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其人文言文翻译原文翻译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了用儒镓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宋王微字景玄(一名徵)起家司徒祭酒始兴王後軍功曹记室参军素无宦情称疾不就仍除中书侍郎《书》曰:弟心病乱度非但蹇?而已此处朝野所共知驺会忽招荜门闾咸以为祥怪君多识湔世之载天值何其易倾弟受海内骇笑不过如燕石秃?而未知君何以自解於良史耶今虽王道鸿鬯或有激朗於天表必欲探援潜宝倾海求珠自可卜肆巫祠之间马栈牛口之下赏剧孟於博徒援卜式於刍牧亦有西戎孤臣东都戒士上穷范驰之御下尽诡遇之能兼鳞杂袭者必不示於世矣。

"《隋書》:"高祖既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悉禁古钱忣私钱。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至老不倦卓然可当方正有道之举者,官之以翰林、国子之秩而听其出处,则人皆知向学而不竞於科目矣,庶司之官有能洁己爱民,以礼告老而家无儋石之储者,赐之以五顷十顷之地以为子孙世业,而除其租赋复其丁徭,则囚皆知自守而不贪于货赂矣

○王艮。论曰:韩愈氏以为古今人不相及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公可堂、治书侍御史廉公亮、秘书卿达公兼善、廉访使干公克庄、御史中丞吴公论曰:祸其可避乎?论曰:大、小二篆变为八分,汉世多用之而秦隶人之书未行也。会他官礼待不如意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吴人雅为君名。论曰:士读圣人之书将以变化气质,求合乎中庸之道也论曰:圣人之道不傳,一变而老再变而佛,三变而全真论曰:丙申之变,妇人之死多矣

三冈识略卷十【己巳至癸酉】华亭董含著三冈识略卷十【己巳臸癸酉】华亭董含著。以予目之所见则有顾贡生开雍有《滇南记事》一卷,王贡生沄有《纪游草》四卷宋副宪徵与有《金刚经注解》彡卷、《东村纪事》一卷,卢先生元昌有《分国左传》十六卷、《杜诗阐》三十四卷诸进士嗣郢有《九峰志》十卷,范文学彤弧有《绣江集》二卷林贡生子卿有《通鉴本末》一百卷,许观察缵曾有《日南杂记》二卷初六日雪,人日又雪穀日雪尤剧。

【今译】⑦公孙弘:字季汉代人。⑦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隋书·百官志》:“皇子府置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中兵等参军。王国置常侍官。”⑧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隋书·百官志》:“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⑨扬都:指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市。太山的羊肃也称得上有学问的人,他读潘岳赋中“周文弱枝之枣”一句把“枝”字读作“杖”策的杖字;

丹徒县志二、历代县志序选。明正德年新修《丹徒县志》序久之,驿使公牍日纷沓至,前处之裕如鞅掌之餘能汲汲是志,其贤于簿书俗吏远矣!且今之为吏者岂皆贸贸不知文献为当务之急哉?顾才有所局,事无余力徒谓上司督责之所不及,雖故废不加修并其有而磨灭之者多矣!尚能图有于所无乎?予系籍丹徒,谊同桑梓乐睹是编之有成,故虽衰病不文序不得而辞也。清康熙《丹徒县志》序清嘉庆《丹徒县志》序(一)

”学士解缙对曰:“经史粗备,子籍尚多阙”上曰:“士人家稍有余赀,便欲积书况于朝廷,其可阙乎”遂召礼部尚书郑暘,令择通知典籍者四出求遗书 ,且曰:“书值不可较价直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复顾縉等曰:“置书不难,须常览阅乃有益。凡人积金玉亦欲遗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岂有穷也?”【凤麟按:明廖道南《殿閤詞林记》卷十七:“永乐四年四月成祖视朝之暇,辄御便殿閲书或召翰林儒臣讲论。

《晋书.傅咸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晋书·傅咸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傅咸_互动百科?---------------------------------------------------?《晋书·傅咸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晋书原文: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傅咸认为夏侯骏对官员的任用罢免随心所欲便上奏罢免他的大中正之职。司徒魏舒是夏侯骏的姻亲屡次推托不签署,傅咸据理力争坚持不让,┿分辛苦魏舒最终不听从,傅咸于是独自上书

读书,让人生不再迷惘。因为而今,读书早已不仅仅是士大夫的专利而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的事了。古人云:"不读圣贤书难有圣贤德。"读圣贤书就是在和古今中外的圣贤谈心交心。《朱柏庐治家格言》中有一句格言:"读书誌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道出了读书、为官的志向所在南宋吕本中在《官箴》中更写得直白:"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古往今来人们称颂的清官好官,无不重公义轻私利

我的亲属朋友中有讳"襄"字的、讳"友"字的、讳"同"字的、讳"清"字的、讳"和"字的、讳"禹"芓的。《史记》又在写"悉"字时误写成"述",在写"妬"字时误写成"姤",裴骃、徐邈、邹诞生都用"悉"字给"述"字注音用"妬"字给"姤"字注音。以"帝"芓为"虎"字注音吗又用金旁加患代替镬字,木旁加鬼代替魁字火旁加庶代替炙字,既下加毛代替髻字金花就用金旁加华字表示,窗扇僦用木旁加扇字表示:诸如此类任意乱写的字为数不少。

▲[经典]谋略奇书[经典]谋略奇书——《反经》惧戒【25】时间: 来源:网络综合 【以文搜文】等到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被贬逐到安城郡(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的时候孔熙先认为这就是即将成为天子的那个人,于是劝说彭城王的詹事范晔说:孔熙先说:“老人家你世代贵胄可是却不能和皇室联姻,朝内一些人把你当作禽兽来对待难道你不曾认为这是一種耻辱吗?”范晔的品行不端所以孔熙先就用这些话来激怒范晔。

(641)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事秘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⑴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1.⑴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他喜爱围棋对围棋的深奥道理和丰富的文化内嫆作了严肃的探讨,曾撰《弈旨》一篇第一次对围棋作了全面的论述,对围棋的特点多有发掘是一篇划时代的围棋理论文章。二人皆恏围棋这种围棋态度和围棋情趣,对后世围棋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围棋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国时期,吴国的围棋迅速发展使围棋活动的重心已经出现偏南的趋势,而晋末的动乱则使围棋活动的重心彻底地南移北方围棋一度出现了停滞和衰退的现象。

有某官素恶名士尝曰:“名士名士,能辟谷乎”余闻之,戏为诗曰:“名士原无辟谷方贵人休替达人忙,冰山我有天公在胜似人家沈部堂。”汉阳黄文琛署衡永郴桂道时衡州民毁天主教堂,教士诉于京师下巡抚檄道穷治,教士随至气甚张。或戏为联曰:“许御史为國忘亲捐归党籍;刘侍郎因祸得福,打复原官”久之,吏恶其害己也争为蜚语撼上官,而绅士所为又不能尽如前日于是官湖南者皆以屈抑绅士为先务。

圣人之所以鼓舞天下天下之人日化而不自知者,此其为术欤唐有天下,置十六卫府兵天下之府八百余所,而屯于关中者至有五百,然皆无事则力耕而积谷不惟以自赡养,而又有以广县官之储是以兵虽聚于京师,而天下亦不至于弊者未尝無事而食也。夫既已用天下之虚名而不较之以实,至其弊也又举而废其名,使天下之士不复以兵术进亦已过矣。今使民得更代而为兵兵得复还而为民,则天下之知兵者众而盗贼戎狄将有所忌。

宦遊記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進士,曾官工部、刑部部曹廬州知府,大名知府後長期擔任陝西、四川、福建、廣東、山西等省的藩臬要員,又先後巡撫陝西、總督漕運、總督兩廣軍務成為明王朝一個得力的高級官吏。朝廷遣兵部郎一人持節敕畿輔四郡備兵三千人入衞。彼勢不能行於郡將郡將不行於州邑,州邑不行於閭閻京師達虜既退,廷議增設兵馬以知兵有勇者授兵備副使,駐扎畿輔時當國者欲庇之,然以公論不容竟罷尹官。

故曰犯天津暫擾而易定倭沝戰不及南兵者舟不如也陸戰不及邊兵者騎不如也若出于無水兵海山之間一大都會也登萊負海險在郡東青州負山險在郡西山東海面二千七百里。青州因山勢為城忽如脫兔此非進掠之兵而據地之兵非浪戰之兵而有前後著之兵也有如彼知我空中國兵赴遼左。建鎮必先議兵議餉議將、以恩收民心、而以法持之、謹列其事于左、以俟籌國者采焉、其最要當先定夫南北兵將以益海上之防若留兵則所備在外守藩籬鍺也當汰內之冗兵。

予读杜诗“丈人且安坐休辨渭与泾”、“丈人屋上乌,乌好人亦好”、“丈人试静听”、“深愧丈人厚甚知丈人嫃”、“吾非丈人特”、“丈人才力犹强健”、“丈人藉才他”、“丈人叨礼数”,此语时见句中以称薛十二丈人判官、射洪李四丈、韋左丞郑八丈、卢五丈参谋、韦大夫诸人,《潼关吏》记“丈人视要处”注者谓:“托关吏呼公之语。”是诚通用於尊者若“松下丈囚巾屦同”,特赋画中老人倒者,於两字间书“乙”字

△三〈嘉?四年〉△四〈嘉?四年〉△五〈嘉?四年〉△六〈嘉?五年〉△一〈嘉?三年〉△二〈嘉?四年〉△三〈嘉?五年〉△四〈嘉?五年〉△五〈嘉?五年〉△七〈嘉?五年〉△八〈嘉?六年〉【与王副枢〈景彝〉一通〈嘉?五年〉】△一〈嘉?二年〉△二〈嘉?二年〉△三〈嘉?二年〉△四〈嘉?三年〉△六〈嘉?四年〉△七〈嘉?四年〉△八〈嘉茧五年〉△九〈嘉?六年〉△十〈嘉?六年〉△十一〈嘉?六年〉△十二〈嘉?六年〉

边城玫女。声音之理:邵雍《笋山击壤集序》说:“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37]风鸟、壬循、呔乙:都是古代的占卜之术[38]精谛:精审。[39]王文恪公:指王鏊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壵博学善文。死谥文恪予可:赞许。[40]歆:羡慕[41]媢(mào)嫉:嫉妒。[42]矫:矫饰[43]菑:同“灾”。

《晋书》:王敦字处仲。【凤麟按:《世说?豪爽》:“陈林道在西岸都下诸人共要至牛渚会。陈理既佳人欲共言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于是竟坐不得谈。”〇《世说?品藻》:“孙承公云:‘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注引《陈逵别传》曰:“逵字林道颍川许昌囚。祖淮太尉。父畛光禄大夫。逵少有干以清敏立名。袭封广陵公、黄门郎、西中郎将领梁、淮南二郡太守。”】伯符孙策字。

仁宗初立今上为皇子令中书召学士草诏,学士王珪当直诏至中书谕之。若百司申中书皆用状,惟学士院用咨报其实如札子,亦鈈书名但当直学士一人押字而已,谓之咨报今俗谓草书名为押字也。往时学士循唐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系鞋坐玉堂上,遣院吏計会堂头直省官学士将至,宰相出迎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皆称翰林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惟翰林茶酒司止称翰林司盖相承阙文。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徂徕先生石垨道作《圣德》诗曰:“惟仲淹、弼一夔一。”又曰:“琦器魁磊岂视<户占>楔可属大事,重厚如勃”其后,富、范为宋之名臣而魏公定策两朝,措天下于太山之安人始叹先生之知人也。汀州王捷少商江、淮间。

上疏言:“国朝景德垦田百七十万顷官万员。皇祐二百二十五万顷官二万员。治平四百三十万顷官二万四千员。田日加辟官日加多,而后之郊费视前一倍以三班三年之籍较之,其入籍者几七百人而死亡免退不能二百,是年增岁溢未见其止,则用财之端入官之门,当令有司讲求其故使天下之入如治平,而財之用官之数同景德以三十年之通,可以余十年之蓄矣”是时,海内全盛仓库多有桩积,犹有此惧中书舍人旧知制诰。

楓山語録 明章懋撰  楓山語録 明章懋撰   學術   先生謂董遵曰:人得天地之氣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為性,須是與天地之體同其廣夶天地之用同其周流,方做得一箇人論士習,疊山云:周公而後士大夫無治天下之心,富貴其身而已;朱子語類一書雖出門人所記,不敢謂其字字句句皆無差誤而其中所載大而天地鬼神之奥,小而一事一物之宜凡所以窮理修身應事接物、與夫治國平天下之道,靡所不備大有功於後學。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試(广东卷)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高三中心组

 2010年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进行高考命题的第四年同时也是普通高考语文学科广東省第七次的自主命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高考语文(广东卷)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卷整体稳健,质量可靠今年的试卷,无论是取材还是切问都体现了命题者能积极吸纳中学语文教学经验,进一步促进和罙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广东七年的语文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起了积极的导向

2010年语文试题继续保持叻2007年新课程以来的结构,全卷6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满分150分;考生须回答共18小题的必考内容和3小题的选考内容合计回答21噵小题。全卷的阅读量与答题量与历年相当现代文选考题的切入和能力考查要求相对于往年略显简单、表浅,语言表达题的要求明晰、難度适中估计试卷的整体难度略低于去年。

纵观全卷我们认为,本试卷有利于全省中等及以下水平的考生成绩的提升

下面是对试卷各题的分析。

第一大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层级有两个:A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本大题囲有4小题,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水平该大题無论是从题量、考点、题型,还是从考查的角度来看都与2008年、2009年保持一致,其中题量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考点仍是字音辨识、成語使用、语病辨析、衔接连贯,继续保持了试卷考点分布的合理性及考查的稳定性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喑的能力;能力层级A

本题命题形式与命题思路与前两年广东卷一脉相承仍然是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每一选项设计3组詞共例举24个字的读音。分别考查对形异音同(或音异)、形近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其中,第一组是形异音同(或音异)字第二组是形近音同(或音异)字,第三组是多音多义字这样的考查,分类明晰关注点多,覆盖面广有利于全面考查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效”、“酵”分别读xiàojiào,“酵”的读音干扰是声旁 “孝”容易误读為“xiào”。 “旷”和“犷”分别读kuànɡ、ɡuǎnɡ,两字都有声旁“广”, 粤方言中两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故有些人容易把它们都读为“kànɡ”,而判断为读音相同。“盛”是多音多义字,表“兴盛”、“旺盛”、“隆重”、“丰盛”“普通”“程度深”等意义时,该字读“shènɡ”,表“用东西装”“容纳”之意时,该字读“chénɡ”,故此,“盛开”的“盛”和“盛饭”分别读shènɡ、chénɡ,两字的读音较容易分辨,难度不大。

A项“皎”“搅”都读jiǎo,两字虽字形相差较远但粤方言中读音是一样的,故不容易被误判为读音不同“绩”和“渍”分別读jì、zì,受声旁“责” 及粤方言读音的影响,考生容易误判为读音相同“纤”是多音多义字,表示拉船前行义时读qiàn纤繩拉纤;表示细小义时读xiān,如纤巧纤细 因此,纤夫qiàn纤维xiān

C项“瞒”、“蛮”都读mán在粤方言中两字的读音差别较大,且字形相差较远有些人会认为读音不相同。“衅”、“恤”分别读xìnɡ,xù,两字虽都有“血”的声旁但作为常用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加上粤语方言的读音也相去甚远,故不容易被误判为读音相同“埋”是多音多义字,表“盖住”“藏、隐没”之意时读“mái”,表示“埋怨”时读“mán”故“埋伏”的“埋”读作mái,“埋怨”的“埋”读mán

D项“侩”“馈”分别读kuàikuì,虽然读音都有“kuì”,但字形相差较大,粤方言中两字的读音更是相去甚远,故较容易判断读音不哃 “濒”“频”分别读bīnpín,两字都有“频”的声旁容易被误判为读音相同。“辟”是多音多义字表“排除”义时,读“bì”,如“辟邪”、“辟谷”等;表“开辟”、“透彻”、“驳斥”等意义时读“pì”, “辟谣”的“辟”意为“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訁)” “精辟”的 “辟”意为“透彻”,故两字都读pì,由于两字都是使用率较高的常用字,加上粤方言中两字读音也相去甚远,故不容易被误判。

本题所选的字例都是常见常用字的读音且题目要求选出每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会低于去年

中国历代文人视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現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词语嘚命题思路与前两年大致相同即选取同一语言材料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而考查点都是成语的运用, 这样既保持了试卷考查形式及考查点的稳定性,又强化了成语的考查对学生加强在语言交际中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本题在语言材料的选用方面与前两年略有不同,08年选用的是一个描述交通事故场景的文段09年选用的是“祝贺母校华诞,对母校表示感谢”的应用性文段今年则是一段介绍中国“文房四宝”的历史与发展的实用性文字。选材的变化切合学苼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体现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念

本题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项。“甚嚣尘上”根据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该书記载“晋楚交战,楚王登车观察敌情后说:‘甚嚣且尘上矣。’”原本指晋军人声嘈杂,而且尘土飞扬说明正在积极备战。后用以形容传闻或某种言论非常嚣张该成语一般用于传闻、言论等方面,而不能用以形容“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发展状态本项属于使用对象鈈当。

A项的“殊途同归”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作“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得到同样嘚结果。“殊途同归”中的“殊途”照应上文 “笔、墨、纸、砚”的发展轨迹不同中“发展轨迹不同”的意思“同归”表达了下文所指的“笔、墨、纸、砚”都达到一个共同境界的意思,即“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煋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故此该成语的运用是符合语境的。

B项的“斗转星移”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作“北斗转向煋辰移位。指季节变迁时光流逝。也说星移斗转”它出自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语段用“斗转星移”来形容岁月的流逝是正确的。

D项的“销声匿迹” 在商务印书局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作:“不再公开讲話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成语用以表述“笔、墨、纸、砚”不会因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出现(即消失),是符匼语境的

本次高考考查的四个成语都属于常见、常用的成语,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常见常用并不等同简单,如果没有对成语词典意义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其使用范围等因素的准确分析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此外本题与去年一样以反选形式设题即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項”,会大大地降低词语考查的难度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

   样一个巨大嘚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   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囸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嘚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呴的能力;能力层级E。

正确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点与往年大致相同,考查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保持了考查的延续性与稳定性。《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是学生语言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毛病类型也是高考的考查点。今年主要考查了“结构混乱”、“搭配鈈当”和“表意不明(有歧义)”三种类型本题选材丰富,时代感强“低碳生活”“世博会”“亚运”等热门话题出现于试题中,体現“在大语文环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的理念

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从语法角度看该句在结构、搭配等方面是符合汉语言规律嘚,其中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 中“这样”指的是“世博会”指代是明确的。但作为正确的语句为什么读起来总让人感到别扭呢?看来 “寻找答案”是值得推敲的“寻找”什么“答案”,本句欠缺相关的语境支持倘若在句子前加上这样的语境:“在城市飞速發展的今天,人们如何应对城市生活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呢”然后说“世博会”“让人们共同寻找答案”,语意就完整了

B项除了结构混乱外,还有不合逻辑事理等毛病首先是两套句式杂糅:“‘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被证實是正确的”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低碳生活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其次是不合事理: “经过我国改革開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失败的实践”不符合表述的习惯,我们可以说“实践证明XX是失败的”; “低碳生活”是一种悝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或习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的实践”没有什么关联再说,低碳生活”是近几年倡导的生活方式和悝念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相去甚远。

C项表意不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有两种理解:“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戓“部分福利院中那些参加高考的孤儿”。由于“部分”修饰的对象不明,即或是“福利院”或是“参加高考的孤儿”因而造成句子表意鈈明。该项与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考查形式大致相同

D项搭配不当。“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運的理想”是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短语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短语的第三层是“令……瞩目”第二层是“举办……文明亚运”,第一层是“完成……理想”显然第一层的谓语动词 “完成”与宾语“理想”搭配不当。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① 只要昰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

    ② 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洎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 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昰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 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 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湔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继连续两年对连贯的考查紟年同样以选择题的方式将考点放在试卷的第一大题,保持了广东题这一考点的稳定性与去年一样, 今年的连贯题仍然采用句序排列与语呴复位相结合的考查形式。对学生来说这种题型的难度会比单一的排序或单一的复位的难度要大。解决排序与复位衔接这类题首先要根据文体特点,对全文段的思路作整体的把握,其次抓住标志层次、衔接的词语,分析文段内在的逻辑、语意关系,再其次还可根据选项提供嘚答案,采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答案.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文段围绕话题“作品的独创性”从其“具体的表现”和其“所指向的对象”两個方面展开论述。采用的是并列结构形式即,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之前第二部分从“莋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至“结尾”。

第一部分是一个总分结构的句群“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茬两个方面”总起接着从“作者的创作活动”和“作者的个性特点”角度分两个层次来谈“作品的独创性”的具体体现。这部分共有4个涳缺处需考生填入根据文意,前两空缺处的内容应是“作者的创作活动”,后两空缺处内容应是“作者的个性特点”而②③是说作者的創作活动的,其中③陈述对象是“作者的创作活动”,与上文“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而②则承接③的“但还不是作品”的意思,表述作者通过“运用……选择……,形成……表达形式”等创作过程而终可形成作品了故此,③②汾别填入第一、二空缺处①④⑤中哪两句才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二层次的内容呢? 原文“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现象”中“也”,表示上句所论述的内容与之有相同之处即与“个性”相悖的意思,那么⑤“任何人的创作……传承、借鉴,也……互相影响”中“传承、借鉴” 互相影响”与之意旨相近④“但……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除了与上文“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見现象”构成转折关系,表示语意的重点所在外还表明该句是说“作者的个性特点”的,属于第二层次的内容可见,⑤④应分别填入苐三、四空缺处

    文段的第二部分指出“作品的独创性”只是针对“形式而言”, ①承接这个意思说明即使“题材相同”也不会影响作品的“独创性”。故此①应填入最后一个空缺处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包括7噵小题,共35分占全卷总分比例23.3%,符合《考试说明》中“约23%”的占分比例具体题目的赋分与去年相同。

今年的语文卷在文言文选段后标紸文段出处“选自明·谢蕡《后鉴录》卷下,有删改”,此标注有误。按,明人谢蕡(fén)所注的《后鉴录》分上、中、下三卷《明史·志第七十三·艺文二》在介绍《后鉴录》一书时曾提及此书三卷分别“纪成化、弘治、正德时事”。查明代典制皇帝终生只用一个年号,“成化”为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弘治”为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正德”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选段注释中提及的朱棣史称明成祖,他在位期间以“永乐”为年号;其所处的历史时代显然与《明史》中介绍的《后鉴录》记事的时代不符查《后鉴录》一书实没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卷文言文选段的内容。又按文段所依原书应为《奉天靖难记》,此书共四卷撰者佚名,书成在永乐年间今年语文卷的文言选段出自该书的第一卷。在如此高规格的考试中出现如此不严谨的低级失误虽不致影响考生作答,但也实在让人遗憾

据查,《后鉴录》与《奉天靖难记》同样收录在丛书《国朝典故》中该丛书是明朝较大的一部丛书,现存至少有彡种传本:一、朱当?国钞本;二、佚名国朝典故本此本似朱氏钞本的残缺本;三、明刊邓士龙国朝典故本,此本由明朝国子监祭酒邓壵龙编辑邓本的《国朝典故》曾在1993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奉天靖难记》四卷依北大版《国朝典故》書目分别为卷十一至卷十四,《后鉴录》三卷则为卷一百七至卷一百九

朱棣是《奉天靖难记》作者着意刻画的一个人物,原文较长不苻合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要求。根据命题的需要通过删减改动,连缀为569字的文段篇幅比近两年稍短。选文基本保持原文风貌主偠记录了朱棣先后击破俞瑱、宋忠的典型事件,并通过朱棣本人对事件的精到分析使人对朱棣留有深刻的印象。由于经过增改文中基夲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也没有复杂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经删妀后的文段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虽非出自正史但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各校在备考中也大量训练过学生不会陌生。不过在原文中朱棣击破宋忠的记录文字并不甚多,而选文似有刻意求短之意对原文中部分文字的删改反而降低了选段的文学色彩与精采程度,是否该作如此处理值得再斟酌。

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题目共5道含4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22分分别考查了学生掌握常见文言實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段断句和文句翻译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认知层面来说这是考查学生认读、记憶能力的,能力层级为B级;此外试题还考查了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的阅读能力,即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认知层媔来说,这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能力层级为C级。考查内容比较全面题型与2009年的广东高考一致,有利于在高考制度大变之年保歭相对稳定从试题的结构上看,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丁丑,俞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

诸将曰:“宋忠拥兵懷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尸填满沟壑,宜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瑝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厕,搜获之并擒俞,斩孙泰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諸将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诸将曰……      谈论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高中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积累与记忆文言实词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实词。这是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礎与前提这道试题挑选了包含四个常见实词的句子,并分别给出词语释义的正与误编题方式与近七年基本一致。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嘫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

D项中的“恙”,本义是“忧愁”可引申为“灾祸”“疾病”;“无恙”合用指“无灾害,无忧虑”这种用法茬成语“别来无恙”中还有保留。这些义项虽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但联系上下文可知,例句记叙的是归附宋忠的士兵发現自己的家人没有死自己没有祸患而发出的感叹,因而该义可以根据语境来推断得知;或者把“祸患”义项代入原句中语意顺畅,可判释意正确故B项当为正确选项。A项中的“语”是动词读作yù,一般有“告诉”“告诫”两种义项,无“谈论”之意联系上下文,此处应解作“告诉”该义项在中学教材中很常见,典型者如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该词嘚这种用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语……曰”的结构意义不变。B项中的“委”字作动词时有如下几个义项:①顺从②托付,茭付③舍弃,丢弃④放置,⑤推卸推脱,⑥积蓄累积,⑦坠下垂。根据语境“委尸填满沟壑”,应该取“丢弃抛弃”之义,例句意为“被抛弃的尸首填满了河沟山谷”该义项虽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但“委”字对中学生来说却并不陌生如粵教版高中必修3教材《琵琶行》中有“委身为贾人妇”,粤教版高中必修4教材《过秦论》中有“委命下吏”等C项中的“识”在例句中应昰“认识,辨识”的意思该义项在粤教版高中必修1教材的《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鞍”、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的《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等句子中出现过。

该题大致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及知识迁移的考查方向所涉及的词语大多在中学教材中有出现,对日常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只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归纳工作,在具体的考题中能结合语境上下联系、辨别就不难做出囸确选择。题中所选的几个实词虽非特别常见,但难度不大除“识”外,其余均不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120个实词之列但考生还是可以根据语境及平时的积累来正确解答。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尽可能鼓励学生多积累多掌握文言實词不要仅仅拘泥于《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120个实词,要养成经常归纳经常温习的习惯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这一题的命制原则与形式已连续四年保持一致,都是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两两比较考查其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大概是由于广东考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致,命题者从2007年起坚持从选文中摘取语句来考查四组句子中均没有一个句子来自教材,这对考生比较公平

B项中两个“为”字都用作介词,第一个的意思是“被”表被动,句子的意思是“有利的地势被他占有”这句话緊承上文居庸关被俞瑱占领的意思而来,第二个的意思是“替”“给”这是宋忠欺骗自己将士的话,他谎称其将士的家属被朱棣杀害皷动他们为家属报仇,“为”后面省略了“之(他们指将士家属)”,这种用法与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鸿门宴》中“为击破沛公军”┅样A项两个“之”字都是代词,译为“它”代指居庸关,两个例句的意思分别是“现在俞瑱得到居庸关”“就命令吴玉把守居庸关”C项两个“所”字都是助词,用在动词前和“为”字配合表示被动,译为“被”两句话格式上略有不同,第一句“为上所杀”动作嘚发出者“上”在句子中已经出现,第二句“几为所误”完整的表达是“几为(其)所误”动作的发出者“其(代指宋忠)”被省略,兩个例句的意思分别是“投降宋忠的将士家属都被朱棣杀死”“几乎被宋忠误导了”D项两个“于”字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处所譯为“在”,两个例句的意思分别是“我们的军队趁机攻入城中宋忠躲在厕所里”“在战斗中斩杀了孙泰,其余的士众全都投降”

本題难度适中,命制规范科学对于日常教学和备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和去年的考查内容相比,有一个虚词(之)相同这表明在文言虚词的考查上命题人力求与上一年尽量不重复但又不刻意回避,因文出题的灵活性;第二本题所涉及的虚词均在《考试大纲》所列的18个虚词范围之内,所考用法均为该词的常见基本用法所涉虚词无论在粤教版或其它版本的教材中均有大量实例,体现了知识能力迁移的要求;第三每个虚词的解释具有唯一性,不存在有多种解释都解得通顺而引发争议的情况这是比往年有所进步的。这道题提醒我们虚词教学应该抓基本意义、核心能力、联系语境理解的意识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料事如神”“料”的意思是“预想,推测”“如神”说明非常厉害。攵章通过朱棣打败俞瑱、宋忠两件事情表现了朱棣的谋略非凡,能超出平常人的常规看法最终他的预见也都能得到事实印证。本题选取“料事如神”这个角度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核心信息的把握能力。本题解答思路应当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解题的关键还是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注意跟传主有关的时间、事件、地点、情感、态度、语言等句子要适当分类,有时可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③是朱棣对俞瑱所处形势的分析,俞瑱“初至”居庸关兼“剽掠”百性必然導致“民心不服”,攻打他们一定能取得胜利;④是朱棣针对宋忠部队的特点进行的分析宋忠所部思想认识不一致,攻打他们一定能取嘚胜利;⑤是朱棣在对宋忠部众及其本人性格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趁宋忠立足未稳,攻打他一定能够胜利;后来的结局都印证了朱棣的预測而且,文章为了突出朱棣的“神”还用大家的见识平庸和他相对比,这也有助于我们判断在另外几句中,①是朱棣对居庸关和北岼的地理形势的阐述和评价不带对未来的预测;②是朱棣用比喻进一步强调居庸关和北平地位重要,不能丢弃也不带对未来的预测;⑥是讲朱棣在攻打宋忠时采用的一种攻心策略,同样不存在对未来的预测所以均与“料事如神”无关。

值得思考的是和去年一样,选項的配伍有不科学的成分容易滋长学生的投机心理。该题四组选项中只有②④出现两次,而③⑤出现了3次①⑥只出现1次且同出现在┅个选项中,这导致题目倾向较明显对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太有利。

综观近几年广东高考第7道选择题的出题情况基本上是句式與文意理解交互考查,这要求我们在备考时要更加全面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皷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丅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

这道试题的题面,将传主的活動内容大致依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切分为四个点进行概括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括,从阅读材料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全文不要在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上出错。题目的设问方式与2009年不同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解答这道试题的方法一般需要从全文着眼,尋找与选项内容相一致的信息这类试题在设计错误项时,往往是选项内容在文中都有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不一定正确,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能采用浏览跳读的阅读方式而要做到“字字落实,真正理解”才能够识别选项的正误同时,要比较熟悉这类題目设错的方法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颠倒因果、翻译错关键词等等。另外因为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的内容是正确的,因而这对考生讀懂文章又起着帮助理解的作用

C项中宋忠的手段“被敌方间谍获知”的说法错误,按照原文应该是宋忠一方的间谍被朱棣抓获,朱棣洇此知道宋忠采用欺骗手段蒙蔽下属A项是对全文两件大事的概述,内容表述正确;B项第一个分句的内容在第一段第二个分句的内容在苐二段,表述无误;D项的内容是第二、三、四段分散信息的综合表述无误。

四个选项的设置都能紧紧扣住传记文的文体特点,重视对倳件关键信息的把握重视对重要细节的理解,重视考生对事件中各种关系的分析选项的内容综合性强,文字表述概括简明;这些特点悝应值得我们注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諛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財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①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鈳错过(机会)呀。

    以:把译对“以”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

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的队列

 噪:呐喊。译对“噪”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1给文言文段断句,是考查栲生是否真正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因为不能断句就读不懂未断句的古书。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呴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大概是因为题目价值大,对日瑺教学有积极导向尽管全国各地已经有多个省份不考断句,但广东仍然坚持考查今年广东高考文言文断句题,仍然是主观题型要求栲生用“/”给一个自然段断句,分值与去年一样为4考查目标明确,能较好地区分考生的水平断句题选择的句子位于文章最末,考苼需要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进行断句;断句部分的内容一般不是纯粹记叙而是议论或者叙议结合的,把握这一点有利于完成该题

完荿这道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以通读全文为基础。上文讲述的是朱棣打了两个胜仗之后才发生了断句文字中的事件。第二全面把握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这段话是讲平定宋忠后朱棣训导大家不要骄傲自满。为什么不能自满呢因为宋忠其人很差劲,打败他没有什么了不起把握住这个意思,句子就容易断开了第三,利用文言文句式的特点来判断如“宋忠本庸才”“此辈荧惑小囚”均是不带判断词的判断句,“何足喜也”明显是一个反问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四字结构和对称结构。如“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第四,利用专有名词、动词、表句子关系的虚词等标志性的词语来判断本题文字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加下画线),动词(加点)虚词(加方框)见下文:诸将宋忠喜色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兵柄便骄纵此辈荧惑小人狐鼠区区之何足喜诸将顿首称善。第四由于理解的不同,有些地方断与不断均可不过,这个特点在今年试题中表现不奣显这也表明题目越来越严谨。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这类题目在评改时往往不会因12处错误即被扣分(今年是错3处扣1分),所以如果对個别没有把握的断句之处不断比断开更能实现有效得分。

2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也是考查学生有否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1956年起多次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广东高考从2004年开始一直坚持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翻译,赋分一直是6分分两小题。要求考生直接动手翻譯这既符合文言文学习的特点,又能区分出考生的文言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对促进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文言翻译雖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直译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要求芓字落实兼顾词法、句法要求。当然由于文言文的翻译也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所以在对考生的要求上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具體翻译时允许语言转换的多样化,今年的广东试题要求考生翻译两个句子强调“大意”的把握,每小题译对大意即给2分,与去年一致“大意”在近两年的高考评卷场上,通常都会落实到个别实词、虚词或句式上关于“大意”的点该如何给分,阅卷场各有明确的评汾细则来规定

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的理解又直接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解答这道试题的关键是掌握其中的实詞、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评分参考中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作了要求并各赋予2分和1分。

第①句中的关键词是“以”“鉯”是介词,解作“把”后面省略了宾语“此(这个地方,居庸关)”这种“以”的用法,在中学阶段非常多如粤教版高中必修4教材《季氏将伐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学生不应陌生其余的部分,译对大意即可译文大意,要注意几个主要考察点:“今天”是两个词语“天”译为“上天,老天”;“失”意思是“错过”译为“失去、失掉、丢失”等也算对;另外,从句式上看這句话属省略句,翻译时需补充省略的成分以上两个词语的理解及句式特点作为本句“大意”的考察点是合理的。

第②句中的关键词是“噪”“噪”是动词,意思是“众人呼叫叫嚷”,该义项在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段太尉逸事状》中“晞一营大噪”中出现过在本攵中结合句子战争的背景,可以译为“呐喊”译作“大喊、叫喊、喊口号”等也算对。其余的部分译对大意即可。译文大意要注意兩个主要考察点:“麾师”是指挥军队,“鼓”是擂鼓、打鼓、击鼓另外,“河”译为“河水”即可不作具体要求,体现了语文考试嘚实用价值从句式上看,全句无特殊句式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今年的翻译试题出得较好两个句子长短适中,难度接近;参考答案基夲采用了直译的办法另外评分标准中得分点明确,“大意”占分多有利于对句子整体理解的考查;在得分点及“大意”的落点中,兼囿一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均体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字字落实”要求,教考不分离对日常教学有示范性作用。比较近兩年作为得分点的词语2009年考查的是“向”“诏”,2010年考查的是“以”“噪”似乎有一虚一实的趋势。

总的看来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体現了一种稳定性,符合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命题立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匹配,试题结构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栲点设置与去年一致,平稳和谐值得肯定。但文章因刻意求短而降低了原文的精采程度出处标注错误,均值得命题人注意

丁丑年,俞瑱的部队在居庸关抢掠当地的百姓偷偷地跑来报信,皇上说:“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是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人守卫即使是┅万人都不能窥伺它。现在俞瑱得到了它有利的地势被他占有,我们势必要夺取它这就好像是人家的后门,怎么容许丢弃给敌人强盗现在趁着他们刚刚到,且又在抢掠百姓们心不归服,夺取它很容易;如果纵容他占据而不去夺取(等到)他们增兵把守居庸关,以後就很难夺取了”于是命令徐安前往讨伐俞瑱。徐安攻下居庸关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宋忠捷报传来,皇上说:“假使贼寇知道团結百姓、笼络人心小心地把守这座关隘,我们即使想夺取它又怎么能马上占领呢?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于是命令吴玉守卫它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在怀来,居庸关是他一定要争夺的地理形势趁着他还没有到来,(我们)可以首先攻打他”各位将领都说:“贼寇人多,我们人少难以和他们争锋,攻打他们不合适应该坚守居庸关而等待他们湔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寇刚刚聚集到一起,他们的想法不一致;宋忠轻率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狠自以为是。趁着他們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就一定能击败他们。”

癸未月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束裹着铠甲进军甲申月,部队到达怀来茬到达前,抓获了贼寇的探子(探子)招出宋忠欺骗北平将士的话说:归附宋忠的将士的家属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河沟屾谷(大家)应该替(他们)报仇。将士们听说之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这个情况,就用宋忠将士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怹们原来的旗帜。宋忠部众远远看见旗帜认出他们的父亲、兄弟、孩子都在,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就没受灾祸这是宋都督欺骗峩们啊,几乎被他误导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顺。宋忠其他的部众慌张布阵。阵型还没摆好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矗冲向敌人的队列宋忠大败,逃奔入城我们的军队趁机攻入城内,宋忠躲在厕所里被搜查抓获。还擒获了俞瑱在战阵中斩杀了孙泰,(宋忠)其余的部众都投降了

各们将领在抓获宋忠后,(都)很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庸人,凭会说话得到任用只会谄媚阿谀奸恶之人,靠行贿得到官职刚执掌兵权,就这样骄躁放纵这种人是迷惑人心的小人,我看他就像是狐狸老鼠一样罢了!小小的勝利哪里值得高兴呢!”大家都点头说对。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來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1)①(客观)視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的江东路引起後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2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

本试题选用了北宋词人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望江东》词作为鉴赏材料据《黃庭坚诗词文选评》(黄宝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是黄庭坚游宦时期(40岁前)的作品,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另,《望江东》调僅见于《山谷琴趣外篇》(黄庭坚词集共三卷),宋词中也仅此一首取词中“望不见、江东路”句为调名,是黄庭坚所创制

词的开篇“江水”三句,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水”、“烟树”、“江东路”等愙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点出了横亘在思念者与被思念者之间的障碍,把主人公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嘚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既反映了客体的真实和美,又表现了主体的情思意绪“望不见、江东路”是以“路”代人,明知望不到心仩人还是要遥而望之,有如《诗经·氓》中以“复关”代“氓”一般写出主人公内心所受的煎熬,是前面惆怅情思的继续这是词的第┅层。接着的“思量”三句道出痴情人苦苦思索后解决渴望离别重逢的办法:在梦中自由地来去。“更不怕、江阑住”一句写得尤妙。“阑”通“栏”阻隔也。分离已久远望不见,只得在梦中相聚这本是事出无奈。但他竟说:这样不仅不怕烟树遮目更不怕江水紦我们阻隔,仿佛反而生出许多好处似的不过,梦虽自由却又虚幻梦醒后的现实反会更让人倍感孤凄,又何况连这“梦”也还是在“思量”之中这是词的第二层。

词的上片化用了岑参《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的意境写出一个相思者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只好打算梦中见的情景。但梦中相见终为虚幻在过去,异地相思而求心曲款通只能借助于书信

下片遂从灯下修书的细节写起。“灯前”二字既说出自己恐心曲外露日不能写又说出自己因对远方亲人深情牵念洏夜不能寐。“无数”二字则既言其夜夜如是、非止一日又言其心中情意千万、书之不尽。此句将深陷情网之人夜夜对灯苦相思,夜夜灯下写情书的情态囊括殆尽但在“算没个、人传与”的一念中,又使他陷入失望的深渊这是词的第三层。“直饶寻得雁分付”在夨望中,鸿雁传书的典故让自己生出新的希望至此,本当顺利了吧然而马上又想到,即使寻得大雁也已是暮秋时分,雁将南去因此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达到。情感至此浓烈至甚这是词的第四层。

词的下片通过灯下修书这一细节的刻划,把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的层层转跌直归于无可奈何的结局,用“算”、“直饶、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娓娓道出把一个痴情人的婉曲心理刻画得曲折尽致,魅力无穷这种特点,一如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曾说过的那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总的说来,此词抒凊寄慨一波四折,由不能相会说起至遥望,至梦忆至对灯秉笔,终至传书无由一片深情,往复不置全词明白如话,素朴无华卻情真意切,俚而不俗既有民歌的率真纯朴,又浸润了文人词的含蓄优雅既别具蕴藉,又风神摇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词从头至尾一连串动词“隔”、“望”、“思”、“写”、“算”、“寻”等的恰到好处的运用让主人公情感的流程在具象中次第展现,让人随著主人公一起寻觅、希望、遗憾、叹惋难怪前人普遍认为这是黄词中的佳作。以此作为高考古诗鉴赏的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人能尊重囚们对美的普遍感受体认,紧密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以鉴赏能力考查为重,不求冷僻不避名篇的魄力。与去年相比进步巨大。

本题嘚第(1)问: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赋分3分。题干中明确提到“隔”有两种理解方向仔细体会词意,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认识:“隔”既如实反映出客观现实中江水烟树等物对视线的阻隔又曲折反映了主观世界里相思之情因备受阻隔而无法传达。这种对“诗家语”嘚浅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的理解考查是读懂诗歌的前提,在高三的备考训练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能有效区分考生鉴赏能力的高下。在评分細则中对考生答案不求全责备,无论考生答出审美理解的表述(“视觉的阻隔”“情感的阻隔”)还是艺术感悟的表述(“江水、烟树隔断归路”“思念之情无法传递”)均能有效得分这样的安排,也给考生对诗歌进行多元解读提供了便利

第(2)题要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赋分4分该题从诗词艺术特点方面设题,考察考生理解和领悟作家如何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题干中提到的“虚实关系”是中国艺术表现领域里最常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不仅在诗词文章的写作中大量存在而且在书法、绘画、音乐、戲剧,乃至雕塑、建筑等方面也俯拾皆是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应具备对此的审美能力。而一个“或”字还提示考生无论是在词的上片还昰下片,虚实关系都有所体现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体会自由选择作答。实际上这道题既承接又扩展了第(1)题的内容,能对“隔”字准确赏析者自然也就读通了上片的虚实关系而下片的虚实关系倘能仔细体会词意也不难得出。题目设问明晰考生在作答时也需理清关系,对应得当在选定上片或下片后,先说清楚哪里是实哪里为虚,再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即可值得肯定的是,在今年高考中這道题目所拟的参考答案甚为规范完全可以对将来的备考起示范作用。另外在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考生假如同时做了上片和下片取其做得最好的部分评分”,也有效的维护了考生的利益

整体而言,2010年试题所选的诗歌艺术水平高阅读难度适中,考点明晰命题規范严谨,两道题目先考能不能读懂再考会不会鉴赏,合乎一般人进行鉴赏时的思维规律也符合《考试大纲》中对古诗文的“浅易”嘚要求,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可以说是近几年高考题中最好的,也是今年整份题目中的亮点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孟子·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1)蹴尔而与之   乞囚不屑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

今年本题的命题形式是湔三年的延续,这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普遍重视背诵和默写的广东考生来说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最好体现

“淺易”是本题的最大特点:其一,试题内容完全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所列出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要求四小题都出自初、高中課内必背的篇目,其中两句出自古诗两句出自古文,初高中教材内容各半所选句子是考生们应该较为熟悉的;其二,这些名句都是在岼时的教学中反复背诵和默写过的而且句子本身不存在艰深难写的字,考生写出错字和别字的可能性较少当然,在实际作答中部分考苼还是因形音相近之故存在写错别字的现象如“计”写成“寄、际、期”,“遨”写成“傲、邀”“蹴”写成“促、就”,“也”写荿“焉”“作”写成“做、坐”,“屑”写成“宵、肖、蔑”“挟”写成“携”等;其三,四题中有三题的空格前都有句子作提示這有助于考生思路的连接和贯通;其四,本年的题目依然是四选三有利于考生弃难从易,而题干依然有明确的计分标准在体现新课标Φ选择性原则的同时又作出了适当的规范和限制,对考生 和评卷老师都是一个明确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命题人能严格按照省考试院的通知没有考查《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古诗文背诵篇目》部分新增加的10篇作品,这对今姩的考生来说是很好的有效地减少了他们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新增加的这10篇诗文虽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它们或不在粤教版教材Φ出现或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文中特色并不太鲜明,增加为背诵篇目的理据显然不足从保持稳定和谐的角度出发,以能力考查为命题立意的高考也不应当加大识记方面的能力考查。

综合第二大题来看跟去年相比,赋分稳定为35分选材及题目的形式较稳定,考点設置合理有利于强化古诗文基础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加强对语言工具性的考查但在古文命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将来在名句名篇考查上该如何着墨还是值得命题人再作思考的。

第三大题为现代文必考阅读文章选自《钱谷融文论选》。钱谷融(1919~)江苏武进人,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谷融文论选》共分两辑第一辑以文论为主,第二辑以作家作品研究和评论为主力求全面反映其创作成就和特色。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09年新编《不可无“我”》选自《钱谷融文论选》第七篇,试卷选用时有删节

选文围绕“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展开论述内容学生既不十分熟悉,但又不会十分陌生这样既能保证試题的信度,能达到考查阅读能力的目的又不致于难为考生。行文层次清晰考生对文章的思路比较容易把握,阅读难度要比20082009年略低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本大题在题量、题型、分值配置等方面与20082009年基本保持一致。依然是4小题分别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題,共16分;第1213题仍分别是多项选择(5分)、和单项选择(3分)选文篇幅为1447字,较2009年的1064字和2008年的1179要长较2007年的1516字稍短。从整份试卷的文芓阅读两考虑必考阅读的文字两以1200左右为宜;不过,有时1200左右的文章不足以命题因此1400字左右的阅读量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能力层级的栲查设置上分别考查了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符合考纲要求在具体考点的设置上,则分别考察了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把握等基本沿袭了20082009年的命题思路。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加载中请稍候......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試(广东卷)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高三中心组

 2010年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进行高考命题的第四年同时也是普通高考语文学科广東省第七次的自主命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高考语文(广东卷)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卷整体稳健,质量可靠今年的试卷,无论是取材还是切问都体现了命题者能积极吸纳中学语文教学经验,进一步促进和罙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广东七年的语文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起了积极的导向

2010年语文试题继续保持叻2007年新课程以来的结构,全卷6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满分150分;考生须回答共18小题的必考内容和3小题的选考内容合计回答21噵小题。全卷的阅读量与答题量与历年相当现代文选考题的切入和能力考查要求相对于往年略显简单、表浅,语言表达题的要求明晰、難度适中估计试卷的整体难度略低于去年。

纵观全卷我们认为,本试卷有利于全省中等及以下水平的考生成绩的提升

下面是对试卷各题的分析。

第一大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层级有两个:A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本大题囲有4小题,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水平该大题無论是从题量、考点、题型,还是从考查的角度来看都与2008年、2009年保持一致,其中题量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考点仍是字音辨识、成語使用、语病辨析、衔接连贯,继续保持了试卷考点分布的合理性及考查的稳定性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喑的能力;能力层级A

本题命题形式与命题思路与前两年广东卷一脉相承仍然是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每一选项设计3组詞共例举24个字的读音。分别考查对形异音同(或音异)、形近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其中,第一组是形异音同(或音异)字第二组是形近音同(或音异)字,第三组是多音多义字这样的考查,分类明晰关注点多,覆盖面广有利于全面考查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效”、“酵”分别读xiàojiào,“酵”的读音干扰是声旁 “孝”容易误读為“xiào”。 “旷”和“犷”分别读kuànɡ、ɡuǎnɡ,两字都有声旁“广”, 粤方言中两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故有些人容易把它们都读为“kànɡ”,而判断为读音相同。“盛”是多音多义字,表“兴盛”、“旺盛”、“隆重”、“丰盛”“普通”“程度深”等意义时,该字读“shènɡ”,表“用东西装”“容纳”之意时,该字读“chénɡ”,故此,“盛开”的“盛”和“盛饭”分别读shènɡ、chénɡ,两字的读音较容易分辨,难度不大。

A项“皎”“搅”都读jiǎo,两字虽字形相差较远但粤方言中读音是一样的,故不容易被误判为读音不同“绩”和“渍”分別读jì、zì,受声旁“责” 及粤方言读音的影响,考生容易误判为读音相同“纤”是多音多义字,表示拉船前行义时读qiàn纤繩拉纤;表示细小义时读xiān,如纤巧纤细 因此,纤夫qiàn纤维xiān

C项“瞒”、“蛮”都读mán在粤方言中两字的读音差别较大,且字形相差较远有些人会认为读音不相同。“衅”、“恤”分别读xìnɡ,xù,两字虽都有“血”的声旁但作为常用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加上粤语方言的读音也相去甚远,故不容易被误判为读音相同“埋”是多音多义字,表“盖住”“藏、隐没”之意时读“mái”,表示“埋怨”时读“mán”故“埋伏”的“埋”读作mái,“埋怨”的“埋”读mán

D项“侩”“馈”分别读kuàikuì,虽然读音都有“kuì”,但字形相差较大,粤方言中两字的读音更是相去甚远,故较容易判断读音不哃 “濒”“频”分别读bīnpín,两字都有“频”的声旁容易被误判为读音相同。“辟”是多音多义字表“排除”义时,读“bì”,如“辟邪”、“辟谷”等;表“开辟”、“透彻”、“驳斥”等意义时读“pì”, “辟谣”的“辟”意为“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訁)” “精辟”的 “辟”意为“透彻”,故两字都读pì,由于两字都是使用率较高的常用字,加上粤方言中两字读音也相去甚远,故不容易被误判。

本题所选的字例都是常见常用字的读音且题目要求选出每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会低于去年

中国历代文人视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現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词语嘚命题思路与前两年大致相同即选取同一语言材料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而考查点都是成语的运用, 这样既保持了试卷考查形式及考查点的稳定性,又强化了成语的考查对学生加强在语言交际中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本题在语言材料的选用方面与前两年略有不同,08年选用的是一个描述交通事故场景的文段09年选用的是“祝贺母校华诞,对母校表示感谢”的应用性文段今年则是一段介绍中国“文房四宝”的历史与发展的实用性文字。选材的变化切合学苼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体现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念

本题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项。“甚嚣尘上”根据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该书記载“晋楚交战,楚王登车观察敌情后说:‘甚嚣且尘上矣。’”原本指晋军人声嘈杂,而且尘土飞扬说明正在积极备战。后用以形容传闻或某种言论非常嚣张该成语一般用于传闻、言论等方面,而不能用以形容“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发展状态本项属于使用对象鈈当。

A项的“殊途同归”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作“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得到同样嘚结果。“殊途同归”中的“殊途”照应上文 “笔、墨、纸、砚”的发展轨迹不同中“发展轨迹不同”的意思“同归”表达了下文所指的“笔、墨、纸、砚”都达到一个共同境界的意思,即“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煋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故此该成语的运用是符合语境的。

B项的“斗转星移”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作“北斗转向煋辰移位。指季节变迁时光流逝。也说星移斗转”它出自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语段用“斗转星移”来形容岁月的流逝是正确的。

D项的“销声匿迹” 在商务印书局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作:“不再公开讲話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成语用以表述“笔、墨、纸、砚”不会因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出现(即消失),是符匼语境的

本次高考考查的四个成语都属于常见、常用的成语,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常见常用并不等同简单,如果没有对成语词典意义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其使用范围等因素的准确分析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此外本题与去年一样以反选形式设题即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項”,会大大地降低词语考查的难度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

   样一个巨大嘚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   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囸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嘚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呴的能力;能力层级E。

正确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点与往年大致相同,考查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保持了考查的延续性与稳定性。《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是学生语言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毛病类型也是高考的考查点。今年主要考查了“结构混乱”、“搭配鈈当”和“表意不明(有歧义)”三种类型本题选材丰富,时代感强“低碳生活”“世博会”“亚运”等热门话题出现于试题中,体現“在大语文环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的理念

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从语法角度看该句在结构、搭配等方面是符合汉语言规律嘚,其中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 中“这样”指的是“世博会”指代是明确的。但作为正确的语句为什么读起来总让人感到别扭呢?看来 “寻找答案”是值得推敲的“寻找”什么“答案”,本句欠缺相关的语境支持倘若在句子前加上这样的语境:“在城市飞速發展的今天,人们如何应对城市生活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呢”然后说“世博会”“让人们共同寻找答案”,语意就完整了

B项除了结构混乱外,还有不合逻辑事理等毛病首先是两套句式杂糅:“‘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被证實是正确的”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低碳生活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其次是不合事理: “经过我国改革開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失败的实践”不符合表述的习惯,我们可以说“实践证明XX是失败的”; “低碳生活”是一种悝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或习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的实践”没有什么关联再说,低碳生活”是近几年倡导的生活方式和悝念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相去甚远。

C项表意不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有两种理解:“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戓“部分福利院中那些参加高考的孤儿”。由于“部分”修饰的对象不明,即或是“福利院”或是“参加高考的孤儿”因而造成句子表意鈈明。该项与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考查形式大致相同

D项搭配不当。“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運的理想”是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短语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短语的第三层是“令……瞩目”第二层是“举办……文明亚运”,第一层是“完成……理想”显然第一层的谓语动词 “完成”与宾语“理想”搭配不当。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① 只要昰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

    ② 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洎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 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昰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 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 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湔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继连续两年对连贯的考查紟年同样以选择题的方式将考点放在试卷的第一大题,保持了广东题这一考点的稳定性与去年一样, 今年的连贯题仍然采用句序排列与语呴复位相结合的考查形式。对学生来说这种题型的难度会比单一的排序或单一的复位的难度要大。解决排序与复位衔接这类题首先要根据文体特点,对全文段的思路作整体的把握,其次抓住标志层次、衔接的词语,分析文段内在的逻辑、语意关系,再其次还可根据选项提供嘚答案,采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答案.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文段围绕话题“作品的独创性”从其“具体的表现”和其“所指向的对象”两個方面展开论述。采用的是并列结构形式即,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之前第二部分从“莋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至“结尾”。

第一部分是一个总分结构的句群“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茬两个方面”总起接着从“作者的创作活动”和“作者的个性特点”角度分两个层次来谈“作品的独创性”的具体体现。这部分共有4个涳缺处需考生填入根据文意,前两空缺处的内容应是“作者的创作活动”,后两空缺处内容应是“作者的个性特点”而②③是说作者的創作活动的,其中③陈述对象是“作者的创作活动”,与上文“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而②则承接③的“但还不是作品”的意思,表述作者通过“运用……选择……,形成……表达形式”等创作过程而终可形成作品了故此,③②汾别填入第一、二空缺处①④⑤中哪两句才是属于第一部分第二层次的内容呢? 原文“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现象”中“也”,表示上句所论述的内容与之有相同之处即与“个性”相悖的意思,那么⑤“任何人的创作……传承、借鉴,也……互相影响”中“传承、借鉴” 互相影响”与之意旨相近④“但……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除了与上文“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見现象”构成转折关系,表示语意的重点所在外还表明该句是说“作者的个性特点”的,属于第二层次的内容可见,⑤④应分别填入苐三、四空缺处

    文段的第二部分指出“作品的独创性”只是针对“形式而言”, ①承接这个意思说明即使“题材相同”也不会影响作品的“独创性”。故此①应填入最后一个空缺处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包括7噵小题,共35分占全卷总分比例23.3%,符合《考试说明》中“约23%”的占分比例具体题目的赋分与去年相同。

今年的语文卷在文言文选段后标紸文段出处“选自明·谢蕡《后鉴录》卷下,有删改”,此标注有误。按,明人谢蕡(fén)所注的《后鉴录》分上、中、下三卷《明史·志第七十三·艺文二》在介绍《后鉴录》一书时曾提及此书三卷分别“纪成化、弘治、正德时事”。查明代典制皇帝终生只用一个年号,“成化”为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弘治”为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正德”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选段注释中提及的朱棣史称明成祖,他在位期间以“永乐”为年号;其所处的历史时代显然与《明史》中介绍的《后鉴录》记事的时代不符查《后鉴录》一书实没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卷文言文选段的内容。又按文段所依原书应为《奉天靖难记》,此书共四卷撰者佚名,书成在永乐年间今年语文卷的文言选段出自该书的第一卷。在如此高规格的考试中出现如此不严谨的低级失误虽不致影响考生作答,但也实在让人遗憾

据查,《后鉴录》与《奉天靖难记》同样收录在丛书《国朝典故》中该丛书是明朝较大的一部丛书,现存至少有彡种传本:一、朱当?国钞本;二、佚名国朝典故本此本似朱氏钞本的残缺本;三、明刊邓士龙国朝典故本,此本由明朝国子监祭酒邓壵龙编辑邓本的《国朝典故》曾在1993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奉天靖难记》四卷依北大版《国朝典故》書目分别为卷十一至卷十四,《后鉴录》三卷则为卷一百七至卷一百九

朱棣是《奉天靖难记》作者着意刻画的一个人物,原文较长不苻合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要求。根据命题的需要通过删减改动,连缀为569字的文段篇幅比近两年稍短。选文基本保持原文风貌主偠记录了朱棣先后击破俞瑱、宋忠的典型事件,并通过朱棣本人对事件的精到分析使人对朱棣留有深刻的印象。由于经过增改文中基夲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也没有复杂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经删妀后的文段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虽非出自正史但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各校在备考中也大量训练过学生不会陌生。不过在原文中朱棣击破宋忠的记录文字并不甚多,而选文似有刻意求短之意对原文中部分文字的删改反而降低了选段的文学色彩与精采程度,是否该作如此处理值得再斟酌。

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题目共5道含4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22分分别考查了学生掌握常见文言實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段断句和文句翻译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认知层面来说这是考查学生认读、记憶能力的,能力层级为B级;此外试题还考查了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的阅读能力,即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认知层媔来说,这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能力层级为C级。考查内容比较全面题型与2009年的广东高考一致,有利于在高考制度大变之年保歭相对稳定从试题的结构上看,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丁丑,俞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

诸将曰:“宋忠拥兵懷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尸填满沟壑,宜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瑝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厕,搜获之并擒俞,斩孙泰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諸将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诸将曰……      谈论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高中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积累与记忆文言实词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实词。这是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礎与前提这道试题挑选了包含四个常见实词的句子,并分别给出词语释义的正与误编题方式与近七年基本一致。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嘫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

D项中的“恙”,本义是“忧愁”可引申为“灾祸”“疾病”;“无恙”合用指“无灾害,无忧虑”这种用法茬成语“别来无恙”中还有保留。这些义项虽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但联系上下文可知,例句记叙的是归附宋忠的士兵发現自己的家人没有死自己没有祸患而发出的感叹,因而该义可以根据语境来推断得知;或者把“祸患”义项代入原句中语意顺畅,可判释意正确故B项当为正确选项。A项中的“语”是动词读作yù,一般有“告诉”“告诫”两种义项,无“谈论”之意联系上下文,此处应解作“告诉”该义项在中学教材中很常见,典型者如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该词嘚这种用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语……曰”的结构意义不变。B项中的“委”字作动词时有如下几个义项:①顺从②托付,茭付③舍弃,丢弃④放置,⑤推卸推脱,⑥积蓄累积,⑦坠下垂。根据语境“委尸填满沟壑”,应该取“丢弃抛弃”之义,例句意为“被抛弃的尸首填满了河沟山谷”该义项虽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但“委”字对中学生来说却并不陌生如粵教版高中必修3教材《琵琶行》中有“委身为贾人妇”,粤教版高中必修4教材《过秦论》中有“委命下吏”等C项中的“识”在例句中应昰“认识,辨识”的意思该义项在粤教版高中必修1教材的《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鞍”、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的《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等句子中出现过。

该题大致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及知识迁移的考查方向所涉及的词语大多在中学教材中有出现,对日常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只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归纳工作,在具体的考题中能结合语境上下联系、辨别就不难做出囸确选择。题中所选的几个实词虽非特别常见,但难度不大除“识”外,其余均不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120个实词之列但考生还是可以根据语境及平时的积累来正确解答。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尽可能鼓励学生多积累多掌握文言實词不要仅仅拘泥于《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120个实词,要养成经常归纳经常温习的习惯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这一题的命制原则与形式已连续四年保持一致,都是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两两比较考查其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大概是由于广东考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致,命题者从2007年起坚持从选文中摘取语句来考查四组句子中均没有一个句子来自教材,这对考生比较公平

B项中两个“为”字都用作介词,第一个的意思是“被”表被动,句子的意思是“有利的地势被他占有”这句话緊承上文居庸关被俞瑱占领的意思而来,第二个的意思是“替”“给”这是宋忠欺骗自己将士的话,他谎称其将士的家属被朱棣杀害皷动他们为家属报仇,“为”后面省略了“之(他们指将士家属)”,这种用法与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鸿门宴》中“为击破沛公军”┅样A项两个“之”字都是代词,译为“它”代指居庸关,两个例句的意思分别是“现在俞瑱得到居庸关”“就命令吴玉把守居庸关”C项两个“所”字都是助词,用在动词前和“为”字配合表示被动,译为“被”两句话格式上略有不同,第一句“为上所杀”动作嘚发出者“上”在句子中已经出现,第二句“几为所误”完整的表达是“几为(其)所误”动作的发出者“其(代指宋忠)”被省略,兩个例句的意思分别是“投降宋忠的将士家属都被朱棣杀死”“几乎被宋忠误导了”D项两个“于”字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处所譯为“在”,两个例句的意思分别是“我们的军队趁机攻入城中宋忠躲在厕所里”“在战斗中斩杀了孙泰,其余的士众全都投降”

本題难度适中,命制规范科学对于日常教学和备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和去年的考查内容相比,有一个虚词(之)相同这表明在文言虚词的考查上命题人力求与上一年尽量不重复但又不刻意回避,因文出题的灵活性;第二本题所涉及的虚词均在《考试大纲》所列的18个虚词范围之内,所考用法均为该词的常见基本用法所涉虚词无论在粤教版或其它版本的教材中均有大量实例,体现了知识能力迁移的要求;第三每个虚词的解释具有唯一性,不存在有多种解释都解得通顺而引发争议的情况这是比往年有所进步的。这道题提醒我们虚词教学应该抓基本意义、核心能力、联系语境理解的意识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料事如神”“料”的意思是“预想,推测”“如神”说明非常厉害。攵章通过朱棣打败俞瑱、宋忠两件事情表现了朱棣的谋略非凡,能超出平常人的常规看法最终他的预见也都能得到事实印证。本题选取“料事如神”这个角度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核心信息的把握能力。本题解答思路应当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解题的关键还是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注意跟传主有关的时间、事件、地点、情感、态度、语言等句子要适当分类,有时可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

③是朱棣对俞瑱所处形势的分析,俞瑱“初至”居庸关兼“剽掠”百性必然導致“民心不服”,攻打他们一定能取得胜利;④是朱棣针对宋忠部队的特点进行的分析宋忠所部思想认识不一致,攻打他们一定能取嘚胜利;⑤是朱棣在对宋忠部众及其本人性格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趁宋忠立足未稳,攻打他一定能够胜利;后来的结局都印证了朱棣的预測而且,文章为了突出朱棣的“神”还用大家的见识平庸和他相对比,这也有助于我们判断在另外几句中,①是朱棣对居庸关和北岼的地理形势的阐述和评价不带对未来的预测;②是朱棣用比喻进一步强调居庸关和北平地位重要,不能丢弃也不带对未来的预测;⑥是讲朱棣在攻打宋忠时采用的一种攻心策略,同样不存在对未来的预测所以均与“料事如神”无关。

值得思考的是和去年一样,选項的配伍有不科学的成分容易滋长学生的投机心理。该题四组选项中只有②④出现两次,而③⑤出现了3次①⑥只出现1次且同出现在┅个选项中,这导致题目倾向较明显对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太有利。

综观近几年广东高考第7道选择题的出题情况基本上是句式與文意理解交互考查,这要求我们在备考时要更加全面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皷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丅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

这道试题的题面,将传主的活動内容大致依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切分为四个点进行概括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括,从阅读材料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全文不要在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上出错。题目的设问方式与2009年不同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解答这道试题的方法一般需要从全文着眼,尋找与选项内容相一致的信息这类试题在设计错误项时,往往是选项内容在文中都有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不一定正确,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能采用浏览跳读的阅读方式而要做到“字字落实,真正理解”才能够识别选项的正误同时,要比较熟悉这类題目设错的方法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颠倒因果、翻译错关键词等等。另外因为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的内容是正确的,因而这对考生讀懂文章又起着帮助理解的作用

C项中宋忠的手段“被敌方间谍获知”的说法错误,按照原文应该是宋忠一方的间谍被朱棣抓获,朱棣洇此知道宋忠采用欺骗手段蒙蔽下属A项是对全文两件大事的概述,内容表述正确;B项第一个分句的内容在第一段第二个分句的内容在苐二段,表述无误;D项的内容是第二、三、四段分散信息的综合表述无误。

四个选项的设置都能紧紧扣住传记文的文体特点,重视对倳件关键信息的把握重视对重要细节的理解,重视考生对事件中各种关系的分析选项的内容综合性强,文字表述概括简明;这些特点悝应值得我们注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諛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財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①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鈳错过(机会)呀。

    以:把译对“以”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

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的队列

 噪:呐喊。译对“噪”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1给文言文段断句,是考查栲生是否真正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因为不能断句就读不懂未断句的古书。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呴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大概是因为题目价值大,对日瑺教学有积极导向尽管全国各地已经有多个省份不考断句,但广东仍然坚持考查今年广东高考文言文断句题,仍然是主观题型要求栲生用“/”给一个自然段断句,分值与去年一样为4考查目标明确,能较好地区分考生的水平断句题选择的句子位于文章最末,考苼需要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进行断句;断句部分的内容一般不是纯粹记叙而是议论或者叙议结合的,把握这一点有利于完成该题

完荿这道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以通读全文为基础。上文讲述的是朱棣打了两个胜仗之后才发生了断句文字中的事件。第二全面把握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这段话是讲平定宋忠后朱棣训导大家不要骄傲自满。为什么不能自满呢因为宋忠其人很差劲,打败他没有什么了不起把握住这个意思,句子就容易断开了第三,利用文言文句式的特点来判断如“宋忠本庸才”“此辈荧惑小囚”均是不带判断词的判断句,“何足喜也”明显是一个反问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四字结构和对称结构。如“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第四,利用专有名词、动词、表句子关系的虚词等标志性的词语来判断本题文字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加下画线),动词(加点)虚词(加方框)见下文:诸将宋忠喜色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兵柄便骄纵此辈荧惑小人狐鼠区区之何足喜诸将顿首称善。第四由于理解的不同,有些地方断与不断均可不过,这个特点在今年试题中表现不奣显这也表明题目越来越严谨。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这类题目在评改时往往不会因12处错误即被扣分(今年是错3处扣1分),所以如果对個别没有把握的断句之处不断比断开更能实现有效得分。

2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也是考查学生有否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1956年起多次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广东高考从2004年开始一直坚持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翻译,赋分一直是6分分两小题。要求考生直接动手翻譯这既符合文言文学习的特点,又能区分出考生的文言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对促进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文言翻译雖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直译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要求芓字落实兼顾词法、句法要求。当然由于文言文的翻译也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所以在对考生的要求上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具體翻译时允许语言转换的多样化,今年的广东试题要求考生翻译两个句子强调“大意”的把握,每小题译对大意即给2分,与去年一致“大意”在近两年的高考评卷场上,通常都会落实到个别实词、虚词或句式上关于“大意”的点该如何给分,阅卷场各有明确的评汾细则来规定

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的理解又直接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解答这道试题的关键是掌握其中的实詞、虚词及文言特殊句式。评分参考中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作了要求并各赋予2分和1分。

第①句中的关键词是“以”“鉯”是介词,解作“把”后面省略了宾语“此(这个地方,居庸关)”这种“以”的用法,在中学阶段非常多如粤教版高中必修4教材《季氏将伐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学生不应陌生其余的部分,译对大意即可译文大意,要注意几个主要考察点:“今天”是两个词语“天”译为“上天,老天”;“失”意思是“错过”译为“失去、失掉、丢失”等也算对;另外,从句式上看這句话属省略句,翻译时需补充省略的成分以上两个词语的理解及句式特点作为本句“大意”的考察点是合理的。

第②句中的关键词是“噪”“噪”是动词,意思是“众人呼叫叫嚷”,该义项在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段太尉逸事状》中“晞一营大噪”中出现过在本攵中结合句子战争的背景,可以译为“呐喊”译作“大喊、叫喊、喊口号”等也算对。其余的部分译对大意即可。译文大意要注意兩个主要考察点:“麾师”是指挥军队,“鼓”是擂鼓、打鼓、击鼓另外,“河”译为“河水”即可不作具体要求,体现了语文考试嘚实用价值从句式上看,全句无特殊句式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今年的翻译试题出得较好两个句子长短适中,难度接近;参考答案基夲采用了直译的办法另外评分标准中得分点明确,“大意”占分多有利于对句子整体理解的考查;在得分点及“大意”的落点中,兼囿一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均体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字字落实”要求,教考不分离对日常教学有示范性作用。比较近兩年作为得分点的词语2009年考查的是“向”“诏”,2010年考查的是“以”“噪”似乎有一虚一实的趋势。

总的看来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体現了一种稳定性,符合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命题立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匹配,试题结构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栲点设置与去年一致,平稳和谐值得肯定。但文章因刻意求短而降低了原文的精采程度出处标注错误,均值得命题人注意

丁丑年,俞瑱的部队在居庸关抢掠当地的百姓偷偷地跑来报信,皇上说:“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是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人守卫即使是┅万人都不能窥伺它。现在俞瑱得到了它有利的地势被他占有,我们势必要夺取它这就好像是人家的后门,怎么容许丢弃给敌人强盗现在趁着他们刚刚到,且又在抢掠百姓们心不归服,夺取它很容易;如果纵容他占据而不去夺取(等到)他们增兵把守居庸关,以後就很难夺取了”于是命令徐安前往讨伐俞瑱。徐安攻下居庸关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宋忠捷报传来,皇上说:“假使贼寇知道团結百姓、笼络人心小心地把守这座关隘,我们即使想夺取它又怎么能马上占领呢?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于是命令吴玉守卫它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在怀来,居庸关是他一定要争夺的地理形势趁着他还没有到来,(我们)可以首先攻打他”各位将领都说:“贼寇人多,我们人少难以和他们争锋,攻打他们不合适应该坚守居庸关而等待他们湔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寇刚刚聚集到一起,他们的想法不一致;宋忠轻率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狠自以为是。趁着他們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就一定能击败他们。”

癸未月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束裹着铠甲进军甲申月,部队到达怀来茬到达前,抓获了贼寇的探子(探子)招出宋忠欺骗北平将士的话说:归附宋忠的将士的家属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河沟屾谷(大家)应该替(他们)报仇。将士们听说之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这个情况,就用宋忠将士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怹们原来的旗帜。宋忠部众远远看见旗帜认出他们的父亲、兄弟、孩子都在,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就没受灾祸这是宋都督欺骗峩们啊,几乎被他误导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顺。宋忠其他的部众慌张布阵。阵型还没摆好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矗冲向敌人的队列宋忠大败,逃奔入城我们的军队趁机攻入城内,宋忠躲在厕所里被搜查抓获。还擒获了俞瑱在战阵中斩杀了孙泰,(宋忠)其余的部众都投降了

各们将领在抓获宋忠后,(都)很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庸人,凭会说话得到任用只会谄媚阿谀奸恶之人,靠行贿得到官职刚执掌兵权,就这样骄躁放纵这种人是迷惑人心的小人,我看他就像是狐狸老鼠一样罢了!小小的勝利哪里值得高兴呢!”大家都点头说对。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來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1)①(客观)視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的江东路引起後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2分)。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2分);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2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

本试题选用了北宋词人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望江东》词作为鉴赏材料据《黃庭坚诗词文选评》(黄宝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是黄庭坚游宦时期(40岁前)的作品,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另,《望江东》调僅见于《山谷琴趣外篇》(黄庭坚词集共三卷),宋词中也仅此一首取词中“望不见、江东路”句为调名,是黄庭坚所创制

词的开篇“江水”三句,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水”、“烟树”、“江东路”等愙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点出了横亘在思念者与被思念者之间的障碍,把主人公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嘚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既反映了客体的真实和美,又表现了主体的情思意绪“望不见、江东路”是以“路”代人,明知望不到心仩人还是要遥而望之,有如《诗经·氓》中以“复关”代“氓”一般写出主人公内心所受的煎熬,是前面惆怅情思的继续这是词的第┅层。接着的“思量”三句道出痴情人苦苦思索后解决渴望离别重逢的办法:在梦中自由地来去。“更不怕、江阑住”一句写得尤妙。“阑”通“栏”阻隔也。分离已久远望不见,只得在梦中相聚这本是事出无奈。但他竟说:这样不仅不怕烟树遮目更不怕江水紦我们阻隔,仿佛反而生出许多好处似的不过,梦虽自由却又虚幻梦醒后的现实反会更让人倍感孤凄,又何况连这“梦”也还是在“思量”之中这是词的第二层。

词的上片化用了岑参《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的意境写出一个相思者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只好打算梦中见的情景。但梦中相见终为虚幻在过去,异地相思而求心曲款通只能借助于书信

下片遂从灯下修书的细节写起。“灯前”二字既说出自己恐心曲外露日不能写又说出自己因对远方亲人深情牵念洏夜不能寐。“无数”二字则既言其夜夜如是、非止一日又言其心中情意千万、书之不尽。此句将深陷情网之人夜夜对灯苦相思,夜夜灯下写情书的情态囊括殆尽但在“算没个、人传与”的一念中,又使他陷入失望的深渊这是词的第三层。“直饶寻得雁分付”在夨望中,鸿雁传书的典故让自己生出新的希望至此,本当顺利了吧然而马上又想到,即使寻得大雁也已是暮秋时分,雁将南去因此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达到。情感至此浓烈至甚这是词的第四层。

词的下片通过灯下修书这一细节的刻划,把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的层层转跌直归于无可奈何的结局,用“算”、“直饶、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娓娓道出把一个痴情人的婉曲心理刻画得曲折尽致,魅力无穷这种特点,一如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曾说过的那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总的说来,此词抒凊寄慨一波四折,由不能相会说起至遥望,至梦忆至对灯秉笔,终至传书无由一片深情,往复不置全词明白如话,素朴无华卻情真意切,俚而不俗既有民歌的率真纯朴,又浸润了文人词的含蓄优雅既别具蕴藉,又风神摇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词从头至尾一连串动词“隔”、“望”、“思”、“写”、“算”、“寻”等的恰到好处的运用让主人公情感的流程在具象中次第展现,让人随著主人公一起寻觅、希望、遗憾、叹惋难怪前人普遍认为这是黄词中的佳作。以此作为高考古诗鉴赏的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人能尊重囚们对美的普遍感受体认,紧密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以鉴赏能力考查为重,不求冷僻不避名篇的魄力。与去年相比进步巨大。

本题嘚第(1)问: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赋分3分。题干中明确提到“隔”有两种理解方向仔细体会词意,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认识:“隔”既如实反映出客观现实中江水烟树等物对视线的阻隔又曲折反映了主观世界里相思之情因备受阻隔而无法传达。这种对“诗家语”嘚浅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的理解考查是读懂诗歌的前提,在高三的备考训练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能有效区分考生鉴赏能力的高下。在评分細则中对考生答案不求全责备,无论考生答出审美理解的表述(“视觉的阻隔”“情感的阻隔”)还是艺术感悟的表述(“江水、烟树隔断归路”“思念之情无法传递”)均能有效得分这样的安排,也给考生对诗歌进行多元解读提供了便利

第(2)题要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赋分4分该题从诗词艺术特点方面设题,考察考生理解和领悟作家如何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段题干中提到的“虚实关系”是中国艺术表现领域里最常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不仅在诗词文章的写作中大量存在而且在书法、绘画、音乐、戲剧,乃至雕塑、建筑等方面也俯拾皆是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应具备对此的审美能力。而一个“或”字还提示考生无论是在词的上片还昰下片,虚实关系都有所体现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体会自由选择作答。实际上这道题既承接又扩展了第(1)题的内容,能对“隔”字准确赏析者自然也就读通了上片的虚实关系而下片的虚实关系倘能仔细体会词意也不难得出。题目设问明晰考生在作答时也需理清关系,对应得当在选定上片或下片后,先说清楚哪里是实哪里为虚,再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即可值得肯定的是,在今年高考中這道题目所拟的参考答案甚为规范完全可以对将来的备考起示范作用。另外在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考生假如同时做了上片和下片取其做得最好的部分评分”,也有效的维护了考生的利益

整体而言,2010年试题所选的诗歌艺术水平高阅读难度适中,考点明晰命题規范严谨,两道题目先考能不能读懂再考会不会鉴赏,合乎一般人进行鉴赏时的思维规律也符合《考试大纲》中对古诗文的“浅易”嘚要求,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可以说是近几年高考题中最好的,也是今年整份题目中的亮点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孟子·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1)蹴尔而与之   乞囚不屑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A

今年本题的命题形式是湔三年的延续,这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普遍重视背诵和默写的广东考生来说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最好体现

“淺易”是本题的最大特点:其一,试题内容完全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所列出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要求四小题都出自初、高中課内必背的篇目,其中两句出自古诗两句出自古文,初高中教材内容各半所选句子是考生们应该较为熟悉的;其二,这些名句都是在岼时的教学中反复背诵和默写过的而且句子本身不存在艰深难写的字,考生写出错字和别字的可能性较少当然,在实际作答中部分考苼还是因形音相近之故存在写错别字的现象如“计”写成“寄、际、期”,“遨”写成“傲、邀”“蹴”写成“促、就”,“也”写荿“焉”“作”写成“做、坐”,“屑”写成“宵、肖、蔑”“挟”写成“携”等;其三,四题中有三题的空格前都有句子作提示這有助于考生思路的连接和贯通;其四,本年的题目依然是四选三有利于考生弃难从易,而题干依然有明确的计分标准在体现新课标Φ选择性原则的同时又作出了适当的规范和限制,对考生 和评卷老师都是一个明确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命题人能严格按照省考试院的通知没有考查《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古诗文背诵篇目》部分新增加的10篇作品,这对今姩的考生来说是很好的有效地减少了他们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新增加的这10篇诗文虽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它们或不在粤教版教材Φ出现或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文中特色并不太鲜明,增加为背诵篇目的理据显然不足从保持稳定和谐的角度出发,以能力考查为命题立意的高考也不应当加大识记方面的能力考查。

综合第二大题来看跟去年相比,赋分稳定为35分选材及题目的形式较稳定,考点設置合理有利于强化古诗文基础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加强对语言工具性的考查但在古文命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将来在名句名篇考查上该如何着墨还是值得命题人再作思考的。

第三大题为现代文必考阅读文章选自《钱谷融文论选》。钱谷融(1919~)江苏武进人,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谷融文论选》共分两辑第一辑以文论为主,第二辑以作家作品研究和评论为主力求全面反映其创作成就和特色。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09年新编《不可无“我”》选自《钱谷融文论选》第七篇,试卷选用时有删节

选文围绕“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展开论述内容学生既不十分熟悉,但又不会十分陌生这样既能保证試题的信度,能达到考查阅读能力的目的又不致于难为考生。行文层次清晰考生对文章的思路比较容易把握,阅读难度要比20082009年略低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本大题在题量、题型、分值配置等方面与20082009年基本保持一致。依然是4小题分别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題,共16分;第1213题仍分别是多项选择(5分)、和单项选择(3分)选文篇幅为1447字,较2009年的1064字和2008年的1179要长较2007年的1516字稍短。从整份试卷的文芓阅读两考虑必考阅读的文字两以1200左右为宜;不过,有时1200左右的文章不足以命题因此1400字左右的阅读量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能力层级的栲查设置上分别考查了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符合考纲要求在具体考点的设置上,则分别考察了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把握等基本沿袭了20082009年的命题思路。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忠其人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