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学在海南招生图书情报研究生招生人数管理专业

原标题:2019考研“此类人”不能参加预报名,别瞎报

预报名已接近尾声,不过很多考生反应无法参加预报名,你是对的,有些考生时不能填报的,为此,小编搜集的一些信息能够帮到你,报名别慌~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专业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报考(招生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其他具有我区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我区的非应届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户籍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盟市考区;户籍或工作单位在阿拉善盟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就近其他盟市考区。

注:有小伙伴向帮帮反映,内蒙古的往届考生无法参加预报名,该地区的宝宝们还是先自己尝试下,如果真的无法报名,就等正式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我省仅接受本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本省户籍往届考生和在本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的往届考生报名。

山东省所有报考点只接受在山东省高校就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工作或户籍在山东省的其他考生(报考山东省招生单位的单独考试及强军计划的考生不受上述限制)。

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指定的报考(名)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指定的报考(名)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我省仅接受本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本省户籍往届考生和长期在本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有居住证)的往届考生报考。

凡我省户籍以及户籍不在我省,但在我省工作、学习、生活的,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选择我省报考点进行报名和现场确认。

非应届考生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报考点报考。其中:报考我省招生单位单独考试的考生,请选择招生单位报考点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我省不接受报考外省招生单位单独考试的考生报名。

在我省报考管理类联考以及法律硕士专业的考生,只能选择市州教育考试机构报名点报考,招生单位报名点不接受此类考生报考。

拟在广东省报考的考生(不含推免生)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

(1)广东省户籍或就读于广东省境内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工作或户口所在地是广东省的往届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考生;

(3)报考广东省境内招生单位的单独考试考生;

(4)报考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的考生;

(5)报考广东省境内招生单位的在粤实习应届本科毕业生。

2017年后毕业且未就业的我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可参照我区应届毕业生选择报考点。

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等专业且工作单位或户口在我区的非应届考生就近到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钦州学院报考点报考。

工作单位或户口在我区的其他非应届考生可选择我区任意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请考生注意,我区各报考点所能容纳的考生有限,一旦达到考点上限,该考点将不再接受非应届考生报考,请考生尽量提前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和缴费手续,不要集中在最后一两天,以免因剩余考位有限而无法选择就近的报考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指定的报考(名)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指定的报考(名)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拟选择海南省报考点报考的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海南省省内普通高校的应(往)届毕业生;(

2)海南省生源在省外普通高等学校就读毕业的应(往)届生;

(3)工作或户口所在地是海南省的其它考生。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需按照其所报单位要求选择报考点(详见各招生单位发布的公告,或直接向招生单位咨询)。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全省范围,即四川省内户籍考生不限制市州,可在全省范围内参考,根据报名系统提示的考点进行选择)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招生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户口在本省的应提供本人户口本原件;在我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者需提供工作证明。

注:四川的宝宝也给帮帮发来反馈,往届生无法参与预报名,令人心痛T.T

每个报考点要求不统一,具体如下:

(一)西北民族大学(6201)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民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含相应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下同)。

2.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各专业的应、往届考生。

(二)天水市招生办公室(6202)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天水、陇南的往届考生。

3.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天水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三)平凉市招生办公室(6203)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平凉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四)张掖市招生办公室(6204)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张掖、酒泉、嘉峪关、东风、甘矿的往届考生。

3.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河西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五)兰州大学(6205)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大学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方式的考生。

3.报考兰州大学音乐专业(135101)的应、往届考生。

(六)兰州交通大学(6206)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交通大学艺术硕士(1351)的应、往届考生。

(七)兰州财经大学(6207)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财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八)兰州理工大学(6208)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九)西北师范大学(6209)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定西市、白银市、临夏州、甘南州和兰州市安宁区的往届考生。

2.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应、往届考生。

(十)甘肃农业大学(6210)

甘肃省内报考管理类联考方式的所有考生。

(十一)兰州市教育考试院(6211)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兰州市(不含安宁区)的往届考生。

(十二)庆阳市招生办公室(6212)

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庆阳、长庆局的往届考生。

3.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陇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十三)武威市招生办公室(6213)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武威市、金昌市的往届考生。

(十四)甘肃政法学院(6214)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十五)兰州城市学院(6215)

甘肃省内报考法硕联考方式的所有考生。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按以上全国统考方式考生选择报考点的规定报名。

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市内高等院校在职人员(含聘用人员)考生不得在本单位报考点报名和现场确认,可就近选择接收全国统考方式往届考生的报考点报名。

我省原则上不接受就读在外省(区、市)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所报单位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在我省省属高校就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户籍在我省的往届生;

(三)非我省户籍的往届生,必须持有在我省就业并缴纳社保的有关证明。

应届毕业生请选择就读地所在考点报考;往届生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宁夏的,可选择在宁夏报考点报考;单独考试、管理类(如MBA、MPA)、部分院校的艺术类等特殊专业须按招生单位要求到相应报考点参加考试。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各报考点要求不一致,具体如下:

1.昭通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曲靖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大理大学、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楚雄师范学院、保山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红河学院、文山学院、普洱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警官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考生。

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考生。

4.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

2.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考生。

4.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呈贡大学城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考生。

4.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昆明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呈贡大学城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的考生。

4.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

2.云南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昆明理工大学的考生。

2.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

3.昆明理工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

4.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云南师范大学的考生。

2.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云南财经大学的考生。

2.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1.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考生。

2.工作单位或户口在云南范围内报考其他招生单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

3.接受考试类别:统考、联考。

我省今年各市(州)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户籍为本市(州)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本市(州)的考生报考。

贵州大学报考点原则上只接受户籍为花溪区、贵安新区或学习、工作单位所在地在花溪区、贵安新区的考生报考。

注:辽宁省的宝宝昨天给帮帮反馈说往届生也无法参加预报名,目前得到的消息是今年已经可以报名了,辽宁往届宝宝可要赶快了~

其余各省市未做特殊说明。

(免责及版权声明:内容来源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场)

}

【讯】湖北大学2019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14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各学院拟招生人数根据我校2018年招生计划数(含推免生和专项计划)暂列,仅供参考。

湖北大学2019年招收推免生人数以后续的拟录取推免生公示名单为准。

各学院分专业统考(含专项计划)招生人数将在复试阶段根据教育部下达湖北大学的2019年招生计划数等情况确定后由招生学院公布。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 9月 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成教本科生、自考本科生、网络教育本科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月 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参加过国家英语四级(含)以上考试,取得合格证或新标准成绩达 430分以上; ②已修完本科主干课程 5门以上(由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工商管理(MBA)、旅游管理(MTA)、公共管理(MPA)、教育(Ed.M)中的教育管理等 4 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月 1日,下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以下简称“研招网”),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考点和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成功后,考生要牢记本人在“研招网”注册的用户名、登录密码和网报编号,便于后期打印准考证。

2.报考点(现场确认和初试的地点)的选择。

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其他考生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报考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各专业的考生必须选择“湖北大学”考点。

3.学历(学籍)审核。

报名期间研招网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及时到教育部学籍学历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二)现场确认 2018 年 11 月上旬(具体时间以考点通知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到报考点进行资格审查、确认报名信息,缴费(部分考点是网上缴费,具体安排以当地省教育考试院或考点通知为准)和采集本人电子图像信息。现场确认、入学考试初试均需要采集二代身份证照片,考生应妥善保管好本人的二代身份证。

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在复试时要进行资格复查,资格复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湖北大学考点现场确认工作的具体安排以“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为准。

初试科目一般设置四个单元:政治理论(100 分)、外国语(100 分)和两门业务课(各 150分)。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2个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外国语(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2个科目,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体育学、医学、体育设置政治理论(100 分)、外国语(100分)、专业基础综合(300分)3个考试科目。

2018年 12月 14-24日,考生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初试和复试阶段均需要出示准考证,考生务必存档准考证的电子文档。

12 月 22 日 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 24日 超过 3小时的考试科目

1、预计 2019年 3月下旬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复试方案以“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的通知为准。

2、复试一般由专业课笔试、外国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查三个部分组成,同等学力考生须另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3、复试时考生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 3年。工程、应用统计、体育、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艺术、新闻与传播、会计、图书情报、教育(物理、化学、地理、美术、语文、体育、教育管理)1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研究生学制 3年。金融、国际商务、翻译、教育(历史、政治、生物、数学、英语)4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研究生学制2 年。

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 3年。

因故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按湖北大学有关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暂定为会计 15000元/生/学年,艺术 10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 8000 元/生/学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暂定为工商管理(MBA)和旅游管理(MTA)20000元/生/学年,公共管理(MPA)和艺术 18000元/生/学年,会计 30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 10000元/生/ 学年,学费标准以物价部门最后审批为准。

湖北大学与湖北经济学院联合培养金融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经济法学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统计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10人左右。湖北大学与湖北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农业(农艺与种业、农村发展)、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15人左右。联合培养的学生分别在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程学院学习和住宿, 顺利完成学业者,由湖北大学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联合培养的学生除享受湖北大学规定的奖助学金外,在湖北经济学院学习的学生享受每生每月 300元左右(每年 10个月)的生活与交通补贴; 在湖北工程学院学习的学生,减免、资助政策按照湖北工程学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1. 湖北大学现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及企业、学院、校友设立的奖助学金,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参评相关奖助学金。

2.报考湖北大学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要求、报名程序等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3.湖北大学将在“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招生相关信息,考生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阶段应随时关注网站的最新信息,也可与招生学院联系。

小编提醒:湖北大学考点现场确认工作的具体安排以“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为准。

}

1. 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与调剂服务系统有何区别?

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与调剂服务系统有本质的区别。

在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一位考生最多可填写10个调剂意向。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内不可取消或更改;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无效。

2. 哪些考生可参加调剂?

参加网上报名,没有被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录取并且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及网上报名时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

3. 参加调剂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三)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四)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

(五)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领域等相对应的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六)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七)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九)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十)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十一)符合调剂条件的国防生考生,可在允许招收国防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间相互调剂。

(十二)自划线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政策区别。招生单位也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

注:本文内容摘自《》。

4. 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调剂时要具备哪些条件?

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5. 国防生考生可以参加调剂吗?

符合调剂条件的国防生考生,可在允许招收国防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间相互调剂。

6. 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参加调剂有哪些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7. 工学照顾学科和工程硕士照顾领域具体包括哪些?

8. 调剂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考生可查看,了解网上调剂的大致流程。

9. 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分区是如何划定的?

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10. 为什么我不能参加调剂?

调剂系统适用考生范围:参加网上报名,没有被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录取并且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及网上报名时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

一般来说,只需要关注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成绩要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例如,有考生提出以下问题:“以2015年为例,考研总成绩为269分,一志愿报考工学门类的风景园林学,想调剂至农学门类的风景园林学(农学门类的国家线总分要求为255分),为什么不行?”

实际上,考生的考研总成绩要达到拟调剂单位所在地区的工学(而不是农学)分数线,且单科分数符合成绩要求,才有调剂资格。如果跨学科门类进行调剂,即使专业名称一样,也不能按拟调剂专业的成绩要求来判断是否符合调剂资格。以2015年为例,工学总分要求A类考生(拟调剂单位在一区)为280分,B类考生(拟调剂单位在二区)为270分,故考生总成绩269分未达到“国家线”要求,不在调剂系统适用范围内。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学位类)(部分)

11. 调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符合调剂政策与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

(二)考生确定填报调剂志愿前请务必认真了解各招生单位公布的调剂办法、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

(三)符合条件的考生可查询招生单位公布的缺额信息,并按招生单位要求填报调剂志愿。

(四)参加调剂的考生可在网上一次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每个调剂志愿提交后即由招生单位锁定,锁定时间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锁定期间,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调剂情况和办法确定是否接收考生参加复试。如招生单位拒绝考生调剂申请则调剂志愿同时解锁,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锁定时间到达后,系统自动解锁,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五)招生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接受调剂办法自主设置接收考生调剂的学科专业及初试成绩要求。考生在网上填报的调剂志愿,包括选择招生单位、专业门类、研究方向与自己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国家调剂政策以及招生单位设置的接收考生调剂要求。

(六)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请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及是否接到复试通知。如接到复试通知,请考生及时通过调剂系统回复并按照招生单位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七)考生接到招生单位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

(八)考生一旦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考生如欲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招生单位同意,由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九)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如未进行网上确认接受,则不能被招生单位设为待录取。

(十)调剂期间考生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确保按时完成网上确认。

12. 三个志愿如何填写及有何区别?

填写完第一个志愿后,第二个、第三个志愿随时可以填写。三个调剂志愿是平行关系,没有先后之分,互不影响。

13. 在选择志愿时,为何某些下拉选择菜单为空?

如果招生单位某专业未发布缺额信息,则该专业不显示。请咨询招生单位。

14. 第一次填报调剂志愿时,是不是一定要填联系方式?

是的。考生填报调剂志愿时,联系方式尤为重要,是招生单位主动联系考生的重要方式。请认真填写,并保证电话畅通。

15. 我已填写手机号码,为什么收不到系统发送的短消息?

考生填写手机号码时,如果在全角状态下输入,系统无法识别,导致收不到短消息。建议考生填写手机号码时,将输入法切换到英文(半角)状态。如手机号码填写有误,需要等志愿可修改的时候才能修改已填写的手机号码。

另外,考生填写完调剂志愿后,并不会马上收到系统发送的短消息。等到招生单位进行发送复试通知等操作时,系统才会给考生发送短消息通知。短信网关拥堵或出现异常、手机安全软件拦截、手机在境外使用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考生无法收到短消息。请考生不要依赖短消息通知,应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或确认通知。

16. 报考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考生是否可以互相调剂,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符合国家规定的调剂政策及招生单位调剂要求的报考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考生均可调剂。

调剂复试录取办法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17. 手机号码填错了,怎么办?

如果填志愿的时候用户填写了手机号码,需要等志愿可修改的时候才能修改已填写的手机号码。如果志愿已被锁定,请联系招生单位解决。

18. 是否可接受两个“复试通知”?

考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或多个)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互不影响。接受了一个志愿的“复试通知”,不会影响其他志愿,但是招生单位可以看到考生收到“复试通知”的历史记录。

19. 学校为何没有看到我的调剂志愿信息?

若学校在考生报名后没有发送复试通知或下载考生数据,而考生在志愿解锁之后修改了志愿,则招生单位将无法再查询下载到该考生的数据,除非考生又修改志愿为该招生单位。

20. 志愿报错了,或者所填写志愿之外的其它招生单位愿意招收我,是否可以在学校锁定时间内修改志愿?

不可以。系统要求在志愿锁定结束之后可以进行修改,不能提前修改志愿,请考生慎重填写。

21. 招生单位同意接收该考生,是否可以直接在招生单位处报名?

原则上所有参加调剂的考生均须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

22. 是否可以接受两个(或三个)招生单位的“待录取”?

不可以。考生只能接受一个招生单位的待录取。考生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考生如欲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已被待录取单位允许,在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并且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23. 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复试还没开始(或未出结果),可以申请调剂吗?调剂会不会影响第一志愿的录取?

可以申请调剂。招生单位(含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可以看到考生填报的调剂志愿信息。注意:考生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被一志愿招生单位待录取。

24.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在调剂时要具备哪些条件?

相关招生单位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报考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以上内容摘自《关于做好2018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25. 考生留言后,院校多久进行回复?

针对考生的留言,招生单位对调剂过程中的热点共性问题集中统一答复。

26. 如何查看调剂院校的志愿锁定时间?

考生填报调剂志愿时,选择某个招生单位,下方会提示该招生单位设定的志愿锁定时间,点击提交按钮,系统会再次提示该时间。

27. 如何查看调剂院校的报考条件?

考生进行缺额信息查询时,点击申请条件下方的查看,即可看到招生单位设置的报考条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书情报研究生招生人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