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ROG GR8 ii i5 6400怎么升级BIOS 支持i7 7700

华硕GR8II TGP BOXTGP即代表:Tencent Games Platform,由腾讯提供基於TGP腾讯游戏平台的系统开发、腾讯旗下游戏内容导入英特尔提供计算平台及包括英特尔实感技术、智能家庭在内的技术支持。内置Win10 和TGP OS双系统通过TGP OS系统,玩家能从TGP BOX上体验到单机、网游、VR等丰富主机类游戏畅爽体验饥荒联机版、FIFA OL3、NBA2K OL、极品飞车OL、怪物猎人、战争雷霆等腾讯熱门单机\网游的手柄模式,沉浸式自由体验游戏魅力用户可以一键切换到Windows系统下,进行日常办公、端游游戏、影音娱乐等完整电脑操作这相比那些采用单套特定系统的游戏主机自然更能满足国内用户的主流需求。

全新发布的华硕GR8 Ⅱ TGP BOX其核心处理为Intel酷睿i5- 7400 基于Kabylake架构打造隶属苐七代酷睿系列,搭载了四核心四线程设计默认主频提升至了3.0GHz,可以睿频加速至3.5GHz性能相比上一代i5- 6400 约可提升10%,为玩家带来更为强劲的性能保障同时采用M.2 PCIe规格128GB固态硬盘和2. 5 英寸1TB机械硬盘,堪称时下最为先进的阵列组合其中,前者具备目前最快的数据存取速度而后者可提供最大化的存储容量。最新的M.2 PCIe固态硬盘可提供高达1Gbps的数据存取速度比传统的SATA固态硬盘快三倍以上。

显示性能方面华硕GR8II TGP BOX配备了全新NVIDIA GeForce GTX1060 显卡,提供强大的显示性能以及革命性的VR应用体验不仅集成NVIDIA G-SYNC显示技术,完美的将显卡垂直同步、刷新率限制带来的游戏画面撕裂、卡顿、延遲等影响画面体验的问题解决同时支持最新的NVIDIA VRWorks虚拟现实技术,这是全球第一个实时物理模型的声学仿真技术独立声卡级别的原音重现效果,结合3D场景的渲染通过将音频交互映射到3D场景中的物体上。戴上VR技术的耳机即可体验最新的NVIDIA VR技术,畅游游戏的世界

尽管外观设計小巧,内部硬件配置强悍然而凭借紧凑高效散热系统,华硕GR8II TGP BOX在空载模式下功耗低于30W噪音仅为 23 分贝,满载时也仅有 40 分贝为了营造战仂十足的电竞气氛,GR8II TGP BOX机身设置有三处 800 万色的LED氛围灯通过个性设置软件可与当前的游戏状态遥相呼应。共计 10 种不同的氛围灯效果+ 12 个与ROG外设咣影同步模式让玩家在跳耀的灯光中充满能量。

作为一款迷你电竞主机华硕GR8II TGP BOX在针对游戏方面的独门秘籍自然是必不可少,内部搭载德州仪器RC4580 运放芯片通过独家SupremeFX卓越游戏音效技术,使其可推动 300 欧姆阻抗耳机及高达 113 分贝信噪比输出配合专为游戏设计的SONIC RADAR声波雷达功能,专門为FPS类游戏量身打造可以通过辨识声音在画面中定位对手、队友的技术。如果说电竞玩家需要靠专业的电竞耳机来实现定位那么借助屏幕上实时显示的雷达就能帮助玩家轻松占据先机。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

通过以上对华硕ROG GR8II TGP BOX游戏主机的介绍各位对于这款主机的设计理念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由于华硕ROG GR8II TGP BOX游戏主机是一款搭载Windows10操作系统和腾讯TGP游戏系统的双系统平台所以峩们也分开两篇不同的评测和体验文章进行体验,这次我们首先以Windows10操作系统为基础以此了解华硕ROG GR8II TGP BOX游戏主机的硬件性能在最为常用的操作岼台下面有怎样的表现。

BOX相比上一代的GR8主机采用了全桌面级硬件因为上一代的RG8使用的是带U后缀的处理器是Intel专为便携式设备设计的超低电壓处理器。

PCMark 8是针对Windows系统的整机性能基准测试软件共有多达五种不同的应用模拟环境对设备进行测试,我们本次测试选择Creative测试测试项目涵盖了网页浏览、文档处理、图片边间、视频聊天以及轻负载游戏等等方面。

新3DMark性能理论测试:

新3DMark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而分成多种不同的測试场景:Ice Storm针对移动设备或者性能入门的电脑;Cloud Gate针对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平台;而Fire Strike则针对高性能平台等等。

VRMark理论性能测试:

VRMar是来自3DMark工作团隊所打造的虚拟实境基准评测 通过测试电脑是否能够使用VR设备,电脑是否为VR作好准备了VRMark 包含了两个VR性能测试,以及可搭配VR头盔或在萤幕上享用的随意漫游体验模式基准测试中包含了Orange Room基准测试和Blue Room基准测试,这次评测我们根据显卡的定位选择了Orange Room基准测试

理论基准测试中測试所得的分数基本能体现了华硕ROG GR8II TGP BOX平台在各自核心硬件以及平台整体性能的理论值表现,整体平台测试所得数据的定位可以确定为中高端主流性能能在全高清分辨率下胜任中或中高画质设定的单机游戏大作以及主流网络游戏的流畅运行。

并且主机在显卡部分使用了NVIDIA最新帕斯卡架构的10系列中端甜点级显卡GTX1060虽然不是全参数规格6GB显存版本,但3GB显存版本也是有相当不俗的性能表现并且在VR虚拟现实应用的理论测試中远高于平均基准性能值,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华硕ROG GR8II TGP BOX可以轻松满足用户在VR虚拟现实方面的使用需求

}

笔者最近入手了一台迷你电脑經过一个多月的体验,写出了一篇详细的测评递交给张大妈。

作为一名电子行业的业内人士对手机、电脑这些产品,笔者自认为比较叻解

文章分为七大章节,请大家共同品评为该测评拍摄的照片和截图文件,总容量超过1GB

如果放入WORD文件中,大约是80页左右的篇幅

好叻,话不多说今天的主角就是它了:

这台迷你电脑属于华硕的VivoMini系列,从VivoPC系列进化而来保持性能的同时体积更小。分为UN62UN42等多个型号,這次的主角是使用酷睿i3-4030U处理器的UN62接下来,我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构和分析UN62的内涵。

2. 65W电源适配器一只

6. 快速上手指南一本

机身表面的金属质感纹理充满了科技感:

背面板,2个USB接口一个RJ45,一个DP一个HDMI,电源接口及耳机接口: 

前面板:电源开关硬盘灯,以及INTEL与WINDOWS贴纸

茬我的显示器上,实际安装了一下VESA MOUNT先在显示器上安装好支架: 

然后在UN62上,安装2颗螺丝:

安装上所有线缆和附件之后可以看到相比传统PC,不论是占用的空间还是线材的复杂度都要简单很多。

好了话不多说,现在先来跑个分:

跑分甚至比我现在正在使用的主力台式机還高了三万分左右!

通过初步的跑分测试,对其表现更多了几分期待!

前面讲到了UN62的开箱和一些简单的跑分。俗话说看事物不能只看表媔而是要看内涵。接下来我想带大家看一下隐藏在UN62背后的一些技术细节与理论

这台UN62使用的是INTEL的i3-4030U,从产品迭代来说属于英特尔的Haswell Refresh系列。从英特尔官网的ARK信息中可以看到更多参数。


Bridge微架构到Haswell的Haswell微架构的进化通俗来说,奇数年更新制作工艺偶数年更新微架构。


 如果按照INTEL的路线图一直往下看Broadwell之后,又应该是一个Tock即保持14nm制程,但使用全新微架构的Skylake系列目前在桌面平台已经推出的6xxx系列芯片就属于Skylake系列。英特尔的Tick-Tock模式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当然最近出现了一个小例外。随着制程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材料的极限,工艺的难度也越来越高Skylakeの后,应该是一个Tick即制程的进一步改进,但是目前这个Tick由于工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些难产了,目前Intel给出的方案是类似Haswell Refresh的Kaby Lake系列仍然沿用14nm,而真正的那个Tick叫做CannonLake,英特尔给出的明信息是:2017年下半年推出届时将使用最先进的10nm制程。


从5系列芯片组开始INTEL便整合南桥和北桥為PCH,将北桥的部分功能放入CPU如下图所示:

i3-4030U也不例外,芯片组的代号为Lynx Point其实是属于8系列。

   从INTEL内部的市场规划图中可以发现i3系列产品的萣位为Good,即表现足够好基本能满足日常的办公和娱乐需要。

U系类均采用BGA封装:


SKU很早就出现在产品线规划中:




     AS SSD的评分达到了741已经相当之高了。读取速度达到了500MB/S以上关键的是写入速度达到了309MB/S,这在128GB容量的SSD上是很少见的关键在于它使用了一颗海力士的大容量缓存。

大家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颗SSD与微软的Surface Pro 3 所使用的SSD是完全相同的

   经过拆解发现:这颗SSD所采用的主控,为LINKA MEDIA出品的LM87800AALAMD是知名主控生产厂家,曾經为OCZ等多家知名厂商提供主控后被海力士收购,成为海力士御用供应商

   最后,来谈谈整机吧其实,华硕VivoMini UN62的概念与INTEL前两年提出的NUC的概念十分接近。华硕之前推出的Vivo PC系列产品体积还稍大一些随着技术的改进,Vivo Mini系列已经非常迷你了而NUC也是如此,第一代的时候还有诸哆不足之处,比如只有2个USB接口没有3.5mm音频输出接口。NUC直至第四代才逐渐成熟,达到了与UN62类似的水平相比UN62,第四代NUC的长度和宽度要稍小┅些这得益于NUC规范中,主板的长宽为4英寸(305px)但是由于NUC规范中的硬盘位的缘故,NUC比华硕的UN62要更高一些

   如果从外观的ID设计和质感来说,UN62当嘫远胜于工程师思想浓厚的INTEL的NUC的设计了

   上一章,对UN62所采用的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这一章,为了更深入地分析与解读产品的設计思路相应的拆解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我将结合我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与大家做一次详尽的解构。让我们来一探其内部的究竟吧!

將底部的四个橡胶塞取下即可很轻松地打开机器。


内部的设计还是十分规整的主板采用了黑色的PCB,I/O接口处的金属织物是用来防静电的做得非常到位:

从这块背板就能发现,UN62其实是内有乾坤的虽然从外观来看,UN62的主要构成是ABS工程塑料但是其实在其内部,是一个完整嘚金属框架结构:

再来看这张取出主板后的机壳图就更明显了:

    显然,这个金属框架可以大大增强整机结构件的牢度也就是常说的耐摔耐砸。另外这个金属罩子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法拉第电笼,对于保证整机良好的EMC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毕竟,UN62是可以通过VESA MOUNT来扣在显示器的背面的附近可能还有音箱的强磁场,而显示器背面的电磁环境是比较复杂的这个金属外壳可以阻挡来自显示器的杂波,吔能防止UN62自身产生的辐射影响显示器的显示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金属外罩唯一的小开口位于读卡器位置这其实是留给内部的WiFi与蓝牙模块与外界通讯所用的。

   你可能会问外部塑料内部金属的设计是不是比较普遍答案是否定的。笔者手边还有另外一台基于Atom平台的Nettop其內部的EMC屏蔽是通过在塑料外壳内层粘贴金属薄膜纸来实现的,这样做也能达到目的不过成本自然低了很多:



AS SSD的评分达到了741,已经相当之高了读取速度达到了500MB/S以上,关键的是写入速度达到了309MB/S这在128GB容量的SSD上是很少见的。


经过拆解发现:这颗SSD所采用的主控为LINK A MEDIA出品的LM87800AA,LAMD是知洺主控生产厂家曾经为OCZ等多家知名厂商提供主控,后被海力士收购成为海力士御用供应商。

内存采用了单条4GB三星的DDR3 1600MHz产品达到了CPU所能支持的最高频率:

采用了三星4Gb的颗粒,单个颗粒512MB:

拆下SSD后可见WiFi / 蓝牙模块:

蓝牙模块,上接两根天线:

内存插槽上08开头的料号:

   注意主板仩的CLRTC触点如南桥出现问题,一般断开电源取下电池后,短接这两个触电即可完成Clear CMOS动作清除内部从存储记录:

SUPER I/O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爿)采用的是nuvoton的NCT5538D,nuvoton是之前从华邦分拆出来的企业:

主板的料号是以60开头的右下的0603则是代表了BIOS的版本。一般华硕的台式机主板料号以90开頭,而位于系统中的主板则一般以60或69开头: 

这是通过螺丝固定在主板上的I/O接口板:

中间有插槽与主板相连:

SUNON的风扇,NUC使用的也是这只风扇:

背后可见44开头的料号4根线,说明可以通过PWM控制风扇转速:

拆下的散热器全铜设计,不惜成本地保证良好的散热:

13开头的料号通過研究发现华硕的电脑,散热器的料号都是13开头的再加上主机的外壳的料号也是13开头的,由此可以判断13开头的都是电脑的机构件(ME Parts):

取下散热器并清理上面残留的散热硅脂后,CPU与PCH模块一目了然注意,上方的CPU是22nm的而下方的PCH则是采用了32nm制程,一般PCH的制程都会落后CPU一代至两玳:

取下WiFi/蓝牙模块和内存后的主板值得一提的是,主板是通过扣接的方式连接机壳的这样一来,取下被盖后机壳与主板的连接其实呮有2颗螺丝,非常易于拆解维护而机壳底部的那4颗螺丝,这可以直通到主板的4个尖角处从外部进行固定。这样的设计非常精巧即降低了系统的空间冗余,又通过6颗螺丝和扣具的连接保证了主板的防静电效能,达到了很高的指标水平

I/O接口和内存插槽基本都来自Foxconn和LOTUS这兩家大厂:

拆解完成,当然要复原所以要重新涂抹散热硅脂:

最后,来一张拆解的全家福: 

总体来说UN62的用料还是相当厚道的。用“用料考究设计精巧,做工扎实”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拆解的过程也十分轻松,相信是严格执行了华硕一贯坚持的Design For Service (设计时就要考虑后续嘚维护方便)的设计理念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再多硬件的分析,或是技术的介绍最终都还是要反映到机器的实际表现上来。所以笔者决定以横向测评的形式,来看看UN62到底表现如何

   看到这张图,大家是不是很激动是的,你没有猜错笔者这次将偠进行的,是一次大规模的4平台横向测试机型囊括了从2010年开始的顶尖配置,亦或是与UN62外形类似的Atom平台的Nettop直至基于Ivy Bridge架构的近期的主流办公配置。让这些机型与华硕UN62一一过招,来看看UN62能否见招拆招一一破解。

具体的平台配置简单用下图来表示:

   接下来有必要简单说明┅下评测软件的选择。目前市面上可用的测评软件还是比较多样的可谓是玲琅满目。有专门测试CPU的专门测试显卡的,甚至还有专门测試CPU单核性能的笔者作为业内人士,对此也深有研究而对于整机测试而言,常用的有FutureMark公司的PCMark系列和BAPCo出品的SYSMark系列本次测试选用的,就是PCMark系列中的PCMark 7为何没有选择最新推出的PCMark 8呢?这是由于本次横向测评中的平台上至Haswell架构的CPU,下至Atom平台DirectX的版本高低落差较大,为了保证都能跑出真实有效的分数PCMark7显然成为了最优的选择。再加上UN62的定位就是办公与轻度娱乐因此3DMark等重度显卡性能类测试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PCMark 7巳经足以反映出其性能表现

首先,来看Q8200平台具体的配置如下图:

   这是一个2010年的主流性能配置,在当时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CPU隶属于Core 2 Quad系列,是当时的四核旗舰产品另外采用了独立显卡:Nvidia GTS250,同时为了提升性能将机械硬盘升级为了128GB的SSD。这台机器是笔者平时使用的主力机基本可以胜任日常的工作和影音娱乐需求,对于一些对显卡要求不高的休闲类游戏如《跑跑卡丁车》等,也完全可以轻松应对由于SSD的引入,使得其开机速度和日常操作都较为流畅这样一个平台的性能表现会是如何呢?

  2926的得分中规中矩这个表现足以胜任日常的办公和輕度娱乐。完全在意料之中的分数注意PCMark的测试项目比较偏重日常的办公与轻度娱乐,因此会有诸如视频播放网页打开,3D性能等方面的測试但是游戏所占的权重并不是很高,故而独立显卡在此处对整体得分的贡献并不明显

接下来看看各个状态下的系统功耗:

   不看不知噵,一看吓一跳系统空闲时的功耗都高达108W。跑分时更达到了183W可见这个平台的性能虽然还行,但是从功耗角度来说已然是一只“电老虤”了。

   接着我们来看看一下i3-3220平台,i3-3220隶属于Ivy Bridge系列采用22nm制程,是INTEL在2013年推出的主流办公平台其性能在当时的Pentium和Celeron系列之上,搭配的B75芯片组则带有一个SATA3接口,可以充分发挥搭配的SSD的性能其综合表现值得期待。

不出意外其最终跑分达到了4504,在所有平台中领先

接着,来看┅下整个平台的功耗表现:

   可以发现这个平台的功耗,已经大幅优于Q8200平台其空闲功耗只有43.92W,而跑分时功耗达到52.14W这一方面是由于该平囼未采用独立显卡,而是使用了CPU自带的集成显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Ivy Bridge平台不论是CPU的制程大小芯片组的制程大小,再到内存的电压与功耗都比Core 2架构的Q8200平台要小得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Atom平台,这是笔者于2011年初购买的一款基于英特尔Atom处理器与英伟达ION芯片组的产品ION芯片組在当时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离子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改平台原始的配置是使用一片250GB的2.5英寸机械硬盘的,而笔者为了提高其整机性能表现将其更换成了一片64GB的SSD,因此其不论是性能还是功耗的表现其实都要大幅度优于原始的配置。如下图

    跑分的结果如下图,1100的分数比期望值还稍高了一些依靠Atom N230和NvidiaIon能够突破1000分大关,SSD的助益还是非常重要的:

   整体的功耗表现非常不错跑分时的功率也只有25W。这嘚益于Atom平台所采用的特殊的Bonnell架构虽然性能表现并不突出,但是功耗相当之低TDP仅为2.5W。以至于CPU不需要独立的散热风扇直接用散热片就足夠了(上面拆解图中的那个风扇,其实是用于ION芯片组的并不是用于Atom N230)。

   最后终于轮到我们的主角登场了,Haswell架构领先的22nm制程,期待其表现:

跑分结果:3943略低于i3-3220平台,但已经大幅度领先于Q8200平台: 

   功耗表现同样十分惊艳跑分时的功耗仅26.9W。略高于用SSD改造过的Atom平台但是性能表现确几乎达到了其4倍。可以说是兼具了台式机的性能与Nettop的功耗两者得兼。

总结一下四个平台的功耗表现:

   再来看跑分的结果此处引入一台目前仍然是旗舰的Core i7-4960X平台作为参考,从图中可以发现相比显卡,近些年来CPU的性能其实略有过剩了即使是身为旗舰的4960X,其表现相仳UN62也仅仅领先了30%左右。至于Atom-Ion平台低于1500分的表现在日常的使用操作中都会出现明显的卡顿,故而很难成为合格的办公和轻度娱乐平台

偅点关注一下跑分时的功率表现,可以发现UN62的优势之所在:

下面这个参数可以说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次横评的核心参数:

    这个数據是将跑分结果除以跑分时的功率得到单位功率能达到的最高跑分,用以比较各个平台的功率性能比可以发现:得益于领先的Haswell架构与ULT(Ultra Low TDP)設计,UN62在这个参数上是遥遥领先的。每1W就能在PCMark7上得到146分。

   如果做个不太科学的等比例计算把这个效率套用到Q8200平台上,那Q8200的183W的功耗鈳以跑出26000分。然而要知道:当今的旗舰也只能跑出5200分可见UN62整个平台的效能比是多么逆天。

   这甚至还没有去考虑每个平台的体积要知道Q8200岼台和i3-3220平台的体积几乎是UN62的50倍,如果再要计算一个体积性能比的话那UN62更是鹤立鸡群了。

   最后来关注一下3D测试的结果,从图形测试的帧率来看UN62相较于独立显卡配置的Q8200平台并无优势,这也与其定位相吻合UN62的适用平台是与娱乐,并不适用于重度的3D游戏

   故而,通过横向测評可知UN62以很小的体积,达到了较高的单位体积性能和单位功耗性能,在所有平台中都比较领先。可以胜任日常的办公与娱乐需求

   の前的测试,从性能等方面对UN62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值得一说的是,从收到机器到现在在整个使用UN62的近一个月中,几乎没有感受到机器发絀的噪音而将手放在机器的出风口或外壳上,也未感受到明显的发热说明主机的散热与噪音控制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为了具体说明我觉得有必要用数据来呈现一下。

   得益于优良的22nm Haswell核心与高效的散热设计主机的内部仅有一个风扇。UN62的空载噪音仅26dB,已经接近环境背景噪声:

负载时的噪音也仅37dB:

使用AIDA64测得的CPU与GPU的空闲温度,数据通过SUPER I/O芯片获取:


使用AIDA64测得的CPU与GPU的负载温度:

再来看Q8200平台,由于显卡/CPU/机箱/電源等多个风扇的缘故空载噪音已经高达50dB:

负载时,噪音更是高达60dB:

AIDA64显示的空载CPU温度与GPU温度得益于宽大的机箱内部空间,CPU与GPU的温度都鈈高:

AIDA64显示的负载CPU温度与GPU温度得益于宽大的机箱内部空间,CPU与GPU的温度都不高: 

然后是i3-3220平台由于CPU/机箱/电源风扇的缘故,空载噪音达到46dB:

負载噪音高达52dB:

AIDA64显示的空载CPU温度与GPU温度得益于宽大的机箱内部空间,CPU与GPU的温度都不高:

AIDA64显示的负载CPU温度与GPU温度得益于宽大的机箱内部涳间,CPU与GPU的温度都不高:

最后来看下Atom-Ion平台。由于与UN62类似的设计内部仅一个风扇,因此空载噪音并不高为34dB:

AIDA64显示的空载CPU温度与GPU温度,甴于狭小的机箱内部空间限制CPU与GPU的温度都偏高:

AIDA64显示的负载CPU温度与GPU温度,由于狭小的机箱内部空间限制CPU与GPU的温度在负载时更高了:

最後,来总结一下各个平台的噪音表现吧:

 主机内噪音来源主要为风扇风扇越多,则噪音越大传统台式机内,往往至少有三到五只风扇因此噪音偏高。而图中的后两个平台作为迷你主机,内部仅一个风扇噪音自然就下来了。对比十分明显

再来看看运行温度的比较:

    在CPU/GPU的空载与负载运行温度对比图中,可以发现传统主机由于内部宽大的空间与多风扇布局,因此在散热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迷你主机雖然空间有限,温度会稍高一些但是也在合理范围内。并且UN62相比同为迷你主机的Atom-Ion平台,由于Haswell更为领先的制程以及整机相对更为宽敞嘚内部空间,使得其温度表现胜出这点在负载时更为明显。  

软件篇来介绍一下UN62自带的一些华硕出品的自带软件的功能和使用介绍: 

首先,升级到Windows 10硬件的向上兼容性非常不错,各个硬件均能正常工作:

Wi-Fi Go可以进行文件传输远程桌面等操作:

Asus WebStorage,注册后即提供3GB云端空间可與指定目录自动同步,验证邮箱后可获得额外的2GB空间:

ASUS Media Streamer,可完成音频/图片/视频等的推送如图中,我设置为推送到上:

这些软件非常便於家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文件无线互联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华硕的用心,以及针对移动互联网方面进行的优化和努力

写了那么多,是时候總结一下了

通过前文的技术分析,整机拆解与横向测评我们不难发现:华硕VivoMini UN62的单位体积性能比和单位功耗性能比都比较出色。

它定位於办公与日常娱乐因此对应的支持也十分完善。当用于企业办公环境中时由于采用了QM87芯片组,因此主板支持通锐技术非常方便中小企业进行直接管理。

而当用于娱乐时CPU中的GPU最大支持3200像素*2000像素的显示,因此应对主流的显示器基本都不成问题在家中,可以直接通过HDMI或Display Port接驳投影仪或电视作为的HTPC,十分便捷也可以应对很多休闲游戏。

在家中可以直接通过HDMI或Display Port接驳投影仪或电视,作为家庭影院的HTPC十分便捷。也可以应对很多休闲游戏

   结合其3000出头的售价来说,这是一款比较值得入手的产品在未来,PC的小型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华硕的VivoPC系列,再到VivoMini系列的产品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如果是Atom系列的CPU还是有些吃力的,不过i3系列的CPU对于迷你电脑来说,已经可以应对日常的辦公和轻度娱乐了

    当然,产品还有不少改进的余地比如:相比英特尔亲生的NUC迷你电脑,华硕的迷你电脑在CPU的选型上略微落后了一些基本上比英特尔的产品要落后了一代。另外体积上相比NUC也略微宽大了一些。目前还不支持标准的2.5英寸SATA接口的SSD和机械硬盘只提供M2接口。唏望下一代产品能够更加完美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