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UU语文的问题看一下,真正想帮忙的看一下,别在网上复制粘贴了,方法没用,更没有钱发布悬赏了!算我求求你们了

习题题目 21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文学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一个“醉心欧化”的结果。
“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②,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以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大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国初期,曾把“语文”③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很好结合。
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只要换一个序列,也可以是“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
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调和一样容易导致语文自身的纠缠。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
25.文中加了序号的“语文”,特征是否相同?(1分)
①和②__,①和③___,②和③____。
26.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对“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定义。(4分)
27.文章结尾说“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请你推想并简明表述出最接近作者的解决主张。(3分)
作者认为_________。
28.根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中恰当的一项,并将错误的推断修改正确。(4分)
A.晚清时期的文化环境,尽管“国学”盛行,但西方文化已在产生影响。
B.“五四”时期语文特征的形成,既有政治、社会原因,也有文学因素。
C.推重学习和宗教,轻视工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五四”时期的语文。
D.文学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不用分析结构语法。

(1分)①和③否,①和③否,②和③否。(错一处即不给分) 

本题难度:容易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0-论述类阅读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文学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一个“醉心欧化”的结果。“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②,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以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大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建国初期,曾把“语文”③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很好结合。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只要换一个序列,也可以是“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调和一样容易导致语文自身的纠缠。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25.文中加了序号的“语文”,特征是否相同?(1分) ①和②__,①和③___,②和③____。26.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对“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定义。(4分) 语文教育是_____;文学教育是_______。27.文章结尾说“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请你推想并简明表述出最接近作者的解决主张。(3分) 作者认为_________。28.根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中恰当的一项,并将错误的推断修改正确。(4分) A.晚清时期的文化环境,尽管“国学”盛行,但西方文化已在产生影响。B.“五四”时期语文特征的形成,既有政治、社会原因,也有文学因素。C.推重学习和宗教,轻视工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五四”时期的语文。D.文学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不用分析结构语法。...”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190...”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文学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一个“醉心欧化”的结果。“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②,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以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大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建国初期,曾把“语文”③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很好结合。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只要换一个序列,也可以是“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调和一样容易导致语文自身的纠缠。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25.文中加了序号的“语文”,特征是否相同?(1分) ①和②__,①和③___,②和③____。26.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对“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定义。(4分) 语文教育是_____;文学教育是_______。27.文章结尾说“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请你推想并简明表述出最接近作者的解决主张。(3分) 作者认为_________。28.根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中恰当的一项,并将错误的推断修改正确。(4分) A.晚清时期的文化环境,尽管“国学”盛行,但西方文化已在产生影响。B.“五四”时期语文特征的形成,既有政治、社会原因,也有文学因素。C.推重学习和宗教,轻视工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五四”时期的语文。D.文学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不用分析结构语法。”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文学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一个“醉心欧化”的结果。“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②,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以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大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建国初期,曾把“语文”③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很好结合。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只要换一个序列,也可以是“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调和一样容易导致语文自身的纠缠。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25.文中加了序号的“语文”,特征是否相同?(1分) ①和②__,①和③___,②和③____。26.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对“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定义。(4分) 语文教育是_____;文学教育是_______。27.文章结尾说“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请你推想并简明表述出最接近作者的解决主张。(3分) 作者认为_________。28.根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中恰当的一项,并将错误的推断修改正确。(4分) A.晚清时期的文化环境,尽管“国学”盛行,但西方文化已在产生影响。B.“五四”时期语文特征的形成,既有政治、社会原因,也有文学因素。C.推重学习和宗教,轻视工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五四”时期的语文。D.文学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不用分析结构语法。”相似的习题。

}
老师针对几个问题让我们写一篇随记,今天就要
1、你原来喜欢语文吗,为什么?2,、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我是初一)语文的弱项在那里,什么原因?要怎么解决3、你看过那些书,最喜欢那本4、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对老师有什么要求?(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写随记
这还上来求助吗?这完全是针对个人的问题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没办法代写的.
老师问什么你就写什么就是了,没什么难处的.
}

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教语文又要跳出语文教语文,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结构,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由当代语文教育家程少堂教授2014年创立。

程少堂(当代语文教育家) [3]

教授认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2013年底,程少堂才不疾不徐地在这些系统化的理论思考基础上开始撰写语文味教学法论文。最终在《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中,把语文味教学法概念初步定义:

指教师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在语文味与文人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为指导,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师生生命体验为核心,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发展学生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2015年元旦假期之后,在对《语文味教学法》书稿进行第三次校对的过程中,程少堂将2014年2月发表的论文《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中初步定义的语文味教学法概念,加以反复思考琢磨,并重新定义为繁简两个版本。这次定义得相对比较圆满,基本思想虽无变化,但思路更清晰,逻辑更严密,表述更简洁。

【繁复版】语文味教学法,是以顺应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又要跳出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以及让教学变成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作为教学原则,以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常式)与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变式)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为教学调节机制,在将师生真切、丰富、积极的生命体验与文本思想内容进行有机熔铸的基础上,打造出既来自于文本又大于、高于文本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创作出产生语文教学审美意象的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从而让语文课堂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发展人文情怀、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挥洒生命创造性与推送文明价值观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

【简洁版】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共同发展)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又要跳出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层次,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并实现价值推送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

理论是概念和范畴体系。语文味教学法在漫长的16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明了一系列新的语文教学(美学)理论的学术概念,主要有:“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作品”“教学主题”、“价值推送”“教学选点”“表现性教学”“再现性教学”等等。这些概念之间式互动、互渗、互释的。下面选择几个主要的新词语简要介绍。

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表现性(抒情性)语文教学。

根据现代教学观,教学(教授)过程本质上是教学主体(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过程。据此,上述关于文人语文的定义,首先强调的也是教学主体(师生)的文人(或未来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教学主体(师生)的主体精神的张扬。

文人语文的概念一提出,会让人迅速联想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概念文人画。学术界对文人画的研究相当丰富而充分,这些研究极大地启发了我们对文人语文的思考。

什么是文人画?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给文人画作了如下经典定义:“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由此可知,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强调了作画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创作主体之精神性要求。

那么又何谓文人呢?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了如下定义:“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

我们认为,这种具有创造性和文人情怀,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同时具有现代科学智慧之“文人”,理应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立人目标。

以张修林的这个定义去衡量现在的语文教师队伍,我们就会很悲观——语文教师队伍中,文人太少太少,匠人太多太多。匠人太多,匠人语文势必泛滥成灾;文人太少,文人语文才千呼万唤,弥足珍贵。

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以与受命于皇家贵族的院体画(宫廷画)和模仿因袭的画工画大异其趣而独树一帜。学术界认为,文人画以诗为魂,以诗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的美学追求原则。

与此类似,匠人语文与文人语文的本质区别为:前者重再现,后者重表现。再现就是“课中无我”(或基本“无我”),表现就是“课中有我”(或“我”很突出)。匠人语文是“我讲课”(类似“我注六经”),文人语文是“课讲我”(类似“六经注我”)。匠人语文是“我讲(或学)课”,即教学主体(师生)在教室教与学,但灵魂“缺席”;文人语文则是教学主体(师生)在教室教与学的同时,执教者灵魂“在场”。

文学艺术创作中有写实主义(又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分。在文艺理论领域,写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写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中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如果说匠人语文类似于语文教学中的写实主义,那么语文味教学思想和理论所追求的文人语文,则类似于语文教学中的浪漫主义。匠人语文在教学中着重如实反映文本的客观特点——作者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等等。一句话,匠人语文教与学的是文本中的“有”。而文人语文则不同,在有文人语文特点的语文课上,教学主体在教与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意图所在。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教学主体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比如,程少堂在讲大型公开课《世说新语·咏雪》一课时,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教学主体(这里主要指教师)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文本中“没有”的,因而其教学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的。 

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

所谓“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味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从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教师教学个性等实际出发,为实现语文味教学的基本宗旨和语文味教学的系统追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活动程序之结构框架。

作为语文味教学之内容要素,“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突出强调了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学活动整体,以及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大内容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语文味教学活动之程序框架,“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突出了语文味教学的有序性和操作性,即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味教学过程,原则上按照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程序进行教学。

“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所谓整体性,是说在语文味教学过程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不是孤立的四个元素,而是组成“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四个要素。换言之,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组成的是一个教学整体,而不是这四个内容的简单相加。根据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运用得好,其教学整体效果就会大于孤立地进行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教学的效果。

所谓目的性(也叫指向性),是说运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为了表现某种明确的教学主题,进而实现某种整体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教学的内容要素,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之外;如果游离了,它们就不是“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组成要素,而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元素。

所谓相关性,是说组成“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四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是互动互渗的,而不是绝对独立甚至完全孤立的。

所谓稳定性,是指“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由于具有这一特性,因此比较娴熟地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和发现,即这种教学模式会从教学内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与教学程序(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两方面,形成一种自动推力与合力,有力地制约与推动语文教学过程向前发展。

所谓动态性,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运行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总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既规定了语文味教学的内容要素(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又规定了语文味教学的活动程序结构(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程序结构的有机统一。当然,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要素在这一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对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最简洁的表述是: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文本。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的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8]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9]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的,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层面就是以承载着文化的文本为基点,融入教师、学生自身对人类文明的独到的生命体验,通过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拓展,来实现独具美感与哲思的,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价值推送。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语文味教学法不仅强调重视文章和文学的区别,而且强调辩证地对待这种区别。即认为一方面,从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科学的目标定位来说,文章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应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有文学作品(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也都是广义的文章,它们和文章规律有相通的一面,所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应该先从文章角度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再从文学作品角度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教材中所有的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在从文章角度进行教学之后,也要从文学角度进行再观照。

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需要渗透到文章、文学、文化各要素之中,或者说文章、文学、文化的教学都要通过语言教学来体现,语言是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基点和中心点,同时又强调文章、文学、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强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通俗地讲,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这四个要素的地位是: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

语文味教学思想要求将教学主体(师生)的生命体验恰当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动资源。语文味教学思想所强调的生命体验有特殊涵义。程少堂在《语文味教学法:一个典型案例的展示、解剖与解说——<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解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4年第10期)一文中,把教学主体(师生)内心深处的那些健康积极的所爱、所恨,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等,作为生命体验的核心内容。可以把这个界定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为:

语文味教学法所强调的生命体验,是指那些能够激活人对生命的热情,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进一步追求,促使人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之所爱、所恨,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以及在这些追求、发挥与爱与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哲学高度的人生感悟。更简单点说,所谓生命体验,是指教学主体(师生)在追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自我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哲学高度的人生感悟。

语文味教学法课堂教学作品

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课堂)教学作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诗意美感和科学性质,具有独创性而以一定有形形式复制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中,将师生的生命体验和课文的原有主题或思想内容相熔铸,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高于课文主题的新教学主题,从而将语文课创造性转化为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相统一的艺术成品。

语文味教学法认为:有追求、有作为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按照一般教学要求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力求把每一堂课一个艺术作品来打造。这一过程,就是语文教学教学处语文味的过程。

所谓教学主题,是指在课文主题和师生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相熔铸的基础上,打造形成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

教学主题与课文主题当然密切相关。教学主题来自课文主题(否则教学就是脱离文本),又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根据语文味教学思想,只有在课文主题之外打造出新的教学主题的语文教学,才会产生审美意境,也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算真正成为审美过程。

语文味教学法,主张的就是这种主客观有机统一的教学法。显然,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渗透(个体和族群)生命体验的教学,因而是“热”的教学,是一种创造美或趋向美的教学。(这正是我们提出“文人语文”的根据之所在。)这样的教学,当然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同时也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发展人文情怀、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的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从而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通过将课文主题和师生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相熔铸,来打造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即形成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这是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与灵魂。

教学选点是语文味教学理论提出并加以研究的一个新概念。所谓教学选点,是指在语文味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结合课文与学生的实际,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围绕教学主题,从文本中精选、萃取出的,因而渗透了教学主体之生命体验的,具有较高智能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具有关键性的知识点与能力点。

这个定义,强调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教学选点都是紧密围绕教学主题来确定的,而教学主题一定是课文主题和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相融合的产物,因此教学选点应该是具有生命的共鸣点。这样各个教学选点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逐层深入、水到渠成地将教学主题最终呈现出来。

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选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方法大致有:(1)以课文中的一个字或词语(常常但不一定是“文眼”)为教学选点,(2)以课文中的一个句话为教学选点,(3)以课文中的一个标点为教学选点,(4)以课文中的一个注释为教学选点,(5)以课文文体为教学选点,(6)以课文中的文章规律为教学选点,(7)以课文中的疑难处为教学选点,(8)以课文标题为教学选点,(9)以课文的开头为教学选点,(10)以课文的中间为教学选点,(11)以课文的结尾为教学选点,(12)以课文的艺术手法为教学选点,(13)以课文蕴含的哲理为教学选点等等。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眼光看,这些方法大体说来,(1)(2)(3)(4)属于语言层面的教学选点,(5)(6)(7)属于文章层面的教学选点,(8)(9)(10)(11)(12)属于文学层面的教学选点,(13)则属于文化层面的教学选点。

在语文味教学中,做好教学选点工作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语言或语言教学,是语文味教学的元点。即不只是开始的语言教学环节要教学语言,后面的“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等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程序环节,也要从语言教学入手。

其次,语言或语言教学是语文味教学整个过程的原点。原点通常是指出发的地方。语言或语言教学正是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原点还是一个数学概念。在数学语境中,数轴上的原点为0点,坐标系统的原点是指坐标轴的交点。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正半轴)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负半轴)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或语言教学也可以说是“一语三文”教学的“交点”,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教学内容要素和四个程序环节的教学,都要进行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这一点上相交。凡是在“一语三文”四个教学内容要素和四个程序要素(环节)的教学中,重视、实抓了语言教学的,特别是以语言教学为突破口的,整个语文教学的值就对应正数;反之,凡是在“一语三文”四个教学内容要素和四个程序要素(环节)的教学中,不重视、不实抓语言教学,特别是不以语言教学为突破口或者脱离了语言的教学,整个语文教学的值就对应负数。

第三,新的教学主题是语文味教学的缘点。缘字的基本含义是发生联系的机会,如缘起,缘分,人缘,血缘,因缘等等。关于缘,中国民间有一个传统的解释,即指命运,喻为命运的丝线。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只把文本主题当成教学主题不同,语文味教学理论强调,打造新的教学主题是语文味教学的核心、灵魂与关键。所谓打造新的教学主题,就是将文本的思想内容和由文本的思想内容所引发、所激活的教学主体(师生)的生命体验,“掰开揉碎”相融后,再创造出一个“你(文本的思想内容)中有我(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我(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中有你(文本的思想内容)”的新的教学生命共同体。在这个“掰开揉碎”后的二者相融再造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学主体(师生)的生命体验渗透进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教学主体(师生)可以通过将生命体验渗透进教学过程来抒情言志(这就是语文味教学理论中的“课言志”观点的主要涵义)。这是语文味教学理论作为一种表现性教学理论的本质所在,也是语文味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最深刻、最创新之处。语文味教学中的新的教学主题一旦确立,意味着在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教学,都最好要围绕新的教学主题来进行教学选点和教学,也就是选择那些和新的教学主题有生命缘分、有生命关联的知识点与能力点进行教学,从而使这些教学选点和教学主题之间形成一种教学生命因缘。这样的设计和教学,不仅设计感强,而且保证了语文味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互相关联的有机的过程。

教学选点要选得好,就要特别注意学生知识的断点、盲点、痛点和难点。

语文味教学法文化教学选点

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的理论构架中,“文化”应该是语文味教学法中的一个显性特征。文化教学是语文味教学法的显著特色。

一些学者把语文味教学实践定位于“文化语文”,比如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的《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内涵解读》一文即持此观点。的确如此,在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的理论构架中,“文化”应该是语文味教学法中的一个显性特征。回顾语文味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程少堂从2002年开始的一系列大型公开课(《荷花淀》《咏雪》《子衿》等),都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文化语文风格,即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语言、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以期教出语文味来。2003年程少堂在对语文味定义的解说中,出现了语文味即文化味这样的说法——它表明语文味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追求具有“文化语文”风貌的独特教学风格和语文味教学流派阶段。称为“文化语文”是学术界以区别于其它流派的一种说法,程少堂更愿意直接被称为“语文味派”。当然,“文化”在“一语三文”的四个要素中是亮点,它的亮度应该是区别他人的最主要之处。

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层面就是以承载着文化的文本为基点,融入教师、学生自身对人类文明的独到的生命体验,通过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拓展,来实现独具美感与哲思的,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价值推送。

文化教学也是语文味教学法实施中的难点。表现在:

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的理论构架中,“文化”应该是语文味教学法中的一个显性特征。但学术界关于文化定义的不确定性,是实现文化教学的第一个难点。

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选点研究不够系统深入,是实现文化教学的第二个难点。我国语文界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全方位、有系统、有层次的文化开掘,用本书的术语来说,也就是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选点,是不清楚的。直接的结果是,语文教学进行文化教学究竟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广大语文教师的认识肤浅而模糊,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基本上是在文化表层打滚。

运用语文味教学法进行文化教学选点还要注意:

(1)文化教学的第一个层面,是从作品中发掘蕴含的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引导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即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产生认同、尊重感,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尊与自信。相当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2)文化教学的第二个层面,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相当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美人之美“。(3)文化教学的第三个层面,是引导学生确立文明价值观。相当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语文味教学中文化教学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确立文明价值观。而引导学生确立文明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价值推送的过程。

价值推送是语文味教学法所创造的另一个重要的新概念。

所谓价值推送,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制约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或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感悟文本内蕴的文明价值观信息,或将教师了解的文本内蕴的文明价值观信息,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有创意地积极地送达学生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语文味教学法的思想看,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推送,是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有温度”的教学的有效手段。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几个定义,结合我们关于整个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思考和实践,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一)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它具备教学主体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之功能。

(二)语文味教学法的实施以顺应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

(三)语文味教学法的实施以语文味和文人语文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四)语文味教学法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

(五)语文味教学法以既要就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又要跳出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以及让教学变成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作为教学原则。

(六) 语文味教学法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层次,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常式)与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变式)之间保持适度张力为教学调节机制。

(七)语文味教学法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其中,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打造教学主题的核心和关键。

(八)语文味教学法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九)语文味教学法是使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的教学法。

(十)语文味教学要求语文课堂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发展人文情怀、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挥洒生命创造性与推送文明价值观的文化场所,因而是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十一)语文味教学法不是一种一般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法大都是从教法角度规定的教学程序。语文教学的历史与实践证明,如果说传统语文教学法使用起来的效果类似于传统医学成像中的X光,通常只是对立体的文本进行平面扫描,那么语文味教学法就类似于现代医学成像中的CT技术,是对立体的文本进行分层扫描。

从静态角度看,语文味教学法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大要素构成。这也就是许多人熟知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

教学法为何由“一语三文”四大要素构成,而不是由“一语一文”(即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一语双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构成?

2002年,程少堂主讲了

的发轫之作《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大型公开课。这堂课以及它的实录均产生很大影响(这堂课很可能是本世纪最初十年中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课之一,其教学实录在互联网上最少有10万人次阅读,仅仅是全国基础教育网k12网和语文味网上,这堂课的实录就有近5万人次浏览量),也引起多家媒体广泛讨论,弹赞皆有。但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这堂课被共推为我国新课改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课例。成都七中教师母红梅曾在网上评价这堂课称:“这堂课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

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对这节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但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这堂《荷花淀》公开课全息着以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所有重要元素的萌芽。此后对于这堂课也有着“语文味教学法教出的课虽好却无法复制”的声音。毕竟,大部分一线教师学习模仿一种教学法需要依靠一些比较明晰、简易的操作程序。有鉴于此,程少堂开始了对语文味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探索到2007年4月主讲的全市性公开课《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开始成形,到2012年《沁园春·雪》一课成熟。这个“形”,就是“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框架。

文化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要素单独列出。这可以用全息理论加以解释。所谓全息,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语文教学是从一篇篇课文教学开始的,并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活动的连续进行而完成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相对于整体的教学,正如胚胎相对于动物一样,具有胚胎性。换言之,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包括单个文本和单元文本),都是全息的(即包含着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文化等各方面的语文知识)。由此可以推论,既然关于“语文是什么”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三种观点长期相持不下,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而每一篇课文都是整个语文知识的全息元,或者说是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根据现代人文学术分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分别是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和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文本而言,最好有点全息观,即对文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照。换言之,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课文,它既可以是文章的,也可以是文学的,同时还可以是文化的,语言则更是作为载体渗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语文味教学流派对文章、文学与文化采用了这样的解释:这里的文章,包括文章规律、文章的信息、文章体式等;这里的文学,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

十多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单独列出文化内容进行教学,已成历史潮流,是不能够否定得了的,也是合理的。而且我们坚信,“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提出不仅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间的发展,它更会显示出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7年,程少堂在《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这一公开课上提出语文味教学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时候,对“一语三文”四个要素并没有“选择的痛苦”或“选择的犹豫”,但对如何认识这四个要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排列它们的顺序,确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开始,程少堂曾想过用这样的数学公式来表达“一语三文”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

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公式的局限。因为这样的数学公式只能表明,这四个要素之间是一种彼此独立、互不交融的并列关系,而这显然不符合我们对语文教学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之间关系的看法。在2007年撰写语文版《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时,把“一语三文”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表述为:

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见该书第93页)

以此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章、文学、文化的交融性。

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或语文=(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

这一表述蕴含着这样的理念: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既说明了语言需要渗透到文章、文学、文化各要素之中,它是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基点和中心点,同时又强调文章、文学、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强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2013年12月19日,程少堂在深圳市大鹏、龙岗两区向来自两个区的近800名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了《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专题报告。报告详细解读了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模式,指出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并且特别强调,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有老师觉得这样是把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地位“降级”了。程少堂的回答很坚定: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是文学不重要,而是文章比文学更重要。在这点上,我们很赞成曾祥芹先生的观点:“文章知识是语文知识网络的主体”,“文章思维能力是语文智能的重心”,“文章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我们认为,把文章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语文教育规律所决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要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把文学抬得过高,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语文味教学法是一个开放系统。语文味“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除了“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或“语文=(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主模式之外,它还有许多由“一语三文”变化而来的变式或副模式。根据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原理,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要素之间,理应可以有24种排列方式。但是,设计语文教学过程与程序,不能机械地搞排列组合,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排列方式,何况有些组合不一定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对掌握语文味“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而言,主要着力点应放在掌握其“全面模式”(或“交融模式”)与“重点模式”上。所谓“全面模式”(或“交融模式”),即“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或“语文=(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而所谓“重点模式”,是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一些变式。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在给四川师大文学院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当代十大名师教学艺术研究》之“程少堂语文教学艺术”中,通过研究程少堂的课例指出,程少堂的语文味教学“一语三文”教学模式除了主模式之外,还存在有不少变式结构。他认为“一语三文”的变式结构,来自于对文章、文学、文化的不同细读侧重,分别构成以下变式:

1.以文章为视角的细读结构:语言——变换——赏析。

2.以文学为视角的细读结构:审美——把玩——创造。

3.以文化为视角的细读结构:精神——感召——升华。

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这是基于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公认的语文教学常识,即文章、文学、文化三个环节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离开了语言,就是语文教师常说的脱离文本。

有的老师曾问程少堂老师,如果教学使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那第一环节的语言,与后面的文章、文学、文化教学环节中的语言如何区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语文味教学法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我们认为,解决了以下几个认识问题,这个难点其实并不难。

(一) 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出发点一般是作为单纯的语言来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而文章、文学、文化环节中的语言,出发点虽是语言,但着眼点是语言中的文章、文学和文化,即通过语言教学来进行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文章、文学、文化环节都离不开语言品味,但是文章、文学、文化环节的语言,原则上不能放到“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去教学。

(二)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除了对文本进行初步的语言感知之外,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这些特点在程少堂老师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开课的开头,是很明显的,那些比较成熟的公开课,开头的语言环节即已进入教学的初步高潮状态。

(三)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进行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时,最好要考虑通过这些生字生词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涉文本的内容。显然,这对语文教师的选择、整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把语言放在最前面,同时说“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并不是说使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一定要是语言,更不是说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第一个环节都必须要从语言开始。但是,使用“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从初步的语言教学开始,有它的天然合理性。一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起始环节从初步的语言教学开始,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都是如此。虽然许多语文课这样开始做得缺乏新意,但我们也没有发现有人反对或建议取消这个教学环节。二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起始环节从初步的语言教学开始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中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一篇课文的教学起始环节从初步的语言教学开始,既符合学科特点(从语言文字进入),也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实际。

当然,一堂语文课,从初步的语言环节开始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如何使这种开始具有艺术性,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

语文味教学法和以往的语文教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区别如下:

(一)传统教学法是再现性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是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

(二)传统语文教学法只教学课文主题,而语文味教学法强调在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相熔铸的基础上,打造出新的教学主题。换言之,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灵魂在场的教学,而传统教学法是灵魂不在场的教学。

(三)传统或其他语文教学法大多规定的是“怎样教”,即主要规定的是教学方法的程序,语文味教学法规定的是“教什么”,即是从教学内容角度对语文教学过程进行规范与制约。在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程序,既是要素性的,同时也是结构性的。换言之,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既是语文味教学内容系统的四个要素(即原则上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能缺少这四方面内容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这四个要素的教学要为教学系统整体目标服务),也是语文味教学过程系统的四个要素(即原则上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要按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个逐层深入的程序进行)。由此可见,语文味教学法不是一般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四)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对文本进行平面扫描,语文味教学法则要求对文本进行多层面(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立体式扫描。

(五)语文教学法既是实践体系也是理论体系。在漫长的16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语文味教学思想创立者程少堂不仅讲出了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公开课,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发明了一系列新的语文教学(美学)理论的学术概念。主要有: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作品、教学主题、价值推送、教学选点、表现性教学、再现性教学等等。从而使语文味教学思想具有了既是实践体系也是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理论和实践的双翼翩然舒展,语文味教学思想自然就在中国语文教学的浩瀚天空逍遥翱翔。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编辑,该书由程少堂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年
  • 2. .语文味网[引用日期]
  • 3. .科学网[引用日期]
  • 程少堂.《新的语文教学美学原则在崛起——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
  • .语文味网 [引用日期]
  • .科学网 [引用日期]
  • 曾祥芹.《曾祥芹文选》下卷《语文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第23-34页、第60-82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的问题看一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