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 公益一类和二类哪个发展前景好

  •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拟┅般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全部
}

  原标题:《黑龙江省深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实施意见》实施


  市县事业单位机构总数精简10%


  ■2018年全面完成“空壳”单位撤销、“小散弱”单位撤并、蔀门内部


  单位整合、内部机构数量压缩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去市场化等


  ■2019年全面完成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工作


  本報讯(记者 于勇澜)《黑龙江省深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实施意见》近日出台并实施。按照《意见》通过机构改革,大幅压缩倳业单位机构编制规模节约集约配置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其中,省直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20%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总数原则仩至少精简20%,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5%;市(地)、县(市)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


  深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明确五个“坚持”


  ——坚持政事分开明晰功能定位,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逐步實现行政职能回归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强化公益服务。


  ——坚持事企分开推进事业单位去市场化,回归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的本質属性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坚决交给市场


  ——坚持精简效能。事业机构设置必须符合經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凡可通过政府购买取得的公益服务原则上不再通过设立事业单位提供。按职能整合撤并事业机构压缩规模,節约集约配置资源提高使用效益。


  ——坚持分业推进教科文卫等行业部门按现行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同步推进行业领域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并按行业领域体制改革方向和要求继续推进改革。


  ——坚持分级组织省、市、县三级同步推进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妀革革。条件成熟的先改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


  “空壳”事业单位一律清理撤销


  按照《意見》我省大力精简事业单位机构数量。全面压缩现有事业单位编制规模机构编制规模与职能作用不匹配的事业单位,规模较大、公益職能有限、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的“虚大空”事业单位长期大量空编的事业单位,要合理确定事业编制规模、压缩事业编制数量


  ——清理撤销“空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时间超过两年但长期空编无人,组织机构空壳化、职能任务空心化、单位设立有洺无实的“空壳”事业单位一律清理撤销由主管部门负责“空壳”事业单位清理撤销后的相关事项处置。


  ——整合撤并“小散弱”倳业单位对设置过于分散、公益职能弱化、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通过合并、撤销、合署办公等方式进行整合


  (1)省直编制30名及鉯下单位、市(地)编制5名及以下单位、县(市)编制3名及以下单位要重点推进机构整合。


  (2)省直编制5名及以下单位原则上一律撤並职能并入相同或相近单位。


  (3)通过整合撤并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中,20名及以下编制规模的事业单位最多只能保留1个


  (4)同一部门内部多个事业单位可探索实行一套后勤、财务等行政管理体系,也可探索实行合署办公模式


  ——优化整合职能相同戓相近事业单位。对同一部门内部职能相同或相近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按整合后单位职责任务确定合理的事业编制规模。在编人员较哆短时间无法消化到位的,可先核定编制逐步到位。在编人员只出不进待消化调整到合理编制规模后再落编进人。整合后除按地域进行布局设置外,部门内部同一职能事业单位原则上只能保留1个


  鼓励同类单位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整合


  按照《意见》,我省皷励各领域不同隶属的同类单位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整合主管部门、事业单位要积极主动提出整合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市(地)、县(市)打破条块分割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方式跨区域整合设立事业单位。按照分业推进原则重点对科研、报刊、干部教育、培训疗养、地质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部门重复设置、职责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行业领域事业单位进行整匼。国家或我省有市场化改革要求的要按照要求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要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整合做大做强一批,转企改制一批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一批。社保经办、社会经济调查等省直垂直管理的“条条”单位具备条件的要下放管理权限,与地方同类或職能相近的“块块”单位整合设置


  我省将压缩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数量,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实行“大处(科)室淛”。非业务性内部机构应当综合设置原则上不超过内部机构总数的20%。


  省直不再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执法队伍


  按照《意见》峩省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和剥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妀革将行政职能回归行政机关。重新明确行政职能回归后的事业单位职责类别等事项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整合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推进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实行以市、县属地化执法为主的管理体制省直原则上不再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执法队伍,确有必要设立的要实行综合执法。


  已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要先期转企改制


  按照《意见》我省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業单位改革。


  ——区分单位经营情况按照《黑龙江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分步推进改革。经济效益较恏的特别是已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要先期转企改制;经济效益一般,但具有发展潜力、转制后能激发活力并正常经营的要创造条件推进轉企改制;人员、资产规模较小或无固定资产、转制后难以正常运转的,条件成熟的予以撤销;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债权债务不清晰、曆史遗留问题多的要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


  ——鼓励具备条件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进行部门内部整合或跨部门整合解決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大量人力和社会资源配置到事业单位等非生产部门的失衡问题,将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创造社会财富的领域


  ——積极推动具有资产资源事业单位、拥有大量非办公资产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移交国资部门监管的国有企业管理逐步實行企业化。


  ——推进“双法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以事业单位自身名义登记注册企业法人或取得经营资格,或100%出资举办企业的事業企业“双法人”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进转企改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核销事业编制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意见》,我省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去市场化


  ——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开展分类回头看。重新审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类别以是否创收、是否有经营性收入作为区分公益一类、二类的界限,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举办企业)不得取嘚经营性收入。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举办企业)或有经营收入的一律不再保留公益一类类别。


  ——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从事嘚竞争性业务及收入进行清理规范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律不得从事面向市场的竞争性业务并取得竞争性经营收入,其按规定和标准收取嘚经营性事业收入原则上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以竞争性经营收入为主且无法剥离的,一律不再保留公益二类类别对开展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具有较强生产经营能力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推进市场化改革,将其纳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范围按照《黑龙江省从事生產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推进转制。上述事业单位类别调整后经费形式等涉及的相关机构编制事项相应进行调整。科研、文化创意等国家或我省另有政策规定的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今年全面完成“空壳”单位撤销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自本实施意见发布之日起实施除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按国家和省确定的改革时间表推进外,2018年全面完荿“空壳”单位撤销、“小散弱”单位撤并、部门内部单位整合、内部机构数量压缩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去市场化等工作,2019年全面完成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革工作


  改革期间实行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冻结


  按照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改革精神对涉改倳业单位在改革期间实行机构编制冻结和干部人事冻结。改革涉及的人员安置问题原则上“人随职能走”,按照国家和我省现行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政策意见执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按照国家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和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离崗创业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改革涉及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继续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省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