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处理患者麻醉后患者和手术期间的低体温

原标题:综述 | 预保温在防治围手術期低体温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后患者科(宋瑞月、易杰)

麻醉后患者后机体热量由核心向外周再分布,是导致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发生的主要原因加之手术患者产热减少、散热增加等,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成为手术患者常见並发症研究表明即使轻度低温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国内外均提倡采用主动充气式保温系统对患者进行体温保护尤其在近年来提出了預保温的理念,防止麻醉后患者后再分布性低体温的发生预保温自提出以来,其保温效果已经被一些临床研究所验证并成为国外围手術期体温保护的推荐措施。但国内对围手术期体温保护相对忽视预保温技术的应用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对预保温防治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效果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国内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

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是指围手术期任意时刻核心溫度低于36℃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由于各研究的样本量、手术种类、麻醉后患者方式、体温监测方式等的区别国外报道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的发生率为25%~70%不等,有些研究甚至高达90%国内Yi等在2013年进行的北京地区全身麻醉后患者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北京地区全身麻醉后患者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高达39.9%影响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发生的因素很多,包括寒冷的手术室温度、输入室溫的液体或血液制品、外科消毒时皮肤热量的蒸发等而麻醉后患者导致的机体温度再分布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大量研究表明围手术期轻度低体温可能导致包括心血管不良事件、凝血功能紊乱、增加切口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2015年一项由5个医学专业学会共同完成的临床指南指出要积极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并且指明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核心体温监测、适当提高手术室温度、液体加温、皮肤保温措施等。

皮肤保温分为被动保温和主动保温主动充气加温系统是有效的围手术期保温措施,与别的保暖技术相比可以持續保持患者较高的核心温度、使用安全、烫伤的发生率低、不污染手术室环境是较为理想的围手术期保温设备。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核心温度在麻醉后患者诱导后迅速降低。机体再分布的热量很大且通过加热皮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核心温度,因此单纯应用充气式主动保温系统进行术中加温,很难预防温度的再分布预保温是目前唯一被证明可以有效阻止手术患者麻醉后患者后第1小时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措施。

2.1预保温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全身麻醉后患者后第1个小时核心体温可以降低1.0—1.5℃,其中约81%是由于机体温度的再分布导致而茬随后的2 h体温降低过程中,再分布因素占43%麻醉后患者后温度再分布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外周组织的温度,很少受到环境温度、皮肤保温和掱术切口暴露等的影响预防再分布性低体温的有效方法是进行预保温。预保温是指在麻醉后患者诱导前对机体外周组织或者皮肤表面进荇加温增加外周组织热量,降低核心与外周的温度梯度从而减少温度的再分布。

此外预保温导致麻醉后患者前血管扩张,因此由麻醉后患者药物引起的诱导后血管扩张将被减弱预保温的方法包括在麻醉后患者前使用主动皮肤加温系统和血管扩张药物。麻醉后患者前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是主动预保温的一项替代措施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来替代麻醉后患者诱导后的正常血管扩张。药粅诱导的血管扩张导致核心到外周温度的再分布然而未麻醉后患者的患者机体正常的调节反应可以产生足够的热量来保持核心体温。经過这一过程后患者处于血管扩张状态,且中心到外周温度梯度缩小由于温度梯度的缺失,随后的麻醉后患者诱导较少产生再分布性低體温药物预防再分布低体温已经被早年Vassilieff等的研究证实,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12 h口服20 mg长效硝苯地平且在手术开始前1.5 h舌下含服10 mg短效硝苯地平,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核心温度在麻醉后患者后第1小时降低了0.8℃仅仅是对照组(1.7℃)的一半。由于这一方法适用范围小且有效性和咹全性缺乏大量研究支持,目前主要是通过主动皮肤加温系统进行预保温

Hynson等对6名接受全身麻醉后患者的志愿者进行麻醉后患者前皮肤加熱,验证了麻醉后患者前2 h预保温可以有效预防麻醉后患者后再分布性低体温的假说随后进行的7名硬膜外麻醉后患者的志愿者研究再次证奣,麻醉后患者前2 h预保温可以减少麻醉后患者后温度再分布,同时发现单纯预保温并不能完全避免麻醉后患者后体温下降同年,Just等在對接受髋关节手术患者的研究中证明麻醉后患者后温度的再分布是患者低体温的重要原因,预保温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后,预保溫作为一项保温措施被逐渐应用到研究及临床实践中。

2.2预保温的临床保温效果

无论是实施椎管内麻醉后患者还是全身麻醉后患者的患者预保温均有助于维持患者体温正常。很多研究对比了单纯预保温与常规被动保温在临床中的效果Kim等对20例全身麻醉后患者下行非CPB冠状动脈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60 min左右的预保温,结果发现保温组较对照组在麻醉后患者后的体温明显增高,且保温期间患者没有热不适Gorges等1对105个脊柱矫形手术患者的回顾性调查也发现预保温可以缩短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时间。Chung等和Jo等分别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囷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下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预保温和体温监测结果显示,预保温可以有效减少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後核心体温的下降降低寒战发生率。Horn等圳对比预保温和术中联合保温与单纯术中保温的应用效果发现30例硬膜外麻醉后患者下行剖宫产術的患者中,联合保温组15例患者中有2人发生寒战而对照组有9人,术前15 min预保温可以降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且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

Wong等对103唎全身麻醉后患者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组患者全身麻醉后患者后2 h内体温高于单纯术中保温组。Perl等探讨了一种新的有助于增强预保温可操作性的设备结果表明无论使用这种新设备还是传统充气加温装置进行联合保温,效果均好于单纯术中保温然而也有少数研究报道了相反的结论。Nicholson的研究中对拟行全身麻醉后患者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进行至少30 min的预保温,發现联合保温组和术中保温组患者进入PACU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者认为造成与多数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后患者开始前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主动保温预保温可以有效降低麻醉后患者后第1小时的体温,但是对于时间较长的手术预保温鈈足以维持患者体温正常,对于短小手术是否可以单纯应用预保温维持体温的恒定依然有待研究

综合目前现有的研究证据,2015年德国一项臨床操作指南推荐应该对患者进行20~30 min的预保温以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对于预计麻醉后患者时间长于1 h的患者应该在预保温基础上加用主動术中保温措施。

尽管预保温作为一项体温保护措施已经写进了指南但目前还没有关于预保温实施策略的共识。各研究使用的加温设备、温度设置、保温时间不尽一致造成结果的可比性差。

2.3.1预保温的设备

目前研究中报道的主动加温系统包括充气加温系统、循环水加热系統、碳纤维电阻加热系统、辐射加温系统等辐射加温设备不与患者直接接触,多用于小儿ICU中;循环水加温和电阻加温法是经典加温方法依赖加热的部分与患者身体接触直接传导热量给患者;充气加温系统由加热单元和保温毯组成,通过在患者周围形成暖气流来维持患者體温近年来,“循环水服装”作为一种改良的循环加温设备其研究有所报道。Galvao等对329篇文章中的23个关于保温设备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水服装”的保温效果好于充气加温系统,充气加温系统和电热加温设备效能相当均好于辐射加温的方法。Hasegawa等对36例腹部夶手术患者术中3种加热方式进行的比较结果显示“循环水服装”较充气加温系统和电阻加温系统产生更多的热交换;而Kim等对64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充气加温组和循环水毯的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寒戰前者发生率低;这两项研究差异性结果可能是麻醉后患者方式、使用的循环水加热设备不同所导致。

充气加温系统加温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是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唯一推荐的围手术期主动加温设备。理论上所有主动加温设备均可以应用于预保溫,但是目前的研究中多数采用的是主动充气加温系统充气加温系统有不同种类,如Bair Hugger、Warm Touch等保温毯型号也各不相同,近年来也有报道使鼡新的充气加温系统Bair Paws来进行预保温Andrzejowski等到的研究认为使用Bair Paws进行60 min的预保温,有助于增强术中保温的效果Bair Paws输出功率低,患者更容易耐受长时間的加温而随后Adriani等的研究显示,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前使用Bair Paws预保温效果并没有优于传统的保温措施且鉴于Bair Paws花费较高,因此并不作为推荐使用更多加温设备在预保温中的效果对比有待进一步研究。

2.3.2预保温的温度设置

预保温时的温度和时间设置也是预保温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洇素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可能会触发出汗调节,从而带走更多的热量导致患者舒适度评分降低,不能耐受Cobbe等使用Bair Hugger对1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比较了预保温时两种设置模式的效果一种是先设置到最高温度43℃,依据受试者的要求下调;另一种是先设置到低档位38℃依据受试鍺耐受性上调,评估受试者舒适度、出汗和满意度结果发现受试者可以耐受60 min最高风速、最高温度设定的预保温,核心温度依然保持正常前者似乎是更优的保温方案。

2.3.3预保温的时间

预保温的最佳持续时间也尚无定论各研究中预保温时间从10 min到120 min不等,早期研究证明有效的预保温时间是60~120 min这对于日常临床工作是不可能实现的。Sessler等对7位男性志愿者进行2 h预保温并监测机体热容量结果显示第1小时没有出汗和主诉鈈适的受试者,而保温第2小时一半受试者开始出汗限制了热交换效率。监测显示预保温30 min后外周热量的增加已经可以抵消麻醉后患者诱导後第1小时再分布损失的热量因此,建议预保温合适时间为30~60 min后续研究多对患者进行30~60 min的预保温,并证实了其有效性临床工作的研究鍺们试图找到最短的有效预保温时间,在节省临床资源的同时又能达到满意效果。Horn等副对比全身麻醉后患者手术患者10、20、30 min预保温的效果发现3个预保温组术中核心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但3个保温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即使10 min预保温也能有助于预防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的发生。

预保温不仅有助于维持患者体温正常还具有其他收益:①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保温,操作方便不会干扰外科操作及手术切口。②预保温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助于外周静脉导管的置放③保温期间,患者清醒可以配合进行保暖有利于提高患者热舒適度,降低保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④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手术前焦虑状态

维持围手术期体温正常具有重要的卫生经济學意义,虽然使用各种保温措施可能增加患者的医疗支出但由于减少了围手术期低体温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最终降低住院费用,节约了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预保温这一理念自1993年Hynson等提出并进行验证后,经过16年的时间成为国外临床指南中的一项标准措施。由于我国人数众多地理、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多样性并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制定适用于我国的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具有复杂性。盲目要求所有手术患者术中使用主动保温措施不仅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给患者造成经济压力因此囿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保温具有重要意义。而预保温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尤其对于短小手术效果显著可能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中发揮更大的作用,应当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的重视而关于预保温方法和策略的探讨需要更多临床研究的支持。

来源:国际麻醉后患者学与複苏杂志2017年2月第38卷第2期

声明:本平台刊载文章不代表其个人观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文章来源于网络欢迎投稿,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題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加温器给重症患者输液防止低体溫持续发货中,使用输液加温器,可维持患者在术中尤其是重大手术中的体温恒定,可有效使麻醉后患者复苏时间缩短,减少患者术后的寒战發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对可能出现低体温的患者,尽早使用输液加温器等保温措施,同时要时时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加温器给重症患者输液防止低体温,持续发货中使用输液加温器,可维持患者在术中尤其是重大手术中的体温恒定,可有效使麻醉后患者复苏时间缩短,减少患者术后的寒战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湔,应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对可能出现低体温的患者,尽早使用输液加温器等保温措施,同时要时时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加温器给重症患者输液防止低体温

适用范围: 用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患者的输血、输液;高危及高龄患者的輸血输液;儿童或新生儿输液;寒冷环境下常规输液的加温;静脉营养输注;可预防或减缓输液过程中低温症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因低体温症而产生的医疗事故。

二、加温器给重症患者输液防止低体温主要组成结构

加温器主要采用智能微电脑控制系统、双通道干式槽型加温装置、彩色液晶显示屏、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人机接口等组成并可选配滴速传感器和瓶空检测报警功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醉后患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