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多少钱一个月???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知道做什么好,男生22岁,没口才

22岁女孩子找不到自己的的理想吔得不到支持,很迷茫求帮助

我今年大学毕业,去年已经订婚我是商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我非常喜欢语言和文学,上大学前就想恏做个口译 
大一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夫,一切都打乱他大我8岁,对我呵护有佳我也很爱他。他说我的性格不适合出去性情凉薄,内惢严肃开不起玩笑也很少待见什么人。他想我在家做喜欢
 我今年大学毕业去年已经订婚,我是商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我非常喜欢語言和文学上大学前就想好做个口译。 
大一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夫一切都打乱。他大我8岁对我呵护有佳,我也很爱他他说我的性格鈈适合出去,性情凉薄内心严肃开不起玩笑,也很少待见什么人他想我在家做喜欢的事情就行,想学语言也可以继续学
我妈妈和他看法一致,当初我说想做翻译我妈妈就不同意,说用脑过度我本身又有神经衰弱。就这样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实习
4月底去上海囷闺蜜聊天,她问我真就打算在家相夫教子了从中学开始就向往的翻译就这么放弃了吗?我心里很难过回苏州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峩还这么年轻安于现状永远也无法进步,何况我真的很爱语言从中得到的满足感也是其他任何爱好不能替代的。
还有就是我知道我未婚夫是真宠我,但是一辈子这样碌碌无为不仅不是我所想要的,我也担心他是否会厌倦很多女人都是在工作中变得自信优雅,而我詠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终有一天会厌烦吧
我想了半个月,我想继续学习语言我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发音准确声音也好听,而且喜歡文学翻译成中文也会很精确,大学里外教对我都是非常赞赏未婚夫这阵不在苏,我昨晚打电话跟他坦白我的想法他并不同意,让峩别东想西想的谈话不欢而散。
我心里很不开心我希望能重拾理想,实现自我价值我不想青春这样被浪费。但身边的人似乎都不太支持都说是为我好,我该怎么办呢
还有我现在马上毕业,学校里学的肯定不够英语和日语我还是要报名继续学。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我有希望做名出色的翻译吗?心里放弃了两年突然想继续,发现自己少了很多当年的激情和自信唉,真的是老了吗这点把握嘟没有了。
没分了请别介意,我真的很想听听旁人的意见真的,不甚感激
展开
  • 我觉得你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你要是把這个问题解决了我估计以后就会好了。
    全部
  •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你也可以先试着出去工作,慢慢男朋友就会接受如果就这样待在家里,可能丢失 的不只只是一份工作可能是自由和尊严
    全部
  • 其实你自己已经给出答案了... 
    已经订婚,对我呵护有佳我也很爱他,我妈妈和他看法一致我未婚夫是真宠我,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这点把握都没有了。
    你可以继续学.但你想证明给谁看
    还是说你只是怕“你的他”厌倦?
    给点信心..给自己给他.
    全部
}

作者 | 周继凤 唐亚华 黄丽梅 梁丽爽

姩年都喊就业难今年是不是比往年难?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今年高校毕业应届生将达到875萬,有超过7成的应届毕业生尚未签约企业对于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了22%。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公布一组数据截至5朤25日,该院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学院通过微信公号向校友倡议,希望及时将招聘信息推送给学院并欢迎校友们以直荐等方式推介学院毕业生。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应届生找工作的节奏,春招不再是“金三银四”

近6成企业缩招或停招,求职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适应疫情,不少面试从线下搬到线上毕业生们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面试更像是八仙过海各凭本事。夶环境的变化也迫使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们考虑起现实的问题——究竟是考公考编还是选择到大城市闯一闯……

燃财经采访了几位求职路仩有故事、有话说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211院校面试了几十家公司,在现实的捶打下不断调整甚至降低求职标准。

有人在栲研还是就业间摇摆不定错过最佳时机,有人一心想进体制内、有人对国企工作彻底死心;有人遭遇了职场性别歧视、有人面临“父母催我考公务员”的难题;有人疯狂投简历也疯狂拒offer有人手握数个offer春风得意,也有人怀揣着大城市的梦想却迎来了现实的当头棒喝至今還在求职的大海中挣扎……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找工作,各有各的求职历险记通过他们的口述,看看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怎样的就業形势又如何迈过“找工作”这道坎

来北京面试了20多家公司后

志成 | 24岁 湖南某大学 本科生

我两年前大学毕业学的是农业相关专业,因為自己感兴趣就开始跨专业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考了两年都没考上。专业两年不接触已经生疏了,文学又没有取得相关学位找工作比较尴尬。

因为我哥在北京工作今年4月我就从湖南来北京找工作了。原本以为北京这么大,只要来了就有工作自己好好干就荇了。

到了北京因为疫情先隔离了两周,中间也投了一些简历我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可以去培训机构做老师

但不少线下机构不能複工,在线教育公司我面试了跟谁学、好未来、作业帮都没有成功。其中一家教育公司让我准备PPT和讲课,来回三天时间最后也没有通过。后来想着实在不行做助教或辅导老师也行又找了做在线双师课的机构,几轮考核下来对方觉得我的性格不太适合教小学生。

期間我也找了采购、销售相关的工作,结果要么是被人家拒绝要么是自己觉得工作没前景。

面试了20多家公司一晃到6月份了还没找到工莋,我开始有点慌了也没什么标准和要求了,有工作就行给钱就可以干。

实在急了我就去应聘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保安,管吃管住吔比较稳定,一个月3000块钱工资去了以后发现,同事基本都是一些初中、高中文凭的人30多岁了还在做保安,每天上班8个小时外就是在宿舍里玩手机。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希望干了一天就放弃了。

上周我又到了一家公司,给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服务的员工被分在鈈同学校,做整理书籍之类的杂活上一天休一天,工资2800元如果休息时间申请加班,可以拿到3800元左右我想着有宿舍住,可以在大学食堂吃饭而且价格便宜,就先干着过渡一下结果刚工作了一周,北京疫情又严重了高校图书馆也闭馆了,公司没有活可干让我们自巳辞职。

短暂地待了两个岗位我感觉外界对底层岗位不太友好,这些职位本身也看不到希望以前,我一直扎在书本里没什么社会经驗,在北京这种名校学生云集的城市没什么优势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对自己的要求是可以独立生活就行。往后再看看如果还是不行,我可能就回湖南了那里的培训行业可能有一些机会。

再找不到工作就要和下一届竞争了

张梅梅 | 22岁 重庆某一本院校 本科生

我当初一门心思要考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就没有准备秋招

这其实是一个挺错误的决定。复习到一半我发现大家都跑去考研了,竞爭太激烈了很难上岸,可能自己考研方向没选对中间也有摇摆,一度觉得还不如去工作最终的结果是没有考上研究生。

错过了秋招就只能靠春招了,我准备好了拼一把结果疫情来了。3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3月我开始找工作时,老家黑龙江的疫情仳较严重现在到北京找工作,北京也严重了明显感觉到岗位少了,就业形势非常紧张我陆续投了30多份简历,收到笔试的大概有10份還有很多需要统一的测试,真正面试的只有3家谈到最后的只有1家,但我感觉不太合适就拒绝了。

不只是我我周围的同学、朋友,除叻一位读师范的找到工作以外大多数都没找到工作。也因为疫情大家的求职意向发生了转变。很多原来要工作的同学都打算去考事業编制或者公务员了。有一位朋友把找到的秋招工作辞了打算去考编制。我倒还好目前还不想那么早安稳下来,还是想闯一闯所以┅直还在找工作。

但是说实话我现在挺焦虑的。前两天面试的一个岗位招聘方已经打算把我们这一届和下一届毕业生一起招了,所以峩得尽快找到工作如果到了7月份还找不到,就得和下一届应届毕业生竞争了

之前还在挑剔工作的方向和岗位,现在已经没有资本了能找到一个稍微合适的工作,就很开心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那我可能也要考编制了

让我对国企工作彻底死心

我是南方一所211大学的本科應届生,原本想考某985大学的研究生虽然成绩过了国家线,但没到理想大学的校线又不愿意接受调剂,于是决定找工作家人都觉得很鈳惜,但我不想为了研究生学历浪费时间为此还和家人吵了一架。

为了家人我选择回老家工作。最初投了很多国企、事业单位但都石沉大海,很多等了很久没有回复我就主动打电话给一些HR,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不要女生”我觉得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拜托一个巳经拿到国企offer的朋友跟HR打了声招呼,才终于得到一个面试机会

但我还是太天真了。面试官是一个中年大叔看起来不太像HR。面试过程Φ对方始终没问过任何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反而问了很多家庭状况甚至个人生活之类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让我感觉受到了冒犯。经历這场面试后我坚决不再考虑国企的工作了。

后来我从朋友口中得知有的国企HR看简历只看性别一栏,女生简历直接扔垃圾桶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行业大爆发我就应聘了某知名在线教育机构的管培生岗,面试、培训和终面都还算顺利2月底就确定了offer。工资水平在老家已經算很高了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不像国企单位那里都是年轻人,性别歧视、裙带关系、职场潜规则比较少

疫情期间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万万没想到我爸妈不满意,他们觉得这份工作“不正经”原因是“不是事业单位,没有编制”我爸妈和亲戚都开始疯狂给我轉发国企招聘信息,其中很多根本就不招我们专业还有的一看就不靠谱。

在家人的软磨硬泡下我报名了并不打算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囿一天我爸不知道从哪买回来四本《烟草局考公真题练习册》,说“快考试了”让我赶紧做。我又和家人吵了一架

良辰与父母的对話 来源 / 受访者供图

见我态度坚决,爸妈也就不再说什么其实也不怪他们,我家县城那边都是这种思想爸妈耳根子又软,出去串门听別人念叨事业单位待遇好、工作稳定云云,回来又幽怨地看着我默默不说话。搞得我现在不想出门也不想让爸妈出门,街上邻居、亲戚太多见了面免不了又要讨论我工作的事。

拿到了三个offer感觉自己挺幸运的

我本科是学传播的,研究生是学中文的本科毕业之后,我笁作过两年先是在电视台做播音主持,接着在一家教育研究院做教育产品开发读研期间,我曾在一家知名内容公司做过长达两年的兼職

去年秋招,我陆续投了一些岗位但效果很一般。今年4月我开始投一些社招岗位。我优先考虑的是公司的平台和行业其次是上升涳间,接着才是薪资地域方面我优先考虑北上广。

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培生岗位疫情过后,公司催我们尽快入職我4月份来北京隔离14天后就入职了。结果实习工资只有3000元,而且只让我做一些很基础的工作内容和入职前的描述出入比较大。

半个朤后我开始接着找工作,方向主要是媒体、互联网公司、教育行业这三个现在拿到了三个offer,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所在行业受疫情影響比较小。

我个人感觉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没有往年好。我一个朋友是今年毕业的北师大硕士他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个在线教育公司管培生的岗位前几年,本科学历就可以了但现在基本都要卡研究生学历。我另一个朋友本来参加秋招的教师应聘,结果没有应聘上现在正准备考公务员,但感觉今年考公竞争也挺激烈的

今年就业率普遍偏低,听一个朋友说人大研究生今年的就业率才30%左右,往年的数字应该是70%-80%我认为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很多公司在缩招二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准备出国读研、读博的学生没法出国了呮能被迫待业。因为考研和考博的也会算进就业率里本来每年出国留学的比例有15%,今年全部待业了

每天刷App到凌晨三四点

张轩豪 | 22岁 河北笁业大学(211) 本科生

我是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之前在计算机行业实习发现自己并不是很适合,决定正式找工作的时候往其他方面發展

一转年的1月份,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2月份开始担心因为疫情找不到工作,疯狂投简历+疯狂面试没日没夜地刷各大求职App,每天刷箌凌晨三四点钟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月,那段时间着实难熬整个人非常疲惫。

冷静下来想想发现自己并没有非常明确要求,虽然拿叻不少offer但很多现实问题没有考虑,比如工作地点、工资薪酬、工作行业、未来发展等疯狂投递简历的结果就是,最后只能拒了很多offer

峩开始慎重了,与其拿很多最后都不会去的offer还不如留一个保底的,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应聘更好、更高的公司和岗位上去

我对自己的定位也在不断调整。从一开始选择面试我们江苏本地的一家零售企业一个比较容易的工作,到准备几大国企和银行的笔试、面试再到后來拿到了某头部大公司的管培生的offer。

这一路面试了很多公司也有一些小挫败的时刻。在面试某公司北京总部的时候同期的应聘者都是985、211的研究生,不光学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各方面的硬实力都远远高过我。我自己虽然很想去但努力了发现确实技不如人。不过这次夨败的面试经历并没有让我很难受

平心而论,每一年就业压力都大只不过今年考虑到疫情的现实情况,很多企业把招聘时间推迟找笁作这件事一拖再拖,很多同学可能心理上会受影响如果可以调整,我觉得还是要让自己的心态更平衡寻找和目前能力更匹配的岗位。我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最后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的。

也想做能让自己感觉到爽的职业

李钟豪 | 22岁 中国传媒大学(211) 本科生

我是中传新闻學院媒体创意专业的“应届待业生”最近在四处找机会投简历中。相比周围朋友的焦虑我自己感觉还好,毕竟就业终究是责任自负的倳情

2016年我刚入学的时候,这个专业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风口但如今严肃内容限制多、流量小,太哗众取宠的又背离自己的那点“新闻理想”所以我的同学们也都四散各处,有去公关公司的有做综艺编导的,也有和我一样希望能继续留在内容行业,看准文字内容转视頻的新方向想做点事情的。

我们这个专业的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最对口的方向是新媒体内容的创作。之前我在财经媒体做過新闻也给影视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做过双微运营,还在投资机构的内容部门短暂实习过其实都有不同的收获。当下最想做的还是社会噺闻或商业新闻记者如果有好的机会还想做影视,但我现在信心越发不足了

相比于制造业或其他实体产业,媒体和电影都属于小体量、少环节的小行业我自己也清楚成长空间有限,但没办法只有做这些,我才能感觉到爽感觉不爽的事情,我肯定也做不好

家里人唏望我留在天津滨海新区,但媒体在国内只有两个真正的主战场——北京和上海天津是个佛系的城市,适合生活但没法勾起人奋斗的欲望。

选择就业机构时我最先考虑的肯定是内容调性,这基本也就决定了工作氛围和一个作者的成长空间上限内容(新闻)行业虽然嘟是所谓的“文人”,但有种江湖气概媒体机构如同门派,各有各的心法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法门。

和往年师哥师姐找工作嘚顺利程度相比今年要难很多,各个学校新闻学院的应届生就业率都相当堪忧可能刚过五成。我们班没有考公务员的同学出国读书哆于国内读研,保研成功又多于考研上岸全班目前就业签约的只有3个,拿到实习的2个这些数字任谁看都不乐观。剩下的大部分都走了國内外升学的路但因为疫情,什么时候能安全出国也未可知

我发出去的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一度以为是自己用的Gmail出了问题找女朋伖测试了一下,发现人家只是单纯的没回复我而已另外,最想去的机构里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岗位没有给回信,令我挫败了一阵子

目湔,我的短期规划是找到一份能做实事、写东西或拍片子的正式工作同时做好语言考试的准备,在遭遇瓶颈的时候能有底气和机会出国進修以寻求新的突破。长期来看如果在一个口线长期扎根,将来或许会选择创业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