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科女形象与特征,毕业两年,想改行,想进中医药领域,朝中药学方向发展。

原标题:这些大学虽然不是985,但在专业领域实力超强!毕业生不愁找工作

985大学是国内顶尖院校的代表,也是每一名学子努力的目标,但同时,有些大学虽然不是顶级名校,甚至连985都不是,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却实力超强,今天,就来说说这类专业性超强的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简称“矿大”,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是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特色先民的高水平高校

该高校的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专业在专业评估中名列前茅。而工程学ESI排名则跻身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

高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目前有两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和复合型创新人才,享有“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美称。

学校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的学科体系。现阶段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该校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学院。

学校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军事、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

北京体育大学,简称北体大,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高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学校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

中央音乐学院,简称“央音”,学校原为1940年在重庆青木关成立、抗战胜利后复员南京的国立音乐院,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院校。

现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声乐歌剧系、音乐教育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乐队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音乐学研究所等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能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齐全,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

中国石油大学,创建于1953年,在1988年改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

经过60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的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中央美术学院,简称“央美”,中国八大美院之首,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是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和设计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赢得了国际美术教育界的高度赞赏。

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作为我国近代建校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的西交大,创建于1896年。我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都从这里发祥,也是“交通大学”两大最早源头之一。

学校以工见长、理工交叉、医工结合、文理渗透,形成了工科、理科、人文社科和生命学科“四大学科板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排名稳居全国第一,测绘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也名列全国前茅。

上海中医药大学,简称“上中医”,创办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

在学校所设学科中,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素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称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14年金陵大学。学校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已经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理工大学,简称“南理工”,学校创建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该校是一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

目前,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7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

江南大学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纺织科学与工程都是非常强势的学科。

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农”,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

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河海大学,简称“河海”,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该高校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学校水利工程学科排名第一。“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 ESI 世界排名前 1%。

东华大学,简称“东华”,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由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高校的纺织院系合并而成,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

转行吧,食品、营养类那么差的行业,没前途的,自己去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看看上海食品、国内知名食品企业2012在江南大学招收食品类研究生开的待遇吧,普遍是3000 --3900,3000多的工资在物价和消费相对很高的上海,这样的收入也就是要饭吧,何况还是号称食品和营养这块很强的江南大学的硕士,只能说明这个行业跟狗屎一样臭,烂!


我本人211本硕连读的食品硕士,毕业也做过食品行业,很多同学也考过南农、江大、南昌大学、中国农大、中国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硕士,现在都参加工作了,总体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个字形容:
食品的名校硕士毕业后,起薪不如一些好行业本科生的起薪,比她们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这就是行业差别,血淋淋的现实
可以告诉你中国大陆食品是非常没有前途的行业,政府重视的是重工业发展,是高精尖技术,食品这样的传统行业是被忽视的!! 我建议你尽快转行,可以超医药方面发展,会不错的!
那么多高薪的好专业,选什么不好呢,干嘛总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人选择食品类专业呢?!!食品专业找分工作还不算难的,不过发展什么的,比其好的工科行业就差远了;
食品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这块不错;上海海洋、华南理工、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这块也挺不错;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业容易起薪挺低

食品行业确实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读博后爬到教授级的那批,还有茅台董事长等这类做食品企业高管的这批,都是出类拔萃;不过这样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跻身到这波很难,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无法代表和代替现状和大局;我们必须要看多数人的情况,这多数人情况才能代表行业;


一定要选对专业,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的!不同行业毕业生收入、发展、前途等差别实在太大太大了,计算机、通信、医学影像、轮机、机械、建筑等工科就业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
拜托网上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就不要乱说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毁了他们前途了!!我们十年寒窗容易么?我们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的学费来的容易么?不能错误选择一个黯淡的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们,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你们对该专业的博士就业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烦还是不要掺和说我是愤青什么的吧!以一个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国排名60以内,硕士)身份告诉你们一些所见所闻!
高校众多专业中,食品和生物专业转行的最多,只因就业困难、起薪非常低,工作相当辛苦!
食品专业和生物专业在国内是臭名昭著的烂专业了!说句难听话,在中国,这些专业就是一坨烂泥巴;除非你读到名校的博士或许运气好能进一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做教师;
一般情况,即便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京农大、华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无一幸免不景气的就业和狭窄的发展空间,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说应该挺强了,可就业呢?一样无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学有江南大学、中国农大、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硕士毕业,他们实验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硕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线城市这让人怎么生存??!
学食品当下最好出路无非考公务员去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或者读个食品名校博士毕业进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较差(极个别挤入玛氏的不错起薪10K,中粮起薪5K,还有益海嘉里等这类企业待遇也好一些,不过十分难进,每年全国也就招那么几个,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专业的,锁定的基本是北大之类的前20的院校);
更多品类毕业生不得不为生产和独立而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食品、饮料、药物等企业,不得不选择没日没夜的加班、轮班、生物钟紊乱、生活无规律、紧张的节奏、高度的精神压力、疲惫的身心...........,按说如此辛苦应该高薪才对,错!大错特错!!这不是金融业、不是船舶业.......食品,这个道貌岸然的专业,不仅辛苦,而且低薪,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业属于快速消费行业,劳动强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门槛普遍不高;且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惜血本做研发,大环境决定的,你不昧着良心做你就倒闭,你就OUT,这就是恶心的大环境;自己去查查大陆食品企业还剩几个有实力的? 康师傅比较强了吧,别搞错了,她属于台湾人,不是大陆;徐福记有点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购!我们曾经应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乐、银鹭、小肥羊、全兴集团、味事达等多家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均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跨国公司收购或并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土食品经济相继倒戈.........令人堪忧!!
食品第一学府江南大学,食品研究生毕业也才3500左右,更多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自己可以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网站看2012年企业的招聘待遇即可;这样的待遇就连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等优势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访调查过吉林大学、北大等院校的IT类本科就业起薪基本在4000 ---6000!这样的行业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觉得公平么?你觉得为之付出值得么?
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睁开一只眼吧!!! 否则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彻底的全军覆没! 关注下国人的健康吧!!!!!!这些年来,我们回忆下: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问题,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行业内幕、前途和被重视程度了;在中国,你想吃没毒的东西,很难很难,除非你是领导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学食品的同仁们,所有准备投身食品的潜在食品人们,放弃食品吧,离开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业吧!!让我们不辜负美好未来,另辟蹊径,为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如果真的要考的话,推荐下列学校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11 东北农业大学 A
12 华南农业大学 A
13 河南工业大学 A
14 天津科技大学 A
15 沈阳农业大学 A
16 福建农林大学 A
17 山东农业大学 A
18 合肥工业大学 A
19 浙江工商大学 A
20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另外,四川大学、上海交大、吉林大学等有食品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食品这块都还不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科女形象与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