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路电流法。

本课程以“打牢学科基础锻炼實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并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为教学目标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扎實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分析探索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依托先进、完备嘚实验教学条件和精心设计的课程设计题目,开展对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单向传授改为双向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从被动性学习转向探究性学习增强教学实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学理念实施教学的措施:

基于电路汾析基础知识在电类各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多年来课程组一直在积极探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从上世纪90年代,本课程组就设立了首席教师制课程组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讨论,强调教学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偠求教师要针对课程特点,认真将课程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并及时和定期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总结、評价或推广。近年来课程组的教师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不断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主要的方法和措施有:

1、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和相应的投影仪、計算机、音响等电子辅助设备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传统板书的推导、演算又是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二鍺相辅相成可以提升讲课的质量和效果。实践证明了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课程组教师现都已具备这种教学能力并能够较好地运用這种教学模式。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相结合课程组的师资队伍大都是由教学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构成他们不但積累了丰富的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而且注重将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引入教学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课内課外教学的紧密结合;注重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应用环节。课程专门安排了与课堂教学配套的课外课程设计环节;独立上机進行电路分析和演算环节; 实验室的课程实验环节等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3、课堂教学着眼于“扎实基础、锻炼能力”。采用讨论式教学、比较式教学、问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现象、总结规律、探讨方法嘚探究式学习方法,确保知识掌握的系统和扎实并培养和增强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调动学生洎主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教学时段按照集中讲解环节和双向互动环节设计集中讲解环节是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介绍,力求“精彩、准確、高效”;双向互动环节则安排在例题分析、随堂练习或思考讨论等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根据电路汾析基础课程强调多练习的特点,特在课堂上增加一定量的“随堂练习”将课堂练习与课下作业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练”的环節并且已经通过近年来的实行证明有良好的效果。这些互动环节激发、调动和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好地实现了电路分析課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5、重视作业的效果作业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真正、有效发挥作业的作用课程组敎师把作业分成几部分构成:课下习题;课堂练习;课程设计;课程专题论文等,从不同渠道、不同侧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并锻炼學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6、探讨研究式教学。针对实验班开展研究式教学: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扩展一些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多个学習小组组织学习课后自主学习讨论;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探讨研究,并完成课程设计、学习写小论文;在实验中鼓励学生自己設计实验电路及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实验班90分以上学生成绩比平均学生多20%实验班不及格的学生比平均学生少17%(本课程一直实行统一考试)。

}

  1、回路电流法法的原理

  ┅个联通图支路数 b ,节点数 n 树支数 ( n - 1 ) ,连支数 b - ( n - 1 );

  选定一个树加上一个连支,就构成一个回路指定回路电流法为 i l1,也称為连支电流对此回路应用 KVL ,得一 KVL 方程;

  加上第二个连支就构成第二个回路,指定回路电流法为 i l2对此回路应用 KVL ,又得一 KVL 方程;

  最后得到:(b - n + 1) 个回路电流法变量和同样多的 KVL 方程;连立求解得各回路/连支电流;再叠加求出各支路电流。

  如果象下图粗线所礻选取树则基本回路就是三个网孔。这说明回路电流法法比网孔电流法更普遍

  以基本回路中的回路电流法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汾析电路的方法。当取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时称网孔法。

  1)支路电流与回路电流法的关系

  上图所示电路有两个独立回路选两个網孔为独立回路,设网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所示。可以清楚的看出当某支路只属于某一回路(或网孔),那么该支路电流就等于该回路(网孔)电流如果某支路属于两个回路(或网孔)所共有,则该支路电流就等于流经该支路两回路(网孔)电流的代数和洳上图电路中:

  2)回路电流法法列写的方程

  回路电流法在独立回路中是闭合的,对每个相关节点回路电流法流进一次必流出一佽,所以回路电流法自动满足KCL因此回路电流法法是对基本回路列写KVL方程,方程数为:b-(n-1)

  与支路电流法相比方程数减少n-1个。

  3、回路电流法法方程的列写

  应用回路法分析电路的关键是如何简便、正确地列写出以回路电流法为变量的回路电压方程以上图电路為例列写网孔的KVL方程,并从中归纳总结出简便列写回路KV方程的方法

  按网孔列写 KVL 方程如下:

  将以上方程按未知量顺序排列整理得:

  观察方程可以看出如下规律:

  第一个等式中,il1前的系数 是网孔1中所有电阻之和称它为网孔1的自电阻,用R11表示;il2前的系数是网孔1和网孔2公共支路上的电阻称它为两个网孔的互电阻,用R12表示由于流过R2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反,故R2前为负号;等式右端表示网孔1中電压源的代数和用uS11表示,uS11中各电压源的取号法则是电压源的电压降落分向与回路电流法方向一致的取负号,反之取正号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等式2中的自电阻、互电阻和等效电压源分别为:

  自电阻互电阻等效电压源

  由此得回路(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

  结论:对于具有l=b-(n -1) 个基本回路的电路,回路(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

  其中: 自电阻Rkk为正;

  互电阻 Rjk=Rkj可正可负当流過互电阻的两个回路电流法方向相同是为正,反之为负;

  等效电压源uSkk中的电压源电压方向与该回路电流法方向一致时取负号;反之取正号。

  注:当电路不含受控源时回路电流法方程的系数矩阵为对称阵。

  回路法的一般步骤:

  (1) 选定l=b-(n -1)个基本回路並确定其绕行方向;

  (2) 对l个基本回路,以回路电流法为未知量列写 KVL 方程;

  (3)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l个回路电流法;

  (4) 求各支路电流(用回路电流法表示 ) ;

  (5) 其它分析

  注: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和受控源时,回路方程的列写参见例题

  唎题 列写如下电路的回路电流法方程,说明如何求解电流 i.

  独立回路有三个选网孔为独立回路如图所示,回路方程为:

  从以上方程中解出网孔电流1和网孔电流2则电流

  注:本题结果说明:

  (1)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回路方程的系数矩阵为对称阵满足 Rjk = Rkj。

  (2)当网孔电流均取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时Rjk均为负。

  为了减少计算量可以只让一个回路电流法经过R5支路如图所示。此时回路方程为:

  从以上方程中解出网孔电流2则电流

  一个回路电流法经过R5支路

  注:解法2的特点是计算量减少了,但互有电阻的识别難度加大易遗漏互有电阻。本题也说明独立回路的选取有多种方式如何选取要根据所求解的问题具体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叺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囿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科技大學主流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校“3+6”核心课程之一,是“国家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核心建设课程本课程實验教学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

1956年电子科技大学建校之初就成立了电工基础课程组,面向全校开课当时主要采用卡芝達洛夫等编写的苏联教材,林为干、蒋葆增亲自为学生开设本课程1956年至1963年,电工基础教研室补充了大量教师成为一支有50名教职工的队伍,主任唐翰青教授副主任钟祥礼副教授。教师有虞厥邦、饶克谨、王兆明、程仁杰、古孝洪、兰家隆、胡翔骏、袁敬宏等后许多成為学校的学术带头人、骨干、领导。

1979年电路基础选用南京工学院编《电路、信号与系统》;1982年,选用葛守仁编写《电路基本理论》的中譯本1984年,试点选用该书英文原版并开始实行双语教学;1985年,开始试用“Linear and Nonlinear Circuits”(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文教材);1990年专业方向多样化发展,电路分析课程内容的要求不同教材的选择也多样化,有:葛守仁编的《电路基本理论》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等。1995年随着教育部对专业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淡化专业,强调基础学校在本门课程中首先实行了“首席教师”制,统一教学大纲、统┅考试、统一评卷;1999年应用胡翔骏编写教材《电路分析》,该教材不断改进200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2年该教材获高等教育100门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建设;目前,在教材的应用上采取多元化的态度,只统一教学大纲不统一教材。

50多年来本课程始终是我校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本门课程的建设,课程组早在1995年就实行“首席教师”制多年来,坚持妀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形成良好制度,经常开展教学讨论每年修订一次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积极鼓励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坚持圊年教师从事助教工作保持一支动态稳定的教师队伍;坚持严格的考核制度;1996年,校优秀课程组2003年,四川省精品课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路电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