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生父母寄语,上大学了你有没有逼父母买苹果手机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李华锡 见习记者 聂俊文 左橙 耿立君)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迎来“00后”新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00后”新生如何实现假期和校园生活的完美过渡?面对刚踏入新校园的“00后”,老生们对他们有什么期待或者寄语?面对不可避免的校园恋爱,同学和家长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老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接下来跟着“青小小”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

 用家长写的诗寄语大学新生

  娄源功说,2017级共有10195名本科生参加开学典礼。新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来自30多个国家。295位留学生中,一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节点国家。河大园里,有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海内外学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大人”。

  娄源功说:“在9月1日的迎新现场,遇到一位学生家长。他和我说,孩子上了河大,圆了一家人的梦。这位家长还作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停在树梢的红蜻蜓》,择其中几句,与大家分享。”

  时间被动车的速度挤压成了碎片

  就像河大那只红蜻蜓

  一个漂亮的转身又消失在粼粼的微波中

  我们欲而又止的万语千言……

  融化在她青春的转身中

  融化在河大温暖的怀抱里……

  鼓励学生:圆梦的路上,只有拐点,没有终点

  娄源功说,“圆了一家人的梦”“融化在河大温暖的怀抱里”,这位家长说的,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受他启发,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河南大学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河大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梦想。从‘有梦’到‘追梦’到‘圆梦’,再有新的梦想,圆梦的征途只有拐点,没有终点。”

  娄源功说,再过20天,就是河南大学105岁的生日!一个多世纪以来,她始终在“有梦——追梦——圆梦——再有梦”的梯度循环征途中跋涉,虽有拐点,但没终点。这当中,有精彩也有平淡,有喜悦也有伤感,一路寻梦追梦,终于圆梦在百年名校。但,这绝不是终点,只是你征途中的一个拐点。经过从中学到大学的拐点,再追梦几年,你就会像河南大学50余万优秀校友一样,再经过一个个拐点,走到世界各地最需要你们的地方,拐到最适合你们发展的地方。

  拐点处的赠言:如何实现新的梦想

  实现新的梦想,要坚守河大精神。让“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融入你们的血液,并在你们身上得以升华。

  实现新的梦想,要遵循学习之道。要学会读书。要学会说话。要学会做人。要学会做事。

  实现新的梦想,要学会创新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满足于做被动的接受者,而要努力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前行者,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让创新意识扎根于脑海当中,让创新实践成为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实现新的梦想,要学会担当奉献。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立志做大事,胸怀大格局,将个人梦想融入强国兴邦的伟业之中,用智慧和担当汇聚起共筑中国梦、河大梦、你的梦的磅礴力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本站讯]9月8日至9日,在天高云阔的初秋,山东大学正张开双臂,迎接怀揣梦想、步伐轻盈、面含微笑、初入校园的2017级新同学。迎新现场,各单位统筹协调、尽职尽责、主动热情地为新生做好服务,使同学们曾经的陌生与不解,在山大的热情与贴心中一点点消散。迎新之际,学校师生也纷纷为新生送上寄语,字字相赠予,句句肺腑言。老师的深切叮嘱、学长的真情建议、家长的热切期盼,在新生耳畔汇聚、盘旋,渐渐汇入心底。他们对未来更增加了一份期待,一份展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学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对新生的希冀和嘱托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文兴:今天的科学发展速度已经由线性进入指数发展时代,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新的科学发明和创造,在被誉为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中国将与科学强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赛,向科学强国迈进。你们将成为科学队伍里的核心力量。祝愿你们学业有成,为建设强大祖国、完成历史使命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张运继承山大传统,争创世纪辉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郝京诚教授:同学们,大学除了学习知识,每个星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有效的选择吧!就像我一样,从中学、大学、研究生,甚至成为山东大学教师后,我都出现在学校田径场上,现在30多年了,我依然每周坚持跑半程马拉松。好处多多。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承慧教授:欢迎新同学加盟山东大学,这或许是你一生最英明的选择和走向成功的开始,但是请你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学习,才能全面成长,将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泽逊教授:在新同学初入山东大学这个大家庭之时,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称学生为‘同学’?”“同学”就是一块儿学习。各位一同踏入山大,在一个班里学习,互相称“同学”。老师明明是高一级的,为什么也称大家为“同学”呢?这是因为老师谦虚,认为自己和学生级别一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所以,就老师对学生来说,称“同学”为尊称。对老师自己来说,这算是谦称。祝学校师生在今后美好的日子里,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把学校建成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乐园。

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张其姝(右)冯帅(左)

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张其姝、冯帅:祝愿新同学在新的一学期里收获满满!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四年里找到人生的方向与自己的归宿。

外国语学院2017级新生辅导员马海波:山大四年,洪楼一梦。新生们的到来给老校注入了新的生机。2017,山大加油,外院加油!2017级小鲜肉们,我们一起努力!

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小洁:祝大家在山东大学过得开心,实现自己的梦想!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7级研究生辅导员周倜(左四)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7级研究生辅导员周倜:希望同学们在新的起点,新的科研学习生活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明确目标,沉淀自己,锻炼自己,厚积薄发,塑造出更加优秀的自己!

2015级软件学院本科生焦方锴:大学四年时光其实很短,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时间,抓住宝贵的时间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你们的未来还很精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赵特(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辅导员翟明(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赵特:来材料学院,希望同学们用最优雅的姿态去摸爬滚打;不虚大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勇敢拼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辅导员翟明:希望同学们离开高中生活后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同时能够平衡自己的学习时间。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辅导员李文振:希望大家在大学里好好展示自己,学有所成。

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忠玉(上)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师邱瑶(下)

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忠玉:小鲜肉们都充满了活力,希望同学们以后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把握好大一丰富的学校生活。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师邱瑶:希望新同学可以好好享受生活,找到自己未来努力的新方向,实现自己心中最好的那个世界。

土建与水利学院2017级本科生丁瑜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继续考研,继续学术上的努力。

基础医学院2017级新生董瑞家长: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好好读书,成长为优秀的、令人敬仰的医生。

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系教师于素芬:乘着理想的风帆,开启新的航程,祝同学们美梦成真!

2014级微电子学院本科生陈佳焕:大学是同学们实现梦想的起点,是确立人生观的地方,是最青春、最自由的时光。请同学们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拿出勇气和智慧,去一点一点画出自己心中最灿烂的梦想,让梦想炫彩飞扬!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李雨嘉:新起点,新开端,希望同学们与百年医学共成长。

公安处副处长类淑毅:希望同学们尽快熟悉大学生活,在大学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结合录取通知书上面的安全链接防盗防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是基础,有安全才能完成好的学业。祝愿同学们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学习、成长,做一个优秀的山大人!

党委学生工作部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崔颖:学校的资助体系、添翼工程、生源地贷款等每年帮助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解决困难。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自信,施展才华,在山大做更优秀的自己!

校园卡服务管理科工作人员丁克莉: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 学成回馈社会。珍惜青春好时光,不辜负父母期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父母寄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