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益气片治眩晕病吗祛鸣汤对神经性耳鸣有用么?

  耳鸣是多种耳病的常见症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中西医病名相同,传统医学又称“聊秋”。 治宜针对病因,辨症施治,不辩证的偏方是无效的。耳鸣大体来说有肾虚和胆火两种情况引起。治疗以补气益血,滋补肾阴,清肝利胆,通窍止鸣,疗效颇佳。我提供治疗耳鸣的小偏方,方法简单效果好。

  1、偏方材料:当归、女贞子各15克、黑豆30克、红糖30克

  服用方法:先把当归、女贞子、黑豆洗干净,放进锅里装加水适量,再放点红糖,开慢火煎大约25分钟。然后把药汁倒出来,趁热服下。每天早晚服用2次,对肾阴虚耳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偏方材料:葵花子15克、菊花,20克、芦根20克、冬瓜皮20克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上焦有火耳鸣。

  3、偏方材料:芹菜100克、槐花20克,、车前子20克、白茅根2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下焦有火耳鸣。

  4、偏方材料:百合20克、鲜芦根、瓦松、车芯草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成汤剂当茶饮,1个月为1疗程。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5、偏方材料:太子参15克、三七花10克、黄芪、响铃草各30克,猪耳朵1对。

  服用方法:上料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3次服,治气虚耳鸣。

  6、偏方材料:女贞子20克,麦冬、生地、白芍各15克

  服用方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200毫升,分2次温服。对阴虚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7、偏方材料:磁石、木通、石昌蒲、珍珠母,牡蛎、龙骨各15克。

  服用方法:水煎成汤剂或泡当茶饮,对阴虚阳亢耳鸣很有效果,怕苦去掉木通。

  8、偏方材料:太子参、黄芪、白术15克、升麻、葛根、柴胡、陈皮、半夏、当归、菖蒲各10克。

  偏方材料: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疗中气下陷之耳鸣。

  9、偏方材料:甘菊花、白芷、辛夷花、苍耳子、白蒺藜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疗肝火过盛型耳鸣。

  10、黑芝麻25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山萸肉、石斛、黄柏、女贞子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疗肾阴气虚型耳鸣。

  耳鸣耳聋与饮食保健:

  耳鸣耳聋与饮食有关。因此欲避免耳鸣,从生活预防保健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合理和科学的饮食,注重心理和起居的调试,对防治耳鸣较为重要。

  1、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2、多食含锌食物;3、适当多吃鱼类;4、常吃豆制品;5、多饮牛奶;6、限制脂肪的摄入。

  耳聋适宜吃的食物:

  1、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天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 民间偏方验方大全

  【主治】: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痫,怔忡。 10、芦瓦饮治疗耳鸣.取鲜芦根10克,瓦松10克,车芯草10克,水煎成汤剂当茶饮,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治疗耳鸣的偏方1.耳鸣是多种耳病的常见症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中西医病名相同,传统医学又称“聊秋”。 治宜针对病因,辨症施治,补气益血,清肝利胆,通窍止鸣,疗效颇佳。 1:西药新用疗法 处方:心痛定10毫克 服法:舌下含服,日3次,10天为1疗程,低血压者不易服用。 疗效:服用1疗程,有效率达92.7%,扩张全身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作用显著,副作用少。 2:处方:女贞子20克,麦冬、生地、白芍各15克 随症加减:阴虚阳亢加珍珠母,牡蛎各15克。气虚加太子参15克 服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200毫升,分2次温服。 疗效:服药5~10剂,有效率达94% )“是药三分毒”,我来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耳鸣”的食疗秘方: 1.热盐枕耳 取大盐适量,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2.瓜子壳汤 用葵花子壳15克,放入锅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坚持数日,可见成效。 3.三七蒸酒酿 取三七花10克,酒酿50克。同装于碗中,隔水蒸熟。分1--2次连渣服,连服7天。 4.响铃猪耳朵 用响铃草30克,猪耳朵1对。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2次服。用治气虚耳鸣。 5.百合散汤 取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日服2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6.芦根松草饮 用鲜芦根、瓦松、车芯草各10克。水煎成汤剂当茶饮,1月为1疗程。 7.灵磁石饮 取灵磁石10克。水煎服,1日2次,连用10天为1疗程。 8.活动下巴颏 用下巴颏上下左右活动,到大约100下左右时,耳鸣渐止。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9\推荐一个治疗耳鸣的小偏方,方法简单效果好。 准备材料:当归15钱、黑豆30克、红糖30克 操作方法:先把当归和黑豆洗干净,放进锅里,在锅里装上水,再放点红糖,开火。用水煎服大约15分钟。15分钟后把药汁倒出来,趁热服下。这个小偏方每天服用2次,对耳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治疗耳鸣嗡嗡响偏方; 塘虱鱼两条,黑豆100克,红枣10个,猪肉(或猪骨头)250克,生姜几片,一起煲汤,煲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了,汤料一起吃完,在刚开始耳鸣时用,一两次就见效或者治好。 耳鸣10大原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则是思维的大门。耳鸣,轻则会影响到个人,重则会影响到与他人的交流,妨碍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常人的耳朵里是完全安静的,不会干扰我们听外界的声响。但有些人的耳朵里却经常有响声,医学上称之为“耳鸣”。耳鸣是听觉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是由于耳蜗内外毛细胞的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的。

  大概有60%的耳鸣患者可以找到病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即将讲到的十大类原因。当发生长时间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听力障碍时,您一定要及时就诊,因为它可能是以下某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先兆,错过了治疗时机,可能会铸成大错。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目前我国因“耳鸣”而就诊的患者不到全部耳鸣人群的十分之一。

  一、耳毒性药物 引起耳鸣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药物仅引起耳鸣而不造成听力损失,如:一些抗癌药、抗惊厥药、抗菌药、麻醉性镇痛药等;另一类药物既引起耳鸣又造成听力损失,甚至造成全聋。如抗癌药物,氨基醣甙类抗菌素和抗寄生虫药物等。

我们都有这样共同的体会,如果突然听到巨响,耳内会有一阵很长的回响,这就是外界噪声暂时损伤了人的听神经。那些长期工作在噪音性很强的环境,比如拖拉机和汽车司机、交警、礼炮兵、歌舞厅的工作人员、长期开会者,以及各类设备的操作人员等等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长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时候造成了内耳神经损伤。一般来说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5~90分贝)强度的噪声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但对同一强度的噪声,存在着个体敏感性差异,只有敏感者才受到伤害或受到伤害的程度较重。

  三、外耳与中耳疾病 如耵聍、异物、肿瘤或炎症等,堵塞外耳道、触及鼓膜时可引起耳鸣;中耳的血管畸形及病变也可能引起耳鸣。通过耳科临床医生检查和治疗,此类耳鸣大部分可以治愈。

  四、内耳及听觉神经中枢疾病 最常见的有突发性耳聋(该病要在一周内及时就诊,贻误治疗时机,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梅尼埃病(耳鸣的症状可能会被眩晕、呕吐等所忽略)、听神经瘤(主要依靠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等。

  五、年龄因素 60岁以上人耳鸣发病率高达30%。主要原因是随年龄的增长,听觉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所致。

  六、血管畸形或血流因素 由于此类血管或血液原因,使流向颅内、内耳的供血血流不规则,或者由颈部、颅腔血管异常所产生的血管性杂音传至耳内导致耳鸣。常见的疾病有: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七、精神压力因素 此类耳鸣多由于精神紧张引起,常伴有头昏、失眠、腰酸、乏力等。现代社会中,白领阶层、办公室人员耳鸣罹患率的增高,症结便在此。

  八、头部外伤 这其中首推颞骨外伤。

  九、全身系统性疾患 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颈椎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糖、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痉挛性疾病等,均可能伴随耳鸣。

  十、约占耳鸣人数的40%的尚不能明确原因的耳鸣 耳鸣不是病,嗡嗡实恼人,虽然耳鸣仍是耳鼻喉科比较棘手、较难对付的病症,但只要医患配合,防患于未然,仍可得到可观的疗效。

  耳鸣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据临床上统计,17%~20%的成人有耳鸣,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耳鸣的发生率可达到28%,患耳疾的患者中耳鸣的发生率可达85% 。对于耳鸣的治疗,方法虽然繁多,但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是医学界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从临床治疗情况来看,中医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优势。1

  耳鸣的辨证分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有资料统计:分型最少的为3种,最多的为8种,且证型名称繁杂多达56种。另有一些学者,根据中医“肾开窍于耳”的理论,将耳鸣都责之于肾虚,甚至将耳鸣的出现列为“肾虚”的辨证指标之一 。结合临床经验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主要有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浊上壅3型,虚证主要有肝肾不足、脾胃虚弱2型。

  2 耳鸣的辨证施治

此型患者,起病较急,但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多有自语增强的特点。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表症。西医诊断多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可见充血、内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这一证型的治疗,应采用刘元素的“耳聋治肺”的观点,从肺论治,用疏风、宣肺、通窍法治疗,银翘散一类的方剂都可。常用药物有双花、连翘、桔梗、杏仁、荆芥、防风、蝉衣、菖蒲,痰多加栝蒌,鼻塞加辛夷、苍耳子、白芷。

  肝火上扰型 此型患者发病多较突然,症状比较重,耳鸣声较大,与情绪情志变化关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此型为肝火上扰清窍而致,法应清肝泻热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胆草、黄芩、山栀、当归、泽泻、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荆子、磁石。

此型病程一般较长,耳鸣、头昏、头沉、头重、头闷,耳内胀闷、堵塞感明显。可伴有胸闷,纳呆,舌质多较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弦滑。此型为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治法应该化痰降浊、和胃开窍,多选用二陈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僵蚕、菖蒲、生苡仁、白芷;可适当选择1~2味活血化瘀药,如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尾等,通过祛瘀以助通窍,也符合中医久病多瘀的理论;如有痰浊化热征象,可加黄芩、黄连、栝蒌、枳实。

此型病程较长,据临床情况来看,多为老年人发病。耳内犹如蝉鸣,鸣声一般不会很大、很响,可伴有腰膝酸软、眼花、眼干涩等肾经不足之症,兼症往往表现不明显,舌质红,少苔,脉细。对于老年人耳鸣,又无其他兼症表现时,多可归于此型中。治疗以补肾益精、滋阴潜阳为主,方选耳聋左慈丸,常用药物有生熟地、山萸肉、山药、菖蒲、牛膝、菟丝子、覆盆子、蝉衣、磁石、神曲、葛根、柴胡。临床常可见到耳鸣伴有比较明显的心火上炎的症状,心烦、急躁、失眠、口舌生疮,舌尖红,脉细数。在青年人中多见,一部分老年人也可发生。此为肝肾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上炎,扰乱清窍所致。治疗上应侧重于清心火,其次滋肾阴,方选导赤散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芩、黄连、淡竹叶、木通、灯芯草、菟丝子、麦冬、覆盆子、酸枣仁。

  脾胃虚弱型 患者多表现出精神差,疲乏无 力,头昏,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差,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脉弱。治以健脾益气,升阳通窍,可选择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八珍汤一类方剂。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升麻、葛根、柴胡、陈皮、半夏、当归、菖蒲。

  耳是五官九窍之一,是人体的一部分;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会聚于耳,构成耳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广泛的联系。《内经》中有许多论述,如:肾开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耳者宗脉之所聚等等。观历代医家,也都是从注重整体调节、强调辨证论治出发进行探索,才形成了中医治疗耳鸣的独特优势。临床上也是这样,除了说的最多的肾虚耳鸣,心、肝、胆、脾、胃、肺脏的病理改变都可以导致耳鸣出现,这从目前繁多的辨证分型中可以得到验证。这也正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准确的辨证是提高疗效的前提。可临床上耳鸣往往由于缺少伴随症状而使辨证比较困难,对于只有耳鸣一症而无其他不适的患者,可以根据年龄辨证,如老年人无伴其他不适的,可以肾虚论治;根据舌的情况,如舌质胖,边有齿痕苔厚者或形体丰腴者,多可从痰浊论治;心烦失眠或舌体瘦小,舌尖红,多以心火论治。这些特点,可以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辨证。治疗上,要考虑耳为清阳之窍的特点,可以适当选用升阳通窍的药物,柴胡、葛根、升麻升阳的效果很好,菖蒲、蝉衣、白芷可以通窍,可以做为引经药使药物上达;血瘀也是一个容易产生的病理变化,适当的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提高疗效,丹参、当归尾、赤芍、三棱、桃仁、红花等选择其中1~2味即可,各型中都可应用。

  中医治疗耳鸣六良方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耳鸣通常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声音的主观感觉,即主观性耳鸣,简称耳鸣。从广义上讲,耳鸣也包括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后者有相应的声源,如血管源性或肌源性的杂音等。耳鸣不同于幻觉,在无外界声源情况下患者所听到的有具体内容的声音,如音乐或话语等,但均为幻听。

  一、耳鸣的概念及其症状

  1、客观性耳鸣的概念及症状

  又称为他觉性耳鸣。是一种自己与他人都能听到的耳鸣。此种病例很少见,耳鸣可为有节律的马蹄声、钟摆声或其它无节律杂音。引起他觉性耳鸣的原因有:颅内及颈部的动静脉瘘或动脉瘤异常产生与脉搏一致的搏致力性耳鸣;软腭及听小骨痉挛;咽鼓管异常开放不能防声,常能听到与呼吸节律一致的耳鸣。

  2、主观性耳鸣的概念及症状

  又称自觉性耳鸣。只有患者自己能感受到耳鸣,可为一侧或双侧。性质多样,可呈铃声、嗡嗡声、哨声、气笛气、虫鸣声等。引起主观性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有:外耳道的炎症、耵聍异物、肿瘤阻塞;各种类型的中耳炎、鼓室内病变、耳硬化症等中耳病变;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老年内耳退行性病变、内耳道及颅内的炎症、肿瘤、血管异常;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一些内科疾病如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脏疾病均可成为耳鸣的原因;此外,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影响内耳血供,导致耳鸣发作,紧张还可使耳鸣加重。

  二、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此外兼有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药方:可用耳聋左磁丸、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汤头进行加减;处方:熟地30g 、黄精20g 、山药20g、 鹿茸3g、 龟板12g 、河车3g 、山芋12g 、枸杞子15g 、牛膝12g

  对于耳鸣、耳聋,中医主张从肾入手,从痰论治。此类患者多有耳鸣突发,形体肥胖,头昏而胀,咳唾胁痛,痰多而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具体为痰热内郁之候,故以清热化痰为治之,药方:以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礞石攻痰丸为主方进行加减;处方:瓜蒌仁12g、杏仁10g、枳实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红8g、获苓10g、黄芩10g、生山桅10g、龙胆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黄6g后下。

  久病的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中医辨证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环改变较为明显。该类患者部分是由于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后,造成微血管痉挛,血流受阻所致,西药用654-2、西比灵、丹参注射液等解除痉挛,恢复血流。此类患者临床还兼有头痛如刺,部位固定,头昏,舌质紫暗,脉细涩等瘀血表现。治法:活血化瘀通窍。药方: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等加减;处方:桃仁10g 、红花6g 、麝香0.3g 、生姜5片、葱白2根、红枣5枚、川芎6g 、赤芍10g。

  痰饮是水液代谢失常停留在机体局部的病理产物,痰热而饮寒,痰无形而饮有质,饮留体内,清阳不升可致耳鸣、眩晕等。利水消肿药能解除内耳前庭、迷路水肿,减轻神经压迫,促进局部淋巴回流。主要症状: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痰白质稀,舌质淡白,苔白腻,脉弦滑;治疗方法:利水逐饮,方用《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汤头加减;处方:茯苓15g 、桂枝10g 、白术12g 、泽泻6g 、益母草20g 、防己6g 、黄芪30g 、车前子10g。

  部分耳鸣患者,或由于化脓菌感染所致,或素有高血压史,加之素嗜辛辣,郁怒伤肝,肝火暴亢,循经上炎所致。中医辨证属于实热、肝火。主要症状:则耳鸣暴发,如潮如雷,轰轰隆隆,常伴有耳胀耳痛,流脓,发热,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疗方法:宜平肝伐木,清肝降火;药方: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等汤头进行加减;处方:龙胆草9g 、天麻12g

  新病耳鸣患者多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多急性起病,兼有感冒症状,中医辨证属于风热。由于外感风热,循经上攻,清窍壅塞不利,其耳鸣如蝉,卒感听力减退或闭塞,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后症状减缓。主要症状: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口干,咽干,全身疲乏,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方法:宜疏风清热;药方:用银翘散等级汤头进行加减;处方:银花10g 、连翘10g 、竹叶6g 、荆芥10g 、簿荷6g 、菊花10g 、蝉蜕6g 、石葛蒲10g、 黄芩10g。(本博文编写资料来源:健康网)

  《耳枕热盐治疗耳鸣》

  造成耳鸣有以下7个方面的原因:1、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2、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3、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4、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5、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6、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7、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耳鸣在医学上被归为疑难杂症,根治耳鸣仍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

  医学研究发现,耳鸣持续时间越长,在耳鸣响度测试的标出的耳鸣响度越响,这的确是事实,但实际上这些响度的差别相当小,因此耳鸣患者不必担忧自已的耳鸣会越来越重。不如减轻心理负担,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一、正确的态度是学会与耳鸣共同生活,承认它,接受它,无非就是与它长期伴随。在不放弃现有的可能缓解耳鸣的有效方法之外,不断尝试各类新型保健康复办法,要相信终归有一种手段可以使耳鸣得到康复,有矛就有盾,这个世界是由对立和统一的物质组成的,关键是找到一条新办法以后用持之以恒的决心去对待,康复办法有时候很简单,但是几个月或者几年地做简单的事情以达到康复的效果是非常了不起的。

  自助康复法是指通过患者自身调整,或患者之间相互帮助来缓解耳鸣症状的方法。

  1、分散注意力。增加健康的业余爱好与活动,从事能引起自已兴趣的事情,保持繁忙而有节奏的生活方式,多与朋有交谈,多在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独自在室内,都有助于分散注意力,从而摆脱烦闷的心理状态,但要避免过度刺激、繁忙与承担重任。

  分散注意力测试 当然,各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不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也会各不相同,没有摆脱耳鸣烦恼的朋友大多还没有找到适宜的方式重新调整生活,不要灰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摸索适合自已的缓解耳鸣的方法。

  2、利用环境声来减轻耳鸣:虽然耳鸣者对外界环境声音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大多数耳鸣者能够找到一种或几种抑制其耳鸣的外界声音,在它们当中音乐是最理想的,尝试着培养自已对音乐的兴趣,不仅能够掩蔽耳鸣,还能使注意力转移,心情愉快,心理放松。

  3、耳鸣者自助小组:耳鸣的发病率大于10%,因此耳鸣者不要自我封闭,或许将自已的烦恼讲出来,会找到知音。几个人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定期聚会,学习有关耳鸣的医学知识,交流各自的耳鸣体验和改善方法,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等,或许会启发自已找到缓解耳鸣的方法。

  在众多医学上已查明的引起耳鸣的原因中,如噪声、药物、血液、年龄等原因造成耳神经毛细胞的代谢障碍或神经纤维活动紊乱引发耳鸣,由于神经的退变是渐进性的,在其没有完全破坏之前,活化康复法仍可起到稳定病情或改善作用。 口服各种药物由于要经过胃肠道的降解,肝脏、肾脏的代谢,对于耳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甚微,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目前应用的活化康复法中有针刺方法,电刺激方法和新型外用贴剂的方法等,这些康复方法由于作用直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毛细胞的代谢,恢复神经纤维的正常机能,而且副作用小,可减轻耳鸣给人带来的痛苦。

  这里所说的松驰法,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紧张工作之余,参与的娱乐性活动、饮酒、吸烟等活动。 松驰康复法最好在心理医生指导下(或自行练习),在意识控制之下,松驰全身肌肉,因为躯体的松驰是神经系统松驰的先决条件。 松驰康复练习的方法为: 1、准备:每次10-20分钟,一天两次;通常分别在晨起与睡前进行;衣着宽适,使之在进行深呼吸运动时不会产生任何束缚感;环境要安静;体位可取仰卧位,最好在头颈部与腘窝处垫软枕,使躯干与肢体处在最舒适的位置;在练习中不要入睡,可轻轻闭目或微睁双眼注视前方某一个固定的目标。 2、开始练习:要逐步地放松全身各组肌肉群,从头部开始,然后为肩、臂部、手、背部、腰部、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在此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放松一定要不怕繁琐地逐步放松,因为对于已习惯处在紧张状态下的患者,如仅笼统地给他全身肌肉放松的简单指令,往往达不到效果。这项练习需经多次训练后才能有效地掌握,目的是让练习者达到从意识上察觉出每组肌群是紧张还是松驰的目的。 3、在肌肉松驰练习的同时应并用深呼吸训练,呼吸短浅常是紧张的表现之一,此时将短浅的呼吸变成深长的呼吸就要经过耐心训练,如开始时可以将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并用,尽量深吸气,然后屏息瞬间,再自然缓慢地把肺中的气体呼出,吸气时从鼻孔吸入,呼气时经口、鼻呼出。 此种松驰练习一般需要学习3-4次才能掌握。实践证明,经过循序渐进的全身肌肉松驰训练,可以使很多陷入焦虑状态的耳鸣者减轻或消除症状。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处于紧张状态的耳鸣患者,不要把松驰练习当作必须定成的一项任务和负担,而忽略了松驰练习是缓解其由于耳鸣带来的紧张状态的康复手段这一初衷。

  许多耳鸣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晚上液深人静时耳鸣响得更厉害,是因为白天的环境噪声掩蔽了耳鸣声音。对比自身发出的烦人的、单调的耳鸣声,来自外界的某种掩蔽声相反能够被耳鸣者接受,因此与耳鸣声相比,有些耳鸣患者更情愿去听掩蔽声。 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类型的掩蔽器,在助听器商店里销售,理想的掩蔽器可对噪声的种类、频率等多项参数可调,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配。耳鸣、耳聋早、中期用耳枕热盐包治疗,效果很好,不妨试试看,不会有副作用的。

  耳鸣耳聋,拍打这些经络效果神奇

  来源:mfm 整理:小美

  一、耳鸣耳聋概述: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1.2亿听力残疾人,我国约有2700万人有听力障碍,而且每年还有五百万人因药物、炎症等原因而加入这一行列。由于耳聋无法与外界交流,沟通困难,由聋致哑、由聋导致智力下降,总之耳聋会暴躁、歇斯底里、甚至痴呆…。

  耳聋分为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聋;外中耳病变和中耳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聋。造成耳聋的原因很多,如遗传、产伤、感染、药物应用不当、免疫性疾病、生理机能退化、化学物质中毒等。耳鸣为多种原因引起,是听觉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种症状。耳鸣常与高血压、神经衰弱或经常遭受噪音的刺激有关。耳鸣自觉耳内有各种不同的响声,有的如蝉鸣,有的像吹风机样声音,周围环境安静时加剧。

  总之,导致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的原因很多,其最根本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耳蜗血管严重阻塞,引起耳神经细胞损伤而导致,但细胞并没有完全死亡,“幸存的耳神经”决定着患者的康复程度。

  特别提醒耳鸣耳聋患者一定到医院确诊,确诊哪种类型的耳鸣耳聋,以免误诊,耽误病情!

  二、中医与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耳鸣、耳聋等。中医将耳鸣耳聋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者,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鸣声不断,按之不减,兼见面赤囗干,烦躁易怒,脉弦,或兼见寒热头痛,脉浮等;虚证者,久病耳聋,或耳鸣时作时止,过劳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多兼有头昏、腰酸、遗精、带下、脉虚细等症状。

  三、耳鸣耳聋拍打方法:

  1、起势:双脚自然站立,同与肩宽,膝盖微屈,双手下垂,送胯放松,闭目养神,以下每节拍打时皆如是开始,以调息身心。

  2、拍打百会穴和头部两侧;第一步,拍打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央,是人体的最高点。百脉所会之处。《针灸资生经》上说,百会穴“百病皆主”,即什么病都能治。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拍打百会穴时,用右手或左手掌拍打,或左右手轮流拍打。一般拍打1分钟;第二步,双手同时拍打头部两侧,头部穴位非常丰富,拍打头部可激发脑细胞的活力,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清脑爽神、解除疲劳。可治疗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失眠、健忘、面瘫、中风偏瘫、脑瘫、脱发、感冒等许多疾病,头部两侧一般拍打1分钟。

  需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拍打头部时,建议采用摩擦或十指梳头的方法。

  3、拍打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防治外感发热、咳嗽气喘、上肢麻痹、自汗、盗汗、腰腿痛、癫痫、抽搐、神志恍惚、颈椎病、背部筋膜炎、脊上韧带炎、急慢性咽喉炎、中风、腰椎间盘突出、落枕及各种躯干四肢疼痛性疾病等。拍打大椎穴时,用右手或左手掌拍打。或右手掌拍打后,再换左手掌拍打。一般拍打1分钟。

  4、拍打后背、背部两侧、背部中央督脉:第一步,扭摆拍打后背法,以腰为轴带动两臂,左手手掌绕至体后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同时右臂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左侧后背部(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再反方向左右轮换拍打。右手内旋向右下方绕至背后,屈肘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左臂同时向左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右肩部,如此反复拍打,一般拍打遍数为四八拍。拍打时动作要协调,利用肩背及腰部转动时的惯性。两臂摆动时肩、肘、腕关节要灵活,拍打力度要适宜。

  5、拍打背部两侧。用右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左侧至臀部,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用左手拍打背部右侧至臀部,方法同上,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8遍;第三步,用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脉,由背部正中(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拍打至长强穴,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8遍。膀胱经位于背部两侧,膀胱经上有心、肺、肝、胆、脾、胃、大小肠以及肾俞穴等。

  拍打后背时,臂应尽量向后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触的背部得到拍击锻炼。如此不断地扭身、摆臂,两手交替进行拍打,拍打次数自定。

  6、扣击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各40次(附图),以及耳周围各1分钟;以深度酸胀为佳。耳门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张口时取穴。听宫穴直上0.5寸之凹陷处,主治耳鸣、聋哑、牙痛、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该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首选穴位之一。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

  听会穴位于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当听宫直下,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百症赋》中“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主治耳鸣,聤耳,齿痛,口眼歪斜,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日:若人患耳即成聋,下手先须觅翳风。主治耳聋耳鸣,头痛牙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口眼喎斜,笑肌麻痹,甲状腺肿,面神经麻痹。

  7、点击少海穴、侠溪、解溪穴各3分钟,第一步,点击少海穴(附图),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点击时可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亦可直接拍打肘关节内侧,少海穴为心经合穴,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其所治症为表表里虚实寒热以及七情志意等病,本穴治症,极为夏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一般拍打1-3分钟。

  第二步,点击侠溪穴(附图),该穴位于足背外侧,位于足背第四、五趾之间的趾缝端,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疾病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第三步,点击解溪穴(附图),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主治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等。

  8、按揉外关穴,外关穴为“聪耳神穴”,为三焦经之络穴,它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中间((附图)),与内关相对。外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元阳之气,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这个穴位瘀阻的时候,会引起耳膜弛缓不收,塌陷的耳膜就无力恢复常态。防治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

  9、按揉合谷穴120下(附图),大拇指竖直,大拇指有两节,中间这个纹叫指横纹,用右手的指横纹放在左手虎口的线上,然后把大拇指弯曲,大拇指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所谓面口合谷求,即头面五官的疾病,可按摩合谷穴。合谷穴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主脉浮于表,伤寒大渴,发热恶寒,头痛脊强,耳聋,下齿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口噤不开,偏正头疼,偏风,风疹,腰脊内痛。

  10、摩擦腰肾,双手放在腰眼部位,从上向下摩擦腰肾,从腰部向下斜擦至尾闾处(长强穴),再回头从腰部反复搓起。摩擦腰肾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一般36遍左右。

  11、双拳按摩腰眼(附图):双手轻握拳,用拳眼紧贴腰部旋转按揉腰眼(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一般1分钟左右;

  12、拍打命门、肾俞穴(附图):第一步,用双拳拳眼或双手掌心轮流敲打或拍打命门,拍打时,身体略微前倾,便于拍打,一般拍打八十一下,所谓“九九打”;第二步,双手半握拳以拳背或双手掌心轮流敲打或拍打左右肾俞穴,身体略微前倾,便于拍打,右手敲打或拍打左肾俞穴,左手敲打或拍打右肾俞穴,一般为九九打,左右肾俞穴各拍打八十一下。

  13、全身上下颤抖(瞬间强肾法):A、全身上下颤抖,所谓百练不如一颤,基本要领,身体站立,自然、放松,两臂下垂,两腿略宽于肩,身体随两腿一直一曲有节奏地上下颤抖,速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幅度要感觉到胸肌震颤起来为标准,脚跟挨地离地均可,时间可长可短。

  B、瞬间强肾法,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瞬间强肾法是道家仙学泰斗胡海牙老先生所独创。

  瞬间强肾法可与全身上下颤抖结合运动,因为其方法原理都一样,全身抖动时或两臂下垂(即标准式全身上下颤抖),或双手握拳贴在肾腧位置(即瞬间强肾法),交叉轮流进行亦可,全身上下颤抖和瞬间强肾法加在一起一般3-5分钟,时间长则更佳。

  所谓百练不如一颤,颤动属于较缓和的运动。用不着将身子跳离地面,只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身体像筛糠一样颤抖,颤动运动身体所产生的振荡,就像筛面时筛子所产生的振动一样,筛子抖动筛子里的面粉就会泻漏下来,人身子颤动时气血就能在经脉里畅通运行,华佗说得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

  瞬间强肾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生发起来。《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瞬间强肾法对肾虚,慢性腰脊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对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效果良好,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足肾气。肾乃先天之本,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导致人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会产生乏力、疲劳、健忘等症状,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联,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功效,肾气足了,自然腰背就不弯了。

  14、“哈”字吐气法:身体站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双脚脚尖掂起,脚跟抬起(尽量抬高),两肩耸紧,吸气,发出“哈”的一声,同时脚跟落地。要有弹动,急吸快呼,放松全身。脚跟落地时,膝盖要稍微弯曲,劲自然内收,用巧劲,以免蛮劲脚跟着地,震动后脑,一般“哈”3-7次。

  “哈”字吐气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增强体内的气机活动,疏散淤滞,使气机条达通畅,调理气郁情急等情绪和脏腑的功能。

  15、收势(捧气灌顶法):双掌由背后经体侧向上经头顶,双掌向斜上方,像大漏斗一样,充分吸收宇宙和太阳的能量和光明,尔后双掌心朝下缓缓按下于小腹前,稍停一会,意想全身气血归向丹田,双手自然回归体侧缓缓收势结束。

  捧气灌顶法通过吸收宇宙和太阳的能量和光明,观照自性,体内所有病毒和污浊之气均将排出;而丹田是真气升降出入之基地,意守丹田,可以培补元气、纳气归根;调节人体上下气机平衡;有利于形成胎息,从而益气养神,益精补髓,调和气息,安和五脏,气机通畅,驻颜抗老。此外,意守丹田,还有助于经脉之气,促进经气运行以疏通经络,提高人体的气化功能,促进人体的再生能力;最后,意守丹田,有利于炼精化气,恢复生理机能。元精充沛,百病减除,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益寿延年。

  四、耳朵按摩保健操:

  耳朵上的49个穴位和各部位与体内的五脏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把它形容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扯、拉、按、摩、搓、揉、点、捏等手法,实际上就等于对双耳进行特殊的物理刺激和针灸性治疗。如果长期不间断,除了具有良性震荡体位、反馈激发活气、疏通十二经脉、加快血液循环、调理五脏六腑、健脾胃、补肾元和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清肝明目、消疲安神、增强新陈代谢等功能外,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道的通畅,防止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增强免疫力,调节肝脏抗病毒的能力,对肝炎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总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延年益寿的奇效。

  首先取端坐位,将两手搓热,做好准备工作;

  两掌搓热,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十指托住后脑部,再将食指叠在中指上,使食指同时从中指上滑下,有节奏地弹敲枕部,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也叫鸣天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对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疗效。后头枕骨内是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所,又是小脑所在部位,故轻击可清醒头脑,增强记忆,特别是在早起或疲劳之后,效果更为明显。一般弹敲36次。

  接着鸣天鼓之后,两手掌心分别贴紧双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手指紧按后头枕骨部不动,3秒后再突然松开,再骤然抬离,这样连续开闭放响几十次。两耳内有前庭等神经装置直通大脑,故通过开闭使两耳鼓膜震荡,可以加强听觉,预防耳疾。一般按放36次。

  以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分别置于两耳根之前、后侧,上下来回摩擦耳根,耳部发热,面部、头部都有明显的发热的感觉,对健脑、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以及消除面部皱纹、美容等有非常好的疗效和作用。一般摩擦36次。

  两掌搓热,两手掌贴于两耳,同时上下搓摩双耳,将双耳搓摩发热。一般搓摩36次。

  两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耳中“叭叭”鸣响,一般拔18次,可促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先深吸一口气,捏住鼻子,闭住嘴,然后用力向两个耳朵的方向鼓气,此时耳朵里会“轰隆”一声,这是塌陷的耳膜回复到正常位置时产生的声音,瞬间听力就恢复常态了。吸气震耳法可引导阳气贯穿全身,再结合鼓气的动作,对耳鸣耳聋有较好辅助疗效,特别瞬间“失聪”之忧,如坐飞机常出现瞬间“失聪”现象。一般3次为宜。

  六、叩齿吞津保健法: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齿为筋骨之余” ,叩齿则会筋骨健壮 ,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功法要领:

  第一步、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第二步、搅舌: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

  第三步、鼓漱: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漱口时,口内多生津液(唾液)。

  第四步、吞津:等津液满口时再分三口慢慢下咽。初练时可能津液不多,久练自增。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时间及次数:以上为 “叩齿吞津保健法”,每当做时以十次为佳,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

  作用与功效:聪耳明目:《灵柩·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耳聪;肾中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耳鸣甚或耳聋。又“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柩·大惑论》),精气充盈则目能辨五色,叩齿能充盈肾精,故可聪耳明目。

  七、拍打的要领和方法:

  拍打前,首先做手腕准备活动,如手腕抖动、转动以及握空拳等;其次搓热手掌。此外,需注意的是拍打结束后,不宜马上接触凉水,此时,双手毛细血管张开,以免受寒邪之气入侵。另外拍打时应注意洁净大小便。

  拍打时,密度要适中,被拍打部位一般不留空,紧锣密鼓的均匀拍打,一下挨一下,不要有遗漏,如有遗漏,不要回拍补打。拍打遍数多少应据自身情况而定,一般以感到精力充沛,呼吸顺畅,全身舒适,体表温暖为宜。

  拍打时环境要安定,排除外界干扰,注意力要集中,要专心。体会拍打部位的肌体感觉和经穴、脉络传导反应。随拍随想,就是把精力集中在被拍打部位和经络上。意随拍打,拍打时可意想从手掌向体内注入清气,手掌离开皮肤时,手掌则有抓出浊气的意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拍打时心神安宁,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打部位。

  拍打力度要恰当,用力过小,不能起到良有的刺激作用,用力过大,易疲劳,以免损伤。一般有热、胀、酸、麻、木或微庝感即可。总之拍打要循序渐进,年老体弱的一次不能拍打完,可休息一下分次拍打,此外,拍打如无特别说明,一般采用自然呼吸法,呼吸时自然平和,不可呼吸过猛,或过度憋气。

  拍打时,力点在掌心。掌心有劳宫穴,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穴位,性清善降,既能清心火,平肝逆,舒气化痰,清胸膈之热,又能醒神开窍,通脉回阳,防治心胸痰火。拍打时若心中默念佛(阿弥陀佛),则效果更佳(意念祛病能事半功倍)。

  最后,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祛病防病和强身健体的功效。

  八、拍打注意事项:

  1、对疼痛过敏者,不宜拍打; 2、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

  3、女性经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4、拍打后,积滞严重者,可选用热敷或药酒轻揉,不宜用冷水; 5、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带痧拍打,待淤滞之状消失后再进行拍打;

  6、拍打时应避风,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

  7、遇心慌、心悸、发烧、炎症、出血、疮疖等病时,可暂停拍打;

  8、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或冷汗、或脉搏过快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拍打,可平卧并喝一些温热的糖水或盐水;

  9、拍打前后可饮热水,补充水分,防止头晕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排出;

  10、拍打后洗浴要在3小时后并要用热水,不可用凉水。

  尽管拍打疗法治疗范围广泛,但也有许多禁忌症。

  1、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

  2、恶性肿瘤、结核病患者及骨质疏松患者;乳头、肚脐、原因不明肿块者;

  3、骨折、新扭伤、脱臼未恢复者及皮肤有开放性损伤者;

  4、孕妇;妇女月经期者;

  5、皮肤局部有化脓、感染者,皮肤外伤或有明显炎症、红肿、渗液溃烂者;

  6、急性传染病患者;

  7、发热及高热患者,精神病患者;

  8、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者以及严重糖尿病患者;

  9、过饥、过饱及酒后神志不清者;

  10、年老体弱、病重、病后极度衰弱者。

}

原标题:藤类中药材你能认识几种?

在浩瀚的中药宝库里,有很多藤类药物,取藤类入药,善走经络,有祛风湿、解筋挛、舒筋活络的功效,正如《本草便读》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者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本草汇言》亦曰:藤类药以其“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故“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虽大多数藤类药物皆可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但其性味、归经不同,各具专功,疗效各异,宜分别辩证选用各种藤类药物。

又名老藤、大风藤,为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性微温,味辛苦,含有细叶青蒌藤烯酮、β-谷甾醇、豆甾醇及Α-蒎烯、柠檬烯、香桧烯、莰烯、异细辛醚等挥发油成分,具有祛风温、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筋脉拘挛,肺寒喘咳等症。

《本草再新》载:海风藤“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开宝本草》亦载其:“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脚,除痹,变白,逐冷气,排风邪。亦煮汁服,亦浸酒服,冬月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海风藤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区侧枝血管阻力,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有较好的疗效;海风藤提取物可以拮抗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并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

海风藤有行散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可单用煎服,临床上常与大血藤、三七、没药,红牛膝、地乌龟等配伍泡酒服用,治疗跌打损伤;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肢节疼痛,常与羌活、独活、桂心、当归等配伍;治疗脘腹冷痛者,多与干姜、香附、陈皮等同用,以增散寒行气止痛之效。

又名青藤、寻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性平,味苦辛,含有青藤碱、木兰花碱、尖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异青藤碱、土杜拉宁、十六烷酸甲酯、白兰花碱、光千金藤碱等生物碱,还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等成分,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等症。

《本草纲目》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亦载其:“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风藤所含的青藤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它与丙烯吗啡合用,并不出现拮抗,反而产生协同作用,与异丙嗪合用,作用更加增强;青风藤无论制成静脉注射剂或内服,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压效果,作用迅速、显著而持久,但连续多次给药,则产生快速耐受性;注射青藤碱可增加胃液分泌及其酸度,对胃肠道起兴奋作用;所含的青藤碱对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滴虫、疟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治一切诸风,可取青风藤适量,浓煎取汁,浓缩收膏,收入瓷瓶内备用。每服一茶匙,以黄酒送服。服药后要避风数日。青风藤亦可外用,取适量水煎熏洗痛处,能治疗骨节风气痛。

又名金银藤、千金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枝。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用于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履巉岩本草》载:忍冬藤“治筋骨疼痛。”《滇南本草》载其:“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本草纲目》曰:忍冬藤“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痛,痈疽疥藓,杨梅恶疮,散热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忍冬藤所含的木犀草素可抑制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生长。对卡他、白色念珠、伤寒、痢疾、变形等菌亦有抑制作用;能作用于心血管,降低心脏的舒张期幅度,降低静脉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降低血胆甾醇的作用,并有解痉、祛痰和抗炎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四时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肢体酸痛者,可取忍冬藤30克(鲜用90克),煎汤代茶顿饮;治痈疽发背、肠痈、无名肿痛,可与黄芪、当归、炙甘草配伍;,常与稀签草、鸡血藤、老鹤草、白薇等同用;单用忍冬藤浓煎口服,可治疗细菌性痢疾及肠炎;水煎温服可治疗阑尾炎。

又名朱藤、藤萝,为豆科植物,花、茎叶、根、种子皆可入药。紫藤花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还含有尿囊素、尿囊酸、廿七烷和二氢豆甾醇等成分,有解毒、止泻、消肿的功效,取紫藤花适量,加水煎浓汁,去渣加糖熬成膏,每次一匙,开水冲服,一日2次,可治疗腹水肿胀。

紫藤花还可提炼制成芳香油;紫藤茎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鼠李糖苷、芹菜素和维生素C等成分,有解毒消肿的功效。有报道称,用紫藤茎叶配以薏米、野菱、诃子等可治疗胃癌;用于治疗风温痹痛,可与锦鸡儿根配伍;治关节炎可与枸骨根、菝葜根(均为鲜品)同用;单用紫藤根水煎口服,可驱除蛲虫。

紫藤还可用于食疗,据《浙江民间草药》载:“紫藤根带有补性,作补剂,每用一、二两,同猪肉、鸡肉煮食。”

紫藤的种子亦可入药,性微温,味甘,有小毒,含有金雀花碱,可治筋骨疼痛,取紫藤子50克炒熟,泡烧酒一斤,每次服25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注意:因种子有毒,过量服用会发生呕吐、腹痛、腹泻以致脱水等中毒症状,儿童食入二粒种子即可引起严重中毒,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又名血风藤、红藤、活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等的藤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

鸡血藤性温,味苦甘,含有鸡血藤醇、刺芒柄花素、樱黄素、甘草查耳酮、大豆黄素、苜蓿酚、β-谷甾醇、胡萝卜甾醇等成分,具有散气活血、舒筋活络、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等症。

《饮片新参》载:鸡血藤“去淤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现代实用中药》亦载:鸡血藤“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鸡血藤能使血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升高,确有补血作用;鸡血藤煎剂能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有研究还表明,鸡血藤水提取物有抗噬菌体作用,能抑制肿瘤起到抗癌作用,对宫颈癌抑制率能达到94.4%。

鸡血藤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淤,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淤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

鸡血藤又能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临床报道,应用鸡血藤水煎长期服用,治疗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有不错的疗效;制成鸡血藤糖浆可治疗闭经,每次服10~30毫升,日服3次,1~4周为一个疗程,能取得明显疗效。

又名石龙藤、白花藤,为夹竹桃科植物落石盼茎、叶,其性凉,味苦,含有牛蒡苷、络石糖苷、橡胶肌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和加拿大糖等成分,具有祛风、通络、止血、消淤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等症。

《本经》载:络石藤“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中国药植志》亦载:落石藤“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络石藤所含的牛蒡苷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可防治早产和痛经;所含的微量强心甙能促进血循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络石藤能祛风而舒经活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与乳香、没药 、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于治疗疮疡肿痛之症;用络石藤浸酒口服,能治筋骨痛;与五加根皮、牛膝配伍,能治关节炎;络石藤叶与雪见草、乌韭同用治吐血;治肿疡毒气凝聚作痛,配以皂角刺、炒瓜蒌仁、甘草节、没药、明乳香,水酒各半煎服。络石藤还可外用,取适量晒干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治外伤出血。用于食疗治肺结核,将络石藤、地菍与猪肺同炖至熟,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又名首乌藤,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性平,甘微苦,含有蒽醌类物质,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均以结合型存在,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的功效,用于治疗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等症。

《本草再新》载:夜交藤“可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饮片新参》载其“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夜交藤还有降脂、抗菌等作用。

临床上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常与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药配伍;养血补阴、清虚火,常与生地、天门冬、麦冬等配伍;祛风胜湿、舒利关节,常与羌活、独活配伍;治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常与牛膝、桑枝、丹参、浮小麦、当归、大枣、甘草等配伍。

近年来,还有人将夜交藤用于男女性功能保健,如治女子性冷淡,与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肉桂、制附片、菟丝子、蛤蚧、巴戟天等中药配伍;治神经衰弱、心肾不交之失眠,可配小麦、黑豆,加水煎煮取汤饮;与生地、百合、浮小麦、炙甘草、红枣配伍,治疗头昏乏力、耳鸣眼花、心悸多梦;治内伤头痛,多与茯神、杜仲、牛膝、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芪、益母草、桑寄生同煎服;治顽固性荨麻疹,与地肤子同煎服。

夜交藤还可外用,取夜交藤与远志、石菖蒲、葛根同煎汤熏洗浴足治高血压,有健脑安神、降压催眠的作用;与桑枝、鸡血藤、威灵仙同煎熏洗,治中风后偏瘫;用夜交藤(鲜品)与雷公藤水煎外洗患部,洗后撒以夜交藤散(制法:夜交藤叶、仙人掌各100克,烘干共研细末,加冰片20克),能治过敏性皮炎。

治顽固性失眠可用食疗方:取乌鸡1只,净膛洗净,入沸水焯一下,再过凉;另取夜交藤30克,用纱布包好,装入鸡肚内,入沙锅加适量姜片、食盐、黄酒及水,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煲至鸡烂熟,加味精调味,拣出药包,食肉喝汤。

治失眠、多梦及风湿痹痛,可试试夜交藤粳米粥:将夜交藤煎取药汁,加粳米、大枣熬粥,熟后加少许白糖服食。

又称钓藤、钩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嫩枝条,其变态枝呈钩状,成对或单生于叶腋,向下弯曲,故称为“钩藤”。性凉,味甘,含钩藤总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硬毛帽柱木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成人高血压、头晕、目眩及妇人子痫等症。

《本草纲目》载:“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肝经)主风,手厥阴(心包经)主火,……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本草正义》亦载:“钩藤,濒湖谓治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皆一以贯之。”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钩藤还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钩藤煎剂可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起到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可制止癫痫的发生;能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研究还表明钩藤还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主要是所含的钩藤总碱通过降低外周阻力(早期)和减少心输出量(后期)而起到降压效果。以单钩、双钩及与其相邻之较细的茎枝降压效果较好,使用老枝效果较差。同时,使用钩藤降压,与煎煮时间密切相关,煎煮时间过久或不够均影响降压效果,以煎煮在15分钟以內为宜。

《本草汇言》中就说:钩藤“但久煎便无力,俟他药煎熟十余沸,投入即起,颇得力也。”故在汤剂中,钩藤多后下。

单用钩藤水煎服,可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与鲜首乌藤同煎服,治颜面神经麻痹;治小儿惊痫,与龙齿、石膏、栀子仁、子芩、川大黄、麦门冬同用;钩藤、与蝉蜕、黄连、甘草、大黄(微炮)、天竺黄配伍治癫痫;治孕妇胎动不安,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用钩藤配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桔梗水煎服。

又名黄腊藤、菜虫药,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性凉,味苦辛,有大毒,含有雷公藤定碱、雷公藤春碱和雷公藤增碱等生物碱,还含南蛇藤醇、卫矛醇、雷公藤甲素及葡萄糖、鞣质等成分,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结节、癌瘤积毒、麻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临床上,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延伸应用到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各种类型的银屑病、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使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起到抗癌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淤"现象得以改善。研究还证实,雷公藤还具有抗炎、杀菌以及解热镇痛等作用。此外,近来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红斑、肺结核,均可单用雷公藤水煎口服,但要遵医嘱,严格掌握剂量和服用疗程;治风湿热痹,与玄参、黄芪、当归、银花、甘草同煎服。注意:本品有毒,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凡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禁服。服药期禁酸、辣、油炸等食物。

雷公藤磨成细粉,调适量凡士林或醋,外用可治头癣;雷公藤100克,捣碎,用50%酒精浸泡1周后,用上清液涂擦,可治皮癣湿痒;与乌韭、虎杖合用,水煎还用药液敷伤面,可治烧伤。

又名南藤、丁公藤,为胡椒科植物巴岩香的茎或全株,性温,味辛,含有萜类化合物、二甲氧基-苯甲酸、黄酮乙以及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祛风通络、补肾壮阳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肾虚腰痛、痛经、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阳痿不举等症。

《开宝本草》载:石南藤“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脚,除痹,变白,逐冷气,排风邪。亦煮汁服,亦浸酒服,冬月用之。”《滇南本草》亦载其:“治寒湿痹伤筋,祛风,筋骨疼痛,利小便及茎中痛,热淋初起,利小便急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南藤所含黄酮乙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用于治疗冠心病有很好的疗效。

用于治疗下元虚冷,风邪侵入经络,足痛不能动履的“疏风止痛散”,方由石南藤、当归、天麻、僵蚕、乌药、牛膝、独活、乳香、紫荆花、骨碎补、川芎、姜、葱白等组成,上药酒煎,空心服。家庭可自制风湿骨痛药酒:石南藤30克,先煎2小时,去渣取汁;麻黄6克,枳壳、桂枝、蚕砂各9克,黄精15克、陈皮各15克,厚朴、苦杏仁、泽泻、山药、苍术、牡丹皮、川芎、白术、白芷、木香、羌活、小茴香、猪牙皂、补骨脂、香附、菟丝子、没药、当归、乳香各10克,粉碎成粗粉,入高度白酒2000毫升浸泡一个月,滤出药液,加入适量红糖搅拌溶解即得。此酒有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又名都淋藤、马兜铃藤、香藤,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茎叶,性温,味苦,含有马兜铃酸、木兰花碱和β-谷甾醇等成分,具有行气化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蛇虫咬伤等症。

《本草再新》载:天仙藤“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本草正义》亦载其:“宣通经隧,导达郁滞,疏肝行气,止心胃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所含的马兜铃酸有祛痰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可单用天仙藤炒焦,研为细末,用姜汁或温黄酒调服;亦可单用天仙藤好酒煎服,治疗疝气作痛;与乳香、没药、玄胡索(醋炒)、吴萸、干姜、小茴香同用,能治癥瘕积聚及奔豚疝气;治妇人有水气而成胎,以致两腿足浮肿,可与香附、陈皮、甘草、乌药配伍,研末用生姜、木瓜、苏叶水煎送服;与羌活、白术、白芷、片姜黄、炙半夏配伍轧为粗末,加姜五片煎服,可治痰注臂痛。

注意:体虚者慎服。此药含马兜铃酸,使用后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慎用,在使用期间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天仙藤还可外用,取鲜天仙藤适量,揉软外敷治乳腺炎及毒蛇毒虫咬伤、痔疮肿痛等症。

又名独角乌桕、左爬藤、粗壳藤,为葡萄科植物苦朗藤的干燥藤茎,性平,味淡、微涩,含有岩白菜素、三甲氧基鞣花酸、β-谷甾醇、没食子酸、香豆素和多种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散结行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肾炎、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痈疮肿毒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安痛藤水煎液,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原发性炎症和继发性炎症,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对妇女痛经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安痛藤所含的有效成分能拮抗内皮素-1和蛇毒,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作用。

临床上用安痛藤与当归、赤芍、泽兰、香附、丹参、乳香、没药、元胡、生蒲黄、田七、甘草配伍,水煎服,可治疗痛经;用鲜藤削成钝圆,高压消毒,栓上丝线,缓缓插入宫颈,24~48小时换药一次,用于死胎引产,有较好的效果,未发现不良副作用。注意:孕妇忌服。

又名大活血、血藤、赤沙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性平,味苦,含有羟基蒽醌衍生物、崩大碗酸、β-谷甾醇、二氢愈创木脂酸、香荚兰酸、原儿茶酸和鞣质等成分,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打损伤等症。

《简易草药》载:大血藤“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陕西中草药》载其:“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血藤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实验证实,25%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有极敏感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高敏感的抑菌作用。

临床报道,用大血藤为主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淤药物组成复方,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上海地区用大血藤、蒲公英、生大黄、川朴等中药制成复方红藤片,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收到较好效果;单用大血藤加黄酒煎口服,治胆道蛔虫病;将大血藤研末制成丸剂,可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治风湿性关节炎,可与透骨草、香樟根同用,水煎口服。外用治疗灼伤,可取大血藤、金樱子同煎取汁,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对己发生感染的创面能促使其清洁,并加速创面愈合。

又名土鼓藤、土风藤、百脚蜈蚣,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茎、叶,性凉,味苦,含有常春藤苷、鞣质、树脂、肌醇、胡萝卜素、糖类等成分,具有祛风、利湿、平肝、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头晕、口眼歪斜、衄血、目翳、痈疽肿毒等症。

《本草再新》载:常春藤“治肝郁,补脾利湿,去风滑痰,通行经络,行血活血,并能理气。”《分类草药性》载其:“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泡酒服。能洗疮毒。”常春藤可煎汤内服,常用量为3~9克,亦可浸酒或捣汁,还可外用,多煎汤熏洗或捣烂敷于患处。

临床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可单用鲜常春藤水煎服。另取鲜常春藤捣烂,加糖及烧酒少许捣匀,外敷患处;治关节风痛及腰部酸痛,也可单用常春藤茎及根,用黄酒、水各半煎服。药渣再次水煎,取汁趁热熏洗患处;治产后感风头痛,单取常春藤用黄酒炒,加红枣水煎,饭后服;治肝炎,可与败酱草同煎服;与白风藤、钩藤同浸泡于白酒中饮用,可治口眼歪斜;用常春藤泡酒适量服用,可治跌打损伤。外用治皮肤搔痒,可用适量常春藤熬水沐浴,每三天一次,经常洗用,有不错的效果。

又名臭藤、鸡矢藤、雀儿藤,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纲目拾遗》载:“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又名臭藤。”其性平,味甘酸,含有鸡屎藤苷、鸡屎藤次苷、鸡屎藤苷酸、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矢车菊素糖苷、矮牵牛素糖苷、蹄纹天竺素、摁贝素及羰基混合物等成分,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脘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草木便方》载:鸡屎藤“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纲目拾遗》亦载其:“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痈毒,散郁气。洗疝。”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鸡屎藤所含的总生物碱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褔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也有抑菌作用;能抑制肠肌收缩,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肌挛缩。其注射液和乙醚提取物对坐骨神经腓肠肌均有传导阻滞的局麻作用。

临床报道,用鸡屎藤制成注射液肌注,每次2~5毫升(每毫升相当生药5克),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胃肠疼痛、胆、肾绞痛、各种外伤、骨折、手术后疼痛及神经痛等;单用鸡屎藤水煎服,可治气郁胸闷,胃痛;治关节风湿痛、背疽,亦可单用鸡屎藤用酒水煎服。

外用鸡屎藤叶或嫩芽捣烂涂擦患处,可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每次涂搽5分钟,每日2~3次;祛风除湿,可取上述煎取药渣捣烂敷于患处。

鸡屎藤还可用于食疗,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取鸡屎藤、红小芭蕉头与鸡1只同炖至鸡烂,食肉喝汤;治红痢,取鸡屎藤、路边姜与瘦猪肉同炖,食肉喝汤;治小儿脱肛,取鸡屎藤根30克,酒蒸晒10次,与洗净的羊肠同炖至烂,酌量食肠喝汤。

又名勒哲、松根藤、大接筋藤,为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的藤茎,全年均可采集,洗净切碎,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微苦,入肝、脾二经。含有季胺生物碱,主要为原小型的掌叶防己碱及少量药根碱,其次为阿朴芬型的木兰花碱及胺类的胆碱、宽筋藤碱、宽筋藤内酯、心叶宽筋醇、β-谷甾醇、葡聚糖等成分,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症。

《宝库》中说:“勒哲味功效治风热,除时疫热,效缓,能调和和合紊乱,治衰老病、风湿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宽筋藤的水醇提取物能快速减低血糖水平; 用蒸气、蒸馏、乙醚提取物有抗结核作用;具有抗菌活性,有较高的核吞噬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与蒂达(藏药)、诃子肉、余甘子(去核)共研成粗粉,水煎口服;治风寒感冒、热病初起、恶寒发热,头及关节疼痛,可与木香、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悬钩子茎、干姜等配伍,共研成粗粉,水煎口服;治高血压引起的口干、音哑、头痛、眼花、背痛、头昏、全身麻木,可与降香、紫草、紫草茸、茜草、藏黄连、藏木香、巴夏嘎、悬钩木、山柰同研成粗粉,一次服2.5克,水煎服,一日2~3次。

又名果山藤、穷搅藤,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藤茎,性温,味辛,含有南蛇藤醇、山柰酚-7-鼠李糖苷、槲皮素等成分,具有散血通经、祛除风湿、强筋壮骨、消炎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头痛牙痛、疝气、痛经闭经、小儿惊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疮疡疖肿、湿疹、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症。

《常用中草药》载:南蛇藤“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风湿筋骨疼,腰腿痛,骶骨损伤,多发性脓肿,毒蛇咬伤。”《泉州本草》载其:“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从南蛇藤根皮中提出一种红色结晶,能抑制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对吉田肉瘤亦有抑制效力。临床应用还发现,将南蛇藤制成1:1蒸溜液,代替75%酒精用作注射时的皮肤消毒剂,经5万余人次的应用,无1例发生感染。

家庭自制药酒治风湿骨痛:取南蛇藤根与凌霄藤、石南藤、八角枫根、千年健配伍,将上药浸入烧酒中,两周后去渣,澄清适量饮用;与鸭儿芹、台湾莴苣合用,水煎服,治腰痛、背痈、多发性脓肿;与当归、佩兰、金樱子配伍,水煎服,治经闭;治附骨疽,可单取南蛇藤水煎服,另取根皮研末用老陈醋调匀敷于患处。

南蛇藤也可用于食疗,将南蛇藤与槐米配伍,填入猪大肠内同煮至熟,加入少许调料食肠喝汤,可治肠风、痔漏,脱肛;南蛇藤配摇肖竹,与鸡蛋同煮食之,治牙痛;南蛇藤和猪脚加水、酒各半炖食,能治风湿性关节炎。注意:孕妇忌服。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本平台旨在传播健康科普,养生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此文章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文中配方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西医医师指导下使用。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意见。

}

中医 | 如何调理脾胃阳虚和脾肾阳虚 安乐王子 23:27:23 中医 | 如何调理脾胃阳虚和脾肾阳虚 戰敭简书作者 15:07 打开App 目录 1、脾肾阳虚的症状   2、脾肾阳虚的病因   3、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4、脾肾阳虚如何调理   5、如何预防脾肾阳虚   6、脾肾阳虚吃什么好   7、脾肾阳虚药酒配方   8、如何判断是否脾肾阳虚 脾阳虚 脾阳虚,病症名。又称脾胃虚寒。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多是由于体质虚弱但是又感受到寒邪较重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久病损耗脾肾的阳气所导致,再或者是久泻不止损伤脾肾阳气,还有就是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的。   症见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脾肾阳虚的症状 脾肾阳虚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一、泌尿生殖方面    夜间多尿——一般夜尿的次数在两次以上或者是尿液超过了全日的四分之一,严重者可以达到一小时一次,尿量接近或者是超过了白天的尿量,这都是属于“夜间多尿”。白天的小便情况正常,只有夜间的尿液增多,就是这种病症的一个特点,大多数是因为肾气虚弱所造成的。想要彻底得到根治,一定要抓住温扶先天肾阳之气这一主要环节,增强肾气的固摄气化作用,才能获得阳复阴退的效果。 二、精神状态方面    畏寒肢冷——“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风吹的感觉。“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关节的症状。“畏寒肢冷”往往伴随腰膝酸痛、神疲倦卧、少气懒言、口淡不渴等肾虚病症。    头晕无力,失眠多梦——肾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滋养和温煦着其他脏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伤及肾脏。许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病人,往往伴随有肾虚症状。要想根治肾虚,彻底治好其他器官的疾病是根本之道,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腰酸背痛——腰痛根本在于肾虚,可分为内伤和劳损。内伤肾虚一般指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或疲劳过度所致。轻者难以弯腰或直立,重者出现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劳损指体力负担过重,或长期从事同一固定姿势的工作使用电脑、开车等,久之会损伤肾气,导致肾精不足。    头晕耳鸣——很多人可能都有过头晕耳鸣的情况,那滋味真的不好受,而且头晕还伴随着耳鸣,长期会妨碍到听力,久而久之可能耳聋。引起头晕耳鸣的原因多与肝肾有关,中医上讲“肾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也就是说,肾虚可以导致髓海不足,脑失去滋养,从而出现了头晕耳鸣的情况,治疗的时候需要补益肾气,精足则髓满,头晕耳鸣也就自然可以得以消除。 三、身体其它方面    哮喘——肾脏有“纳气”的功能。因肾虚不能纳气,就会引起喘息气短,呼多吸少,使你感到难以畅快呼吸。厉害的情况下,伴随气喘还可能出现喘气加重、冷汗直冒等症状。临床上,哮喘要想治愈必须斩断病根,通过补肾纳气,增强体质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机会。    性功能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    肤色差——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早衰,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脾肾阳虚的病因 脾肾阳虚证脾肾两脏阳气亏虚所造成,临床以腰膝小腹冷痛,久泻不止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本,脾脏依靠肾阳的温煦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充养全身,肾所藏之精虽禀受于先天,但须不断继养于后天。   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   肾主水液,也须和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相配合,才能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脾肾两脏相互依赖,以保证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若脾肾久病,耗气伤阳,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则最终导致脾肾阳气俱虚。   2、年龄增长、久病伤身   脾肾阳虚证的病因较为复杂,如年老体弱,劳倦内伤,久病不愈等均可引起本证。根据病情发展变化的不同情况,有由脾及肾与由肾及脾之分。   3、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两伤   由脾及肾者,多为脾胃本弱,或为饮食所伤,或忧思伤脾,或寒湿困脾,或因泄泻、痢疾、水肿等病日久迁延不愈致脾阳虚衰。   4、水邪久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由肾及脾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素亏,或后天调养失慎,房劳伤肾,或久病耗伤肾阳,而肾阳先虚,则脾阳失于温煦;或肾水泛滥,使脾阳受伤。日久则形成脾肾阳虚证。   5、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脾虚则运化无力,不能化生精微以充肾,或水湿内停,影响肾阳蒸化水液的功能,日久导致肾阳不足,最终而成脾肾阳虚证。 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脾肾阳气俱伤,形成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   《医宗必读·虚劳》:“……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两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夫脾具土德,脾安则肾愈安也。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泛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   总之,无论脾阳虚衰,或肾阳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展成为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代表方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其他治法兹举例如下: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   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   凡肾阳虚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阳萎、水肿等,均可适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3.复方补骨脂冲剂     本方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方用补骨脂、锁阳温补肝肾;续断、狗脊强壮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黄精益气养阴,适用于肾阳虚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劳损等。此类病人的风寒感冒,可用复方补骨脂冲剂与风寒表虚感冒冲剂合服。  4.补天灵片     本方为补肾壮阳,填精益髓之剂。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锁阳、韭菜子、肉桂、红参、蛇床子温补肾阳;用狗鞭、羊鞭、牛鞭、驴鞭、貂鞭、海龙、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并用牛膝强筋壮骨。本方适用于肾阳亏损,阳痿早泄,腰膝软,遗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无力等。感受风寒者,可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 脾肾阳虚如何调理 肾阳虚症是由于素体阳气虚,或年老体弱,阳气不足,或脾阳虚日久,波及肾阳,导致脾、肾阳气均不足的病症。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需要辨证治疗。  1、兼补脾肾     本证为脾阳不足,肾阳虚衰的复合证候。或脾病及肾,或肾病及脾,其治疗当温补脾肾,所谓“脾肾法宜兼补”,“肾虚宜补,当更扶脾,即欲壮脾,不忘养肾可耳”。不过,若由脾及肾者,可以补脾为主,而由肾及脾者,以补肾为主,同时兼补脾或肾。  2、多运动     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以利于机体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运动的量一定要适度,呼吸节律要适当。做深呼吸运动,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循环再做。  3、合理饮食     首先要有固定的作息,饮食要有规律,即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进餐。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多食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少食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药物,如芦荟、粳米、荞麦、莜麦、豆腐、猪肉、鸭肉、松子、花生、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莱、菠菜、龙眼、香蕉、蜂蜜等。 脾肾阳虚调理食疗方  1、淫羊藿(仙灵脾)茯苓炖鹌鹑     配方 淫羊藿30克、茯苓30克、鹌鹑1只。   制法 宰杀鹌鹑去毛,除去内脏,洗净后切块,与药材共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调味,吃肉饮汤。功效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胃脾肺经,有利水去湿宁心安神,补脾胃作用,鹌鹑性味甘平,可补中益气。   本食疗方对关节肿痛,尿少浮肿,脾肾阳虚之红斑狼疮有效。  2、益智仁、冬虫草炖鹅肉     配方 益智仁10克、冬虫草5克、鹅肉50克。   制法 将鹅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炖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吃肉饮汤。   功效 益智仁有补肾、温脾、暖胃作用;冬虫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补肺化痰,益肾助阳,治咳、喘作用;鹅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补虚益气,暖脾胃、治身体虚弱。   本食疗方适用久病体弱之系统性红斑狼疮。  3、人参、北芪炖乳鸽     配方 红参10克、北芪30克。乳鸽1只(50克)。   制法 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切块。北芪加水煮沸后约10分钟,然后与人参乳鸽共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吃肉饮汤。   功效 红参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治阳气虚弱,脾胃气虚;北芪性味甘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止汗、利尿;乳鸽性味甘咸、平,补肝、肾、益气血,治久病体弱、气血虚亏。 本食疗方对脾肾阳虚型久病虚弱或有狼疮肾炎患者有效脾肾阳虚型饮食选择与禁忌脾肾阳虚型红斑狼疮的主要表现是形寒肢冷、面或四肢浮肿、腹胀满或胸胁胀满、纳呆、关节痛、腰酸、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皮疹紫暗、尿少或尿闭、咳嗽痰鸣、舌质淡、有齿印或舌体嫩胖、苔白簿脉细沉。   脾胃阳虚多为久病体虚或长期服激素导致的副作用或有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阳虚则生寒,宜选择温性食物,忌凉寒性食物。 如何预防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病证名。多由肾虚衰,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亦有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肾,遂致肾阳亦虚者。二者往往又互为因果。症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肢体浮肿,甚则腹满臌胀,舌淡胖苔白滑,脉虚大或细弱。治宜温补脾肾。  1、运动预防脾肾阳虚     经常进行温和性的运动,有利于机体恢复到正常水平。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温和运动指在运动中心率达到最大心率健身专家推荐的运动是健走、游泳、慢跑。  2、多喝水预防脾肾阳虚     体内水分充足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感冒病毒难以迅速繁殖。营养科学家建议:每日饮水量按体重算为40毫升,儿童需饮更多的水。最佳饮料为:水、混合饮料果茶或药草茶。要少喝咖啡、含酒精的饮料和酒。运动营养学专家指出喝水的原则是渴了再喝。  3、保证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体内的两种免疫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睡眠不足则会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生病几率随之增加。  4、增强免疫力     日常中,除了适当的锻炼来提高免疫力外,锌也是增强人体免疫力必不可少的因素。锌是人体内很多重要酶的构成成分,对生命活动有催化作用,促进机体组织再生,并帮助提高自身免疫力。  5、合理饮食     饮食要有规律,即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进餐。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多食用温热补益肾阳、温暖脾阳的食物,少食寒凉易伤阳气且难以消化的食物。  6、注意保护肚脐     肚脐就叫神阙,还有关元、气海等穴。我们都听说过气沉丹田,丹田就是气海,是气要沉存的地方。你一味地将此处暴露的话,就很容易使体内的阳气耗散,进而使体质偏颇,形成阳虚质。抗生素也会致阳气虚损。  7、情志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大多比较内向、沉静,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低沉。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人倾诉、宽宏大量,改变自己的心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脾肾阳虚吃什么好 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 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脾肾阳虚还债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不可以随意吃刺激、寒凉、伤阳气的食物。脾胃阳虚给许多人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困扰,所以注意脾胃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1、附子粥     食材:附子10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附子先煎30分钟,再加入粳米,同煮至熟。每日1剂,连续3-5天  附子上通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一般认为,煮粥服食,以脉微细无力或沉迟,舌苔薄白而舌质淡胖,口不渴,肢冷畏寒,大便稀溏者最为适宜。  2、砂仁胡椒肚     食材:砂仁20克,猪肚1 000克,胡椒粉、味精、辣椒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肚放入沸水中汆透,去内膜,备用。清汤倒入锅中,放入猪肚,加生姜同煮,熟后捞出晾凉,切片。砂仁研末,与胡椒粉调匀,再加味精、辣椒油少许,与熟肚片拌匀即可。   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3、杜仲腰花     食材:猪腰2个,炒黑杜仲25克,食用油1大匙,葱、姜、盐各适量。   做法:猪腰剖开,剔除骚味后,入清水中浸泡:杜仲加两碗半水煮20分钟后沥汁,1大匙油麻油或菜子油爆香葱、姜,下腰花炒匀,淋入杜仲水及少许盐,烧开即可。   此膳对腰虚无力、眩晕、尿频等症均有效用,产妇坐月子食用此膳可防日后腰酸背痛。  4、核桃仁炒韭菜     食材:韭菜100克,核桃2个,花生油、调味料各适量。   做法:核桃仁切厚片,韭菜洗净切断;核桃仁用花生油炸熟,捞出备用:炒锅放大火上,倒入花生油,等烧热后倒入韭菜加调味料急炒,倒入核桃仁拌匀、调味即可食用。   核桃仁,性温味甘,有补肾养血、润肠、止带功能:与韭菜合用,有补肾壮阳固精作用。  5、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羊腿肉500克,当归90克,生姜100克,精盐1 0克,黄酒20克,味精3克。   做法:   1、将羊腿肉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煮净血水,捞出洗净血沫,改刀切成1厘米方丁;姜洗净切片:当归切片。   2、把锅置火上,加水约2000毫升,放入羊肉丁、姜片、当归、黄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改小火煮30分钟左右,放入精盐,再煮1 0分钟左右;待羊肉熟烂时放入味精调好口味即成。   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特别适宜阳虚体质者冬季食用。  1.宜食食物     脾肾阳虚患者平日应经常食用一些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2.忌食食物     脾肾阳虚患者平日应避免食用那些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荞麦、莜麦、豆腐、猪肉、鸭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莱、菠菜、龙眼、香蕉、蜂蜜等。阳虚便秘者还需忌食收涩止泻、可加重便秘的食物,如莲子、石榴、芡实、乌梅、糯米、河虾等。阳虚泄泻还需忌食具有润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银耳、海参、海虾、牛奶、兔肉、龙眼、桃子、萝卜等。 脾肾阳虚多吃五谷杂粮  粳米 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粳米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泻   玉米 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玉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粟米 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高粱 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渗湿止痢之功。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   糯米 又名江米。味甘,性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泻。   小麦 味甘,性凉。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大麦 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气健脾,止渴除烦之功。用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甘薯 又名红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润便之功。用于形体消瘦,便秘等。   黄豆 味甘,性平。有健脾宽中,润燥之功。用于疳积瘦弱,腹胀泻痢等症。   黄豆有健脾宽中,润燥之功   蚕豆 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湿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等症。   豆浆 味甘,性平。有润燥补虚之功。用于体弱不健,肠燥便秘等。   薏苡仁 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之功。用于泄泻,食欲不振之症。   莲子 味甘涩,性平。有健脾止泻之功。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莲子味甘涩,性平   荞麦 味甘,性凉。有消积下气,健脾除湿之功。用于胃肠积滞,腹胀满,及脾虚而有湿热的腹泻、痢疾。   芝麻油 味甘,性凉。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用于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溃疡等。 脾肾阳虚药酒配方 参椒酒 [药物组成] 丹砂(细研后用水飞过,另包)20g 、白茯苓(去黑皮)30g 、人参30g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20g。   [功能主治] 脾肾阳虚,下元虚冷,耳目昏花,面容苍白。   [用法用量] 每日饭前,空腹温饮一小盅,勿间断。   [制备方法] 上四味,除丹砂,其余共捣为粗末,同丹砂置于净器中,用醇酒几浸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资料来源] 《药酒验方选》 鹿骨酒  [资料来源] 《千金方》   [功用] 温阳补虚,强体健骨。适用于体虚神倦,腰膝酸困,四肢疼痛,筋骨冷酸或痛,行走无力,或阳痿等症。   [原料] 鹿骨100克,枸杞子30克,白酒1升。   [制作] 将鹿骨捣碎,枸杞子拍破,置入干净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2周后饮用。   [用法及宜忌] 每次10~20毫升,饭前服用。阳盛发热者不宜。   [功效] 本方温补肾阳,同时善祛筋骨酸痛是其特长。方中鹿骨性温味甘,善补虚并能入骨髓,强壮筋骨,正如《千金方?食治》所谓“主内虚,续绝伤,补骨”。   而枸杞子则如《食疗本草》所谓: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两者相伍则有强身壮体,健脑益智之功效。方中枸杞子、当归养血补肾,龙眼肉合当归则能养心脾,白术健脾益气,黑豆入肾,祛风解毒,活血利水,全方合用则扶正祛邪,防病强身而益寿。 如何判断是否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证是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百病由内而生,脾气虚日久,脾阳就会有所损伤,脾阳虚衰,运化减弱,故症状显现。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1、嘴里发咸     无缘无故地感觉口咸:脾肾阳虚的人,除了口咸外,往往还伴有全身倦怠、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腿软无力、夜间尿频等症状,如果看一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淡胖、舌边有齿印。  2、无故地出现恐惧的感觉     这里说的“恐”与平时说的惊是有区别的。惊是事先自己不知道,事出突然而受到惊吓。恐就是俗称的胆怯,自己事先是知道的,就是害怕。由脾肾阳虚导致的善恐,一般会同时伴有头脑发空、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  3、畏寒、怕冷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充足,能够抵御寒冷,维持正常体温,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 人体阳气遍布全身,无处不在,每个脏腑都有阳气,从本质上说,肾是阳气产生的根源。肾是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也叫肾阴、肾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治疗所有类型的畏寒都要涉及温补肾阳。肾阳虚引起的畏寒,常常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冷痛、面色黧黑、小便清长频数等症状。另外,男子会有阳痿、早泄、滑精的问题。  4、连带疾病     脾阳虚衰,运化减弱,故见食少纳呆,脘腹胀满;中阳不振,虚寒内生,寒凝气滞,故腹中冷痛,喜温喜按,阳虚阴盛,温煦失职,故有畏寒肢冷;中阳不运,水湿内盛,水湿流注肠中,故便溏清稀;水湿泛溢肌肤,故周身浮肿;水湿渗注于下,故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脾阳虚之征。  5、腹泻、便秘     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6、腰膝酸软,小便不利   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  7、过度肥胖   脾肾阳虚直接会导致脾、肾功能低下,阳气亏虚,必然会造成气化功能的低下,水湿、痰浊、膏脂则停滞在肌肤中,最终形成了脾肾阳虚型肥胖。  结语:上述内容就是关于脾肾阳虚的相关信息的详细介绍,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脾肾阳虚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呢?脾肾阳虚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一旦出现了脾肾阳虚的情况,一定要积极治疗哦! 阿弥陀佛么么哒~ 赞赏支持 4人赞赏 0 作者安乐王子 37日记 0相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脑益气片治眩晕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