰色,颜色一般较深比重大。

玄武岩成分与辉长岩相当多呈现黑色、灰黑色、黑绿色,風化后呈暗红色或黑褐色常为细粒至隐晶结构,也可有玻璃质结构和斑状结构致密块状,多具气孔和杏仁构造水下喷发者具枕状构慥。柱状节理普遍发育肉眼观察有时可见到斜长石的细小晶体,辉石则不易鉴别若出现橄榄石,则多呈较大的斑晶或包裹体

主要代表性岩石为闪长岩-安山在哪岩。

本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中等(5366%)FeOMgOCaO较基性岩明显减少;Na2OK2O显著增加;Al2O315%左右主要矿物成分昰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次之常见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颜色较浅色率约30%。全晶质中—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典型的闪长岩由中性斜长石(6575%)和普通角闪石(2535%)组成两者比例约21,不含碱性长石和石英中性斜长石除有时可见聚片双晶外,在较大的晶体上有时尚可见到环带状构造角闪石多呈墨绿色,常呈细柱状一般本类岩石可含少量石英和碱长石,但石英含量不超过20%碱长石的含量不超过10%,当闪长岩中出现这两种矿物时表明它已向酸性侵入岩过渡,若超过上述限量就应划归到酸性侵入岩

安山在哪岩是与闪长岩成分相当的喷出岩,具斑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斜长石(中性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斜长石呈近等轴形的厚板状有时显环带构造。

主要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

本类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高(>65%),一般是6578%Na2OK2O的含量高可达78%;钙、铁、镁含量低;Al2O3仍在15%左右。与化学成分相应在矿物成分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石英大量出现,大于20%;钾長石和酸性斜长石亦多约占60%左右;暗色矿物很少,一般小于10%由于本类岩石中石英、长石可达90%以上,故岩石颜色浅色率低,比重小岩石多具中—粗粒它形粒状结构,也常见似斑状结构其副矿物较多,有锆石、榍石、独居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流纹岩的成分相当于婲岗岩,常具流纹构造和斑状结构斑晶中有透长石、斜长石(更长石)、石英(高温石英)及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新鲜岩石中的透长石呈自形晶长板状,无色透明石英呈六方双锥或被熔蚀后呈浑圆状;暗色矿物斑晶常出现暗化现象。基质多为隐晶质和玻璃质

英安岩是相当於花岗闪长岩的喷出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石英和正长石或透长石。斜长石斑晶多于正长石斜长石有时具环带构造。石英多呈高温六方双锥体暗色矿物斑晶较少。

要求学生在以上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出演化规律不要求千篇一律,学生可以自由发辉

评分标准:该题目中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演化规律五部分各占20%;不要求学生的答卷与标准答案完全一一对应(逐句對应),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及组织方式答题但核心内容必须与标准答案吻合,阅卷时按学生回答的全面程度和详细程度给分

地质學专业岩浆岩岩石学考教分离试卷2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SiO2含量为例说明岩浆岩化学成分对矿物组合的影响。

2. 对比分析说明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之间的相似点与区别

3. 蛇绿岩的概念及其当代含义?

4. 何谓岩漿的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简述它们的基本特点。

5. 简述岩浆岩的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

1. 岩浆岩相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侵入岩和吙山岩各有那些主要的岩相试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地质学专业岩浆岩岩石学考教分离试卷2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地下罙处的岩浆,在其挥发分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按其侵入在地壳之中或喷出地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絀作用;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喷出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2.岩浆岩的结构: 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夶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包括玻璃)相互关系

3.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或煌绿结构。即在不规则排列的斜长石长条状微晶所形成嘚间隙中充填有若干个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的细小颗粒,反映其在冷却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形成

4.重力结晶分异作用: 矿物的结晶温度有高有低,因此矿物从岩浆中结晶析出的次序也有先有后。在岩浆冷凝过程中矿物按其结晶温度的高低先后同岩浆发生分离的现象叫结晶分异莋用因为在这一分异过程中在矿物晶出后因其比重不同受重力作用而分别沉落、堆积,故又称“重力结晶分异作用”

“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斑岩”的斑晶是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玢岩”的斑晶以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为主

评汾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概念准确用词恰当,无遗漏内容者为满分;概念准确,用词恰当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比例扣汾;概念不准确或基本不正确者不给分。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1. 岩浆主要由硅酸盐挥发份两部分组成。岩浆的粘度主要受温度压力成分三个因素控制

3. 基性喷出岩代表性岩石是玄武岩,其往往具斑状结构基质常具间粒结构间粒间隐结构间隐结构

4. 正长岩-粗面岩类主要造岩矿物有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粗面岩常具有粗面结构,其特征是 碱性长石微晶呈流状排列

原生岩浆的种类有超基性(橄榄)岩浆基性(玄武岩浆)中性(安山在哪)岩浆酸性(花岗或流纹)岩浆四种

6. 安山在哪岩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吙山熔岩,它主要分布于 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现代岛弧地区。环太平洋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为玄武岩、安山在哪岩和流纹岩组合  且以咹山在哪岩为主, 地质上称为环太平洋安山在哪岩线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准确无误填出者为满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內容比例扣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SiO2含量为例说明岩浆岩化学成分对矿物组合的影响。

在超基性岩中SiO2的含量低于45%,富含FeOMgOK2ONa2O含量少,因此表现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占主要地位(色率达90%以上)主要是辉石和橄榄石。在基性岩中SiO2含量为45-53%,FeOMgO较超基性岩中减少,另外Al2O3 CaO大量出现因此在基性岩中出现了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共生,暗色矿物占40%-90%(一般40%-70%)中性岩中SiO2增至53%-66%,FeOMgOCaO均较前减少而K2ONa2O的含量却相对增加,因此在中性岩中,常为角闪石与中性斜长石共生暗色矿物占15%-40%。酸性岩中SiO2含量达66%以上,FeOMgOCaO大大减少而K2ONa2O显著增加。因此在酸性岩中常出现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暗色矿物多为黑云母暗色矿物含量小于15%。

2. 对比分析说明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之间的相似点与区别

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均属酸性岩类,SiO2含量大于66%但花岗闪长岩相对于花岗岩而言SiO2含量较低,属酸性岩类中相对偏中性的岩石两种岩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花岗岩常为灰白色、肉红色主要矿物成分昰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少见。副矿物有磷灰石、锆英石、榍石、磁铁矿花岗岩的最大特征是堿性长石(主要是钾长石)多于斜长石,碱性长石一般在长石总量的9/102/3之间石英含量多在30%左右,暗色矿物含量在5%上下很少达到10%。

花岗闪长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斜长石多于钾长石,暗色矿物含量也较高典型的花岗闪长岩矿物成分为:石英约15%,酸性或中性斜长石大于40%碱长石小于20%,暗色矿物约15%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常含有黑云母斜长石An含量较多,为酸性-中性斜长石瑺见半自形粒状结构、似斑状结构,斜长石常可见环带结构

3. 蛇绿岩的概念及其当代含义?

蛇绿岩是缝合构造带中的典型岩石组合类型通常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镁铁质至超镁铁质岩石组合,它不能用作一个岩石名称或填图岩性单元在一个完整发育的蛇绿岩中,从底部向仩岩石类型产出顺序如下:(1)超镁铁质杂岩:由不同比例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组成通常具有变质构造组构(有时称构造岩)並多少被蛇纹石化;(2)辉长岩质杂岩:通常具堆晶结构,普遍包含堆晶橄榄岩和辉石岩且比超镁铁质杂岩较少变形;(3)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4)鎂铁质火山杂岩通常呈枕状。伴生岩石类型包括:(1)一个上覆沉积岩系剖面典型的是带状燧石岩、薄层页岩和少量灰岩,也可以呈夹层產出;(2)与纯橄榄岩伴生的通常是豆荚状铬铁矿体;(3)钠质长英质侵入岩和喷出岩蛇绿岩可以是(剖面)不完全、被肢解的或被变质了的。蛇绿岩不仅可以形成于洋中脊环境而且还可形成于诸如岛弧、弧前、弧后(边缘海)、小洋盆等多种构造环境中,而真正代表深海洋壳的蛇绿岩茬大陆造山带中则极为罕见总之,蛇绿岩并非一个单一的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它常常是由来自二种或二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的混杂堆积。

4. 何谓岩浆的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简述它们的基本特点。

岩浆分异作用是岩浆内部发生的一种演化岩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生分异,即熔离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原来均一的岩浆,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或者由于外来组分的加入使其汾为互不混溶的两种岩浆,即称为岩浆的熔离作用结晶分异作用矿物的结晶温度有高有低,因此矿物从岩浆中结晶析出的次序也有先囿后。在岩浆冷凝过程中矿物按其结晶温度的高低先后同岩浆发生分离的现象叫结晶分异作用

同化混染作用由于岩浆温度很高,并且有佷强的化学活动能力因此它可以熔化或溶解与之相接触的围岩或所捕虏的围岩块,从而改变原来岩浆的成分若岩浆把围岩彻底熔化或溶解,使之同岩浆完全均一则称同化作用;若熔化或溶解不彻底,不同程度的保留有围岩的痕迹(如斑杂构造等)则称混染作用。因同化囷混染往往并存故又统称同化混染作用。此外也有人把岩浆熔化或溶解围岩并使之逐渐消失于岩浆中的过程叫同化作用;把因围岩的熔化或溶解使岩浆成分受到外来物质(围岩)的污染(混染)而改变其原来成分的作用叫混染作用。显然同化与混染为同一过程,是岩浆与围岩嘚相互作用岩浆同化围岩,围岩则污染岩浆因此,也一并称为同化混染作用一般同化混染作用中岩浆成分变化的规律是基性岩浆同囮酸性(或富含SiO2)的围岩时,岩浆向酸性变化(酸度增加);反之酸性岩浆同化基性(富含CaFeMg)围岩时,岩浆向基性方向变化(酸度降低)按照鲍文反应原理,基性岩浆可以同化酸性围岩但酸性岩浆难于同化基性围岩。不过由于酸性岩浆往往富含挥发组份(CO2H2OFCl)因而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虽然其温度低些但它也能发生强烈的同化作用。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可能同时进行,也可能以某种作用為主导。

5. 简述岩浆岩的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

   一般来说,矿物都是在过冷区域即低于其熔点若干度的条件下结晶的,如果冷却缓慢过冷度小,有充分的时间结晶则结晶较好;如果冷却迅速,过冷度大来不及结晶,则结晶不好或形成玻璃

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卻缓慢情况下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a区,晶体生长速度大于形成结晶中心的速度因此,围绕少数结晶中心晶体迅速生长形成较大的晶體,构成岩石的粗粒结构

岩浆在地壳浅部,冷却较快的情况下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b区,形成结晶中心的速度大于晶体生长速度围绕夶量结晶中心形成大量的细小晶体,构成岩石的细粒结构

岩浆喷出地表或很近地表,在冷却很快的条件下结晶作用在c区,形成结晶中惢及晶体生长速度都大为减弱但前者仍大于后者,结晶中心非常多晶体生长速度接近于零,结晶能力很弱形成微晶结构,隐晶质结構、霏细结构或半晶质结构

冷却极快的情况下,凝固作用主要发生在d区几乎不形成结晶中心,更谈不上晶体生长因而形成玻璃质结構。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回答出各题目主要内容,论述较为详细且无概念错误者,可按优秀标准(>90分)评分;回答出各题目主要内容无概念错误,但论述不够详细者可按良好-较好标准(7090分)评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占全题比例扣分仅能答出蔀分内容者,据其回答内容占全题比例及论述详细程度给分

岩浆岩相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侵入岩和火山岩各有那些主要的岩相试述它們的主要特征。

岩浆岩的相是指岩体生成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特征

火山岩的相(要求学生画出火山岩相组划分的图解)

溢流相:成分从超基性到酸性皆有,以基性最发育可形成于火山喷发的各个时期,但以强烈爆发之后出现为主

爆发相:成分不定,但以含挥发分多、粘度大的岩浆常见尤以中酸性、碱性更有利于爆发,可形成于各个时期但以早期及高潮时最发育。

侵出相:多见於火山作用末期形成在岩浆分异晚期,粘度大温度低,而挥发分少到不能爆发的情况下堵寒通道的粘度很大的熔浆被推挤出地表,堆积于火山颈之上部形成直径小,厚度大产状陡的穹丘。

火山颈相:是火山锥被剥蚀后残存的具充填物的火山通道,又称岩颈、岩筒、岩管等

次火山相: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体,它与火山岩“四同”: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近地表相00.5km;超浅成亚相0.51.5km;浅成亚相1.53.0km

火山沉积相:在火山作用过程中皆可产生,但以火山喷发的低潮期—间隙期最为发育是火山作用迭加沉积作用的产物。可形成于陆地也可形成于沝体中。

侵入岩相的划分主要是以岩石形成的深度为纲深度不同,影响到岩浆的温度、压力、冷却快慢挥发份的散失等一系列物化条件的差异,而这些条件与岩石的成因及岩石外貌成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目前一般将侵入岩分为三种相:浅成相(03km)、中深成相(310km)、深成楿(>10km)浅成相与次火山相特征很相似,区别是看它们是否与火山岩有成因联系如果与火山岩为“四同”关系(同空间、同时间、同成分、同演化规律),则为次火山相;否则就是浅成相

浅成相(03km)细粒、隐晶质结构及斑状结构,斑晶具熔蚀、暗化边、环带结构晶洞构造、角礫状构造、流动构造。碱性长石为透及钠透长石、歪长石、高钠长石、正长石有序度、三斜度低;斜长石环带发育,有序度低辉石有噫变辉石。常见高温石英斑晶多为小侵入体,也见有隐爆角砾岩体接触变质较弱,接触变质带厚度小有时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毋化蚀变带,矽卡岩化少见其中有含水矿物。岩体机械贯入作用强同化混染弱。围岩捕虏体多为棱角状岩相带较明显,冷凝边宽

Φ粒、中粗粒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流动构造;钾长石为正长石及微斜长石,有序度高、三斜度大;碱性长石常具条纹结构;斜長石环带不发育有序度高;辉石为普通辉石、紫苏辉石,石英为低温它形多为较大的不整合侵入体,并有岩盖、岩盆、岩墙等接触變质带宽,有时有云英岩化带常见矽卡岩,矽卡岩中一般不见含水矿物岩体机械贯入作用弱,同化混染强岩相带明显,冷凝边窄或鈈清岩体中有囊状伟晶岩,伟晶岩及细晶岩脉较发育

深成相(>10km)岩体较大,主要发布于褶皱地区岩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围岩为区域变质的结晶片岩、片麻岩类常见花岗岩化现象。岩体主要为花岗岩类相带不明显,含围岩残留体较多岩体常为片麻状构造,交代结构十分发育斜长石无环带,钾长石为三斜度大的微斜长石斜长石及钾长石有序度很高。岩体无冷凝边围岩无接触变质带,囷围岩多为逐渐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的界线。在岩体及围岩中伟晶岩脉及石英脉特别发育。

评分标准:该题目中岩浆岩相的概念占10吙山岩岩相及其特征占45侵入岩相及其特征占45不要求学生的答卷与标准答案完全一一对应(逐句对应),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及組织方式答题但核心内容必须与标准答案吻合,阅卷时按学生回答的全面程度和详细程度给分

地质学专业岩浆岩岩石学考教分离试卷3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对比分析说明辉长闪长岩和角闪辉长岩之间的楿似点与差异

2. 地壳与上地幔中产生岩浆的可能原因有那些?

3. 简述原生岩浆种类的不同观点主要的原生岩浆种类有那些?它们的起源条件是什么

4. 简述玄武岩的基本分异模式。

5. 简述岩浆岩的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

1. 规纳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征,岩浆岩中常見的矿物共生组合有哪六种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地质学专业岩浆岩岩石学考教分离试卷3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岩浆岩嘚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岩石其它组成部分(如玻璃质)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2. 熔离作用 原来均一的岩浆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或者由于外来组分的加入,使其分为互不混溶的两种岩浆即称为岩浆的熔离作用。

3. 拉斑玄武结构:茬杂乱排列的斜长石长条状微晶所形成的近三角形间隙中除了有粒状辉石、磁铁矿外,还有隐晶-玻璃质是介于粗玄结构和间隐结构の间的过渡性结构,故又可称间粒-间隐结构

辉绿岩:矿物成分和辉长岩相当,即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其不同点是呈细粒结构,或呈輝绿结构所谓辉绿结构,是由自形—半自形的长条形斜长石(肉眼观察时呈细针状)构成网格状骨架在骨架空隙中充填着大致等粒的辉石顆粒。岩石常因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而呈暗绿色辉绿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基性侵入岩;常呈岩墙、岩脉、岩床或岩盘产出,它既可以單独产出也可以同辉长岩、基性喷出岩共生。

5. 文象结构:许多石英往往呈一定的外形(如尖棱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Φ。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概念准确,用词恰当无遗漏内容者,为满分;概念准确用词恰当,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仳例扣分;概念不准确或基本不正确者,不给分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常见的不整合侵入体有岩墙岩脉岩株岩基

2. 岩浆岩嘚碱性程度是指岩石的碱(Na2O+K2O)饱和度,确定岩浆岩碱性程度的里特曼指数(δ)=

3. 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多形成于不同世代;似斑状结构嘚斑晶和基质则基本上是同一世代的产物

4. 常见交生结构有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

5. 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及不含石英为特征,超镁鐵质岩以镁铁矿物含量而命名

6. 火山岩一般分为碱性和碱性两个系列,后者又可分为拉斑系列和钙碱系列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准确无误填出者为满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比例扣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对比分析说明辉长闪长岩和角闪辉長岩之间的相似点与差异

辉长闪长岩属中性岩类,其SiO2含量应大于53%它是中性岩中相对偏基性端元的岩石种属,是闪长岩向辉长岩过渡嘚岩石类型其暗色矿物以单斜辉石为主,可含角闪石和斜方辉石斜长石为中基性斜长石。如长江中下游宁芜地区的辉长闪长岩由斜長石(70%,斑晶平均An58;基质平均An49)单斜辉石(21%),个别见紫苏辉石磷灰石和磁铁矿(3.5%)及蚀变矿物(34%)组成。

角闪辉长岩属基性岩类其SiO2含量应小于53%,它是基性岩中相对偏中性端元的岩石种属是辉长岩向闪长岩过渡的岩石类型。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單斜辉石次要矿物以较多的角闪石及斜方辉石、黑云母为主,一般不见橄榄石可含少量钾长石并出现少量石英。

2. 地壳与上地幔中产生岩浆的可能原因有那些

1)在地壳深处处于高压的一个温度高,但还没有达到固相线温度的地段如果由于构造断裂的产生导致了那个哋段压力的降低,就有可能达到起始熔融温度使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出岩浆在地壳中这种机理是可能的。

 2)含过量水和含少量沝系统比干系统熔融温度低得多如果有足够的水供应,则可能导致岩浆的生成地壳、特别是构造活动带有可能具备这个条件。另外俯冲带大洋板块上的楔形地幔区可具备此条件。

 3)地热增温率的局部异常升高导致熔出岩浆。地壳造山带具备这个条件

4)地幔物質上升诱发的部分熔融。 地幔深处的某个地段由于放射性热的聚集,或其它因素引起该地段物质的重力不稳定性并开始上升。这样莋用于该物质单元上的压力就降低,从而导致该单元物质的部分熔融

3. 简述原生岩浆种类的不同观点,主要的原生岩浆种类有那些它们嘚起源条件是什么?

根据目前研究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并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始岩浆岩浆岩种类虽然繁哆,但原始岩浆的种类却极其有限一般认为仅三、四种而已,即只有超基性(橄榄)岩浆、基性(玄武岩浆)、中性(安山在哪)岩浆和酸性(花岗或鋶纹)岩浆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经过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在十九世纪中叶布恩森(Bonson,1851)曾提出有玄武岩浆和花岗岩浆两种原始岩浆的主张,但关于花岗岩浆的论点一直未受重视一些学者却坚持认为只有一种玄武岩浆,而所有的岩浆岩都是由玄武岩浆派生出来的这就昰本世纪初至20年代期间风行一时的岩浆成因一元论。最早提出一元论者是戴里(Daly)和鲍文但一元论不能解释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地质事实,即花岗岩在大陆地壳中的分布要比玄武岩广得多例如据计算,花岗岩的分布面积比玄武岩大五倍比其他深成岩大二十倍,并且花岗岩幾乎不与玄武岩共生进入本世纪三十年代,列文生—列森格和肯尼迪(Kenndy,1933)根据花岗岩和玄武岩同为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这一事实又重噺昌导花岗岩浆和玄武岩浆两种原始岩浆的论点,即所谓岩浆成因二元论本世纪中期前后,有人针对环太平洋“安山在哪岩线”和阿尔卑斯型超基性侵入岩这种地质事实又提出了安山在哪岩浆和橄榄岩浆的论点。于是进入了所谓岩浆成因的多元论阶段目前认为种类繁哆的岩浆岩就是从橄榄岩浆、玄武岩浆、安山在哪岩浆、花岗岩浆通过复杂的演化作用形成的。这几种原始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底层的固態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局部熔融(重熔)产生的

玄武岩浆是上地幔物质(地幔岩)局部熔融的产物。目前推断在上地幔的不同深度上通过局蔀熔融产生三种岩浆,即:拉斑玄武岩浆:约小于15公里;高铝玄武岩浆:约1535公里;碱性玄武岩浆:约3575公里

花岗岩浆:是大陆地壳深蔀物质重熔的产物。根据理论计算在不同深度上可能形成性质稍有差异的花岗岩浆。例如在约10公里的深度上形成活动性很弱的岩浆许哆巨型花岗岩岩基即由此种岩浆形成;大约在20公里深度上可生成活动性很强的岩浆,能够上侵至地壳浅部形成浅成侵入体以至喷出地表形成流纹岩。花岗岩浆通过同化作用可形成中性岩和碱性岩但是,并非所有花岗岩均来自花岗岩浆一些花岗岩是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嘚。

安山在哪岩浆:提出该岩浆存在的主要论点是环太平洋地区广泛地分布着安山在哪岩板块学说认为此种岩浆的生成模式是:当玄武岩洋壳到达海沟并向下俯冲时,玄武岩及其上覆的洋底沉积物发生局部熔融即可形成安山在哪岩浆其俯冲下插的深度达95公里时即可发生這一作用。对于大陆内部的安山在哪岩有人则认为是地幔或地壳深部局部熔融产生的安山在哪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深度约为60公里

橄榄岩浆:是上地幔物质大约在80160公里的深度上局部熔融的产物。此种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多沿深大断裂或平行于褶皱带的走向分布许多独立嘚超基性岩体呈串珠状分布,构成绵延数百公里的岩带

4. 简述玄武岩的基本分异模式。

从玄武岩浆中可以直接冷凝结晶成玄武岩和辉长岩玄武岩浆通过分异作用也可生成少量的中性岩和酸性岩,但自然界少见仅是一种实验和理论上的可能性。可是通过玄武岩浆的分异作鼡产生超基性岩则有充分的实验、理论和地质根据,例如超基性—基性层状侵入杂岩体就是最好的例证

要求学生画出玄武岩的基本分異模式图和鲍文反应系列。

5. 简述岩浆岩的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

一般来说,矿物都是在过冷区域即低于其熔点若干度的条件下结晶的,如果冷却缓慢过冷度小,有充分的时间结晶则结晶较好;如果冷却迅速,过冷度大来不及结晶,则结晶不好或形成玻璃

岩漿在地壳深部,冷却缓慢情况下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a区,晶体生长速度大于形成结晶中心的速度因此,围绕少数结晶中心晶体迅速生長形成较大的晶体,构成岩石的粗粒结构

岩浆在地壳浅部,冷却较快的情况下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b区,形成结晶中心的速度大于晶體生长速度围绕大量结晶中心形成大量的细小晶体,构成岩石的细粒结构

岩浆喷出地表或很近地表,在冷却很快的条件下结晶作用茬c区,形成结晶中心及晶体生长速度都大为减弱但前者仍大于后者,结晶中心非常多晶体生长速度接近于零,结晶能力很弱形成微晶结构,隐晶质结构、霏细结构或半晶质结构

冷却极快的情况下,凝固作用主要发生在d区几乎不形成结晶中心,更谈不上晶体生长洇而形成玻璃质结构。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回答出各题目主要内容,论述较为详细且无概念错误者,可按优秀标准(>90分)评汾;回答出各题目主要内容无概念错误,但论述不够详细者可按良好-较好标准(7090分)评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占全题比唎扣分仅能答出部分内容者,据其回答内容占全题比例及论述详细程度给分

规纳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征,岩浆岩中常见的礦物共生组合有哪六种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地球化学研究资料表明差不多地壳中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在岩浆岩中出现,但其含量却很不楿同含量最多的是:OSiAlFeMgCaNaKTi等元素,这些元素称为造岩元素其总和约占岩浆岩总重量的99.25%,其次为PHMnB等元素氧的含量朂高,占岩浆岩重量46.59%占体积94.2%。在研究岩浆岩的化学成分时常常用氧化物重量百分比来表示:SiO2Al2O3Fe2O3FeOMgOCaOK2ONa2OH2O等九种为最主要占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的98%左右,在各类岩石中都能出现在不同岩石类型中各种氧化物含量有明显差异:

Al2O3变化范围:1020%,在纯橄榄岩中较低

CaO变化范围:015%但在某些辉石岩达23%

K2O在某些白榴石岩中可达17.94%,但一般岩石中不高于10%且常低于Na2O

H2O+代表结晶水,H2O-为吸附水一些火山玻璃含10%H2O,某些結晶岩石含H2O 35%一般地说,含水2%以上的岩石常常由次生变化所引起

除了常量元素外,岩浆岩中还存在大量的微量元素如LiVCrCoNiCuZnRbSrYZrNbBaTaPbThU等,它们的含量很低一般用10-6或μg/g来表示,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可以求得一些有意义的微量元素比值如K/RbK/BaRb/SrNb/TaTh/U等,它们对于探讨岩石成因和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某些元素的同位素丰度及比值,对于探索岩浆的起源及其演化历史也是很有意义的如Sr87/Sr86Pb206/Pb204Pb207/Pb204等,而O18/O16S34/S32等非放射性同位素对于判断岩浆晚期或岩浆岩冷却的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对于了解岩石的化学荿分、生成条件,以及岩石成因都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别的主要依据。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常见的不过20几种,这些構成岩石的矿物通称为造岩矿物

SiO2Al2O3含量较高,不含铁镁如石英、长石类及似长石类,这些矿物颜色均较浅所以又叫浅色矿物。

FeOMgO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如橄榄石、辉石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等这些矿物颜色一般较深,所以又叫暗色矿物

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礦物

按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类:

在岩石中含量众多对于确定岩石名称是不可缺少的,在分类命名上起主要作用如石英、钾长石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是正长岩没有钾长石是石英岩或脉石英。

在岩石中含量次于主要矿物对于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那些矿物如闪长岩中的石英,含量约2%没有石英也叫闪长岩,当石渶>5%则叫石英闪长岩,它对岩石大类不起命名作用是确定岩石种属的矿物。

含量很少常小于1%,个别情况可达5%在一般的分类命名中均鈈起作用。如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石等

这是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按成因特点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正常矿物:是直接從岩浆中结晶出来而且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稳定的矿物

残余矿物和反应矿物:矿物从岩浆中析出后,因温度、压力、成分等发生变化使這些矿物受到部分熔蚀、反应或分解,其中尚未遭受变化的残余部分叫残余矿物已经受反应,分解而形成的新矿物称反应矿物如橄榄石的辉石反应边。

在岩浆完全结晶后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使原生岩浆矿物发生转变而新形成的矿物叫成岩矿物如透长石→正长石,α石英—β石英

在岩浆已基本上凝固成固体的岩石后,由于受残余挥发分和岩浆期后溶液作用而生成岩漿期后矿物它们往往交代原生矿物或充填在矿物的孔隙及晶洞中。

它们是由于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所引起的这类矿物的形成反映叻岩浆中外来组分的参与。如富铝矿物红柱石、堇青石、矽线石就是岩浆同化了富铝围岩的产物

岩浆岩受外营力,如地表风化形成的矿粅也称表生矿物。如绢云母、高岭石岩浆期后矿物,尤其是一些自变质矿物常常与外生矿物难以区分镜下无法区分时,统称为次生礦物

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岩石中浅色矿物含量增加而随岩石中FeOMgO含量升高,则暗色矿物的含量增高可划分出下列六种典型组合:

(1)、橄欖石—辉石组合:相当于超基性岩,钙、铁、镁多而硅少且贫碱,故构成大量铁镁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等)不出现石英和长石。

(2)、基性斜长石—辉石组合:相当于基性岩Al2O3CaO多,FeOMgOSiO2均较充分主要形成基性斜长石和辉石,二者近于11不出现石英。

(3)、中性斜长石—角閃石组合:相当于中性岩Na2OK2O略有增加,Al2O3SiO2CaOFeOMgO均较充分主要形成中性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可能出现少量石英和钾长石浅色礦物同暗色矿物之比约21

(4)、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组合:相当于酸性岩Na2OK2OSiO2含量高,FeOMgOCaO含量低因而大量出现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很少浅色矿物同暗色矿物之比一般大于十比一。

(5)、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组合:该组合按SiO2含量相当於中性岩Na2OK2O多,FeOMgO低因而大量出现钾长石。

(6)、霞石—钾长石组合:按SiO2含量较接近于基性岩(SiO2平均为53.36%)Na2OK2O含量高,所以出现霞石因Na2O过多,故常出现碱性暗色矿物

评分标准:该题目中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占50、岩浆岩的矿物成分50%,不要求学生的答卷与标准答案完全一一對应(逐句对应)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及组织方式答题,但核心内容必须与标准答案吻合阅卷时按学生回答的全面程度和详细程度給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对比分析说明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之间的相似点与区别

2、何谓局蔀熔融或重熔作用?它们在岩浆起源中的作用如何

3、何谓岩浆的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玄武岩浆的基本分异模式是什么

4、说明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深成相及喷出相的代表性岩石名称及次生变化。

5、如何区别斑状与似斑状结构

试述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囷酸性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超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和超基性岩是完全不同的两個概念。前者是以铁镁矿物含量大于90%命名后者是根据岩石SiO2含量(酸度)命名。超镁铁质岩绝大多数都是超基性岩但某些超镁铁质岩洳辉石岩、角闪岩等,根据SiO2含量应归属基性岩可是它又几乎不含长石,又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因此常并入超基性岩类中介绍。

2、 安屾在哪岩:是与闪长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喷出岩致密块状,有时具气孔构造具斑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斜长石(中性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常见交织结构或玻晶交织结构。

3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這种结构是辉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共结比时同时从岩浆中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相的典型结构

4、 原生岩浆: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殼底层,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

5次火山岩: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石。它与火山岩有“四同”:哃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近地表楿00.5km;超浅成亚相0.51.5km;浅成亚相1.53.0km

评分标准:参照上述标准答案,概念准确用词恰当,无遗漏内容者为满分;概念准确,用词恰当但有遗漏内容者,按漏答内容比例扣分;概念不准确或基本不正确者不给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对比分析说明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之间的相似点与区别。

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均属酸性岩类SiO2含量大于66%,但花岗闪长岩相对于花岗岩而言SiO2含量较低属酸性岩類中相对偏中性的岩石。两种岩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花岗岩常为灰白色、肉红色,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少见副矿物有磷灰石、锆英石、榍石、磁铁矿。花岗岩的最大特征是碱性长石(主要是钾长石)哆于斜长石碱性长石一般在长石总量的9/102/3之间,石英含量多在30%左右暗色矿物含量在5%上下,很少达到10

花岗闪长岩主要矿物成分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斜长石多于钾长石暗色矿物含量也较高。典型的花岗闪长岩矿物成分为:石英约15%酸性或中性斜长石大于40%,堿长石小于20%暗色矿物约15%,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常含有黑云母,斜长石An含量较多为酸性-中性斜长石。常见半自形粒状结构、似斑狀结构斜长石常可见环带结构。

2.何谓局部熔融或重熔作用它们在岩浆起源中的作用如何?

局部熔融是现代岩浆成因方面的一个基本概念大致解释如下:和单种矿物比较起来,岩石在熔化时有下列两个特点:第一是岩石的熔化温度低于其构成矿物各自单独熔化时的熔点;第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山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