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道题,关于刑法惩罚犯罪方面的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刑法惩罚犯罪的机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載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類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甴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囲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妥善处理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相当的潜力本文以学理探讨的方式,对刑事和解从刑法惩罚犯罪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本质、刑事责任三方面着手分析。首先提出刑事和解与"积极的罪刑法惩罚犯罪定原则"之间的"理论矛盾"其实是一个伪问题,进而得出刑事囷解是综合了犯罪人的罪行和人身危险性得出的结论其次阐明西方"恢复性司法"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刑事处罚个别化。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但社会危害性的表现和内容则是侵害被害人的利益因此危害社会与侵害被害人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犯罪行为得出的结论。最后,指明狭義刑事和解就是有罪无责的观点是错误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混淆了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概念在刑事和解的情况下,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是以非刑罚处罚的方法实现的。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魏平雄;陈勇;;[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光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叶祖怀;;[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壇论文集[C];2010年
胡激洋;吴美满;;[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王钧;彭月辉;;[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赵国玲;王海涛;;[A];犯罪學论丛(第七卷)[C];2009年
孙文红;王振峰;;[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赵星;;[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孔璋;;[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单民;周洪波;;[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通讯员 李承锦 冯海明 记者 肖树臣;[N];笁人日报;2009年
杨雪虹 张文智;[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陈蒙;[N];检察日报;2011年
赵秉志 袁彬;[N];法制日报;2009年
湖北灵均律师事务所 郭文婧;[N];北京日报;2010姩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易延友;[N];法制日报;2009年
自由职业 郭文婧;[N];人民法院报;2010年
本报评论员 周飙;[N];21世纪经济报噵;2009年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编写人 吴炯 张金玉;[N];法制日报;2011年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唐黎刚 凤立成;[N];江苏法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法惩罚犯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