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两个人用同一个体脂秤体脂率相等,身材分布也相等,那么140身高40公斤是不是看起来和180身高80公斤一样?

原标题:胖了10斤,腰却瘦了一大圈?她的秘密竟然是…

但腰却越来越瘦是什么情况?

别急着要答案,先听我讲一个故事:

国外有一个妹纸,是个小基数的减肥鹅。为了减肥,她每天坚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但减着减着,她的体重却越来越重了,从52kg减到了58kg

这种越减越胖的经历,换成P图小兰,早就哭晕在厕所了。

但这个妹纸却十分开心,还说希望自己更重一点…

因为她的身材变化是这样的:

从左到右的体重分别是52kg、56kg、58kg,但是一眼看过去,最胖的58kg比最瘦的52kg还要小一圈。

身材小了不止两个尺码,但体重却长了十几斤...

但是长了那么多斤又怎样?

谁会信呢?大家都觉得至少瘦10斤-20斤才能有这么明显的效果。别的不说,就说这腰,这腰也不可能是一斤没瘦啊~

所以说,别人看你是胖是瘦,不是由你们家的体重秤决定的,是由你的外表决定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体重重10斤,但是肚子瘦一大圈的情况,是因为同样都是一磅肉,肌肉和脂肪的占比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体脂和体重的区别。体重只能告诉你你多重,但是体脂能告诉你,你身上究竟有多少肥肉。

从上面这张图不难看出,体脂率是检验肥胖最真实的方式。因为体重始终受到饮食,身体水分,生理周期等等因素的影响。

那么如何正确的得到自己的体脂率数据呢?

以健身房动辄几万块的inbody为代表的身体检测仪,都具有体脂率的检测技能。

弊端:根据九姑娘自己的经验,为了刺激你办卡,健身房的体脂数据会比你的真实数据,高大概5个点。

但是人家身体测试是免费的,自然要找别的项目赚钱啊,比如找你办个卡什么的...

这个体脂计算器在咱们公众号也有,大家退回公众号对话框,选择中间菜单“39社区”,点击“减肥自测工具”,就能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来进行计算。

弊端:公式算出来的都只能是个大概齐,绝不精准。

优点:足不出户,也不要钱...

这个测量方法很暴力,就是把肚子或是大腿的肥肉捏起来,然后卡到类似游标卡尺的东东里面去,根据肥肉的厚度来推算你的体脂率。

弊端:有点疼,而且不能监控内脏脂肪程度

优点:便宜(某宝九块九包邮),标准(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比不上土法子)

特别简单粗暴就能get到体脂率,虽然准确率各家品牌不好说,但是选专业做秤的一般准确率都有保障,而且用同一款秤来记录一段时间内的身体变化,还是比较方便的。

弊端:可能你喝口水,体脂称数据就变了。因为体内水分数据是会影响体脂率的,所以要固定每天同一时间测,会有一丢丢麻烦。

优点:每周就能测一次,而且称还都有自动记录,帮你画体脂变化曲线的功能。还能帮你看内脏脂肪高不高。

虽然上面四种方法各有好处,但是从实用方便的懒人角度来看,九是比较建议大家用体脂称的。别的不多说,起码记录功能就很棒,看着自己一天天变瘦,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如果一把秤是准确的,那么用不同测量姿势,导致电流流过方式不同,测量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假如你的体脂秤不管蹲着、站着、交叉脚等测量结果都是一样的,说明它就是个假秤,果断扔掉就可以了。

虽然买秤的主要目的是看体脂率,但是基础代谢、内脏脂肪、骨量、水分等等基础数据也是要有的,如果能多一点功能,比如监测下心率什么的就更好了。

能不下app就不下,我256G的手机已经装不下这些app了。如果体脂秤可以和手机里其他运动app连通就更好了,又省事又方便。

然后九就被种草了云康宝体脂称

看上去还蛮好看的,于是我就入手了一把,顺手做了个小测评。

一把不准的秤对减肥伤害有多大就不用说了,所以一把秤买回家,颜值功能什么的都是其次的,准确率才是第一位。

它让我比较满意的一点是,测出来的数据和我在医院和健身房测的数据一样

看评论也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后来和品牌商聊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家已经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验证,同时跟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了超过600万中国人身体大数据模型,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异,用云康宝体脂秤都可以测量出来,更精准!

既然都能和诸多大佬合作,它的技术当然也很过硬啦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智能体脂秤,采用的都是BIA生物电阻抗技术,在测量的核心技术上,各个品牌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九都是让大家随便买,反正技术差不多,一百多块和两百多块的差别也不会很大。

但是云康宝产品搭载了双频 BIA 技术,低频部分可以测量细胞外液比例,而高频部分则可穿透细胞壁,对细胞内液比例进行测量,相较于传统单频 BIA 技术只能测量细胞外液的体水分率来说,双频技术更加精准,可以将身体数据测量的误差降到非常低。

以后想知道身体数据,再也不用专门去医院和健身房做检测了。

除了准确率方面表现优秀,它还有一点特别打动我的是:不强制下APP对于一个256G内存都不够用的人来说特别贴心了,而且操作还蛮简单的:

Step2:打开蓝牙,连接小程序:

Step3:脱鞋,双脚上秤站稳:

Step4:停留3秒,等待数据分析:

简单几个步骤,就能快速总结身体数据报告,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基本评估。

而且它还支持一键同步数据到各种运动减肥app:

可以说特别特别方便了。

虽然这点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一把秤长得太难看,放在家里还是挺影响心情的。

普通的体脂秤在秤面会有四个金属小片(直流电测量),不够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会测得不准。使用时间过长,金属小片可能会有发黄,显旧的现象。

而云康宝的体脂秤,采用ITO导电钢化玻璃(双频交流电测量),成本更高技术更灵敏,能更精准的测量到身体数据。上脚舒服,即使长期使用也像新开封的一样~

那么这款特别准确又方便的体脂秤要怎么入手呢?

九为大家争取到了粉丝福利!

原价199元的云康宝体脂秤,现在只要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领取立减20元的优惠券!也就是说,现在只要179元,你就可以把3秒知胖瘦的超准体脂秤带回家~

}

原标题:别被体脂秤上的数字给骗了!

相信大家对于体脂率这个东西早就不陌生了。

每当我们走进健身房都会有人拉着我们去做体测,体测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是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有多胖,或者多需要锻炼。

打出那张五颜六色的大表,开始一顿忽悠,最后办了卡还回家买了体脂称。

运动当然是好的,但是为了让大家少花冤枉钱,还是写了这篇文章,

谨以此文送给盯着体脂称流泪的朋友们。

1 体脂率有必要关注么

体脂率:指人体内脂match肪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数,

其计算公式为:体脂率身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

当然各位健身爱好者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了,你肌肉的线条是不是清晰完全取决于它。

但是体脂率并不是仅针对于运动健身爱好者们的,它的存在对所有人都是有必要的。

在体脂率出现之前,BMI指数是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大致估算人体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身高?2;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身高对于体重的影响。

一般说来,越高,人体脂肪含量越多,然而它存在着比较大的漏洞,主要存在着一下三点问题。

①对于那些肌肉发达的运动员或者是身体浮肿的老年人来说,体重的增加大部分是骨骼肌或身体水分增加的结果,只由来判定是否超重或肥胖是不准确的

男性与女性间由于激素的不同而存在着脂肪含量的差异,但他们却使用的是同一个肥胖判定标准,容易导致低估女性肥胖程度及高估男性肥胖程度的现象

③只能从大体上判定人体是否超重,却不能得出人体的脂肪分布,而后者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如腹部存在大量脂肪,比脂肪囤积在臀部的危险性更大,更易影响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也更易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

身体成分分析虽然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了解身体的方法,但是其中的大部分测量结果会随着种族、体重、年龄和身体健康状态而变化。

所以无论何种方法都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才可以相对准确的得到一个结果。

现在存在的各种测量体脂的方法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体脂率的存在是很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测量呢?

那么主页君就来给大家罗列一下已有并且应用比较广泛的体脂测量方法。

水下称重法是一种使用广泛而经典的实验室方法,可以比较准确有效的推断出人体脂肪物质和非脂肪物质的含量,因此常被用作测定体成分的“黄金标准”。

假设人体只由脂肪物质和非脂肪物质两种成分构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排水法获得身体体积,用体重计获得身体重量,由此推断出身体密度=陆上体重/[(陆上体重一水中体重)/水密度一体内残气量],然后将密度带入相应公式求出的身体脂肪的百分比。

常见公式以下这几种:

双能X射线吸收法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由于其使用的是线能量,而不是放射性同位素,辐射较小,同时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出骨矿物质和软组织的含量。

假设人体分为脂肪、肌肉、骨矿物质三种成分,在用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的基础上,扩展用于测量身体脂肪组织、骨矿含量等物质。

这是由一种超稳定x射线发生器发射出一束宽波长的射线束,通过线束滤过式脉冲技术可获得两种能量的射线,并使这两种不同能量的X线透过机体的某一部位。

通过记录两种X线能量被不同组织吸收后衰减的不同程度,由此计算各种组织的含量

这是一种最简便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身体的右侧,测量的部位皮褶厚度

目前较常使用的为肱三头肌部和肩胛部,因为这两处的组织均衡、皮肤和肌肉容易分离、测量方便、复现率高,且与全身总脂肪量关联度高。再将公式推算出的身体密度,代入上文(水下称重法)中提到的由体密度推算全身体脂率的公式中,即可得出全身脂肪含量。

生物电阻抗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健身房和体脂称最常见的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并且耗时也比较短。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人体是由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两种成分构成,人体内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电阻抗,电阻抗的大小是由水分含量的多少决定的。

脂肪物质的含水量低,电阻抗大,导电性能差非脂肪物质含量高,电阻抗小,导电性能好。

通过导入人体一定频率的电流(不用担心,是静电),再通过体某些参数,结合测得的电阻抗,可计算人体非脂肪物质体积,得到人体非脂肪物质的含量,进而算出人体脂肪物质的含量,推算身体成分。

当然除了以上这几种体脂测量方法,还有很多不常见的测量形式,主页君也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再一起讨论。

4 各种体脂测量方法的优略对比

相信说了这么多,大家最想知道得一定是哪种方法更精确,并且哪种才最适合自己。

那么主页君就来帮大家对比一下这几种测量方式的优劣,以便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

大家看完上面的表格应该也对于这些方式的有略有所了解啦,那么勤劳的主页君就按照精确程度来帮大家排个顺序吧

双能X射线吸收法>水下称重法>生物电阻抗法>皮褶厚度法

不要轻易相信你购买的体脂称

主页君最近发现各个健身房的体脂称真的是利用率最高的东西了,还有某宝上面体脂称也是被炒的火热

那么它们的准确性度是否可信呢?

我就不在这里卖关子了,结论是并不准确!

现在健身房和体脂称最常见的测量方法也就是上面说的生物电阻抗法,通过电极释放微弱电流通过身体,然后接收反馈,再从一个数值上面反应出来。

由于前面谈过了这种测量方式的受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同一种测量方式不同的测量仪器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们常见的体脂称和健身房的体脂仪,测量出来的数据都仅能作为参考,大家还是理性购买,不要被广告忽悠。

最后教大家一个“调戏”体脂仪的方法

连续进餐可以逐渐减小人体的生物电阻,能让测量出的体脂偏低。脱水会增加身体生物电阻,测出来的结果,瘦体重就会偏低,体脂偏高。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状态呢

其实大家假如没有特殊需求,不是非要得知自己体脂率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形态和状况去进行判断大概的情况,

坚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饮食模式,会逐渐使你的身体进入一个体脂率下降的状态,达到一个期望的Fit状态。

假如想最方便得知自己身体的变化,体脂钳完全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每次测量的身体状态、部位以及方式相同,是很容易感知到变化的。

文章结尾希望大家都可以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

只要开始了,方法正确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时间的考量了,大家一起加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人用同一个体脂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