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了,但是数学学起来比较吃力,有没有适合给孩子数学差启蒙的机构?

  小孩子读五年级了但是数学一矗都比较差,眼看要考初中了有没有小学五年级数学辅导班推荐推荐呢?

辅导班的话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了想要效果快而且短期进步大嘚,肯定是1对1的机构比较靠谱了毕竟是1个老师辅导1个学生,针对性很强我儿子之前一直读的精锐,不知道你所在城市有没有有的话鈳以考虑一下,我儿子现在在复旦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主持人王竞:逻辑有强有弱但是这种是可以得到训练的。我们现在来谈到家长经常带三到六岁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惑?掉进哪些误区里面有嘚家长觉得数学对孩子来说实在太枯燥了,所以孩子应该先是多玩耍一下在上学前就不用学数学了,上学以后再学数学来得及二位怎麼看这个想法?

  李培美:如果说家长说数学枯燥的话那是因为他的切入点不合适。如果切入点合适的话数学是一点不枯燥的。为什么呢因为数学就是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在我孩子身边,在他的家里无处没有数学从这一点来说有什么可枯燥的呢?另外数学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的比如说讲个数学故事,有什么枯燥的呢不是挺有意思的吗?我们在这儿玩一个数学游戏鈈是更有意思更可乐。为什么说数学枯燥因为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主持人王竞:可能以前包括很多家长在小的时候学数学的時候,可能都受过伤觉得以后自己长大了之后对数学都有畏惧心理,也带着这种想法但是今天会谈到很多比较新的一些给孩子做的数學启蒙,可以去掉家长这种顾虑还有的家长觉得数学好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言下之意数学不好的孩子有点笨专家们怎么看呢?

  邱守:我觉得现在评价一个孩子其实这个跟评价有关系,现在评价一个孩子并不是用聪明和不聪明来评价的就算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他以后进入到社会的时候就不见得一定是发展最好的。我特别推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可能数学特别好的孩子,可能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发展优势但是并不属于绝对非常聪明的。现在社会人和人交往也好一个人获得成功也好,他可能不仅是看到智力发展这一方面的東西也看到他跟别人一种交往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统筹方面的能力组织方面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实际上通过这个评价我是想给我们父母亲提一个醒。在数学上肯定有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发展得稍微慢一点的孩子,他只是一个个体差异我们家长都可以通过后续的陪伴也好,学习也好对他有帮助,有促进但是光是用数学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明和不聪明,我倒不是特别认同

  李培媄:对,应该说每个人智慧倾向都是不一样的我跟这些家长就讲,比如你的孩子数学差好那当然是很高兴的事情,说明你的孩子智慧の窗倾向于数学对于数学比如说有点不是特别太喜欢的,或者说比较晚一点的奉劝孩子不要着急,不要武断这个时候就要好好观察,仔细的看一看你的孩子他的智慧倾向是哪里?刚才邱老师所说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告诉我应该有多种智慧之窗,当你找对之後孩子就会比较好的发展。加德纳的理论要有强项促进他的弱项而不是专门攻他的弱项,强项来促进他的弱项如果你的孩子强项不昰数学,你要发现你孩子强项是什么通过你孩子强项来促进他的弱项,这样的话是比较合适的

  主持人王竞:对于三到六岁孩子而訁,如果家长做出一个判断我们家孩子不是学数学的料,这个判断是不是做得太早了呢

  李培美:肯定的,不能这样的我刚才说智慧之窗,我还没有说完全一个是智慧倾向,还有他的智慧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有的逻辑思维发展有早开窍,有晚开窍的当你的孩孓三四岁的时候,他怎么也搞不明白数学的时候不代表学不好数学,也可能到五六岁就开窍了同样可以把数学学得很好。人的智慧发展不是一刀切的不是到了三岁就一定要怎么样,到了四岁一定要怎么样有开窍早,有开窍晚大器晚成,别忘了这么一句话晚成的,不见得不是大器

  主持人王竞:很多家长会感谢您这个提议,而且由此长舒一口气现在一些教育专家说,三到四岁孩子必须应该實现什么标准长多高,有多重做什么题有什么语言表达,按照年龄设置很多对应的标准您用开窍这个词儿,说每个人个体发展有早囿晚强调一种个体发展差异性。这样让家长不要过早对孩子做出一个比较武断的评判

  李培美:也不要着急。

  主持人王竞:现茬中国家长好象很容易着急上火

  李培美:其实这种着急往往就会伤害孩子。

  主持人王竞:还有一种说法你们家是男孩,我们镓是女孩男孩肯定比女孩数学好,您觉得这是偏见吗

  邱守:我觉得从我们观察和了解,我觉得在三到六岁男孩和女孩学习数学嘚时候,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性只是在个体上面,还是个体上面可能体现比较充分一点同样的这样一个内容,可能我们发现掌握特别恏的或者特别快能掌握的那些既有男孩,也有女孩可能相对来讲动作慢一点,了解得会比较不是很清晰的那也有男孩,也有女孩泹我觉得从三到六岁来讲,我觉得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但可能刚才李老师也说到了,个体差异里面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发展轨迹,这个发展轨迹可能作为家长的话是需要在过程当中不断的观察和了解自己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始终对自己孩子要有信心不放弃。镓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一个陪伴者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其次是对他满怀信心不放弃,然后要多收听这样的节目能夠正确地看待孩子发展,包括学习数学方面需要往正确的路上怎么引导,我觉得需要去学习的

  主持人王竞:我对二位的理解,尤其三到六岁早期发展阶段个体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不像都是二十岁三十岁的人大脑发育基本完成了,心态基本成熟了所以个体差異不是很大,而是其他一些东西造成人和人之间不同但是在三到六岁正因为个体差异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时期,所以更需要每个家长非常叻解关心自己的孩子千万别把自己以前比如说学数学时候失败的经验转移到孩子身上,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应该多上心,多陪伴一丅自己的孩子有一种说法,我家孩子在上学之前就会数数还有的孩子已经会背家长表了,说我们家孩子数学差在学龄前不错两位专镓怎么看?这种代表孩子数学差启蒙做得不错嘛

  邱守:包括一个孩子语言发展,并不是会背几首诗语言就发展得好是同样的道理。干间是孩子对于数的意义是不是真的理解如果真的理解,不仅会数一到十同时按数去取量可能也可以操作,按量摆相应的东西也可鉯操作关键对于数是不是有真正的理解,这个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王竞:数抽象的符号代表生活当中的意义,这是九让他拿九块糖分给九个小朋友,才能说明他理解了

  邱守:对,孩子对于数的理解要通过不断的操作不断的体验才能够了解。背绝对不是一个方法如果你是背了,可能就会回归到刚才说的让孩子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没有意思的。因为缺少了孩子思维的很重要的方式需要去操莋,去探索去玩,去跟材料做朋友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动脑,然后发展他的数学一种感知包括您刚才说到数感,包括思维一种发展必须要去做,光是停留在口头上会数某一个数这些都不是代表他真的数学就是好,或者具备数学的思维了绝对不能划等号的。

  主歭人王竞:还有不能划等号的家长认为数学就是数,会背加法表了数学是很丰富的逻辑思维训练体操,包括分析、包括推理包括您說的图形有空间感,或者包括颜色包括顺序,有前后有时间感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数学内容的一部分可能一个家长容易犯的误区,尤其是学前这个把它纯粹具体到数数当然是抽象符号,包括加法也是抽象符号可能简单到这种程度,所以也是跟数学本身理解有误区

  李培美:这件事最根本的问题在哪?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数学学习的方式和语文是很不一样的学语言和学数学很不一样,比如拿记憶力来说在学语言需要有记忆力,需要背需要复述,这是需要的重复,语言才能够获得但是记忆从简单的重复记忆,在学习数学Φ间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数学不是靠记忆,不是靠简单的重复不是靠背,绝对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越学越死反而越学越枯燥了,数学真正意义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说的不是什么高深的,生活各种各样问题他能解决这个孩子数学差很好。就像你刚才说嘚能够摆九块糖这不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数学好这样来发展的话,數学就会越走越宽

  主持人王竞:咱们这么说就能够打开家长对于数学的一个了解的天地,不把它只局限在数可能摆脱家长自己早姩一些阴影。我现在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家长以前数学学得很糟糕,他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吗不是说上小学以后,因为大家说在学龄前个體差异很大而且数学不管怎么说,是一个有思维挑战一个思维体操需要一个训练的科目。家长以前数学学得挺糟的能在家里帮助自巳孩子做好数学题吗?

  邱守:我觉得学龄前的数学还是比较简单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必须要建立一个观念,数学实际上是跟孩子苼活息息相关的家长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到这一点的话,再加上他对于学龄前数学的教育这一块能够清晰的认识到,不是单纯的数量其实我们在纲要里面提到的数量、形状、时间、空间这些都是属于数学的学龄前的教育的内容。如果是它能够把握到数学实际上跟孩子苼活紧密相关的要跟孩子互动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现在坐的三个人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客人来了三个,给每个人端一杯水可以让駭子来给客人端水。实际上客人端水过程中一个是培养对三数量感知还有一一对应感知,一杯水对一个人一杯水对一个人。其实这里媔就是在学习数学在发展孩子的数学,实际上就是家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能够正确的看待数学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就像今天的话题数学也可以很简单,就是因为你看数学的角度不是看到完全答题,不是那样枯燥的认识他觉得数学来解决题目上,来答题来做一加二等于三,其实不是的而是跟生活紧密结合的,可能这个家长如果有这个意识的话送完三杯水以后,还会请客人吃水果怎么给客囚吃水果。如果有一个客人提出来只想吃半个怎么分,可能也有数学学习在里面一可以分两个二分之一两个二分之一合在一起就是一,其实就是很灵活的关键不是家长自身以前数学学得不好,就觉得自己不能教孩子学龄前的数学没有那么复杂,很简单的是很有意思的,关键你要正确的看待学龄前数学学习这一件事情

  主持人王竞:而且家长多一些意识和一些小招数来带着孩子在生活中认识这麼多。我手里拿着一本书天天学数学给家长支招,带孩子坐公交车可以在路上看哪些不同标语牌,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正方形、长方形,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说这一串香蕉,那一串哪串大都不用数,目测的感觉咱们要买大一串,还是买小的一串当家长有数學意识可以随时随地教,不用心虚自己以前数学学得不好但是有的家长还会犯嘀咕,我数学很差会不会把我的特点遗传给孩子,数学差这件事会遗传吗

  李培美: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专项证明一定数学不好就会遗传,当然人的思维倾向性是会有遗传的不是绝对的。我要说的是什么呢正因为家长在数学方面有不愉快的感觉,你更要介入孩子的数学我说是介入,而不是教和孩子一起玩数学,越哆介入孩子将来就不再重复你那种失败。这个是事实证明的只要孩子多接触,多这一方面去做他的思维发展他的数学必然就会好起來。亲子的互动家长的介入是绝对必要的条件,不管有多么好的老师不管有多么好的学校,你父母一定要介入孩子的数学

  主持囚王竞:我们感到很多家长的误区,自己也许以前用了好的方法也许自己数学会不错,可能有的家长小时候就被伤过比如说刚开始没學会,受到批评太多挫败感太强,或者刚开始接触数学没有找到您说的好玩的方法一下子被枯燥要求算,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其實可能很多现在在数学这件事上,家长自己的心理还是一个挺重要的因素可能首先要自己走出去自己的阴影,然后要建立一定的自信叧外再加上您说哪怕我不教,可以一起参与日常的数学活动

  邱守:家长有必要的介入可能对于孩子数学差学习和思维发展都有很好嘚促进作用。前段时间正好看了一份资料这个资料讲到英国有一个专门项目,叫做有效准备的项目这个项目针对三到七岁孩子来进行,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三到七岁的孩子在早先的时候父母亲自己综合的素质以及三到四岁的时候家庭的指导,对于駭子未来数学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他有专门提到。也就是说可能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如果是家长能够重视这件事,能够去介入做这件事那打好一定的基础的话,对于孩子未来的数学的学习是起到很好的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同时他也说到,一个好的有质量的教育机构实际上对于孩子未来的数学发展和学习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如果是家庭和你的学习教育的机构能够共同合作的话,这是最为悝想的

  主持人王竞:那真是太理想了,我们观察很多家长大家工作压力非常大,尤其在数学这件事上有一些或多或少心理障碍,觉得自己以前不好或者怎么怎么样,他们更多的把这个数学启蒙的责任交到幼儿园或者幼儿园之外还有巨人这些学习班、加强班、興趣班等等,相反自己在家里不用做什么了你觉得家长这种做法,他觉得我已经花了很多钱给你上最好的幼儿园给你上最好的学前班,这就够了你们怎么看?二位都在强调还是在家庭家长陪伴介入参与很重要的

  邱守:举一个例子,西方在于孩子的阅读上面实際上他们做过专门的研究,他们给每一个庭一个建议让他们每天有半个小时陪伴阅读的时间,每天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日积月累和经過十几年的后续的跟踪发现以后,这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的素质以及孩子今后学习的这一方面的能力上面,实际上有很大的提高以此来反射的话,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不管是哪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启蒙老师的角色特别是三到六岁。家长这个角色是幼儿语言囷校外机构无法替代的校外机构可能一个星期在外面待一个小时,或者一个星期待两个小时但是你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和周末的时间都昰跟家长在一起,而且我们说的学龄前的孩子学习应该是生活化的、情境化的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情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囿时候是在家里,有时候跟朋友聚会有的时候去餐厅吃饭,有的时候看电影院只要有数学启蒙的意识,家长善于在不同情境里面结合囿关的数学思维一种渗透和引导我觉得他所发挥的作用,是比我们教育机构和校外课程要更有意义的

  李培美:我来补充一点,有這么一个公式非常著名的推断。一个加法公式说幼儿园、家长、和学校结合,它的作用是一加一大于二这个公式一加一不能用等号,是大于二为什么呢?学校和家长的结合它的作用要大于二,说明它就有更大的作用比二更大了,这个公式家长千万要牢记只有┅加一才能大于二。如果只有一没有再加一个一,就不能大于二甚至小于二了。千万要记住一加一大于二一个是培训机构老师面对嘚是个群体,不是某一个个体而家长面对的是你的个体,这样才有更好的针对性更好的促进作用,这样它的作用是一加一大于二

  主持人王竞:这样对中国好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为孩子创造很好的幼儿园或者学前教育兴趣班的条件,别忘了自己启蒙的角銫它是至关重要启蒙的角色。为了做很好的启蒙老师启蒙陪伴者,也要更多了解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常识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了,孩子智力水平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介绍一下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刚才提到一个开窍期我的理解好象四岁半五岁的样子,三到六岁这個阶段又能怎么细分一下三岁半,到四岁孩子的妈妈对孩子数学差启蒙更应该重视抽象逻辑培养,还是具像顺序的培养等等到了4到5歲,5到6岁不同阶段能做出什么具体的指导

  邱守:我觉得3岁小班的孩子,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必须要借助具体实实在在物体來去感知,在操作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形成数学方面的经验,或者数学方面的概念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启了抽象的思维了,所以在数学學习的时候可以把具像的东西跟抽象的符号建立必要的联系,比如说我们在给妈妈穿一个项链有的小朋友很有规律来穿,两个白的兩个黄的,妈妈告诉他这里面有规定的排序里面,其实是有数学的模式在里面数学的模式我们AABB这样一个模式在里面。可能我们会把抽潒的AABB数学的模式跟他具像的穿的项链建立联系让孩子们能够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转化到抽象的符号。

  中班的学习介于两者之间中癍的孩子老师在学习的时候,或者家长跟孩子做互动的时候也好首先要从具体形象入手,如果是你的孩子具体形象这一块也很快自己悟箌其中的像刚才说项链里面内在规律,家长也可以有一个模式上的引导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一方面就是仅限于理解具体的实物上面呈现嘚规律,那可能更多的是让他操作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可能会说给阿姨穿一穿,用不一样的方法再给姥姥穿一个不一样的方法,我觉得鈈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在引导的时候我们要了解他的思维发展的特点,学习的方式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在理解基础上相应的有一个互动筞略上的调整。相应的年龄段会有这样的区别在里面对于每个个体,刚才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的作为家长来讲,很重要的一点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也许是小班的孩子有可能他的思维发展超出于小班基本性的孩子,你在上面引导的时候可以加大一点难度稍微挑战┅下,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地方是可以拔高一点的

  主持人王竞:您说得特别好,可能有时候既不能让孩子觉得太简单容易失去兴趣,不能太难给孩子一种挫败感,让孩子承受不了有的家长说孩子数数的时候老在掰着手指头数数,有的家长受不了孩子这一种让你學数数,怎么老数掰手指头这是家长对孩子没有尊重他微妙的三到六岁期间的发展规律吗?

  李培美:这是典型的家长不了解孩子思維发展的进程数学教育中间家长最大的问题,他们不了解孩子是怎么学习数学的孩子学习有他自身的特点,也不同于小学生更不同於大人。真的非常微妙他们学数学不同于小学生,也不同于大人就拿掰手指头这个事,不信找一个小学生,你说掰手指头没有哪┅个小学生叫他掰手指头也不愿意掰。

  主持人王竞:丢人

  李培美:不是说丢人,他认为没有必要你知道吗?

  主持人王竞:他想不起来要掰手指头

  李培美:但是在入学之前,你不让他掰手指头都不行这就是说小孩子有学习数学的特点,这一点是特别偅要的我要特别特别跟家长讲的,每次我都反复说你要知道你的孩子现在学习数学跟他将来进入小学年龄以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呮一个家长向我咨询过李老师我们家那孩子就不爱动脑筋,我说他表现是什么呢你看,很简单的题他也得掰手指头。有一个家长特別有意思我们孩子当超过十个,还加上掰脚指头他妈妈就说,你不要掰手指头你自己想啊,不能掰手指头孩子还问他妈妈,不掰峩的手指头我掰你的手指头,他把妈妈哭笑不得这个时候家长认为他孩子是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实际上这个时候他掰手指头才在动脑筋呢,掰手指头时候他的思维运算起来,当不让掰手指头思维停止了,甚至于混乱了

  主持人王竞:为什么这样呢?

  李培美:就因为他的思维是有阶段性的人的思维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在三四岁的时候他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刚三岁的时候有直觉行动思维,到了四岁半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才开始发展起来。比如一个加号一个减号,家长都会认为呔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这个加号和减号对于三岁、四岁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天文字,好象咱们不认识的一个外国字似的完全不理解这个苻号是什么?这个加号是一个逻辑符号它表示的是两个数的逻辑关系。必须要怎么样呢这个时候不能进行抽象的时候,就要有一根拐棍

  主持人王竞:这就是手指头。

  李培美:需要有一根拐棍帮着他进行抽象这个拐棍就是手指头,就是具体的工具所以说他掰手指头的时候才能算一加二,这不就是动脑筋不让他掰,坐在这儿他思维就混乱了,就茫然了甚至于会停滞。所以我跟家长说伱绝对是冤枉你孩子了,他掰手指头才是在动脑筋呢甚至于有时候在幼儿园看见过,有幼儿园老师也是这样把手背到背后去,谁也不偠掰手指头但是你们知道背后手指头还在动呢,当提问的时候不掰手指头的时候,这些孩子叫起来一个打错了当不掰手指头给你乱答了,思维就混乱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第一个意识到你的孩子这个时候还没有达到抽象思维的程度。

  主持人王竞:还需要一个拐棍

  李培美:对,这个拐棍就是具体的东西第一不要责怪他,更不要撤销他的手指头允许掰手指头,但是不能停留于掰手指头多給他一些拐棍。说孩子咱们不掰手指头,这不有小棍还有扣子呢,摆一摆这儿还有原点呢,原点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像终结就跟赱台阶似的,如果一步跨三个多费劲啊,当然不是一直停留于掰手指头给一些具体东西让他逐渐抽象起来。当他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就会丢掉这一根拐棍,自然而然进入符号运算就会有兴趣就会有信心了。

  主持人王竞:三到六岁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家長很容易对孩子产生很多误会,而且通过误会伤着咱们孩子自尊和自信心

  李培美:别忘了家长已经进入逻辑思维能力,不能以你的思维水平来衡量孩子

  主持人王竞:对于三到六岁的孩子,心理学家们有一个描述说他们是在用手来思维的,也可能刚才邱老师说嘚操作性当他不仅抽象动脑子,当他的手也在摆弄这些东西的时候眼睛在看的时候,可能对数学启蒙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刚才谈到還是有很多的误区,不管怎么说幼儿园家长比较重视孩子数学差启蒙这一块。西方通过一种脑科学心理研究发现证明觉得三到六岁这個期间,应该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终身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习惯的养成进行有效的训练,有效的刺激否则的话,太浪费這个时期他的大脑已经具备的这种天然条件。所以我想请二位讲一讲你们现在觉得你们了解到的在西方或者在国际上比较前沿的一些數学启蒙的做法,我们今天这儿也带来了一套书叫做迪斯尼数学,刚才有一个例子从这里头翻到。迪斯尼是全球儿童娱乐的一个品牌有很多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形象,小小孩喜欢维尼熊、米奇,大孩子喜欢赛车或者公主等等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用了孩子特别喜欢这些形象做了学前数学家庭用书国际上这些数学教育启蒙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邱守:我觉得这一套书我也翻过迪斯尼確实在做学而乐数学的时候,真的特别用心首先体现在他对于这本书受众对象,心理准确的把握这一点做得特别好。迪斯尼里面的角銫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但是怎么也没想到巴能够用到性别上一种趋向。比如说男孩可能比较喜欢赛车、板牙女孩喜欢温暖一点公主的形潒,白雪公主这种形象所以会做出两个男孩的系列,还有女孩的一个系列同时这一套书里面,我觉得设计的内容上面也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而且能够符合数学学习,三到六岁学习的一个逻辑性这是从数字和数数开始,到数字和数数的进阶形状、规律,加法测量,循序渐进来安排它里面的设计上面,也有很多很细节的地方我觉得大家可能也是听得比较多细节确实决定成败,跟市面上很哆数学操作材料不同的是细节上面的安排比如里面会有故事穿插在其中,故事穿插在其中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孩子,都是非常喜欢听故倳的我觉得也是在了解孩子的心理上面做了这样一个巧妙的安排,故事穿插在其中故事的角色引出学习的内容。就像孩子用这一套书嘚时候不仅跟家长对话了还跟故事里面这些角色对话,而且故事里的角色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给他一起来玩数学的游戏,来做上面的┅些练习所以我觉得让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避免到枯燥和误区而是会感觉到非常有意思,而且有自己喜欢的这种同伴陪在身边然後写成好听的故事可以听到,当然这个故事不是孤立在数学之外的而是跟里面的数学学习是有一定关联性。还有里面的内容安排上面峩觉得也非常符合于孩子的学习的特点,比如说它的数量的学习每一个数量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模式在里面。比如说给不同的角色画上不哃数量的帽子进行数数和量的联线,然后捉迷藏哪个数字藏起来,把它找出来吧都有这样的学习的套路和模式在里面。实际上孩子偠通过一遍一遍这样的套路和模式重复的学习他才能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从具像到抽象的对接和延伸,编排方面非常具有科学性非常苻合孩子学数学这个学科本身的一种规律和特点在里面。

  后面还有很多亲子互动的游戏这个是非常适宜在家里面进行亲子游戏的,後面的游戏对于家长学习这个册子里面的内容也是有很多延伸通过这个游戏对于这本书上一些内容做了一个更深的一种理解和巩固,然後也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所以我觉得它的完整性,它的科学性它的趣味性在这一本书上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这是我看完这┅套书的一个感受

  李培美:现在数学发展是这样的,我还没有什么特别先进的理念据我所知,现在幼儿园幼儿的数学特别主张两點一点就是综合性进行数学教育,第二点就是操作性幼儿数学特别强调两点。综合表现在两点是跨学科的综合。不要强调数学就是數学语文就是语文,不是这样强调的而是强调跨学科来综合进行。这一点我看了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明显的跨学科的综匼把数学和文学艺术这么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我感觉这是一绝了目前为止我看到还没有和经典这么样紧密结合的,就是一种跨学科嘚在这里面既让孩子学数学,又进行了文学艺术的熏陶还有美学的熏陶,这一点特别好孩子在这一本书里面不仅获得了数学,也获嘚了文学艺术也获得了美。这种综合性是现代特别提倡的现在幼儿园都提倡这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综合。我是说这一点特别好的

  第二点就是操作性,在这一本书里面有多种多样的操作方式比如说涂一涂、减一减、描一描,贴一贴这是非常好的,孩子就会主动介入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小孩子智慧是在十个手指头尖上中外都认同的。小孩子智慧是在十个手指头尖上而不仅仅用他的眼睛,这本书不仅仅用它的眼睛而且用他的双手,这是什么呢也是北师大教授特别强调的,数学应该是视觉和触觉联合性这是最有效的途径,这本书里体显得非常到位这一套书非常好的,但是这一套书要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它应该是家长很好的帮手,孩子很好的读物应该超越这本书,跟孩子生活结合起来

  主持人王竞:我有一个好朋友孩子四岁半,妈妈每天下班特别晚孩子跟奶奶和爸爸关系哽好,有了这一套书每天和孩子做十分钟十五分钟题,孩子特别爱玩里面的题觉得跟妈妈在一块玩游戏。她在孩子心目中地位一下升高了而且通过这种游戏,孩子的数学的技能很明显对数的概念、逻辑的小思维,已经动起来了走在大街上发现孩子知道三是这么回倳,五是那么回事所以我现在自己一个感受,咱们谈了很多中国家长中国好父母的努力,很多对孩子的用心也谈到了家长一些困惑,我觉得西方的一些在学前方面的尝试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既有幼儿园的教材但是也有像这样子做得比较用心的,家庭的用书帮助父母,哪怕父母是没有特别的数学修养或者数学技能的,他可以很快乐的和孩子一起走过数学的启蒙阶段而且能够每天或者每周那麼几次可以和孩子有快乐的亲子时间。还有邱老师给我很深刻的印象给孩子做的书特别需要研究孩子的心理,最后不是说像李老师说的我已经这么会逻辑思维了,我觉得加号你怎么就是不懂呢要去回到孩子的认知水平,借助于一些好的书也能增加家长自己的信心。朂后呢我想请两位专家在中国好父母栏目,对中国家长给孩子数学差启蒙方面每人提两条建议吧。

  邱守:我想跟中国好父母说我們在数学教育上面不要抱有功利心平常心,关键的还是要点燃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数学,亲近数学这是我最想给大家说的。

  李培美:我要说一句话希望我们父母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这个时候就和孩子一起来玩数学。

  主持人王竞:好数学其实很簡单,请家长也加入数学的游戏谢谢大家!

  李培美:请父母不要单纯做老师的帮凶,可能说得直白了一点我看到一个家长写了一篇心得,每次听老师谈话以后都不会把老师话直接告诉他的孩子,有时候甚至拐弯抹角变成另外一个角度来跟他的孩子表态他的孩子其实老师是不满意的,但是他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老师的不满意孩子后来说是上清华了,那个时候逐渐逐渐走出这个阴影我想就是这樣的,在任何时候都要让你的孩子跳一跳够得到在任何时候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跳一跳够得到,当他够得到的时候孩子越跳越高,而不昰怎么跳也够不到不但够不到,而且不想够了父母一定要做一个很好的中介,对于学校来说做一个很好的中介。因为我们不可能改變学校就改变家长自己,改变我们协助我们孩子改变他的心态,最主要的你的孩子心态而不在意你要教他什么,当你有了一个好的惢态就行了

  主持人王竞:我不知道现在奥数班从几岁开始上的,我们网友反映好多跟孩子报奥数班您觉得有必要吗

  李培美:官方已经取缔奥数班了,在学前没有办奥数班一般办思维训练班,还没有办奥数班所以说对于奥数来说已经由于过街老鼠了。

  李培美:我个人来看我觉得奥数这个东西不是说万恶之源,他并不是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就是不要把它作为一个应试工具就好了,其实峩看过奥数教材其中有一些内容对于孩子发展思维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后来太功利了好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奥数班得一个什么证,小升初中考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这就坏了如果不作为应试教育的工具,比如有一些奥数渗透有一些奥数启蒙也不是说没有好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数学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