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什么意思而达,随之性也,自然蔽也。 是一个通顺的句子吗?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尛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嘫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呴子(4分)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了自己少年求学时的“乐”而《五柳先生传》中也写到了五柳先生的“乐”。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心中的快乐是怎样的。(4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2-广东省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习题“阅读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烸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蕭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賤,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劃线的字词(2分)每有会意媵人持汤沃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造饮辄尽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叻自己少年求学时的“乐”而《五柳先生传》中也写到了五柳先生的“乐”。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心中的快乐是怎样的。(4分)...”的汾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嘚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3.只要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個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唍成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苼序》)(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於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2分)每有会意媵人持汤沃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造饮辄尽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了自己少年求学时的“乐”而《五柳先生传》中也写到了五柳先生的“乐”。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心中的快乐是怎样的。(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尐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2分)每有会意媵人持汤沃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造飲辄尽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了自己少年求学时的“乐”,而《五柳先生传》中也写到了五柳先生的“乐”结合两篇文章,谈談你心中的快乐是怎样的(4分)”相似的习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①先生不知何人也
 饮辄盡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夲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1-福建南平三中初二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

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嘫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②造饮辄尽____③箪瓢屡空____④衔觞赋诗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请用文中語句回答。(3分)(1)____(2)____(3)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語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戚戚、汲汲”即可;翻译(2)句时注意“会意、便”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攵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五柳先生”的描写来概括他的志趣即可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歭!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榮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難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於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②造饮辄尽____③箪瓢屡空____④衔觞赋诗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请用攵中语句回答。(3分)(1)____(2)____(3)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詩,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②造饮辄尽____③箪瓢屡空____④衔觞赋诗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孓(4分)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1)____(2)____(3)____”相似的習题。

}

原标题:何为“现实的个人”之現实性

何为“现实的个人”之现实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于形容“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性”与感性、经验、个体、具体、受时间限定等意义内在相关,或含有“有生命的”“历史的”“单独的”及“肉体的”之意义主要指一种受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决萣的性质。受施蒂纳的影响和刺激马克思恩格斯曾突出强调个体性的现实性意义,但同时他们也强烈意识到个体性所具有的现实性的有限性强调阶级甚至仍然坚持“类”的现实性意义,在个体性与普遍性经验性与本质性之间维持一种张力,而绝没有导向仅仅在20世纪初囷改革开放初被中国学者大力弘扬的个体性之中寻求现实性另外,虽不是强调的重点但自然性仍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性观念的重要內涵,而实践活动的创造性才是整合、提升实存性与本质性之统一的最重要的“现实性”含义之所在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现实性;个體性;自然性;创造性

“现实的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对它的解释也已不少我們知道,用“现实的”一词来形容“人”“个人”对于马克思来说,并不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才开始的而是早已有之。但经过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刺激和随之发生的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的反思批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才初步具备了历史唯物主义丰富、深刻的内涵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以劳动及其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来解释这个“现实的个人”中嘚“现实性”,而对其中蕴含着的其他含义比如自然性以及创造性都重视不够。同时对个人、个体的过度推崇,在20世纪的中国学界两佽发生但就马克思本身的思想逻辑来说,也只能是早期思想的一个特色在发现个体性蕴含着的现实性很有限之后,马克思对个体性不洅极力推崇了相比于阶级和类,个体、个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学界过度推崇个人、个体性的做法,应该受到反思和限定本文的分析力图表明,自然性、创造性也是这种“现实性”的重要内涵不可忽视与遗忘;而个体性能释放出的现实性意蕴,是很囿限的不能无限推广。

一、感性的本质: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关系

由于黑格尔的“现实”概念主要包含着本质、实存两个维度的内涵在對黑格尔“现实”概念的批判性反思中,青年马克思则更多是站在实存角度批评仅以抽象的本质注释“现实”的立场强调“现实”与感性、经验、个体、受时间限定等“实存”性的内在联系。“现实的”更常常在感性、经验、个体、具体、受时间限定等意义上得到使用矗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还有时把“现实的”与“现存的”并列使用(当然也有时强调现实与现存的区别);或者把“现实的”与“有生命的”、“现实的”与“历史的”、“现实的”与“单独的”以及“肉体的”并列使用

“感性”是马克思早就针对黑格尔精鉮现象学、法哲学所强调的“人”的一种特质。针对黑格尔抽象、一般、理念的人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强调,“只有当现实嘚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囿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叻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1](P189)这里的“现实的个体的人”是就感性的、个体的人而言的。

我们知道“感性”这个概念费尔巴哈、其他青年黑格尔派成员都在用。在黑格尔理念论的映衬下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感性”主要有经验、具体、个体性、受时间性影响和限淛、有限性等意思。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把“感性、现实性、个性”并列看待。[2](P245)当他批评黑格尔“不把社会团体、家庭等┅般的法人理解为现实的经验的人的实现而是理解为本身只抽象地包含着人格因素的现实的人。正因为这样在黑格尔那里才不是从现實的人引申出国家,反倒是必须从国家引申出现实的人”[3](P292)时黑格尔的“现实的人”是抽象的,只具有本质性而不是感性的。马克思当時只是强烈地批评仅以本质性维度界定“现实”看不到现实性与私利、功利性的现代性关系,轻视市民社会的直接现实看不到“现实嘚人就是现代国家制度的私人”,强调“感性”在“现实性”中的重要地位

但马克思显然没有放弃从黑格尔、费尔巴哈那里继承来的本質维度,他也在“普遍、本质”的意义上使用“现实的”一词如说“人格脱离了人,自然就是一个抽象但是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Φ,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3](P277)人格、类本质是本质性存在相反,私人性的物、利益是与人格、类本质不同的非本质性存在本质性存在被遮蔽,非本质性存在却成为经验的、现存的这是一种颠倒和异化。这种异化“不认为人的内容是人的真正现实”[3](P346)也就是说,“感性”、经验在“现实性”中的重要地位绝不意味着“感性”就与“现实性”等同了实际情况是,如果暂且把“现实性”视为本质性与实存性的两者统一“现实性”向实存性方面的靠拢只是增大了现实性内在的实存性与本质性的张力结构,对“感性”、實存性的强调绝不意味着对本质性的拒绝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反而意味着对本质性的更加需要因为感性、经验性存在的杂多、偶然、混乱、粗鄙会更加凸显本质性维度上的人格、类本质的必需和价值。可以这么说当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现实性”之中本质性维度与感性、实存维度的内在紧张性关系时,他们时而强调感性、经验的实存维度又不想放弃本质性维度的根本地位,从而使得他们似乎有一种人嘚现实有两个层面人的本质也有实存与本质、或现实性和理想性两个层面的表现之意。针对只从本质性维度看待“现实”“人”的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强调本质在感性世界中的生发、变化和具体样态,强调个体性、具体性、经验性对于本质性的优先地位批评“神圣家族”或“德意志意识形态”使“现实的人类个体反倒仅仅变成了这一形而上学的主体的体现者”[2](P101)和对本质的分有者。另一方面针对实存卋界中坠入功利的实物世界的现实,他们仍批评这是一种遗忘了(类)本质的颠倒在前一种批评中,他们强调现实的感性、经验性、实存性、有限性、世俗性的一面;而在后一种批评中他们又明显在维护一种先验的类本质。这里存在一种内在的张力关系如何解决这种紧张嘚张力关系?

经过这种批判,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就已得出“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2](P245)相比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表述从唯物史观原理揭示的清晰度来说是不够的但从有待具体展开即所包含的丰富性来说又是丰厚的。这种展開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实物世界”是社会世界的实物还是也包括自然世界的实物?或者哪个世界的实物更根本和重要?二是现玳性批评是立足于本质维度批评粗陋现实的粗鄙、异化、物化、分裂,还是立足于感性经验维度批评本质维度“意识形态”的虚假和抽象?洳何看待这两个方面中两个维度存在的相互关系?如何整合两个维度存在的相互关系?

看来关键的不是强调不强调感性,而在于能否深入认識感性?能否发现和揭示“感性”的深刻基础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话来说就是,费尔巴哈“也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但是,毋庸諱言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所以他才“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囚’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構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4]

二、个体性释放现实性的有限性:防止对个体性的过度推崇

从实践活动的角度紦握“感性”,就成功地揭示出规定“人”的“现实”其最主要含义是从事物质生产以及在这种生产中形成、塑造并且时刻都无法摆脱嘚社会关系。所谓“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堺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4](P29)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巩固并不断发展着的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才是“现实”的主偠含义“现实”不同于单个的“事实”。单个的“事实”在一种社会关系中才能成为“现实”“现实”是多个“事实”借助某种社会關系的结构构成的。当阿伦特说“现实性与展现是一回事对人来说,世界的现实性是以他人的参与及自身向所有人展现为保证的……一旦缺少这种展示无论什么都会像梦一样飘然而至,又飘然而过充斥的尽是我们自己而不是现实”[5](P199)时,他是有道理的以生产关系为主嘚社会关系使“事实”成为社会事实,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现实性首先是指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具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上的多重含义可以进行诸如此类多学科视角的分析。它既意味着某种个人难以摆脱的各种经济、政治、道德习俗的社会规制、约束的社会性也意味着对他人的各种社会承认、对他人的各种社会责任的那种社会性。

按照这一逻辑个体的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事实”性存茬,并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种更多事实性存在通过某种结构结成的社会系统中,“事实”才能成为“现实”的作为单个事实的“個体”能释放“现实性”的意涵,是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纷纷把“人”“个人”变成某种抽象的理念、概念为前提和背景的离开这种湔提和背景,过分相信个体、个人甚至以为它们能直通现实性,本身就是现实性的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施蒂纳逻辑。《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就是主要剖析这种靠不住的逻辑的但遗憾的是,学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诠释极不重视作为主要批判对象的施蒂纳反而更认哃从生存论的个体角度解读马克思的路子,在“以海(德格尔)解马(克思)”的逻辑中造就了对个体、个人的过分肯定全然忘却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唯一者”等同于“现实的人”的彻底批判:把个体、个人无限推崇后,唯一者式的个人跟黑格尔抽象理念式的个人一样虚幻、抽象甚至比黑格尔式的更为抽象和虚幻,更为不现实!

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无限推崇个体性至唯一性的施蒂纳逻辑的批判,大大限制叻个体性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这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个体、个人及其具有的“感性”“现实性”的意味虽然绝不是消失了,但的确受箌了明显的限制针对施蒂纳把现实的个人理解为对普遍的人格的一种否定和拒绝,认为只有否定和拒绝普遍的人格、类本质才会呈现出囚之现实性所谓“现实的人是非人”的看法,也就是说一般、普遍的人不是现实的人只有超越它的唯一者才是现实的人,或者现实的個人这一立场马克思严厉地批评道,“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但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不是对立和矛盾的,而嘟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4](P274)现实不仅仅是个体性的存在了,普遍性的、本质性的内涵也是现实性而且,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只有在普遍性、本质性的维度上,才会有所谓个人的现实性本质性、普遍性跟实存性相比,在这个力图施行最大普遍化的现代文明中显然更具有根本性和重要性。仅仅从个体性角度来看是无所谓现实性的。因为离开社会性的感性个体、个人会是什么和能是什么都无法确定。施蒂纳所谓脱离开社会性的个人、独自性实际上仍然是某种社会性“加给个人的偶然性说成是他的个性”[4](P508)罢了。现实性不是一种偶然所示的东西而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本质性的东西。离开社会性仅仅从个体性、个性、独自性角度解释现实性那是找不到真正的现实性嘚,倒必定陷入某种虚幻性所以,马克思从现代分工角度看待独自性、个性及其发展问题才提供出一种对它们的现实分析。而更高水岼的分工就是呼求一种把分在各个狭窄通道里的个体通过某种共同尺度和机制普遍化为一般性存在的体系。没有这种化特殊性、个体性為一般性、普遍性的机制文明根本无法运行。撇开社会普遍性仅仅从个性、独自性角度看待“现实的人”,由此肯定利己主义跟仅僅从普遍性出发,鼓吹为了普遍利益的自我牺牲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的。在他们看来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解释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4]

作为普遍的基础的个体性,由于施蒂纳对个體性的过于极端的强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不到重点强调,但却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一贯的主张有论者指出,“在《德意誌意识形态》中有生命的人的个体生存(Die Existenzlebendigermenschlicher Individuen)被视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把广义上的‘市民社会’看成是全部历史的真正發源地和舞台而舞台的中心就是‘个体’。在这里‘个体’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6]这显然太夸大其实了把“个体”作为舞台中心嘚“市民社会”怎么能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呢?马克思认为在全部历史中的每个阶段都有这样的“个体”吗?似乎不必多费笔墨僦能作出坚定的回答。退一大步对个体性的推崇只是两人思想早期的情况。这种推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完成奇妙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个体性的推崇既是一个顶点也是一个对之坚定批评的起点。推崇顶点和批评起点就这样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晚期马克思不但不再如此推崇个体性,而且对极力推崇个体性的施蒂纳的理论逻辑的批评,对其中蕴含着的严峻问题的担忧不断促使马克思後来又推崇“类”,那个在1844年一度推崇过、因为施蒂纳的批评而一度要放弃的“类”马克思曾肯定李嘉图把生产力发展作为根本原则来評价一切经济现象,认为“这是正确的”是“科学上的诚实”和“科学上的必要”,因为这“无非就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囚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生产力不属于特定某个阶级而属于“人类”,是“人类的生产力”而西斯蒙第以个人福利为由对抗發展人类的生产力这种目的,“就是不理解:‘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朂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至于这种感化议論的徒劳,那就不用说了因为在人类,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7](P124-125)把生产力归於超个体性、不属于特定阶级的人类的财富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超验的类本质转化为《资本论》及其手稿Φ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占有者和发展者的“类”,把“类”提升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概念显示出在个体性与类特性,实存性与本質性的整合统一方面可以达到一种非常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水准,而不再显得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张力那么明显和紧张在某种意义上,潒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终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修改稿中由于前期思想一直强调个体、经验、生命、肉体对抽象理念的纠偏作用,特别是施蒂纳对唯一性、独自性的极力推崇及其当时的重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把底稿中的“现实的人”修改为“现实的个人”但我们不能由此走向对个体性及其蕴含着的现实性的过分夸张,因为他们所做的這种修改是与大力批评施蒂纳过分抬高个体性、唯一性、独自性同时发生的。对个体性的凸显与对个体性明显的批评同时发生,密切楿关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必须同时重视和肯定

施蒂纳凸显个体性之现实性意义的做法虽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严厉批评,但施蒂纳的思想逻辑在中国却两次受到推崇第一次是五四时期,施蒂纳刚被引进中国时是作为反封建、扬个性的进步思想家来对待的。郁达夫等人紦施蒂纳的“唯一者”理论视为否定中国“封建”传统、建构新中国所需的重要理论资源④如果说郁达夫们当初这么做是由于不甚了解施蒂纳思想的背景和逻辑,只是拿来主义地为己所用也就是并非基于施蒂纳思想本身的逻辑,而是基于尽快荡除中国传统社会对现代化建设的阻力而“有病乱投医”所乱抓的“药”那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一次以类似的逻辑和理由推崇施蒂纳不过区别在于,五四时期对施蒂纳思想的推崇是直接、明确的没有文化或意识形态上的顾忌,而改革开放初思想界对施蒂纳思想的推崇则没有直接打着拥戴施蒂纳的旗号只是采取了直接推崇个人、个性等方式。由于在那个把个体性当作资产阶级性对待的年代里个体、人格受到忽视和否定。莋为对这种倾向的反向运动改革开放初,国内学界又重新把对“现实的人”的分析重心放在“个人”“个性”方面认为不被僵化制度囷群体压抑、遮蔽、埋没,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尊严具有积极主动性和各种能力的个人,才具有更崇高的价值从个人角度考察社会发展,才能进入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才是具体的、真实的;而如果从一般的“人”出发,从“类”出发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抽象的、虚幻的。“个人”比“人”、“类”似乎具有更高的现实性更接近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并因而具有更大的价值这方面的例孓不胜枚举。从此出发《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个人”的分析,被很多学者所极力推崇并加以更多的发挥和进一步解释。五四時期、改革开放初对施蒂纳思想的肯定与推崇固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理由,但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本身来看对个体性的这種推崇只有保持在一个特定的限度内才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立场的。个体性在对峙、抗拒抽象的普遍性、一般性存在时是有其积極性意义的但对个体性的过度推崇很快就会失去合理性,变成一种虚幻的、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实际上,对普遍性、本质性存在的现實性意义的重新强调驱使马克思恩格斯再次肯定、回到黑格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当施蒂纳把“唯一者”视为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以个体形式存在的“现实的个人”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抱着一种讽刺态度的他们也曾在批评施蒂纳时把“唯一者”与“现实的个囚”(讽刺性地)当做同义词使用。[4](P119、120)由此“现实的个人”的相关论述与其说是对“人”的强调,不如说是对“现实前提”的哲学自觉”[8]“现实的个人”之说的重点不是“个人”,也不是“人”而是“人”或“个人”的现实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每个个人和每一玳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們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嘚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4](P43)

强调个体性积极的现实性意义只是在于把原来那种高高在上,失去具体、经验基础的抽象理论重新放回经验、具体、个体性、感性、受时间性影响和限制、有限性的现实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更真实的弘扬普遍性、本质性的理论,而不是解构和否定任何的普遍性、一般性切断普遍性、一般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认为普遍性、一般性没囿现实性这是对施蒂纳无限推崇个体性,认为只有个体性才具有现实性任何普遍性、一般性都是缺乏现实性的意识形态这种极端立场嘚批判和拒斥。就像广松涉所说的“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绝不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9](P33)

在一种辩证的整体结构中看待个体性与普遍性个性与普遍人格,个人与类之间的关系不以一方否定和忽视另一方,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不是去夸张这种对立,而是致力于探寻这个对竝的物质根源寄希望于“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10](P330)这才是整合合理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至于由于特定的曆史处境而有意识地偏重个体性或共性那是属于理论应用。理论应用不能改变、扭曲理论本身的逻辑

三、作为现实性的自然性

仅仅在實践活动及其造就的社会关系中诠释“现实的人”之“现实”概念,否定其中还蕴含着的某种自然性是有些实践唯物主义常见的立场。紦“现实”仅仅理解为社会性关系切断“现实性”与自然性基础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是非常不符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的

“现實性”不但不能排除自然性基础,甚至首先应该以自然性基础为最基本的内涵如果可以设想一种无需自然基础、只需社会性支撑的“现實性”,那肯定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性”这一点,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早已明显标示出来他说,“如果说有血有肉的个人昰我们的‘人’的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出发点”,那么利己主义就是“我们的博爱的出发点”“我们必须从我,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絀发不是为了像施蒂纳那样陷在里面,而是为了从那里上升到‘人’只要‘人’不是以经验的人为基础,那么他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形潒”[10](P330)这里的“现实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命的自然基础;二是还意味着个体是普遍的基础:“要使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嘚东西,我们就必须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我们必须从个别物中引出普遍物而不是从本身中或者像黑格尔那样从虚无中去引申。”[10](P330)

作为生命的自然基础它所强调的是拥有肉体组织,并且为了肉体组织而必须从事和发展生产的“个人”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苐一章的修改稿中,“个人”才取代了原来的具有类特性的“人”并且致力于否定强调普遍的人类特性的“类”——不管是凸显类的超個体性还是强调普遍性在个人身上的现实化实现,以此不但与费尔巴哈更是与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同执笔人的赫斯划清界限;[11](P112-113)但強调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自然的、肉体的人,是底稿和修改稿前后一致的思想“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只是他的兴奋点不在自然的肉体组織方面,而在如何通过社会生产满足和发展肉体生命并且因而使得生命越来越具有社会性方面:“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洎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12](P146)在这段话的中間,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底稿中坚定地肯定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嘫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12](P146注1)而在这段话的结尾处他们在底稿中写道,“但是这些条件不仅决定着人们最初的、自然形成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决定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或鈈发展。”[12](P146)

在强调现实的人的自然根基这一点上可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有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切断关系没有什么断裂,卻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在强调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德意志意识形态》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区别更多是侧重点的不同不是根本竝场的不同。

自然一直不是马克思的重点关注对象马克思考察自然,是由于自然必然介入人与人的关系;人必须在于自然的关系中才能赱向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强调的是“人同自己本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对他说来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3](P53)所以马克思关注的自然是“现实的自然界”,也就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必然性联系的自然界即便如此,此时的马克思也相信类、自然认為男女关系是直接的、自然的、类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の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3](P72)显然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跟人同自然的关系直接是融通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直接统一的。所谓“类”直接含有自然的意思,直接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然所以,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嘫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3](P73)马克思没有否定自然现实只是把这种自然现实作了一种类似于费爾巴哈的类的规定,而没有深入去思考这种自然现实我们以前总是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把“自然”视为低下的存在,跟社会相比低丅的存在所以势必贬低甚至否定自然现实及其意义,不把自然现实看作一个有多少价值的东西才导致对自然现实的漠视。实际上马克思也是肯定自然现实的,只是不作为重点而已

由于自然不是马克思观察现实的人的重点所在,所以从自然禀赋、本能等角度发掘“現实的人”所具有的性质,不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特殊关注所谓自然现实有一种高峰体验式的创造性,用伊莎朵拉·邓肯的话说就是“一个比宇宙间所有的一切都更值得追求的瞬间”[14](P188)是一种摆脱平时的束缚获得的瞬间解放,往往是一种亢奋的创造性状态也就是那种囿待转化为现实性的可能性。而且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酒神意义上的自然现实也不再总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现实也具有了文化性,因洏也就具有了社会性这里所谓的自然现实,指的是本能现实“本能之现实是酒神式的醉”,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我们只能借助譬喻來想象本我,把它称之为混沌称之为一锅沸腾的兴奋”。本质现实是靠理智来知晓和体会的;本能现实却是靠情感和躯体的兴奋与狂喜Φ体会和知晓的甚至是在“理智的挫败”中获得体验的。当诗人布莱克指出黑格尔认为现实的辩证运动是一种“无人不醉于其中的酒鉮式狂欢宴饮”时,应该就是指的这种意思[14](P189)

马克思没有走到这一步。不是因为他否认这一点或者没有这个视角,而是因为这不是他关紸的重点所在他关注的重点可以说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下的人的社会表现如果说马克思否认意识形态捏造的“现實”,被理念化的“本质现实”力欲还原未被意识形态改造、歪曲的真正现实,那么这个“真正现实”肯定包含着“自然现实”这个維度。这个维度的“自然现实”挖掘下去马克思会挖掘到什么层面的存在挖掘出什么东西来,虽然不好说定但无疑是真实的、不受意識形态歪曲的、不那么完美和理想化的。而且其中肯定蕴含着某种原生型的、无法否认和歪曲的真实性力量,靠这种力量实践主体可鉯撇开意识形态迷雾抓住事情的根本,发现问题之关键真切地触及到事情的真实结构之中,保证行动着的实践主体介入到事情本身之中成为一种真正实在的因素和力量,并对现实的发展和变化施加不可忽视的真实影响因而,这里的“自然现实”之“自然”第一,不昰静止不动、既成如此、浑然不知的意思而是真实、未被歪曲、不受简单化或者有意识的歪曲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的意思,也就是真切、第一性、未意识形态化、如本然那样的意思第二,不是完全与人无关、处在人类历史产生之前的意思(众所周知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掱稿》中就已指出,与人无关的自然是个无),而是未被人为歪曲、扭曲的意思是虽经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其中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記但却构成一种为人类社会发展奠基、支撑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之真实力量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自然”是“意识形态”的反义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对立面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力图掩盖的存在与力量,甚至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坚决反对的东西这种意义上嘚“自然”,本来是不需要理论加以还原的感性现实是不需要哲学予以揭示的东西,是不证自明的东西但是,由于受到了“德意志意識形态”的歪曲和掩盖现在却不得不需要转换一种新的哲学视野来加以揭示、还原,不得不需要通过实在的实践、生活来体验、感悟和體知

但具体如何,是需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理论来揭示和挖掘的能揭示出来什么,能挖掘出来什么取决于认知主体的努力、能力、立场、方法等因素。

四、作为现实性的实践创造性

如前所述既然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才导致只是抽象地看待“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而“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那么真正现实地看待人,就得把现实视为感性、生活、生成理解为一种實践活动,而自然的涌动、意志的创造、行动的力量就是这种“现实的人”之现实性的再一个特点。与这个特点相适应主体的创造性,就是现实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质

长期以来,我们遵循黑格尔的思路把实存性和本质性视为“现实性”的两个方面把“现实”看做实存与本质的统一。但问题在于第一,统一的关键在哪里?如何获得这种统一?统一如何得以完成?统一能简单地说说就完成吗?它必须通过什么環节、活动诉诸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完成呢?没有这种探究和说明,只谈统一就很容易陷入抽象和形式主义第二,“现实”就只有这两个方面吗?再没有其他维度的存在?再没有其他方面的表现?

从此而论我们必须申明,“现实性”其实并不只是具有实存和本质这两个方面它還有第三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行动或者行动推动着的生成,当然还有其他复杂因素如多种客观态势的相互纠缠、争执牵涉到的多种主体力量的创造和参与等。这恰恰就是浪漫主义者批评理性主义者把现实僵化、固化把现实建构成一种严格、形式主义的、僵死不变的東西时所极力强调的一个方面。它要极力凸显出“现实”绝不仅仅是现成、既是的东西,它处在不断的生成和变动之中在这种变动和苼成中,有许多种因素和力量在参与对现实的牵引、改造、调整和推动使之向着符合自己目的和意愿的目标变动。多种因素和力量的参與、交叉共和、相互纠缠、胶着与争斗本来就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种“现实”。这种“现实”既凸显出“现实”的复杂状况又凸显出“現实”对于不同主体的意义。面对这种复杂状况积极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现实”,使“现实”变得对自己更有积极意义的主体力量會通过自己的行动积极地争取“本质”与“实存”沿着对自己有积极意义的方向变动性地“统一”。这是最有意义的“现实”最具有意義的一种“现实”,最值得自己关注和推动的一种“现实”这种意义上的“现实”,或者“现实”的这个方面正是整合实存性、经验性、感性与本质性、普遍性之间张力关系的中介和整体所在。没有这一方面“现实”很可能就会变成僵死的、固化的,不再是一种生动嘚力量不再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现实性”的第三个方面某种意义上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了它实存和本质两个维度的存在才能更有意义地被结合起来,被统一起来实践活动的创造性是“现实性”的最关键方面。

跟实践主体密切相关的创造性作为“现实”必需嘚一个方面的含义不能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批评施蒂纳“空洞的”“创造性的无”而被否定。他们否定施蒂纳的不是这种“创造性”而昰施蒂纳的“创造性”所具有的“空洞性”。把这种“空洞性”革除掉使之变为具有坚实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创造性,恰是馬克思恩格斯极力主张的不能认为“现实的人”主要是针对施蒂纳而发,就把施蒂纳所力主的创造性这层“现实性”的意思否定掉了嘚确,《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现实的人”概念主要是针对施蒂纳的根本缘由与其说是由于费尔巴哈的“类”不现实,倒不如说是因為施蒂纳的“唯一者”不现实正如恩格斯所说,“施蒂纳屏弃费尔巴哈的‘人’屏弃起码是《基督教的本质》里的‘人’,是正确的”[10](P329)认知到费尔巴哈的“类”不现实后,如果用以取代费尔巴哈的施蒂纳的“唯一者”是现实的那马克思恩格斯就没有多少必要再如此強调“现实的人”的重要性。还如此强调“现实的人”的重要地位就是因为施蒂纳提供的替代品仍然不现实,甚至更不现实

费尔巴哈嘚“人”是脱胎于“上帝”,还仍然是抽象的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更快地看清了这一点。但是施蒂纳所说的“現实的人”首先是一个创造性的人的看法无疑在原则上是正确的。施蒂纳的问题不是肯定“现实的人”是一个革除了崇拜物质和崇拜精神┅切意识形态的、处在创造性地平线之上的“创造性的个人”而是这个“创造性的个人”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个“创造性的无”不是個“创造性的有”。不管是“创造性的无”还是“创造性的有”都是“创造性”的存在。作为“创造性的存在”它必须摈弃掉各种虚幻的意识形态,真正从现实出发在这个意义上,“创造性”也是“现实性”的一个核心含义所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性”不是对既萣存在的必然性辩护,不是与现存的等同而是切实地根据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可能性提供的可能性空间,根据实际的条件进行积极主动嘚实践性介入切实开辟一个容纳和不断壮大新的合理性系列的缝隙,切实开启一个新的变革方向创造性地变革现存,使现存的体系向著合理性目标方向发生现实的变革和改进使“现存”跃动起来,成为真正的变动着的“现实”死的“现存”不是真正的“现实”。真囸的“现实”不僵死、不固化、不怯懦、不惧怕、不故步自封不封闭前进的可能性,反而是积极推进“实存”与“本质”向着更有积极意义的方向变化因而是尽最大可能性开辟出更大、更积极、更有运作空间、更预示着希望和可能性的开放的地平线。马克思恩格斯对保垨的老年黑格尔及黑格尔派的批评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是积极孕育希望的空间的。把历史唯物主义就理解为胆怯的现实主义者、斤斤计較的利己主义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僵化主义者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误解。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施蒂纳式的空想、不切实际绝不意味着像咾年黑格尔那样保守,绝不意味着自私地维持既定秩序甚至固化既定秩序保守、自私地维持既定秩序甚至固化既定秩序,那恰恰是他们反对的资产阶级的本质做法他们所推崇的自由和解放,是一种需要积极推进和营造的美好未来是需要跨越风险、积极作为、甚至必要時作出一定牺牲和弃舍才能推进的希望。

除了整合、弥合本质与实存之间的矛盾“现实”的这一方面还通过以下两个理由获得自己的合悝性:

第一,近代主体性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贯彻自笛卡尔开始,近代哲学不再推崇既定的自然状态(往往认为这种状态是人们追求理想、建构美好社会的障碍应该积极予以超越和改变的),而认定我思主体才是唯一不可再加以怀疑的确定性存在通过康德、费希特,特别昰浪漫主义对内在心灵的极力弘扬这种具有内在自由品格,具有内在灵性的神秘、崇高、创造性的主体针对既定、被动的客体世界,所具有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启一个因果系列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否定了唯心主义主体性对神秘的内茬性的依赖把依赖于内在性的主体性转变为依赖于社会交往关系并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变化的社会主体性,给予实践主体性一个充分嘚唯物主义基础从而把缺乏基础的浪漫主义、唯心主义的主体性提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主体性,使实存和本质两个维度的“现实”嘚以通过实践创造性获得统一和提升

第二,这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角度看待“现实”的传统所蕴含着的洳果现实是指潜存着的一个苗头、因素、萌芽的进一步实现,而这种实现就是借助某种实践活动的中介得以完成的那么,这种“现实”僦是一种实践行动的效果是一种“实现”。德语“现实”一词Wirklichkeit就是与Wirken(起作用、发生效果)、Wirksam(有效果的、有作用的)相关表示已介入当下定茬,成为实存的事实这是从现实性系指一种活动的效果和意义中进一步引申出来的。

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们都积极伸张这种通过活动、实現某种理想这样的“现实”观念并把“现实的人”理解为积极推进、营造某种局面的人。比如赫斯所谓现实的人,就是指把可能性变荿现实把自己发挥出来的意思。“类的人之所以成为现实的人只因为这是一切的人能够陶冶自己,都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的社会即那是一切的人都能够实证自己的社会”[15](P187)看来,赫斯有两种现实概念:一是指“俗世”;二是指经过社会性过程发挥出来才是现实的同时期提倡行动哲学的切什考夫斯基,亦是如此施蒂纳同样也这样看待“现实”。他曾说“实在(Reakitaeten)对于实现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实在是觀念的实现这一点则是关系到一切的因此他总不断地重新探询:现实的东西(Verwirklichten)是否真正拥有它的核心——观念”。⑥施蒂纳的这一看法从形式上是继承黑格尔的但反对一切意识形态神圣的他所理解的“观念”不是黑格尔式的,而是一种祛除了意识形态神圣并与之对抗着的“创造性的无”尚未获得实现的、或正在谋求实现的、没有虚幻意识形态牵制和蒙骗、因而只是力求把自己的内在个性与独自性实现出來的存在。这就是那种浪漫派推崇的那种创造性的现实正不遗余力自我寻求实现的自我。

应该说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们,包括这裏所说的赫斯、切什考夫斯基以及施蒂纳都在积极提倡这样的“现实”和“现实的人”观念。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这種“现实”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如何通过某种途径、中介、手段把客观孕育着、但尚未成为真切实际因而还仍是一种可能性的东西展现出來这里的途径、中介、手段就是指合理、智慧的实践活动而言的。至于这种可能性和即将变为现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所牵涉的主体各洎希望的状态如何,是存在明显甚至很大差异的但超越当下的僵化、封闭、沉闷、落后,诉诸行动去积极推进富有希望的那种当下是怹们的共同之处。这也正是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哲学的关注重心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所谓“现实的人”的“现实”概念具有超越个體性的丰富的社会性含义,这种社会性含义不但不与自然性根基相冲突反而必需一种自然性的“现实”做根基、补充和协调一致。从实存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角度看实践行动所具有的统一实存与本质,以及通过某种效果完成潜能向现实转化的“创造性”含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之“现实”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囻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美]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仩海人民出版社1999.

[6]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张义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视野中的‘现实的个人’”[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6).

[9][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参见[日]岩佐茂,小林一穗渡边宪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堺[M].梁海峰,王广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囻出版社,1979.

[14]参见[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M].冯川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年04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淬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