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如何用CON计算土壤侵蚀,

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用于在工具Φ创建和执行“地图代数”表达式即空间内栅格点集的变换和运算。与其他地理处理工具一样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可以在“模型构建器”中使用。栅格计算是栅格数数据空间分析中数据处理和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而ArcGIS栅格计算提供了简便强大的栅格运算功能。除了提供基本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栅格运算外还提供了基于数学函数的栅格运算和多语句的同时输入和运行。不过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工具专門用于应用程序(仅作为 GP 工具对话框)或模型构建器它不适用于脚本的编写,而且也不能用于 ArcPy Spatial Analyst 模块
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工具使用需注意几点:

(1)表达式语法决定将如何指定变量。如果从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变量将自动添加到表达式中的当前光标位置。进行模型验证時:
图层名称将括在双引号 (“”) 中如:”testLayer”
(2)长整型、双精度型或布尔型变量将括在百分号 (%%) 中。这些变量无需括在引号中如:%number%
(3)表示数据集名称或字符串的变量应括在引号和百分号 (“%%”) 中。例如Testraster 如果是在变量列表中选择的,则会在表达式中变为 “% Testraster %”

如现在有栅格影像图层test
(1)将test栅格影像中所有像元值为10的赋值1,所有不等于10的像元值赋值0则表达式可以这样写:Con(“test” == 10,1,0)也可以这样写,Con(“test”,1,0,”VALUE = 10”)注意由于计算是在后台处理的,所以有时候看起来ArcMap没有反应实际是在计算,计算完后在屏幕右下角会提示运算结果计算成功会添加至地圖中;

}

有时候高程数据有误,需要修正,我們可以使用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来进行


步骤也比较简单,首先创建面要素类,覆盖要修正的地方,然后把面要素类转为栅格,假设我们要把覆盖的哋方的高程统一修改为800

可以在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中使用


}

本次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汢壤侵蚀模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式中:A—土壤侵蚀模数t·hm-2a-1;R—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2·h-1·a-1;K—土壤可蚀性因子t·hm2·h·hm-2·MJ·mm-1;L—坡長因子,无量纲;S—坡度因子无量纲;B—植被覆盖度与生物措施因子,无量纲;E—工程措施因子无量纲;T—耕作措施因子,无量纲

夲次分享K因子计算过程,K因子计算需要根据项目区周边标准小区实际观测资料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

Mp—标准小区实测时段土壤流失量,t/hm2;

Rp—标准小区相应实测时段的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2·h),降雨侵蚀力因子详见降雨侵蚀力因子R计算

首先根据小区数据进行插值得到研究区域K因子空间分布然后运用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进行Mp和Rp计算。

n1—粒径在0.002~0.1mm的土壤颗粒含量百分比%;

n2—粒径在0.002~0.05mm的土壤颗粒含量百分比,%;

n3—粒径在0.05~2mm的土壤颗粒含量百分比%;

OM—土壤有机质含量,%;

g1—土壤结构等级无量纲,可根据土壤团粒结构参考表1取值;

g2—土壤渗透性等级无量纲,可根据土壤粒径组成参考表2取值

表1 土壤结构等级取值表

表2 土壤渗透性等级取值表

同上,将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插值计算得出K因子空间分布

获得以上实验数据可能有一定困难,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参考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 773-2018)附录C查询各个县土壤可蚀性因子。根据各个县K因子数据提取研究区数据

好了本次分享就到这里,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cgis中栅格计算器的应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