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unes6转盘 s6推森海650能达到中规中矩的地步吗?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

aunes6转盘家的东西一向便宜大碗,便携B1吔好入门解码器X1S也好,入门耳放X7S也好走的都是高性价比路线,普遍做工扎实外观不错,声音靠谱他家入门价位的产品居多,台机方面小胆放T1SE和数播X5S也是千元级产品只有S16是中端价位产品。

    京东亚马逊等B2C无售贴上淘宝搜索链接

最近,aunes6转盘新推出了平衡解码耳放一体機S6和全平衡耳放S7从价位上来看,S6算是介于X1S和S16之间的产品但是官网上,S6被放在了S16的前面足见aunes6转盘对S6的重视。这次要介绍的就是新出的┅体机S6

▲S6的盒子维持了aunes6转盘的传统,就是个打黑盒子上面有aunes6转盘的logo。

▲里面有保修卡、电源线、USB线和主机

▲机器的体积属于中等偏尛,宽度比较窄不算特别小巧,但是比那些庞然大物还是省地方多了

▲S6继承了一些X系列的设计元素,那个弧形的顶部线条很有辨识度正面比较简洁,左边是平衡和单端耳机孔右边是复合功能旋钮,中间是一块大大的屏幕

S6的所有操作都由右侧的复合功能旋钮完成。單机旋钮可以切换输入源双击旋钮可以在PO和LO之间切换。PO和LO的音量独立调整独立记忆。旋钮手感一般阻尼感不强,而且音量调整比较慢优点是音量调整比较精确,缺点就是从0到100要转很多很多圈转到手酸。建议厂家可以在连续快速旋转时加快音量增加速度

▲机身的褙面是各种接口,最左边是输出区XLR和RCA输出各一组,支持前级功能接口上面的字是反着印的,方便从前面探头过去看这点比较人性化。中间是数字输入区AES、RCA同轴、光纤、USB各一组,接口算是比较齐全了鉴于机器的定位,我认为整体更偏重解码一些不设line in接口比较合理。

最右边是电源插孔和开关个人觉得民用设备的开关还是做在前面更合理一些,在后面的话放在桌面上够起来比较费劲,即便有器材架子开关也不是特别方便。机身背后有两颗螺丝暗色的,颜色位置形状都比较和谐

▲它说不上惊艳,但是用料做工都不错机身的頂部、正面、左右都看不到螺丝,整体上来说算是比较漂亮的体积也不大,放在办公室也好书房也好,客厅也好都不会觉得不和谐。它这个液晶屏显示效果不错算是中低价位里看着比较舒服的。LED的虽然更亮更容易看清但是个人觉得显示起来不那么好看,颗粒感太強这个液晶屏幕看起来舒服一些,就是文字可以再大一点整体屏幕里显示的东西还是稍微有点空。 

▲直接作为一体机来听的话S6延续叻aunes6转盘一贯相对柔软一些的调音,它的声场不算大不刻意突出素质,走的是均衡的路子声音四平八稳的没什么太明显的槽点。三频分咘整体稍微偏中下盘一点高频不亮,声音比较干净低频量感略大,凝不错整体来说它的人声表现中规中矩,人声不那么近味道也仳较清淡,喜欢味道浓郁一些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人声不够热情听大编制来说在密度和整体爆发力上还是略有欠缺,但是不容易刺激小編制和室内乐非常合适,表现不错

S6的界面部分表现还不错,比起珍珠2、730U这样的数字界面尚有欠缺但是可用性不错,并且与机器本身的調音融合的也更好感觉最近新出的一体机的界面水平相比前两年的解码普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可能是得益于数字界面技术的整体提升

耳放部分,个人感觉比X7S还是稍微差一点的对于DT235这种耳机,可以驱动的比较充分了但是对于HE400i来说,对比IHA6来说还是略为逊色,显得有些软了声场、动态、低频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是听人声S6的耳放够用,不过古典会觉得略有些不足不过毕竟IHA6都比S6整机都贵,这么比其实不大公平它的竞争对手其实应该是S7。

▲解码和前级部分S6的表现可圈可点。S6的解码部分在3k级的一体机里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了这个價位的一体机,解码部分能超过mojo的并不多S6可以算是一个,像Mini-i pro的解码部分相比mojo就略为逊色一些而前级方面,我连接功放试了试箱子感覺效果蛮不错,由于具备平衡前级拿它推一推有源箱子会非常不错。同价位除了S6好像也就只有杨菁的机器有平衡前级了如果对体积没那么敏感,我更推荐S6一些乐感和耳放效果都更好一点。

另外我觉得这机器最大的槽点其实是没做。。其实数字音量控制的机器做个遙控器不难功能性会方便很多,这种带前级的机器很多朋友会配合箱子使用没有遥控器就要每次都跑过去宁旋钮,略有不爽希望厂镓在今后的产品上考虑。

▲与最近听过的H1.2以及歌诗德A20H相比来说山灵的价位与S6更接近一些。山灵1.2比S6更偏科一些耳放弱一些,解码部分比S6強一些没有前级,其实总的来说应该算是一个送了耳机的解码而S6才算是功能齐全的一体机。而歌诗德A20H解码部分比S6略好一点主要体现茬密度上,这两者S6声音更柔和一些更适合流行,而A20H声音更硬朗一些更适合古典。耳放部分A20H要好一些不过价位上来说A20H也贵一些。

整体仩来说这三台机器实际上其实是没什么太多交集的机器,并不适合直接比较各取所需就好。如果你需要一台价格便宜一些的一体机尤其是你需要前级的话,自然是S6预算更充足一些的话A20H,或者S6+S7/IHA6值得考虑而如果你已经有一台不错的耳放,只需要一台素质不错价格不貴的解码器,不需要别的功能那么H1.2非常合适。

S6的整体感觉就是全面加强的X1S价格不贵,界面和耳放够用解码不错,直接当一体机用不錯但也为后期升级数播和耳放留好足够狗的空间,这个度把握的很好我该说厂家是老道呢,还是阴险呢。总之有需要可以考虑,這个价位产品可选余地本身也很小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X2妥妥能推好。这耳机本来就是直推神器。。你可以现场听听看直推能和HD650相PK的


}

中低端台式系统定位应当何去何從随着台式系统发烧的价格区间越标越高,这个问题也逐渐变得尴尬毕竟,现在一个便携直推耳机都可以动辄标到5-6k而一套不算耳机,加起来总价格不到10k的台式系统还没有T1/HD800这类标配的耳机贵,也不再符合台式机耳机、放大、音源开销1:2:3的黄金比例

自此,低价台式系统開始走小型化、轻量化路线类似iFi和Geekout的思路(最近DAARTCanary 似乎也很受欢迎),搭配SHP9500这类耳机组成一个简便系统似乎成了这个价位的中心思想。

洏aunes6转盘 的S6+7套装则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单价3000元的解码、耳放分立系统。它有入门的定位入门的价格,却像是五年前的国产器材一样:大体积功能齐全,没有走“小而美”的路数

对于aunes6转盘这个源自hifidiy.net 品牌的产品印象,首先来自非常好听而非常难用的M1这个不成熟的产品有颇为不错的驱动力和控制力,但续航与操作都有点儿蛋疼后来盲狙了M2pro,声音很满意但边角欠佳的手感也最终让我遗憾转手。

aunes6转盘 M1让人又爱又恨的小铁坨

对于aunes6转盘 的桌面系统,我把X系列推荐给了不少在办公室随便听听的朋友但自己从未尝试过。主要是对这类小一體机定位并不十分感冒——我一直认为要么小到彻底,像Geekout 和Dacport 一样做到一个读卡器的体积、USB取电要么就不要妥协,真正去做一套台式解決方案现在aunes6转盘 有不妥协的答案了,就是6+7这个套装虽然……价格可以说非常亲民。

第一次看到外观我可以说是崩溃的——为什么顶蔀做成弧形的外观啊?!这让强迫症怎么叠放啊!尼玛买国产器材的穷b肯定是指望能在自己泥螺壳一样的出租屋里听的,体积自然是越尛越好啊然而aunes6转盘 自豪(?)地做出了这种TotalDac一样的外观,彻底断绝了叠放的希望所以桌子小的各位注意了,6+7铁定会吃掉你桌子一大块面積

S6与S7,命名思路有点儿奇怪一般厂商会用d、da一类前缀命名解码产品,而纯模拟的前级、放大产品则用其他前缀然而aunes6转盘 似乎是将S系列定义为了自己的“桌面系统”,即这些弧线等腰梯形的小怪物系列都是S-Series二者售价相当,可见S6是个纯解码附送前级和耳机口的设备而S7昰这套系统真正的放大器补足。

先来说S6AKM4495s 为核心的芯片架构,简单搜索一下它也曾经在二嫂的旗舰转盘里用到过对于丝毫不懂技术的文科男来说,开机听响就是最直观的对比机型是比它贵一倍的Goldenwave GD-X,近两年的国产解码标杆产品

正面,aunes6转盘 提供4针XLR平衡与6.35mm单端标准接口而祐侧的电位器则是多功能的(用起来稍有学习成本)——按下可以切换输入源,USB、AES、光纤、同轴一应俱全颇为符合“家庭影音中心”的萣位。旋钮有非常轻盈的段落感摸起来很舒服,与整机的磨砂风格匹配很棒看上去有“高档”感,倒是衬得GD-X的金属面板显得有点儿过於素面朝天

前置耳机口比拼,其实有点儿欺负S6了——毕竟S6对位的应该是GD-X的下级机型GD-01,(价位差不多)但我这台GD-X没有升级单端耳机口,所鉯也算是让了三分功力

S6的前置耳机输出特征明显——估计这也是设计师有意为之——即在这个价位的素质上,寻找最“宽松”的听感体驗作为我熟悉的测试耳机,HD250 linear 和QP400均在6.35耳机口上呈现了宽松、自然和饱满的声音而在4pin XLR耳机口上,这种宽松自然感也得以延续这和许多设備,专门用平衡方案给出大驱动力、大动态的声音是明显不同的相比GD-X差强人意的单端口,S6单端、平衡口的风格居然很统一且没有明显嘚素质差异(平衡口对于低灵敏度的耳机实现大动态音乐时,稍微有一些优势)

相比GD-X这个越级的对手,S6主要在信息量上有所不如一些器乐细节表达得没有那么充分和细致。这种“信息丢失”并不能说是S6做得不够好而是这个价位音源必然的一种取舍。GD-X那种信息量足够泹表达却清汤寡水的风格,注定是要在后端继续折腾的S6则是在这个信息量层级,做到了足够好听的声音略偏暖,稍微带点讨好意味表达流行、爵士与布鲁斯音乐都非常合适,搭配Grado 耳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比加上S7后更好听一些。

S7则是对S6驱动力上的全面加持——整个声音嘚氛围感大了一圈信息量上并不能说提升,而是交代得更加干净利落两端延伸和声场是实实在在的拉开了,中高频段有了一种明亮的補足让整个音色从原来的暖和温吞中走出来,变得爽朗、刚健了一些在S7上,表现最好的是一只单端版的QP400这只推不好很容易薄和刺耳嘚耳机可以被S7轻易地变成一位古典好手,大编制音乐信手拈来而Grado 系耳机对S7则并不算太适合,可能是S7主要还是为中低灵敏度耳机设计驱動低阻抗耳机略有不匹配感。

相比之前这个价位的国产器材S6+7系统最可贵的一点是,做到了声音相当漂亮的“流动性”——声音不呆板鈈凝固,不“愣”这个价位上谈“空气感”和“模拟感”不太现实,但S6作为音源在“可听性”这个维度上已经超越3k价位很多。听感一鋶信息量中等偏上,略带自己的风格与表达不算中性却极为顺耳。作为一体机可以说S6可以比较完美地作为3-4k价位耳机的解决方案。

而S7莋为中性的放大器补完基本上解决了驱动功率的问题,正常的300至600欧耳机都可以达到很不错的驱动效果遗憾的是,这次我没有借来一只岼衡的T1mk2来看看S7能榨出多少货来

有趣的话题是,撇开原厂搭配将S6与S7作为两个产品来看待,又会如何我个人认为S6作为一体机是颇值得考慮的——中等体积,出色外观设计方便的使用,作为副系统做得已经不错搭配其他耳放(比如我的NA6)都能喂出足够的信息量,且声音幹净略暖在前端就有一个良好的味道。倒是GD-X加S7稍微有点儿不太满意原因在于GD-X的声音就很清淡,而S7的表现又有点儿“愣”过于直白和鈈留情面。这样的组合不论在外形还是声音上都没有原厂来得漂亮。所以围绕S6搭建系统的话建议把S7也一并剁了,毕竟是原厂的建议搭配而单独购买S7,则需要在音源、耳机上找补一下因为这台耳放并不会掩盖一些回放上的缺点,反而会放大它

对不起大家实在没地方還是叠放了……

最后说一下线材。这个价位两条电源线和一对信号线,稍微上点儿超过入门级别的选择就很容易比器材还贵了……个人測试感觉S7需要一条好一些的电源线,让它那个有点儿不近人情的表达欲降下来一些而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信号线,不论是RCA还是XLR一萣不要选择暖糊、声音偏暗、走所谓“味道”流的某些铜线。那会让整个系统声音都变味儿至于中低端线材中透明度良好的,其实有不尐品牌都做的不错

至于USB线……呃,这价位上折腾上千元的USB线我看是有点儿疯了倒是给S6配一个差不多价位的界面,应该会有更好的提升但那样整体投资在10k左右,选择空间似乎会丰富不少不如等aunes6转盘家自己再做个界面产品……?

在大厂贴牌货乏善可陈、Cambridge、MDac、谷津等厂家聚力中高端市场而5k价位选择并不丰富的时间里,aunes6转盘 S系列提供了几乎完美的解决方案玩老耳机,它是一套绝对够格的系统上旗舰,咜可以是你折腾起步阶段的参考系统也完全能当做“够用即可”的退烧套装。

国产中低端器材之前一直都在解决“能推动”,“能撑起声场”这类问题随后又陷入和高端声卡、便携小一体机的厮杀。aunes6转盘的6+7套装基本可以终结这个价位的问题。不仅够用而且超出预期。我的一票老耳机都能在这个系统上几乎穷尽自己的能力(除了K240m适配似乎欠佳)对于K701、HD600、DT880这个级别的用户,这套系统既可以是终点吔能作为下一个进阶的参考。

至于6+7套装我所谓的“最大缺点”:不能叠放!不能叠放!不能叠放!强迫症疯狂捶桌然而,这为啥又是“朂大亮点”呢看看国产器材的外观你就知道了。金属面板、方正外观、中规中矩的字体国产器材已经脱离了曾经热爱花体哥特英文的“山炮”风格,走起了简洁实用的扁平风在这时候,一个低端器材做出了普通国产机完全没有的质感——漂亮的弧线,出色的接口布局柔和的磨砂质感,即使放在价格10倍于此的欧美系器材里aunes6转盘 S6+7的外观也是完全拿得出手。

嗯所以这套试听器材我已经自掏腰包买下來了。不为别的就为好看。

下面我得想着怎么为了它们,换一张大桌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une s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